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295 页/共 737 页
又昭公曰:楚灵王围吴朱方,执齐庆封,将杀之。使人令於军中曰:“有若齐庆封杀其君者乎?”封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曰:有若楚公子围杀其兄之子の而代之为君者乎?”军人粲然皆笑。
《论语□宪问》曰: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後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後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後取,人不厌其取。”
又《阳货》曰: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莞尔,小笑貌。)
《史记》曰:吴王问孙子兵法。孙子曰:“愿得大王宠姬二人以为军阵长。”吴王曰:“诺。”使二夫人为军队长,各将一队。令宫女三百被甲而立,告以兵法,令随鼓进退。令曰:“闻一鼓皆庄,二鼓操兵,三鼓皆为战形。”于是,宫女皆掩口而笑。孙子操χ击鼓,三令五申,其笑如故。孙子怒,目如明星,声如骇虎M袖上冲冠,鬓旁绝缨。顾谓执法曰:“取引夫人斩之。”
又曰:有者盘散行汲。赵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者到门曰:“臣不幸癃病,而君之後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应曰:“诺。”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怪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者,君为爱色而贱士,即去耳。”平原乃斩美人头,自造门进者,因谢焉。其後门下乃复稍稍来。
又曰:高祖奉玉卮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又曰:孟尝君之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人闻孟尝君贤,皆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眇小丈夫耳!”
《汉书》曰:公孙弘为人谈笑多闻。(师古曰:善于谈笑而又多闻也。)
又曰:匡衡字稚圭。好学,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如淳曰:使人笑不能止。)
《东观汉记》曰:光武微时与邓晨观谶,云刘秀当为天子。或言国师公刘秀当之。光武曰:“安知非仆乎?”建武三年,上徵邓晨还京师,数宴见,说故旧平生为忻乐。晨从容谓帝曰:“仆竟辩之。”帝大笑。
又曰:初,桓荣遭仓卒困厄时,尝与族人桓玄卿俱捃拾投,闲辄诵诗。玄卿谓荣曰:“卿但尽气尔,当安复施用时乎?”荣笑而不应。後荣为太常,玄卿来候荣,诸子谓曰:“平生笑君尽气,今何如?”玄卿曰:“我农民,安能预知此!”
又曰:桓荣为博士,入会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举手奉以拜。帝笑止之曰:“此真儒生也。”愈见敬厚。
《魏志》曰:贾诩字文和。文帝为五官将,而临淄侯植才名方盛,各有党,有夺宗之议。太祖又问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
又曰:明悼毛皇后父嘉,本典虞车工,卒暴富贵。明帝令朝臣会其家饮宴,其容止举动甚痴,语辄自谓侯身。时人以为笑。
《蜀志》曰:马忠为人宽济有度量,但谈啁(张流切。)大笑,忿怒不形于颜色。
王隐《晋书》曰:杜预伐吴,军入城,至都督孙歆帐下,生将歆诣预。王先列,得歆头。而预生送歆洛中,大笑。
《晋中兴书》曰:石勒与李阳相近。阳性刚愎,每岁与争沤麻池,共相打扑,互有胜负。勒贵,召阳,引入言及平生酒醋,宣阳肘曰:“卿年老,臂中故有力不?颇复与人斗耶?孤往昔数得卿尊拳,卿亦数遭孤毒手。”因大笑。赏赐甚厚。即日拜阳奉车都尉,除始兴太守。时有醉胡乘马径入府门,勒问门吏冯翥:“向走马入门为是何人而不弹白?”翥见问,惶遽误对忘讳:“向有醉胡乘马驰来,即以呵问,胡人难与语,非小吏所制。”勒笑曰:“胡正自难与言。”其後章武太守樊坦入辞,居贫,衣服甚陋,曰:“樊章武贫耶?朝服何以坏恶?”坦性疏谬,对曰:“顷遇羯胡,资财荡尽,是以穷弊。”勒大笑曰:“羯胡贼乃尔,大恶,取君物尽。”坦汗流而不敢谢。勒赐坦衣,恕而不问。
萧子显《齐书》曰:徵张敬儿为护军将军常侍如故。敬儿武将不习朝仪,闻当内迁,乃于密室中屏人学揖让答对。空中俯仰,如此竟日。妾侍窃窥笑焉。
