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682 页/共 737 页

蜣螂 《尔雅》曰:吉蜣,蜣螂也。(郭璞注曰:黑甲虫,啖粪者也。) 张揖《广雅》曰:天柱,蜣螂也。(一作天杜。) 许慎《说文》曰:蜣螂,一曰天柱。 《冲波传》曰:蜣螂无鼻而闻香。 《抱朴子》曰:玄蝉洁饥,不羡蜣螂秽饱。 郭义恭《广志》曰:交州无蜣螂。 崔豹《古今注》曰:蜣螂能以土包粪,转而成丸,庄周所谓“吉蜣掷昵,在於转丸”者也。(一名蜣螂。)一名结蜣,一名弄丸,一名转丸。 《梦书》曰:蜣螂为忧财辅以行者。梦见蜣螂,忧财粮也。 白鱼 《尔雅》曰:覃,(音淫。)白鱼也。(衣、书中虫,一孟丙鱼。音丙。) 张揖《广雅》曰:白鱼,丙鱼也。 《齐书》曰:明帝初有疾,无辍听览,群臣莫知。及疾笃,敕台省府署求白鱼以为药,外始知之。 《本草经》曰:白鱼,一名衣鱼,治妇人疝疵、小便不利、小儿头中风、项僵,皆宜摩之。生咸阳。 《吴氏本草经》曰:衣中白鱼,一孟覃。 《范汪方》曰:治小便不利,取白鱼二七,捣之,令糜烂,分为数丸,顿服之,即通也。 螳螂 《易通系卦》曰:螳螂搏蝉之虫,乘寒而杀物,自隐蔽而有所害,捕搏之像也。 《周书时训》曰:芒种之日,螳螂生。不生,是谓阴息。 《韩诗外传》曰:齐庄公出猎,有螳螂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杆何虫?”对曰:“杆螳螂也,为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轻就敌。”公曰:“杆为天下勇士矣。”回车避之,勇士归焉。(《淮南子》同。) 又曰:楚庄王将伐晋,告大夫:“有谏者死!”孙叔敖曰:“臣园中有榆,榆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不知螳螂在後,欲决狞食之;螳螂方取蝉,不知黄雀在其後也。” 《礼记□月令》曰:仲夏之月,螳螂生。(蔡邕《月令章句》曰:螳螂,虫名,食蝉,杀虫。) 郑玄《礼记注》曰:螳螂,螵蛸母也。王瓒曰:“《尔雅》云:‘莫貉,螳螂。’同类物色也。今沛鲁以南谓之螳螂,燕赵之际谓之食疣,齐兖以东谓之马敷。 《尔雅》曰:莫貉,螳螂,蛑。(螳螂,有斧虫,江东呼为石螂。蛑,音谋。貉,户各反。)不过,当襄,(当襄,螳螂别名。堂、襄二音。)其子蜱蛸。(一孟,螳襄卵也。蜱章裨。音搏。音焦。) 张揖《广雅》曰:羊羊、蜕尤,螳螂也。博焦,夷;冒焦,螵蛸也。 华峤《後汉书》曰:蔡雍在陈留。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雍者,比至而酒酣焉。客有弹琴於屏,雍至门,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雍具以告。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於声者乎?”雍曰:“杆足以当之矣。” 《吴越春秋》曰:吴王夫差令於邦中曰:“寡人欲伐齐,敢有谏者死!”太子友因讽谏以激於王,以清旦怀丸挟弹从後园而来,衣浃履濡,吴王夫差怪而问之,太子对曰:“臣游後园,闻秋蝉之鸣,往而观之,秋蝉登高树,自以为安,不知螳螂超枝缘条、曳要举刃,欲哺其形也。螳螂贪心纬缠,志在有利,不知黄雀盛缘茂林,徘徊枝叶,欲啄螳螂也。” 《庄子》曰:庄周游於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执弹而留之。(宿留,伺蒲般也。)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且搏之,(执草以自翳。)