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633 页/共 737 页
《献帝春秋》曰:曹操与吕布军战,败。布得操而不知是,问曰:“曹使君何在?”答曰:“骑黄马者是也。”因得免。
《魏志》曰:秽国出果下马,汉时恒献之。(马高三尺,乘于果树下行。)
又曰:庞意讨关羽,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时意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
又曰:陈思王表文帝曰:“臣於武皇帝世得大宛紫も马一匹,形应图法。善持头尾,教令习拜。今已能拜,又能行与鼓节相应。谨以奉献。”
又曰:文帝与孙权书曰:“前使于禁及王敦去时所道驺吾、铁骊马,本欲使禁自致之,念将军傥欲速得,今故先付往。此二马朕常所自乘,其调良善走,数万匹选之,真可乐也。中国虽饶马,其知名绝足,亦时有耳。”
又曰:朱建平善相马。文帝将出,取马,建平道遇之,语人曰:“杆马之相,今日死矣。”帝将乘马,马恶衣香,啮帝膝。帝大怒,即杀之。
《魏书》曰:曹公所乘马名绝影,为矢所中,伤颊及足。
《吴书》曰:孙坚於西华失利,坚被疮堕马卧草中。军众分散,不知坚所在。坚所骑嫜许驰还营,地鸣呼。将士随马於草中得坚。
又曰:诸葛恪为将,蜀使至,上谓使曰:“匈糠为将军,君还蜀可报丞相,为致佳马。”恪起陈谢,上曰:“卿未登揄,何为谢?”对曰:“夫蜀,陛下外厩。陛下有诏,臣必得之。是以谢也。”
《吴志》曰:魏使以马求易珠玑、翡翠、毒瑁。孙权曰:“杆皆孤所不用,而可以登揄,何苦而不听与交易?”
《九州春秋》曰:初,吕布骑将侯成遣客牧马十五匹。客悉驱马去向沛城,喻彘刘备。成自将骑逐之,悉登揄还。诸将合礼贺成,成酿五六斛酒,猎得十馀头猪,未饮食,先持半猪、五升酒自入诣布前跪言:“蒙将军恩,逐得所失马。”
《江表传》曰:孙策性好猎,将步骑数百,策驱驰逐鹿,所乘马精骏,从骑绝不能及。
又曰:孙权征合肥,骏马上津桥,桥南已撤,丈馀无板。谷吉利在马後,使权持鞍缓,利於後着辈助马势,遂得超渡。
卷八百九十五 兽部七
马三
《晋书》曰:王济善解马性。常乘一马,著连乾鄣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云:“杆必是惜鄣泥。”使人解去,便渡。故杜预谓济有马癖。
又曰:王师败於荡阴,嵇绍被害。初,绍之行也,侍中秦准谓曰:“今日向难,卿有佳马否?”绍正色曰:“阁驾亲征,以正伐邪,理必有征无战。若使乘舆失守,臣节有在?骏马何为?”闻者莫不叹息。
《载记》曰:慕容有骏马曰赭白,有奇相逸力。石季龙之伐棘城也,将出避难,欲乘之。马悲鸣是啮,人莫能近。曰:“杆马见异,先朝孤常仗之济难,今不欲者,盖先君之意乎?”乃止。季龙寻退,益奇之。至是四十九岁矣,而骏逸不亏。俊比之于鲍氏骢,命铸铜以为其像,亲为铭赞,镌其旁,置之蓟城东掖门。是岁像成而马死。
又曰:符坚遣使西域,称扬坚之盛德,并以缯彩赐诸国王。於是朝献者十有馀国,大宛献天马、千里驹,皆汗血,朱鬣五色,凤膺麟身,及诸珍异五百馀种。坚曰:“吾思汉文之返千里马,咨嗟美咏。今献马其悉返之,庶克念前王,仿佛古人矣。”乃命群臣作止马诗而遣之,示无欲也。
又曰:武昭王皓字玄盛,少而好学,性沉敏宽和,美器度。通涉经史,尤善于文义。及长,颇习武艺,诵《孙吴兵法》。常与吕光太史令郭﹁及其同母弟宋繇同宿,﹁起谓繇曰:“君当位极人臣,李君有国土之分。家有草马生白额驹,此其时也。”吕光末,京兆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敦煌太守赵郡孟敏为沙州刺史,署玄盛效令。敏寻卒,敦煌护军冯翊郭谦、沙州治中敦煌索仙等,以玄盛温毅有惠政,推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玄盛初难之,会宋繇仕於业,告归敦煌,言於玄盛曰:“兄忘郭﹁之言耶?白额驹今已生矣。”玄盛乃从之。
又曰:庾亮所乘马的颅,殷浩以为不利,劝卖之。亮曰:“曷有己之不安移於人乎?”