崔鸿《十六国春秋□後赵录》曰:桃豹字安步,范阳人。少时以胆勇骑射称,尝攘臂大言曰:“大丈夫遭遇魏太祖,不封万户侯位上将者,非丈夫也。”时类笑之,豹骂言:“尔鼠子辈,安知君子豹变之志乎!”后起中原,豹为十八骑之雄,事勒甚恭。
又《南燕录》曰:慕容德。建平四年妖贼王始聚众于太山莱芜谷,自称太平皇帝。置署公卿。父固为太上皇,兄林为征东,弟秦为征西。讨擒之将刑焉,市人皆骂之曰:“何为妖妄,自贻族灭,父兄今并何在?”始曰:“太上皇蒙尘于外,征东征西为乱兵所害,朕躬虽存,复何聊赖。”其妻赵氏怒之曰:“君正坐口过以至于此,如何临死犹有狂言。”始曰:“皇后何不达天命?自古及今,岂有不亡之国。”行刑者以刀环筑之,始曰:“朕当崩,终不改号。”德闻而笑谓左右曰:“荧惑之人,死由狂语,何可不杀。”
《南史》曰:宋司徒褚彦回送相州刺史王僧虔,阁道坏,坠水。仆射王俭马惊跣下车。谢超宗抚掌笑曰:“落水三公,堕车仆射。”
《唐书》曰:马周疏曰:“人主每见前代之亡,则知其政教之所由丧,而皆不知其身之失。是知殷纣笑夏桀之亡,而幽厉亦笑殷纣之灭,隋炀帝大业之初,又笑齐魏之失国。今之视炀帝亦犹炀帝之视齐魏,不可不诫。”
又曰:李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
《战国策》曰:楚王游于□梦,有狂兕触车径轮。弯弓而射,应发而殪。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万岁千秋之後,谁与此同乐乎?”安陵君泣涕数行而进曰:“臣入则侍纶席,出则陪万乘,万岁千秋之後,愿得身灭黄泉,先辱蝼蚁。”王大悦。
《晏子》曰:景公置酒太山之上。酒酣,公四面望,喟然叹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而死耶!“左右泣者三人,曰:“臣细人也,犹将难死,而况公乎!”晏子搏髀仰天大笑曰:“乐哉!今日之饮也。”公怒曰:“笑何也?”对曰:“臣见怯君一、谀臣三,是以大笑。”公惭而更辞。
《老子》曰: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列子》曰:晋文公出,会欲伐卫。公子□仰而笑,公问何笑。曰:“臣之邻人有送其妻私家者,道见桑妇悦而与言,然顾视其妻,亦有招之者。臣窃笑之。”公悟其言,乃引师还。未至,而有伐其北鄙者矣。
《庄子》曰:齐桓公田于泽,见鬼焉。公反,诶(音熙)诒(音怡)为病,数日不出。齐士有皇子告敖者曰:“臣闻野有委蛇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见者殆乎。”霸公冁然笑曰:“此寡人所见也。”不终日而病去。
又曰:造不及笑,献笑不及排。(所造皆适,则忘适矣,故不及笑。排者,推移之谓也。夫礼,哭必哀,献笑必乐,哀乐存怀,则不能与适推移矣。)
又曰:盗跖谓孔子曰:“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瘐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邓析子》曰:故体痛者口不能不呼,心悦者颜不能不笑。
《孟子》曰: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乎夏畦。”(胁肩,竦体也。谄笑,强笑也。此言其言劳苦,甚于仲夏之月治畦、灌园之勤也。)
《吕氏春秋》曰:戎尝寇周,幽王击鼓,诸侯皆至。褒姒大悦而笑。王欲褒姒之笑,数数击鼓。诸侯至,无寇。及真寇至击鼓,而诸侯不来,遂为戎所灭。
又曰:强令之笑则不乐,强令之哭则不悲,不由中心也。
《淮南子》曰:强哭者虽疾不哀,强欢者虽笑不乐。戴哀者见歌而泣,戴乐者见哭而笑。
《说苑》曰:楚魏会于晋阳,将以伐齐。齐王患之,使人召淳于髡曰:“楚魏谋,欲伐齐,愿先生与寡人共之。”淳于髡大笑而不应。王怫然作色曰:“先生以寡人国为戏乎?”淳于髡对曰:“臣不敢以王国为戏也。臣怜之祠田也。以箧饮与一鲋鱼,其祝曰:‘下田ㄜ耶,(ㄜ耶,下田也。)得百车。鸡果者宜禾。’(鸡果,鸡肝黑土。)臣笑其所以祠者少,而所求者多。”王曰:“善。”赐之千金,革车百乘,立为上卿。
又曰:赵简子举毙蕙齐,有被甲而笑者。简子曰:“子何笑?”对曰:“臣乃有宿笑。”简子曰:“有以说之则可,无则死。”对曰:“当桑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追之,不能及。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也。”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也。”还师而归。
《论衡》曰:天怒则隆隆雷声,天喜应哑哑而笑。那不闻笑也?
