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 第 19 页/共 64 页
南凉,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晋隆安元年,据廉川称西平王。国号凉,改元一(太初)。继改称武威王,徙治乐都置凉州于西平。以其弟利鹿孤镇之。利鹿孤嗣之,遂徙治西平,更称河南王,改元一(建和)。利鹿孤卒,弟傉檀袭位,更称凉王,迁乐都,继迁姑臧,后为蒙逊所败,复还乐都,改元一(宏昌、嘉平)。义熙十年,为乞伏炽盘所灭。
南凉共三主,凡十八年。
【宫词】衣锦凉州耀故乡,金昆继统萼联芳。梦中白马稽先德,绣被婴啼早兆祥。
【简释】《十六国春秋·秃发傉檀传》载,宏昌王年,傉檀遣西曹从事史暠,聘秦姚兴。谓暠曰:“车骑坐定凉州,衣锦本国,其德我乎!”
《十六国春秋·利鹿孤传》载,建和三年三月,利鹿孤寝疾,遗令曰:“昔我诸兄弟,传位非子者,盖以泰伯三让周道以兴,故也。”其令车骑,经纬百揆,以成先王之志。
《十六国春秋·秃发乌孤传》载,其先,与魏同出八世祖匹孤,匹孤卒,子寿阗立。初,寿阗之在孕,其母梦一老父,被发左衽,乘白马谓曰:“尔夫虽西移,终当东返,至凉必生贵男。”言终,胎动而寤,后因寝而产于被中,乃以“秃发”为号。其俗谓被覆之义。
【宫词】万里河湟绕虎台,髫衫簇拥画屏开。髫龄解赋高昌殿,争颂东宫七步才。
【简释】《甘肃通志》载,虎台在西宁府城西五里,相传为南凉王所筑。
《拓跋凉记》载,宏昌二年,乙弗部献紫罽衫一百二十领。
《十六国春秋·秃发傉檀传》载,次子归,隽爽聪悟,檀甚宠之。年十三,命为高昌殿赋,援笔立成。檀而嘉之,拟比曹子建。
【宫词】朱明置酒亦匆匆,教胄须知道义隆。宣德堂开今似旧,百年几易主人翁。
【简释】《十六国春秋·南凉录》载,建和元年六月,吕纂西击段业,傉檀乘虚袭姑臧。置酒朱明门上,鸣钟鼓,以飨将士。耀兵于青阳门,虏八千余户而归。(又)载,建和二年六月,利鹿孤谓群臣曰:“吾自负乘在位三载,于兹而刑政未能允中,风俗多凋敝。戎车屡驾,无辟地之功,务进贤良而下犹淹滞。岂所任非才,将吾不明所致也!”二三子其直言无讳。祠部郎中史嵩对曰:“王者行师,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拯溺救焚,东征西怨。今陛下命将出征,往无不捷,然不以绥宁为先,唯以徙民为务。民安土重迁,故多离叛。此所以斩将克城,而地不加广也。今取士拔才,必先弓马,文章学艺视为无用之条,孔子曰不学礼,无以充。宜建学校,开庠序,选耆德硕儒,以训胄。”利鹿孤善之。于是以田元冲、赵诞为博士祭酒,教使胄子。
《十六国春秋·孟祎传》载,祎仕于姚兴,为凉州刺史王尚别驾。司马兴后,以傉檀代尚为凉州刺史。祎出迎于道左,既至,宴群僚于宣德堂。仰视而叹曰:“古人有言,作者不居,居者不作,信矣!”祎进曰:“昔张文王筑城苑,缮宫庙,为贻厥之资万世之业。秦师济河,漼然瓦解。梁熙据全州之地,拥十万之众,军败于酒泉,身死于彭济,吕氏以彭山之势,主有西夏,率土崩离,衔璧秦雍宽饶,有言‘富贵无常,忽辄易人’此堂之建,年垂百载,十有二主矣!惟信顺可以久安,仁义可以永固,愿大王勉之。”傉檀谢曰:“非君无以闻真言也!”
