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632 页/共 737 页
《山海经》曰: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驳。是食豹,可以御兵。
晋郭璞《驳赞》曰:驳惟马类,实畜之英。腾发骧首,嘘天雷鸣。气无不陵,吞虎辟兵。
卷八百九十三 兽部五
马一
《说文》曰:马,怒也,武也。马一赎曰,(音环。)二岁曰驹,三岁曰兆,(音兆。)八岁曰八,(音八。)高六尺曰骄,七尺曰却,(音来。)八尺曰龙。(音陶。)余(音途。)北野之良马也。骜,骏马也,以壬申日死,乘马者忌之。
《尔雅》曰:余马,野马。(北海内有兽,状如马,名余,青色。余,一名野马。)劳鱼研,善升。(,山形似甑,上大下小。时有劳鱼之马,蹄平如研,善升。,山岭也。研,音吟燕切。,音鱼健切。)昆余,枝蹄研,善升。小领,盗骊。(盗骊,千里马也。领,也。余之马,枝蹄如牛,而下平。小领,马种,一名盗骊。)绝有力,戎。(马高八尺。)膝上皆白,。(,马后左脚白,音注也。)四(音敲。)皆白,曾。(,膝下也。)四皆白,首。(俗呼为踏云马。蹄,蹄也。)前足皆白,奚。(下鸡切。)後足皆白,。(巨俱切。)前右足白,启。(《左传》曰:启,服也。)左白,。(音注。)後右足白,骧。左白,骑。骝马白腹,原。(鱼源切。)骊马白跨,。(骊,黑色。跨,髀间。)白州,燕。(州,窍。於见切。)尾本白,晏。(尾抹白也。)尾白,良。(音郎。)勺颡,白颠。(戴星马也。)白达,素悬。(素,鼻茎也。俗所谓漫彻齿。)面颡皆白,惟ζ。(颡,额。)回毛在膺,宜乘。(樊光曰:俗谓之官府马。《伯乐相马法》:旋毛在腹下如乳者,千里马也。)在肘后,减阳。在翰,方。(干,胁。)在背,阕广(皆别旋毛所在之名。)逆毛,居允。(马毛逆刺。)却(音来)牝,骊牡。(马七尺已上为却来。)玄驹,骖。(玄驹,小马别名骖耳。或曰此即腰,古之良马。)牡曰骘,(匠箔东呼驳马为骘。)牝曰舍。(草马名也。)骝白,驳。黄白,皇。(《诗》云:皇驳其马。)骝马黄脊,建,(奇连切。)骊马黄脊,。青骊,。(今之铁验。)青骊ら,单。(色有浅深班驳隐ら,今连钱忽也。)青骊繁鬣,柔。骊白杂毛,鸨。(今之乌忽。)黄白杂毛,丕。(今之桃花马。)阴白杂毛,る。(阴,浅黑,今之泥忽也。)苍白杂毛,骓。彤白杂毛,段。(彤赤也,今之赭白马。)白马黑鬣,骆。白马黑唇,全。(七全切。)黑喙,。一目白,间(音闲。)二目白,鱼。(似鱼眼也。)既差我马,宗庙齐亳,(尚纯也。)戎事齐力,田猎齐足。
《周易□说卦》曰:乾为马。
又《坤卦□彖》曰:腧马地类,行地无疆。
又《说卦》曰:震,其於马也,为善鸣,为(音注)足,为作足,为的颡。
又曰:乾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
又《屯卦》曰:六四,乘马般如,匪寇,婚媾,往吉无不利。
又《下系》曰: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又曰:坤,玄亨利牝马之贞。王弼《文言》注曰:“以龙叙乾,以马明坤,随事义而取像也。”
《礼记□月令》曰:孟春之月,天子驾苍龙。孟夏之月,天子驾赤骝。孟秋之月,天子驾白骆。孟冬之月,天子驾铁骊。
又《学记》曰:始驾马,反之,车在马前。
又《内则》曰:马黑脊而般臂,漏。(漏当为蝼,如蝼蛄臭也。)
又曰:大夫,士卒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必朝服。步路马,必中道。蹙路马刍,有诛。路马死,埋之以帷。
《诗□国风□卷耳》曰:陟彼崔嵬,我马虺ㄨ。
又曰:陟彼高冈,我马玄黄。(虺ㄨ、玄黄,皆病。)
又《鲁颂》曰:《》,颂僖公也。僖公能遵伯禽之法,务农重谷,牧于野,而史克作是颂。(史克,鲁人也。)牡马,在之野,(,良马也。,远野也。)薄言者,有有皇,有殛有黄,以车彭彭。(骊马白跨曰,黄白曰皇,纯黑曰骊,黄も曰黄,彭彭,有容力也。)牡马,在之野。薄言者,有轫有丕,有も有殡,以车亻丕亻丕。(仓白杂毛曰骓,黄白杂毛曰丕,仓祺曰骐。亻丕亻丕,有力也。)牡马,在之野。薄言者,有单有骆,有轵有轫,以车绎绎。(青骊ら曰单,白马黑鬣曰骆,赤身黑鬣曰骝,黑身白鬣曰雒。绎绎,善走也。)牡马,在之野,薄言者,有る有段,有ほ有鱼,以车。(阴白杂毛曰る,彤白杂毛曰段,豪曰ほ,二目白曰鱼。祛祛,强健也。)
