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299 页/共 737 页
《益部耆旧传》曰:孝女叔光雄者,犍为人也。父泥和,永建初为县功曹,乘船堕水物故,尸丧不归。号泣昼夜,心不图存。所生男女二人并数岁,雄乃各为囊盛珠环以系儿,数为决别之辞。家人每防闲之。後稍懈,因乘小船於父堕处恸哭,遂自投水死。弟贤,其夕梦雄告之:“却後六日,当共父同出。”至期伺之,果与父相持江上,郡县表上为,雄立碑,图像其形焉。
《博物志》曰:澹台子羽渡水,子溺死。将葬之,灭明曰:“此命也,吾岂与蝼蚁为亲戚,鱼龟为仇雠?”遂以葬之。
又曰:南郡宜城王子山,到太山从鲍子真学算。到鲁,赋灵光钓拢归渡湘水溺死,时年二十许。其弟子玉亲见之。
《乐府解》曰:《公无渡河》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提壶,乱流而渡。其妻呼而止之,乃遂溺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
相似
《春秋历命序洛书》曰:人皇出於提地之日,九男九兄弟相似,别长九国。
《家语》曰:孔子郑,与弟子相失,独立东郭门。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一人焉,其形长九尺有六寸,河目而隆颡。其头似尧,其项似皋陶,其肩似子产,而腰已下不及禹三寸。”
《孔丛子》曰:苌弘语周文公曰:“吾观仲尼有圣人之表,其状河目而隆颡,是黄帝之形也。修肱而龟背,其长九尺有六寸,是成汤之容体也。然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洽闻强记,博物不群,抑亦圣人之兴者也!”
《史记》曰: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相与共立为师,如夫子时。
又曰:楚相孙叔敖临死属其子,贫困往见优孟。乃为叔敖衣冠,振掌谈语,岁馀像叔敖,王与左右不能别,欲以为相。优孟曰:“孙叔敖尽忠为楚令尹,死,其子负薪。楚相不足为也。”王乃封敖子。
《汉书》曰:夏阳人,姓成名方遂。居湖,以卜筮为事。有故太子舍人尝从方遂卜,谓曰:“子状貌甚似卫太子。”方遂心利其言,几得以富贵,即诈自称诣阙。廷尉建召乡里识知者张宗禄等,方遂坐诬罔不道,要斩东市。
又曰:冯立字圣卿。迁西河上郡守。立居职公廉,治行略与兄野王相似,而多知有恩贷,好为条教。吏民嘉美野王,与立相代为太守,歌之曰:“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
《汉献帝春秋》曰:孝灵皇帝王美人生皇子协。协生十馀日,何皇后妒杀美人。灵帝母永乐董太后摄养协,号曰董侯。董侯八岁,能读诗书。
《魏志》曰:初,高勾丽王生能开目视,国人恶之。及长,果凶虐,数[B117]钞。曾孙位生亦能开目视,国人恶之。勾丽呼相似为位,以似其曾祖,故名曰位。
《晋书》曰:桓玄闻义军起,忧惧曰:“何无忌刘牢之外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虑不成。”
又曰:蜀人王富作乱,郡县讨平之。初,诸葛孔明有盛德于蜀土,子瞻又身死王事,蜀人思之。为瞻不死,故将谓王富曰:“君状貌甚似诸葛亮,君因此思克复以霸巴蜀。”
《晋中兴书》曰:王允之字渊猷,年在总角,从伯敦知之,谓为似己,入则共寝。
檀道鸾《晋阳秋》曰:初,议以吴隐之为黄门郎,而隐之貌似太宗,上不忍见,故攻焉。
《齐书》曰:谢弘微性严正,举止必修礼度。时有蔡湛之者,及见谢安兄弟,谓人曰:“弘微貌类中郎,而性似文靖。”
《梁书》曰:王筠字玄礼,琅琊人。年十六,为《芍药赋》。沈约曰:“王郎非惟额似袁公,见人辄矜。王郎见人必误笑,惟此条不能酷似耳。”袁粲即筠外祖也。
《唐书》曰:王孝杰,雍州新丰人。高宗末,西讨吐蕃,战於大非川,为贼所获。吐蕃赞普见孝杰垂泣曰:“貌类吾父!”厚加敬礼。
《孟子》曰:昔者,孔子殁,子夏、子游、子张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
刘昭《幼童传》曰:汉孝昭帝讳弗陵,武帝少子也。年五六岁,壮大。武帝云:“类我。”甚奇之。
《江表传》曰:孙皓夫人死,皓哀愍,葬於苑中。皓治丧於内,半年不出。国人见葬太奢丽,皆谓皓已死,所葬者是也。皓舅子何都颜状似皓,云都代立也。
