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621 页/共 737 页
《隋书》曰:文帝仁寿玄年夏,骤雨震雷,大风拔木,宜君湫水移于始平。明年,独孤皇后崩。
《唐书》曰:则天长安四年九月,霖雨兼雪,凡阴一百五十馀日。至神龙玄年正月,五王诛二张,孝和反正,方见晴霁。
又曰:德宗贞玄二十一年,顺宗风病,王叔文用事。连月阴雨,不霁。乃以宪宗为皇太子,制出日即晴。《传》所谓“皇之不极,厥罚恒阴”,皆此类也。
无□而雨
《春秋感精符》曰:失阳事则无□而雨。(宋均注曰:四月纯阳用事,失阳,故无□而雨也。)
《河图秘徵》曰:主急妄怒,失阳事,则主无□而雨。
京氏《别对灾异》曰:无□暴雨,何?人君封拜无功、进无德,则致不□而暴雨。过恶暴扬,诛反受罪,密□而不雨。其救也,诛强恤弱,信及兆民,□雨时也。
《隋书》曰:梁武帝时,雨自七月至十月。是时频年兴师,士卒疲敝。
又曰:玄帝承圣中,湘州贼陆纳推李洪雅为王,羽仪器甲甚精,徒党勇锐。时天日晴明,初无□雾,军发之际,忽然风雨。时人谓为“军泣”,百姓窃言,知其败也。玄帝免ü陵太守王刹垫讨平之。
京房曰:若出军之日,无□而雨,此天泣,军没不还;雨不沾衣,名曰鬼泣,其军必败。
《抱朴子》曰:无□而雨,是为雨血,将军当扬兵讲武以应之。大雨军中,甚,必无功。
雨土
京房《易传》曰:内淫乱,百姓劳距,则天雨土。此小人将起,是谓黄生目,土失其性则雨。尘土沙灰,皆土之类。
《尚书中候》曰:夏桀无道,山亡土崩。殷纣时,十日雨土於亳,纣竟国灭。
伏侯《古今注》曰:汉武帝玄朔四年雨土。
又曰:昭帝始玄二年雨土,昼昏。
又曰:玄帝建昭四年雨土。
《梁书》曰:武帝大同玄年,雨土。二年又雨黄尘,如雪,揽之盈掬。时帝溺於佛法,兴造尤甚。
《後魏书》曰:世宗景明四年,凉州雨土,如雾。时舅尚书令高肇专政,俄而被杀。
《隋书》曰:隋文帝开皇二年,京师雨土。四年,关中乱、饥,诸王各谋为逆。时内营都邑,後起仁寿宫,丁匠死者太半。
雨沙
《隋书》曰:梁简文时,雨黄沙。时侯景陵上,其年人相食。
雨灰
《隋书》曰:梁武大同年,雨灰,色黄。时帝恶人胜己,信佛法,舍身为奴,蔽贤绝道。後有侯景之乱。
雨血
《战国策》曰:齐王三十一年,侵伐邻国,穷兵极武,外怨於诸侯,内失於百姓。燕剿阒毅连五国兵以伐之,王出走。楚使淖齿救齐,淖齿谓王曰:“夫千乘、博昌间,地方数百里,雨血沾衣;嬴博之地,圻及至泉;有人当阙而哭,求之不得,去则又闻其声。王悉知之乎?”王曰:“不知。”淖齿曰:“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何得无诛!”遂杀王,以与燕斗而败。
《汉书》曰:惠帝时,宜阳雨血一顷。时诸吕用事,杀三皇子,建立非嗣,退大臣王陵、赵尧、周昌。后崩,大臣共诛灭诸吕。僵尸流血之应。
又曰:哀帝时,山阳雨血,广三尺,长五尺,大者如钱,小者如麻。後二年,王莽擅朝,诛贵戚,丁傅、董贤用事。
《晋书》曰:惠帝永康玄年三月,尉氏雨血。明年正月,赵脱凶篡位,迁帝於金墉城。其後天下大兵,祸流王室。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前赵刘聪建玄玄年十二月,雨血於左司隶寺,复地。其月,又雨血东宫延明殿,彻瓦在地者深五寸。二年四月,雨血於东宫。其年十二月,又雨血於东宫,广袤顷馀。麟嘉玄年二月,雨血东宫。其月又雨血於光极殿。来年,雨血平阳,广袤十里。其月聪死,刘璨为靳、准所杀。
又曰:後赵石遵时,雨血,周遍邺城。俄为石鉴、冉闵所废。闵遂灭石氏,诛胡人。
又曰:南燕慕容超将败,东菜雨血。俄而国亡。
又曰:後蜀李势末年,天雨血,俄降於桓温也。
《隋书》曰:文帝时,突厥雍闾可汗境内雨血三日。俄而为隋师所灭。
《唐书》曰:高祖武德初,突厥处罗可汗欲侵中夏,会天雨血,三日乃止,而处罗疽发而死。
雨肉
《後汉书》曰:桓帝时,廉县雨肉,似羊肺,大如手。时梁冀专政,盗贼攻掠。明年,梁太后崩,冀亦败。
《魏志》曰:公孙渊将亡,襄平北市生肉,长围各数丈,有头目口喙,无手足而动摇。占曰:“有形不成,有体无声,其国灭亡。”其年,司马宣王讨平之。
《晋书》曰:愍帝建兴玄年十二月,河东雨肉。刘、石拥兵,帝竟遇害。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前赵刘聪时,有流星起于牵牛,入紫宫,龙形,委曲蛇行,光照地,落于平阳北十里。视之则肉,臭闻平阳,长三十步。旁常有哭声。
