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627 页/共 737 页
《唐明皇杂录》曰:李之既贵且豪,常列鼎於前,以具膳馐。一旦,庭中鼎跃出相斗。家僮告之,之乃往,以其所引酒自誓,而斗亦不解。鼎耳及足皆落。明日,之罢知政事,俄为李林甫所陷,贬宜春太守而终。
又曰:李林甫宅屡有妖怪。其南北隅沟中有火光大起,或有小儿持火出入。林甫恶之。
又曰:李林甫之疾也,晨起盥饰,将入朝。命取书囊,即常时所要事目也。忽觉颇重於常时者,开视之,即有二鼠出焉。投下於地,即变为苍狗,雄目张牙仰视。林甫命弓射之,殷然即灭。林甫恶之,不逾月而卒。
《世说》曰:卫,永熙中,家人炊饭堕地,尽化为螺,出足而行。终见诛。
《列异传》曰:中山王周南,正始中,为襄邑长。鼠从穴中出在厅上,语曰:“周南,汝以某月某日当死。”周南不应,鼠还穴中。至期,复更冠帻绛衣而语曰:“周南,汝日中当死。”周南复不应。日中,鼠曰:“周南,汝不应我,复何道言?”鼠遂颠蹶而即失冠衣。周南使卒取来视之,如常鼠耳。
《搜神记》曰:汉武太始四年十月,赵有蛇从郭外入,与邑中蛇斗孝文庙下,邑中蛇死。後二年秋,有卫太子事,自赵人江充起。
又曰:王莽居摄,东郡太守翟义知其将篡汉世,谋举义兵。兄宣教授诸生满堂,群鹅雁数十在中庭,有狗从外入,啮之,皆惊。比救之,皆断头。狗走出门,求,不知处。宣大恶之。後数日,莽夷其三族。
又曰:魏司马袒缘讨公孙渊父子。先时,渊家有犬,著赤帻绛衣。襄城北市生肉,有头目无手足而动摇。占者曰:“有形不成,有体无声,其国灭。”
又曰:吴时,庐陵郡亭重屋中常有鬼物,宿者辄死。自後使官莫敢入舍。丹阳人应大者,胆武,至使庐陵,便入亭止。吏启不可,应不听。尽遣所将人还外。持一口大刀。至三更,闻有扣ト者。应遥问是谁,答云:“部郡相闻。”应使进,相闻去。须臾,扣ト者如前,曰:“府君相闻。”应复使进。着皂衣,又去。应谓是人,了尾也。须臾,复扣ト,言部府君相诣。应乃知是鬼,持刀迎之。见三人,皆盛衣服,俱进。坐毕,府君者便与应谈。谈未毕,而部郡跳至应背後,应顾以刀击中之。府君下坐走,应追至亭後墙下及之,斫伤数下。应还卧达曙,将人往寻之。见血迹,追皆得之。云称府君者是老犭希,部郡是老狸。自後遂绝。
又曰:夏侯藻母础困,将诣淳于智卜,有一狐当门向之嗥唤。藻愁愕,遂驰诣智。智曰:“其祸甚急,君速归,在嗥处树下啼哭。令家人惊怪,大小毕出。一人不,且啼哭勿休。然後其祸仅可救也。“藻如之,母亦扶疾而出。家人既集,堂屋五间拉然崩。
又曰:淳于智字叔平,济北人。性沉深,有惠义。少为书生,善《易》。高平刘彩,夜鼠啮其左手中指,意甚恶之。以问智,智为筮之,曰:“鼠本欲杀君而不能,当相为,使之反死。”乃以朱书其手腕横文後三寸,为田字,辟方一寸。使露手以卧,其夜,大鼠伏死手前。
又曰:东阳刘宠,居于姑熟。每夜门亭有血数十,不知所从来,如此三四。後宠为折冲将军见遣北征,将行,而炊食悉变为虫。宠遂北征,军败於檀丘,为徐龛所杀。
《续搜神记》曰:广州有三人,共在山中伐木。忽见石巢中有三卵大如升,取煮之。始汤热,便闻林中如风雨声。须臾,有一蛇大十围,长四五丈,径来於汤中衔卵去。三人无几皆死。
又曰:代郡张平者,符坚时为贼帅,自号并州刺史。养一狗,名曰飞燕,形若小驴,忽夜上厅事屋上行,行声如常平。未经年,果为鲜卑所逐,败走,降符坚,未几便死。
又曰:新冶庾谨母础,兄弟三人悉在白日侍疾。常燃火,忽见帐带自卷上自舒,如此数四。须臾,闻床前狗斗,声非常。举家共视,了不槛宸,止见一世人头在地。头犹有血,两眼尚动,甚可憎恶。其家怖惧,夜,不持出门,即於後园中埋之。明旦往视之,出土上,两眼犹尔,即又埋之。後旦亦复出,乃以砖着头合埋之,不复出也。数日,其母遂亡。
