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296 页/共 737 页

《竹林七贤论》曰:阮籍字嗣宗,性乐酒,善啸,声闻百步。箕踞啸歌,酣放自若。时苏门山中忽有真人宰缮。籍亲往寻其人幼梢巅,遂登岭从之,箕坐相对。籍乃商略终古以问之,仡然不应,籍因对之长啸。有顷,彼乃断然叹曰:“可更作。”籍又啸,意尽退还半岭,闻岭巅酋然有声,若数部鼓吹。顾瞻,乃向人之啸也。(《世说》同。) 《王□别传》曰:王道与庾亮游于石头,会遇□至。是日迅风飞帆,□倚楼而长啸,神气甚逸。 王子年《拾遗记》曰:太始二年,南方有因霄之国,人皆善啸。大丈夫啸闻百里,妇人啸闻五十里。如笙竽之音,秋冬则声清高,春夏则声沉下。人舌尖处倒向喉内,亦云有两舌重沓,以爪徐刮之,则啸声逾远。故《吕氏春秋》云“反舌殊乡之国”,即此之谓也。 《列女传》曰:鲁漆室之女者,过时未人。当穆公之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邻人妇从谓曰:“何啸之悲也?子欲嫁乎?”女曰:“吾忧鲁君老而太子少也。” 《西京杂记》曰:东方生善啸。每一曼声长啸,尘落瓦飞。 《郭子》曰:刘道真少时,(刘宝,字道真,高平人,安北将军。)渔钓而惫于草泽。善歌啸,闻之者无不留连。有一老妪识其非常人,甚乐歌啸,乃杀豚进。重真食豚尽,了不谢。 《世说》曰:晋文王德盛功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惟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饮自若。 又曰:刘越石为胡骑所围,数重,窘迫无计。刘依夕乘月登楼清啸,胡贼闻之,皆凄悲长叹。 又曰: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诸人色动,并唱使还。太傅神情方雅,王逸少吟啸不言。 又曰:王子猷尝寄人空宅,便令种竹。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又曰:谢万北征,尝以啸咏自高,未尝抚慰众士。谢公谓曰:“汝为玄帅,宜数唤诸将慰劳之。”万都无其说,直以如意指四座曰:“诸公皆是劲卒。”诸将甚怨之。 《搜神记》曰:赵炳尝临水从船人乞渡,船人不许。炳乃张盖坐其中,长啸呼风,乱流而济。 《浔阳记》曰:桓宣穆使人寻庐山,见一人谓之曰:“君过前岭,必逢二年少相随长啸,试要问之。若不与言者,可速去。”此人过岭,果见二年少以袂掩鼻长啸,状如恶兽。呼不与言。 《神境记》曰:营道郡西有灵源山,有石髓紫芝者。有采药此山闻林谷间有长啸者。今樵人往往犹闻焉。 《异苑》曰:浔阳姑石在江之坻。初,桓玄西下,令人登之,中岭,便闻长啸,声甚清彻。至峰顶,见一人箕踞石上啸。旨曰:“啸者,其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言之浊可以通人事,达情性,啸之清可以感鬼神,致不死。出其言善,千里应之;出其啸清,万灵授职。故古之学道者重矣。” 又曰:太上道君授于西王母,西王母授于南极真人,南极真人授于广成子,广成子授于啸父,啸父授于务光,务光授于舜,舜演之为琴以授禹。自後而废。续有晋太行山仙君孙公得之,乃得道而无所首缮。阮嗣宗所得少分。其後堙灭,不复闻矣。 又曰:啸有一十五章:一曰权舆,啸之始也;二曰流□,乃古之善啸者,听韩娥之声而写之;三曰深溪虎,古之善啸者,听溪中虎声而写之;四曰高柳蝉,古之善啸者,听而写之;五曰空林夜鬼,古之善啸者,夜过空林,闻而写之;六曰巫峡猿,古之善啸者,闻而写之;七曰下鸿鹄,出于师旷,演清角之音,善啸者写之;八曰古木鸢;九曰龙吟,皆啸者闻而写之;十曰动地,出於孙公,其音亦师旷清徵也;十一曰苏门,孙公隐苏门山之作也;十二曰刘公命鬼,仙人刘根之所为也;十三曰阮氏逸韵,阮籍所作也;十四曰正章,深远极大,非常声也;十五曰毕者,五音之极,而大道毕矣。 晋成公绥《啸赋》曰:逸群公子体奇好异,傲世忘荣,绝弃人事。于是,延友生,集同好,精性命之至机,研道德之玄奥,邈跨俗而遗身,乃慷慨而长啸。发妙声于丹唇,激哀音於皓齿。响抑扬而潜转,气冲郁而起。协黄宫于清角,杂商羽于流徵,飘游□於泰清,集长风乎万里。谅自然之至音,非丝竹之所拟。 