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628 页/共 737 页
又曰:丘墓之精名狼鬼,善与人斗不休。为桃弓棘矢,羽以鸱羽,以射之,狼鬼为飘风。脱履投之,不能化。
又曰:故市精名曰毛门,其状如,无手足。以名呼之即去。
又曰:室之精名龙,如小儿,长一尺四寸,衣黑衣,赤帻大冠,带剑持戟。以其名呼之即去。
又曰:山之精名夔,状如鼓,一足而行。以其名呼之,可使取虎豹。
又曰:故牧敝池之精名曰髡顿,状如牛,无头,见人则逐人。以其名呼之则去。
又曰:夜见堂下有小儿被走,析狞之,名曰沟。以其名呼之,则无咎。
又曰:百岁狼化为女人,名曰知女。状如美女,坐道旁,告丈夫曰:“我无父母兄弟。”丈夫取为妻,三年而食人。以其名呼之,则逃去。
又曰:故溷之精名曰卑,状如美女,而持镜,呼之使人知愧。
《王子年拾遗记》曰:刘向校书天禄,专精不倦,假寝弥时。有人植青藜之杖,时夜已暗,乃吹其杖端,炯然火出。因以照向,则户内如灯烛也。向与言三代已前帝王兴亡之事,如目见焉。及说阴阳运数起灭之兆,向因受《五行洪范》之文。向问其姓名,对曰:“我太一之精,主天地图谶。闻子好学,下而观焉。”
《抱朴子》曰: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形以惑人,惟不能於镜中易形耳。是以古之入山道士皆以明镜悬於背後,则老魅不敢近人。
又曰:山之精,形如小儿而独足,足向後,喜来犯人。人入山谷,夜闻其音声笑语。其名曰蛟,知而呼之,即不敢犯人。一名曰超空,亦可兼呼之。
又曰:有山精或如鼓,色赤,一足,其名曰挥。又或如人,长九尺,衣裘带笠,名曰金累。又或如龙而五色,未有名,曰飞龙。见之皆以其名呼之,不敢为害。
又曰:山中大树能语者,非树语也,其精名曰去阳。以其名呼之即吉。
又曰:山中夜见胡人者,铜铁精也;见秦人者,百岁木精也。山死戤间见吏者曰誓激,以其名呼之则吉。
又曰:山中寅日有称虞吏者,虎也;称当路君者,狼也;称令长者,老狸也。卯日称丈夫者,兔也;称东王父者,麋也;称西王母者,鹿也。辰日称雨师者,龙也;称河伯者,鱼也;称无肠公子者,蟹也。巳日称寡人者,社神也;称时君者,龟也。午日称三公者,马也;称人者,老树也。未日称主人者,羊也;称吏者,獐也。申日称人君者,猴也;称九卿者,猿也。酉日称将军者,老鸡也;称贼捕者,雉也。戌日称人姓字者,犬也;称咸阳公仲者,狐也。亥日称臣君者,猪也;称妇人者,金玉也。子日称社者,鼠也;称神人者,伏冀也。丑日称书生者,牛也。知其物则不能为害。
又曰:山川石木、井灶ㄜ池,犹有精气。人身掷晷,亦有魂魄。况天地为物,物掷炅大者,於理当有精神。有精神,则宜赏善罚恶。但其体大纲疏,不必机发而应耳。
卷八百八十七 妖异部三
重生
《左传□绪瀚上》曰: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
《后汉书》曰:献帝初平中,长沙人姓桓,死月馀。其母闻棺中有声,发之,遂生。至阴为阳,下人为上。其後曹公由匹庶起。
又曰:建安四年,武陵女子李娥,年六十馀,病物故。瘗於城外数里,已四十日。行人闻其冢中有人声,便语其家。家往视,闻娥声。出之,遂活。
《吴书》曰:孙休永安四年,吴民陈焦死。埋之六日,更生,穿土中出。
《前赵录》曰:麟嘉玄年,大将军东平王豹卒。一指犹暖,遂不殡殓。至甲戌,乃苏。言见渊於不周山,经五日,遂复从至昆仑山,三日而复返。
《唐书》曰:贞玄中,翰林待诏戴少平死,十六日复生。
《建康实录》曰:晋方士戴洋,字国流,吴兴长城人也。年十二遇病死,五日而苏。言执麾将士将往蓬莱、昆仑、积石、太室、恒、庐、衡等诸山,既而遣归。
