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96 页/共 664 页

宋石帆铭 鲍照文【舆地碑目】   齐碑   齐海陵王墓志   右南齐海陵王墓铭长兼中书侍郎谢朓撰海陵王昭文者文惠太子次子也初明帝鸾既废郁林王昭业而立昭文又废为海陵王而杀之遂自立按谢朓传朓当海陵王时为骠骑谘议领记室又掌中书郎后迁尚书吏部郎此志题云长兼中书侍郎而据传朓未尝为中书侍郎史之阙也按南齐书刘悛为长兼侍中后魏临淮王彧为长兼御史中尉南北史多有此名盖当时兼官之称如唐检校官之类也【集古録】南齐长兼中书侍郎谢朓撰不著书人名氏海陵王名昭文文惠太子之子齐明帝废其主郁林王而立之在位一年又废为海陵王【集古録目】   庆厯中予在金陵有饔人以一方石鎭肉视之若有镌刻试取石洗濯乃齐海陵王墓铭谢朓撰并书其字如钟繇极可爱予擕之十余年文思副使夏元昭借去遂托以堕水今不知落何处此铭朓集中不载今録于此中枢诞圣膺厯受命于穆二祖天临海镜显允世宗温文着性三善有声四国无竞嗣德方衰时维介弟景祚云及多难攸启载骤軨猎髙辟代邸庶辟欣欣威仪济济亦既负扆言观帝则正位恭已临朝渊嘿虔思宝缔负荷非克敬顺天人髙逊明徳西光已谢东又良龙纛夕俨葆挽晨锵风摇草色日照松光春秋非我晚夜何长【梦溪笔谈】   海陵志在沈翰林括家【东观余论】   八公山淮南王刘安庙碑   肥水又西分为二水右即肥之故渎遏为船官湖以置舟舰也湖北对八公山山无树木唯童阜耳山上有淮南王刘安庙刘安是汉髙帝之孙厉王长子也折节下士笃好儒学养方士之徒数十人皆为俊异多神仙秘法鸿宝之道忽有八公皆须眉皓素诣门希见门者曰吾王好长生今先生无住衰之术未敢相闻八公咸变成童王甚敬之八士并能炼金化丹出入无间乃与安登山埋金于地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防之者俱得上升其所升之处践石皆陷其人马迹存焉故即以八公为目余登其上人马之迹无闻矣唯庙像存焉庙中图安及八士像皆坐牀帐如平生被服纎丽咸羽扇裙帔巾壶枕物一如常居庙前有碑齐永明十年所建也【水经注】   齐桐柏山金庭馆碑   南齐征虏将军南清太守司徒左长史扬州行事沈约造扬州刺史骠骑记室倪珪之书据记称永泰中定居桐柏岭因地名建馆曰金庭宫命置道士十人而已为之首盖道士自叙之言非约所撰其谓造之者疑如后世所立碑之类耳碑以永元三年立【集古録目】在剡县东南七十二里本观内齐永元三年正月立【访碑録】   齐褚伯玉碑   褚伯玉有隠操齐髙帝勅于剡白石山立太平馆以居之孔稚圭尝从伯玉受道法为于馆侧立碑【南史隠逸传】   齐侍中萧颍胄碑   齐侍中尚书令丞相巴东献武公萧頴胄碑普通五年太嵗甲辰三月辛亥朔十日庚申镌在花林村【复斋碑録】   芸亭碑   在安福县永明二年立其文磨灭【舆地碑目】   齐纪僧真造释迦像题   齐永明二年太嵗甲子四月二十日弟子纪僧真为亡弟僧惠敬造在宜兴【复斋碑録】   齐周僧徽等造像记   齐永元元年嵗次己夘十二月初八日释迦清信弟子周僧徽僧义僧瓒僧琰等造在宜兴【复斋碑録】   梁碑   梁元帝庐山碑   夫日月丽天皇穹所以贞观川岳带地后土所以维宁庐山者亦南国之德镇虽林石异势而云霞共色长风夜作则万流俱响晨鼯晓吟则百里齐应东瞻洪井识曳帛之在兹西望石梁见指宝之可拾诚复慕类易悲【阙】中难乆攀萝侣葛多见淹畱【庐山碑略】   梁太祖文皇帝神道碑   在丹徒县之三城港文帝陵下镇江志云欧公集古録以为宋文帝碑非是宋文帝自葬蒋山见沈约宋书苐见此八字与宋帝諡号同遂指以为宋帝不知梁武帝父追尊之号亦同【舆地碑目】   梁庐陵王铭   