桓玄《与袁宜都书论啸》曰:读卿歌赋,序咏音声皆有清味,然以啸为仿佛有限不足以致幽旨,将未至耶?夫契神之音,既不俟多瞻而通其致。苟一音足以究清和之极,阮公之言不动苏门之听,而微啸一鼓,玄默为之解颜,若人之兴逸响惟深也哉。 袁山松答书曰:啸有清浮之美,而无控引之肾拢歌穷渊根之致,用之弥觉其远。至乎吐辞送意,曲究其奥,岂唇吻之切,发一往之清吟而已。若夫阮公之啸,苏门之和,盖感其一奇,何为徵此,一至大疑啸歌所拘邪! 颦 《韩子》曰:韩昭侯使人藏弊。或曰:“君亦不仁矣,弊不以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曰:“吾闻明君颦有为颦,笑有为笑,之与颦,笑相去远矣。吾必待有功,故藏之未有与也。” 《庄子》曰:西施病心而颦,其里之鬼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走之。夫彼知美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嵇康《高士传》曰:於陵仲子,齐人。常归省母。人馈其兄鹅,仲子颦蹙曰:“恶用是者哉?” 卷三百九十三 人事部三十四 坐 《释名》曰:坐,挫也。骨节挫屈也。(“小人群党,坐于王床。”王床者,王者床。) 《毛诗□车邻》曰: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礼记□曲礼上》曰:夫为人子者坐不中席。 又曰:离坐离立,无往参焉。 又曰:男女不杂坐。 又曰:立毋跛,坐无箕。 又曰:有忧者侧席而坐,有丧者专席而坐。 又曰:虚坐尽後,食坐尽前。 《左传□襄二十六》曰:伍举奔晋,声子遇之郊,班荆相与食。(班,布;荆,坐。) 又襄二十七年曰:卫子鲜奔晋。公使止之,不可。及河,又使止之。止使者而盟于河,托于木门,(木门,青向。)不向卫国而坐。(怨之深也。) 又定四曰:申包胥如秦乞师,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春秋演孔图》曰: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 《尔雅》曰:妥,安坐也。 《汉书》曰: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焉。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进者,会礼之财也,主赋剑礼,进为之师也。)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 又曰: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坐。及坐,郎署袁盎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盎曰:“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以同坐哉?” 又曰:茂陵徐生上疏言:“霍氏泰盛。”後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致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禄言曲突者。” 又曰:高祖使陆贾赐赵他印,为南越王。贾至,赵佗结基倨见贾。(基倨,谓伸其两肢而坐也,亦曰箕距。) 又曰:谚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又曰:陈遵字孟公。时列侯有与陈遵同姓者,每至,门人曰陈孟公,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陈惊坐。 《东观汉记》曰:上幸谯。使王霸攻周建,贼雨射城中,中霸前酒尊,霸安坐不动。 又曰:隗嚣围来歙,上自将救之。围解,置酒高会,赐歙班绝席,坐在诸将之右。 谢承《後汉书》曰:汝南薛字子礼,为北海长。家贫,坐无完席。妻曰:“白居,无俸禄给子孙,复无完席耶?”以善席与,自坐败者。 又曰:郑敬字次都。钓於大泽,折芰而坐,以荷荐肉,瓠瓢盛酒,琴书自娱。 