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100 页/共 664 页

右后周延夀公碑颂云勲州刺史延夀郡开国公万纽于寔考之于史寔太师燕国公于谨子也谨后魏新安公栗防子洛拔之后余家有洛拔子烈碑述其世系甚详云逺祖之在幽州者世首部落隂山之北有山号万纽于者公之奕叶居其原址遂以为姓暨髙祖孝文皇帝始赐姓为于氏焉今此碑复称万纽于者盖后周时凡孝文赐姓者皆复改从旧云又姓纂及唐书宰相世系皆云谨洛拔五世孙也以后魏及周书考之洛拔以太安四年卒年四十五谨以正光四年为广阳王元深长流参军年三十一洛拔之卒距谨之为参军盖六十四年洛拔既早世不应后六十四年已有五世孙年三十一也以此知言谨为洛拔五世孙者盖未可信又周书称谨祖名安定而唐书表作子安亦莫究其孰失也【金石录】   豆卢恩碑   史恩附兄宁传曰永恩今据碑盖以字行耳碑称保定二年赠柱国大将军涪陵郡公史称赠少保幽冀五州等诸军事幽州刺史諡曰敬似当以碑为正碑在咸阳恩墓前隶书令尹王家瑞求得之余摹一纸多不堪读而王公所刻金石遗文尚存强半盖从碑下录之耳【石墨镌华】   八分书今在咸阳县碑云恩字永恩今北史附见其兄豆卢宁传但言永恩而缺其名其歴官与传略同后半漫灭不可读【金石文字记】   柱国康国忠公王雄碑 保定四年立【京兆金石录 <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六艺之一录,卷六十>】   赠太保呉国武公尉迟纲碑 天和四年立【京兆金石录】云州刺史胡归德碑 天和六年十月【金石录】   仪同碑   周元年宇文周碑今在襄阳县民董氏家【舆地碑目】   席肃公神道碑 在襄阳府保定四年【舆地碑目】   折克行墓碑 在府谷县西【天下金石志】   杨忠碑 忠隋文帝父碑在象山【天下金石志】   韦孝寛碑   不著书撰人名氏孝寛字孝寛京兆杜陵人仕周至相州总管封郧国公赠雍州牧諡曰襄碑以大象二年立【集古录目】   太学生拓拔府君墓志 保定元年十二月   右后周太学生拓拔府君墓志陈使周正撰云君讳吐度真魏昭成皇帝之后也夷俗以三字为名者甚众拓拔君为书生尚仍其俗何哉盖自魏孝文帝恶夷俗姓氏尽易之至后周一切复从旧故当时士人名字亦皆用夷语无足怪也   同州刺史普六如忠墓志 天和三年七月   右普六如忠墓志普六如忠者杨忠隋髙祖父也后魏时赐姓以志传攷其事皆合惟其为都督泾豳云显盐灵等六州诸军事而传以幽为幽者盖传冩误耳【金石录】   温州刺史乌丸僧修墓志 天和七年三月   右后周乌丸僧修墓志僧修本姓王氏梁南城侯神念之子太尉僧辨之弟归后周仕为温州刺史卒元和姓纂及唐史宰相世系表皆云神念父冏为防乌丸校尉因号乌桓王氏今墓志乃云僧修归周赐姓乌丸又诸书皆云神念諡壮而墓志作庄唐表云僧修生景孝而墓志云名祥字景孝皆当以墓志为正也【金石录】   李调示余乌丸僧修石志曰僧修太原祁人周王之子因以建族父神念仕魏以防归梁封南城壮侯又曰僧修仕文徳丰师雝府临边为岳阳王中兵参军府王称帝进开府持节荆州刺史义成郡公及执贽来朝奉璋谒帝天子以公世仕魏朝戮力梁国有命加礼异赐以强族授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出牧温部方欲驰劒骑于稽秦耀楼船于淮泗天不予年此其所终始余考之乌丸本北部大姓神元世氏改为桓附入族官大统十五年文帝宝炬虽诏天和改姓者复旧然桓氏非神元所命知未尝复也按梁书王神念太原祁人据颍川归梁魏军至与家属渡江封南城县侯其后諡曰壮神念死子僧辨以兵兴梁胙荆州然则乌丸在梁为王氏而壮侯盖神念諡也今考梁书南史太清记周书皆不录僧修事其在神念僧辨传中亦不称僧修史家之阙如此其为壮侯则又误矣梁元帝封湘东王太清元年持节荆雝九州然志谓雝府即世祖也诸书亦不录世祖为岳阳王至江陵陷而僧修入周其曰奉璋谒帝则周武也僧修赐氏乌丸盖非魏旧姓今姓皆不着乌桓别姓然误谬相袭可胜考耶或曰周天和六年其后为建徳今志乃书七年三月堋于武乡何也余以长歴推之天和七年太歳直辛夘其三月癸夘朔则丙午者四日也其月丙辰改元建徳盖十四日矣葬之四日改元志与史不差可得据也【广川书跋】   