又曰: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于田,乘乘黄。(四马皆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又《白驹》曰: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左传□僖十五年》曰:秦晋战于韩,晋惠公乘小驷,郑入也。(郑献马,名小驷。)庆郑曰:“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惟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乾,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竿育。及战,公戎马旋泞而止,公号庆郑,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遂去之。
又曰:晋侯伐齐,齐师夜遁。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马之声,(夜遁,马不相见,故鸣。班,别也。)齐师其遁。”
又《昭四年传》曰:鲁使椒举如晋,求诸侯,晋侯欲勿许,司马侯曰:“不可。”公曰:“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国险而多马、齐楚多难,有是三者,何乡而不济?”对曰:“恃险与马而虞邻国之难,是三殆也。四岳、三途、阳城、太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冀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恃险与马,不可以为固也。”
又《宣上》曰:宋人以文马百驷以赎华玄于郑,半入,华玄逃归。
又《昭七年》曰:卫侯来献,其乘马曰启服,(启服,马名。)堑而死。(堕堑死也。)公将为之椟,(为作棺也。)子家曰:“赣者病矣,请以食之。”乃以帷裹之。
又《定三年》曰:唐成公如楚,有两肃爽马。子常欲之,(成公,唐惠侯之后。肃爽,骏马名。)弗与,三年止之。唐人或相与谋,请代,先从者,许之。饮先从者酒,醉之,窃马而献之子常。子常归唐侯,自拘于司败,(窃马者自拘。)曰:“君以弄马之故,隐君身,(隐,忧约也。)弃国家。群臣请相夫人以偿马,必如之。”(相,助也。夫人,养马者。)唐侯曰:“寡人之过也,二三子无辱。”皆赏之。
又《定下》曰:卫公子地有白马四,公嬖向,向欲之。(向,司马桓。)公取而朱其尾、鬣以与之。(与桓也。)地怒,使其徒扌失而夺之。惧将走,公闭门而泣之,目尽肿。
《谷梁传□僖公》曰:晋献公将伐虢,荀息请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假道於虞,公曰:“杆晋宝也。”荀息曰:“是取中府藏外府,取中厩藏外厩也。”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犹是,马齿长矣。”
《周礼□夏官下》曰:校人,掌脱许之政,(政谓差择养乘之数也。《月令》曰:班马政。)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驽马一物。(种,谓上善似母者。以次差之。玉路驾种马,戎路驾戎马,金路驾齐马,像路驾道马,田路驾田马。驾马,给宫中之役。)天子有十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二种。(降杀之差,每厩为一闲。诸侯有齐马、道马、田马,大夫有闲马,各一闲。其驾马,则皆分为三焉。)凡马,特居四之一。(欲其乘之性相似也。物同气则心一。郑司农云:四之一者,三牝一牡。)春祭马祖,执驹;(马祖,天驷也。《孝经说》云:房为龙马。郑司农云:执驹,无令近母,犹攻驹也。二岁曰驹,三岁曰兆。玄谓:执犭龙拘也。春,通淫之时,驹弱,血气未定,为其乘正伤也。夏祭先牧,颁马攻持;先牧,始养马者,其人未闻。