范晔《後汉书》曰:袁术僭号,人情离叛,欲北至青州从袁谭,曹操使刘备邀之还寿春,至江亭坐箦床而叹曰:“袁术乃至于是乎?”欧血而死。 又曰:孔融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後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宾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与蔡邕素善,邕卒後,有虎贲士貌类于邕,融每酒酣,引与同坐。 又曰:郑公业谏董卓曰:“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言不妄视也。) 《吴书》曰:孙权遣于禁还,群臣送禁。虞翻谓禁曰:“卿勿谓吴无人,吾谋不用耳。”禁虽为翻所恶,然犹盛叹翻。魏文帝为翻设虚坐。 《蜀志》曰:费为诸葛亮司马。值军帅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每并坐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涕泣横集。常入坐其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也。 又曰:王平字子均,巴西{宀万}渠人。生长戎旅,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汉》诸记《传》听之,备知其义。从朝至夕,端坐俨然也。 《吴志》曰:步骘字子山,与广陵卫旌俱以种瓜自给。会稽焦征羌,郡之豪族。骘等修刺奉瓜,征羌见之,隐几坐帐中,设席于地坐骘、旌。旌忿耻,骘神色自若。 邓粲《晋记》曰:裴遐性恬和。同类有试遐者,推堕床下。遐拂衣还坐,言无异色。 《汉晋春秋》曰:王褒父仪为文帝所杀,未尝西向坐,示不臣也。 《晋中兴书》曰:陶淡字处静。年十五,便服食绝。家累千金,僮客百数,淡终日端拱,绝不婚娶。居临湘县山中,立小草屋,裁足容身。时还家,设小床独坐,不与人共。 《何晏别传》曰:胩小时,武帝雅奇之,欲以为子。每挟将游观,命与诸子长幼相次。晏微觉,於是,坐则专席,止则独立。或问其故,答曰:“礼,异族不相贯坐位。” 《孟嘉别传》曰:庾亮领江州,嘉为从事。褚褒为豫章,出朝。亮正旦大会,时彦悉集,嘉坐次第甚远。褒问亮曰:“闻有孟嘉其人,何在?”亮曰:“在坐。卿但自觅。”褒观众人,指嘉谓亮曰:“将无是乎?”亮欣然笑。嘉为褒所得,乃益重嘉焉。 皇甫谧《高士传》曰:管宁常坐一木榻,五十馀年。榻上当膝皆穿。 《六韬》曰:文王出田,见吕尚坐茅而渔,乃再拜与归。 又曰:纣之时,妇女坐之绮席。 《晏子》曰:景公猎,休,坐地食。晏子後至,灭葭而席。公不悦曰:“子席何也?”对曰:“臣闻介胄坐阵不席,狱讼不席,狱户不席,三者皆忧也,臣不敢以忧侍坐。” 《孟子》曰:晋平公之於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 《庄子》曰:原宪处鲁,居环堵之室,匡坐而弦歌。 《风俗通》曰:延嘉中,中常侍单超、左、(音贯。)徐璜、具瑗、唐衡在帝左右,纵其奸慝。时人谓之语曰:“左回天,徐转日,具独坐。”言其信用,甚於圆转。 又曰:汝南陈伯敬,行必举步,坐必俨然。 《郭子》曰:何次道(充,字次道。)往王丞相,许丞相以麈尾霍床,呼何共坐,云:“来,来,此是君位。” 《世说》曰: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太初共坐,时人谓之蒹葭倚玉树。 《语林》曰:马融算浑天不合,召郑玄令算,一算便决。及玄业成辞归,融心忌焉,玄亦疑有追者,乃坐桥下,在水上据屐。融果转戒欲敕追之。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据木,此必死矣。”遂罢追。 《俗说》曰:王僧敬神明俊彻,为一时之标。桓玄时集聚宾客,莫有出其右者。王在坐,都不复觉有馀人。坐无王,便觉殷仲文、谢益寿吻佳。王僧敬兄弟列坐斋中,见之若神。小人从户前过,皆肃然毛竖。嵇康《绝交书》曰:“危坐一时,Φ不得摇。” 卧 《说文》曰:眠,翕目也。寝,病卧也。卧,休也。 《释名》曰:卧,化也。其精神变化不与觉时同也。