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439 页/共 736 页

杜为国子博士天成二年八月以国学所设比教胄子近为外官多占居止请令止绝。 崔协为宰相兼判国子祭酒天成三年八月奏请国子监每年祗置监生二百人自後更与诸道相次解送至十月三十日满数为定。又请颁下诸道州府各置官学如有乡党备诸文行可举者录其事实申殿监司方与解送但一身就业不得影庇户门兼大学书生亦依此例不得因此便取公牒取免本户差役。又每年於二百人数内不系时节有投名者先令学官考试校其学业深浅方议收补姓名敕宜依长定二百人其中有艺业精博者令准近敕考试及格解送礼部及第後据人数却填五年正月国子监。又奏当监旧例初补监生有束修钱两贯文及第後光学钱一贯文切缘当监诸色举人及第後近日多不於监司出给光学文抄及不纳光学文钱只守选限年满便赴南曹参选南曹近年选人并不收置监司光学文抄为凭请自後欲准例应诸色举人及第後并却於监司出给光学文抄并纳光学钱等各有所业次第以备当逐年修葺公使奉敕宜准往例指挥兼自今後凡补监生须令情愿住在监中修学则得给牒收补仍据所业次第逐季考试申奏其勘到见管监生一百七十八人仍勒准此指挥如收补年深未闻艺业虚г补牒不赴试期亦委监司简点其姓名年月一一分析申奏长兴元年春国子监。又请以学生束修及光学钱备监屯修葺公使从之。 杜为殿中丞天成四年六月上言以本司法物寄於寺观请量修公署。 张殷衮为少府少监长兴元年六月奏请断官卖农器例皆薄怯不便生民。 魏迢为大理卿长兴元年七月奏诸道刑狱恐有淹滞望令本道判官一人每月两度汇囚疏理。 魏仁鹗为太仆少卿长兴二年闰五月奏以本等祠祭牲酒咸非素备请复旧规令诸道进纳。 晋崔判太常卿公事时二舞久废有诏修举撰乐章新词教舞童歌之高祖赏焉锡赉甚厚直拜太常卿。 ○卿监部 恩奖 夫列卿之任所以树棘木而定位法河海而命职率其所属守厥攸司内承於三公外倡於九牧盖元后之钦属庶尹之表仪也。乃有直方自守公忠兼励宽厚以成德贞固而事驰老成之誉罄补察之规清白以简身营奉而宣力笃行可尚积劳彰繇是被之宠灵异其名数至或称扬著於诏命褒美形於叹息其告老也。有加等之礼其不幸也。极饣希终之荣斯所以懋功而劝能旌贤而耸善俾百工之咸而庶绩之惟熙者莫不繇是道也。 汉周仁为郎中令景帝自幸其家徙阳陵。 朱邑为九卿居处俭节家无馀财宣帝神爵元年卒天子闵惜下诏称扬曰:大司农邑廉洁守节退食自公亡疆外之交束修之饣鬼(饣鬼与馈同)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甚闵之赐邑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祭。 苏武为典属国宣帝以武著节老臣今朝朔望号称祭酒(加祭酒之号所以优尊也。)甚优宠之。 金敞为卫尉病甚成帝使使者问所欲以弟岑为帝召岑拜为使主客(官名属鸿胪主胡客也。)敞子涉本为左曹帝拜涉为侍中使侍幸缘车载送卫尉舍(幸缘车常署左右侍召载皇孙今遣涉归帝以皇孙车载之宠之也。晋汉注缘车名皇孙车天子有事乘以从也。)须曳左右。 汉铫期光武时为卫尉疾病使使者存问加赐医药甚厚及卒帝亲临礻遂敛赠以卫尉安成侯印绶高诩光武时拜大司农在朝以方正称卒官赐钱及冢田。 