黄罗刹碑【以下二碑皆唐初立以其皆北周时人今附于北周】唐秦王府学士虞世南撰不著书人名氏罗刹东郡胙县人周末尉迟逈兵起罗刹聚众撃之授【碑缺】军总管碑以武徳八年十月立【集古录目】   右后周黄罗刹碑虞世南撰罗刹仕周为行军总管其子君汉唐初为将有功武徳中为父追立此碑按后魏元义本名夜义弟元刹本名罗刹元树遗公卿书讥诋以谓夜义罗刹皆鬼名也今罗刹周人去魏不逺犹以为名何哉【金石录】   大宗伯唐瑾碑   唐于志宁撰欧阳询正书瑾以后周天和四年薨贞观中其孙皎所立【复斋碑录】   右后周唐瑾碑以后周书及北史列传校之首尾皆抵牾不合传云字附璘而碑云字子玉传云始任为尚书员外郎而碑云释褐员外散骑侍郎传云初封姑臧县子而碑云永昌子传云为吏部尚书父忧去职寻起令视事而碑云为周太祖记室其年丁武公忧起复太子舍人传云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临淄伯转吏部尚书于谨伐江陵以为元帅府长史而据碑为吏部尚书皆在为骠骑开府及元帅长史已前又其改封临淄伯盖为龙骧将军时而其为开府乃进爵为公传云六官建授礼部中大夫而碑云授宗伯传云出为蔡州刺史歴柘州硖州转荆州总管府长史入为吏部中大夫歴御正纳言中大夫久之除司宗中大夫兼内史卒于位而碑云先为柘州刺史乃迁蔡州授司宗御正纳言又转荆州总管寻迁小宗伯乃薨其迁拜次第不同如此又传云瑾尝为户部尚书硖州刺史吏部中大夫今据碑皆未尝拜而柘州碑作招碑云瑾尝为黄门侍郎又为散骑常侍寻领大著作修国史及起居注又为侍中传皆不载其卒也传云赠小宗伯而碑云赠华州刺史传云諡曰方而碑云諡曰懿碑于志宁撰贞观中其孙皎所立后周书北史皆唐初修距瑾之卒歳月未逺而颠倒错缪如此然其官爵名字子孙不应有误皆当以碑为据也【金石录】   故仪同陈毅志   保定三年癸未十二月辛夘朔十九日癸酉立【复斋碑录】   后周立秦始皇碑   大象二年立在不夜城即今文登县【访碑录】   大像碑   不著书撰人名氏碑文为对偶述事不明又但称延夀公而无姓名今以北史考之周大象二年尉迟迥起兵于邺分遣部将所在攻下城邑东郡太守延夀   公于仲文弃郡奔关中拜大将军还撃迥军取梁郡败其将檀让于武城破席毗罗于金乡与此碑同盖仲文纪功碑也大象二年立【集古录目】   右周大像碑宇文氏之事迹无足采者惟其字画不俗亦有取焉玩物以忘忧者惟怪竒变态真伪相杂使览者自择则可以忘倦焉故余于集古所收者博矣【集古录】   于寔灵塔颂   不著书撰人名氏周大都督勲州诸军事勲州刺史万纽于寔所立塔颂也以保定元年立【集古録目】   常乐寺浮图碑   常乐寺浮图碑周保定四年立州人治记室曹胡达撰其辞云襄州刺史王秉字孝直建常乐寺砖塔七层其碑文今仆在襄州开元寺塔院其文字书画无过人者特以后周时碑文少见于世者故存之【南丰集古录】   宇文众造像碑   闵帝武成元年十月立【金石录】   降魔寺碑   后周郧国公府长史拓拔嵘奉教撰总管府兵曹谢威奉教书降魔寺者郧国公宇文寛之所建碑以武徳二年立【集古录目】   嵩阳寺碑   八分书今在嵩山防善寺末有正书一行曰大唐麟徳元年歳次甲子九月景午朔十五日庚申从嵩阳观移来防善寺立 碑文东作柬矩作短潜作灒驯作巡啄作喙洋作庠骛作务惟皇帝太后不跳行不空阙犹存古式 叶封嵩阳石刻记曰此碑上截刻佛像雕镂层叠佛相隆起余地镌平此文刻于下截当碑四分之一其字之上方又刋空方六寸许深入二寸许其规制亦迥异于后代也北齐诸碑亦率类此【金石文字记】   麦积山应干寺重修七佛龛铭 庾信文在秦州【金石略】   六艺之一录卷六十 <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六艺之一录>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六十一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三十七   