《异苑》曰:谢文静於後府接宾,妇刘氏槛宸衔谢头来,久乃失所在。妇具说之,谢容无异色。是月而薨。
又曰:安固李道豫,玄嘉中,狗当路眠,豫蹴之。狗曰:“汝停死,何以蹋我?”经年豫死。
又曰:晋惠帝羊后,将入宫,衣中忽有火光。自後蕃臣遘兵,洛阳失御,后为刘曜所嫔。
又曰:有人姓刘,在朱方,人不得与共语,若与之言,人必遭祸难及身死、疾。惟一士谓无此理,偶值人有屯塞耳。刘闻之,欣然而往,自说被谤,君能见明。答云:“世雷同何足恤。”须臾火发,资畜服玩荡尽。於是举世号为刘鸺留。复遇诸途,皆闭车走马,掩目左避。刘亦杜门自守,岁时一见,则人惊散,过於槛屙。
又曰:太原王徽之,字伯猷。玄嘉四年为兖州刺史,在道,有客。命索酒炙,言未讫而炙至。徽之取自割,终不入,投地大怒。少顷,顾视向炙,已变为徽头矣。惊愕反瞩,又睹其首在空中,挥霍而没。王至州便殒。
又曰:张仲舒,玄嘉十七年七月中,晨夕稼见门侧有赤气赫然。后空中忽雨,降罗于其庭,广七八分,长五六寸,皆以笺纸系之,纸广长亦与罗等,纷纷甚。舒恶,焚之。舒宿暴病而死。
又曰:王愉,义熙初,在中庭行,帽忽自脱,仍乘空,如人所着。及愉母丧,月期上祭,酒器在几上,须臾下地,复还登床。寻而第三儿绥怀贰伏诛。
又曰:檀道济,玄嘉中镇寻阳。十二年,入朝,与家人分别,顾瞻城阙,欷逾深。识者是知道济之不南旋也,故时人为其歌曰:“生人作死别,荼毒当奈何?”济将发舟,所养孔雀来衔其衣,驱去复至,如此数焉。以十三年三月伏诛。
又曰:武昌戴熙,家道贫陋。墓在樊山南,占者云有王气。宣武桓公仗威西下,停武昌,令凿之。得一物大如水牛,青色,无头脚,时亦动摇,斫刺不陷。仍纵着江中,得瞬点有声如雷,响发长川。熙後饲拶胥殆绝。
又曰:乌伤葛辉夫,义熙中,在妇家宿。至三更,有两人把火炬至阶前。疑是凶人,往打之,欲下杖,悉变蝴蝶,缤纷飞散。有一物冲辉夫腋下,便倒地,少时死。
《述异记》曰:郭仲产宅,在江陵枇晁寺南。宋玄嘉中,起斋屋,以竹为窗。竹遂渐生枝叶,长数丈,郁然如林。仲产以为吉祥。及孝建中,被诛。
又曰:嘉兴朱休之,玄嘉中,兄弟对坐。犬向休蹲,视二人而笑,摇头语曰:“言我不能歌,听我歌梅花。今年故复可,奈汝明年何。”其家斩犬,榜着路侧。至梅花时,兄弟相斗,弟戟伤兄,收系皆死。
又曰:宋大明中,顿丘县令刘顺酒酣,晨起,见榻床氏有一聚凝血,如复盆形。刘是武人,了不惊怪。乃令捣齑,亲自切血染齑食之,弃其所馀。後十许载,至玄徽二年,为王道隆所害。
又曰:周登之家在都。宋明帝时,统诸灵庙,甚被恩宠。母谢氏奉佛法。太始五年,夏月暴雨,有物形屹刻雾,垂头属厅事前地,头颈如大赤乌,饮庭中水。登之惊骇,谓是善神路之汲水,益之,饮百馀斛,水竭乃去。二年而谢氏亡,亡後半岁而明帝崩,登之自此事业衰败。
又曰:宋骠骑大将军河东柳玄景,大明八年,少帝即位。玄景乘车行,还,使人在中庭洗车辕晒之。有飘风中门而入,直来冲车。明年而阖门被诛。
《幽明录》曰:吴北寺终祚道人卧斋中,鼠从坎出,言终祚後数日当死。终祚呼奴,令置犬。鼠云:“亦不畏此,且犬入户必死。”壤炅果尔。终祚常为商,闭户谓鼠曰:“汝正欲使我富贵耳。今既远行,勤守吾房,勿令有所零失。”时桓温在南州,禁杀牛甚急。终祚载数万,窃买牛皮,还东货之,得三十万。还时室犹阖也,都无所失,其怪亦绝。自是浸富。
又曰:石虎时,太武殿图贤人之像,头忽悉缩入肩中。
又曰:义兴周超为谢晦司马,在江陵。妻许在家,夜遥见屋里月光,一世人头在地,血流甚,大惊怪。即便失去。後超被法。
又曰:玄嘉九年,南阳乐遐常在坐,忽闻空中有人呼其夫妇名甚急,半夜乃止。殊自惊惧。後数日,妇屋后还,忽举体衣服总是血。未一月而夫妇相继病卒。