世传宗资【阙】文谓古无是而丰碑本以下繂其说信也尝考吴均齐春秋王俭谓石碑不出礼典起宋元嘉顔延之为王琳碑石又考杜叔防书仪则谓碑石自魏司徒缪袭改墓刻石以志因以述其德行昔顔之推论碑铭皆不及此乃知不显著于书者或不得尽考也尝见南朝得王戎墓铭凡数百言其首书晋司徒尚书令安丰元公之碑其后张率得威斗何承天以为必甄丰求其识得石具如承天说然其制已僃于汉岂特魏晋间耶蔡邕铭论曰碑在宗庙两阶之间近代以来咸铭于碑佘见邕之为灵里墓硬碑便知诸人论之不详皆不足信于世庐陵王碑叙述唯谨微觉烦碎然字画简古为足贵也【广川书防】   梁立延陵季子二碑   晋殷仲堪文梁王僧恕书在润州【金石略】   梁改堕泪碑   刘之遴撰刘灵正书【金石録】   梁重立羊祜堕泪碑   右羊祜碑梁大同中以旧碑残缺再书而刻之碑隂具载其事今附于次【金石録】   晋故使持节侍中太傅钜平成侯羊公之碑篆额正书无名姓字画亦类刘灵书年月同上碑【复斋碑録】羊公堕泪碑不著书撰人名氏襄阳耆旧传谓李兴初撰也梁大同十年雍州刺史以故碑阙落命别驾从事史刘伯推模立此碑故碑一丈一尺开元间故碑尚无盖李翰林有头剥落生莓苔之句今不存矣【集古后録】   刘瓛碑   天监元年下诏为刘瓛立碑諡曰贞简先生【南史本传】   关内侯盛绍逺碑   天监中聚徒敎授殁后门人立碑在余杭【访碑録】在余杭县西北进贤里按古圗经称碑刻云天监二年聚徒数百人以授业殁后门人相与立碑以旌徳业【廖瑜碑碣目】   梁侍中始兴忠武王碑   徐勉造贝文渊正书张【缺】明监作吴贤眀上石在花林清风村【复斋碑録】   梁侍中司徒鄱阳忠烈王墓志   张缵奉勅造普通七年二月二十五日葬【复斋碑録】   梁散骑常侍司空安成康王碑   故州民前廷尉卿彭城刘孝绰撰奉朝请吴兴贝义渊正书在花林村【复斋碑録】   安成康王秀卒逰王门者东海王僧繇吴郡陆倕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各制其文咸称宝録遂録四碑并建【南史梁宗室传】   梁萧懿墓碑   简文为太子时撰书法遒劲可爱【陆防剑南诗藁】   衡州刺史兰钦徳碑   在英德府天监七年立湘东王萧绎文其石断裂文字磨灭【舆地碑目】   梁贞白先生陶景碑   萧纶文分书江陵府【金石略】   梁陶隐居墓志   梁昭明太子萧统撰萧纲书无立石年月【复斋碑録】   梁张先师碑   梁昭明太子奉勅撰天监五年立【诸道石刻録】   梁永阳昭王敬太妃墓志铭   徐勉奉勅撰细书无姓名普通元年十月九日己夘薨【复斋碑録】   梁侍中司空永阳昭王墓志铭   徐勉奉撰细书无姓名梁武次兄齐建武四年薨梁天监元年追赠普通元年十一月太妃王氏薨合祔作志【复斋碑録】   齐侍中尚书令巴东献武公碑   普通三年立在应天府黄城村【天下金石志】   梁建安敏侯碑   在应天府淳化镇西【天下金石志】   梁太常卿陆倕墓志   从子襄序湘东王萧绎铭前一半磨灭仅有姓氏名字官爵皆不复存后有普通七年除太常卿字以其年六月卒葬吴县陵山乡碑末列祖父二兄四男名及官爵以南史考之乃陆慧晓之子陆倕也按史倕字佐公累迁至太常卿卒【复斋碑録】   梁许府君墓志   郡太守河南褚翔造大同三年太嵗丁巳正月丁酉朔十九日乙夘葬在宜兴【复斋碑録】   梁临川靖惠王之神道   梁故假黄钺侍中大将军扬州牧临川靖惠王之神道双阙各二十一字去城三十里北城乡【复斋碑録】在应天府北城乡【天下金石志】   梁新渝寛侯神道   梁故侍中仁威将军新渝寛侯之神道正书十五字【复斋碑録】   梁吴平忠侯萧公神道   反书类字题云梁故侍中抚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神道在花林村【复斋碑録】   在应天府花林村【天下金石志】   梁建安敏侯神道   梁故侍中左卫将军建安敏侯之神道正书十五字在淳化镇【复斋碑録】   梁故范府君神道   梁故昭逺将军临川王国侍郎范府君之神道正书十八字【复斋碑録】   梁史府君神道   梁故假节散骑常侍兖州刺史建昌县开国侯史府君之神道正书二十四字有武后时字恐是武后时立【复斋碑録】兖州刺史史府君墓石柱刻在溧阳县【舆地碑目】   