祭彤为太仆明帝每见彤常叹息以为可属以重任後从东巡狩过鲁坐孔子讲堂顾指子路室谓左右曰:此太仆之室太仆吾之御侮也。(孔子曰:吾有四友焉自吾得回也。门人加亲是非胥附耶自吾得赐世远方之士日至是非奔走耶自吾得师也。前有光後有辉是非先後耶自吾得由恶言不至是非御侮耶)。 赵孝为卫尉弟礼为御史中丞明帝嘉其兄弟笃行欲宠异之诏礼十日一就卫尉府大官送供俱令其相对尽欢数年礼卒帝令孝从官属送归葬後岁馀孝复以卫尉赐告归卒于家。 召驯章帝时为光禄勋卒於官赐冢茔陪园陵。 韦彪为长乐卫尉数陈政术每归宽厚比上疏乞骸骨拜为奉车都尉秩中二千石赏赐恩宠侔於亲戚章帝建初七年车驾西巡彪行太常事帝问以三辅旧事礼仪风俗乃厚赐彪钱氏羞食物使归平陵上冢还拜大鸿胪元和二年春东巡狩以彪行司徒事从行还以病乞身帝遣小黄门太医问疾赐以食物彪遂称困笃章和二年夏使谒者策诏曰:彪以将相之裔勤身饣希行出自州里在位历载中被笃疾连上求退君年在耆艾不可复以加增恐职事烦碎重有损焉其上大鸿胪印绶遣子太子舍人诣中藏府受赐钱二十万和帝永元元年卒诏尚书故大鸿胪韦彪在位无愆方欲录用奄忽而卒其赐钱二十万布百疋三千斛。 耿秉和帝时为光禄勋卒赐以朱棺玉衣将作大匠穿冢假鼓吹五营骑士三百馀人送葬。 杨赐灵帝时为太常诏赐御府衣一袭自所服冠帻绶玉壶革带金错钩佩(金错以金间错其文)。 魏袁涣字耀卿为郎中令卒官太祖为之流涕赐二千斛一教以太仓千斛赐郎中令之家一教以垣下千斛与耀卿家外不解其意教曰:以太仓者官法也。以垣下者亲旧也。 程昱为卫尉文帝践祚方欲以为公会薨帝为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和洽为太常清贫守约明帝闻之加赐。 辛毗明帝时为卫尉与徐邈胡质皆以忧国忘私不营产业赐二千斛钱三十万告天下。 吴刘基为大司农孙权大暑时尝於船中宴饮於船楼上值雷雨权以盖自覆基馀人不得也。其见待如此。 晋周浚武帝时三为少府以本官领将作大匠改营宗庙讫增邑五百户。 华表武帝时为太常卿数岁以老病乞骸骨诏曰:表清真履素有老成之美久王事静恭匪懈而以病固辞章表恳至今听如所上以为大中大夫赐钱二万床帐褥席禄赐与卿同仍门施行马。 贺循元帝时为太常兼常侍如故循以九卿旧不加官今。又疾患不宜兼处此职惟拜太常而已帝以循为清贫下令曰:循冰清玉洁行为俗表位处上卿而居身服物盖周形而已屋室财庇风雨孤近造其庐以为慨然其赐六尺床荐席褥并钱二十万以表至德畅孤意焉循。又让不许不得已留之初不服用。又为太子太傅太常如故循自以抗疾废顿臣节不修上隆降尊之义下替交叙之敬惧非垂典之教也。累表固让帝以循体德率物有不言之益敦励备至期於不许命皇太子亲往拜焉循有羸疾而恭於接对诏断宾客其崇遇如此。 薛廉明帝时为太常赐安卿侯诏曰:廉履德冲素尽忠恪己方赖德训宏济政道不幸殂殒痛于厥心今遣持节侍御史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魂而有灵加兹荣宠及葬属王敦作逆朝廷多故不得议谥直遣使者祭以太牢。 王彬成帝时为度支尚书苏浚平後改筑新宫彬为大匠以营创勋劳赐爵关内侯。 南齐萧[A13C]胄为卫尉高宗废立以[A13C]胄预功建武二年赐[A13C]胄以常所乘白俞牛。 