又曰:诸葛长民富贵後,常一月或数十日辄於夜眠中惊起跳踉,如与人相打状。毛修之常与同宿,骇愕不达此意。视之良久,长民告毛:“公此物奇健,非我尾制之。”毛曰:“是何物?”长民曰:“我正见一物,甚黑而手脚不分明,每日中多夕辄实共斗。深自惊惧焉。屋中柱及釜桷间悉见有蛇头,令人以刀悬斫,颖远隐灭。去辄复出。悉以纸裹柱桷,纸内蔌蔌,如有物行声。”
又曰:刘斌在吴郡时,娄县有一女,忽夜乘风雨恍惚至郡城内。自觉去家一炊顷,衣不沾濡。晓在门上求通,言:“我天使也,府君宜起迎我,当大富贵,不尔,必有凶祸。”刘问丝却,亦不自知。後二十许日,刘果诛。
又曰:桓温时,参军夜坐,忽见屋梁上有一伏兔,切齿向之。兔来转近,引刀斫之。见正中兔,而实反伤膝,流血。
《甄异记》曰:徐州人吴清,以太玄五年被差为征人。杀鸡求福,置鸡头盘中,忽然而鸣。其後破贼,贼帅邵宝临阵战死。于时僵尸狼藉,莫之能识。清见一人着白锦袍,疑是主帅,便斩以闻。推校之,乃是宝首。清以功拜清河太守。越自行伍,猥蒙荣位,鸡之妖更为祥。
桓谭《新论》曰:吕仲子婢死,有女四岁,数来为沐头浣濯。道士云其家青狗为之,杀之则止。杨仲亦言所知家妪死,忽起饮食,後醉而坐祭床氏。如是三四,家益厌苦。其後醉,形坏,狄老狗,便打杀之。推问乃里头沽家狗。
《玄晏春秋》曰:新安寺有槐,而鹊巢之。雄鸡夺而栖焉。永安令繁琏,予之族姑子也。其主簿以告予,予曰:“鸡栖野,人必将寄次于野,县其空乎?”夏五月丙申,琏卒。丧次于县,空县送之。
贾谊《鸟赋》曰:谊为长沙袒缘,有飞入谊舍,止于坐隅。似,不祥鸟也。
卷八百八十六 妖异部二
魂魄
《易□上系》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韩诗外传》曰:“溱与洧”,说人也。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於两水上招魂续魄,祓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说者俱往观也。
《礼记□檀弓下》曰:延陵季子齐。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嬴、博之间。既封,左袒,右还其封,且号者三,曰:“骨肉归复於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知也!”而遂行。
又《礼运》曰: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死者北首,生者南向。
又曰:作其祝号,玄酒以祭。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
又《郊特牲》曰:凡祭慎诸此,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也。
又《祭义》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
《左传□昭公二年》曰:子产晋,赵景子问焉,曰:“伯有犹能为鬼乎?”子产曰:“能。人生始化曰魄,既能阳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凭依於人,以为淫厉,况良宵乎?”
又《昭公》曰:宋公宴饮,使昭子右坐,语相泣也。乐祁佐,退而告人曰:“今兹君与叔孙其皆死乎?吾闻之:‘哀乐(可乐而哀。)而乐哀,皆丧心也。’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孝经援神契》曰:情者魂之使,性者魄之使。情生於阴以计念,性生於阳以理契。
王肃《丧服要记》曰:鲁哀公葬其父,孔子问曰:“宁设魂衣乎?”哀公曰:“魂衣起苑荆。苑荆於山之下道逢寒死友人羊角,哀往迎其尸。魂神之寒,故作魂衣。吾父生服锦绣,死於衣被,何用魂衣为?”