夏通淫之后,攻其特,为其蹄啮不可乘用。郑司农云:攻特,谓乘之。)秋祭马社,臧仆;(马社,始乘马者。《世本□作》曰:相士作乘马。郑司农云:臧仆,谓简练驭者,令皆善也。玄谓:仆,驭五路之仆。)冬祭马步,献马,讲驭夫。(马步,神为灾害马者。献马,见成马于王也。驭夫,驭贰车、从车、使车者也。讲犹简习。)凡大祭祠、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毛马,齐其色也。颁,授,当乘之。)饰币马,执朴而从之。(郑司农云:校人,主饰之也。币马,以马遗人,当币处者也。《聘礼》曰:马则北面,奠币于其前。《士丧礼》下篇曰:荐马缨三就、入门北面交辔,圉人夹牵之,驭者执策立于马后。)凡宾客,受蒲耙马。(宾客植狄马,来朝聘而享王者。)大丧,饰遣车之马,及葬,埋之。(言埋之,则是马途车之刍灵。)田猎,则帅驱逆之车。(帅犹将也。)凡将事于四海山川,则饰黄驹。(四海,犹四方也。王巡守过大山川,则有杀驹以祈沉礼,与玉人职有宗祠以黄金勺前马之礼。)凡国之使者,共蒲耙马。(使者所用私睹。)凡军事,物马而颁之。(物马,齐其力。)
又《夏官下》曰;趣马,掌赞正良马,而齐其饮食,简其六节。(赞也。佐正者,谓校人、臧仆、讲驭夫之时。简,差也。节犹量也。差择脱许以为六等。)掌驾说之颁。(忧揄之第次。)辨四时之居治,以听驭夫。(居谓牧所处,治谓执驹攻转之属。)巫马。掌养疾马而乘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受财于校人。(乘,谓驱步以发其疾。知所疾处,乃治之。相,助也。)马死,则使其贾粥之,入其布于校人。(布,泉也。郑司农云:贾,谓其属官小吏。贾二人。粥,卖也。)
又曰:庾人,掌十有二闲之政。教以阜马、佚特,教兆、攻驹,及祭马祖、祭闲之先牧,及执驹,散马耳,圉马。(九者皆有政教焉。阜,盛牡也。《诗》云:四牡孔阜。杜子春云:佚,当为逸。郑司农云:马三岁曰兆,二岁曰驹。散,读为中散大夫之散,谓聒马耳,毋令善惊也。玄谓:逸者,用之不散,甚劳,安其血气也。教兆,始乘习之也。攻驹,乘其蹄啮者。闲之先牧,先牧制闲者。散马耳,以竹括甲其耳,头动摇则括,中物后遂串习,不复惊。)正校人员选。(校人,谓师圉围也。正员选者,选择可备员者平之。)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却,六尺以上为马。(大小异名。《尔雅》曰:却牝,骊牝;玄驹,骖。郑司农说以《月令》曰:驾苍龙。)
又曰:圉师,掌教圉人养马。春除蓐,衅厩,始牧;夏马;冬献马。射则弛ぉ质。茨墙则翦阖。(蓐,马兹也。马既出而除之新衅焉,神之也。《春秋传》曰: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故字为讶。郑司农云:当为。玄渭:,庑也。庑,所以庇马凉也。充犹居也。茨,盖也。阖,苫也。椹,质。翦阖,圉人所习也。杜子春读椹为齐人言椹之椹。椹,质,所射者习射处。)圉人,掌养马刍牧之事,以役圉师。(役者,圉师使令焉。)凡宾客、丧纪,牵马而入陈。(宾客之马,王所以赐之者。《诗》云:虽无予之,路车乘马。丧纪之马,启后所荐焉。)马亦如之。(马,遣车之马,人捧之,亦牵而入陈。)
又《夏官上》曰: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此三马,买以给官咐戤使,无种也。郑司农曰:皆有物贾,皆有物色及贾直。)纲恶马。(郑司农云:纲,读为以亢其雠之亢。书亦或为亢。亢,御也,禁也。禁去恶马不畜也。玄谓:纲,以縻索维纲狎习之。)凡受马于有司者,书以齿毛,与其贾。马死则牙戤内更,更牙戤外,入马耳。以其物更其外否。(郑司农云:更谓偿也。玄谓:牙戤内死者,偿以齿毛与贾,受之日浅,养之恶也;牙戤外死,入马耳,偿以毛色,不以齿贾任之,过其任也。其外否,牙戤外逾二十日而死,不任用,非用者罪。)马及行,则以任齐其行。(识其所载轻重及道里,齐其劳逸,乃复用之。)若有马讼,则听之。(讼谓卖买之言相负。)禁原蚕者。(原,再也。天文,辰为马;蚕书,蚕为龙精。月直大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物莫能两大,禁再蚕者,为伤马与?)
