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514 页/共 736 页
王为桓温大司马主簿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焉。
江为吴令中军将军殷浩将谋北伐请为谘议参军浩甚重之迁长史浩方修复雒阳经营荒梗为上佐甚有辅弼之益军中书檄皆以委。
刘锺为刘牢之镇北参军督护高祖每有戎事锺不辞艰剧专心尽力甚见爱信。
宋刘穆之高祖初定京城辟为车骑主簿诸大处分皆仓卒立定并穆之所建也。遂委以腹心之任动止谘焉穆之亦竭节尽诚无所遗隐从征广固还拒卢循常居幕中画策决断众事刘毅等疾穆之见亲每从容言其权重高祖愈信仗之後迁太尉中军司马高祖西伐司马休之中军将军长沙王道知留任而事无大小一决穆之乃加丹阳尹高祖西讨刘毅以诸葛长民监留府扌摄後事高祖疑长民难独任留穆之以辅之加建威将军置佐吏配给实力长民果有异谋而犹豫不能发乃屏人谓穆之曰:悠悠之言皆云:太尉与我不平何以至此穆之曰:公溯流远伐而以老母稚子委节下。若一毫不尽岂容如此邪意乃小安高祖还长民伏诛。
臧焘为通直郎高祖镇军车骑中军太尉谘议参军高祖北伐关雒大司马琅琊王同行除大司马从事中郎扌留府事。
谢景仁为高祖车骑司马及高祖北伐时大司马琅邪王天子母弟属当储副高祖深以根本为忧转景仁为大司马专扌府任。
徐羡之为高祖太尉左司马高祖北伐掌留任以副贰刘穆之。
谢晦为高祖太尉主簿从征关雒内外要任悉委之王诞为高祖太尉谘议参军转长史尽心归奉日夜不懈高祖甚委使之。
张茂度为高祖太尉主簿杨州治中从事史高祖西伐刘毅茂度居守留州事悉委之军还迁中书侍郎高祖北伐关雒复任留州事。
王华为文帝司马太祖入奉大统留华扌後任。
颜竣为孝武安北镇军北中郎府主簿孝武镇浔阳迁南中郎记室参军元嘉三十年春以父延之致仕固求解职不许赐假未发而孝武举兵入讨元凶转谘议参军领录事任总外内并造檄书孝武发浔阳便有疾领录事自沈庆之以下并不得相见唯竣皆专断施行。
张邵初为世子中军参军武帝北伐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刘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事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帝曰:此自委穆之及卿耳。又为文帝荆州司马领南郡相事悉决於邵。
刘湛为彭城王义康豫州长史梁郡太守义康弱年未得亲政府州事悉委湛後为江夏王义恭抚军长史湛子琰于江陵病卒湛求自送丧还都义恭亦为之陈请文帝答义恭曰:吾亦得湛启事为之酸怀乃不欲苟违所请但汝弱年新涉庶务八州殷旷专断事重畴咨委仗不可不得其人量算二三未获便相顺许今答湛启权停彼葬顷朝臣零落相继寄怀转寡湛实国器吾乃欲令其引还直以西夏任重要。且停此事耳汝庆赏黜罚豫关失得者必宜悉相委寄庾登之为衡阳王义季征虏长史义季少年未亲政众事一以委之。
范晔为始兴王後军长史领南下邳太守及为杨州未亲政事悉以委晔。
谢方明为左将军道长史高祖命府内众事皆谘决之随府转中军长史寻更加晋陵太守复为骠骑长史南郡相委任如初。
江湛为吏部郎随王诞为北中郎将南徐州刺史以湛为长史南东海太守政事悉委之。
南齐胡谐之南昌人武帝顿盆城使谐之守浔阳城及为江州复以谐之为别驾委以事任。
沈冲字景绰为武帝征虏长史浔阳太守甚见委遇帝还都使冲行府州事。
江┙为明帝骠骑谘议参军帝时辅政委以腹心。
沈为竟陵王子良府参军领参州部传从事子良甚相知赏家事皆委子良薨复事刺史始安王遥光尝被使送民丁速而无怨遥光谓同使吏曰:尔何不学沈所为乃令专知州狱事。
李之字孔璋为蔡兴宗安西府佐委以职事清治见知。
宗史为南康王荆州别驾时西土位望唯史与同郡乐谒刘坦为州人所推信故领军将军萧[A13C]胄深相委仗每事谘焉。
徐ゼ为晋安王谘议参军王总戎北伐以ゼ兼宁蛮府长史参赞戎政教命军书多自ゼ出。
