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 第 26 页/共 64 页
《谈荟》载,袁宝儿每夜采水仙一斛,服其衣裙以见帝。帝谓之曰:“肉身水仙”。
【宫词】锦帆千里入江都,殿脚青蛾鱼贯入。漫道承恩徒在貌,文绫独赐女相如。
【简释】《大业拾遗记》载,帝幸江都,至汴梁,帝御龙舟,箫妃乘凤舸。每舟选妙丽女子,执雕板镂金楫,号曰“殿脚女”。锦帆过处,香闻十里。帝至广陵,有进“合欢果”者,帝令小黄门,以一双驰骑赐绛仙。绛仙私附红笺上进曰:“驿骑传双果,君王宠念深,争知辞帝里,无复合欢心。”帝叹曰:“绛仙真女相如,不独貌也!”时越溪进耀光绫,帝独赐“司花女”及绛仙,他姬莫预。
【宫词】自研蛾绿画长眉,一颗珠光带上垂,为感君王餐秀色,水晶帘下绽新蕊。
【简释】《大业拾遗记》载,绛仙善画长蛾眉,帝擢为龙舟首揖,号“崆峒夫人”。由是,殿脚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官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后征赋不足,杂以铜黛给之。独绛仙得赐真螺黛不绝。帝每倚帘视绛仙,移时不去。顾内谒者曰:“古人言,秀色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
《女红余志》载,吴绛仙有夜明珠,赤如丹砂,恒系于莲花带上,著之夜行,远望如初出月轮。
【宫词】别馆离宫聚万花,春兰秋菊各名家。玉钩斜畔香魂散,偏向鸡台梦丽华。
【简释】《渊鉴类函》载,隋炀帝自长安至江都,建离宫四十余所。
《大业拾遗记》载,帝尝游吴公宅鸡台,恍惚间与陈后主相遇,舞女中有一女迥美,帝屡目之,后主曰:“即丽华也!”因请丽华舞“玉树”、“后庭花”。后主问帝:“萧妃何如此人?”帝曰:“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杨州记》载,玉钩斜江都西,炀帝葬宫人处。
【宫词】月下飞觞笑语融,御床常与侍臣同。何来傀儡当筵舞,竟使郎当到上公。
【简释】《隋书》载,柳■〈巧上言下〉,字顾言,仁寿初,为东宫学士,甚见亲待。每召入卧内,与之宴谑。又嗜酒,言杂徘谐。由是,弥为太子所亲狎。炀帝嗣位,拜秘书监,封汉南县公。帝每与嫔后对酒,时逢兴会,辄遣命之至与同榻共席,恩若友朋。帝恨不能夜召,于是命匠刻木偶人,施机关,能坐起拜伏,以像于■〈巧上言下〉。帝每在月下对酒,辄令宫人置之于坐,与相酬酢为欢笑。
【宫词】孝烈将军荷宠褒,木兰的是女中豪。君王重色方加盼,不把戎衣换翟袍。
【简释】《来集之倘湖之樵书》载,孝烈将军。隋炀帝时人,姓魏氏,本处子,名木兰。亳之谯人。时,方征辽募兵,孝烈痛父老羸,弟妹皆秩,慨然代行,服甲胄跃马操戈而往。历一纪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旋,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视及还醮。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被诏赴阙。帝方恣酒色,奇之。欲纳诸宫中。木兰对曰:“臣无媲君之理,以死誓拒!”迫不己,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
《甲乙剩言》云,完州城北有木兰庙,铭曰“孝烈将军”。土人言是木兰战处。
《图书集成》引《凤阳府志》云,木兰隋恭帝时人。
附:诸王
【宫词】王门珠复尽彬彬,饼果纷罗酒数巡。堂上忽闻传女妓,太妃开宴庆嘉辰。
【简释】蔡景王杨智积,文帝弟,杨整之子。
《北史本传》载,智积听政之暇,端坐读书,门无私谒,有侍读公孙尚义、山东儒士府佐杨君英、萧德言,并有文学。时延于坐,所设唯有饼果,酒才三酌。家有妓,唯年节嘉庆,奏于太妃前。
【宫词】白虹如练贯宫门,天上前星象已昏。堪叹阿云成祸水,后苑空筑庶人村。