《孔融别传》曰:融为太中大夫虎贲士。貌似蔡邕。每酒酣,辄引与同坐。曰:“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
《续搜神记》曰:吴兴施续为吴寻阳督,能言论。有门生亦有意理,常秉无鬼论。门生後渡江,忽有一单衣白合客来,因共言语,遂及鬼神。客辞屈,乃语曰:“仆便是鬼,何以云无?受使来取君。”门生请乞酸苦,鬼问“有似君者不?”云:“施续下都督与仆相似。”鬼许之,便与俱归。与都督对坐,鬼手中出一铁凿,可长尺馀,正自打之,放凿便去。顾语门生慎勿道。俄而,都督云头痛。还所住,至食时便亡。
《说苑》曰:孔子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围孔子之舍。子路怒,奋戟将下斗。孔子止之,曰:“夫歌,予和汝。”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终而甲罢。
《风俗通》曰:陈国张伯喈弟仲喈妇炊於灶下,至井上,谓喈曰:“我今日妆好不?”伯喈曰:“我伯喈也。”妇大惭愧。其夕时,伯喈到,更衣,妇复逐牵其背曰:“今旦大误,谓伯喈为卿。”答曰:“我故伯喈也。”盖亲密无过夫妇,然尚如此,况於初未相见而责先识之乎!
《世说》曰:桓豹奴是王混外甥,形似舅,桓甚讳之。宣武云:“不恒似时似耳,恒似则形,时似是神。”桓愈不悦。
又曰:魏黄初末,吴人发长沙王吴芮冢,容貌如故。吴卒发者见淮南吴纲曰:“君何类长沙王?”纲曰:“先祖也。”去纲近五百年。
《语林》曰:张衡死,蔡邕母始怀孕。此二子才貌甚相类。时人云:“邕是衡之後身。”
又曰:桓温自以雄姿风气,是司马宣王、刘越石一辈器。有以叱王大将军者,意大不平。征苻健还,於北方得一巧作老婢,乃是刘越石妓女。一见温入,潸然而泣。温问其故,答曰:“官家甚似刘司空。”温大悦。即出外修整衣冠,又入,呼问:“我何处似司空?”缇答曰:“眼甚似,恨小。面甚似,恨薄。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宣武於是弛冠解带,不觉忄昏然而睡。不怡者数日。
偶像
《说文》曰:偶,桐人也。
《尚书□说命》曰: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台恐德弗类,兹故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像,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孔安国注曰:审所梦之人刻其形象以旁求之,放于民间。)说筑傅岩之野,惟肖。(傅氏之岩在虞、之界,肖似所梦之形也。)
《史记》曰:孟尝君将入秦,宾客谏,不听。苏代谓曰:“今旦,代从外来,见木偶人与土偶人相与语。木偶人曰:“天雨,子将败矣。”土偶人曰:“我生於土,败即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今秦,虎狼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无乃为土偶人所笑乎!”孟尝君乃止。
《国语》曰:越灭吴,范蠡遂乘轻舟而浮於五湖,莫知其终极。越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朝礼之。环会稽三百里,以为范蠡地。
《春秋後语》曰:秦欲攻安邑,恐齐救之,则以宋委於齐曰:“宋王无道,为木人以像寡人,射其面。寡人地绝兵远,不能攻也。王苟能破宋,有之,寡人如自得之。”
《战国策》曰:孟尝君将入秦,苏秦谓曰:“今臣经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人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土也,八月雨降,淄水至,则子残矣。”曰:“吾残则复西岸。子东园梗也,刻削为人,淄水至则去,漂然将何所之矣。”孟尝乃止。
《汉书》曰:匈奴畏郅都之威,刻木像都之状,交弓射之,莫能中。
《魏志》曰:鲍信与太祖击黄巾,信乃斗死。太祖购求信丧不得,乃刻木如信形,祭而哭之。
《魏略》曰:时苗字德胄,钜鹿人。少清白为人,疾恶。出为寿春令,令行风靡。扬州治在其县,时蒋济为治中。苗以初至任,欲谒济。济素好酒,会其醉,不能见苗,苗怨恨,还刻木为人,署曰:“酒徒蒋济”。立之於坛,旦夕射之。
