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679 页/共 737 页

《临海异物志》曰:招潮,小如彭骨,壳白。依潮长,背坎外向,举螯不失常期,俗言招潮水也。 《岭表录异》曰:招潮钟,亦蟛蜞之属,壳带白色。海畔多潮,潮欲来,皆出坎举螯如望,故俗呼招潮也。 倚望 《临海水土物志》曰:倚望,常起顾西东,其形如彭骨大。行途上,四五进殁ㄙ两螯八足起望。行常如此,惟入穴中乃止。 石(巨陨切) 《临海水土物志》曰:石,大於蟹,八足,壳通赤,状鸭卵。 蜂江 《临海水土物志》曰:蜂江,如小蟹大,有足,两螯,壳牢如石同,不中食也。 芦虎 《临海水土物志》曰:芦虎,似彭蜞,两螯正赤,不中食。 石华 《临海水土物志》曰:石华附石,肉淡。 《会稽地理记》曰:贸阝县滨多石华。 勾辟(上古侯切,下并亦切) 刘欣期《交州记》曰:勾辟,似玳瑁,龟头鳖身虾尾,色班似锦文,大如笠,四足漫湖,无指甲,前有黑珠,可以饰物。 《临海水土物志》曰:{勾黾}辟,其状龟形,如笠,味如鼋,可食。卵大如鸭卵,正圆,中生啖,味美於诸鸟卵。其甲黄点注之,广七八寸、长二三尺,有光色。 左思《吴都赋》曰:{勾黾}{辟黾}鲭鳄。 鲎(胡遘切) 《广志》曰:鲎,似便面,负雌而行,失雄则不能独活。出交趾南海中。 《吴录□地理志》曰:交趾龙编县有鲎,形如惠文冠,青黑色。十二足似蟹,长五寸。腹中有子如麻子,取以作酱,尤美。 裴渊《广州记》曰:鲎,广尺馀,形如熨斗,头如蜣螂,腹下有十二足。南人重之,以为。 《南越志》曰:张海口有鲎,每过海辄相积於背,高尺馀,如帆乘风而游。 《岭表录异》曰:鲎鱼,其壳莹净,滑如青瓷碗,傲背,眼在背上,口在腹下,青黑色,腹两旁为六脚,有尾长尺馀,三棱,如梭茎。常雌附雄而行,捕者必艘之。若摘去雄者,雌者即自止,背负之方行。腹中有子如绿豆,南人取之,碎其脚,和以为酱食之。尾中有珠如粟,色黄。雌者小。置之死晷,即雄者浮,雌者沉。 瑟华 《临海水土物志》曰:瑟华,与{旦黾}相似。 海{抗鱼} 《临海水土物志》曰:海{抗鱼},如{旦黾},狭後广前,其肉中食,亦又多膏。 {旦黾}类(上音朝) 《临海水土物志》曰:{旦黾}类,似{勾黾}辟,肠如羊胃,中啖。 越王算 《临海水土物志》曰:越王算,如笄大,正白,长尺馀。生海边沙中,见乃取之,可必得;心中存来取,即入土中。 石支(去鼓切) 《临海水土物志》曰:石支生附石,长三寸,如小竹大,有甲,正黑,中食。 阳遂足 《临海水土物志》曰:阳遂足,此物形状:背青黑,腹下黄白,有五足,长短大小皆等,不知头尾所在。生时体软,死即乾脆。 {黾}{麻黾}(上音迷,下音麻) 《临海水土物志》曰:{黾}{麻黾}、{勾黾}辟相似,形大如{艹废},生渤海边沙中,肉极好啖,一枚有三斛膏。 土肉 《临海水土物志》曰:土肉,正黑,如小儿臂大,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如钗,股大,中食。 虾 《尔雅》曰:高,大吓也。(虾大者。出海中,长二三丈,须长数尺。今青州呼虾鱼为高,音高阝。) 《东观汉记》曰:马棱,字伯威,为广陵太守,奏罢盐官,赈贫羸,薄赋税。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 王隐《晋书》曰:吴後置广州,以南阳滕修为刺史。或语修虾长一丈,修不信。其人後故至东海取虾须,长四五尺,封以示修,修乃服。(《广州记》亦云。) 《金楼子》曰:舜摄天子,有援耳贯胸之民来献珠虾。 《世说》曰:虞啸父为孝武帝侍中,帝从容谓曰:“卿在阁下,初不闻有献替。”