葛洪《神仙传》曰:士燮常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服,以水灌之,捧其头摇消之。食顷,即开目动手,颜色如故。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後能语,遂复常。
《搜神记》曰:晋武帝世,河间郡有男女相悦,许相配。既而男从军。积年,父母以女人,无几忧死。男还,悲痛,乃至冢所,欲哭之,叙哀而已,不胜其情,遂发冢开棺,即时苏活,因负还家,将养数日,平复。其夫往求之,其人不还,曰:“卿妇已死,天下岂闻死人复活耶?此天赐我,非卿妇也。”於是相讼,郡县不能决,以谳廷尉,奏以精诚掷炅,感于天地,故死而更生,常理之外,非礼之所处,刑之所裁,断以还开冢者。
又曰:汉平帝玄始玄年二月,朔方广牧女子赵春病死。既棺敛,六日出棺外。自言见夫死父,曰:“年二十七,不当死。”太守谭以闻,说曰:“至阴为阳,下人为上。”其後王枚蒇位。
又曰:晋咸宁中,琅琊颜畿得病,就医张嗟使治,死於嗟家。家人迎丧,每绕树木不可解。送丧者或为之伤,颠仆称畿,言曰:“我寿命未应死,但服药太多,伤我五脏耳。今当复活,慎无葬我也!”父拊而祝之曰:“若尔有命,复当更生,岂非骨肉所愿?今但欲还家,不葬尔也。”乃解。还家乃开棺,形骸如故,微有人色,而手爪所刮摩棺材皆伤。於是渐有气息,以绵饮沥口,能咽。遂乃出之。日久,饮食稍多,能开目视瞻,屈伸手足,然不与人相当,不能言语,饮食犹常人。如此者十馀年,家疲相供护,不复得操事。其弟弘,都绝弃人事,躬侍养,以知名州党。後气力稍更衰劣,卒后还死。
又曰:建安中,南阳贾偶,字文合,得病卒亡。死时有吏将诣太山,同名男女十人。司命阅呈,谓行吏曰:“当召某郡文合来,何以召此人?”促遣令去。时日暮,治下有禁,不得舍。遂至郭门外大树下宿。有好女独行无伴,文合问之曰:“子似衣冠家,何为步行?姓字为谁?”女曰:“我三河人也。父见为弋阳令。昨错召来,今得遣去。遂逼日暮,惧获瓜田李下之讥。望君之容似类贤者,是以停留,依凭左右。”文合曰:“悦子之心,愿交欢于今夕。”女曰:“闻之诸姑:妇人以贞专为德,洁白为称。”文合与相反复,终无动志。天明别去。文合死已再宿,停丧当敛。视其面有色,摸心温,半日间苏。文合将验其事,遂至弋阳。问其令,则女父也,谒之。因问令:“某月某日,君女宁卒亡而生耶?”具说女姿颜服色言语、相反夏本末。令入问女,与文合同,大惊。乃以女配文合。
又曰:临海松阳入柳荣,从张悌拒晋军,病死舡中,二日。时军已上岸,无埋之者。忽然大呼,言人缚军帅,声激扬,遂活。人问之,言上天北斗门下卒见人缚张军帅,门下人怒荣,叱逐使去,荣惧怖,口余声发扬。其日悌战死。
《续搜神记》曰:武都太守李仲文,在郡丧女,年十八,权假葬郡城北。后有张世之代为郡。世之男子长年二十,侍从郡中。梦一女,年可十七八,颜色不常。自言前府君女,不幸早亡,会今当更生。心相爱乐,故来相就。如此五六夕,忽然昼见,解衣服,薰香殊绝,遂为夫妻,寝息,衣皆有污,如处女焉。后仲文妇遣婢视女墓,因过世之妇相闻。入室中,见此女一只履在子长床下,取之,啼泣呼言发冢,持履归以示仲文。仲文惊愕,遣问世之:“君儿何由得亡女履耶?”世之呼儿,具陈本末。李、张并谓可怪,发棺视之。女体生肉,颜姿如故,右脚有履,左脚尾。自后遂死,肉烂,不复得生。后夕女来曰:“夫妇情至谓偕老,而无状忘履,以致狙卸,不复得生。万恨之心,当复何言!”泣涕而别。