《江表传》曰:孙权使朱俊往喻关羽,令降。羽乃作像人於城上而潜遁。
又曰:孙皓以张布女为美人,棒杀之。後思其颜色,使工巧刻作美人形,恒置坐侧。
《隋书》曰:柳誓字顾言,本河东人也。拜秘书监,封汉南县公。帝退朝之後,命入阁,言宴讽读,终日而罢,恩若朋友。帝犹恨不能夜召,於是,命匠刻木偶人,施机关,能坐起拜伏,似於誓。帝每在月下对酒,辄令宫人运之於坐,与相酬酢而为欢笑。
《唐书》曰:丘行恭从太宗讨王世充,会战於邙山之上。太宗与诸骑相失,惟行恭独从。寻有劲骑数人追及太宗,矢中御马。行恭乃回骑射之,贼不敢复前。然後,下马拔箭,以其所乘马进太宗。贞观中,有诏刻石为人马,以像行恭拔箭之状,立於昭陵阙前。
又曰:侯君集灭高昌国,拜麴知盛为左武卫将军。及太宗崩,刊石像知盛之形,列於昭陵玄阙之下。
又曰:天宝中,天下州郡皆铸铜为玄宗真容,拟佛像之制。
又曰:天宝五年,於太清宫刻石为李林甫、陈希烈像,侍於圣容之侧。
《孝子传》曰:丁兰早孤,不识其母,乃刻木作母而事之。
车频《秦书》曰:姚苌吻苻坚神像,战求其利。军中士众出入并惊恐,皆云畏苻主像。苌严鼓斩之,以首送苻登。
《抱朴子》曰:张华作《博物志》曰:“黄帝仙去,其臣左彻者削木为黄帝像,帅诸侯奉之。”亦见《汲冢书》。
卷三百九十七 人事部三十八
叙梦
《毛诗□鸡鸣》曰: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笺云:虫飞薨薨,东方旦明之时,我犹乐与君子卧而同梦,言亲爱之也。)
又《节正月》曰:召彼故老,讯之占梦。(笺云:君臣在朝侮玄老,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而已,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也。)
《尚书□泰誓》曰:朕梦叶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
《周礼□春官下》曰:太卜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梦》,三曰《咸陟》。(梦者,人之精神所寤,可占者也。致梦,言梦之所至也。夏后氏作焉。咸,皆也。陟之言得也,周人作焉。,读如诸,戎椅之椅,亦德也。亦言梦所得,殷人作焉。)
又《春官□占梦》曰: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辩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无所感动,平安自梦。)二曰噩梦,(谓惊愕而梦也。)三曰思梦,(觉时所思念之而梦。)四曰寤梦,(觉时道之而梦。)五曰喜梦,(喜悦而梦。)六曰惧梦。(恐惧而梦。)季冬聘王梦,献吉梦于王,王拜受之。(聘,问也。梦者,事之祥吉凶之占,在日月星辰。季冬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于是发弊而问焉,若休庆之云尔,因献群臣之吉梦于王归美焉。)
《左传□昭七》曰:郑子产如晋。晋侯有疾。韩宣子曰:“寡君寝疾,於今三月矣。并走群望,(晋望祠山川走往祈祷。)有加而无瘳。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对曰:“以君之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祠之。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祠也乎?”韩子祠夏郊,晋侯有间。(间,差也。)
又昭七曰: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祭之为落,台今在华容城内。)太宰启强来召公,公将往,梦襄公祖。(祖祭道神。)梓慎曰:“君不果行。襄公之楚也,梦周公祖而行。今襄公实祖,君其不行。”子服惠伯曰:“行也,先君未尝楚,故周公祖以道之。襄公楚矣,而祖以道。君不行,何之?”三月公如楚。
