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 第 27 页/共 64 页

●全史宫词卷十三 唐   唐,高祖神尧皇帝,姓李名渊,其先陇西人,后徙长安,周柱国虎之孙,袭祖爵为唐国公。隋大业十三年,举义兵尊立恭帝,自为大丞相,进爵为王。义宁二年受禅,都长安,在位九年,传位太子,又十年崩,葬献陵,改元一(武德)。太宗名世民,高祖次子。初封秦王,首创大业,平定天下。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忌功谋害。武德九年六月,帝勒兵诛之。遂立为太子,八月受内禅,在位二十三年崩,葬昭陵,改元一(贞观)。子高宗治立,三十四年崩,葬乾陵,改元十四(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享、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宏道)。子中宗显立,明年太后武氏废帝为庐陵王,迁之均州,继迁房州,立豫王旦,太后临朝称制,俄自称帝,更国号周。改元十八(文明、光宅、乘拱、永昌、载初、天授、如意、长寿、延寿、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神功元年,迎帝还洛阳,立为太子。神龙元年,大臣张柬之等勒兵入宫,诛张易之、张宗昌,迁太后于上阳官,帝复位,为皇后韦氏所杀,前后在位七年,葬定陵,改元三(嗣圣、神龙、景龙)。豫王旦,高宗第八子,武后立帝称制,及革命立为皇嗣,后改封相王。景龙四年,中宗遇杀,韦后立温王重茂,改元(唐隆)。俄临淄王讨平逆党,奉帝即位,是为睿宗,在位三年,传位太子,又四年崩,葬桥陵,改元四(景云、太极、延和、先天)。元宗名隆基,睿宗第三子,初封临淄王,以平内乱,功进封平王,寻立为太子。太极元年八月,受内禅,在位四十四年。安禄山陷潼关、帝出奔蜀,太子亨立于灵武,尊帝为太上皇,明年迁长安。又五年崩,葬泰陵,改元二(开元、天宝)。肃宗名亨,初名嗣升,又名玙,在位七年崩,葬建陵,改元四(至德、乾元、上元、宝应)。子太宗豫立,十七年崩,葬元陵,改元三(广德、永泰、大历)。子德宗适立,二十六年崩,葬崇陵,改元三(建中、兴元、贞元)。子顺宗诵立,八月以暗疾,传位太子,明年崩,葬丰陵,改元一(永贞)。宪宗名纯,初名淳,顺宗太子。在位十五年,为宦官陈宏志所杀,葬景陵,改元一(元和)。子穆宗恒立,四年崩,葬光陵,改元一(长庆)。子敬宗湛立,二年为军将苏佐明所杀,葬庄陵,改元一(宝历)。文帝昂,穆宗第三子,初封江王。宦官王守澄,讨平逆乱,奉帝即立。十四年崩,葬章陵,改元二(太和、开成)。武宗炎,穆宗第五子,初封颖王,文宗大渐,宦官仇世良等立为太弟,寻即位,六年崩,葬瑞陵,改元一(会昌)。宣宗忱,宪宗第十三子,初封光王,武宗大渐,诸宦官立为太叔,寻即位,十三年崩,葬贞陵,改元一(大中)。子懿宗漼立,十四年崩,葬简陵,改元一(咸通)。子僖宗儇立,十五年崩,葬清陵,改元五(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弟昭宗晔,初封寿王。僖宗大渐,宦官杨复恭,立为太弟,寻即位。十六年朱全忠劫帝迁洛阳,寻被杀,葬和陵,改元七(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祐)。昭宣光烈帝,名祝。昭宗第九子,初封辉王。天祐元年八月即位,不改元,仍称天祐。在位三年,禅于梁,封济阴王,寻被杀,追加尊谥,葬温陵。唐朝二十主,并武后殇帝,共二百八十九年。   【宫词】孔雀屏风早肇祥,天生妃耦异寻常。阿婆一语先称贺,堂主分明主大唐。   【简释】《新唐书·后妃传》载,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京兆平陵人。父毅尝谓主曰:“此女有奇相,何可妄于人!”因画二孔雀于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于帝。   