梁顾协为鸿胪大同八年卒高祖悼惜之手诏曰:员外散骑常侍鸿胪卿兼中书通事舍人顾协廉洁清白居然不衰久在省闼内外称善奄然殒丧恻怛之怀不能已已傍无近亲弥足哀者大敛既毕即送其丧柩还乡并营冢椁近皆资给悉使周办可增散骑常侍令使举哀。 裴子野为鸿胪卿卒高祖悼惜为之流涕诏曰:鸿胪卿领步兵校尉知著作郎兼中书通事舍人裴子野文史足用廉白自居劬劳通事多历年所奄致丧逝恻怆于怀可赠散骑常侍赠钱五万布五千疋即日举哀谥曰:贞子。 後魏尧暄为大司农卿孝文太和十九年卒於平城帝为之举哀赠安北将军相州刺史赠帛七百疋。 成淹除羽林监领主客令加威远将军于时宫殿初措经始务广兵民运财日有万计伊雒流澌苦於厉涉淹遂启求敕都水造浮航孝文赏纳之意欲荣淹於众朔旦受期百官在位乃赐帛百疋知左右二都水事。 北齐崔暹为太常卿文宣帝谓群臣曰:崔太常清正天下无双卿等不及。 後周赵肃魏大统十三年除廷尉少卿明年元日当行朝礼非有封爵不得预焉肃时未有茅土不入左仆射长孙俭言之文帝乃召肃谓曰:岁初行礼岂得使卿不预然何为不早言也,於是令肃自选封名肃曰:清河县乃太平之应窃所原也,於是封清河县子邑怀远百户。 隋赵绰高祖时为大理少卿处法平允帝以绰有诚直之心每引入阁中或遇帝与皇后同榻即呼绰坐评论得失前後赏赐万计其後进位开府赠其父为蔡州刺史时河东薛胄为大理卿俱名平恕然胄断狱以情而绰守法俱为称职帝每谓绰曰:朕於卿无爱惜但卿骨相不当贵显仁寿中卒官帝为之流涕中使吊祭焉鸿胪监护丧事。 唐窦诞太宗时为殿中监进封莘国公以修营太庙赐物五百。 纶为宗正卿卒太宗甚伤悼为不视朝将出临之太常奏帝祭致齐不得哭而止。 杨师道为太常卿贞观二十一年卒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赐东园秘器并为立碑。 柳亨为光禄少卿贞观二十三年以修太庙功加金紫光禄大夫。 李弼高宗时为卫尉卿上元元年九月帝御含元殿东翔鸾阁观大是日弼暴卒於宴所帝为之废一日赠工部尚书。 李琬为幽州刺史宗正卿代宗大历六年赐琬杂采一百疋衣一袭以其职奉陵寝绩用可称褒之白为司农少卿迁大卿在卿曹十馀年德宗以为可任腹心遂引为神策军使兼御史大夫赐名志贞白居易为秘书监因中谢日赐金紫。 ●卷六百二十一 ○卿监部 司宗司宾监牧司宗 《周礼》小宗伯之职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汉惩秦失大封子弟受命宗臣以主属籍所以厚亲亲而重国本也。典午之後颇有沿革而职司帝绪未尝废阙盖将以董正昭穆纠绥宗族达孝悌之道固盘维之本俾夫嫡庶区分尊卑定位齿序斯著内朝有光кк棣华得和乐之誉振振公姓彰仁厚之风。《传》曰:周之宗盟异姓为後诗云:文王孙子本支百世非邑司有典名簿克举则何以叙九族临照百官者乎! 汉刘郢客楚元王之子高后以为宗正封下邳侯。 平陆侯礼楚元王子也。景帝元年为宗正。 德侯刘通景帝三年为宗正。 沈猷侯受为宗正坐听请不具宗室耐为司寇(受为宗正人有私请求者受听许之故於宗室之中事有不具而受获罪)。 刘辟疆楚元王之孙休侯富之子清静少欲尝以书自娱不肯仕昭帝即位霍光择宗室子可用者辟疆子德待诏丞相府年二十馀欲用之或言父见在亦先帝之所宠也。遂拜光禄大夫守长乐卫尉时年已八十徙为宗正数月卒。 刘德昭帝初为宗正丞杂治刘泽诏狱父为宗正徙为大鸿胪丞迁大中大夫後复为宗正杂案上官氏盖主事妻死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盖长公主孙谭遮德自言德数责以公主起居无状侍御史以为光望不受女(望怨望也。)