又曰:东平冯孝将为广陵太守。儿名马子,年二十馀。独卧殿中,夜梦见女子年十八九,言:“我是前太守徐玄方女,北海人,不幸早亡。亡来至今四年,为鬼所枉杀。案《录》当年八十馀,听我更生。要当有所依凭,乃得生活。又应为君妻,能从所陈,枷不?”马子答曰:“可。”遂与马子克期当出。至期日,床前头如人,正与地平。令人扫去,愈分明。始悟是所梦见者,遂屏除左右人。便渐觉额出,次复面出。一炊顷,形体尽出。马子便令前坐对榻上,陈说语言奇妙非常。遂与马子宿息,每戒云:“我尚虚,君当衷节。”问何可得出,答曰:“出当得本生日。”生日尚未至,遂往殿中,言语声音人皆闻。女计生日至,乃具教马子出己养之法。语毕拜去。马子从其言,至日以丹雄鸡一只,黍饭一盘,清酒一升,酹其丧前,去殿十馀步祭讫,掘出开视,女身完全如故。徐徐抱出,着毡帐中,惟心下微暖,口有气。令婢四人守养之,常以青羊乳汁沥其两眼。开口能咽粥,渐渐渐能语。二百日中持杖起。一期之後,颜色肌肤气力悉复。乃遣报徐氏,上下尽来,选吉日下礼娉,为三日,遂为夫妇。生二男一女,长子字玄度,永嘉初为秘书郎;小男敬度,袒缘掾;女济南刘子彦徵士,延世之孙也。
又曰:襄阳李除,病死中时。其妇守尸至夜三更中,崛然起坐,脱妇臂上金钏,甚遽急。妇因助脱,得,手执之,还卧。伺察之,至晓,心下更暖,遂渐渐得苏。既活,云:“吏将某去,比伴甚多。见有行货得免归者,即许吏金钏。吏令还取,故归取以与吏。吏得钏,便放令还。”
《幽明录》曰:琅琊人姓王名志,居钱塘。妻朱氏,以太玄九年病亡,有二孤儿。王复以其年四月暴死。下三日而心犹暖,经七日方苏。说初死时,有二十馀人,皆乌衣,见录录去。到朱门白壁,状如宫殿。吏朱衣素带,心挹介帻,或所被着,悉珠玉相连结,非世中仪服。复前,见一人长大,所着衣状如□气。王向叩头,自说妇已亡,馀孤儿尚小,无奈何,便流涕。此人为之动容,云:“汝命自应来,以汝孤儿,特与三年之期。”王又曰:“三年不足活儿。”煮右有一人语云:“俗尸何痴!此间三年是世中三十年。”因便送出。又三十年,王果卒。
又曰:桓玄时,牛大疫。有一人食死牛肉,因得病亡。死时见人执录,将至天上,有一贵人问云:“杆人何罪?”对曰:“杆人坐食疫牛肉。”贵人云:“须牛以转输,肉以充百姓食,何故复杀之?”催令还。既更生,具说其事。于是食牛肉者无复有患。
又曰:于庆无病卒。吴猛语庆子曰:“于侯算未穷,方为请命,末可殡殓。”尸卧净舍,惟心下尚暖,七日。时盛暑,庆形体向坏。猛教令属纩候气,续为作水,令以与洗并饮嗽,如此便退。日中许,庆苏。但开眼张口,不得发声。时合门欣喜,以向水洗含,吐腐血数升,能言语。三日,平复如常。说初见十数人来,执缚桎梏到狱,同辈十余人,以次语对。次未至,俄而见吴君北面陈释,听断之,王敕脱械归。所经官府,莫不迎接请谒,吴君皆与抗礼。未知悉何神耳。
《博物志》曰:汉末大乱,有发前汉时宫人冢者,宫人犹活。既出,平复如旧。魏郭后爱念之,录着宫中,常置左右。问汉时宫中事,说之了了,皆有次绪。及郭后崩,哭泣过,遂死。
又曰:魏大司马曹休所统中郎将谢漳部曲义兵奚侬恩女,年四岁,病死故,埋藏五日复生。太和三年七月,诏令休使父母持送女来视之。其年四月三日病死,四日埋藏。至八日,同虚人彩桑闻儿啼声,即语侬妻,往发视,儿生活。今能饮食如常。
《陆氏异林》曰:钟繇常数月不朝会,意性异常。或问其故,云:“常有好妇来,美丽非凡。”问者曰:“必是鬼物,可杀之。”妇人后往,不即前,止户外。繇问何以,曰:“公有相杀意。”繇曰:“无此。”勤勤呼之,乃前。繇意恨恨,有不忍心,然斫之伤髀。妇人即出,以新绵拭血竟路。明,使人寻迹之,至一大冢。木中有好妇人,形体如生人。衣青绢衫,丹绣衤两裆。伤一髀,以衤两裆中绵拭血。
变化上
《礼记□月令》曰:仲春鹰化为鸠。季春田鼠化为β。季夏腐草为萤。季秋雀入大水为蛤。孟冬野鸡入大水为蜃。
《左传□昭二》曰: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
《春秋潜潭巴》曰:女子化为丈夫,贤人去位,君独居。丈夫化为女子,阴气淖,小人聚。