《晋中兴书》曰:恭帝之为琅琊王,好奇戏。闭一匹马於门内,令人射之,喻遨几箭而死。左右曰:“马,国姓,而射之,不祥甚矣。”乃止。俄而桓玄篡位。
《续安帝纪》曰:司马休植导广固,慕容超有欲害心,而休之不知。休之常所乘骓马於床前养饲,忽连鸣不食,注目视鞍。休之试被之,即不动也。讫还床坐,马又惊跳。因试骑视马,即骤出,裁至门外,奔而驰之。走行数里,休之顾望所住,已有寇至,乘以南奔,殆而获免。後还荆州,加骓马扬武之号。
王隐《晋书》曰:马隆子咸,为成都王前锋。长沙王所统冠军司马王湖,率众讨咸於马市。咸坚不动,湖乃使数十骑下马,缚戟於鞍,而令向咸。又使数十骑各刺所放马,马惊奔咸军,军坏。湖因驰逐猛战,临阵斩咸。
干宝《晋纪》曰:桓范出赴曹爽,宣王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智则智矣,驽马恋刍豆,爽必不能用也。”
邓粲《晋纪》曰:王湛有隐德,兄弟宗族,皆以为痴。居墓次,不交当世。兄子济性呵揄,所乘骏快,意甚袄戤。湛曰:“杆马虽快,力薄不堪苦。近见督邮马,当胜此。”济不然之,取督邮马,食十数日,与湛试之。湛未常乘马,率然便骑,驰骋步骤不异於济,而马不相胜。湛曰:“直行平路,何以别马?惟当於蚁封。”於是就蚁封盘马,记揄果倒踬。济乃服。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骁骑将军吕光封西域,平,上疏曰:“惟龟兹据三十六国掷晷,制彼王侯之命。入其国城,天骥、龙麟、腰、丹髦,万计盈厩。虽伯益再生,卫赐复出,不能辨也。”
又曰:太上四年,高丽使至,献美女十人,千里马一匹。兖州民脱喧率众二千来降,献千里马一匹,羊须去地九寸。拜蒲长水校尉、廪丘公。
《宋书》曰:宋大明五年,吐谷浑拾寅遣使献舞马。
沉约《宋书》曰:鲜卑二子,长曰吐谷浑,少曰若洛,别为慕容氏。浑庶长,正嫡。父在时,分七百户与浑。浑与二部俱牧马,马斗相伤。怒让浑,浑曰:“斗在马而怒及人耶?乖别甚易,今当去汝万里。”於是拥马西行。悔悟,深自咎责,遣旧父老及长吏乙那楼追浑令还。浑曰:“我是卑庶,理无并大。今以马致别,殆天所启诸?君试拥马令东,马若还东,我当相随去。”即使二千骑共遮马令回,马回不盈三百步,倏然悲鸣西走,声若颓山。如是者十馀回,一回一远。楼跪曰:“可汗,此非复人事。”
又曰:刘为右卫将军,年位本在何偃前。孝武初,偃为吏部尚书,图侍中不得,与偃同从郊祠。时偃乘在前,策驷居後,相去数十步。蹋(徒合切。)马及之,谓偃曰:“君辔何疾”?偃曰:“牛骏驭精,所以疾耳。”偃曰:“君马何迟?”曰:“骐骥罗於羁绊,所以居後。”偃曰:“何不着鞭,使致千里?”答曰:“一蹙造青□,何至与驽马争路!”