《史记》曰:高祖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後,吾魂魄犹乐思沛也。”
《晋中兴书》曰:东海王越,妃裴,痛越棺柩被焚,乃招魂葬越於丹徒。中宗以为非礼,乃下诏曰:“夫冢以藏形,庙以安蜀。今世招魂葬者,是埋神也。其禁之!”
《淮南子》曰:天气为魂,地气为魄。
又曰:魄问於魂曰:“道何以为体?”曰:“以无有为体。”魄曰:“无有形乎?”魂曰:“无有”。无形也魄曰:“无有何得而问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
《白虎通》曰:魂魄者何谓也?魂犹亻云亻云,行不休也。少阳之气,故动不息。人为外魄者,犹迫然着人也。此少阴之气,铣拆石着人不移也。魂者芸也,情以除秽;魄者迫也,性以治内。精神者何谓也?精者静也,太阴施化之气也。像死戤化,须待任坐也。神者恍惚,太阴之气,出入无间。
《抱朴子》曰:师言欲求长生,当勤服大药;欲得通神,当金水分形。形分则自见其身三魂七魄,而天灵地皆可接,山川之沙苍可役也。
又曰:太一召魂魄丹:法取五石,封之以太一泥。卒死三日以还者,折齿内一丸,以水送之入喉,活。活者皆见使者持节召之。
又曰:人无贤愚,皆知己身之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死。故分去,术家有录掷戤法;尽去,则礼典有招魂之义。此之为物,至近者也。然与人俱生,至於终身,莫或自闻见之者,岂可不闻见复言无乎?
又曰:轸星逐鬼,张星拘魂,东井还魄也。
《异苑》曰:新野庾实妻,苜眶毛氏女。义熙中,五月,曝晒席,忽见女在席下荐上。以惊怛,便走。女真形在别床如故。下旬日而夭也。仲夏忌举床笫,兹验矣。
《襄阳耆旧记》曰:羊公与邹润副郧岘山,垂泣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不可得知。念此使人悲伤。我百年后,魂魄犹当登此山。”
《世贽记》曰: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地。洲上有大树,与枫木相似,华叶香闻数百里,名此为反魂树。叩其树,树亦能自声,声如牛吼,闻之者皆心震神骇。伐其根心,在玉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熟煎之如黑饴,令可丸,名惊精香,或名之为震灵丸,或名之为反生香,或名之为鸟精香,或名之为却死香。一种五名,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尸在地,闻仍活。
《博物志》曰:《援神契》云:“五岳之神圣,四渎之精仁,太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故主人生命之长短。”
《王子年拾遗记》曰:融皋山上有翻魂稻,言食者死更生。
《楚辞》曰:《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忧愁山泽,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外陈四方之恶,内崇衬搡之美,以讽谏怀王,冀其觉悟而还之也。
又《招魂》曰: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与之。”(使筮其所宜,而与招其魂,使复其精神。)
精
《易□上系》曰: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礼记□祭义》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菩蔻扬于上为昭明,荤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
《唐书》曰:睿宗子申王之初生,则天常以示僧万回。曰:“杆儿是西域大树之精,养之宜兄弟。”则天甚悦,始令列于兄弟之次。
《管子》曰:故涸泽数百岁,谷之不徒、死戤不绝者,生庆忌。庆忌者,其状若人,其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戴黄盖,乘小马,好疾驰。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此涸泽之精也。涸川,死戤精者,生于为。于为者,一头而两身,其状如蛇,其长八尺。以其名呼之,可以取鱼鳖。此涸川,死戤精也。
《列异传》曰:桂阳太守张叔高,家居鄢陵。里中有树,大十围。遣客斫之,树大血出,客惊怖。叔高曰:“树老汁赤耳。”斫之,血大流出。空处有一白头翁出走,高以刀斫杀之。所谓木石怪夔罔两乎?
《搜神记》曰:孔子厄于陈,弦歌于馆中。夜有一人,长九尺余,皂衣高冠。大咤,声动左右。子路引出,与战于庭。仆于地,乃是大是鱼也。长九尺余。孔子叹曰:“杆物也,何为来哉?吾闻物老则群精依之,因衰而至此。其来也,岂以吾遇厄绝粮、从者病乎?夫六畜之物,及龟蛇鱼鳖草木,久者沙苍能为妖怪,故谓之五酉。五酉,五行之方皆有其物。酉者老也,故物老皆为怪矣。杀之则已,夫何患焉?”