【简释】房陵王杨勇,文帝长子。
《北史本传》载,勇多内宠,昭训云氏嬖幸,礼匹于嫡而妃,元氏无宠,尝遇心疾,二日而薨。献皇后意有他故,甚责望。勇又自妃死,云昭训专擅内政,后弥不平。晋王广知之,弥自矫饰皇后,由是愈薄勇,而称晋王德行。杨素入侍宴,后泣曰:“我儿大,孝顺新妇亦大,可怜我使婢去,常与同寝共食,平时与阿云相对而坐,终日酣席。”素既知意,盛言太子不才。遂遗素金,始有废立之意。勇知其谋,忧惧。计无所出,闻王辅贤能占侯,召问之。辅贤曰:“白虹贯东宫门,太白袭月。皇太子废退之象也。可于后园作‘庶人村’,屋宇卑陋,太子时于中寝息,布衣草褥,冀以当之。”杨勇小字为“睍地伐”。
【宫词】水殿空月镜影磨,青裙红袖弄絃歌。幕离不用姬人戴,七宝装成细马驮。
【简释】秦王杨俊,文帝三子。
《北史本传》载,俊为妃作七宝幕离,重不可戴,以马负之而行。又为“水殿”,香涂粉壁,玉砌金阶,梁柱楣栋之间,周以明镜,间以宝珠,极莹饰之美。每与宾客妓女弦歌于其上。
【宫词】应运虚将姓字分,成都宫外锁愁云。余风尚有琴千面,散入人间谱舜薰。
【简释】蜀王杨秀,文帝四子也。
《北史本传》载,秀既幽逼,愤闷不知所为,乃上表陈己愆。请与其爱子瓜子相见。帝乃下诏,数其罪。有曰:“重述木易之姓,更修成都之宫,妄说禾乃之名,以当八千之运。”
《尚书故事》载,蜀王尝造“千面琴”,散在人间。蜀王即隋文帝之子,杨秀也。
附:伪梁
梁师都,夏州朔方人。义宁元年,据朔方,僭号称梁,唐贞观二年,其从弟斩以降,改元一(永隆)。
【宫词】呈来宝印竞传观,狼毒门前护可汗。天子自今称解事,城南瘗玉立郊坛。
【简释】《新唐书·梁师都传》载,僭皇帝位,祭天于城南,坎地瘗玉得印,以为瑞。始毕可汗遗以狼头毒。号“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
附:伪魏
李密,长安人,义宁元年,据巩称魏公。唐武德元年降,寻复叛,总管盛颜师斩之。改元一(永平)。
【宫词】攻城炮赐将军号,云旝翩翩绕洛河。未得成功先作乐,清词教与雪儿歌。
【简释】《新唐书·李密传》载,城洛口,周四十里,居之。命护军将军田茂广,造云旝三百,具以机发石,为攻城械,号“将军炮”。
《钗小志》载,雪儿者,李密爱姬也。每见宾客,文章有奇丽者,付雪儿协律歌之。
附:伪许
宇文化及,代郡武川人,隋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大业十四年,杀炀帝,僭立于魏县,国号许。武德二年,为窦建德所杀,改元一(天寿)。
【宫词】骁果西归据六宫,帐中南面醉颜红。下牙启状谁参决,舞袖歌喉斗晓风。
【简释】《隋书·宇文化及传》载,化及遣令狐行达,杀炀帝于宫中。唯留秦孝王浩,立以为帝。十余日,夺江都人舟楫,从水路西归,至显福宫,于是入据六宫,其自奉一,如炀帝故事。每于帐中,南面端坐,人有白事者,默然不对。下牙时方收取启状共奉义方、裕良恺等参决之。(又)载,其将陈智略,率岭南骁果万余人,张童儿率江东骁果数千人投李密。化及尚有众二万,北走魏县,兵势日蹙,兄弟不和,更无他计,但相聚酣宴、奏女乐。
附:伪夏
窦建德,贝州漳南人,义宁元年据乐寿僭号称夏,后徙都洺州。唐武德四年,以救王世充,败于虎牢,被擒,斩于长安,改元二(丁丑、五凤)。
【宫词】万春宫阙俯临洺,五凤征祥业欲成。可惜英雄出巾帼,空将妙策献书生。
【简释】《新唐书·窦建德传》载,陷洺州,虏刺史袁子干,遂迁都矣。更号“万春宫”。(又)载,始都乐寿,号“金城”。冬至,大会僚吏,有五大鸟聚其宫,群鸟从之,改元“五凤”。(又)载,凌静说建德曰:“今唐以重兵围东都、守虎牢,我若悉兵济河,取怀州、河阳以重兵戌之,然后鸣鼓建旗,越太行,入上党,传檄旁郡,进壶口,以骇蒲津,收河东地,此上策也!”建德将从之,而王琬、长孙安世,日请兵西,又阴赍金玉以贿诸将,以挠其谋。众乃曰:“凌静书生,岂知战?!”建德乃谢曰:“今士心锐,天助我也,师将大捷。方从众议,不得如公言!”凌静固争之,建德怒,命扶出静。其妻谏曰:“祭酒(凌静官称)计,甚善。王应用之!”建德曰:“此非女人所知!”
