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355 页/共 736 页
宋弁为尚书殿中丞孝文曾因朝会之次历访治道弁年少官微自下而对声姿清亮进止可观孝文称善者久之因是大被恩遇赐名为弁意取卞和献玉楚王不知为宝也。
郭祚为散骑常侍仍领黄门与黄门宋弁参谋帏幄随其才用各有委寄祚承禀注疏特成勤剧尝以立冯昭仪百官夕饮清徽後园孝文举觞赐祚及崔光曰:郭祚忧劳庶事独不欺我崔光温良博物朝之儒秀不劝此两人当劝谁也。其见知。若此。
邢峦为员外散骑侍郎为孝文所知赏转中书侍郎甚见顾遇尝参坐席。
吕罗汉为内都大官太和六年卒於官孝文悼惜之赐命服一袭谥曰:庄公。
李冲为南部尚书是时循旧王公重臣皆呼其名孝文帝谓冲为中书而不名之。又改置百司开建五等以冲参定典式封荥阳郡开国侯食邑八百户累迁尚书仆射卒孝文为举哀於悬瓠悲泣不能自胜诏曰:冲贞和资性怀义树身训业自家道素刑国太和之始朕在弱龄早委近机实康时务洪猷允洽朝选澄清升兹端右唯允出纳忠肃柔明足敷朝范仁恭信惠有结民心可谓国之贤也。朝之望也。方宠秩以旌功旧奄至丧逝悲痛於怀可赠司空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赙钱三十万布五百疋蜡二百斤有司奏谥曰:文穆葬於覆舟山近杜预蒙孝文之意也。
陆凯为黄门侍郎後遇患频上书乞骸骨诏不许敕太医给汤药。
尧暄孝文太和中为南部尚书假中护军将军暄前後从征及出使简察三十许度皆有克己奉公之称赏赐衣服二十具采绢千疋纟由绢百馀段奴婢七口赐爵平阳伯。
高允为尚书散骑常侍加光禄大夫太和十一年卒年九十八先卒旬外微有不犹不寝卧呼医请药出入行止吟咏如常孝文及文明太后闻而遣医李修往脉视之告以无恙修入密陈允荣卫有异惧其不久,於是遣使备赐御膳珍羞自酒米至於盐醢百有馀品皆尽时味及床帐衣服茵被几杖罗列於庭王官往还慰问相属允喜形於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表谢而已不有他虑如是数日夜中卒家人莫觉诏给绢一千疋布二千疋丝三百斤锦五十疋杂采百疋一千斛以周丧用魏初以来存亡蒙赉者莫及焉朝廷荣之将葬赠侍中司空冀州刺史将军公如故谥曰:文赐命服一袭李仲裔为谏议大夫尚书左丞卒赠帛一百疋布五十疋绵五十斤赠镇远将军光州刺史。
司马跃为祠部尚书大鸿胪卿以疾表求解任太和十九年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赐朝服一具衣一袭绢一千疋。
崔休为黄门侍郎常参孝文侍席礼遇次於宋郭之辈宋弁迁尚书左丞孝文南伐从驾南行及车驾还幸彭城郭祚舟泗水诏休侍筵观者荣之。
高遵为中书侍郎与游明根高闾李冲入议律令亲对御坐时有陈奏以积年之劳赐粟帛牛马。
成淹为侍郎孝文以淹清贫赐绢百匹淹後迁谒者仆射时迁都孝文以淹家无行资敕给事力送至雒阳并赐假日与家累相随。
李翻为度支尚书孝明灵太后曾宴於华林园举觞谓群臣曰:李尚书朕之杜预欲以此杯敬属元凯令为尽之侍座者莫不羡仰。
游肇孝明时为尚书右仆射正光元年八月卒年六十九诏给东园秘器朝服一袭赠帛七百匹帝举哀於朝堂赠使持节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
羊深为尚书驾部郎中于时沙汰郎官务精求实深以才堪见留在公明断尚书仆射崔亮吏部尚书甄琛咸敬重之孝明行释奠之礼讲孝经深於侪辈中蒙引听时论美之灵太后曾幸印山集僧尼齐会公卿尽在坐会事将终太后引见深欣然劳问之深谢曰:臣蒙国恩厚世荷荣遇寇难未平是臣忧责而隆恩忽被犬马知归太后顾谓左右曰:羊深真忠臣也。举坐倾心。
崔亮为尚书仆射加散骑常侍正光二年秋疽发於背孝明遣舍人问疾亮上表乞解仆射送所负荷及印绶诏不许寻卒诏给东园秘器朝服一袭赙物七百段蜡三百斤赠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谥曰:贞烈。
崔光为侍中领国子祭酒永平四年八月诏光乘步免於龙门出入迁中书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甚为孝文所知尝曰:孝伯之才浩浩如河东注固今日之文宗也。