寐,谧也;谧,静无声也。寝,侵也,损事功也。瞑,泯也,无知泯泯也。 《礼记□玉藻》曰:君子寝恒东首。(郑玄注曰:首生气也。) 又《乐记》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 《论语□公冶长》曰: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亏也,于予与何诛。”(诛,责。) 又《乡党》曰:寝不尸。(布展手足,似尸象。) 《史记》曰:吴起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乘骑。 又曰:上自将击黥布,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强起,至曲邮,因说上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军。上曰:“子房虽疾强卧,而傅太子。” 《汉书》曰:黥布反,上疾,欲使太子击之。吕后承间为上泣曰:“上虽疾,强载辎车,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 又曰:上欲废太子。吕后使建成侯吕泽劫张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 又曰:汲黯拜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上曰:“君薄淮阳耶?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重卧而治之。” 又曰:初,武帝遗诏以讨莽何罗功,封金日为宅侯。日以帝少不受封,辅政岁馀,病困。大将军光白封,日卧授印绶,一日薨。 又曰:吴楚反,乏粮,饥,欲退数挑战。周亚夫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於帐下。亚夫终卧不起,须臾亦定。 又曰:董贤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籍上衣袖,上欲起,恐动贤,乃断袖而起。 又曰:王莽军师外破,大臣内叛,忧懑不能食,但饮酒啖鳆鱼。读军书倦,因凭几寝,不复就床。 《後汉书》曰:彭宠自立为燕王。其妻数恶梦,又多见变怪。五年春,宠斋,独在便室,仓头子密等三人因宠卧寝寐,共缚宠着床。告外吏云:“大王斋禁,皆使吏休。” 《东观汉记》曰:吴汉击富平,获索二贼於平原。明年春,贼率五万馀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坚卧不动。 又曰:上在邯郸宫,昼卧温明钓拢耿入,造床下,请问。因说曰:“今更始失政,天下可驰檄而定。” 又曰:杨政常过杨虚侯马武,武称疾卧,欲令政拜床下。政入户,径上床坐,武恨,语言不怿。政因曰:“蕃臣不思求贤报国而骄天下英俊,今日摇动者,刀入胁。”左右大惊。 《蜀志》曰:先主既定益州,广汉太守夏纂请秦密为师友祭酒,领五官掾,称曰仲父。密称疾卧在茅舍,纂将功曹石、主簿王并即密底社谈,密卧如故。 沈约《宋书》曰:羊欣字敬玄。从父不疑为乌程令。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常夏月入县,欣着新绢裙昼寝,献之书数幅而去。欣书本工,因此弥善。 《锺离意别传》曰:严遵者,与光武皇帝俱为诸生。游涉他县同门精学。暮夜宿,二人寒不得寝卧,更相谓曰:“後若豪贵,忆此之难,宜勿相忘。” 《罗含别传》曰:罗含,字君章。少尝昼卧,梦一鸟文色异常,径飞入口。 《杜祭酒别传》曰:君新作被,Й眠觉晏起,乃叹:“Й便眠使人不起!”异事,因令看陌上有寒人,举被乞之,常眠布被中。 《会稽典录》曰:陈修字奉迁。少为郡。受《韩诗》、《梁春秋》,家贫为吏,常出檐,上下恒食乾□。(音备。)每至正腊,僵卧不起。同僚请,不肯往,其志操如此。 《吴越春秋》曰:楚平王遣使者封函印绶,追召子胥。子胥以夜半时卧觉,忽而仰天悲叹,言曰:“父兄俱死,当谁归乎?”泣下交流。恐为楚所得,乃贯弓执矢,步出东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