唐宋诗醇 - 第 76 页/共 142 页

池上闲咏   青莎台上起书楼。绿藻潭中系钓舟。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   暂尝新酒还成醉。亦出中门便当游。一部清商聊送老。白须萧飒管弦秋。   原选者评。天机清妙。吐属自然。不知者或以为开宋派矣。   和高仆射罢节度让尚书   授少保分司喜遂游山水之作   暂辞八座罢双旌。便作登山临水行。能以忠贞酬重任。不将富贵碍高情。   朱门出去簪缨从。绛帐归来歌吹迎。鞍辔闹装光满马。何人信道是书生。   送考功崔郎中赴阙   称意新官又少年。秋凉身健好朝天。青云上了无多路。却要徐驱稳著鞭。   原选者评。规戒深挚。   同诸客题于家公主旧宅   平阳旧宅少人游。应是游人到即愁。布谷鸟啼桃李院。络丝虫怨凤凰楼。   台倾滑石犹残砌。帘断真珠不满钩。闻道至今萧史在。髭须雪白向明州。   原选者评。写景秾丽。倍觉苍凉。一结黯然神伤。不堪卒读。   汪立名曰。按。周益公。英华辨证。于家公主。宪宗之女永昌公主下嫁由页之子季友。元和间卒。追封梁国。谥惠康。于由页家河南。后徙京兆。居易所题旧宅在洛中。言公主已亡而萧史尚   在。后又有。寄明州于驸马使君诗。云。留滞三年在浙东。及。海味腥咸。之语。皆指明州也。   。英华。作。韶州。是误以于季友为于琮也。琮尚宣宗广德公主在大中十三年。居易殁已久。至贬韶州。则在咸通十三年。相去更远矣。菩提寺上方晚眺   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沉沉。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   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杨柳枝词八首录四首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红版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   原选者评。四诗风格不减盛唐。   春早秋初因时即事兼寄浙东李侍郎   春早秋初昼夜长。可怜天气好年光。和风细动帘帷暖。清露微凝枕簟凉。   窗下晓眠初减被。池边晚坐乍移床。闲从蕙草侵阶绿。静任槐花满地黄。   理曲管弦闻后院。熨衣灯火映深房。四时新景何人别。遥忆多情李侍郎。   原选者评。春早秋初。起句揭出。以下两两分写。言下俱有情在。结以。多情。一句收足。点晴欲飞。   送姚杭州赴任因思旧游   与君细话杭州事。为我留心莫等闲。闾里固宜勤抚恤。楼台亦要数跻攀。   笙歌缥缈虚空里。风月依稀梦想间。且喜诗人重管领。遥飞一王戋贺江山。   原选者评。不曰。贺诗人。而曰。贺江山。立言特妙。感旧传衣。颂姚扬己。几层意思。总摄在内。真仙笔也。   种柳三咏   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不及栽杨柳。明年便有阴。春风为催促。副取老人心。   从君种杨柳。夹水意如何。准拟三年后。青丝拂绿波。仍教小楼上。对唱柳枝歌。   更想五年后。千千条麴尘。路傍深映月。楼上暗藏春。愁杀闲游客。闻歌不见人。   原选者评。姚宽。丛话。曰。唐人咏柳。使。麴尘。字者极多。礼记。月令。荐鞠衣于上帝告桑事。注云。如麴尘色。周礼。内司服鞠衣。郑司农云。鞠衣。黄桑服也。色如鞠尘。象桑叶始生。此用之柳。又象其花絮之穗耳。   韦七自太子宾客再除秘书监以长句贺而饯之   离筵莫怆且同欢。共贺新恩拜旧官。屈就商山伴麋鹿。好归芸阁狎鹓鸾。   落星石上苍苔古。画鹤厅前白露寒。老监姓名应在壁。相思试为拂尘看。   原选者评。曲折尽意。雍容大雅。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以泥中曳尾鼂。   原选者评。东坡志林。曰。乐天为王涯所谗。谪江州司马。甘露之祸。乐天在洛。适游香山寺。有。白首同归。二句。不知者以为幸之也。乐天岂幸人之祸者哉。盖悲之也。汪立名曰。   。按。白首同所归。乃潘岳石崇临刑时语。太和九年甘露事。李训。郑注。舒元舆。王涯。贾食束皆被害。味诗中。同归。句本就事而言。不专指王涯也。公自苏州召还。秩位渐崇。见机引退。宦官之祸固早计及者。何致追憾王涯。况公之迁谪本由宦官恶之。附宦官者成之。岂反以中人诛夷士大夫为快。幸祸之说盖出章子。厚谚所谓。