萧子显《齐书》曰:杨玉夫杀宋苍梧王,将首与王敬则,敬则送太祖。太祖夜乘常所骑赤马入殿。及践祚,号此马为龙骧将军。
《後魏书》曰:高肇字首文,文昭皇太后之兄也。大举征蜀,以肇为大将军,都督诸军。面辞,世宗於东堂亲奉规略。是日,肇所乘骏马停於神虎门外,无故惊倒,又转卧渠中,鞍具瓦解,众咸怪异。肇辞出,见而恶焉。世宗崩,肇还,高阳王与领军于忠遣壮士杀之。
《後周书》曰:于谨常率骑追茹茹,前後十七战,尽降其众。常为贼所围,谨乘骏马一紫一,贼所先识。乃使二人各乘马突阵,贼以为谨也,皆争逐之。谨乃入塞。
《三国典略》曰:西魏孝武将为齐太祖所杀,孝武索所乘波斯骝马,命太宰南阳王跃之。将举其鞍,马蹶而死,帝恶之。日晏还宫,至後门,马惊不前,捶植缔折。入谓潘弥曰:“今日幸无他不?”弥曰:“过夜半则大吉。”须臾,帝饮酒,遇鸩而崩。时年二十五,谥曰孝武。殡于草堂佛寺,十余年乃葬。
又曰:高欢归尔朱荣。刘贵事荣,盛言欢美,荣未之奇也。欢更衣服,重求见焉,因随荣之厩。厩有害马,荣命剪之。欢不绊剪,竟不蹄啮。已而起曰:“凡御恶人,亦如此矣。”荣遂坐欢於床下,屏左右而访时事。欢曰:“闻公有马十赌奕,色别为群,将此竟何用也?”荣曰:“且言尔意。”欢曰:“方今天子愚弱,太后淫乱;誓方□扰,朝政不行。以明公雄武,乘时奋发,但将讨郑俨、徐纥为辞,举鞭足以定天下。此是贺六浑意。”荣大悦,曰:“尔意即我意也。”自是每参军谋。
又曰:齐卢潜与特进慕容俨势。俨之将死,谓其子曰:“卢尚书教我为人,我死之後,将吾も马与之。”其子遂以他马与潜。俨丧出,得停不肯进,巫祝为俨戍曰:“何意不与卢尚书も马?”其子遵命,俨圣乃行。
又曰:齐冯子琮被执於省内,以弓弦绞杀之。使内参以库车载其尸归,人无知者。子琮所乘之马曳缰走,以头扣车,状如号哭,见者异之。车至其门,诸子方握槊,闻库车来,以为赐也,大喜。开视乃哭。
又曰:齐王北伐,太保领太仆安定王贺拔仁进马,并非骏足。齐主让之,仁对曰:“御马超逸,群下不逮。”齐主大怒,免为庶人,命之负炭,输於晋阳。
又曰:周裴果字戎昭,魏齐州刺史遵之子也。从军征讨,乘黄嫜许,衣青袍,每先登陷阵,时人号为黄骢年少。
又曰:周贺若敦与陈侯相拒。敦军数有叛人乘马投者,辄纳之。乃别取一马,牵以赴舡中,人逆以鞭之。如是者再三,马便畏舡不上。後伏兵於岸,乃遣人乘以招,兵迎接,竞来牵马。敦发伏兵掩之,尽殪。後有亡命者,犹谓为诈,不复纳也。
又曰:梁普通中,童谣言或云“青丝白马”者,侯景乃常乘白马,以青丝为勒,用应谣言。
《隋书》曰:初,有童谣曰:“黄班青嫜许,发自寿阳。来时冬气末,去日春风始。”其後陈主果为韩擒所败。擒本名擒虎,黄班之谓也。破建康之始,复乘青嫜许。往反时节皆相应。
《隋书》曰:吐火罗国有山穴,中出神马。每岁牧牝马於穴,所产必名驹。
又曰:吐谷浑有青海,周回千馀里。中有小山,其俗至冬辄放牝马於其上,言得龙种。常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日行千里。故时称青海骢焉。
又曰:长孙晟从晋王破突厥,王大喜,引晟入内同宴极欢。有突厥达官来,预坐,说言突厥之内,大畏长孙总管。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称为闪电。王笑曰:“将军震怒,威行域外,遂以雷霆为比,一何壮哉!”