《论语》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又《宪问》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骥,古之善马也。德,谓在五御之威仪。)
《周书》曰:其西,天子车,立马,乘六青马,阴羽凫旌。(凫羽为旌旄也。)周挂丛主东,青马黑鬣,谓之母儿。(周公主东,则太公主西也。东青马,则西白矣。马名未闻也。)
又曰:义渠以兹白。兹白者,白马倨齿,食虎豹。(义渠,西戎。兹白,一名骏也。)
《韩诗外传》曰:昔者田子方出,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问于御者曰:“杆何马也?”御者曰:“公家畜也。罢而不为用,故出放之。”田子方曰:“少尽其力,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穷士闻之,知所归心焉。
《尚书大传》曰:散宜生之犬戎氏取美马。骢身朱髦鸡目者,取九六焉,陈于纣之庭。纣出见之,还而观之,曰:“杆何人也?”散宜生遂趋而进曰:“吾西蕃之臣昌之使者。”
《太公六韬》曰:商王拘周伯昌于里。太公与散宜生金十镒,求天下珍物,以免君之罪。于是得犬戎氏文马,毫毛朱鬣,目如黄金,项如鸡尾,名鸡斯之乘,以献商王。
《礼斗威仪》曰:君乘祸狞王,其政颂平,南海输驳马。
《春秋考异邮》曰:阴合于八,八合阳九,八九七十二,二为地,地主月,月精为马。月数十二,故马十二月而生。人乘以理天下,王者驾马,故其字以为脱许。
《春秋说题辞》曰:地精为马,十二月而生,应阴纪阳以合功。故人驾马,任重致远利天下。月度疾,故马善走。
《淮南子》曰:八九七十二,耦以乘奇,奇主辰,辰主月,月主马,马十二月而生。
《孝经援神契》曰:德至山林,则泽出神马。
《龙鱼河图》曰:白马玄头,食之杀人。下病食马肉,亦杀人。尾卖马钱娶妇。
《洞林》曰:殷鸿业来作卦,身在申,本命酉,乘马南行西北诌,迳趋木家化为狗,赖子救之不成咎。鸿业丁酉生。后八月中,有急事,借马南出行数里,马倏惊。更西北诌,向戍地,入李家,遂落地,马因啮之。主人出救,得免不见伤也。
《尚书中候》曰:尧沉甑于河,龙马衔甲,赤文绿色,临坛吐甲图。(郑玄注曰:龙像马也,赤文而绿色。)
《广雅》曰;飞兔、飞鸿、野麋、娥鹿、驺吾、走狐、桃辱(音黎)金喙,马属也。
《方言》曰:马食橐,关西曰掩囊,或曰掩兜,或曰楼兜。
《字林》曰:[b271],方问切。众马走也。展,(知扇切。)马卧土中也。延,(音但。)马带也。,马勒也。(,口贡切。)
卷八百九十四 兽部六
马二
《史记》曰: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穆王,得骊骥、温骊、骅骝、绿耳之驷,西巡守,乐而忘归。
又曰:楚庄王有爱马,衣以文绣,置华屋之下,啖以枣脯。马死,欲以大夫礼葬之。乐人优孟入殿门大哭曰:“请以人君之礼葬之。以玉为棺,文梓为椁,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旷,老弱负土。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贵马也。”王曰:“为之奈何?”曰:“请为王言六畜之葬;以龙灶为椁,铜钅历(音历。)为棺,齐以姜桂,荐以木兰,衣以火光,葬人腹中。”王乃以马属大官。
又曰:巴蜀沃野,西近邛笮,有笮马、旄毛。
又曰:马蹄敫千,(敫,苦吊切。)牛千足,此亦比千乘之家。
又曰: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皆与千户侯等。
又曰:东胡使求昌顿千里马,冒顿问群臣,群臣曰:“千里马,匈奴宝也,勿与。”冒顿曰:“与人邻国,奈何惜一马?”遂以与也。
又曰:冒顿围高祖於平城,所骑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龙,北方尽乌骊,南方尽も马。
又曰:郭隗谓燕昭王曰:“臣闻:古人有以千金求市千里马,而不能得,於是与涓人金,请为市之。赍千金觅之,而绝域有千里马,已死,乃用五百金市其首而还。王怒曰:‘安用死马首乎?徒费五百金!’涓人笑曰:‘死马首尚用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以王呵揄,马必将至矣。’未期年,果有献千里马者三匹。”
又曰:任安为卫将军舍人,与田仁会俱为舍人,居门下,心同相爱。二人家贫,无钱用以事将军家监,家监使养恶啮马。两人同床卧,仁窃言曰:“不知人哉!家监”任安曰:“将军尚不知人,况乃家监也。”