梁茅君碑   茅君碑三茅者盈太元真君固定録真君衷保命僊君皆汉景帝中元间人盈天汉四年道成至元帝初元五年来江左句曲之山哀帝元夀二年乗云而去至梁普通三年五百四十四年矣固至孝元时拜执金吾卿衷宣帝地节四年拜上郡太守五更大夫并解任还家修学成帝永始三年固为定録真君衷为保命仙君梁普通三年道士张绎建此碑孙文韬书【元丰题跋】   不着撰铭人名氏梁茅山道士孙文韬书领道士正张绎集茅山记茅君九锡文而刻之因为之铭碑以普通三年立在茅山【集古録目】   普通三年壬寅五月壬辰朔十五日丙午张绎建立孙文韬正书碑阴右侧题三洞法师【阙】 殷灵养左侧题三洞法师鲁郡周显明以己夘诞世寻真宋末德茂齐梁【复齐碑録】   梁茅君碑孙文韬书或云张泽书普通三年在江陵府又云梁上元真人司命茅君九锡文普通三年江陵府【金石略】   梁许长史旧馆坛碑   梁隠士陶景撰其前题曰弟子华阳隠居陶景谨造其傍又题曰此一行隐居手自书其文不知谁所书也景学道句曲山中有晋许长史故居坛塔为之记颂碑额又有四字曰天灵圣明不知为何语也在茅山【集古録目】   陶景撰孙文韬书天监十七年立在玉晨观【诸道石刻録】   梁上清真人许长史旧馆坛碑普通三年陶景文并书有碑阴在江陵府【金石略】   今在句容县茅山碑首云弟子华阳隐丹阳陶景造隠居手自书前此未有列书人之名者此其始也其书金陵地肺字作胇【金石文字记】   梁长沙馆碑   陶景撰其文曰夫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百法纷凑无越三敎之境缙之士饰礼容于闱閤耿介之夫旌麾于门裔铭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皇王受命三才乃理惟圣感神惟神降祉徳被歌钟明昭圗史友于兄弟敬惟西宣言追茂实用表遗先敢循旧制有革杂章刋石弗朽奕代流芳【茅山碑略】   梁汶阳观碑   在逺安县大通五年荆州刺史湘东王绎撰【寰宇记】   梁简寂观碑   太子仆射沈璿撰【舆地碑目】   玉笥山清虚馆碑   清虚馆者梁天监中京兆杜昙永于庐林玉笥山建之以栖遁而萧侍中子云景乔裔孙律守虔州重刻兹记而书其后引玉笥山实録以为景乔自岭南使还登此山师昙永而道成上帝赐之玉册以为元洲长史治郁木福庭举族八十二人皆仙去又于碑书景乔之官乃曰黄门侍郎太子司徒左长史按梁初景乔自太子舎人移丹阳郡丞出为临川内史还除散骑常侍侍中国子祭酒又出为东阳太守太清元年复为侍中及祭酒三年宫城失守奔晋陵餧卒于显云寺僧房年六十有三与玉笥山録所载异亦犹   汉史书淮南王安自杀而仙史谓其尽室上賔者同也然方外之事固不可以常理测景乔仙去之事道家书载之甚着唐世亦有遇之于兹山者苐恐其餧卒晋陵道家所谓解化犹托剑騐火之类也至于山録称其尝使岭南及为黄门侍郎太子司徒长史则误盖考之于传景乔但尝为太子舎人为侍中为临川为东阳未始位黄门及长史并使岭表也然予尝见子云啓事梁武称侍中南徐州刺史臣子云而传亦不书其刺南徐则史家容有舛漏但太子官属初无长史乃见碑所题之谬也景乔文词虽六朝骈丽体故自清靡可喜要不失为佳文至律所刻玉笥上清宫碑题云杜昙永撰则词格浅俚与景乔所制不侔然亦非当时语殆唐末五代人所为假托杜君耳清虚碑但云杜君为豫章王左常侍耳而上清碑末题云天监十五年立至题杜君之官则云礼部侍郎翰林学士其不稽古甚矣若律者其陋至此得无愧厥祖乎独其能传景乔之文于石及立祠堂为可取耳又其所题碑后词至凡近弗伦予颇为删易并録二碑及南史景乔传并置右方使观者有考焉苐律重刻清虚碑字甚恶故但録其文耳古楼观之观乃谓之观而道家居皆目以馆若宋崇虚馆梁朱阳馆【为陶隠居置】之类甚众至近古乃以馆为观盖亦取仙人楼居之义因辨此碑聊识于后【东观余论】   梁华阳石碣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