《论语》曰:孔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谢承《後汉书》曰: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仕郡为功曹。与汝南张邵字玄伯为友。後玄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省视之。玄伯临终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寻乃卒。式忽梦见玄伯,玄冕垂缨,履屐而呼曰:“吾以某日死,某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觉而惊,悲叹赴之。
《魏志》曰:周宣字孔和。为太史。尝有问宣者曰:“吾夜梦见刍狗,其占何也?”宣答曰:“君欲得美食耳。”有顷,出行,果遇丰膳。後又问:“昨夜复梦见刍狗,何也?”宣曰:“欲堕车折脚,宜戒慎之。”顷之,果如宣言。後又问曰:“昨夜梦见刍狗,何也?”宣对曰:“君家欲失火,当护之。”俄遂火起。已而语宣曰:“前後三时,皆不梦也,聊试君耳,何以皆验耶?”宣对曰:“此神灵动君使言,故与真梦无异也。”又问:“三梦刍狗,而其占不同,何也?”宣曰:“刍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梦当得饮食也。祭祠讫,则刍狗为车所轹,故中梦当堕车脚也。刍狗既车轹之,後必载以为樵,故後梦忧失火也。”宣之叙梦,凡此类也。
《後魏书》曰:庄帝永安中,北海王颢入洛。庄帝北巡,城阳王徽投前洛阳令寇祖仁。祖仁闻尔朱兆捕徽,乃斩首送之。兆梦徽曰:“我有金二百斤,马一百匹,在祖仁家,卿可取之。”兆於上悬祖仁首於树,以石坠足,鞭之求金、马。祖仁死,时人以为立报。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录》曰:索ヨ字叔彻。善数术、占梦。孝廉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ヨ曰:“冰上有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上与冰下人语,为阴阳介事,君当为人媒,冰泮而婚成。”策曰:“老夫耄矣,不为媒也。”会太守田邈因策为子求张公徵女,仲春而婚。郡主簿张宅梦走马上山,还舍三周,但见松柏,不知门处,ヨ曰:“马为离,离为火,祸也。人上山为凶字。但见松柏,墓门像也,不知门处。为无门也。三周,三期也。後三年必有大祸。宅果与贾摹等谋反,伏诛焉。兴平问ヨ曰:“我昨夜梦舍马舞,数十人向马拍手,何也?”ヨ曰:“马者,火也。舞为火起,向马拍手,救火人也。”平未归而火起。郡功曹张邈尝奉使诣州,夜梦狼啖一脚。ヨ曰:“脚肉被啖,为却字。”会东虏反,遂不行。张斌当举孝廉,梦竖竿中天。ヨ曰:“此未字也。”斌果停。凡所占梦,莫不中验。
皇甫谧《帝王世纪》曰: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垢去土解,清治者。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也哉?夫千钧之弩,异力能运者也。驱羊数万群,是能善牧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也?”於是,依二梦之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得力牧於大泽,进以为将。
又曰:汤思贤梦见有人负鼎抗俎,对己而笑。寤而占曰:“鼎为和味,俎者割截,天下岂有人为吾宰者哉?”初,力牧之後曰伊挚,耕於有莘之野,汤闻以币聘。有莘之君留而不进。汤乃求婚於有莘之君。有莘之君遂嫁女於汤,以挚为媵臣。至亳,乃负鼎抱俎见汤也。
《列子》曰:觉有八徵,梦有六候。奚谓六候?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此六者,神所交也。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於天地,应於物类。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灬},阴阳俱壮则梦生杀。以浮虚吻疾者则梦扬,以沉实吻疾者则梦溺。藉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则梦飞。将阴梦火,将疾梦食。饮酒者忧,歌舞者哭。故神遇为梦,形接为事,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