桓子《新论》曰:关东语曰:“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笑。知肉美味,则对屠门而大嚼。”
《郭子》曰:王淳与妇锺氏共坐,见武子从庭前过。淳谓妇曰:“生儿如是,足慰人意。”妇笑曰:“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故可不翅如此。”参军是浑中弟,名沦,字太冲,为晋文王大将军。从征寿春,遇疾亡。时人惜焉。
《世说》曰:二陆入洛,而士龙不诣张公。公问士衡,□何以不来。机曰:“有疾,恐公不悉,故未敢自见。”俄而,□诣华。华为人多姿质,又好帛缠鬓,□见而大笑,不能自已。士龙尝着衰帻上船,因水中自见其影,便大笑不能已,几落水中。
又曰:王大将军尚主,如厕,见漆箱中盛乾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果,食遂为之尽。既还,婢擎金漆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王因倒豆着水中饮之,谓是乾饭。群婢莫不笑。
又曰:殷荆州有所识作赋示之,殷甚以为有才。语王恭:“见新文甚可观。”便於手中亟出之。王既读,殷笑不自胜。王看竟,既不笑亦不言好恶,但以如意点之而已。殷怅然自失。
《语林》曰:吊王武子。客正哭,见孙子荆驴鸣,变声成笑。
又曰:董昭失势,久为卫尉。昭乃厚加意于侏儒。正朝大会,侏儒作董卫尉啼,面叙太祖时事,举坐大笑。明帝怅然不怡,月中以为司徒。
《曹瞒别传》曰:太祖为人佻易无威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确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投诸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琐语》曰:师旷御,晋平公鼓瑟,辍而笑曰:“齐君与其嬖人戏,坠於床而伤其臂。”平公命人书之曰:“某年某月,齐君戏而伤。”问之于齐侯,笑曰:“然。有之。”
《东方朔别传》曰:朔于上前射覆,中之。郭舍人亟屈,被榜。上辄大笑。
又曰:南山有木,名曰柘。良工材之,可以射,射中人情,如掩兔。舍人数穷,何不早谢。上乃搏髀大笑也。
《荀勖别传》曰:司徒钅,帝问其人。勖曰:“魏文用贾诩为公,孙权笑之。”
《神异经》曰:东方有人,不妄语,恒笑。仓卒见之,如痴。(张华注曰:今人痴好笑,本此。)
《搜神记》曰:孙杀徐光而无血。後上蒋陵,有大风荡车,顾见光在松树上附手笑之。俄而诛。
《蜀记》曰:谯周字允南,巴西人。体貌素朴,无造次辩论之才。诸葛亮领益州牧,命周为劝学从事。初见,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请推笑者。亮曰:“孤犹不能忍,况左右乎?”
黄义《仲交广记》曰:合浦尹牙为郡主簿,太守到官三年不笑。牙问其故,曰:“父为太尉所杀。”牙乃辞,至洛为太尉养马。三年,断其头而还南。
《正论》曰:搔癣之为悦,先笑而後出拢
《养生要诀》曰:人语笑欲令至少,不欲令声高,若过误笑,损肺肠,精神不足。
《楚词□九歌》曰: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
宋玉《登徒子赋》曰:腰如约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卷三百九十二 人事部三十三
吟
《释名》曰:吟,严也。其声本出于故愁,故声严肃,使听之凄叹也。
《说文》曰:吟,叹也。
《毛诗□关雎序》曰:吟咏情性,以讽其上。
《东观汉记》曰:梁鸿常闭户吟咏、书记,遂潜思著书十馀篇。
《魏志》曰:管辂随军而行,过母丘俭墓。下,倚树哀吟,精神不乐。人问其故,辂曰:“林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诔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臧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备,法当灭族,不过二载应至矣。”卒如其言。
《蜀志》曰:诸葛亮字孔明。早孤,躬耕垅亩,好为《梁甫吟》,每自比于管、乐。
《唐书》曰:蔡允恭,荆州江陵人。有风采,解缀文雅,善吟咏。炀帝所属词赋,多令讽诵之。
《庄子》曰:北门成问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闻之,蔼蔼默默,乃不自得。”帝曰:“吾奏以阴阳之和,烛以日月之明,其声能长,虑之不知,望之不见,党然立于四虚之通,倚槁梧而吟。”
又曰:庄子谓惠子曰:“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依树而吟,处槁梧而瞑。”
《文士传》曰:李康清廉有志节,不能和俗,为乡里豪右之所共害,故官涂不进。作《游山九吟辞》曰:“盖人生天地之间。若流电之过户牖,轻尘之栖弱草矣?”