《墨子》曰:殷纣末年,天雨肉,其年为周武王所灭。
雨毛
京房曰:邪进贤退,前乐後忧,金失其性,则雨毛也。
《汉书》曰:武帝时,天雨白毛。明年又雨之。时征役繁兴,户口凋散。
《晋书》曰:武帝时,蜀雨白毛。益州刺史皇甫晏为牙门张弘谋害。
《隋书》曰:文帝开皇六年,京师雨毛,如马尾,长者二尺,馀六七寸。其月,梁士彦、宇文忻、刘以谋反诛。明年,发十万人筑长城;又於扬州开山造渎以通运。众役繁兴,雨毛之应。
雨冰
《汉书》曰:桓帝时,京师雨冰。其年皇后梁氏崩,梁冀与妻自杀。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凉张骏二年九月,雨冰,状若丝纩,皆着草。
雨花
《隋书》曰:文帝仁寿年,在仁寿宫,频天雨花,大者径寸,小者如俞荚。
又曰:毛州天雨金银花,遍四十馀里。
雨草
京房曰:君吝禄,信衰,厥妖雨草。火失其性,则草妖。
《汉书》曰:玄帝时,雨草,而叶相扌结,大如弹丸。时帝外氏权盛。
京房曰:国破亡,若雨蘖,人主殃。
又曰:平帝时,雨草,状如玄帝。时王氏专政,至於莽,乃篡位。政在私门之家。
《宋书》曰:明帝大始四年,雨草于宫。明年,魏侵青州,杀太守。
雨谷
《史记》曰:梁惠成王八年,雨黍于齐。
京房曰:雨五谷,人相食。
又曰:燕丹囚於秦,天雨粟於燕。後,秦灭之。
《後汉书》曰:光武末,陈留雨粟,形如稗实。
雨鱼
《汉书》曰:成帝时,雨鱼,长五寸已下。时王氏专政。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后蜀李期末年,大雨鱼於宫中,其色黄。其年为李寿废,杀之。
又曰:夏赫连勃勃凤翔玄年五月,雨鱼于统万。时兴役尤甚。
雨螽
《史记》曰:鲁文公三年,雨螽。刘向以为宋杀大夫而无罪、有暴虐赋敛之应。
雨钱
《广五行记》曰:后魏宣武景明年,海陵人黄寻家贫,忽风雨,钱飞至家。後巨富,钱数万。其後被诛。
雨水银
《隋书》曰:文帝仁寿四年八月,仁寿宫内再雨水银。又陕州雨水银。奏高祖,高祖知非祥。其年,太子逆杀,汉王谅举兵。天下将乱之应。
雨金
《史记》曰:晋惠公二年,雨金。至六年,秦穆公涉河伐晋。
雨续
《宋书》曰:孝武大明七年,会稽雨续,委於山泽。续如麻,脆似地毛。至八年,大饿,横尸原野。
雨帛
《宋书》曰:文帝玄嘉十七年七月,张仲舒晨夕辄见门侧有赤气赫然,空中忽雨绛罗於庭中,广七八分,长五六寸,皆以笺纸系之,纸广、长与罗等,纷纷甚。舒恶而焚之。舒经宿暴死。
卷八百七十八 咎徵部五
雪
《左传》曰:昭公四年正月,大雪。刘向以为昭公娶吴,婚於同姓。董仲舒以为季孙宿专政,阴气盛也。
《汉书》曰:武帝时,十二月,大雨雪,人冻死。时衡山王谋反,废而杀之。
又曰:玄帝时,十一月,齐楚大雪,深五尺。时石显陷魏郡,太守京房杀之。
又曰:王莽天凤中,地震,大雨雪,深一丈,竹柏枯死。其年,琅琊女子吕母为子报仇,党至数万,时天下大乱,饥。
《晋书》曰:吴孙权时,正月,大雨雪,平地三尺,鸟兽死者大半。将军全琮于淮南,战死者数十万。
又曰:孙亮时,春,大雨雪,震电。既雷,则雪不当复降。而亮见废。
《宋书》曰:孝武帝时,大雪,平地二尺。明年,虏侵冀州。
《後魏书》曰:世祖太平真君八年,北镇大雪,人畜冻死。时召肯急,司徒崔浩滥被诛。
不时雪
《左传》曰:桓公八年八月,雨雪。刘向以为夫人有淫行,将弑之像。桓公不觉,与夫人如齐而弑死。雪,又雨之阴,出非其时,迫近像,阴气盛也。
《易通卦验》曰:乾得坎之蹇,则夏雨雪。
《诗推度灾》曰:逆天地,绝人伦,则夏雨雪。
京房曰:夏雨雪,臣为乱。
《汉书》曰:文帝时,六月大雨雪。後二年,淮南王长谋反,迁蜀道,死。
又曰:武帝时,三月雨雪,平地厚五尺。是岁,御史大夫张汤有罪自杀。丞相翟严青坐与三长史弃市。
又曰:成帝阳朔四年,四月雨雪,燕雀死。後二年,许皇后废。
《晋书》曰:武帝时,大雪。其年吴将步阐败,死伤甚众。后又八月大雪,折木。
又曰:穆帝时,八月大雪,人马冻死。时政由臣下。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前凉张祚和平玄年,大会,黑风冥暗,五月雨雪,行人冻死。祚广征兵三十馀道,入击南山诸种,时入千里。张掖人王鸾上书谏言:“军不可行,行有大变。”祚怒,以为妖言,斩之。祚与严展、吴绰升飞鸾观,征虏赵长、校尉张入谦光殿,拜张玄静为主,咸称万岁。祚愕然便下曰:“欲杀我耶?”长曰:“然。”遂刺祚,伤额,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