又曰:吴先主时,陆敬叔为建安郡,使人伐大樟树,下数斧,有血出。树断,有物人面狗身,从树中出。敬叔曰:“杆名彭侯。”乃烹食之,味如狗。
又曰:诸葛恪为丹阳太守。出猎两山之间,有物如小儿,伸手引人。恪令曳去故地,死。参佐问之,恪曰:“杆事在《白泽图》,曰两山之间,有精如小儿,名曰囊。诸人未之见也。”
《异苑》曰:天门张某,与村人共猎。见大树下有蓬,似寝息处,而无烟火。须臾,一人形长七尺,毛而不衣,负数头猿,与语不酬。将归,闭之十馀日。后送着先处。孙皓时,临海得毛精,如人而有毛。此将山精。
《幽明录》曰:汉武帝与群臣宴未央殿。方啖黍霍,忽闻语曰:“老臣。”寻觅不见。梁上有一公,长八九寸,拄杖偻步。帝问之,公下稽首不言,目仰视屋,俯指帝脚。忽然不见。问东方朔,朔对曰:“其名为藻兼,水木之精也。夏巢林,冬潜河。陛下兴造宫室,斩伐其居,故来诉耳。仰视屋者,殿名未央也;俯视脚者,脚,足也,愿止足於此也。”帝为此暂止。少时,幸河渚。闻水底有弦歌之声,肴膳芬芳。前梁上公及年少数人,绛衣素带,皆长八九寸,陵波而出。或有挟乐器者。帝命坐於食案上。老公曰:“老臣前昧死归诉,幸蒙陛下即息斧斤,全其居宅,不胜欣跃,故私相贺耳。”便治弦而歌,声小大无异於人,而清婉绕梁。帝欣悦劝酒。乃献帝一紫螺,壳中有物,状如牛脂。帝又曰:“可思以珍异见贻?”老公顾命取洞穴植郸。一人下波渊底,倏忽还,得一大珠,数寸,明耀绝世。俄而挂忽然而去。东方朔曰:“螺壳中是蛟髓,以傅面,令人好颜色。又女子在草中,用之产易。”
雷次宗《豫章记》曰:永嘉末,有大蛇长十馀丈,断道。经过者蛇辄吸取吞噬,已百数。道士吴猛与弟子杀蛇。蛇死而蜀贼杜灭。
《玄中记》曰:千岁树精为青羊,万岁树精为青牛。多出游人间。(事具牛部。)
又曰:山精如人,一足,长三四尺,食山蟹,夜出昼藏。人昼日不见,夜闻其声。千岁蟾蜍食之。
又曰:玉精为白虎,金精为车马,铜精为僮奴,铅精为老妇。
《博物志》曰:山有夔,其形如鼓,一足。泽有委蛇,状如毂,长如辕,见之者霸。昔夏禹观河,见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岂河伯也?
《白泽图》曰:厕之精名曰依倚,青衣,持白杖。知其名呼之者除,不知其名则死。筑室三年,不居其中,有小儿,长三尺而无,见人则掩鼻,见之有福。火之精名必方,状如鸟,一足,以其名呼之即去。木之精名彭侯,状如黑狗,无尾,可烹之食之。钦簇木,其中有虫,名曰贾诎,状如豚,食之如狗肉味。
又曰:上有山林,下有川泉,地理之间生精,名曰必方。状如鸟,长尾。此阴阳变化所生。玉之精名岱委,其状如美女,衣青衣。见之以桃戈刺之而呼其名则得。金之精名仓,状如豚。居人家,使人不宜妻。以其名呼之即去。死戤精名罔像,其状如小儿,赤色,大耳长爪。以索缚之则可得,烹之吉。
又曰:故门之精名野,状如朱儒,见人则拜。以名呼之,宜饮食。
又曰:故宅之精名曰挥文,又曰山冕。其状如蛇,一身两头,五彩文。以其名呼之,可使取金银。
又曰:故废丘墓之精名曰玄,状如老役夫,衣青衣而好杵舂。以其名呼之,宜禾。
又曰:故道径之精名忌,状如野人。以其名呼之,使人不迷。
又曰:道之精名作器,状如丈夫,善眩人。以其名呼之即去。
又曰:故池之精名意,状如豚。以其名呼之即去。
又曰:故纠戤精明遨,状如美女,好吹箫。以其名呼之则去。
又曰:绝水有金者,精名曰侯伯,状如人,长五尺,彩衣。以其名呼之即去。
又曰:故台屋之精名两贵,状如赤狗。以其名呼之,使人目明。
又曰:左右有石,水生其间,水出流千岁不绝,其精名曰喜。状如小儿,黑色。以名呼之,可使取饮食。
又曰:三军所载精名曰宾满,状如人头,无身,赤目。见人则转。以其名呼之即去。
又曰:故水石者精名庆忌,状如人。乘车盖,日驰千里。以其名呼之,可使入水取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