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 第 17 页/共 64 页

【宫词】游畋山海动经旬,寂寞承华暗网尘。泣罢芳魂元处觅,千官忠孝尽含辛。   【简释】《熙后小苻氏传》载,又为苻后起“承华殿”,负土于北门,土与谷同价。(又)载,后好游畋,熙从之北登白鹿山,东过青岭,南临沧海,百姓苦之。(又)载,苻后死,制百僚于宫内,设位哭临,使有司案检,哭者有泪,以为忠孝,无则加罪。群臣震惧,莫不含辛以为泪。   【宫词】高勾骊是旧宗盟,派衍青山业渐宏。东国人来方报聘,史官应奏使星明。   【简释】《十六国春秋·后燕录》载,慕容云:宝之养子,高勾骊之支庶也。皝破高勾骊,徙于青山,由是世为燕臣。祖父高和,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故以高为姓。正始二年,高勾骊遣使耒聘,且叙宗亲。云遣侍御史李拔报之。   【宫词】月光飞去白龙蟠,束藁经燃兆有端。谁典禁兵同捧日,东堂转趣夕阳残。   【简释】《十六国春秋·后燕录》载,建始元年三月,太史丞梁延年,梦月化为五白龙。梦中占之曰:“月,臣也。龙,君也。月化为龙,当有臣为君者。”寤而告人曰:“国苻其将尽乎!”(又)载,初,童谣曰:“一束藁,两头燃,秃头小儿来灭燕。”“藁”字,上有草,下有木,两头燃,则草木俱尽,而成“高”字。云父名拔,小字秃头,有三子,云季也。熙竟为云所灭,终如谣言。(又)载,云以武艺,给事侍东宫。永康初,拜御郎,赐姓慕容氏,封夕阳公。(又)载,云以无功德,而居大位,内怀危惧,常蓄养壮士,以为心腹爪牙。宠臣离班桃仁,专典禁兵,赏赐以巨万计,班乍无厌,犹有怨憾。戊辰,云临东堂,班仁怀剑执纸而入,称有所启,拔剑击云:云以几拒。班乍从旁击云:云遂被杀。   ○后秦   后秦,姚苌,南安赤亭羌人,父弋,仲兄襄,世为酋帅。襄为苻坚所杀,苌率众降秦。晋太元九年,起兵北地,自称秦王。十一年入据长安,僭称帝,改元二(白雀、建初)。子兴立,改元二(皇初、安始)。子泓立,改元一(永和)。义熙十三年,为刘裕所灭。后秦共三主,凡二十三年。   【宫词】龙寨风高卷旆旌,凤游楼阁郁峥嵘。千端文绮裁征袄,擎出宫门赐大营。   【简释】《耀州志》载,魏王楼,姚襄所建。三木门与夭桃诸堡、九龙寨,皆其迹。   《十六国春秋·姚苌传》载,苌起殿于■〈衤殳〉■〈衤羽〉,故城西北凤游乡上。(又)载,苌与苻,登相持。时诸营既多,故号“苌军”,为大营。十一月,天大雪。苌下书自责,散后宫文绮珍宝,以供戎事。   【宫词】梓潼神报国基开,剑铸雌雄圣武恢。所恨衮衣刚应梦,无端又梦鬼兵来。   【简释】《十六国春秋·后秦录》载,初,襄寇洛阳,梦苌服衮衣升御坐,诸酋长皆侍立。因谓诸将佐曰:“吾梦如此,此儿志度不恒,或能大起,吾族甚器异之。”(又)载,苌造二刀,长七尺。一名曰雌,一名曰雄,有寇即鸣。(又)载,苌游至梓潼岭,见一神人,谓之曰:“君蚤还秦,秦无主其在君乎!”苌请其姓氏,曰:“张恶子也。”言讫不见。至是据秦称帝,即其地立“张相公庙”祠之。(又)载,苌疾笃,梦苻坚将天官使者,鬼兵数百,突入营中。苌惧走入宫,宫人迎苌,刺鬼误中苌阴,遂患阴肿,卒于永安宫。   【宫词】黄龙门启接朝堂,人坐西宫日正常。弥勒一龛珠佛像,金炉闲爇内家香。   【简释】《十六国春秋·后秦录》载,皇初五年,兴建南台武库,朝堂于长安。又立西宫,名宫门曰“黄龙门”。(又)载,姚嵩,兴之弟也。留心经典,专精释道。兴因赐以皇后所遗珠佛像。   【宫词】须弥山树碧云深,麋苑秋高猎马骎。不赋长杨赋丰草,君王新赐谏臣金。   