《芝田录》载,神尧高颜皱面,炀帝目为“阿婆面”。神尧忿恚不乐,归第告窦皇后。后跃曰:“此言可以室家相贺,公封于唐。阿婆乃是堂主。堂者,唐也!”神尧涣然冰释。   【宫词】御府泉刀出九圜,开通元宝式新颁。摩挱爪印端详认,幕上痕留月一湾。   【简释】《画墁录》载,唐高祖武德初,铸开通钱,仰篆隶八分体,十文重一两,为“开通元宝”,亦曰:“开元通宝”。背有眉,乃文德窦皇后指甲痕也。进样时,误以指甲承之。高祖窦后,谥太穆。太宗长孙皇后,谥文德。太穆之崩在高祖即位前,《新旧唐书》有误。   【宫词】共引貔貅扫乱氛,平阳公主奏奇勋。凌烟阁上丹青手,画像应添娘子军。   【简释】《新唐书·太宗纪》载,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于凌烟阁。   《新唐书·平阳公主传》载,主嫁柴绍,引精兵万人,与秦王分定京师,号“娘子军”。   【宫词】续续清音拨四弦,罗家妙伎冠伶官。隔帷一曲番酋惧,手握琵琶不敢弹。   【简释】《朝野佥载》载,太宗时,西国进一胡女,善琵琶,上每不欲胡人胜中国。乃置酒高会,使罗黑黑隔帷听之,一遍而得,谓胡人曰:“此曲吾宫中能为之!”遂取大琵琶于帷下,令黑黑弹之,不遗一字。胡人谓是宫女也,惊叹辞去。西国闻之,降者数十国。   【宫词】挥洒屏风御墨新,筵前飞白赐群臣。登床常侍疏狂甚,不顾君王殿上嗔。   【简释】《尚书故事》载,贞观十四年,帝自真草书屏风,以赐群臣。尝召三品以上赐宴于元武门,帝操笔做“飞白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相竞。散骑常侍刘洎,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其不得者,咸称洎登床罪,当死。太宗笑曰:“昔闻婕妤辞辇,今刘常侍登床。”遂不加罪。   【宫词】街鼓咚咚晓漏移,昭容双引坐朝时。日高骑马陪銮出,花外红装著幕离。   【简释】《古今注》载,唐旧制,京城内金吾昏晓传呼马周,请置六街鼓,名“咚咚鼓”。   《文昌杂录》载,唐制,天子坐朝,宫人引至殿上。故杜诗云:“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坐引朝仪。”   《古今注》载,唐武德、贞观年,中宫人骑马,多著幕离。而全身蔽障。至永徽中,皆帷帽施裙到颈,渐为浅露。至神龙末,幕离殆绝。   《合璧事类》载,唐殿庭间,多种花柳,故杜诗云:“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   【宫词】拟就离骚早负才,妆成把镜且徘徊。美人一笑千金重,莫怪君王召不来。   【简释】《新唐书·后妃传》载,太宗贤妃徐惠,八岁晓属文。父孝德尝使离骚为“小山篇”,太宗闻之,召为才人。   《全唐诗》载,太宗尝召贤妃不至,怒之。进诗曰:“朝来临镜台,妆罢且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宫词】终南山翠入帘分,落雁宫前日未曛。写得金函传洛下,内家催放鹘将军。   【简释】《长安志》载,大明宫,北据高原,南望爽垲,每天晴日郎,南望终南山如指掌。   《朝野佥载》载,太宗养一白鹘,号曰:“将军取鸟”。尝驱至殿前,然后击扑,谓之“落雁殿上”。恒令送书自京至东都,与魏王。仍取报曰:“往返数回,亦陆机黄耳之徒。”   【宫词】旧梦依稀忆洛阳,榴裙揜泪迭空箱。纷纷朱碧情无赖,小曲亲调如意娘。   【简释】《全唐诗》载,“如意娘”商调曲,则天所作也。其词曰:“看竹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此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升庵诗话》载,武后“如意曲”云:张君房脞说。云千金公主进洛阳男子,淫毒异常,武后爱幸之,改明年为“如意”元年。是年,淫毒男子亦为情殚疾。死后思之,作此曲被于管弦。   【宫词】谁教酒骨醉难苏,院号回心望已无。狐媚从来情似鼠,六宫不许聘狸奴。   