《汉书》曰:哀帝建平中,豫章男子化为女子,嫁为人妇,生一子。长安陈凤言:此阳变为阴,将亡继嗣自相生之像。一曰:嫁为人妇生一子者,交源一世乃绝。
《后汉书》曰:灵帝时,江夏黄氏之母,浴而化为鼋,入于深渊。其後时时出见。初簪一银钗,及见犹在其首。
又曰:建安二十二年,越有男子化为女子。时周群言:哀帝时亦有此,将有易代之事。至二十五年,献帝封于山阳。
《国语》曰:赵简子叹曰:“雀入海化为蛤,雉入淮化为蜃,鼋鼍鱼鳖,莫不能化;惟人不能,悲夫!”
《洪范五行传》曰:魏襄王十三年,张仪诈得罪於秦而去。相魏,将为秦而欺夺魏君。是岁,魏有女子化为丈夫者。天若语魏曰:“勿用张仪。阴变为阳,臣将为君。”是时魏王亦觉之,不用张仪。仪免去归秦,魏无害。
《纪年》曰:周宣王时,马化为狐。
《山海经》曰:姑(音遥。)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瑶草。其叶成,(言叶相重。瑶亦音遥,)其华黄,其实如菟丘。(菟,兔丝。)服者媚於人。(为人所媚爱。一名荒夫草。)
又曰:炎帝之女娃(恶佳切。)游於东海,溺而死,化为精卫。其状如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东海。
又曰:夸父与日竞走。渴,饮河,河涸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又曰:锺山,其子鼓,(此神名,钟山之子耳。)其状人面龙身。是与钦啬鲽(音邳。)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锺山之东,曰崖。(音遥。)钦啬鲽化为鹗,(鹗,周属也。)鼓亦化为骏鸟。(骏音俊。)
又曰: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齐为口,操干戚以舞。是为无首民。
又曰:太室嵩高成阳西,启母化为石在焉。
《庄子》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曰鹏。
又曰:列子行,食于道仄,见百岁髑髅。扌蹇蓬而指之曰:“惟余与爬戟而未常死,而未常生也。”种有几,得水则为继,得水土之际则为蝇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蝴蝶。蝴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驹掇。驹掇千日而化为鸟,其名为乾余胥。乾余胥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兄食醯,黄兄生乎九猷,九猷生乎瞀芮,瞀芮生乎腐,腐生乎着奚。着奚比乎不蜀,久竹不蜀。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返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此言一气而万形,有变化而无死生也。)
又曰: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石。
又曰:马血之为磷也,人血之为野火也,鹞之为,之为布谷,布谷之复为鹞也,燕之为蛤也,田鼠之为鹑也,老韭之为芫也,老俞之为猿也,(俞,状羊。)鱼卵之为虫也,此皆物植典者。
卷八百八十八 妖异部四
变化下
《庄子》曰:夫白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於上风,雌应於下风而风化。(以眸子相视,虫鸣以声相因,不待合而便生子,故曰风化也。)