【简释】《十六国春秋·姚兴传》载,兴作须弥山,四面有崇岩峻壁,珍禽异兽,山林草木,精奇怪异,人所未识。(又)载,兴雅好游畋,京兆杜延著“丰草诗”箴之,兴览而善之,赐以金帛,终弗能改。   《西征记》载,姚兴有逍遥园,西去三百步有麋子苑,羌王养麋鹿数百头。   【宫词】连理枝高雨露浓,天潢骨肉尽从龙。新伶谱出黄儿曲,凤管鸾笙付慕容。   【简释】《十六国春秋·姚兴传》载,连理枝生于庙庭。(又)载,宏始元年,慕容超献大乐伎一百二十人。(又)载,姚邕小字黄儿,兴之弟也,封济南公。识鉴明慧,又善音乐,皆能度其盈虚,增改曲调,世咸传之,号“济南新调。”   【宫词】波若台前共坐禅,小儿何事更登肩。宫娥夜荐鸳鸯枕,为博人间法种传。   【简释】《十六国春秋·姚兴传》载,兴居鸠摩罗什于逍遥园,以国师礼待之。亲率群臣入逍遥园,引诸沙门于澄元堂,听罗什演说佛经,立波若台于中宫。时沙门坐禅者恒有千数。   《鸠摩罗什传》载,罗什一日忽下交坐,谓兴曰:“有二小儿登吾肩,欲障须妇人。”兴曰:“大师聪明高悟,海内无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宫女进之,一交而生二子。诸僧有效之者,罗什聚针盈钵,谓曰:“若能相效,食此乃可畜室耳!”因举七,进针与常食无别。诸僧愧止。   ○南燕   南燕,慕容德,皝少子。晋隆安元年,燕主宝失国。德弃邺南徙滑台,自称燕王。三年,进据广固称帝,改元一(建平)。德卒,兄子超立,改元一(太上)。义熙六年,为刘裕所灭。   南燕共二主,凡十三年。   【宫词】水合天桥唱驾还,玉林昆耀应星缠。只嗟公主留裙带,泪洒琴床湿断弦。   【简释】《十六国春秋·慕容德传》载,德自邺将徙滑台,遇风船没,魏兵垂至,众心惶惧,议欲退保黎阳。德不从。其夕,流渐水合,遂于夜中南渡黎阳讫,旦魏兵追至,而水亦潜消,若有神焉。德大悦,改黎阳津为“天桥津”。   《十六国春秋·慕容超传》载,先是超自长安,行至梁,父南海王慕容法,时为兖州刺史,镇南长史悦寿谓法曰:“向见南海王子,天姿宏雅,神爽高迈,始知天族多奇,玉林皆宝。”   《慕容氏传》载,段丰妻,慕容氏德之女也。少有才慧,善书史,能鼓琴。德既僭位,署为平原公主。年十四适于丰。丰为人所谮,被杀。慕容氏寡居,归将改适寿光公余炽。慕容氏谓侍婢曰:“我闻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段氏既遭无辜,已不能同死,岂有心于重行哉?今主人不顾礼义,逼我改嫁,我若不从,则违严君之命矣!”于是,克日交礼。慕容氏姿容婉丽,服饰光华。炽睹之甚喜。经宿,慕容氏伪辞以疾。炽亦不之逼,三日归第,沐浴置酒,言笑自若。至夕,密书于裙带曰:“死后,当埋我于段氏侧。若魂魄有知,当归彼矣!”遂于浴室自缢而死。   【宫词】千里骅骝备上闲,春风钿辇步趋间。金刀共幸东归早,法驾亲迎马耳关。   【简释】《十六国春秋·慕容超传》载,太上二年,高勾骊献千里马、生熊皮障泥于超。   《通典》载,刘裕执慕容超,获金钿辇。金钿辇,也叫“金钲辇”。   《十六国春秋·慕容超传》载,超以母、妻先在长安,为姚兴所拘质、遣使奉表称藩,并送大乐伎一百二十人。兴大悦,还超母、妻,厚其资礼而遣之。超亲率六宫迎之于马耳关。(又)载,超字袒明。备德兄北海王纳之子也。纳与母公孙氏,就弟备德家,于张掖。备德从苻坚南征,留金刀别母而去。备德与燕王垂,起兵于山东,张掖太守收纳及备德诸子,皆诛之。公孙氏以老获免。纳妻段氏,以怀娠未决,囚之于郡狱。狱掾呼延平,备德之故吏也,窃将公孙氏及段氏逃于羌中。段氏生超,年十八。而公孙氏病。临死授超以金刀,曰:“闻汝伯己中兴于邺都。