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641 页/共 737 页

《韩诗外传》曰:齐景公逐白鹿於亩丘,见封人。曰:“使吾君寿,金玉是贱,人民是宝。”公曰:“善。” 孙柔之《瑞应图》曰:黄帝时,西王母使使乘白鹿,献白环之休符,以有金方也。 《春秋历命序》曰:神驾六飞鹿,化三百岁。 《淮南子》曰:四九三十六,六主纬,纬主鹿,鹿故六月而生。 《春秋运斗枢》曰:涯掴散而为鹿。江淮不祠,则涯掴不明。彘生鹿。 《抱朴子□玉策篇》曰: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其色白。 《瑞应图》曰:天鹿者,能寿之兽,五色光晖。王者孝道则至。 又曰:王者承先圣法度,无所遗失,则白鹿来。 《礼斗威仪》曰:君乘水而王,其政和平,北海输白鹿。 《冲波传》曰:鹿生三年,其角自堕。 崔豹《古今注》曰:鹿有角不能触。 袁山松《柏鹿诗序》曰:荆门山临江,上皆绝壁,峭峙五百馀丈,亘带激流,禽兽所不能履。北岸有一白鹿,常泅过江,行人见之,竞逐之,谓至山下必得。鹿忽飞超冈而去。于今此壁谓之白鹿山。(泅音囚,言浮过也。) 《神仙传》曰:鲁女生者,长乐人。服胡麻饵术,绝八十馀年,甚少。世传:见之二百馀年,入华山中。有故人与女生别五十年,入华山庙,逢女生乘白鹿车,从玉女数十人。 《列仙传》曰:苏耽与众儿俱戏猎,常骑鹿,形虽如常鹿,遇险绝之地能超越。众儿问曰:“何得此鹿异常鹿耶?”答曰:“龙也。” 《述异记》曰:汉成帝末年,宫中雨一苍鹿。杀而食之,味甚美。 又曰:鹿一千年为苍鹿,又百年化为白鹿,又五百年化为玄鹿。汉成帝时,山中人得玄鹿,烹而视其骨,皆黑色。仙者说:玄鹿为脯,食之寿二千岁。馀干县有白鹿,土人皆传千岁矣。晋成帝遣人捕得,有铜牌,有字在其角後,云宝鼎二年临江所献。 《博物志》曰:□南郡出茶首。茶首,其音为蔡茂,是两头鹿名也。兽似鹿,两头,其腹中胎常以四月中取,可以治蛇虺毒。永昌亦有之。 《异苑》曰:鄱阳乐安彭世,咸康中,以捕射为业,入山辄与儿俱。世後忽蹙然倒地,变成一白鹿,跳乔而去。其子终身不复捉弩。至孙复袭此事,曾射得一鹿,两角间有道家七星符,其祖名字、乡居、年存焉。睹之懊悔,遂断猎。 《伏侯古今注》曰:汉明帝永平九年,三角鹿出江陵。孝和帝永玄十二年,豫章徐干得白鹿,高丈九寸。 《楚辞》曰:青莎杂树,(音烦。)草霍靡。白鹿麇ば,或腾或倚。 《乐府歌诗》曰:白鹿乃在上林西苑中,射工尚得脯腊之。黄鹤摩天蓟赃飞,後宫尚得烹煮之。 《金楼子》曰:夏禹之时,神鹿行於河水。 《搜神记》曰:淮南陈氏於江西种豆,忽见二女子,姿色甚美,著紫缬襦,青裙,天雨而衣不濡。蒲摆先挂一铜镜,镜中见二鹿。以刀斫获之,以为脯。 《宣验记》曰:吴唐,庐陵人也。少好驱媒猎射,发无不中,家以致富。後春月将儿出射,正值麋鹿将,母觉有人气,呼渐去。不知所畏,迳前就媒,唐射,即死。鹿母惊还悲鸣。唐乃自藏于草中,出致净地。鹿母直来地,俯仰顿伏,绝而复起。唐又射鹿母,应弦而倒。至前场,复逢一鹿。上弩将放,忽发箭反激还中其子。唐掷弩抱儿,抚膺而哭,闻空中呼曰:“吴唐,鹿之爱子与汝何异?”唐惊听,不知所在。 《高糖蕖集》曰:近日有司宣令,有杀禁地鹿者,身死,财产没官。有能先觉白者赏赐之。此为重禽兽而贱人,过於齐宣矣。 