《唐书·地理志》载,洺州,广平郡临洺县。
附:伪定杨
刘武周,瀛州景城人。义宁元年,据马邑僭号称定杨。唐武德三年,秦王平之,走突厥,寻为所杀,改元一(天兴)。
【宫词】陛前大纛建狼头,马邑雄飞据上游。人去汾阳宫尽闭,楼烦国艳换骅骝。
【简释】《新唐书·刘武周传》载,父匡,徙马邑。母赵,尝夜坐庭中,见若雄鸡光烛地,飞投其怀,起振衣而娠,生武周。(又)载,武周因袭破楼烦,进据汾阳宫,继之贿赂突厥王始毕可汗,报以马,其众遂大攻,取定襄。突厥以狼头纛立武周为“定杨可汗”,僭称皇帝。
附:伪凉
李轨,姑臧人,唐武德元年,据武威,僭号称凉,二年安兴贵擒之。改元一(安乐)。
【宫词】谁言图谶李当王,西帝期同东帝强。玉女不来西宫冷,台前别酒太苍黄。
【简释】《新唐书·李轨传》载,曹珍曰:“我闻谶书,李氏当王。今轨贤非天启乎!”遂共降,拜以听命。(又)载,有胡巫妄曰:“上帝将遣玉女从天来。”遂招兵筑台,以侯女。多所糜损。(又)载,因间访兴贵,以自安策。兴贵对曰:“若举河西地,奉图东归,虽汉窦融,未足吾比。”轨默不答,久之曰:“昔吴王濞以江左兵,犹称己为东帝,我今举河右,不得为西帝乎?虽唐强大如我,何君勿为唐诱致我!”(又)载,轨败入城,携妻子上玉女台,属酒为别。
附:伪燕
高开道,沧州信阳人。唐武德元年,陷渔阳,自称燕王。先是怀戎浮屠高昙晟,因县令具供与其徙,袭杀之,伪号“大乘皇帝”。以尼静宣,为耶输皇后。建元法轮,遣使约开道为兄弟,封齐王。开道引众从之,居三月,杀昙晟,并其众,复称燕王。建元署、置百官,起兵。凡八年灭。
【宫词】帐前金树变榛荆,卫阁郎群梦里惊。夜半酒酣刀矟动,火明堂上妓无声。
【简释】《新唐书·高开道传》载,初开道,募乡丁数百为养子卫阁下,及刘黑闼将张君立亡归,开道命与爱将张金树分督之。金树潜令左右,伪与诸养子戏,至夕入阁,绝其刀弦,又取刀矟,聚床下。既明,金树以其徒,噪攻之。君立举火外城应之。帐下大扰,养子穷争归金树,开道顾不免擐甲挺刃,据堂上与妻妾奏乐饮酒。金树畏不敢前。天且明,开道先缢其妻妾及诸子,而后自杀。
附:伪郑
王世充,本姓支,西域人。唐武德二年,据洛阳,僭号称郑。四年,秦王讨降之。改元一(开明)。
【宫词】驱羊谶应堪称帝,献乌书来亦拜官。新赐大夫天禄号,辅和惟藉酒杯宽。
【简释】《新唐书·王世充传》载,术士恒法嗣,自言能决谶,乃上孔子闭房,记画男子持一干,驱羊状。因说世充曰:“隋,杨姓也。于干下‘一’字,为王。王处羊后,大王代隋之兆也!”又陈庄得飞鸟书,言世充有帝命。
《清异录》载,王世充僭号,谓群臣曰:“朕万几繁忙,所以辅朕和气者,唯酒功耳!宜封酒为天禄大夫,永赖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