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 第 22 页/共 64 页
【简释】《南史·侯景传》载,景百道攻城,柳津命作地道,毁外山,掷雉尾炬烧其橹,城外山崩,压城且尽。(又)载,城中援绝,有羊车儿献计,作纸鸦系以长绳,藏敕于中。简文出太极殿前,因西北风而放,冀得书达,贼射下之。(又)载,大宝元年,三月甲申,景请简文禊宴于乐游苑。帐饮三日,简文还宫。景即与溧阳公主共据御床,南面并坐。群臣文武列坐侍宴。四月辛卯,景又诏简文幸西州。景与其伪仪同陈庆、索超世等西向坐。溧阳公主与其母范淑妃东向坐。上闻丝竹凄然下泣。景起谢曰:“陛下何不乐?”上乃命景起舞,景即下席,应弦而歌。上顾命淑妃起舞,淑妃固辞,乃止。
【宫词】传到台城信未真,刻檀宝殿暗生尘。群王欲学丁兰孝,定省朝朝拜偶人。
【简释】《南史·梁元帝纪》载,始居,文宣太后尤依丁兰作木母。及武帝崩,秘葬逾年,乃发凶问,方刻檀为像,置于“百福殿”事之甚谨。其虚矫如此。
【宫词】花钿宫锦赐妖姬,珍重挥毫作启时。说到西归添别恨,旧人常忆李桃儿。
【简释】《侍儿小名录》载,梁元帝为妾宏夜姝、谢东宫、赍合心花钗。启曰:“夜姝昔往阳台,虽逢四照,曾游沣浦,惯识九衢未有仍我爵钗,还胜翠羽饰以南金,装兹丽土。”(又)载,为妾夏玉丰、谢东宫赍锦,启曰:“舒将并石,堪来暮雨,萦持结缆,剩可荡舟。”
《南史·庐陵王续传》载,元帝之临荆州,有宫人李桃儿者,以才慧得进。及还,以李氏行时行宫,户禁重续,具状以闻。元帝泣对使述于简文,简文和之不得。元帝犹惧,送李氏还荆州。世所谓:西归内人。
【宫词】角枕诗成赠贺郎,多情常觅醉为乡。群王空制金楼子,羞杀徐妃半面妆。
【简释】《南史·梁后妃传》载,元帝徐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侍。帝见则大怒以出,妃嗜酒多洪醉,帝左右暨季江有姿容,与淫通。季江每叹曰:“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时有贺徽者,美色。妃要之于普贤尼寺,书白角枕为诗,相赠答。后逼令自杀。帝制“金楼子”词,纪其淫行。
附:后梁
后梁,中宗宣皇帝名祭,高祖孙昭明太子统子。初封岳阳王,为雍州刺史。后与元帝构隙,以雍州归附西魏,引魏兵攻拔江陵。魏因取雍州割江陵地三百里,立为帝。在位八年殂,葬平陵,改元一(大定)。子明帝巍立,二十四年殂,葬显陵,庙号世宗,改元一(天保)。子琮立,二年隋征入朝,废为莒公,国除,改元一(广运)。
后梁共三主,凡三十三年。
【宫词】长门深锁拥宵寒,树隔昭阳望幸难。花下担舆齐罩发,细裁莲叶制新冠。
【简释】《南史·萧祭传》载,祭不好声色,尤恶见妇人。(又)载,恶见人发,担舆者冬月必须裹头,夏月则加莲叶帽。
附:诸王
【宫词】宝履轻盈蹴软钩,百千佳丽贮琼楼。承恩独有江无畏,翠毦珠羁控紫骝。
【简释】临川王萧宏,文帝第六子。
《南史本传》载,宏后庭数百千人,皆极天下之选,所幸江无畏服玩侔于齐东眠潘妃宝履,值千万。
《女红余志》载,临川王宏妾江无畏,善骑马,翠毦珠羁,玉珂金镫。
【宫词】青溪宫外水潾潾,旧苑亭台尽鼎新。好士宏开游客省,笼炉饮扇款佳宾。
【简释】南王平萧伟,文帝第八子。
《南史本传》载,齐世青溪宫,改为芳林苑,天监年初,赐伟为第。又加穿筑果木珍奇,穷极雕靡,令游客省寒暑得宜,冬有笼炉,夏设饮扇。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藩邸之盛,无过焉。
【宫词】雕文舸子荡池心,无圃禽鱼寄兴深。丝竹不须宣女伎,自来山水有清音。
【简释】昭明太子萧统,武帝长子。
《南史·本传》载,统游后池,乘雕文舸,以摘芙蓉。(又)载,统性爱山水,于元圃穿筑更立亭馆,与朝士名素者游其中,尝泛舟于后池。番禺、侯轨称此中宜奏女乐。太子不答,吟左思《招隐诗》云:“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附:伪汉
伪汉,侯景,朔方人,篡立。五月为羊鵾所杀。改元一(太始)。
【宫词】昭阳高坐御公卿,济济朝班位号更。立朝枉称天子七,先人唯记阿爷名。