孔休源为晋安王府长史南兰陵太守别敕专行南徐州事休源累佐名藩甚得民誉王深相倚仗军民机务动止询谋尝于中斋别施一榻云:此是孔长史坐人莫得预焉其见敬如此。
梁蔡道恭齐末为和帝西中郎中兵参军帝起兵萧[A13C]胄以道恭素著威略专相委任。
王茂为高祖雍州长史帝以王佐许之事无大小皆询焉。
何远为後汉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在府尽其智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
萧允为晋王长史王为南豫州允从为长史时王尚少未亲民务故委允行府州事。
刘为湘东王中记室太清中侯景乱世祖称制上疏书檄多委焉亦竭力尽忠甚蒙赏遇。
许亨为太尉王僧辨从事中郎与吴兴沈景对掌书记府朝政务一以委焉。
庾黔娄乡人邓元起为益州刺史以黔娄为录事参军。又得荆州刺史萧遥欣故客蒋光济并厚待之任以州事黔娄甚清洁光济多计谋并劝为善政。
刘盈为岳阳王察中郎府录事参军随察之镇有器度勤于公军国经谋颇得察预。
陈谢岐仕梁为山阴令侯景乱岐流寓东阳景平依於张彪彪在吴郡及会稽庶事一以委之彪每征讨尝留岐监郡知後事。
赵知礼字齐旦高祖讨元景仲引为记室常侍左右深被委任当时计画莫不预焉知礼亦多所献替。
陆山才字孔章为周文育南豫州都督长史文育不知书疏政事悉以委之文育南讨欧阳计画多出山才及文育西征王琳留山才监江州事仍镇豫章。
卢渊为京兆王愉兼长史赐绢百疋愉既年少巨细多决于渊渊以诚信御物甚得东南民和。
陆见贤侍中缮之兄子宣帝为杨州牧乃以为治中从事史深被知遇历给事黄门侍郎。
程文季为始兴王府门内中直兵参军是时王为杨州刺史镇治城府中事悉以委之。
後魏辛琛为荥阳郡丞孝文南征太守元丽从舆驾诏琛曰:委郡事如太守也。
高颢自符玺郎中出为冀州别驾未之任属刺史元愉据州反宣武遣尚书李平为都督率众讨之平以颢彼州领袖乃引为录事参军仍领统军军机取舍多与参决。
杨机字显略为河南尹元晖功曹晖尤委以郡,或谓晖曰:弗躬弗亲庶人弗信何得委事于机高卧而已晖曰:吾闻君子劳於求士逸於任贤吾既委得其才何为不可由是声名更著。
阳固为尚书考功郎大军征硖石敕为仆射李平行台匕兵郎平奇固勇敢军中大事悉与谋之。
崔光韶为济州辅国府司马刺史高祖甚知之政事多委访焉。
甄楷字德旨定州人刺史广阳王渊被徵还朝时楷丁忧在乡渊临发召楷兼长史委以州任。
高绪为冀州仪同府中司兵参军为府主封隆之所赏隆之行梁州引自随常令扌摄数郡。
房天乐为青州别驾大将军文秀拔为长史督齐郡州府之事一以委之。
高道穆初为萧宝寅行台郎中军机之事多以委之大都督崔延伯败後贼势转︹屡请益兵朝廷不许宝寅谓道穆曰:非卿一行兵无益理遂令乘传赴雒灵太后亲问贼势道穆具以状对太后怒曰:比来使人皆言贼弱何独云:其强也。道穆曰:前使不实者当是冀陛下恩颜望г爵赏臣既忝使人不敢虚妄愿令近臣亲简足知虚实。
杨侃为叔椿雍州录事参军带长安令府州之务多所委决。
崔康为彭城王勰卫军府录事参军勰从征行招致壮侠以为部下勰目之谓左右曰:吾当寄胆气於此人。
姜俭为太尉外兵参军萧宝寅讨关西引为开府属军机谋略多所参预俭亦自谓遭逢知己遂竭诚委卢阳乌为彭城王府长史京兆王愉拜都督徐州刺史以阳乌兼长史州事巨细委之。
朱瑞为将军尔朱荣府户曹参军瑞长厚质直敬爱人士。又为大行台郎中甚为荣所亲任。
刘贵为尔朱荣府骑兵参军荣性猛急贵尤严峻每见任使多惬荣心遂被信遇位望日重加抚军将军北齐薛叔东魏天平初神武引为丞相长史叔宿有能名深被礼遇军国之事多所关知叔亦推诚尽节屡进忠谠。
张华原字满国少明敏有器度神武开骠骑府引为法曹参军迁大丞相府属仍侍左右从于信都深为高祖所亲待高祖每号令三军府尝令宣谕意旨。
孙搴为神武相府主簿掌文笔能通鲜卑语兼宣传号令当烦剧之任大见赏重。
赵彦深为神武丞相功曹参军专掌机密及文襄嗣位丞相虑河南有变乃自巡抚委彦深後事转大行台都官郎中临发握手泣曰:以母弟相幸得此心既而内外宁静彦深之力也。