又曰:西极之南隅有国名古莽。阴阳之气所不交,寒暑亡辩。日月之光所不照,昼夜亡辩。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
又曰:周之尹氏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有老役夫筋力竭矣,夜则昏惫而熟寐。而昔昔梦为国君,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觉则复役人。有慰喻其勤者,役夫曰:“人生百年,昼夜各分。吾昼为仆夫,苦则苦矣。夜为人君,其乐无比,何所怨哉!”尹氏卢锺家业,心形俱疲,昏惫而寐。昔昔梦为人仆,趋走作役,无不为也,数骂杖挞,无不至也。尹氏病之,以访其友。其友曰:“若夜梦为仆夫,苦逸之复,数之常也。若欲觉梦兼之,岂可得耶?”
又曰:黄帝十有五年,昼梦游於华胥氏之国。其国在州西,台州北,不知距齐国几千万里也。非舟车足力之所及。彼中无师长,无嗜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帝寤,怡然而召辅相而告之曰:“朕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弗获疲而睡。若此,知至道不可以情求。朕得之矣!”
《庄子》曰:梦者,阴阳之精也。心所喜怒,则精气从之。
又曰: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此寤寐事变也。)方其梦也,不知其梦,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後知其梦。
又曰: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傅子》曰:梦攀日月,觉而不上天庭。梦入九泉,寤而不及地下。高宗得说,偶中耳。
《淮南子》曰:若人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弊而复新,其为乐可胜计耶!譬若梦,梦为鸟而飞於天,梦为鱼而没於渊。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觉而後知其梦也。今将有所大觉,乃後知今此之为大梦也。
《博物志》曰:太公为灌坛瘤拢於时,文王梦见一妇人哭於道,因问其故。答曰:“吾是太岳之女,嫁为西海之妇。吾行往来必以暴风疾雨。今灌坛令当吾道,吾不敢以暴风疾雨过也。”梦觉,遂召太公。三日果有暴风疾雨过其灌坛也。
《始兴记》曰:林水源里有石室。室前盘石上行罗十瓮,中悉是饼银。采伐过之,不得取之,取必迷闷。晋孝武、太玄初,封驱之家奴窃三饼,归发看,有蛇螫之而死。其夜驱之梦神语之曰:“君奴不谨,盗银三饼,即日显戮。”觉,奴已死,银由在,复还之矣。
《论衡》曰:赵简子梦见天帝也。以梦占之,知楼台山陵,官位之象也。人梦上楼,升山陵,辄得官位,实楼台山陵非官位也。则智简子梦见帝,非天帝也。
《世说》曰:卫总角时,尝问乐广梦。乐云:“是想。”卫曰:“神形所不接而梦,岂是想?”乐曰:“因也。”卫思因不得,遂成病。乐闻,故命驾为剖析之。卫病即小馋拢乐叹曰:“此儿胸中当必无膏肓。”
《梦书》曰:梦者,像也,精气动也。魂魄离身,神来往也。阴阳感成,吉凶验也。梦者,语其人,预见过失,如其贤者,知之自改革也。梦者,告也,告其形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喘嗅,口不言也。魂出游,身独在。心所思念忘身也。受天神戒,还告人也。受戒不精,忘神言也。名之为寤,告苻臻也。古有梦官,世相傅也。
又曰:昔圣帝明王之时,神气昭然先见,故尧梦乘龙上太山,舜梦击天鼓,禹梦其手长,汤梦布令天下,後皆有天下。桀梦疾风坏其宫,纣梦大雷击其手,齐桓梦为大禽所中,秦二世梦虎啮其马。王者梦之,皆失天下。