【简释】《旧唐书·高宗废后王氏传》载,武后立为昭仪,与王氏及良娣萧氏,递相谮毁,帝终不纳王氏言,而昭仪宠遇日厚。王氏惧不自安,密求巫祝厌胜。事发,帝大怒,废王氏及萧氏为庶人,囚之别院。遂立昭仪为皇后。良娣大骂曰:“愿阿武为鼠,吾为猫儿,生生扼其喉!”。武后怒,自是宫中不畜猫。初囚,高宗念之,闲行至其所,见其室封闭极密,高宗恻然呼曰:“皇后、淑妃安在?”庶人泣而对曰:“妾等得罪废弃,何得更有尊称?!”言讫悲咽,又曰:“今至尊思及畴昔,使妾等再见日,望改此院为‘回心院’。”高宗曰:“朕即有处置!”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各一百,截去手足,投酒瓮中,曰:“令二妪骨醉!”   【宫词】莫教浪语阿婆嗔,吃酒张公惯醉人。控鹤新衔知最称,原来子晋是前身。   【简释】《朝野佥载》载,咸亨以后,皆云:“莫浪语,阿婆嗔,三叔闻时笑杀人。”后果则天即位,至孝和嗣之。阿婆者,则天也。三叔者,孝和为第三也。(又)载,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   《唐书·则天皇后传》载,自薛怀义死,张易之、张昌宗得幸,乃制控鹤府。   《隋唐嘉话》载,张昌宗之贵也,武三思谓之“王子晋后身”。   【宫词】画衣结队出金銮,万岁高呼乌语欢。十六变成十六字,舞郎阶下整金冠。   【简释】《文献通考》载,武后作圣寿,舞用一百四十人。金铜冠,五色画衣。舞之行列,必成字。凡十六变而毕,有“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宝祚弥昌”之字。(又)载,武后时,有鸟能人言“万岁”,故造鸟歌“万岁乐。”   【宫词】九胜分棚占采头,今朝诗思让谁优。锦袍纵向龙门夺,争及张郎集翠裘。   【简释】《纪纂渊海》载,武后自置九胜局,形如双陆,令文武百官分棚为此戏。   《隋唐嘉话》载,则天幸龙门,令从官赋诗。东方虬诗先成,则天以锦袍赐之。及宋之问诗成,则天称诗更高,夺袍以赐之。   《事文类聚》载,则天时,南海贡集翠裘,后以赐张昌宗。狄仁杰奏事,命与昌宗双陆。则天曰:“赌何物?”梁公曰:“以臣紫絁袍为对,赌昌宗翠裘。”则天曰:“此裘价逾千金。”梁公曰:“臣袍乃大臣朝见之衣,翠裘乃嬖幸宠爱之服,对臣之袍,臣犹怏怏!”昌宗神沮气索,累局连北。梁公对御褫裘而出。   【宫词】无端苾挈满城歌,人面莲花受宠多。镜殿春深初睡起,金轮轻著赭黄罗。   【简释】《朝野佥载》载,周垂拱以来,京师唱“苾挈儿歌”,皆是邪曲。张易之小名“苾挈”。   《纲目》载,或誉张昌宗之美曰:“六郎面似莲花。”杨再思曰:“不然,乃莲花似六郎耳!”   《艺林伐山》载,高宗时造镜台,适武后之意也。四壁皆安镜,为白昼秘戏之需。刘仁轨入谏,立命剔去。高宗崩后,复建之。   《古今注》载,则天以赭黄罗上银泥袄子以燕居。   【宫词】十二辰车侯暗催,上林风雪翠华来。东皇亦畏明空势,满苑名花一夜开。   【简释】《朝野佥载》载,则天如意中,造十二辰车。   《事物纪原》载,武后冬月,将游后苑,敕诗曰:“明朝游后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次早,百花俱开,牡丹独不开,遂贬洛阳。   【宫词】春开上节醉霞浆,内样花糕百和香。九饤寻常心易厌,牙盘先进冷修羊。   【简释】《全唐诗》载,武皇早春夜宴诗云:“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又云:“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阳。”   《武则天花朝游》载,则天游园,令宫人采百花和米捣碎蒸糕,以赐群臣。   《卢氏杂说》载,唐御厨进食用九饤食,以牙盘九枚装食味于其间,亦曰“香食”,又称“九饤饾”。   《清异录》载,天后好食冷修羊肠,张昌宗手札曰:“珍郎杀身以奉国。”   【宫词】相臣方对小延英,迭日论书御武成。真本兰亭渺难睹,宝章一集重连城。   