裴昭字元景为文襄府墨曹参军甚见亲委与陈元康崔暹等参谋机密。
裴隽为幽州刺史卢文伟平北府长流参军隽案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馀顷民赖其修立之功多以委焉。
崔昂文襄在藩尝委以腹心之任及入辅朝政召为开府长史时勋将亲族宾客在都下放纵多行不轨孙腾司马子如之门尤剧昂受帝密旨以法绳之未几之间内外齐肃。
李义深为并州长史时刺史可朱浑道元不亲细务民事多委义深甚济机速。
後周令狐整初为後魏东阳王元荣主簿委以庶务画诺而已赵善初为後。
魏尔朱天光主簿天光讨邢杲及万俟鬼奴以善为长史军中谋议每参预之。
苏亮初为後魏齐王萧宝寅参军历开府主簿记室参军宝寅称大将军仍为之掾宝寅雅知重亮凡有文檄谋议皆以委之寻行武功郡事甚著声绩长孙稚尔朱天光等西讨并以亮为郎中专典文翰及贺拔岳为关西行台引亮为左丞典机密。
吕思礼初为後魏关西大行台贺拔岳郎中与姚幼愉入关俱为岳所重专掌机密甚有时誉。
柳虬初为後魏冯翊王季海行台郎中时军旅务殷虬励精从事或通夜不寝季海尝云:柳郎中判事我不复重看。
李昶初为後魏绥德公陆通司马太祖许之旭虽年少通特加接待公私之事咸取决焉。
王思政初为後魏员外散骑侍郎属万俟鬼奴宿勒明达等扰乱关右北海王颢率兵讨之启思政随军军中所有谋议并与参详。
申徽为太祖夏州记室参军兼府主簿太祖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
长孙俭为太祖夏州录事深敬器之贺拔岳被害太祖赴平凉凡有经纶谋策俭皆参预。
赵肃字庆雍雒阳人大统三年独孤信东讨肃为司州别驾兼督粮储军用不匮太祖闻之谓人曰:赵肃可谓雒阳主人也。
柳敏字白泽为太祖丞相府户曹参军兼记室每有四方宾客常令主之爰及吉凶礼仪亦令监综。
冯迁为晋公护府掾性质直小心畏慎虽居枢要不以势位加人兼明练时事善于断决每校阅文簿孜孜不倦从晨逮夕未尝休止以此甚为护所委任。
隋阴寿为高祖丞相掾尉迥之乱韦孝宽以元帅击之令寿监军时孝宽有病不能亲扌戎事每卧帐中遣妇人传教命三军纲纪皆取决于寿以功进位上柱国。
卢昌衡为寿州扌管宇文述长史述甚敬之委以州务。
李圆通为秦王并州扌管长史王仁柔自弱少断决府中事多决於圆通。
唐任瑰陈末为衡州司马都督王勇甚敬异之委以州府之务。
裴矩初仕隋伐陈之役领元帅记室及陈平晋王令矩与高收陈图籍归之秘府。
李靖为赵郡王孝恭行军长史讨萧铣高祖以孝恭未更戎旅三军之任一以委靖。
朱仙客开元中为河西节度萧嵩判官嵩以军政委仙客清勤不倦接待上下必以诚信。
裴冕天宝中为京畿采访使王钅共判官冕虽无学术守职通明果於临事钅共甚委之韦元甫初任滑州白马尉以吏术知名本道采访使韦陟深器之奏充支使与同幕判官员锡齐名元甫精於简牍锡详于讯覆陟推诚任之时谓员推韦状吕为陇右河西节度哥舒翰度支判官性谨守勤於吏职虽同寮追赏而块然视事不离案簿翰益亲之段秀实至德初为安西判官父殁丧毁过礼都将李嗣业授节制思秀实如失左右手表请起复为义王友充节度判官。
张群为京兆府司录肃宗以府尹刘晏判度支晏委府事於群及杜亚综大体议论号为称职。
李复大历中为江陵府司录精晓吏道尹卫伯玉厚遇之府中之事多以谘委性刻削为伯玉所信奏为江陵令迁少尹。
李融大历中为福建都团练鲍防判官防移江西融复为团练判官政事多决于融。
张建封大历中为河阳节度马燧判官李灵曜反於梁宋间与魏博田悦犄角同为叛燧与李忠臣同讨平之军务多以委建封人称其能。
郑逵建中末奉天之难以谏议大夫奔赴行在居数日神策行营节度李晟表为行军司马戎略多咨之王锷贞元中为江西节度嗣曹王皋都虞侯锷小心习业事善探府军情状至于语言动静巨细毕以白皋皋亦推心委之虽家燕妻女之会锷或在焉锷亦感皋之知事无所。
避卢群贞元中为江西节度嗣曹王皋判官曹王移镇江陵襄阳群皆佐使府幕中之事多以谘委以正直闻。
严震贞元中为东川节度判官韦收荐为押衙改镇王府司马严武以宗姓之故军府之事多以委之。
元义方精於吏理贞元中为京兆府司录时韦夏卿李实继居尹正府之公务一以谘之。
