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639 页/共 737 页

又曰:刘聪时,豕着进贤冠升聪殿,与犬斗。 《北史》曰:陆逞累除京兆尹。郡界有豕生数子,鞠挟而死。其家又有豕,遂乳养之,诸豚赖之以活。时以逞仁政所致。 皇甫谧《高士传》曰:孙期字仲,济阴人。与诸生讲《京氏易》、《古文尚书》。家贫,事母至孝,牧豕于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能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遣吏赍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也。 《三辅决录》曰:五门子孙,凡民之伍。(马氏兄弟五人,共居此地,作客舍,养猪卖豚。故民谓之曰:苑中三公,钜下二卿,五门々,但闻豚声。) 《董正别传》曰:司马徽字德操,时人呼为水镜。常有人妄认徽猪,徽便推与之。後数日,亡猪者以猪还徽,乃叩头谢自责,徽又厚谢。 《华阳国志》曰:何随字季业,清廉退让。常有屠者牵猪过随门,索断失之,强认随溷中猪,随牵与之。屠人寻自得亡者,还随,随以与之。 《越绝书》曰:鸡山豕山者,勾践以畜鸡豕,将伐吴,以食死士也。 《墨子》曰:孔子穷於陈蔡之间,藜蒸不甚。(桑感切。)子路烹豚,孔子不问肉所从来而食之。 《符子》曰:朔人献燕昭王以大豕,曰:“养奚若?”使曰:“豕也。非大圊不居,非人便不珍,今年百二十矣,人谓豕仙。”王乃命豕宰养。六十五年,大如沙坟,足如不胜其体。王异之,令衡官桥而量之,折十桥,豕不量。又命水官舟而量,其重千钧,其巨无用。燕相谓王曰:“奚不飨之?”王乃命宰夫膳之。夕见梦於燕相曰:“造化劳我以豕形,食我以人秽,吾患其生久矣。仗君之灵,得化吾生,始得为鲁津之伯。”燕相游貉谐津,有赤龟奉璧而献。(一云夜光珠。) 《孝经援神契》曰:彘水伏,故去脉。 《淮南子》曰:六九五十四,四主时,时主豕,故豚四月而生。 又曰:黄帝理天下,狗彘吐菽粟於路,无忿争之人。 《山海经》曰:猫大者,肉重千万斤。豪猪,如豕而白毛,毛大如笄而黑端。(郭璞症曰:猫,猪也,夹脾而有粗豪,长数尺,能以颈上毫射物。) 《博物志》曰:商丘子有养猪法,卜式有养猪羊法。 祖台之《志怪》曰:吴中有一士大夫,於都假还。至曲阿塘上,见一女子甚美,留其宿。士解臂金钤系挪帝,令暮更来。遂不至,使人求,都无此色。过猪圈,见一母猪臂上系金钤。 《养生要集》曰:白豕,白蹄青爪,不可食也。 《异物志》曰:郁林大猪,一蹄有四五甲,多膏。买者以铁椎刺其头,入七八寸,得赤肉,乃动。 习凿齿《襄阳耆旧传》曰:木兰桥者,今掷觏栏桥是也。 《山海经图□豪彘赞》曰:刚鬣之族,号曰豪犭希。毛如攒锥,中有激矢。 宋袁淑《大兰王九锡文》曰:太亥十年九月乙亥朔,十三日丁亥,北燕伯使使者豪犭希册命大兰王曰:“咨!惟君禀太阴之沉精,В群形於玄质。体肥盾而洪茂,长无心以游逸。资豢养於人主,虽无爵而有秩,此君之纯也。君昔封国殷商,号曰豕氏,叶隆当时,名垂於此,此君之美也。白蹄彰於周诗,涉波应乎隆像,歌咏垂於人口,经钦簇而流响,此君之德也。君相与野游,惟君为雄,顾群数百,自西徂东。俯喷沫则成雾,仰奋鬣则生风。猛毒必噬,有敌必攻。长驱直突,阵无全锋。此君之勇也。” 卷九百四 兽部十六 狗上 《尔雅》曰:犬生三犭,(音宗)二师一犭获。(音祈)未成毫,狗。长喙,犭佥。(音廉,又音险。)短喙,犭曷(音歇)犭乔。(许妖切。)狗绝有力,犭兆。(音兆。)ζ,狗也。狗四尺为獒。 《说文》曰:犬,狗之有悬蹄者也。孔子曰:“视壤戤字,如画狗也。” 又曰:狗,叩也,叩菩尥以守也。 又曰:ζ,壤戤多毛者也。犭曷,短喙犬也。犭佥,黑犬黄头也。犭主,(之句切。)黄犬黑头也。犭卑,(音罢。)短脑狗也。犭兼,(胡斩切。)犬吠不止也。獒,壤戟人心可使也。犭折,(居世切。)狂犬也。狄,赤犬也。 又曰:狡,小狗也。匈奴有狡犬,巨口而黑身。 吕忱《字林》曰:犭卢,韩良犬也。犭足,(音鹊)宋良犬也。犭开,(五见切。)逐虎犬也。 何承天《纂文》曰:守犬为犭贲。(扶本切)陇西以犬为犹。(酉。)