《黄帝针经》曰:歧伯曰:“正邪外袭内,而未有定舍也。反淫於藏,荣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梦喜。气淫於府,则有馀於外,不足於内。气淫於藏,则有馀於内,不足於外。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涉大火而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心气盛则梦喜笑,脾气励则梦歌乐,体重身不举。肾气盛则梦脊两解,不属其气。客於心则梦见丘山爝火。客於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於肝则梦山林树木。客於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客於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客於膀胱则梦游行。客於胃则梦饮食。客於大肠则梦田野。客於小肠则梦聚邑街衢。客於胆则梦斗讼自刳。客於阴则梦接内。客於顶则梦斩首。客於足则梦行走而不能及,居深井内。客於股肱则梦礼节拜跪。”
王子年《拾遗录》曰:融高西有梦草,茎似蓍柯,采之为占,则智吉凶。怀之以占梦,立知祸福。
吉梦上
《尚书□说命》曰:高宗梦得说,(盘庚弟,小乙子,名武丁,德高可尊,故号高宗,梦得贤相,名曰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使百官以所梦之形象经营求之於外野,德之於傅岩之。)
《毛诗□鸿雁□斯干》曰: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又《鸿雁□无羊》曰:牧人乃梦,众维鱼矣,维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维矣,室家溱溱。
《左传□僖下》曰:晋侯梦与楚子搏,(搏,手搏也。)楚子伏己而其脑。(,睫也。)子犯曰:“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晋侯上向故得天,楚子下向地故伏其罪也。脑所以柔物。)
又宣上曰: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吉,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生穆公,名之曰兰。
又昭玄曰:昔武王邑姜方震大叔,(邑姜,武王后,齐太公女也,怀胎为震大叔,成王之弟虞。)梦帝(帝,天也。)吻己曰:“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蕃育其子孙。”
又哀下曰:宋景公无子,取公孙周之子得与启,畜诸公宫,未有立焉。公卒,得梦启北首而寝於卢门,(卢门,宋东门也,北首死处在门外,失国之象也。)己为乌而集於上,朱加於南门,尾加於桐门,(桐门北至。)曰:“余梦美,必立。”乃立得。
《春秋玄命苞》曰:尧为天子,梦白帝遗吾马喙子。其母为扶,始升丘,睹白帝上有□虎,感己生皋陶。(此尽梦所见告之辞也。云虎,有云状如虎。)尧聘,索状如。问之如尧言,徵与语,明於刑法。
《周书》曰:文王去商在程。正月既生魄,大姒梦见商之庭产棘。小子发取周庭之梓树乎阙间,梓化为松柏或作。寤惊,以告文王。王及太子发并拜。告梦受商之大命于皇天上帝。
《史记》曰:秦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於衍。(李奇曰:,昔乎山;阪曰衍。)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徵,君其祠之。”
又曰:王太后母曰臧儿,嫁为槐里王仲妻,生两女,长女嫁为金王孙妇。臧儿卜女当贵,乃夺金氏,内之太子宫。太子幸爱之,生三女一男。男方任身时,王美人梦日入怀。太子曰:“此贵徵也。”孝景帝即位,王夫人为皇后,其男为太子。景帝崩,太子袭号为武皇帝。
《汉书》曰:高祖薄姬内後宫,岁馀不得幸。始,姬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曰:“先贵无相忘。”已而,管夫人、子儿先幸汉王。汉王四年,坐河南城,四幸灵台,此两美人侍而薄姬不得见。二人相与笑薄姬初时约。汉王问其故,两人俱以实告。汉王心凄然怜薄姬。是日,召欲幸之。对曰:“昨梦龙据胸。”上曰:“是贵徵也!吾为汝成之。”幸,有身,生文帝。
卷三百九十八 人事部三十九
吉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