又曰:项王骏马名骓,常骑。及被围於垓下,乃悲歌忄亢(苦莽切)忾,(苦改切。)为歌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及至乌江,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常一日千里。不忍杀,以赐公。”
又曰:大宛有善马,在贰师城,不肯与汉使。天子既好宛马,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宛国饶汉物,相与谋曰:“贰师马,宛宝马也。”遂不肯与。汉使怒,妄言,椎金而去。宛贵人怒,遮攻杀汉使,取财物。天子大怒,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伐宛,期至贰师城取善马。
《汉书》曰:孝文皇帝时,有献千里马者,诏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後,吉行日五十里,朕乘千里之马,独先安之?”乃还马。
又曰:郑当时以任侠自喜,孝景时,为太子舍人。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请谢宾客,夜以继日。
又曰:万石君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辂马必式焉。
又曰:石建为太仆,奏事下,自读之,惊恐曰:“书马者与尾而五,今乃四,获谴死矣。”又石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曰:“六马。”
又曰:初,天子发《易》书(发《易》书以卜也。)曰:“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
又曰:《武帝求贤诏》曰:“马或奔是而致千里,士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亦在御之而已。”
又曰:玄狩二年,马生余吾死晷。(在朔方北。)玄鼎四年,马生渥洼死晷。作天马之歌。
又曰:大宛国别邑七十馀城,多善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言大宛国乔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马母置其下,与集,生驹,皆汗血。因号曰天马子也。)
又《天马歌》曰:太一贶天马,千里下,沾赤汗,沫流赭。(大宛马,汗血。沾,濡也。)志ㄈ傥,精权奇。浮□,(,音蹑。言马上浮云也。)ㄙ(音奄)上驰。体容与,万里。(,音逝。,超逾。)今安匹,龙为友。
又歌曰:天马来,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来,历无草,径千里,循兑算。天马来,开远门,竦子身,逝昆仑。天马来,龙之媒,(天马,龙之类。马来,龙必至之,媒也。)游阊阖,观玉台。
又曰:孝武之世,闻天马、蒲陶,则通大宛、安息。自是之後,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於後宫;龙文、鱼目、汗血之马(皆骏马也),充於黄门。
又曰: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山多松,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
又曰: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曰:“及至驾,啮膝,骖乘旦,王良执靶,韩哀附舆。纵驰骋骛,忽如景靡,过都越国,蹶如历块。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何其辽哉!人马相得也。”
又曰:御史大夫卫绾奏:马高五尺九寸以上,齿未平,(马十岁,齿下平。)不得出关。
又曰:昌邑王贺召皇太后果下马乘之。
《後汉书》曰:光武时,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价兼百金。帝以马驾鼓车,剑赐骑士。
又曰:刘盆子既立,乘鲜车大马,赤屏泥。(赤屏泥,谓以缇油屏泥于轼前。)绛络。
又曰:更始既诛王莽,乃北都洛阳。申屠建、李松自长安送传乘舆服御,又遣中黄门从官奉迎迁都。二年二月,更始自洛阳而西。初发,李松奉引,马惊,奔触北宫铁柱门,三马皆死。(《续汉书》曰:祸也。时更始失道,将亡之征。)