北齐帝尧碑   武平二年立有碑隂【金石录】   夫子庙碑   废帝干明元年立【金石录】   八分书干明元年今在曲阜县庙中字剥落不可辨【金石文字记】   天柱山铭   郑述祖撰天统元年五月立在今莱州胶水县初后魏永平中郑道昭为郡守名此山为天柱刻铭其上至北齐天统元年其子述祖继守是邦复刻铭焉按后魏书道昭之父羲諡文灵而道昭所立羲碑乃云諡为文今其碑又云諡文贞皆莫可考【金石录】   蒙山碑   王思诚八分书天统五年三月【金石录】   云峯山题记   郑述祖撰河清三年立【金石畧】   西门君碑   在邺县【今临漳】邺城故事云西门豹为令造【阙】 渠决漳水以溉民田因是户口丰饶【阙】   防射为立此碑【寰宇记】   郁久闾业碑   右北齐郁久闾业碑郁久闾其姓本出东胡见于北朝者有后魏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云河东王毗之妹今魏书列传但有闾毗又有闾大肥皆云蠕蠕人盖同族也大肥道武时归国尚华隂公主以此碑考之业乃大肥之孙魏书于皇后传氏姓郁久闾而于毗与大肥传止言姓闾毗于景穆皇后为兄弟其姓不应有异使后尝更姓史家亦当具载兼大肥之孙亦不当复用旧姓也盖史之阙漏又碑云祖名大泥鹊起而史作大肥碑又云业茹茹国王步浑之孙蠕蠕或称茹茹见于前史惟魏书蠕蠕列传自木骨闾以来叙其世系甚详无名步浑者亦莫知其为何人也【金石录】   华阳公主碑   公主讳季艳盖魏孝文帝之孙广平王懐之女北齐赵郡王叡之母也按北史叡列传其前云母华山公主而其后乃作华阳今此碑及北齐书皆正言封华阳盖北史误也碑以河清二年八月立【金石录】   长乐王尉景碑   武平三年七月立按北齐书景字士真而碑云字副羽盖传之误【金石录】   白长命碑   武平四年立碑云公字长命而其名已残阙长命白建之父也北齐书及北史白建传皆云父名长命者盖齐魏间人多以字为名耳【金石录】   此碑在青州北门外大佛寺中髙齐武平四年建其书不能大佳然犹有汉晋隶分法【弇州山人藁】   司空赵起碑   右北齐赵起碑按北齐书列传云起天统二年除沧州刺史武平中卒于官今以碑考之起自沧州还阙除吏部尚书判外兵省事迁光禄大夫以本官兼尚书左仆射出行懐州事转胶州刺史封南泉郡王乃卒史皆不书而云卒于沧州误矣【金石录】   赠司空赵奉碑   右北齐赵奉碑奉彦深父也碑云公讳奉字奉伯而北齐书及北史但云名奉伯而已碑又云父清河府君剖符东秦著绩齐土久于其职遂即家焉今为平原贝邱人也而史乃云彦深髙祖难为清河太守遂家清河清河后改为平原此二事不同皆当以碑为正惟史以谓彦深本名隠避齐庙讳故以字行而碑直书为隠何哉【金石录】   宜阳国太妃傅氏碑   右北齐宜阳国太妃傅氏碑其额题齐故女侍中宜阳国贞穆太妃傅氏碑碑云太妃讳华清清河贝邱人也按北史魏置女侍中视二品然本后宫嫔御之职今以宰相母为之惟见于此傅氏赵彦深之母有贤操事载于史【金石录】   赫连子恱清徳颂   右北齐赫连子恱清徳颂据北史列传子恱为郑州刺史郡人请为立碑诏许之碑所载亦同而碑乃在今许昌者按隋书地里志颍川郡旧置颍州东魏改曰郑州后周改曰许州又传云子恱天保中为扬州刺史而碑作阳州者按地里志东魏于宜阳置阳州后周改为熊州云【金石录】   李威碑   不著书撰人名氏威字钟葵赵郡柏仁人此碑字画古怪不可悉辨其题额曰大齐府君之碑以天保九年立【集古录目】   后魏曹公碑   隶书其文之亡者过半书撰之人与公之名字乡里皆不可见公后魏人也孝昌中官至散骑常侍其子显于齐为侍中追赠公鸿胪卿赵州刺史諡曰宣以武平元年立此碑碑之所存如此而已【集古录目】   陇东王胡长仁碑 武平二年八月【金石录】   邸珍碑 武平六年二月【金石录】   楚阳太守张乐碑 澶州【金石畧】在衞南县西北二十五里【访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