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 第 21 页/共 64 页

【宫词】重重斋阁夜深开,马埒喧天尚未回。侬作博山欢作火,叛儿心总不成灰。   【简释】《南史·郁林王纪》载,即位未越旬,便毁武帝所起“招婉殿”。于其处为“马埒”。(又)载,皇后亦淫乱,斋阁通夜洞开,内外淆杂。杨叛儿歌,无名氏作。《唐书·乐志》载,齐隆昌时,女巫之子杨闵,随母入宫。及长,为何后所宠爱。时有童谣曰:“杨婆儿共戏来所欢。”语讹遂成“杨叛儿”。歌云:“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鸟,欢作沉香水,侬作博山炉。”   【宫词】上库金钱用已虚,颠童能得几欢娱。太官不进蒸鱼菜,真个天王逊市酤。   【简释】《南史·郁林王记》载,武帝聚钱上库五亿万,斋库亦出三亿万,金银布帛不可称计。即位未越岁,所用已过半。(又)载,先是文惠太子,立楼馆于钟山下,号曰“东田”。太子屡游幸之。东田,反语为“颠童”也。(又)载,文惠太子每禁其起居,节其用度。帝谓豫章王妃庾氏曰:“阿婆佛法言,有福生帝王家,今见作天王,便是大罪。左右主帅动见拘执,不如市边屠酤富儿百倍。”   《南史·海陵王纪》载,是时,宣城王鸾辅政,帝起居皆谘而后行。帝思食蒸鱼菜,太官答:“无录公命。”竟不与。   【宫词】金鼓喧天夜不休,早朝谁与报更筹。号来破涕翻成笑,脱巾居然一秃秋。   【简释】《南史·齐东昬侯纪》载,日夜于后堂戏马,鼓譟为乐。合夕便击金鼓、吹角。常以五更就卧,至晡乃起。王侯以下,即朔朝见,晡后方前,或际暗遣出。(又)载,明帝崩,羊阐入临,无发。号痛俯仰,巾遂脱地。帝辍哭大笑,谓宦者王宝孙曰:“此谓秃秋号来乎?!”   【宫词】队主联翻射雉场,长围驰逐乐成荒。陪鸾骑客皆神骏,锦绣珠玑一样装。   【简释】《南史·齐东昬侯纪》载,置射雉场二百一十六处,每出与鹰犬队主徐令孙、媒翳队主俞灵运齐马而走。时人以其所围处,称为“长围”。(又)载,马乘具用锦绣处,患为雨所湿,织杂采珠为复,蒙备诸雕。巧教黄门五十六人为骑客。   【宫词】阅武堂前杨柳青,屠沽满苑各纷争。令严顿使天威减,新敕威仪禁大荆。   【简释】《南史·齐东昬侯纪》载,帝于苑中立店肆,与宫人阉竖共为稗贩。以潘妃为市令,自为市吏。录事将斗者,就潘妃罚之。帝小有得失,潘则与杖,乃敕虎贲威仪,不得进大荆子阁内,不得进实中荻,于时百姓歌云:“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酤酒。”   【宫词】华光铠仗五音袍,逐鹿冠名亦服妖。漫道新林天子气,凤凰今己度三桥。   【简释】《南史·齐东昬侯纪》载,受刀敕等,教著五音儿衣,登城望战,还与御刀,左右及六宫于华光殿立军垒,以金玉为铠仗。(又)令左右作逐鹿帽,形甚窄狭。后果有逐鹿之事。又与群小别立帽,骞其口而舒两翅,名曰“凤度三桥”。梁武帝旧宅在三桥,而“凤度”之名,凤翔之验也。(又)载,永和中,望气者云:“新林娄胡青溪并有天子气。”于其处大起楼苑、宫观。武帝屡游幸之,以应其验。至是,并将众军扎于新林。   【宫词】紫阁朱楼耀日光,豪华岂只一阿房。无端鬼读西京赋,又劝君王起建章。   【简释】《南史·齐东昬侯纪》载,跨池水立紫阁,诸楼壁上画男女私亵之像。明帝时多聚金宝。