犭农、(乃农切。){如毛}、(乃居切。),(乃庚切。)皆多毛犬也。犭尧,(五校切。)犭制(居例切。)也。,(音。)屈尾犬也。 《广雅》曰:殷虞、晋獒、楚茹黄、韩卢、宋鹊,并犬属。 《广志》曰:狗,有悬蹄、短尾之号。 《古今注》曰:狗一名黄羊。 《易□说卦》曰:艮为狗。 《诗□国风□卢令》曰: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又《国风□野有死麇》曰:无撼我兮,无使也吠。(ζ,狗也。) 《礼记□曲礼》曰:马效羊者右牵之,效犬者左牵之。 又《曲礼》曰:凡祭祠,犬曰羹献。 又《内则》曰:狗赤股而躁,臊。 又《檀弓》曰: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丘也贫,无盖,於其封也,亦与之席,无使其首陷焉。”(封,当为窆。陷,谓没於土。) 《尚书□洪范》曰:西旅献獒,(西戎远国贡大犬。)太保作《旅獒》。(召公也。) 《左传□宣上》曰: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敖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又《襄三》曰:国人逐狗,狗入於华臣氏,国人从之。华臣惧,遂奔陈。 又曰《昭六》曰:二十三年,遂取邾师,获□、弱、地。邾人诉于晋,晋人来讨。叔孙如晋,乃馆诸箕。使人与叔孙居於箕者,请其吠狗,弗与。及将归,杀而与之食。(示不爱。) 《公羊□绪瀚》曰:灵公食赵盾,公曰:“闻子剑利,以示我。”盾将起进剑,弥明曰:“何拔剑於公所?”盾知之,躇阶而走。(躇犹超。遽不暇以次。)公有周狗,(可与比周,所指如意。)谓之獒,而属之,獒亦躇阶从。弥明逆而之,(以足逆踏之曰。)绝颔。赵盾顾曰:“君之獒不若臣之獒也。” 《史记□淮阴传》云:高祖诏齐捕蒯通,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跖狗吠尧,尧非不仁,固吠非其主。当是时,臣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 又《徐偃王志》云:徐君宫人任娠而产卵,以为不祥,弃於瞬颠。孤独老母有犬名鹄仓,猎於瞬吊,得所弃卵,衔以来归。独母以为异,复暖之,遂弗即成小儿。生时正偃,故以为名。徐君宫中闻之,乃更录取收养。长而仁知,袭君徐国。後鹄仓临死,更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偃王葬之徐梁界中。今见有狗垄云。 又曰:范蠡之齐,遗大夫种书:“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又曰:范雎说秦昭王曰:“夫以秦而治诸侯,譬若纵韩卢而搏蹇兔也。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於山东者,是穰侯不忠而大王之计有所失也。” 《汉书□五行志》曰:文帝後五年六月,齐雍城门外有狗生角。 又曰:成帝河平玄年,长安男子石良、刘晋相与同居,有如人状在其室中,击之为狗,走去。复至数人,被甲持弓至良家,击之或伤,皆狗也。自二月至六月乃止。其於《洪范》,皆犬祸也。 《後汉书》曰:岑熙为魏太守,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吠狗不惊,足下生。” 又曰:灵帝於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绶。 《续汉书》曰:灵帝宠用便嬖,弟子转相汲引。卖关内侯,直五百万。令长强者贪如豺狼,弱者略不类物,实狗而冠也。 又曰:昌邑王槛宸冠方山冠,龚遂曰:“王之左右皆狗而冠。” 《魏志》曰:太祖云:“我有丁斐,犹人家有盗狗善捕鼠,虽小琐狞完囊储。” 又曰:公孙渊未亡,家数有怪,犬冠帻绛衣上台。 又曰:朱建平善相术,谓应璩云:“君年六十三,位为常伯,当有厄。先此一年,当独见一白狗,而旁人不见。”璩六十一为侍中,直内省,倏见白狗,问掷贲人,悉无见者。於是游观田里,饮宴自娱。