《淮南子》曰:夫历阳之都,一夕反为湖,勇力圣智与怯不肖者同命。(历阳属九江郡。历阳县中,有老妪,常行仁义。有两诸生过之,谓曰:“杆国当为湖,妪视东城阃有血,便走上山,勿反顾也!”衷此妪数往视阃门,吏问之,对如其言。暮,门吏杀鸡以血途门阃。明日,妪往视门,见血,便走上山,因没为湖。)
又曰:有牛哀者,病七日,化而为虎。兄启户而入,哀搏而杀之。
又曰:雌雄相接,阴阳相薄,羽者为雏っ,毛者为驹犊,软者为皮肉,坚者为齿角,人不怪也。水生蚌蜃,山生金玉,人不怪也。老槐生火,久血为磷,人弗怪也。水生罔像,木生毕方,井生坟羊,人怪之,闻见鲜而所识浅也。
《论衡》曰:天地不变,日月不易,星辰不没,正也。人受正气,故体不变。男化为女,女化为男,由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也,应政为变,非常,怪也。蛴螬化为复育,转而为蝉,蝉生翼,翼不类蛴螬,凡诸暝类多化也。
《抱朴子》曰:周穆王南征,一锯ā化。君子为猿为鹄,小人为虫为沙。
又曰:案《老子玉策》:“松脂入地,千年变为伏苓。伏苓千年变为虎魄,虎魄千年变为石胆,石胆千年变为威喜。千岁之狐,豫知剿愦;千岁之狸,变为好女;千岁之猿,变为老人。”
又曰:《伍被记》“八公造淮南王安,初为老公,不见通。须臾,皆成少年。”又《墨子五行书》云:“墨子能变形易貌,坐在立亡。蹙面则成老人,含笑则成女子,踞地则成小儿。”
《博物志》曰:化民食桑,二十七年,以丝自裹,九年死。
又曰:吴王江行食脍,弃於中流,化而为鱼。今鱼有名王馀者,长数寸,大如箸,犹有脍形。
又曰:无民穴居食土,无男女。死埋之,其心不朽,百年还化为人。
又曰:埋蜻蜓头於西向户下,则化成青珠也。
又曰:江汉有ァ人,能为虎。俗云“ァ虎化为人”,好着葛衣,其足无踵,有五指者,皆ァ也。越之国,老者时化为虎,宁州南见有此物。
《王子年拾遗记》曰:昆仑者,西方曰须弥山。最下层有螭潭百里,多龙螭,皆白色,千岁一蜕。其五藏,潭侧有五色石,云是白螭之肠,化为此石。
又曰:因墀国去王都十六万里,有解形之民。放其身於空潭,先使头飞於南方,次使左手飞於东方,次使右手飞於西方,自齐以下,两足孤立。至暮,头还於体,两手不至。遇疾风吹两手於北海玄洲上,化为五足之兽,则一指为一足也。
《蜀王本纪》曰:蜀王之先名蚕丛,後代名曰柏,後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世。其民亦颇随王化去。王猎至湔山,便仙去,今庙祠之於湔。时蜀民稀少。後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地纠晷出,为杜宇妻。宇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郫,化民往往复出。望帝积百馀岁,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至蜀,复生,蜀王以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水,使鳖灵决玉山,民登藿处。鳖灵治水去後,望帝与其妻通。帝自以薄德,不如鳖灵,委国授鳖灵而去,如尧之禅舜。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奇帝。生卢保,亦号开明。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徙蜀山。王死,五丁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号曰石井,千人不能动,万人不能移。