至是,金以为泥,不足周用。张欣泰尝谓舍人裴长穆曰:“宫殿何事顿尔,夫以秦之富起一阿房而灭,今不及秦一郡,而顿起数十阿房,其危殆矣!”(又)载,火烧殿阁三十余间皆尽。左右赵鬼能读西京赋云:“柏梁既灾,建章是营。”于是大起诸殿。   【宫词】贴池莲花步步轻,珠帘锦幔麝流馨。夜深玉笛声初歇,仙帐风摇九子铃。   【简释】《南史·齐东昬侯记》载,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又)载,涂壁皆以麝香,锦幔竹帘穷极其丽。(又)载,江左旧物,有古玉律数枚,悉裁以钿笛。(又)载,为潘妃作“飞仙帐”。(又)载,庄严寺有玉九子铃,取以施潘妃殿饰。   【宫词】请命朝朝拜蒋侯,军称出荡似俳优。云龙门启兵潜入,一曲吹笙正倚楼。   【简释】《南史·齐东昬侯记》载,帝偏信蒋侯神,迎来入宫,昼夜祈祷。(又)载,虚设铠马斋仗千人,称“蒋王出荡”。(又)载,崔叔智夜开云龙门,御刀丰勇为内应。是夜,帝在含德殿吹笙,歌作“女儿卧未熟”,闻兵入,出北户直后。张齐斩首送萧衍。   附:诸王   【宫词】宫车雷动小眠斋,问病宣传圣驾来。乌帽称觞红袖侍,乐声齐送上桐台。   【简释】豫章王萧嶷,高帝第二子。   《南史本传》载,嶷启曰:“北第旧邸,往岁作小眠斋,皆补接为办无乖格制,要是柏之华,一时新净,东府又有此斋,亦为华屋。而臣顿有二处住止,下情窃所未安。”(又)载,嶷妃庾氏,尝有病瘳,上幸嶷邸,后堂设金石乐,宫人毕至,登桐台。使嶷著乌纱帽,极日尽欢。嶷谓上曰:“古言寿比南山,或称万岁,殆近儿言如臣所怀,实愿陛下极寿百年,亦足矣!”   【宫词】清风自占首阳巅,塞屋何须十万钱。薇蕨惯谙贫士味,■〈魚邑〉鱼菘菜入宴筵。   【简释】武陵王萧晔,高帝第三王子。   《南史本传》载,晔惟轻财重义,有古人风。斋中钱不满万,常曰:“兄作天子,何畏弟无钱。”名后堂山为“首阳”,盖怨贫薄也。(又)载,豫章王于邸起土山,列种桐竹,号曰“桐山”。武帝幸之,饮酒为乐,顾临川王萧映曰:“邸亦有嘉名否?”映曰:“臣好栖静,因以为称。”帝又问晔,晔曰:“臣山卑,不曾栖灵昭景,唯薇蕨,直号‘首阳山’”。(又)载,尚书令王俭,诣晔。晔留俭设食,盘中菘菜、■〈魚邑〉鱼而已。俭重其率真,为饱食尽欢而去。   【宫词】恩歇菱花并照时,玉床扶起病腰肢。怜他一裹神明药,不出医师出画师。   【简释】鄱阳王萧锵,高宗第七子。   《南史·刘瑱传》载,瑱妹为齐鄱阳王妃,伉俪甚笃。王为齐明帝所诛,妃追伤,遂成痼疾,医所不疗。有殷倩者,善画人面。瑱令倩画王形像,并图王平日所宠姬,共照镜,状如欲偶寝。乃密使媪妳示妃,妃视画乃唾之,因骂曰:“故宜其早死!”于是,恩情既歇,病亦除矣。   【宫词】身游紫闼意青云:数卷巾箱手迹存。再拜阿姨开旧箧,败厨残锦陨啼痕。   【简释】衡阳王萧钧,高帝第十一子,出继元王萧道度。   《南史本传》载,钧游孔圭家园,圭曰:“殿下处朱门游紫闼,讵得与山人交也?”钧答曰:“身处朱门,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圭悦,大美之。(又)载,钧常手自细书,写五经,置巾箱中,以备遗妄。诸王效之。巾箱五经自此始。(又)载,钧年五岁,生母区贵人病,便加惨悴,左右依常以五色■〈飠半〉饴之,不食。曰:“须待姨病愈。”