《唐书》曰:贞观十三年三月乙巳吉辰,厩产白马,朱鬣。
又曰:贞观中,骨利遣使朝贡。太宗遣□麾将军康苏密往抚慰之,仍列其地为玄阙州。俄又遣使随苏密使入朝,献良马十匹。太宗奇其骏异,为掷昶名,号为十骥:一曰腾霜白,二曰皎雪骢,三曰凝露骢,四曰悬光骢,五曰决波俞,六曰飞霞骠,七曰发电赤,八曰流讲罱,九曰翔麟紫,十曰奔红赤。又为文以叙其事。
又曰:永徽中,吐谷浑河源郡王慕容曷钵遣使献骏马。上问其马掷曛性,对曰:“臣国中之最者,所以献之。”上曰:“良马人之所欲,岂可辍彼不足而加我之有馀哉?”乃命还之。
又曰:永徽中,驳马国遣使朝贡。其地在突厥之北,渐近北海,去京师一万四千里。户十万,胜兵三万人,马三十万匹,马色并驳,故以为名。
又曰:开玄十二年,太原献异马驹,其耳如筒,左右各一十量冗,肉尾无毛。
又曰:天宝中,陇右节度皇甫惟明奏:“龙支县人库狄孝义,有马生龙驹。经九旬有九日,身有麟而不生毛。臣就检视,时有庆□五色遥复马上,久而不散。伏望宣付史官,以为实录。”从之。
又曰:吐火罗国有颇梨山,南崖穴中有神马。国人母牧牝马於其侧,时产名驹,皆汗血焉。
又曰:李怀远虽久居荣位,而弘尚简率,其园宅无所改作。常乘款段马,左仆射豆卢钦望谓曰:“公荣贵如此,何不买骏乘?”答曰:“杆马幸免惊蹶,无假别求。”闻者莫不叹美。
《周史》曰:徐台符仕晋,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契丹之陷中原也,台符从虏帐北至於蓟门。及戎人内溃,乃窜身南归。初,台符所乘马好嘶鸣,及自虏中回,常露宿於草中,虽胡骑连群经其左右,而台符马若箝其口。然及行至汉地,即嘶鸣如故。时人以为积善之所感也。
卷八百九十六 兽部八
马四
《战国策》曰:明见春申君曰:“夫骥之齿至矣,焚课车而上太行,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衣而幕之。骥於是俯而喷,仰而鸣,声造於天。欣见伯乐掷戟己也。”
《汉书音义》曰:者,神马也,赤喙黑身。
《穆天子传》曰:天子命驾八骏之乘,右服华骝而左绿耳,右骖赤骥而左白义。天子主车,造父为御。次车之乘,右服渠黄而左逾轮,右骖盗骊而左山子。伯夭主车,参百为御,奔戎为右。天子乃遂东南翔行,驰驱千里,至于巨。巨之人用其牛马之氵重以洗天子之足。(氵重,乳。音东。)
又曰:祝沉牛马豕羊河,宗命乎皇天子。(加皇者,尊之。)天子受命,南面再拜。柏既致河典,乃乘黄之乘为天子先,(所乘马尽黄色,为先驱也。)以极西土。
又曰:天子北征,舍于珠泽,(此泽出珠,因名之也。)以钓于氵不十,因献食马三百,(可以供厨膳者。)牛羊二千。
又曰:辛丑,天子渴于沙衍,(沙中无泉水。)求饮未至,七萃之士曰高奔戎,刺其左骖之颈,取其清血以饮天子。
又曰:天子东游于黄泽,宿于曲洛,(洛水文回曲。)使宫乐谣曰:“黄之池,其马贲(贲,音普问切)沙,皇人威仪;黄之泽,其马喷玉,皇人寿谷。”
郭璞症《穆天子传》曰:《竹书》曰:“北唐之君来见,以一骊马,是生绿耳。”魏时西卑献千里马,白色而两耳黄,名之为黄耳。
《山海经》曰:滑死晷多水马,如马而文臂(臂,前脚。)牛尾,其音如呼。
又曰:天帝之山有草焉,状如莱,臭如蘼芜,名曰杜蘅,可以走马。(带香草,令便马。或曰:马得之健步也。)
又曰:犬戎之国有文马,缟身朱鬣,(缟犹素也。《大传》云:驳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或作良。)乘之寿千岁。
《庄子》曰:夸父山北有林,名桃林,广圆三百里,其中多马。(桃林,今弘农湖县南北名,饶野马。)
又曰:大乐之野,夏后启於此舞九代马。(九代,马名也。)
《庄子》曰: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仪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绊,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後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又《徐无鬼》曰: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若丧若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