梁敬翔为太祖宣武从事太祖与蔡贼相拒累岁城门之外战声相闻机略之间翔颇预之太祖大悦恨得翔之晚故军谋政术一以谘之蔡贼平奏授太子中允赐绯从平兖郓检校水部郎中。
裴迪太祖至汴延在宾席恩礼甚优厥後每统帅出征咸命主留事迪亦勤瘁夙夜不失所委累迁职至节度判官官至检校仆射光化初太祖榜于院曰:谬膺重委扌校三藩军机虽罄于拙谋民政全ム于右席节度裴判官详明吏理首冠宾筵冰蘖不渝始终如一自此应诸州钱刑狱等事并请指挥乃遍报管内咸遣知委。
後唐司空为魏州节度使罗绍威掌书记绍威聚书万卷尤工篇什每公私宴集无不属和幕中皆知名士而益蒙卷遇军机政术必先图议诛牙军之谋亦预焉。
淳于晏在霍彦威幕相得甚欢及历数镇皆为从事军府之事至于私门事无巨细俱取决于晏虽为幕宾有。若家宰尔後公侯门客往往效之时谓之效淳故彦威所至称治由晏之力也。
晋张彭仕後唐为真定留守任圜推官事无巨细悉访於彭。
●卷七百十七
○幕府部 知识
《传》曰: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易》曰:君子见几而作乃有受署戎府参佐郡务咨以策画赖其协赞汉魏而下选辟甚盛贤英举集话言多在至或深识政本洞达治要究时之利病知事之善败察奸宄之情状辨强弱之形势犹豫之论立决旷废之典斯举援经义以正大体酌物理而见未然用能释患而解纷成务而宣绩道茂乎!当世美流乎!无穷斯所谓好谋而成其智足使者已。
後汉郑兴为更始丞相李松长史松先入长安令兴还奉迎迁都更始诸将皆山东人咸劝留雒阳兴说更始曰: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桀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虐政而思高祖之旧德也。今。又不抚之臣恐百姓离心盗贼复起矣。春秋书齐小白入齐不称侯未朝庙故也。今议者欲先定赤眉而後入关是不识其本而争其末恐国家之守转在函谷虽卧雒阳庸得安枕乎!更始曰:朕西决矣。
鲍永上党人为郎功曹时有矫称侍中止传舍者太守赵兴欲谒之永疑其诈谏不听而出兴遂驾往永乃拔佩刀截马当胸乃止後数日诏书果下捕矫称者永由是知名。
锺离意会稽山阴人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意封还记入言于太守曰:春秋先内後外诗云:刑於寡妻以御於家邦明政化之本自近及远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
周章南阳人初仕郡为功曹时大将军窦宪免封冠军侯就国章从太守行春到冠军太守犹欲谒之章进谏曰:今日公行春,岂可越仪私交。且宪椒房之亲势倾王室而退就藩国祸福难量明府剖符大臣千里重任举止进退其可轻乎!太守不听遂便升车章前拔佩刀绝马鞅,於是乃止及宪被诛公卿以下多以交关得罪太守幸免以此重章。
崔瑗辟车骑将军阎显府时太后称制显入参政事先是安帝废太子为济阴王而以北乡侯为嗣瑗以侯立不以正知显将败欲说令废立而显日沈醉不能得见乃谓长史陈禅曰:中常侍江京陈达等得以嬖宠惑蛊先帝遂使废黜正统扶立疏孽少帝即位发病庙中周勃之徵於斯复见(吕后立惠帝後宫子为少帝周勃废之也。)今欲与长史君共求见说将军白太京等废少帝引立济阴王必上当天心下合人望伊霍之功不下席而立则将军兄弟传祚於无穷。若拒违天意久旷神器则将以无罪并辜元恶(元大也。《书》曰:元恶大憝)此所谓祸福之会分功之时(泽说范雎曰:君独不观夫博者乎!,或欲大投,或欲分功今君相秦坐制诸侯使天下皆畏秦此亦秦之分功之时也。)禅犹豫未敢从会北乡侯薨孙程立济阴王是为顺帝阎显兄弟悉伏诛瑗坐被斤门生苏祗具知瑗谋欲上书言状瑗闻而遽止之时陈禅为司隶校尉召瑗谓曰:第听祗上书禅请为之证瑗曰:此譬犹儿妾屏语尔愿使君勿复出口遂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