《湘中记》曰:涉湘千里,但闻渔父吟。中流相和,其声绵邈也。
盛弘之《荆州记》曰:新城郡氵亲(初觐切。)水,别有一溪,其傍有白马塞。孟达登之叹曰:“金城千里!”遂为《上氵亲吟》。彼方人犹傅此。声韵凄激,其哀思之音乎。
《西京杂记》曰:相如将聘茂陵人为妾,文君作《白头吟》。
《盐铁论》曰:曾子倚山而吟,山鸟下翔。
《世说》曰:韩寿美姿容,贾公辟为掾。充每聚会,其女于青琐中看,见寿,心甚悦之。乃问其婢“识此人不?”缇说是其先主。女内怀存想,发於吟咏。婢後往寿家,具说如此,并言女色丽。寿闻之,心动,乃因婢通意。婢以白女,女大喜,乃期往宿。寿し捷绝人,乃逾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贾公觉女悦畅,有异于常。
《陈武别传》曰:陈武字国本,休屠胡人。常骑驴牧羊。诸家牧竖十数人,或有知歌谣者,武遂学《太山梁父》、《幽州马客吟》及《行路难》之属。
阮籍《乐论》曰:汉顺帝上恭陵,过樊濯,闻鸣鸟而悲,泣下横流。曰:“善哉!鸟鸣。”使左右吟之。使声若是,岂不佳乎!此谓以悲为乐也。
王粲《登楼赋》曰:锺仪幽而楚奏,庄舄显而越吟。
啸
《说文》曰:啸,吟也。
《杂字解诂》曰:啸,吹声也。
《毛诗□江有汜》曰: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笺:大啸蹙口而出声也。)
又《白华》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後汉书》曰:南阳太守成晋委功曹岑至。郡中谣曰:“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晋但坐啸。”
《汉晋春秋》曰:桓帝幸樊城,百姓莫不观。有一老父独耕不辍。议郎张温使问焉,父啸而不答。
《魏略》曰:诸葛亮在荆州游学,每晨夜,常抱膝长啸。
《魏氏春秋》曰:阮籍少时,尝游苏门山。山有隐者,莫知其姓名。有竹实数斛,臼杵而已。籍从之,与谈太古无为之道,五帝三王之义。萧然曾不经听。籍乃对之长笑,清韵响亮。苏门生攸尔而笑。籍既降,苏门生亦啸,若鸾凤之音。
《晋阳春秋》曰:嵇康见孙登,对之长啸,逾时不言。康辞还,曰:“先生竟无言乎?”登曰:“惜哉!”
《晋中兴书》曰:桓石秀风韵秀彻。叔父冲尝与石秀共猎,猎徒甚盛,观者倾坐。石秀未尝瞻盼,啸咏而已。
《晋书》曰:石勒年十四,随邑人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王衍见而异之,谓左右曰:“向胡雏吾观其声,视有奇志,将恐为天下之患。”驰遣收之,会勒去。
又曰:谢弈,桓温辟为安西司马,犹推布衣之好。在温座岸帻啸咏,无异常日。温曰:“我方外司马。”
又曰:王徽之在吴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往观之。乃遥造竹下,讽啸良久。主人洒扫请坐,徽之不顾。将去,主人乃闭门。徽之尽欢而去。
又曰:谢鲲邻家高氏有女,常往挑之。女方织,以梭投,折鲲齿。既归,微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也。”
《赵书》曰:石勒屯葛陂,值天雨不息。勒长史刀应劝勒降晋,勒愀然而啸。张宾劝勒还北,勒攘臂曰:“宾计是也。应宜斩。”
《吴越春秋》曰:越王念吴,欲复之,乃中夜抱柱而哭。哭讫,承之以啸。于是群臣咸曰:“君王何愁心之甚也。夫复雠诛敌非君王之忧,自是臣下之急务。”
又曰:吴王阖闾将欲伐楚,登台南向而啸。有顷而叹,群臣莫有晓王意者。子胥乃荐孙子。孙子者,吴人,名武,善为兵法,僻隐幽居,世人莫知其能。
《英雄记》曰:向栩为性卓诡不凡,好读《老子》,状如学道,又复似狂。居尝灶北坐,被,喜长啸。人客从就,辄伏不视。人有于栩前独拜,栩不答。
《山海经》曰:玉山者,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戴胜。(蓬发,乱发。胜,玉胜也。)
《庄子》曰:童子夜啸,鬼数若齿。
《孙登列传》曰:孙登字公和,汲郡共县人。清静无为,其情志悄如也。好读《易》、弹琴,颓然自得。观其风神,若游六合之外。当魏末,共处北山中,以石室为宇,编草自覆。阮嗣宗闻登而往焉,见公和苫盖,被端坐岩下鼓琴。嗣宗自下趋进,既坐,莫得与言。嗣宗乃嘹嘈长啸,与琴音谐会,雍雍然。登乃攸尔而笑,因啸和之。妙响动林壑,风气清太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