以小人心度君子腹耳。   春来频与李二宾客郭外同游因赠长句   风光引步酒开颜。送老消春嵩洛间。朝踏落花相伴出。暮随飞鸟一时还。   我为病叟诚宜退。君是才臣岂合闲。可惜济时心力在。放教临水复登山。   原选者评。观此诗。可知香山未尝一刻忘世。岂独为他人惋惜耶。   三月三日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莲子楼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闲居春尽   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愁应暮雨留教住。春被残莺唤遣归。   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著旧生衣。冬裘夏葛相催促。垂老光阴速似飞。   原选者评。炼句炼字。后来陆游得法于此。   香山避暑二绝   六月滩声如猛雨。香山楼北畅师房。夜深起凭栏干立。满耳潺湲满面凉。   纱巾草履竹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羜睡中归。   原选者评。前首如对北风图。自然毛发淅洒。次首北窗高枕。无此恬适。真足破除热恼。   赠谈客   上客清谈何亹亹。幽人闲思自寥寥。请君休说长安事。膝上风清琴正调。   原选者评。移床远客。那容著一点尘氛。   答梦得秋庭独坐见赠   林梢隐映夕阳残。庭际萧疏夜气寒。霜草欲枯虫思急。风枝未定鸟栖难。   容衰见镜同惆怅。身健逢杯且喜欢。应是天教相暖热。一时垂老与闲官。   原选者评。颔联近晚唐。却非孟郊辈所及。   酬梦得霜夜对月见怀   凄清冬夜景。摇落长年情。月带新霜色。碪和远雁声。暖怜炉火近。寒觉被衣轻。   枕上酬佳句。诗成梦不成。   初冬月夜得皇甫泽州手札   并诗数篇因遣报书偶题长句   清泠玉韵两三章。落泊银钩七八行。心逐报书悬雁足。梦寻来路绕羊肠。   水南地空多明月。山北天寒足早霜。最恨泼醅新熟酒。迎冬不待兵君尝。   原选者评。雁足。羊肠。虚实巧对。与。履道池上。巧妇。慈姑。同一句法。然香山佳处不在此。   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并序   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一心勤王。三月成政。形容盛德。实在歌诗。况辱知   音。敢不先唱。辄奉五言四十韵寄献。以抒下情。   天上中台正。人间一品高。休明值尧舜。勋业过萧曹。始擅文三捷。终兼武六韬。   动人名赫赫。忧国意忉忉。荡蔡擒封豕。平齐斩巨鳌。两河收土宇。四海定波涛。   宠重移宫龠。恩新换阃旄。保厘东宅静。守护北门牢。晋国封疆阔。并州士马豪。   胡兵惊赤帜。边雁避乌号。令下流如水。仁沾泽似膏。路喧歌五衤夸。军醉感单醪。   将校森貔武。宾僚俨隽髦。客无烦夜柝。吏不犯秋毫。神在台骀助。魂亡猃狁逃。   德星销彗孛。霖雨灭腥臊。烽戍高临代。关河远控洮。汾云晴漠漠。朔吹冷。   豹尾交牙戟。虯须捧佩刀。通天白犀带。照地紫麟袍。羌管吹杨柳。燕姬酌蒲萄。   银含凿落王戋。金屑琵琶槽。遥想从军乐。应忘报国劳。紫微留北阙。绿野寄东皋。   忽忆前时会。多惭下客叨。清宵陪讠燕话。美景从游遨。花月还同尝。琴诗雅自操。   朱弦拂宫徵。洪笔振风骚。近竹开方丈。依林架桔槔。春池八九曲。画舫两三艘。   径滑苔粘屐。潭深水没篙。绿丝萦岸柳。红粉映楼桃。为穆先陈醴。招刘共藉糟。   舞鬟金翡翠。歌颈玉蛴螬。盛德终难过。明时岂易遭。公虽慕张范。帝未舍伊皋。   眷恋心方结。踟蹰首已搔。鸾凰上寥廓。燕雀任蓬蒿。欲献文狂简。徒烦思郁陶。   可怜四百字。轻重抵鸿毛。   原选者评。通首分两大段看。前半叙度平蔡齐之勋业及移镇北都之治绩。而以紫微留北阙。二句锁住。绿野东皋。已拖到昔时宴集事。后半叙自己从前交谊。而以盛德终难过。四句缭绕前文。述度之宠遇。末方结到献诗之意。此诗与前。集贤林亭即事。五古一篇。皆香山极用意之作。高华雅赡。杜甫嗣音。惜结句末免弩末。   看梦得题答李侍郎诗诗中有文星之句因戏和之   看题锦绣报琼瑰。俱是人天第一才。好遣文星守躔次。亦须防有客星来。   原选者评。戏语雅趣。   早春忆游思黯南庄因寄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