承指劾德诽谤诏狱免为庶人光闻而恨之(以侍御史不知己意)复白召德守青州刺史岁馀复为宗正与立宣帝赐爵关内侯孙庆忌复为宗正。 刘向本名更生宣帝时累迁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初即位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少傅周堪为诸史光禄大夫皆领尚书事甚见尊任更生年少於望之堪然二人重之荐更生宗室忠直明经有行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 後汉刘般迁宗正在朝廷竭忠尽节勤勤忧国夙夜不怠数纳嘉谋。 刘平以仁孝著为宗正。 刘轸建初中稍迁宗正卒官遂世掌宗正焉。 刘虞为尚书令光禄勋以宗族有礼更为宗正。 晋扶风王亮为卫将军武帝咸宁三年诏曰:宗室戚属国之枝叶欲令奉率德义为天下式然处富贵而能慎行者寡召穆公纠合兄弟而赋棠棣之诗此姬氏所以本枝百世也。亮为宗师所当施行皆咨之於师时宗室殷盛无相统摄乃以亮为宗师使训遵观察有不遵礼法小者正以义方大者随事闻奏。 山涛为吏部启云:羊祜忠笃厚宽然不长理剧宗正卿缺不审可转作否。 朱整泰始二年以侍中中书监为宗正卿。 王览咸宁元年以大中大夫为宗正卿。 陈南康愍王昙朗子方庆少清警涉猎书传及长有略天嘉中封临汝县侯寻为给事中太子洗马权兼宗正卿。 秦明王翰孙纂太武封为中山王纂於宗属景长宗室有事咸就谘焉。 封琳为司宗下大夫有长者之称。 彭城王勰献文之子孝文为家人书於勰曰:风教密微礼政严严。若不深心日劝何以敬诸每欲立一宗师肃我元族汝亲则宸极位乃中监风标才器实足师范屡有口敕仍执冲逊难违清挹荏苒至今宗制之重舍汝谁寄便委以宗仪责成汝躬有不遵教典随事以闻吾肃治之。若宗室有隐而不举锺罚汝躬纲维相厉庶有观政吾朝闻夕逝不为恨也。勰翼日面陈曰:奉诏令专主宗制纠举非违臣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臣处宗乏长幼之顺接物无国士之礼每因启请已蒙哀惜不谓令诏终不矜免犹愿圣慈垂赐蠲遂孝文曰:汝谐往钦哉! 饶阳男遥大功昆弟皆是景穆之孙至孝明而本服绝故除遥等属籍遥。表曰:窃闻圣人所以南面而听天下其不可得变革者则亲也。尊也。四世而缌服穷五世而袒免六世而亲属竭矣。去兹以往犹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又律云:议亲者非唯当世之属亲历谓先帝之五世谓寻斯旨将以广帝宗重盘石先皇所以变兹事条陈此别制者太和之季方有意於吴蜀经始之费虑深在初割减之起暂出当时也。且临淮地分属籍之始高祖赐帛三千疋所以重分离乐良王长命亦赐缣三千疋所以存慈卷此皆先朝殷勤克念不得已而然者也。古人有言百足之虫虽死不僵亦以其辅己者众臣诚不欲妄亲大阶苟求润屋但伤大宗一分则天子属籍不过十数人而已在汉诸王之子不限多少皆列土而封谓之曰:侯至於魏晋莫不广祚河山称之曰:公者盖恶其大宗之不固骨肉之恩疏矣。臣去皇上虽五世之远於先帝便是天子之孙高祖所以国颁禄赋复给衣食后族唯给其赋不与衣食者欲以别外内限异同也。