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真,身也。)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 又曰:螳螂怒臂以当车辙,不知不胜任也,是才之美者也。(司马彪曰:非不有美才,顾不胜任耳。) 扬雄《方言》曰:螳螂谓之髡,或谓之丁,或谓之羊羊。(郭璞注曰:匠箔东呼肮。案,《尔雅》丁应下属,《方言》依此,失其旨。) 许慎《说文》曰:螳螂,不过也,一孟当襄,一名研父。 邯郸氏《笑林》曰:楚人居贫,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遂於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绍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梦书》曰:螳螂为亡人蔽匿草也。梦见螳螂,忧亡命者, 范子《计然》曰:螵蛸出三辅,上价三百。 《吴氏本草经》曰:桑蛸,条,蚀。一名害焦,一名致神农,咸,无毒。 成公绥《螳螂赋》曰:氆翼应时,延颈鹄望。推翳俟前,翘翼高抗。鸟伏蛇腾,鹰击隼放。俯飞蝉而奋猛,跃蟪蛄而逞壮。距车轮而轩翥,固齐侯之所尚。 郭璞《螳螂赞》曰:螳螂气虫,挥斧奋臂。当辙不回,勾践是避。勇士致毙,励之以义。 即蛆 《春秋考异邮》曰:土胜水,故即蛆搏蛇。(宋均曰:即蛆生土蛇藏物,属校坎。坎,水也,为隐伏。) 《尔雅》曰:莛藜,即蛆。(郭璞注曰:似蝗,大腹,长角,能食蛇脑。) 张揖《广雅》曰:即蛆,吴公也。 《庄子》曰:即蛆甘带。(司马彪曰:带,小蛇也。即蛆喜食其眼。) 《抱朴子》曰:南人入山,皆以竹管盛活吴公。吴公知有蛇之地,便动作於管中,如此,则草中便有蛇也。吴公见蛇,能以气禁之,蛇即死。 《淮南子》曰:月照天下,蚀於蟾蜍;蛇游雾,而殆即蛆。(蟾诸,月中虾蟆也,食月,故曰食於蟾诸。即蛆,盖吴公也。殆,犹畏也。) 沉怀远《南越志》曰:绥定县多吴公。其大者能以气吸蜥蜴。 刘欣期《交州记》曰:大吴公出徐闻县界。取其皮,可以冠鼓。(《宋永初记》亦同。) 沉莹《临海异物志》曰:晋安东南吴屿山,吴公千万积聚。或云:长丈馀以作脯,味似大虾。 《岭南异物志》曰:珠崖人,每清明见海中远山罗列皆如翠屏,而东西不定,悉吴公也。 《岭表录异》曰:蜈蚣,《南越志》云:“阁者,其皮可以鞔鼓。取其肉曝为脯,美於牛肉。”又云:“长数丈,能啖牛。俚人或遇之,则鸣鼓燃火炬以驱逐之。” 陶潜《续搜神记》曰:爰游道人,清苦沙门也。剡县有一家事蛊,人啖其食饮,无不吐血死。游诣之,主人下食,游依常咒愿,一双吴公,长尺馀,便於盘中跳走。游快饮食,安然无他。 王琰《冥祥记》曰:沙门安法开者,北人也。常见吴公长三尺自屋堕地,旋徊而去。 葛洪《遐观赋》曰:吴公大者长百步,头如车箱可畏恶。越人猎之,屠裂取肉,白如瓠,称金争买为羹炙。 卷九百四十七 虫豸部四 蚯蚓 《河图说徵》曰:黄帝起,大蚓见。 《大戴礼》曰:蚓无爪牙之利、筋脉之强,上食埃土,下蚁泉,用心一也。(《文子》、《孙卿子》、《淮南子》同。) 《礼记□月令》曰:孟夏,蝼蝈鸣。後五日,蚯蚓出。冬至之日,蚯蚓结。 《孝经援神契》曰:蚓无食劳无势,故无心。 《尔雅》曰:堇(羌引切。)蚓,[B146]蚕。(他典切,即[B11C]也。江东呼寒蚓。) 《後汉书》曰:王玄说隗嚣曰:“神龙失势,还与蚯蚓同。” 《帝王世记》曰:黄帝时,蚓大如虹。 《淮南子》曰:太阴在上,蚯蚓结,为阳候。 《抱朴子□军术》曰:蚯蚓见军中尤多者,军罢,又宜备反叛。 《慎子》曰:腾蛇游雾,飞龙乘□。□罢雾除,与蚯蚓同。失所乘故也。 《吕氏春秋》曰:黄帝时见大寅,土气胜,故其色尚黄。(高诱曰:寅,蚯蚓也。) 