甄琛为车骑将军特进加侍中以其衰老诏赐御府杖朝直杖以出入正光五年冬卒诏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十万物七百段蜡三百斤赠司徒公尚书左仆射加後部鼓吹孝明亲送降车就舆吊哭之遣舍人一其诸子。
鹿涅孝庄时为给事黄门侍郎而自无室宅尝假赁居止布衣粝食寒暑不变帝嘉其清素时复赐以钱帛。
北齐魏兰根仕魏时为仆射天平初以病笃上表求还乡里魏帝遣舍人石长宣就家劳问犹以开府仪同门施行马。
崔昂文襄时为尚书左丞。又兼度支尚书左丞兼尚书近代未有唯昂独为冠首朝野荣之。
唐邕天保初为给事中兼中书舍人七年於羊汾堤讲武令邕总为诸军节度事毕仍监宴射之礼是日文宣亲执邕手引至太后前坐於丞相斛律金之上启太后云:唐邕强一人当千仍别赐锦采钱帛邕非唯强济明辨然亦善揣帝意取进多途是以恩宠日隆委任弥重帝。又尝对邕曰:太后云:唐邕分明强记每有军机大事手作文书口。且处分耳。又听受实是异人一日之中六度赐物。又尝解所服青鼠皮裘赐邕云:朕意在车马衣裘与卿共敝十年从幸晋阳除兼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帝尝登童子佛寺望并州城曰:是何等城,或曰:此是金城汤池天府之国帝曰:我谓唐邕是金城此非金城也。其见重如此其後语邕曰:卿劬劳既久欲除卿作州频敕杨遵彦更求一人堪代卿者遵彦云:比遍访文武如卿之徒实不可得所以遂停此意卿宜勉之文宣或时切责侍臣有不称旨者云:观卿等举措不中与唐邕作奴其见赏遇多此类孝昭作相除黄门侍郎於华林园射特赐金带宝器服玩杂物五百种。
魏收为中书监右仆射武成於华林别起玄洲苑备山水台观之丽诏於阁上画收其见重如此尉瑾为右仆射病卒武成方在三台饮酒元文遥奏闻遂命彻乐罢饮。
隋陆彦师开皇初为尚书左丞彦师素多病未几以务剧疾动乞解所职高祖诏听以本官就第岁馀转吏部侍郎。
于仲文为柱国高祖以尚书文簿繁杂吏多奸计令仲文勘录省中事其所发レ甚多帝嘉其明断厚加劳赏焉。
卢凯摄尚书左丞每有敷奏侃然正色虽逢喜怒不改其常高祖嘉凯有吏赐钱二十万并赉杂采三百匹加散骑常侍。
高构为民部郎时有叔侄争嫡尚书省不能断朝臣三议不决构断合理高祖以为能召入内殿劳之曰:我闻尚书郎上应列宿观卿才识方知古人言信矣。嫡庶者礼教之所重我诵卿判数遍词理惬当意所不能及也。赐米百石由是知名。
王韶为并州行台右仆射高祖幸并州以其称职特加劳勉谓韶曰:自朕至此公须鬓渐白无乃忧劳所致柱石之望唯在於公努力勉之韶辞谢曰:臣比衰暮殊不解作官人高祖曰:是何意也。不解者是未用心耳韶对曰:昔在昏季犹。且用心况逄明圣敢不罄竭但神化精微非驽蹇所逮加以今年六十有六桑榆云:晚比於畴昔昏忘。又多岂敢自宽以速年累恐以衰暮亏紊朝纲耳帝劳而遣之。
牛玄为吏部尚书炀帝之在东宫也。数有诗书遗弘弘亦有答及嗣位之後尝赐弘《诗》曰:晋家山吏部魏世卢尚书英言先哲异奇才亦佐余学行敦时俗道素乃冲虚纳言阁上礼仪皇运初彝伦欣有叙垂拱事端居其同被赐诗者至於文词弘扬无如弘美焉。又为光禄大夫炀帝尝引入内帐对皇后赐以同席饮酒其礼遇亲重如此大业六年从幸江都其年十一月卒於江都郡时年六十六帝伤惜之赙赠甚厚归葬安定赠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文安侯。
裴蕴为民部郎时犹承高祖和平之後禁网疏阔户口多漏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於老已免租赋蕴历为刺史素知其情因是条奏皆令貌阅。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又许民相告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是岁大业五年也。诸郡帐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帝临朝览状谓百官曰:前代无好人致此罔冒今进民户口皆从实者全由裴蕴一人用心古语云:得贤而治验之信矣。由是渐见亲委。