【简释】《梁书·侯景传》载,先是丹阳陶宏景,尝为诗曰:“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谈空,不意昭阳殿,化作单于宫。”大同末人士竞谈元理,不习武事。至是,景果居昭阳殿。(又)载,景改左民尚书为殿中尚书,五兵尚书为七兵尚书,直殿主帅为直寝。景三公之官,动置十数,仪同尤多。其左仆射王伟,请立七庙。景曰:“何谓七庙?”伟曰:“天子祭七世祖考,故置七庙。并请七世之讳,敕太常具祭祀之礼。”景曰:“前世吾不复忆,唯阿爷名标。”众闻咸窃笑之。景党有知景祖名周者,自外悉是,王伟制其名位。
【宫词】永吉传呼宝殿开,轜车鼓呼下层台。华林晓日飞鸟散,纱帽青袍挟弹来。
【简释】《梁书·侯景传》载,景以轜车,床载鼓呼。(又)载,伪有司改警跸为永吉,避景之名讳。(又)载,景自篡立后,时著白纱帽,披青袍,或匹马戏于宫内。及华林苑,弹射乌鸦。
○陈
陈,高祖武皇帝姓陈名霸先,吴兴人。梁太平二年封陈公,进爵为王。寻受梁禅,都建康,在位三年殂,葬万安陵,改元一(永定)。世祖文皇帝蒨祖兄始兴王道谈子,初封临川王,高祖殂,皇子在长安。大臣侯安都定策,立帝。七年殂,葬永宁陵,改元二(天嘉、天康)。子伯宗立,二年成安王顼废为临海王,寻遇害,改元一(光大)。顼,世祖弟,废伯宗自立,是为高宗宣皇帝,十四年殂,葬显宁陵,改元一(大建)。子叔宝立,七年为隋所执,封长城公,仁寿四年卒,改元二(至德、祯明)。
陈共五主,凡三十三年。
【宫词】刺闺封事夜纷披,阁外鸡人报漏移。试问银竿投几度,君王梦醒已多期。
【简释】《南史·陈文帝纪》载,帝起自布衣,知百姓疾苦。一夜内刺闺取外事分判者,前后相续。每鸡人伺漏,令投竿于阶石上,铿然有声,云:“吾虽得眠,亦令惊觉。
【宫词】甘露亭前圣驾回,云龙门外火成灰。奉盘瓦器家风俭,谁送罗纹锦被来。
【简释】《南史·陈宣帝纪》载,太建七年四月,陈姚根上织成罗纹锦被表各二,诏于云龙门外焚之。九年,甘露频降,乐游苑。舆驾幸苑,采甘露,宴群臣,诏于苑龙舟山立甘露寺。
《南史·陈武帝纪》戴,帝雅尚俭素,常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瓦器奉盘。
【宫词】求贤殿里秋风凉,手积图书卸艳妆。夜不留人人自去,闲翻贝叶礼空王。
【简释】《陈书·后妃传》载,后主陈皇后,身居俭约,衣服无锦绣之饰,左右近侍百许人,唯录阅图史及释典为事。(又)载,沈皇后素无宠,别居求贤殿。陈后主戏赠沈后云:“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宫词】宝帐珠帘护玉床,风来晓殿蹴尘香。疏条未了张妃倦,笑倚君王索隐囊。
【简释】《南史·张贵妃传》载,至德二年,于光照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之阁。其窗户、壁带、悬楣、栏槛之类,皆以沈檀香为之,外施珠帘,内有宝床、宝帐。每微风暂至,香闻数里。
《南部烟花集》载,陈宫人卧履皆以薄玉花为饰。内散以龙脑诸香屑,谓之“尘香”。
《南史·张贵妃传》载,后主怠于政事,百司启奏,并因宦者蔡临儿、李善度进。后主倚隐囊,置张妃于膝上,共决之。李、蔡所不能记者,贵妃并为疏条,无所遗脱。
【宫词】春林雨过落残红,凤佩锵锵放柘弓。最是杨花轻薄甚,点人衣袖故随风。
【简释】《南部烟花记》载,陈宫人喜于春林放柘弹。(又)载,陈宫人佩玉、尽画鸾凤。
《类记》载,后主与丽华游后园,有柳絮点衣。丽华谓后主曰:“何物能点人衣?”后主曰:“轻薄物识卿意也!”丽华笑而不答。
【宫词】临春结绮灿朝霞,学士分题斗藻葩。新得封书三十六,采笺还谱后庭花。
【简释】《南史·张贵妃传》载,后主以宫人有文学者袁大舍等为女学士,每引宾客对。贵妃游宴,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赋诗,互相答赠。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调。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
《南史·陈后主纪》载,后主常使张贵妃、孔贵人等八人夹坐,江总、孔范等十人预宴,号曰:“狎客”。先令八妇人擘采笺制五言诗,十客一时继和,迟者则罚酒。
《大业拾遗记》载,炀帝游鸡台,恍惚间与陈后主相遇。后主曰:“人生各图快乐,曩时,何见罪之深也!三十六封书至,今使人怏怏不乐!”