【宫词】宫门深闭月昏黄,病骨恹恹绣闼凉。锡杖漫夸波若眼,可怜不是返魂香。
【简释】《十六国春秋·南凉录》载,沙门云霍者,未识何许人。蔬食苦行,专以神力化物。利鹿孤僭号称王,霍从河南来,至于西平。持以锡杖,令人跪之曰:“此是波若眼,奉之可以得道。”时人咸异之。傉檀有女,病笃。请霍救疗。霍曰:“人之生死,自有定期。圣人亦不能转祸为福,吾安能延命耶?只可知早晚耳!”傉檀固请之。时后宫门闭,霍曰:“急开后门!及开则生,不及开则死!”傉檀命开之,不及。
○西凉
西凉,李暠,陇西成纪人。晋隆安四年,据燉煌,称凉公。义熙九年,自称秦凉二州牧,迁治酒泉,改元二(庚子、建初)。子歆立,改元一(嘉兴)。宋永初元年,为沮渠蒙逊所虏。弟恂复自称凉州刺史,改元一(永建)。蒙逊攻之,恂自杀。
西凉共三主,凡二十二年。
【宫词】早闻虎语告庥祥,百胜神威总未降。扳聘只缘归爱女,夜深星使入南邦。
【简释】《煌新录》载,晋隆安元年,凉州牧李暠,微服出城,逢虎道边。虎化为人,遥呼暠为西凉君。
《十六国春秋·李暠传》载,暠造珠碧刀二口,铬其背曰“百胜”———隶书。(又)载,建初二年,南凉秃发傉檀送暠女敬善于酒泉———初,暠之立也,留女敬爱,养于外祖尹文家。至是,傉檀假道于北山鲜卑,使裒送敬爱于酒泉,并通和好。暠大悦,遣使报聘。
【宫词】漫道李尹王燉煌,三载无言意自伤。念旧尚余哀诔在,辛夷花落故宫凉。
【简释】《十六国春秋·妻尹氏传》载,尹氏幼而好学,清辩有志节。初适扶风马元正。元正卒,为暠继室。自以再醮之故,三年不言。暠之创业谋谟经略,多所赞毗。故西州谚曰:“李尹王燉煌。”
《十六国春秋·李暠传》载,暠前妻,同郡辛纳女,贞顺有妇仪。先卒,乃自为之诔。
【宫词】曲水开筵倒玉卮,堂廉赓和柏梁诗。酒酣共话兴王事,白额驹生正及时。
【简释】《十六国春秋·西凉录》载,建初九年春三月上巳,暠宴于曲水,命群僚赋诗,而亲为之序。(又)载,暠尝与吕光、太史令郭黁及同母弟宋繇同宿。黁起谓繇曰:“君当位极人臣,如李君者,终当有国土之分。家有草,马生白额驹。此其时也。”光龙飞二年,建康太守京兆段业叛光,自称凉州牧署。暠为效,榖令宋繇亦仕于业。燉煌护军郭谦、沙州治中索仙等,以暠温毅有惠政,推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暠初难之,会宋繇自张掖告归敦煌,言于暠曰:“段业无经济远略,终必无成。兄忘郭黁之言耶?白额驹今己生矣!暠乃从之。
【宫词】于阗玉玺市初还,气绕宫槐色正殷。圣帝明王作图赞,靖恭堂上集鵷班。
【简释】《十六国春秋·西凉录》载,辛丑二年夏四月,初,吕光之称王也,遗使市六玺玉于于阗。至是,玉至敦煌纳之郡府。(又)载,庚子元年,暠所居后园,有赤气起。(又)载,壬寅三年,暠于南门外,临水起堂。名曰“靖恭”之堂,以议朝政,阅武事。图赞:自古圣帝明王、忠臣孝子、烈士贞女。暠亲为序,颂以明鉴之义。当时文武群臣亦皆图焉。(又)载,建初四年初,河右不生楸槐柏漆。张骏之世取于秦陇而植之,终于皆死。至是,而酒泉宫之西北隅,有槐树生焉。乃著槐树赋,以寄情。
○北凉
北凉,沮渠蒙逊,临松庐水胡人。晋隆安五年,袭杀凉州牧段业,自称凉州牧、张掖公。义熙八年,迁姑臧,称河西王。改元四(永安、元始、承元、义和)。子牧犍立,改元一(永和)。宋元嘉十六年,降于魏,后被杀。
北凉共二主,凡三十九年。
【宫词】圣躬保护仗媌娙,侍寝新台梦乍醒。靖乱功高非恃貌,黛眉应厌雀头青。
【简释】《十六国春秋·蒙逊妻孟氏传》载,孟氏,武威人,有勇力。蒙逊寝于新台,阉人王怀祖击之,伤其左足,孟氏擒而斩之。承元二年,蒙逊复遣使诣宋。献青鸟头黛百斤。
【宫词】百里岸中显化身,法王狮象净闻尘。圣贤像绘游林苑,独为谈经赐宴频。
【简释】《十六国春秋·沮渠蒙逊传》载,蒙逊专宏事佛,于凉州南百里崖中,大造佛像,千变万化。(又)载,元始六年,起“游林堂”于内苑,图列古圣贤之像,大宴群臣,谈论经传。