《老子》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列子》曰: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以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臣之子皆下才也。臣有所与九方皋,其於马,非臣植等也。”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在沙丘。”穆公曰:“何马?”对曰:“马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公不悦,召伯乐曰:“败矣!子之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曰:“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马至,果天下之马也。(《淮南子》曰九方,余同。)
《晏子春秋》曰:景公游于纪,得金壶,发而视之,有丹书,曰:“勿食反鱼,无乘驽马。”晏子曰:“食鱼无反,无尽民力也;不乘驽马,无致不肖于侧也。”公曰:“纪有此书,何以亡?”晏子曰:“纪有此书,藏之于壶,不亡曷待?”
又曰:景公使人养所爱马,马病死。公怒,令人杀养马者。晏子请数之,曰:“尔有三罪:使汝养马,杀之,一当死也;又杀公所最善马,二当死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必怨叛,诸侯轻伐吾国,三当死也。”公喟然曰:“赦之。”
《家语》曰:孔子相鲁,齐人患其霸也,欲败其正名。乃选女子八十人,衣以文衣而舞《容玑》(《容玑》,舞曲。),及文马四十驷,以遗鲁君。陈女乐、列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之再三,将受焉。鲁君为周道游观,观掷暾日,殆于政事。子路言于孔子,孔子遂行。
又曰: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顾谓左右曰:“君子故有诬人耶?”颜回退。后三日,校来报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颜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善御,而子曰美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而造父又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而造父椿穷其马,故舜无佚民而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马宜为车。)步骤驰聘,朝礼毕矣;(马步骤驰骋,尽朝礼之舞。)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其心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也。”公曰:“善哉,诚若子之言也。”
《春秋后语》曰:苏代欲见齐王,齐王怨苏秦,欲困苏代,不肯见代。代乃说淳于髡曰:“人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如旋去顾破之,臣请献一朝之价。’伯乐乃如其言,一旦而马价什刀。今臣欲以骏马见于王,莫为臣先后,(先后,导引也。)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请献白璧一诗,黄金十镒,以为马食。”(不斥言人欲,云为马之刍草。)淳于髡曰:“谨闻命矣。”入言之于王而见之,王果善苏代矣。
又曰:初,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涓既事魏惠王,将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人召孙膑。孙膑至,以法刑之,断其两足。后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归。田忌喜而客待之。田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驰马,争先;射重称为胜也。)孙膑见其马足不甚相远,有上中下辈,於是膑谓田忌曰:“君第重射,我能令君胜。”(弟,但也。亦且也。司马长卿“弟如临邛”是也。)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临质,孙膑曰:“取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之上驷与彼中驷,取君掷晷獒与彼下驷。”既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千金。於是田忌进孙膑于威王,王问兵法而师之。