今诸庙之感在心未忘行道之悲条然已及其诸封者身亡之日三年服终然後改夺今朝廷犹在遏密之中便议此事实用未安诏付尚书博议以闻尚书令任城王澄尚书仆射元晖奏同遥表灵太后不从。 後周宇文测为太祖丞相府右长史太祖令测详定宗室昭穆远近附於属籍除通直散骑常侍黄门侍郎。 鲍宏武帝敕宏。 皇室谱一部分为帝绪疏属赐姓三篇唐高祖武德元年十月二十四日诏太仆少卿安康郡公袭誉我之同姓派别枝分惟厥祖考世敦恭睦特听合谱宗正恩礼之差同诸服属。 十二月六日。又诏义安郡王李孝常属籍宗正寺。 二年二月诏曰:朕受终揖让君临四海普天之下同加惠泽宗绪之情义越常品宜有旌异以明等级诸宗姓官宜在同列之上未有职任者不在徭役之限每州置宗师一人以相管摄别为团伍所司明立条式。 高宗永徽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召宗正卿李博文问曰:比闻诸亲何以得有除属者对曰:以属疏降尽故除扌三百馀人帝曰:朕追远之感实切於怀诸亲服属虽疏理不可降并宜依旧编入属籍。 睿宗景云二年四月以秘书监薛王隆业为宗正卿玄宗开元十三年四月诏嗣王有傍继者并宜扌停二十年七月七日诏宗正寺官员以宗子为之。 二十二年七月敕曰:诸赠太子须年官为主庙并致享祀虽礼欲归厚而情实未安蒸尝之时子孙不预。若专令官祭是以疏间亲遂此为常岂云:教孝其诸赠太子有後者但官置庙各令子孙自主祭其署及官悉停。若无後者宜依旧。 二十五年秋七月乙夕卩敕诸陵庙并隶宗正寺其官员悉以宗子为之。 濮阳郡王徽为宗正卿颇承恩奏请宗正奉陵庙。 李揆开元末拜右拾遗改右补阙起居郎并知宗子表疏。 天宝元年七月诏曰:古之宗盟异姓为後王者设教莫贵其亲殿中侍御史李彦允等奏称与朕同承梁武昭王後请甄叙者源流同谱牒犹著虽子孙千亿各散於四方而本枝百代何殊於近属况有陈请所宜敦叙自今以後梁武昭王孙宝已下绛郡姑臧敦煌武阳等四房子孙并宜隶入宗正编诸属籍以明尊本之道用广亲亲之化。 五载二月十二日敕九庙子孙并宜叙入五等亲永为常式。 张为驸马都太常卿。又以承恩太常复奉陵庙自。 後宗正太常奉者数四代宗永泰二年十月宗正卿吴王祗奏上皇室永嘉新谱二十卷太常博士柳房撰也。房精於谱学按宗正谱牒自武德以来宗支昭穆相承撰皇室谱二十卷。 大历二年八月敕宗正寺复奉陵庙。 穆宗长庆元年三月宗正寺奏准贞元二十一年敕宗子陪位放五百七十人出身今年敕放三百人伏缘人数至多不г恩泽白身之辈将老村闾乞降特恩更放二百人出身许之。 文宗太和元年四月宗正寺奏今年二月十三日应赴御楼陪位宗子前资见任及尝选未出身宗子据状共三千二百八十九人前件陪位宗子等准赦书节文仍据始封每王後与一人出身委宗正卿详图谱取一房最沈翳者充数具名闻奏者伏以所赴陪位宗子缘遇参选时远方臻集并京畿之内人数至多。若据赦书节文所放全少始封王後止有四十八房今请条疏从长庆元年四年宝历元年三度遇恩并未г及者伏请准宝历元年正月七日赦书节文每户下放一人出身其从宝历元年已前三度受恩已曾放出身捡勘三代名同者并不在此限伏异沈翳г恩泽远房孤弱尽获出身制可。 开成元年闰六月乙未召宗正卿李弘泽问图谱弘泽对以自肃宗已来并未修续臣已请追林赞郑覃与李固言林赞实有氏族学时论以为不公癸夕卩敕追沔王府长史分司东都林赞同修七圣玉牒从宗正寺之请也。 