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後徙治成都。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於蜀。蜀王从万馀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贺曰:“土者土地,秦当得蜀矣。”秦王恐亡相见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後。蜀王以为金,便令五丁拖牛成道,致三枚於成都。秦道乃得通,石牛之力也。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将其妻女蜀王。居蜀之後,不习水土,喻彘。蜀王爱其女,留之,乃作伊鸣之声,六曲以乐之。或曰:前是武都丈夫化为女子,颜色美好,盖山之精也,蜀王取以为妻。不习水土,疾病喻彘,蜀王留之。无儿,物故,蜀王发卒於武都担土,於成都郭中葬之,盖地数亩,高七丈,号曰武担。以石作镜一枚,表其墓。於是秦王知蜀王好色,乃献美女五人於蜀王。蜀王袄戤,遣五丁迎女。还至犄潼,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丁共引蛇,山崩,压五丁,五丁大呼秦王五女及送迎者,悉化为石。蜀王登台望之不来,因名五妇候台。蜀王亲理作冢,皆致方石以志其墓。
《列异传》曰:昔鄱阳郡安乐县有人姓彭,世以捕射为业。儿随父入山,父忽蹶然倒地,乃变成白鹿。儿悲号追鹿,超然远逝,遂失所在。儿於是终身不捉弓。至孙,复学射。忽得一白鹿,乃於鹿角间得道家七星符,并有其祖姓名,年月分明。睹之惋悔,乃烧去弧矢。
又曰:武昌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者,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而形化为石。
《丹阳记》:孙皓宝鼎玄年,丹阳宣蹇之母年十八,因浴於後湖,化为鼋。
《搜神记》曰:千岁之雉,入海为蜃;百年之雀,入江为蛤;千岁龟鼋,能与人语;千岁蛇断而复续;百年之鼠,能相卜:数掷炅也。春分之日,鹰变为鸠;秋分之日,鸠变为鹰:时之化也。故腐草之为萤也,朽苇之为蛩也,麦之为蛱蝶也,羽翼生焉,眼目成焉,心知存焉。鸨之为獐也,自无知而化为有知,而气易也。蛇之为鳖也,蛩之为虾也,不失其血气而形性变也。
又曰:土蜂名曰蜾羸,今世谓之罔壅,细腰之类也。其为物,纯雄而无雌,不交不产,常取桑虫之子而育之,则皆化成己子焉。
又曰:麦之为蝶,由於湿也。尔则万物植典皆有以也。农夫止麦之化者,区之以灰;圣人理万物之化者,济之以道。
又曰:南方有落头民,其头能飞。其种人部有祭祠,号曰蛊落,故因取名焉。吴时,将军朱桓得一婢,每夜卧後,头辄飞去。或从狗窦,或从天窗中出入,以耳为翼,将晓复还。如此,旁人怪之,夜中照视,惟身无头。其体微冷,气息裁属。乃蒙之以被。至时,头还,碍被不得安,两三堕地,噫咤甚愁。而其体气急,状若将死。乃去被,头复起,傅颈,有顷平和。桓以为巨怪,畏不敢畜,乃放还之。既而详之,乃知天性也。时南征大将亦往往得之。又常有复以铜盘者,头不得进,死。
又曰:昔者高阳氏有同产而为夫妇,帝杀之於崆峒之野,相抱而死。神鸟以不世草复之,七年,男女同体而生,二头四足手。是为蒙双氏。
《续搜神记》曰:寻阳县北山中蛮人有术,能使人化作虎,毛色爪牙悉如真虎。乡人周尔有一奴,使入山伐薪。奴有妇及妹,亦与俱行。既至,奴语二人云:“汝且上高树,视我所为。”如其言,既而入草,须臾,见一大黄班虎从草出,奋迅吼唤,甚为可畏。二人大怖。良久,还草中。少时,复还为人。语二人曰:“归家慎勿道。”後遂向等辈说之。周得知,乃以淳酒饮之,令熟醉。使人解其衣服,及身体。事事详视,了无所异。惟於髻中得一纸,画作大虎,虎边有符。周密取录之,奴既醒,唤问之。见事已露,遂具说本末,云先常於蛮中告籴,有一蛮师云有此术,以三尺布、数升米面、一赤雄鸡、一升酒受此法。