汝得东归,当以此刀,还汝伯也。”呼延平卒,超号恸经旬。超母谓之曰:“吾母子得全济者,呼延氏之力也。平今虽死,吾欲为汝纳其女,以答厚恩。”于是娶之。备德闻纳有遗腹子,在秦遣济阴吴辩,潜往视之。辩因宗正谦以告超,超潜变姓名,与谦俱归,及至广固,呈以金刀,具宣祖母临终之言,备德抚之号恸。备德,即慕容德。悯吏民犯讳,增一备字,为二名。   【宫词】多士橿橿国子师,却因游戏辟申池。酒酣共笑延贤殿,喜起明良又一时。   【简释】《十六国春秋·南燕录》载,德立学宫,简公卿以下子弟及二品士门二百余人,为太学生。每月朔,亲临试之,作申池以为游戏。(又)载,青州刺史鞠仲来朝,宴于延贤殿,酒酣,笑谓群臣曰:“朕虽薄德恭已,南面而朝诸侯,在上不骄,夕惕于位,可方自主何军主也?”仲曰:“陛下中兴之圣主,少康、光武之俦也!”备德顾命左右,赐仲帛千匹。仲以赐多为让。备德曰:“卿知调朕,朕不知调卿也。邪卿饰对非实,故朕亦以虚言相赏,赏不谬加,何足谢也!”韩范进曰:“臣闻天子无戏言,忠臣无佞对,今日之论,上下相欺,可谓君臣俱失!”备德大悦,赐范绢五十匹。   【宫词】羽猎归来意不欢,东阳长叹亦无端。二千五百数歌舞,偏简优伶付乐官。   【简释】《十六国春秋·南燕录》载,超不恤政事,惟游畋是好。(又)载,正旦,超朝会群臣于东阳殿,闻乐作,叹音修不备,悔送伎于秦,遂议入寇,掠晋人以补伎。领军将军韩淖谏不听,率骑冠宿豫拔之,大掠而归。简男女二千五,付太乐教之。   【宫词】太极端门报晓筹,铜钟声动集鵷俦。羊头尽有封侯相,不事三台事五楼。   【简释】《十六国春秋·南燕慕容德传》载,元年冬十月,太极端门并就,时铜官令王瓒,得古铜镜四枚,献之。列于太极殿前,赐瓒爵“关内侯”。(又)载,先是有谣曰:“大风蓬勃扬尘埃,八井三刀卒起来,四海鼎沸中山颓,惟有德人据三台。”于是,群臣议以详,僭号中山,因劝德即尊号。(又)载,超时,公孙五楼专总朝政,宗族亲戚并居显要,时人为之语曰:“欲得侯,事五楼。”   【宫词】驾幸天门迁授多,百官朝享竟如何。城头乐奏声鸣咽,相对虞兮泣楚歌。   【简释】《十六国春秋·南燕录》载,太上六年,春正月,甲宾正旦。超登天门,朝群臣于城上,杀马以享将士,文武皆有遣授。乙卯,超幸姬魏夫人从超登城,见晋师之盛。方奏乐,乃握超手,对泣。曲终不己。   ○夏   夏,赫连勃勃,朔方人。刘渊之族。晋义熙十四年,据统万城,僭号称夏,改元四(龙升、昌武、凤翔、真兴)。子昌立改元一(承光),为魏所擒。弟定复自立于平凉,改元一(胜光),宋元嘉八年,为吐谷浑王慕璝所袭,执送于魏。   夏共二主,凡二十五年。   【宫词】危楼杰阁络珍珠,龙雀刀环拟湛卢。怪得外人心胆落,髑髅台下血模糊。   【简释】《太平寰宇记》载,珍珠楼、通天楼,皆勃勃建,在朔方城内。   《十六国春秋·赫连昌传》载,初,勃勃性豪侈,始治宫室。筑统万城。台榭壮大,飞阁相连,皆雕镂图画,被以绮绣,饰以丹青。   《十六国春秋·勃勃传》载,造百炼钢刀五口,背上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又)载,积人头为景观,号曰“髑髅台”。   【宫词】果城花发碧洲环,鼓枻莲池翠一湾。青海回銮驰道改,招魂空到契吴山。   【简释】《水经注》载,薄骨律镇,城在河渚上,赫连果城也,桑果余林乃列洲上。   《寰宇记》载,渌莲池在灵州,赫连勃勃每畋,于三交渌莲池。   《段龟龙凉州记》载,契吴山,在县北七十里,赫连勃勃北游契吴而叹曰:“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青海。