二年六月癸巳朔宗正寺奏诸府州如有宗子寄寓贫病不能自济者有羁旅道途栖迟丐食者并请所在州县切加存┰兼随事接借不得令有侵欺致使抑屈如有违犯礼禁自冒刑名即任所在州县子细勘问仍先具罪状申报宗正寺待寺司闻奏不得悬便科断所异远方宗子平时无困辱之虞守土诸侯圣朝识敦睦之意伏以事关国体臣{天水}职司诏今宗正寺散牒所在搜访宗室无官官贫无交不支济者指实具名闻奏。 四年闰正月翰林学士柳奏今月十二日面奉进止以臣先祖所撰皇宗永泰新谱事颇精详令臣自德宗皇帝陛下御极已来依旧式修续伏请宣付宰臣诏宜令宗正寺差图谱官与柳计会修撰仍令户部量供纸笔续成十卷以附前谱。 梁太祖开平五年三月宗正卿朱逊图谱官朱损之进所撰述天潢源派二轴各赐帛。 後唐明宗天成元年十月宗正卿李纾奏三京畿县有陵园处每县请都置陵台令一员异专局分免有旷遗。 二年七月宗正少卿李荛请修恭陵和陵。 长兴三年七月宗正寺奏今年经大雨太庙正殿疏漏门楼垫陷宫墙及神门伏舍并皆缺漏请下所司修补司天以墓年不宜兴造请随缺坏处量事增从之。 末帝清泰二年正月宗正寺奏北京应州曹州诸陵望差本州府长官朝拜雍坤和徽四帝差太常宗正卿朝拜从之。 晋高祖天福二年六月壬午朔宗正卿石光赞奏昔周武王奄有天下过商容之闾必式见比干之墓即封盖褒赏贤良尊崇忠义伏惟皇帝陛下显膺天命开创洪图解罔行仁救时顺动乐业不知於帝力悦随但听於山呼盛德难名太平可待臣伏见荥阳道左石君庙本前大中大夫石奋之庙奋有子四人各二千石禄汉高祖曰:人臣尊宠毕集其门故号万石君德行懿纯备列前书唐大中十三年郑州司马石贯称裔孙刊石庙庭备纪其事伏遇皇帝行幸浚郊经过荥水展义已闻於岐路覃恩宜布於幽明其万石君庙伏乞俯弘霈泽特赐崇封俾光远祖之徽猷益茂我朝之盛典有旨待续施行(石光赞为太子宾客光赞少为儒饱於游宦後唐时历诸藩从事晋高祖即位自滑州节度判官擢为宗正卿少时尝有占者云:子晚岁当因姓氏为美官果如其言晋氏本出回鹘来自金山府明矣。如後魏後周奄有天下非以生於中土则为贵焉始见太常礼官定石庆为始祖。又光赞尝以史传苗裔纂成玉牒编次献高祖其间有晋魏已前官至拾遗补阙者闻者知其寡学)。 ○卿监部 司宾 孔子云: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其司宾之谓乎!故三代之礼周制弥文官居其方政乃用大则有行人之职次则有掌客之名咸领於秋卿动系於国体朝聘会同之事莫不由之饩献饮食之数,於是乎!在至。若优礼二王之後怀来四夷之长其仪式序著之於籍汉氏以降益重其选属於委任靡限他官用能劳徕殊邻交好与国升降揖让而有度导迎接对以咸宜固有才识兼明辞令嘉淑风鉴标举器用博达能称厥职有声於时焉者。 汉韩昌为车骑都尉甘露二年呼韩单于款五原塞(款回也。)愿朝三年正月(会正旦之朝贺也。)遣昌迎之单于就邸留月馀遣归国。又遣昌与长乐卫尉高昌侯董忠送出朔方鸡鹿塞(在朔方窳浑县北)。 南齐宗史为临川王常侍武帝与魏和亲敕史与尚书以殿中郎任同接魏使皆时选也。 王融为中书郎武帝以其才辨使兼主客接魏使房景高宋弁并见融年少问主客年几融曰:五十之年久逾其半。 张融为从事中郎将魏闻融名武帝使融接北使李道固就席道固顾而言之曰:张融是宋彭城长史张畅子不融蹙久之曰:先君不幸名达六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