(又)载,先是,贵人以华钗厨子并剪刻锦绣中倒炬凤凰莲芰星月之属,赐钧,以为玩弄。贵人亡后,每岁时及朔望,辄开视再拜,哽咽。见者皆为之悲。   【宫词】鸡笼山畔邸新开,紫袖青绡笑语陪。刻烛深宵方几寸,满堂学士斗诗才。   【简释】竟陵王萧子良,武帝第二子。   《南史本传》载,马良移居鸡笼山西邸,集学士抄五经百家,依皇览列为“四部要略”。(又)载,马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钗小志》载,竟陵王青绡执拂,紫袖吹箫。   【宫词】文酒风流七步才,古阡开宴倒尊。违和不用芦茹药,才向樊姬祷祀来。   【简释】随郡王萧子隆,武帝第八子。   《南史本纪》载,武帝以子隆能属文,谓王俭曰:“我家东阿也!”(又)载,子隆体过充壮,常合芦茹丸以服,自销损。《渚宫故事》载,齐随王尝率佐使,上樊姬墓酣宴。其夕,梦樊姬怒曰:“独不念封崇之义,奈何溷我?!”诘旦,王病。延巫觋引过、设祀。积日方愈。   ○梁   梁,高祖武皇帝,姓萧名衍。南兰陵人,与齐同族。明帝末年,为雍州刺史,后尊立和帝于江陵,封梁王。寻受齐禅,都建康,在位四十八年。侯景作乱,攻陷都城,帝以馁殂,葬修陵,改元七(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子太宗简文皇帝纲立,二年为侯景所废,寻遇害,葬庄陵,改元一(大宝)。景立高祖曾孙豫章王栋,改元一(天正),甫四月,景又害之。湘东王绎,高祖第七子,讨景即位于江陵,是为世祖孝元皇帝,在位三年,西魏攻拔江陵,帝出降,见杀,改元一(承圣)。子敬帝方智,初封晋安王,大臣王曾辨、陈霸先等迎至建康,立之。三年禅于陈,封江阴王,寻遇害,改元二(绍泰、太平)。永嘉王庄世祖孙王綝自齐迎立于郢州,三平伐陈兵败,奔齐,卒,改元一(天启)。   梁共六主,凡五十九年。   【宫词】横陈经案礼花鬘,甘露浓浓殿陛间。旧事尚谈龙王色,汉滨擘絖赠金环。   【简释】《南史·梁后妃传》载,丁贵嫔初生,有神光之异,故以光为名。武帝镇樊城,尝登楼以望,见汉滨五彩如龙,下有女子擘絖,则贵妃也。帝赠以金环,纳之。尝于供奉经案侧,仿佛若见神人。及武帝宏佛,教贵嫔长进蔬膳,受戒日甘露降于殿前。   【宫词】美人赐姓拜修容,溪水于今号阮公。为感明蟾新入梦,回裾私谢幔前风。   【简释】《南史·梁后妃传》载,阮太后,本姓石。初,齐始安王遥光纳焉。遥光败入东眠宫,建康城平,为武帝采女。(又)载,帝母在采女次侍,始褰户幔,有风回裾,武帝意感幸之。采女梦月坠怀中,遂孕生帝,有紫胞之异,武帝奇之,因赐采女姓阮,进为修容。   《西吴里语》载,梁石灵宝女,有姿容,为武帝采女生元帝,为修容赐阮姓。因名其所居为“阮公溪”,溪中有大青石,曰“美人石”。   【宫词】佩钱枉说与男宜,宠亚潘余望幸迟。谁道仓庚能疗妒,金瓶犹祀毒龙祠。   【简释】《南史·豫章王综传》载,综母吴淑媛,在齐东眠宫,宠在潘余之亚,及得幸于武帝,七月生综。   《钱谱》载,布钱谓之“男钱”。   《梁书》载,布钱重四铢半,妇人佩之,即生男也。   《渊鉴类函》载,梁武帝平齐,获侍儿十余辈,颇娱于目。为郗后所察,动止皆隔拗,愤恚成疾。左右识其情者进曰:“臣读山海经,以仓庚为膳,可以疗其病。使不忌陛下,盖试诸。”帝从之。郗茹膳,妒减半。   《南史·梁后妃传》载,郗后酷妒,及终化为龙,入于后宫,通梦于帝。