虞家富近海,谓帝望其意,对曰:“天时尚暖,鱼鳖虾鲜未可致,寻有所献。”帝抚掌大笑。 《异物志》曰:虾种多,庭最大,中作脯。 《南越志》曰:南海以虾头为杯,须长数尺,金银镂之,晋简文以盛酒,未及饮,酒跃於外。筮之,曰:“三旬当後庭有告变者。”果有生子,人面犬身。 《博物志》曰:东海有物,状如凝血,纵广数丈,正方圆,名曰鱼,无头目,内无腹藏。其所处众虾附之,随其东西。越人煮食之。 《岭南异物志》曰:南海有虾,须长四五十尺。 《岭表录异》曰:海虾,皮壳嫩红色,就中脑与前双脚有钳者,其色如朱。余常登海同,忽见窗版悬二巨虾壳,头尾钳足具全,各七八尺,首占其一,分刺尖利如锋刃,刺上有须如红筋,各长二三尺,前双脚上有钳,(云以此捉食。)钳粗如人大指,长三尺馀,上有芒刺如蔷薇枝,赤而硬,手不可触。脑壳烘透,弯环尺馀,何止於杯盂也! 《北户录》云:滕修为广州刺史。有客语修曰:“虾须一丈者,堪为柱杖。”修不之信。故去东海取须,长四丈、以示修,方服其异。宁虾,大者亦首尾尺馀。闽越率取其肉脔而为炙,又浑以盐藏,自然红色,谓之红虾,贡送。白虾,肉薄而白,莹如水精,广人偏食之,盖美而毒。恂於闽川、吴中,悉无此类。 《岭表录异》曰:南人多买虾之细者,生切,绰菜兰、香蓼等,用浓酱醋先泼活虾,盖以生菜,然以热饮复其上,就沮跑之,亦有跳出醋者,谓之虾生。鄙里重之,以为异馔也。 王朗《答魏文表》曰:夫张大网以漉鳅虾,辱九鼎以烹蛙{旦黾}。 应璩《百一诗》曰:大龟承哀敝,复欲密其罗。蚍蜉犹见得,何鳅蝤与虾! 葛龚与张季景书曰:夜从刘伯宣舍西垂过龚家,无饭,啖炒虾。 海月 《临海水土物志》曰:海月,大如镜,白色,正圆,常死海边,其指如搔,头大,中食。 玉兆(余招切) 《临海水土物志》曰:玉兆,似蚌,长二寸,广五寸,上大下小。其壳中柱,炙之,味似酒。 陵龙 《临海水土物志》曰:陵龙之体黄,身四足,形短尾长,有鳞无角。南越嘉羞,见之竟逐。 石矩 《岭表录异》曰:石矩,亦章举之类,身小而足长。入盐为乾,烧食极美。又有小者,两足如带,曝乾後似射踏子,故南中呼为射踏子也。 玳瑁 《岭表录异》曰:玳瑁,形状如龟,惟腹背甲有烘点。其大者悉似盘盖。《本草经》云:“玳瑁解毒,兼云辟邪。”余寄居广南,日见卢亭(海岛夷人。)获活玳瑁龟一枚,以献连帅嗣薛王。王令生取背甲小者二片,带於左臂上,以辟毒。龟被生揭其甲,亦甚苦楚。後养於使宅後北池,伺其揭处渐生,复遣卢亭送於海畔。或云:“玳瑁,若生带之,有蛊毒,玳瑁甲即自摇动;若死,无此验。” 觜(上遵为切,下音俊) 《岭表录异》曰:觜,俗谓之滋夷,乃山龟之巨者。人立蒲俺,可负而行。产潮循山中,乡人彩之,取壳以货。要全其壳,须以木楔其肉,龟吼如牛,声响山谷。广州有巧匠,取其甲以为梳篦杯器之属。 水母 《广志》曰:水母,如羊胃,在海中常浮,闻人声沉水底。可生切食。 沉怀远《南越志》曰:海岸间育水母,东海谓之宅。 张茂先《博物志》曰:东海有物,状如凝血,广数尺,正方圆,名曰十母,无头目。所处则众虾附之,随其东西南北。可煮食之。 《异物志》曰:水母在海,泛泛常浮。(其体正白,常在水上浮也。) 《岭表录异》曰:水母,广州谓之水母,闽人谓之宅(痴驾切。)其形乃浑然凝结一物。有淡紫色者,大如复帽,小者如碗。腹下有物如悬絮,俗谓之足,而无口眼。常有数十虾寄腹下,咂食其涎。浮泛水上,捕者或遇之,即倏然而没,乃是虾有所见耳。(《越绝书》云:海镜,蟹为腹;十母,即虾为目也。)南中好食之。 海镜 《岭表录异》曰:海镜,广人呼为膏叶盘。两片合以成形,壳圆,中甚莹滑,日照如□母光。内有少肉如蚌胎,腹中有小蟹子,其小如豆黄,而螯足具备。海镜饥则蟹出拾食,蟹饱归腹,海镜亦饱。