又曰:贾复持刘嘉书北渡河,及光武於柏人,因邓禹得召见。光武奇之,禹亦称有将帅节。于是署复破虏将军,督盗贼。复马羸,光武解左骖以赐之。
又曰:马援於交登捩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表上之曰:“夫行天莫若龙,行地莫若马。马者,兵甲植稻,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昔有殡骥,一日千里,伯乐见之,昭然不惑。近世有西河子舆,亦明相法。子舆传西河仪长孺,长孺传茂陵丁君都,君都传成纪杨子阿。臣援常师事子阿,受相马骨法,考之行事,辄有效验。臣硬为:传闻不如亲见,视影不如察形。今欲形之於生马,则骨法难备,又不可得传之於後。孝武皇帝时,善相马者东门京铸作铜马法献之,诏立於鲁班门外,更名鲁班门曰金马门。臣谨备数家骨相以为法。”马高三尺五寸,围四尺五寸,诏置于宣德殿下,以名为马式焉。
又曰:卓茂为丞相府史。常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馀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嘿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茂性不争如此。
又曰:或问第五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
又曰:光和玄年,京师马生人。(京房《易传》曰:诸侯相伐,阙妖马生人。)又《洪范五行传》云:秦孝公二十一年,传有马生人,非其类也,必有非其姓者。其後,始皇盖养吕不韦子,终以绝嗣。此非姓也。
又曰:光和四年春正月,初置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骥,善马也。调,谓征发也。)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二百万。(《前书音义》曰:辜,障;榷,专也。谓障余人卖买,而自取其利。)
又曰:明帝赐东平王苍阴太后器服,及遗宛马一匹,血从前膊氏小孔中出。常闻武帝歌“天马沾赤汗”,今亲见其然也。
又曰:明德马后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衤,(衤,臂衣。今植帝衤,以缚左右手,于事便也。)顾视御者,不及远矣。
谢承《後汉书》曰:朱震,字伯厚,性刚烈。初为从事,奏济阴太守单匡赃罪,并连匡兄中常侍车骑将军超。三府谚曰:“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
《续汉书》曰:张奂,字然明,为安定属国都尉。羌离氵南(呕孕切。)上奂马二十匹,大豪常以金渠八枚遗奂。免召主簿张祁入于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得以入厩;使金如粟,不得以入怀。”尽还不受。
《东观汉记》曰:张湛为光禄勋。帝临朝,或有惰容,湛辄谏其失。常乘白马,上每见湛,辄言“白马生复谏矣。”(事具职官部光禄篇。)
又曰: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遣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
又曰:杜林,字伯山。与马援乡里,素相亲厚。援从南方还,时林马适死,援令子持马一匹遗林,曰:“朋友有车马之馈,可具以备乏。”林受之。居数月,林遣子奉书曰:“将军内施九族,外有宾客,望思者多。林父子两人,食列卿禄,常有盈。今送钱五万。”援受,之,谓子曰:“人当以此为法,是伯山所以胜我也。”
又曰:上始欲征匈奴,与窦固等议出兵调度。皆以为塞外草美,可不须马谷。其后固等将兵到敦煌,当出塞上,请马谷。上以固言前后相违,怒不与谷,皆言案军出塞无谷马故事。马防言:“宣帝时五将出征,匈奴候骑得汉马矢,见其中有粟,知汉兵出,以故引去。以是言之,马当与谷。”上善其用意微,动敕下调马谷。防遂见亲近。
又曰:明德后诏书流布,咸称至德。王主诸处,莫敢犯禁。广平、钜鹿、乐成王入问起居,车骑鞍勒皆纯黑,无金银彩饰,马不逾六,即赐钱五百万。
又曰:桓典为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嫜许。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嫜许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