【简释】《尚书故事》载,今延英殿,灵芝殿也,谓之“小延英。”苗韩公晋卿居相位,以足疾步骤微蹇,上每于此待之。宰相对于“小延英”。自此始。(又)载,武后朝,宰相王方庆,琅琊王也。武后尝御武成殿阅书画,问方庆曰:“卿家旧法书存乎?”方庆集自右军以下至僧虔智永禅师等二十五人,各书一卷,进上。后令崔融作序,谓之《宝章集》。(又)载,太宗酷爱书法,有大王真迹三千六百纸,独“兰亭”为最。奉讳之日,用玉匣贮之,藏于昭陵。   【宫词】区联七府各争荣,墨敕斜封满帝京。豪贵全归皇太女,定昆池更胜昆明。   【简释】《旧唐书》载,安乐公主,中宗最幼女,下嫁武宗训,请为皇太女。魏元忠谏不可。公主曰:“元忠,山东木强乌足论国事,阿武子尚为天子,天子女有不可乎?!”与太平等七公主皆开府。而主府官属尤滥,皆出屠贩,纳赀售官,降墨敕斜封授之,故号“斜封”。公主营第,尝请以昆明池为私沼。帝曰:“先帝未有以与人者!”公主不悦,自凿“定昆池”,延袤数里,定言可抗订之也。   【宫词】云光五色画衣箱,覆辙将追武媚娘。无子才醒双陆梦,御床又复点筹忙。   【简释】《旧唐书》载,中宗韦庶人时,昭容上官氏,常劝后行“则天故事”。帝在房州时,常谓后曰:“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及得志,受上官昭容邪说,引武三思入宫中,升御床,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丑声日闻于外。景龙二年春,宫中希旨妄称后衣箱中有五色云出,帝使画工图之。出示于朝。   《乐苑》载,高宗永徽末,天下歌舞媚娘,未几,立为“武后舞”。   《国史补》载,天后常梦“双陆”不胜,狄梁公言:“宫中无子是也。”   【宫词】昏镜迷人意若何,桑条韦竟入新歌。伶儿惯博昭阳笑,一曲回波受赏多。   【简释】《新唐书·韦庶人传》载,太史迦叶志忠,表上“桑条韦歌”十二篇,言后当受命曰:“昔高祖时,天下歌桃李;太宗时,歌秦王破陈;高宗时,歌堂堂;天后时,歌武媚娘;皇帝受命,歌英王石州。”“后今受命,歌桑条韦,盖后妃之德,专蚕桑,共宗庙事也。”   《太平广记》载,中宗朝,御史大夫裴谈,畏妻。时中宗亦畏韦庶人。内宴唱“回波调”,一优人曰:“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后大喜,以束帛赐之。   《朝野佥载》载,韦庶人好厌祷,并将昏镜照人,令其迷乱。   【宫词】满堂花烛御屏开,白发蛮婆下镜台。却扇吟成人笑语,内家争看阿■〈父上者下〉来。   【简释】《通鉴》载,中宗戏窦怀贞,以老乳母王氏嫁之,令怀贞诵“却扇诗”数首。唐人成婚之夕,有“催妆诗”、“却扇诗”。   《新唐书·窦怀贞传》载,岁除,中宗夜宴近臣,谓曰:“闻卿丧妻,今朝继室,可乎?”怀贞唯唯。俄而禁中宝扇障卫,翟衣出者,乃韦后乳媪,故蛮婢也。怀贞纳之,每谒见,辄自署皇后阿■〈父上者下〉人。时人,也谓之“国■〈父上者下〉”。   【宫词】员增学士馆宏开,妙手称量擅俊才。看寻华笺纷落处,几人楼下袖诗来。   【简释】《新唐书·后妃传》载,上官昭容,名婉儿,大被信任。劝帝侈。大书馆增学士员,引大臣名儒充造数。赐宴赋诗,君臣赓和。婉儿尝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主,连篇并作,而采丽益新,又超过群臣所赋,赐金爵。胡朝庭靡然成风。初,婉儿母方妊,梦人畀一称曰:“持此称量天下。”婉儿生逾月,母戏曰:“称量者岂尔耶?”辄哑然应。   《景龙文馆记》载,中宗幸昆明池赋诗,群臣应之。时上官婉儿于结彩楼上,帝命赋诗飘下。群臣悉集楼下,须臾,纸落如飞,群臣各自争抡而怀之。   【宫词】玄元皇帝配穹苍,祈谷年年肃裸将。今岁南郊谁亚献,诏遴红粉作斋娘。   【简释】《文献通考》载,唐孟春辛日,祈谷祭南郊,以元帝配。(又)载,唐中宗亲祀南郊,以皇后为亚献,补大臣李峤等女为斋娘。   【宫词】玉台金阙敛寒光,圣驾迎春出御庄。满苑花开同剪采,东风还比剪刀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