吾行地多矣,自岭以北,大河以南,未有如斯之壮丽矣!”   《太平御览》载,赫连昌发二百里内民两万五千人凿嘉平陵,七千人缮清庙于契吴,以勃勃平昔之意也,故立庙焉。葬勃勃于城西十五里,起行宫,模写统万宫殿,饰以金银珠玑。葬讫,焚之。   【宫词】宗支刚锐皆成铁,宫殿辉煌尽饰金。偶上冲天台上望,长安千里碧云深。   【简释】《十六国春秋·夏录》载,勃勃耻姓铁弗,改为赫连。下书曰:“帝王系天为子,其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赫连氏,庶协皇天之意,不可令支庶同之。其非正统者,皆以铁伐为氏庶,朕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伐人也。”(又)勃勃复铸铜为大鼓,及飞帘翁仲、铜驼龙虎之形,皆以黄金饰之,列于宫殿之前。(又)起冲天台于统万南山,欲登之,以望长安。   【宫词】服凉平朔气何振,四扇门开黑水滨。忽见红裙悬槊上,群花飞作魏宫春。   【简释】《十六国春秋、夏录》载,勃勃改筑都城于朔方水之北,黑水之南,名曰“统万城”。(又)载,勃勃好自矜,大铭其四门。南曰“朝宋门”,东曰“招魏门”,西曰“服凉门”,北曰“平朔门”。(又)载,赫连昌奔上邽,魏乘胜追逐,至于城北、诸门悉闭。世祖入其宫中,得妇人裙,系之槊上,乘之而上,获昌。诸母姊妹妻妾宫人,以万数。以昌宫人颁赐将士,纳勃勃三女为贵人。   ○前凉   前凉,张轨,安定乌氏人。晋永康二年,为凉州牧,居姑臧。二子实茂继之。茂传从子骏,骏传子重华,重华始称凉王。子曜灵继立,庶兄祚废而代之,改元一(和平),为其下所杀,立曜灵弟元靓,改元一(建兴)。其叔父天锡又杀而代之,仍称凉州牧。太元元年为苻坚所灭。   前凉共九主,凡七十六年。   【宫词】牺象曾占霸业隆,姑臧千里秀灵钟。珊珊龙女来抱罕,恰称宫城住卧龙。   【简释】《十六国春秋·张轨传》载,轨以晋室多难,阴图保据河西,追窦融故事筮之。遇泰之观,轨喜曰:“霸者之兆!”乃求为凉州刺史。(又)载,光熙元年,大城姑臧(其城本匈奴所筑也)地有龙形,故曰“卧龙城”。汉末博士敦煌侯瑾谓其门人曰:“后城西泉水当竭,有双阙起其上,与东门相望,中有霸者出焉。”至是,张氏遂霸河西。   《临洮府志》载,晋永嘉五年,抱罕令严根妓产一龙女,凉州牧张轨育之宫中。   【宫词】宾遐观里燕莺娇,晓日珠帘斗舞腰。幸喜酪醇能化妒,莫悔宫怨入琼霄。   【简释】《十六国春秋·张骏传》载,鄯善王元礼献女姝,号曰“美人”,立宾遐观,以处之。   《凉州记》载,吕纂时,胡人发张骏冢,得白珠薄帘。   《十六国春秋·张大锡传》载,会稽王道子问其西土所出何物为美?对曰:“桑葚甘香,鸱鸮革向,淳酪养性,人无妒心。”   《后凉录·吕纂传》载,凉州人胡据盗发张骏墓,得真珠帘箔、云母屏风、琉璃盖白玉樽、赤玉箫、白玉笛、珊瑚鞭、玛瑙钟、黄金勒……   【宫词】王母祠成石室高,珠玑同动响云璈。四城果熟秋容淡,谁献瑶池千岁桃。   【简释】《十六国春秋·马岌传》载,岌为酒泉太守,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也。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山上有石室为王母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宜立王母祠,以裨朝廷无疆之福。”骏从之,乃为立祠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