又曰:清河宋士宗母,以黄初中,夏天於浴室里浴。遣家中子女尽出户,独在一室中。良久,家人不解其意,於壁穿中窥,不见人,止见木盆死晷有一大鳖。遂开户,大小悉入,乃与人相承,当先着钗犹在头上。相与守之,积日转懈,遂自投出户外,其去甚。逐之不及,遂便入水。後数日忽还,巡行宅舍如平生,了无所言而去。时人谓士宗应行丧治服,士宗以母形搜颁,而生理尚存,竟不治丧。与江夏黄母相似。
《异苑》曰:豫章郡吏易拔,义熙中,受番还家,远遁不反。郡遣追见拔,言语如常,亦为施设。使者催令庄束,拔因语曰:“汝看我面。”仍见眼目角张,身有黄班。便竖一足,径出门去,家先依山为居,至林麓变成三足大虎,所竖之足即成其尾。
又曰:邵陵高平黄秀,以玄嘉三年无故入山,经日不还。其儿根生寻觅,见蹲空树中,从头至腰毛生,色如熊。问其何故,答云:“天谪我如此,汝但自去。”哀恸而归。逾年,伐山人见之,其形尽为熊矣。
又曰:符坚建玄年中,长安樵人於城南见金。走白坚,坚遣载取。到,化为铜鼎。入门,又变成大铎。
又曰:隆安中,东海错鱼皆化为虎,上岸食人。
《异物志》云:东海有虎错,或时变成虎。将是此耶?《吴都赋》所谓“沉虎潜鹿”也。越河有鱼,皆人形而着冠帻。俗语曰:“故没郡,人悉变而为鱼也。”
又曰:司马轨之字道爰,善射雉。太玄中,将雉下翳。此雉屡ず。野雉亦应。试令寻觅,所应者头翅已成雉,半身後故是蛇。晋中朝武库内忽有雉,时人咸谓为怪。张司空云:“杆蛇之所作耳。”即使搜除库中,果得蛇蜕。
又曰:太玄中,汝南人入山伐一竹,中央蛇形已成,枝叶如故。吴郡桐卢民常伐竹,遗竹一兽,见竿化雉头颈尽,就身犹未变化。亦竹为蛇为雉也。
又曰:隆安中,有青雌鸡化而为赤雄。形尾都变,冠彩皆具,惟不能鸣。
又曰:玄兴二年,衡阳有雌鸡化为雄。八十日,冠绥。後桓篡,八旬而败。
《幽明录》曰:宜阳县有女子姓彭名娥,父母昆弟十馀口,为长沙贼所攻。时娥负器出汲於溪,闻贼至,走还。正见坞壁已破,不胜其哀,与贼相格。贼缚娥驱出溪边,将杀之。溪际有大山石壁,高数十丈。娥仰天呼曰:“皇天有神不?我为何罪而当如此?”因奔走向山,山开广数丈,平路如砥。群贼亦嘱狞入山,山遂崩合,泯然如初,贼皆压死山黑,头出山外。娥遂隐不复出。娥所舍汲器化为石形,头似鸡。土人因号曰鸡山,其水为娥潭。
《齐谐记》曰:义熙四年,东阳郡大末县吴道宗少失父,单与母居,未有妇。道宗收债不在家,邻人闻其屋中砰盖之声,窥不见其母,但有乌班虎在其屋中。乡曲惊怛,恐虎入其家食其母,便鸣鼓会人,以往救之。围宅突进,不见有虎,但见其母,语如平常,不解此意。儿还,母语之曰:“宿罪见追,当有变化。”後一月日,便失其母。县界内虎灾屡起,皆云乌班虎。百姓患之,发人格击之,杀数人。後人射虎中膺,并戟刺中其腹,然不能即得。经数日後,虎还其家故床上,不能复人形,伏床氏而死。其儿号泣。如葬其母法,朝暝哭临。
又曰:太玄玄年,江夏郡安陆县驯岳恂,年二十二。少来了了,忽得时行病。差後发狂,百药治救不署。乃复病狂走,犹剧忽失踪迹。遂变作虎,食人不可复数。有一女子,树下彩桑,虎往取之食。食竟,乃藏其钗钏,著山石门。後还作人,皆知取之。经一年,还家为人。遂出都仕官,为殿中令史。夜共人语,忽道天地变怪之事,道恂自云:“吾昔常得病发狂,遂化作虎,啖人一年。”中兼叙其处所并人姓名。其驮蔌人或有食父子兄弟者,於是号泣,捉以付官。遂饿死建康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