【宫词】掠削金钗两鬓垂,相思无那敛双眉。小窗梦醒斜阳晚,愁诵君王碧玉飞。
【简释】明张溥《陈后主集题词》载,世言陈后主轻薄最甚者,莫如“黄鹂留”、“玉树”、“后庭花”、“金钗两鬓垂”等曲。今曲不尽传,唯见“玉树”一篇。陈后主《长相思乐府》载,“帷中看枝影,对镜敛双眉”。(又)载,小窗诗云:“午醉醒来晚,无人梦自惊,夕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又)载,寄侍儿碧玉诗云:“离别肠应断,相思骨合销,愁魂若飞散,凭仗一相招。”
【宫词】神仙飘缈笑临风,岂识齐云召寇纵。密启频来桃叶渡,总堆床下未开封。
【简释】《南史·张贵妃传》载,尝于阁上靓妆,临于轩槛,宫中遥望若神仙。
《南史·陈后主纪》载,后主起齐云观。国人歌曰:“齐云观,寇来无际畔。”(又)载,先是江东谣,多唱王献之桃叶辞。辞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揖,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及晋王广军于六合镇,其山名为桃叶,果乘陈船而渡。(又)载,当贺若弼渡京口,彼人密启告急,叔宝为饮酒,遂不省之。高熲至日,犹见启在床下,未开封。亦是可笑。
【宫词】玉树轻盈璧月笼,万几难旷作诗功。突来败兴韩擒虎,误却新词写砑红。
【简释】《南史·张贵妃传》载,后主曲云:“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大抵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又)载,隋文帝叹陈后主事,曰:“将作诗功夫,何如思安时事?!”《南部烟花记》载,每忆尔时,丽华方凭临春阁,试东都紫毫书小砑红绡,和江令碧月词。未终,见韩擒虎领数万骑直来捉,人都无去就意。
【宫词】山鸟争呼帝奈何,桂宫犹自戏嫦娥。胭脂井底甘同穴,才信君恩固结多。
【简释】《南史·陈后主纪》载,祯明二年,蒋山众鸟鼓两翼,以附膺曰:“奈何帝,奈何帝。”
《南部烟花记》载,陈后主为张丽华造桂宫于光昭殿,后作圆山如月,障以水晶。后庭设素粉罘罳,庭中空洞无他物,唯植一桂树,树下置药杵臼。使丽华恒驯一白兔。丽华披素袿裳,梳凌云髻,插白通草苏朵子靸。丽华飞头履,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帝每入宴,呼丽华为“张嫦娥”。
《江南通志》载,景阳井在台城中。《南史》载,隋克台城,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俱入井。隋军出之,其井有石栏。旧传,栏有石脉,以帛试作胭脂痕。
附:诸王
【宫词】史司经厨发古香,读余高阁醉霞觞。金盘蜜浸乌梅果,借补医家醒酒方。
【简释】永阳王陈伯智,文帝第十二子。
《南史本传》载,伯智少敦厚有器局,博涉经史。
《云仙杂记》载,陈永阳王宿酲未解,则为蜜浸乌梅,每啖下二十八,清醒乃已。
【宫词】沐猴百戏晓盈庭,银烛摇光夜不扃。夺得谢家茔地后,漫夸刺血涅槃经。
【简释】始兴王陈叔陵,宣帝第二子。
《南史本传》载,叔陵为沐猴百戏。(又)载,夜常不卧,执烛达晓。(又)载,晋世王公贵人,多葬梅岭。及所生母彭氏卒,及发故大傅谢安墓,弃去安柩,以葬其母。初丧日,伪有哀毁,自称刺血写涅槃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