《韩子》曰:昔纣为甲百万,左饮马於湛,右饮马於洹,洹水竭,湛水不流。武王甲卒三千,破而王之。
又曰:铅陵卓子乘苍龙挑文之乘,钩饰在前,错缀在後。马欲进则钩饰禁之,退则缀错贯之。造父见而泣曰:“犹人处急世而不知所由也。”或云乘翟文之乘。
又曰: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还,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掷昵可用。”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又曰:如耳说卫嗣君,嗣君悦之。左右曰:“公何为不相也?”公曰:“夫马似鹿者而千金,有千金之马无一金之鹿者何也?马为人用而鹿不为人用。今如子搜扮者,亦不为寡人用,吾是以不相也。”
又曰:伯乐教其憎者相千里马,教其爱者相驽马。以千里马世一有,其利少;驽马多,其利多也。
《孙卿子》曰:伯乐不可欺以马,君子不可欺以人。
又曰:骅骝、骐骥、纤离、绿耳,古之良马也。
又曰:君子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故马鸣而马应之,非知也,其势然也。
又曰: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
《伯乐相马经》曰:马生下堕地,无毛,行千里;尿举一脚,行五百里。阑筋竖者,千里马;膝如团曲,千里,三军莫逐,但知所发,不知所瞬。
又曰:江淮津督徐成,字子长,兄弟蒙宠于府君,治马方以报,千金不传,号淮津方。寻阳丞阳朱君方最良,豫州从事沛国萧跣方最良也。
又曰:马相岁,上下齿,二十四岁,齿黄;三十三岁,齿白。口中欲红色如日月光者,行千里;沟欲深,脊欲如伏龟。两边有回毛曰腾蛇,杀主;口边有回毛曰御祸,妨主;口中有黑者乌衔,马短寿。
又曰:素下去烦恋四寸,行千里。骤而不起,骨劳;砌狞不振,皮劳;振而不喷,气劳。耳欲小而促也。食有三刍,饮有三时也。白额入口,名曰榆写,一名的卢,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回毛在目下,名曰承泪,不利人也。
又曰:马,头为王,欲得方;目为丞相,欲得明;脊为将军,欲得强;腹为城郭,欲得张;(一曰胁为城郭。)四下为令,欲得长。(一曰膝下为令。一曰四下。)眼欲得高巨;(一曰欲其端正。)睛眼欲如悬铃,紫艳光明;下卧蚕悬凿欲得成。鼻孔欲得大,鼻头有王火字。(一曰鼻欲得横筋,鼻上文如王火,欲得明。)口中欲得赤。膝骨圆而张。耳欲相近而坚、小而厚。雍一寸三百里,三寸千里。伏龙骨欲得成。颈欲得长。双扶欲得大而突。蹄欲得厚。腹下欲得平,有八字。马头欲得高而成,尾骨高而垂也。凡相马之法,先观三羸五驽,乃相其馀。大头小颈,一羸也;弱脊大腹,二羸也;小胫大蹄,三羸也。谓五驽者,大头缓耳,一驽也;长颈不折,二驽也;短上长下,三驽也;大骼短胁,四驽也;浅宽薄脾,五驽也。
马援《铜马相法》曰:水火欲分明,(水火,在鼻两孔间。)上唇欲急而方,口中欲红而有光,此马千里。颔下欲深,下唇酉,牙欲去齿一寸,则四百里。牙剑锋则千里。目欲满而泽,肠欲充,兼欲小,肋欲长。悬薄欲厚而缓,(悬薄,服股也。)腹下欲平满,汗沟欲深长。而膝本欲起,肘腋欲开,膝欲方。蹄欲厚三寸,坚如石。鬃欲戴,中骨高三寸。(鬃,中骨也。)颊欲开,而膺下喻邈一尺以上,能久走。鞅欲方,(颈长,)胸欲直而出。(脾骨前向。)凫间欲开,望视之如双凫。
《楚辞》曰: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驹跳而远去。
《符瑞图》曰:王者贵人而贱马,则白马朱鬣集。又云:车马有节则见腾黄。腾黄者,神马也,其色黄。一名乘黄,亦曰飞黄,或曰吉黄,或曰翠黄,一名紫黄。其状如狐,背上有两角。出白氏之国。乘之寿三千岁。(黄帝乘之。)
孙氏《瑞应图》曰:玉马者,王者清明尊贤则至。
又曰:乘黄,王者舆服有度则出。者,神马也,与飞兔同,以明君有德也。
又曰:飞兔者,日行三万里。禹治水土,勤劳历年,救民之害,天应其德则至。蹄者,后土之什,自能言语,王者仁孝於民则出。禹治水土有功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