《杜祭酒别传》曰:郡弟子三人,随道士邢迈入宣城泾县白水山,去县七十里,饵术黄精。经历年所,有鹿走依舍边伏眠。迈等怪之,乃为虎所逼。迈乃咒虎退,鹿经日乃去。 《南中八郡志》曰:麋冷县深山中有大蛇,长数丈,围三尺,於树上。野鹿过便低头绕之,鹿於是有顷而死。先含水濡之令濡,乃合头角并吞之。讫便不能动。至数日,鹿乃消尽,蛇自绕树,鹿角骨悉钻皮出。养疮得一月乃愈。 又《永初山川记》曰:髯蛇吞鹿,至角乃止。 《交州记》曰:合浦口有ば,角当额上,载科藤一株,三四条,长可一寻。射师从禽,每见而不敢射。 萧广济《孝子传》曰:伍袭字世公,丁父忧。庐墓侧有一鹿,每袭哭,殁ㄡ坟而悲鸣。 《广州先贤传》曰:丁茂字仲虑,交人,至孝。母终,负土治冢,列树松柏。白鹿游乎左右。 又曰:唐颂字德雅,番禺人。遭丧,六年庐於墓次。白鹿拾食冢边。 习凿齿《襄阳记》曰:习郁从光武幸黎丘,与光武通梦见苏颔神。帝嘉之,使立祠,二石鹿夹道口。百姓谓之鹿门。 麋 《尔雅□释兽》曰:麋,牡{鹿咎},牝{鹿辰}。其子,{鹿友}。其迹,躔。绝有力,狄。(麋音眉。{鹿咎},平表切。{鹿辰},音臣。{鹿友},於道切。) 《说文》曰:麋,鹿属也。冬至解角。 《春秋运斗枢》曰:摇光星散为麋。 《春秋命历序》曰:有人黄头大腹,出天齐,号曰皇次,驾六飞麋,上下天地,与神合谋。 《周礼□天官□兽人》曰:兽人夏献麋。 《左传□宣下》曰:晋楚战,楚致晋师。晋人逐之,左右角之。乐伯左射马而右射人,角不能进,矢一而已。麋兴于前,射麋丽龟。晋鲍癸当其後,使摄叔奉麋献焉。 又曰:鲁庄公十七年,多麋害稼。 又《哀十四年传》曰:宋桓戤宠,害于公。将讨之,召左师,曰:“迹人来告曰:逢泽有介麋焉。” 《离骚》曰: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庄子》曰:鳅与鱼游,麋与鹿交。 《淮南子》曰:孕妇见兔,其子缺唇;见麋,而子四目。 又曰:逐麋者不顾雉兔。 《新序》曰:晋文公逐麋而失之,问农夫古老,古老以足指曰:“如是往。”公问其故,对曰:“虎豹厌闲而近人,故得;鱼鳖厌深而之浅,故得。诸侯厌众而亡其国。”文公惧,归,有悦色。栾贞子问焉,公曰:“今日逐麋,失之,而得善言,故忻也。” 《魏略》曰:文帝将受禅,有白麋见。 戴延之《西征记》曰:徽音殿西南,姚兴起波若台,有逍遥园。西去三百步,有鹿子苑,羌王养麋鹿数百头。 麂 《尔雅》曰:麂,(音几。)大麇,(九筠切。)旄毛狗足。(旄毛,犭农长。) 《山海经》曰:女几之山有兽,多麇。(郭璞注曰:麇,似獐而大。) 孙氏《瑞应图》曰:《晋中兴书》“玄帝时有二白麂见於南昌郡。” 《临海记》曰:郡西北候官山有三足麂,其声嘶嗄。二千石官长将有代谢则麂嗄鸣矣,民以为常占,未曾一失。 麈 《说文》曰:麈,鹿属也,大而一角。 《搜神记》曰:冯乘虞荡夜猎,见一大麈,射之,麈便云:“虞荡,汝射杀我耶?”明晨,得一麈而入,少时荡死。 《鄱阳记》曰:李婴弟纟舀,(音韬。)二人善于用弩。尝得大麈,解其四脚,悬着树间,以脏为炙,烈於火上。方喻宀食,山下一人长三丈许,鼓步而来,手持大囊。既至,取麈头骼皮并火上,新肉悉内囊中,遥还山。婴兄弟後亦无恙。 (音倪) 《淮南子》曰:孟孙獠(音老。)而得,使秦西巴归之。母随而啼,西巴不忍,纵而与之。孟于归,求安在,西巴以实对。孟子怒,逐之。居一年,复以西巴为子傅。 《秦子》曰:虎熊雄猛,不可以托;鹰能飘去,不可以寄雏。 