过期一年,年六十三卒。 《魏略》曰:丁溢外似疏滥而内明惠。虽与何晏、邓等同列而皆少之,惟声势屈於曹爽。爽亦教之,言无不从。故於时谤书谓:“台中有三狗,崖柴不可当,一狗凭点作蛆囊。”三狗,谓何、邓、丁也。点者,爽小字也。其意言三狗皆欲啮人而畜蛆也。 《吴志》曰:孙峻谋诛诸葛恪。恪将见之夜,精爽扰动,通夕不寝。严毕趋出,犬衔引其衣。恪曰:“犬不欲我行乎?”还坐有顷,乃复起,犬又衔其衣。恪令从者逐犬,遂升车。 《晋书》曰:当阳侯杜预初攻吴,吴人惮其智,以瓠系狗颈示之。预恨之。及平,尽杀之。 又曰:齐王□入废贾后,后呼帝曰:“陛下有妇使人废,亦行自废。”又问□曰:“起事者谁?”□曰:“梁赵。”后曰:“系狗当系颈,今反系其尾,何得不然?” 又曰:吴隐之为奉朝请,谢石请为卫将军主簿。隐之将嫁女,石知其贫素,遣挪地当率薄,乃令移厨帐助其经营。使者至,方见婢牵犬卖之,此外萧然无办。 又曰:庾翼常令郭璞筮其後,璞曰:“卿後并贵盛,然有白龙者凶徵至矣。”後庾次子蕴为广州刺史,其妾产犬子,不令蕴知。狗转长大,蕴入,槛宸眉目分明而异形於众,後失所在。蕴慨然曰:“根白龙乎!”後为桓氏所灭。 又《艺术传》曰:严卿,会稽人也,善卜筮。乡人魏序欲暂东行,荒年多抄盗,令卿筮之。卿筮曰:“君慎析狞行,必遭暴害之气,而非劫也。宜有以禳之。可索西郭外独母家白雄狗,系着舡前。”求索正得驳狗,卿曰:“其色不纯,当有小毒,正及六畜,尔无复忧。”序行半路,狗忽有声甚急,如被人击。比视已死,吐黑血斗馀。其夕,序墅上白鹅数头无故自死,而家无恙。 《後魏书□蛮夷传》曰:獠性同禽兽。若杀其父,求得一狗以谢,其母椿怀嫌恨。又以大狗一头买一生口。 《北史》曰:齐南阳王绰始十馀岁,留守晋阳,爱波斯狗。尉破胡谏之,绰倏然斫杀数狗,狼籍在地。破胡惊走,不敢复言。後有妇人抱儿在路,走避入草,绰夺其儿饲波斯狗。妇女号哭,绰怒,又纵狗使食。狗不食,途以儿血乃食焉。 《後周书》曰:张玄琮性仁孝。村陌有狗子为人所弃者,玄见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玄对曰:“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若夫生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而不收养,无仁心也,是以收而养之。”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未几,乃有狗母衔一世兔,置玄前而去。 《三国典略》曰:齐高纬以波斯狗为赤虎仪同、逍遥郡君,常於马上设蹬蓐以抱之。斗鸡亦号为开府。马皆藉以毡,被以金玉,号为驳龙仪同。其将合牝牡,则设青卢黼帐,牢具过於诸王婚礼。齐王常亲视焉。 又曰:齐广宁王孝珩常畜一犬,守外人不得趋近。孝珩每射,令其取箭。亦解呼召左右,牵衣而进。 又曰:徐之才常与朝士出游,望群犬并走,诸人令目之,之才应声曰:“为是宋鹊,为是韩卢,为逐李斯东走,为负帝女南徂。” 《陈书》曰:张彪败後,与妻杨氏去。惟常所养一犬黄仓,在彪前後,未曾舍离。乃还入若邪山中。沉泰说陈文帝遣章昭达领千兵重购之,并图其妻。彪眠未觉,黄仓惊吠,劫来便噬,一人中喉即死。及彪被害,黄仓嗥叫宛转血中。 《唐书》曰:贞观中,弥泥孰可汗李思摩部落济河,於故定襄城为牙帐,户三万,胜兵四万,马九万匹。思摩之初建也,诏锡其土,南至大河,北有白道川。而白道牧田处龙荒之最,突厥咸竞其利。思摩以北接延陀,种落初集,其力尚微,未敢北徙,至是始还其国。因上言曰:“非分蒙恩,立为落长,实望子孙竭诚奉国,作国家一狗,北门守吠。若延陀侵逼,请家口徙入长城。”诏许之。 郭颁《魏晋世语》曰:郊天坛下有白狗,高三尺,光色鲜明,恒卧,见人则去。 《周书》曰:渠溲犬者,露犬也,能飞食虎豹。 《春秋考异邮》曰:七九六十三,阳气通,故斗运,狗三月而生。(宋均注曰:狗,斗之精所生也。) 又曰:狗三月而生。阳至於三,故狗各高三尺。 《穆天子传》曰:韩之人,献天子良犬七十。(,之然切。) 又曰:天子之狗,走百里,执虎豹。 《山海经》曰:阴山有兽焉,其状如狸,白首,其名天狗。 