《淮南万毕术》曰:苓皮蚓脂,鱼鳖自聚。注曰:取苓皮之渍水斗半,烧石如炭状,以碎蚓脂中。已,置苓皮死晷。七日已,置沼,则鱼鳖自聚矣。 杨泉《物理论》曰:检身止欲,莫过於蚓。此志士所不及也。 郭义恭《广志》曰:闽越江北山间,蛮夷啖蚯蚓脯为羞。 崔豹《古今注》曰:蚯蚓,一名[B11C],一名曲。善长吟於地中,江东谓为歌女,或谓鸣砌。([B11C],苑善二音。) 《述异记》曰:刘德愿兄子太宰从事中郎道存,景和玄年五月,忽有白蚓数十,登其斋前砌上,通身白色,人所未常见也。蚓并张口吐舌,大赤色。其年八月,与德愿储诛。 刘敬叔《异苑》曰:孟州王双,宋文帝玄嘉初,忽不欲见明。常取水沃地,以菰蒋复氏,眠息饮食悉入中。云恒有女着青裙白领巾来就其寝。母听闻荐下历历有声,发之,见一青色白领蚯蚓,长二尺许。云此女常以一奁香见遗,气甚清芬。奁乃螺壳,香则菖蒲根。於时咸谓双暂同阜螽矣。 《广五行记》曰:陈後主时,隋军至江,蚯蚓尽出,森然如植箭。陈氏,水乡;蚯蚓,土虫像。陈氏自称土德,尽出,倾其窟穴,以曲归直。是岁隋平陈。 又曰:隋炀帝大业中,河间妇人养姑不孝。姑两目暗,妇切蚯蚓为羹以食之,姑怪其味,窃藏一脔以示儿。儿还见,欲送妇诣县。未及,而雷震其妇,俄而从空落,身如故,而易头为白狗头。 郭景缚《蚯蚓赞》曰:蚯蚓土精,无心之虫。交不以分,於阜螽。触而感物,无乃常雄。 《吴氏本草经》曰:蚯蚓,一名白颈螳寅,一名附引。 葛洪《疗喉卒肿方》曰:用白颈蚯蚓十四枚,捣以途喉外,立愈。 陶弘景《集注本草经》曰:白颈蚯蚓,一名土龙,生蜚谷平土。白颈者,是其老大耳。 蝓 《尚书大传》曰:钜定螺。(郑玄曰:钜定,泽也。今属乐安,故有县属齐。螺,蜗牛也。) 《礼记□内则》曰:蜗醢而菰食。 《尔雅》曰:付蠃蝓。(郭璞症曰:音移臾,即蜗牛也。) 张揖《广雅》曰:蠡蠃、蜗牛、蝓也。 《庄子》曰: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 许慎《说文》曰:蜗,一曰蝓。 《山海经》曰:清要之山,北望河曲,是多倮累。(郭璞注曰:倮累,蜗牛也。) 陶弘景《集注本草经》曰:蝓,味咸,寒,无毒。一名陵蠡,一名土蜗,一名附蜗。生泰仙池泽,生阴地沙石垣下。蝓入三十六禽限,又是四种角之例,营室之精矣。 蝎 《毛诗□鱼藻□彼都人士》曰:彼君子女,卷如虿。 《毛诗义疏》曰:虿,一名杜伯。河内谓之蚊,幽州谓之蝎。 《左传□僖二》曰:臧文仲曰:“蜂虿有毒,而况国乎?” 又《昭二》曰:郑人谤子产曰:“其父死於路,已为虿尾。” 《大戴礼》曰:神人国有蜂虿,不螫婴儿。 张揖《广雅》曰:杜伯,蠹,虿,蝎也。 《说文》曰:虿,毒虫也。 《魏志》曰: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螫其手,呻吟无赖。华佗令温汤近热,渍手其中,卒可得寝。但旁人数为易汤令暖,其日即愈。 《北史》曰:齐後主诏锁南阳王绰赴行在所,至而宥之。问:“在州何者最乐?”对曰:“多取蝎,将咀汉,看时妓阒。”後主即夜索蝎一斗,比晓得二三升,置诸浴斛,使人卧斛中,号叫宛转。帝与绰临观,喜噱不已,谓绰曰:“如此乐事,何不早驰驿奏闻?”绰由是大为後主宠。 《唐史》曰:剑南本无蝎。常有人任主簿,将掷炅。今呼为主簿虫。 《庄子》曰:老聃曰:“三皇掷戟,上悖日月之明,下暌山川之精,中隳四时之施。其智惨於{刀虫}蝎之尾,而犹自以为圣人,不可耻乎?” 唐景《龙文馆记》曰:上巳日,上幸於渭滨,宴侍臣。其日,赐侍臣等柳卷各一,云带之宽{刀虫}毒,辟温气。 干宝《搜神记》曰:安阳城南有亭,宿者辄死。有书生入亭宿,明,掘得蝎,大如琵琶,毒长数尺。亭遂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