卷九百七 兽部十九 獐 《春秋运斗枢》曰:枢星散为獐。 伏候《古今注》曰:獐有牙而不能噬,鹿有角而不能触。獐一名麇,青州人谓麇为獐。 《抱朴子》曰:獐兔入军中,当徙之。 又曰:山中称赤吏者,獐也。 《吕氏春秋》曰:使獐疾走,马弗及也。而得之者,时顾也。 《瑞应图》曰:宋文公玄嘉二十五年,华林园养獐,生二百子。文帝又获青獐。 《晋起居注》曰:咸宁中,白獐见魏郡,後诸州各送白獐。 《异苑》曰:青州刘幡,玄嘉初,射得一獐,剖肚藏,以草塞之,厥然起走。幡怪而拔塞,须臾复还倒,如此三焉。幡密寻此种,求类治伤痍,多愈。 《北史》曰:後魏广平王怀,常猎於河北马场间,逐一獐入草,命人围绕,将自射之。田已先经烧,不见其出,遂失獐所在,惟有砖塔存焉。怀乃怅然动仁恕之心,解鹰放犬,遂不复猎。 萧广济《孝子传》曰:萧国遭丧,有鹄游其庭,至暮而去。獐暮入其门,与马犬侣,至旦而去。 王述《上白獐表》曰:所领阮藻之於江宁县界得白獐一头,毛色鲜洁,异於类。诚嘉祥也。 (几筠切) 《尔雅》曰:麇,牡{鹿吴}、牝{鹿栗}。(音栗。)其子,{鹿且}。(音助。)其迹,解。绝有力,。 《说文》曰:麇,獐也。 《毛诗》曰:《野有死麇》恶无礼也。野有死麇,白茅苞之。 《穆天子传》曰:天子赐曹奴之人白银之麇。 《论衡》曰:都尉王子凤时,麇入咐晷。其後迁为丹阳太守。 魏文帝诗曰:巾车出谀蕃,校猎东桥津。弯弓忽高驰,一发连双麇。 《晋书》曰:中兴,所在献白麇。 《建武故事》曰:咸和六年,计贡合集于乐堂,有野麇走至堂前,左右逐之,於池中而获之。 沉约《宋书□宗室传》曰:刘义庆於广陵有疾,野麇入府,心甚恶之。因陈恶求还,太祖许之,薨于京邑。 兔 《尔雅》曰:兔,子。(敷万切。)其迹,。(,音刚,又胡刚切。)绝有力,欣。 《广志》曰:兔,大者曰。(音谗) 《春秋运斗枢》曰:玉衡星散而为兔。 孙氏《瑞应图》曰:赤兔者瑞兽,王者盛德则至。 《典略》曰:者,明月之精。 《诗□小雅□巧言》曰:跃跃兔,遇犬获之。 又《国风□有兔》曰:有兔爰爰,雉离於罗。(爰爰,缓意。) 又《小雅□瓠叶》曰: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斯,白也。字或作鲜。) 《史记》曰:李斯出狱,顾谓其子曰:“吾欲与尔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其可得乎?” 又曰:范雎谓秦昭王曰:“夫以秦而治诸侯,譬若纵韩卢而搏蹇兔也。” 谢承《後汉书》曰:儒叔林为东郡太守,赤乌巢于屋梁,兔产於床下。 又曰:方储字圣明,丹阳歙人。幼丧父,事母。母死,负土成坟,种树千株,鸾鸟栖集其上,白兔游其下。 范晔《後汉书》曰:南徼外,蛮夷献白雉、兔。 又曰:蔡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常解衿带,不寝寝。七旬母卒,庐於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旁。 《汉献帝春秋》曰:张杨大将眭固屯於射犬,巫戒之曰:“将军本名曰兔,兔见炔地惊,不宜屯此。”固不从,司空曰:“兔入犬城,狄取。”遂进军击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