又曰:犬戎国,黄帝之后弄明生白犬二头,自为牝牡,故为此国也。 又曰:金门之山有赤犬,名曰天犬,下则有兵。 又曰:(音陶。)犬,如犬而青。食人,从首始。 《白泽图》曰:黑狗白头,耳长卷尾,龙也。 《国语》曰:赵简子田于蝼,(晋君之囿。)史黯闻之,以犬待於门。(晋太史史黯也。)简子见之,问何为,曰:“有所得犬,欲试之兹囿。”简子曰:“何以不告?”对曰:“君行臣不从,为不食,(讥简子曰:猎君囿,不从君而自行也。)主将蝼而麓弗闻,(麓,主君苑囿之官。《传》曰:山林之木,衡麓守之。)臣敢烦当日?”(当日,谓直日者也。主将之君囿,不烦麓以告君,臣亦不敢烦主掷瓯日以自白也。)简子乃还。(觉所讥也。) 《战国策》曰: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壮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嘱狞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於前,犬疲於後。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顿蒲傍,疲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後而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说苑》同也。) 《春秋後语》曰:貂勃常恶田单,曰:“安平君小人也。”安平君闻之,故为酒而召貂勃,曰:“单何以得罪於先生,常见恶於先生乎?”貂勃曰:“然。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狗自吠,非其主也。且公孙子贤而徐子不肖,然而公孙子与徐子斗,徐之狗攫公孙子之腓而噬之。(什足曰攫。攫,音居缚切。腓,肠也,音肥。噬,啮也。)若乃得去不肖,为贤者狗,岂特决狞噬之哉!”安平君曰:“敬闻命矣。”明日,单任之於王。 《汉武故事》曰:公孙卿至端愠,云见一人,长五丈,自称巨公,牵一黄犬,把一黄雀,欲谒天子,因忽不见。 《东方朔别传》曰:天下之良马,将以捕鼠深宫掷晷,曾不如跛犬也。 《西京杂记》曰:杨万年有猎狗名青驳,卖直百金。 又曰:茂陵少年李亭,好驰骏狗逐兽。或以鹰、鹞、兔,皆以为佳名;狗则有修毫、厘睫、白望、青曹之名。 卷九百五 兽部十七 狗下 《列子》曰: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迎而吠。杨布怒,将扑狗,杨朱曰:“子无朴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晏子春秋》曰:胩子短,使楚,楚人为门於犬门侧延晏子。晏子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又曰:景公走狗死,公命外供之棺,内给祭。晏子谏不可,公曰:“善”。 《韩子》曰:宋有酤酒者,斗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而酒不售,遂致于酸。问杨长倩,长倩曰:“汝狗恶也。孺子怀钱挈壶往酤,辄有狗啮之,犹大臣有道之士。” 《试萦》曰:齐有贫者,命其狗为富,命其子为乐。方将祭,狗入于室,叱之曰:“富出!”郑曰:“不祥。”家果有祸。长子死,哭之曰:“乐乎!”而不自悲也。 《随巢子》曰:昔三苗大乱,龙生於庙,犬哭於市。 《尹文子》曰:康衢长者,字僮曰善搏,字犬曰善噬,宾客不过其门三年。于是改之,宾客复往。 《吕氏春秋》曰:齐有善相狗者,其邻藉之买鼠狗,期年而得,曰:“是良狗也。”其邻畜之,数年不啖鼠。以告,相者曰:“杆良狗也。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取其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後足,则狗取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