余曾市得数个,验之,或迫之以火,即蟹子走出,离肠腹立毙;或生剖之,有蟹子活在腹中,逡巡亦毙。 卷九百四十四 虫豸部一 虫 《尔雅》曰: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 《周礼□冬官□梓人》曰:外骨、内骨,却行、仄行,连行、纡行,以ㄕ鸣者、以注鸣者、以旁鸣者、以翼鸣者、以股鸣者、以胸鸣者,谓之小虫之属。(外骨,龟属。内骨,鳖属。行,蟥衍之属。仄行,蟹属。连行,鱼属。纡行,蛇属。ㄕ鸣,蛙属。注鸣,精列属。旁鸣,蜩霓属。翼鸣,发皇属。股鸣,蚣胥动股属。胸鸣,荣原属。) 《大戴礼》曰: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裸虫之精者曰圣人。 《礼记□月令》曰:孟春之月,蛰虫始振。仲春之月,蛰虫咸动。(启户始出。)仲秋之月,蛰虫坏户。(坏,益也。)季秋之月,蛰虫咸俯。(在内皆堇其户。堇谓途闭之。) 《春秋考异邮》:二九十八,主风精为虫,八日而化,风列波激。故其名从虫,虫之为言屈申也。 《东观汉记》曰:永平三年春,有司奏立长秋宫以率八妾,上未有所言,皇太后曰:“马贵人德冠後宫。”遂登至尊。先之数日,梦有小飞虫万数,随着身入皮肤中,复飞去。 《魏书□华佗传》曰:广陵太守陈玄龙得疾,所苦胸中烦满,面赤,不能饭。持其脉,曰:“府君胃虫有数升,欲成内蚀病,食腥物所为也。今可去也。”即作汤二升,先饮一升,须臾复一升,食顷,吐出数升虫,长一二寸,赤头,皆摇半躯,皆是生鱼脍也。 《赵书》曰:前石时,淳觚白羌妇产卵,大如盂。剖之,有虫如静,二足立行。(《异苑》同。) 萧子显《齐书》曰:王敬则少时於草中射猎,有虫如乌豆,集其身,掷去乃脱,脱处皆流血。敬则恶之,诣道士卜曰:“不须忧,此侯之瑞也。”敬则闻之喜,故出都自效。 《後魏书》曰:蠕蠕,东胡之苗裔也。木骨闾死,子车庶会自号柔然,役属於魏,世祖以其无知,状类於虫,故改其号为“蠕蠕。” 《隋书》曰:田式拜襄州总管,专以立威为务。所爱奴常诣式白事,有虫上其衣衿上,挥袖拂去之,式以为慢已,立棒杀之。 《庄子》曰:井蛙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也;夏虫不可以语於冰者,笃於时也。 《鲁猎萦》曰:百足之虫,断而不蹶,持掷贲也。 《淮南子》曰:凡有血气之虫,含牙戴角,前爪後距;有角者触,有齿者噬,有毒者ン,有蹄者;喜而相戏,怒而相害:天之性也。 又曰:故草食之兽不疾易薮,(疾,患。)水居之虫不疾易水,行小变而不失常。(小变,易水易草也。草食,故食草;十居,故死晷。故曰不疾失其常也。) 又曰:太阴所在,蛰虫首穴处;鹊巢以乡为户。 又曰:水食者善游能寒,(鱼鳖之属是也。)土食者无心不惠。(蚯蚓之属是也。) 又曰:介虫之动以固,(介,甲,龟鳖之属。动,行也。)贞虫之动以毒螫。(贞虫,细腰蜂。虫,蜾嬴之属。无牝牡之合曰贞,而有毒,故能螫。) 又曰:山有猛兽,林木为之不斩;园有螫虫,藜藿为之不彩。(言人畏也。) 《抱朴子》曰:毒粥陈则旁有烂肠之鼠,明膏举则下有聚死之虫。 又曰:慕恶者犹宵虫之赴明烛,学恶者犹轻埃之应飘风也。 《孙卿子》曰: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论衡□适虫篇》曰:变复之家,谓虫食者,吏贪狼所致也。虫头赤者武官,黑者文吏。案:虫头赤身白,头黑身黄,复应何官耶?今虫食五则为灾,桂蠹桑蝎不怪,何也?桂中药,桑给蚕,何可不怪?书卷不舒,衣襞不悬,皆生虫也,此复关何吏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