【宫词】鄯善沙门出罽宾,何来秘法误宫嫔。螽斯不藉周南化,共祝多男拜圣人。
【简释】《十六国春秋·沮渠蒙逊传》载,初,罽宾沙门昙无谶,东入鄯善,自云能使鬼神治病,且有秘术,令妇人多子。与鄯善王妹曼头陛林淫通,发觉逃奔凉州。蒙逊甚重之,号曰“圣人无谶”。以男女交接之术,教授妇女。蒙逊诸子及子妇,皆往受术。
【宫词】妻爵从夫议礼宜,谁将秾李嫉王姬。酒泉弃置翻成幸,解毒无劳送御医。
【简释】《十六国春秋·茂虔妻拓拔氏传》载,拓拔氏,魏世祖元妹武威公主也。茂虔先娶李暠女为妇,永和五年,魏以公主妻之。茂虔遣右相宋繇奉表诣谢,献马五百匹、黄金五百斤。繇又表请公主定号。世祖使群臣议之,皆曰:“妻从夫爵。公主于其国内,可称王后,于京师则称公主。”世祖从之。后茂虔淫于嫂李氏。李氏与茂虔姊共毒公主。世祖遣解毒医,乘救之得愈。茂虔,即牧犍也。《十六国春秋·西凉李暠妻尹氏传》载,蒙逊娶其女为茂虔妇,及世祖以妹武威公主妻茂虔,尹氏与女迁居酒泉,顷之女卒。
【宫词】制定朝堂百度新,贡来西域尽称臣。求书才得搜神记,侍寝偏劳系鬼人。
【简释】《十六国春秋·北凉录》载,元始七年,蒙逊命征南将军姚艾、尚书左丞房晷,撰朝堂制行之。旬日,百姓振肃。(又)载,元始九年,鄯善王比龙入朝,西域三十六国皆诣蒙逊称臣,贡献。(又)载,承元二年,蒙逊遣使诣宋入贡,就司徒王宏求“搜神记”,宏写与之。(又)载,义和三年夏四月,蒙逊寝疾,左右常白日见鬼,以剑击之。未几薨于路寝。
【宫词】元处先生到酒泉,陆沉观里拜师虔。阿谁书报凉王祚,三十年还若七年。
【简释】《十六国春秋·北凉录》载,刘昞,字彦明。敦煌人。初仕西凉李暠,蒙逊克酒泉,拜为秘书郎中,专管注记。蒙逊下令曰:“秘书郎中刘彦明,学冠当时,道光区内,可授‘元处先生’之号,以三老之礼,筑陆沉观于西苑,以居之。”每月,蒙逊使人致以羊酒。茂虔尊为国师,亲自致拜。命官属以下,皆北面受业焉。(又)载,永和三年正月十五日,有一老父见于敦煌,东门投书,忽然不见。其书一纸八字,文曰“凉王三十年若七年”。茂虔访于奉常张慎,慎曰:“昔虢之将亡,神降于莘。深愿陛下崇德修政,以享三十年之祚。若盘以游畋,荒于酒色,臣恐七年将有大变。”茂虔闻之不悦。
○北燕
北燕,冯跋,长乐信都人。晋义熙五年,高云为幸臣离班桃仁所杀。跋讨乱自立,居龙城,改元一(太平)。跋卒,弟宏杀其子而代之,改元一(大兴)。宋元嘉十二年,为魏所逼,请迎于高勾丽。十三年,魏复伐之。高勾丽来迎,宏遂焚和龙而东。寻为高勾丽所杀。
北燕二主,凡二十八年。
【宫词】楼阁祥云覆画廊,宵衣勤政坐东堂。中宫料理三盆手,务本先栽万树桑。
【简释】《十六国春秋·冯跋传》载,跋所居,上常有云气,状若楼阁,时人咸异之。(又)载,跋下书曰:“桑柘之益为资生之本,此土桑少,人未见其利。可令百姓人植桑百株、柘二十株。”(又)载,跋每遣守宰,必亲见于东堂,问为政事之要。
【宫词】三千骐骥缔姻盟,公主琵琶换北声。莫为和戎悲道远,柔然送女入龙城。
【简释】《十六国春秋·蝚蠕斛律传》载,蝚蠕斛律,跋之婿也,本塞北夷人。初,遣使献马三千匹,求婚于跋。跋以乐浪公主妻之。既而,斛律嫁女与燕,跋纳为昭仪。蝚蠕,本为柔然。魏世祖谓其无知,有类于虫,故称其为“蝚蠕”。
【宫词】大邦聘使废将迎,骄蹇安能望太平。按项披裆终不屈,持旄又见汉苏卿。
【简释】《十六国春秋·北燕录》载,太平六年秋八月,魏太宗使谒者于什门来聘,至于和龙,跋黄门郎常陋迎之于道。跋为不称臣,怒而不见。及至,跋又遗陋劳之什门,忿而不入。跋使人牵逼令入,见跋不拜。跋使人按其项,被裤后裆,以辱之。终不肯降。跋遂留之不遣。大兴四年,冯宏上表称藩,请罪于魏世祖,许之。乃送使者于什门还魏,什门在燕二十一年,不屈节。世祖下诏,褒称曰:“什门奉使和龙,狂竖肆虐,勇志壮厉,不为屈节,虽昔苏武,仅以加之。”(又)载,跋造刀一口,铭曰“太平”。