帝体将不安,龙辄激水,腾涌于露井。上为殿衣服委积,常置银鹿庐,金饼灌百味以祀之。故帝卒不置后。   【宫词】珠裙掩映覆莲绳,抱被孤眠对晓窗。啼鸟一声惊好梦,单情何日得成双。   【简释】《事始》载,梁武帝作五色绿裙,以朱绳真珠为饰。   《升庵诗话》载,梁宫人前溪歌曰:“当曙与未曙,百鸟啼前窗,独眠抱被叹,忆我怀中侬,单情何时双。”用韵甚古。   【宫词】自舍重云殿里身,御容入梦幻耶真。女官奏进红鸾席,共颂中华有圣人。   【简释】《南史·梁武帝纪》载,帝舍身“光严重云殿”。(又)载,海中浮鹄山,去余姚千余里,上有女人,年三百岁,有女官道士,四五百人,年并出百,但在山学道。遣使献红席,帝方舍身。其使适至云:“此草常有红鸟居,下故以为名观,其图状则鸾鸟也。”《南史·夷貊传》载,千拖利国,在海南洲上,天监元年,其王瞿昙修跋拖罗,梦一僧,谓之曰:“中国有圣主,十年后佛法大兴。汝宜遣贡敬礼。”乃于梦中至中国,拜见天子。既觉,心异之。拖罗工画,乃写梦中所见容质,遣使并画工,奉表献玉盘等物,摸写帝容以还。此本画则符同焉。   【宫词】方自无遮大会还,佛天欢喜到红颜。道林贵主寻妖梦,秾李夭桃落满山。   【简释】《南史·梁武帝纪》载,帝幸同泰寺,设无遮大会。   《合肥县浮槎山福严寺碑》载,梁武帝第五女,夜梦一山,为尼诘。朝奏帝,乃取“名山图”,展看得此山,恍如梦境。以天监三年,敕本山造道林寺,寺成,遂入山祝发,号“总持大师”,嫔从悉听为尼。   【宫词】降表何时定计成,日逢乙卯记新正。善言别殿经声歇,梦里分明报太平。   【简释】《南史·侯景传》载,景以太清元年二月,遣其行台郎中丁和,上表求降,群臣皆议纳景非便,景帝不从。初,景帝以是岁正月乙卯,于善言殿诵佛经,因谓左右黄慧弼曰:“吾昨梦天下太平,尔其识之?”及和至校,景实以乙卯日定计,由是纳入。   【宫词】鹿娘圣观郁崔嵬,萧寺千层宝刹开。那似云光能说法,天香纷坠雨花台。   【简释】《太平广记》载,江阴有鹿,产一女。及长出家为道士,时人谓之“鹿娘”。梁武帝为置观,名曰“圣观”。   《唐史补》载,梁武帝造佛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一“萧”字,号曰“萧寺”。   《六朝事迹》载,梁武帝与云光法师讲经,感天降雨花,因筑“雨花台”。   【宫词】昭阳同拜女中师,元圃谈经佐睿思。宫体数篇初脱稿,看教嫔御念新诗。   【简释】《南史·梁后妃传》载,简文王皇后,讳灵宾,幼而柔明。叔父暕见之,曰:“吾家女师也!”(又)载,简文帝尝于元圃述武帝所制五经讲疏,听者倾朝野。雅好诗赋,然伤于轻靡,时人称之“宫体”。   【宫词】飞轮无辙镜无台,冷月凄凉照殿隈。膎绝连朝艰一肉,御厨甘露进干苔。   【简释】《南史·侯景传》载,初简文寒夕诗云“雪花无有蒂,水镜不安台”。又咏月诗云“飞轮了无辙,明镜不安台”。后人以为诗谶谓:“无蒂者是无帝,不安台者,台城不安,轮无辙者以邵陵名纶,空有赴援名也。”(又)载,城中围逼既久,膎味顿绝,简文上厨,仅有一肉之膳。(又)载,御甘露厨,有干苔,膎味酸咸,分给战士,   【宫词】雉尾烧残未解围,敕书空见纸鸦飞。溧阳公主同南面,丝竹声中泣淑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