【宫词】临轩仓卒付储君,一日三朝误牝晨。宅近中山尘暗起,飘风原自宋夫人。
【简释】《十六国春秋·北燕录》载,太平二十一年春二月,有飘风从征南大将军、上党公姚昭宅,至司徒、中山公冯宏宅而散。二十二年秋八月,跋寝病,九月疾甚,辇而临轩,命太子翼摄国事,勒兵听政,以备非常。跋妾宋夫人规立其子受居,恶翼听政,谓之曰:“主上病将瘳,奈何便欲代父临天下乎!”翼性仁弱,遂还东宫,一曰三往省疾。宋夫人矫诏,遏绝内外,遣阍寺传问而已。翼及诸子、大臣皆不得见。惟中给事胡福,独得出入,专掌禁卫。福乃言于中山公冯宏曰:“主上疾甚,宋夫人专擅,群佞用事,恐一旦不讳,国家殊未得安。不可不为之计也。”宏深然之,于是命壮士数十人,裹甲入禁中为乱,宿卫左右皆不战而散。宋夫人命闭东阁。冯宏家僮库斗头,劲捷有勇力,越阁而入。至于皇堂,射杀女御一人,跋惊惧而死。冯宏遂即天王位。
●全史宫词卷十一 南朝
○宋
宋,高祖武皇帝,姓刘名裕。汉高祖弟楚王刘交之后。世为彭城人,后徙京口。桓元篡晋,裕举兵平乱。义熙十二年,封宋公。元熙元年晋爵为王。明年受晋禅,都建康,在位三年殂,葬初宁陵,改元一(永初)。子营阳王义符立,二年为徐羡之等所废,寻被害,改元一(景和)。太祖文皇武,名义隆,高祖第三子,初封宣都王。徐羡之等迎立之,三十年为太子劭所杀,葬南宁陵,改元一(元嘉)。世祖孝武皇帝名骏,太祖第三子,初封武陵王。举兵讨劭即位,十一年殂,葬景宁陵,改元二(孝建、大明)。子废帝子业立,为左右寿寂之等所杀,改元二(永光、景和)。太宗明皇帝名。太祖第十一子,初封湘东王。废帝被杀,建安王修仁等,奉帝即位,八年殂,葬高宁陵,改元二(泰始、太豫)。养子苍梧王昱立,五年为左右杨玉夫所杀,改元一(元徽)。顺皇帝名准,太宗养子,初封安成王,为萧道成所立,三年禅位于齐,封汝阴王,寻被害,葬遂宁陵,改元一(升明)。
宋共八主,凡六十年。
【宫词】龙行虎步相非常,早向嵩神卜世长。伐荻新洲传吉语,斩蛇真似汉高皇。
【简释】《南史·宋武帝纪》载,桓元妻刘氏,尝见帝谓元曰:“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又)载,伐荻新洲,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明日复至洲,闻有杵臼声,往观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散傅之。”帝曰:“王神何不杀之?”答曰:“刘寄奴王者,不死。”帝斥之,皆散。(又)载,冀州道人释法称告弟子曰:“蒿神言,江东有刘将军,汉家苗裔,当受天命。吾以璧三十二,镇金一饼,与之。刘氏卜世之数也。”
【宫词】丝竹无声石榻凉,那容局脚作金装。色荒方纳廷臣谏,风送宫花出禁墙。
【简释】《南史·宋武帝纪》载,上清简寡欲,后庭无纨绮丝竹之声。初,朝廷未备音乐。长史段仲文以此言帝,帝曰:“日不暇给,且所不解。”仲文曰:“屡听自然解之。”帝曰:“政以解则好之,故不习耳!”(又)载,宋台建有司奏:东西堂施局脚床,金涂钉。上不许使用直脚床,钉用铁。帝素有热病,坐卧常需冷物。后有人献石床,寝之极以为佳。(又)载,平关中,得姚兴从女,有盛宠,以之废事。谢晦谏之,即时遣出。
【宫词】苮席横陈映葛笼,膳房御米进桃红。尚余耨耜藏天府,留示儿孙舜禹风。
【简释】《南史·宋武帝纪》载,帝微时,躬耕于丹徒,及受命,耨耜之具颇有存者,皆命藏之,以留于后。文帝幸旧宫,见而问焉,左右以实对。文帝色惭。有近侍进曰:“大舜躬耕历山,伯禹亲事土木,陛下不观列圣遗物,何以知稼穑之艰难、先帝之盛德乎?!”(又)载,帝所居阴室,壁上挂葛灯笼、麻绳拂。(又)载,宋武节俭过人。张妃房唯碧纱帐三,齐苮席五,盏盘桃花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