蔡允恭为起居舍人与虞世南同为学士声誉微出其下而宠遇过之允恭善吟咏炀帝属词赋多令其讽诵之。
淳于恭为侍中卒於官诏书褒叹赐千斛。
唐温彦博高祖时为中书侍郎彦博善於宣吐每奉使入朝诏问四方风俗承授纶言有。若成诵声韵高朗响溢殿庭进止雍容观者拭目高祖尝宴朝臣诏太宗谕旨既而顾谓近臣曰:何如温彦博其见重如此。
薛收为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武德六年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与房玄龄杜如晦特蒙殊礼受心腹之寄。又尝上书谏猎太宗手诏曰:览读所陈实悟心胆今日治成我卿之力也。明珠照乘岂比来言当以诚心书何能尽今赐卿黄金四十锭以酬雅意七年寝疾太宗遣使临问相望於道寻命舆疾诣府太宗亲以衣袂抚收论叙生平潸然流涕寻卒年三十三太宗亲自临哭哀动左右与收从父兄子元敬《书》曰:吾与卿叔共事或军旅多务或文咏从容何尝不驱驰经略款曲襟袍比虽疾苦日冀痊除何期一朝忽成万古追寻痛惋弥用伤怀。且闻其儿子幼小家徒壁立未知何以处置加安抚以吾怀因使人吊祭赙物三百段。
杜淹为御史大夫判吏部尚书有疾太宗亲自临问赐帛三百疋贞观二年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襄。
于志宁贞观三年为中书侍郎太宗尝命贵臣内宴怪不见志宁或奏曰:敕诏三品已上志宁非三品所以不来太宗特令预宴即加授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
王为礼部尚书卒太宗素服举哀於别次悼惜久之诏魏王奉率百官亲往临哭赠吏部尚书。
马周为中书令摄吏部尚书太宗尝以神笔赐周飞白《书》曰:鸾凤凌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周病消渴弥年不瘳时驾幸翠微宫敕求胜地为周起宅名医中使相望不绝每令尚食以膳供之太宗躬为调药皇太子亲临问疾。
戴胄为尚书右丞胄家贫赉钱十万时尚书左仆射萧免官仆射封德彝。又卒太宗谓胄曰:尚书省天下纲维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有受其弊者今无令仆系之於卿当称朕所望及卒太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赠尚书右仆射追封赵国公谥曰:忠诏虞世南为撰碑文。又以胄宅宇敝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
颜相时为礼部侍郎羸瘠多疾病太宗尝使赐以医药。
高季辅为礼部侍郎凡所铨叙时称允当太宗赐金背镜一面以表其清鉴。
宇文节为礼部尚书右丞明习法令以局见称时江夏王道宗尝以私事於节遂奏之太宗大悦赐绢二百匹仍劳之曰:朕所以不置左右仆射者正以卿在省耳。
刘林甫为吏部侍郎临终上表荐贤太宗甚嘉悼之赐绢二百五十匹唐俭为民部尚书请致仕许之及卒太宗为之举哀罢朝三日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赙绵布一千段米粟一千石。
陈叔达为侍中丁母忧叔达先有疾太宗虑其危殆遂遣使禁绝其吊宾。
裴行俭高宗朝为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将军卒赠幽州都督谥曰:献行俭子早卒诏皇太子差六品官一人检校家事五六年间待儿孙稍长成日停之。
崔玄长安初为天官侍郎转文昌左丞经月馀则天谓曰:自卿改职以来选司大有罪过或闻令史乃设斋自庆此欲盛为贪污耳今要卿复旧任。又除天官侍郎赐杂采七十段。
李迥秀为考功员外郎则天雅爱其才甚宠待之掌考功数年。
魏知古玄宗开元中罢相往东都知吏部尚书事深以为称职手制曰:卿以宰臣往知大选官人之委情寄尤切遂能端本革弊忘私犭旬公朕远闻之益用嘉叹令赐衣一副聊以示怀。
宋开元中为尚书右丞相与张说源乾曜同日拜官敕大官设馔太常奏乐於尚书都省大会百寮玄宗赋诗褒述亲札赐之二十二年以年老累乞退归东都私第後帝幸东都於路左迎谒帝遣荣王亲劳问之自是频遣使送药饵年七十五薨赠太师赙物二百匹粟二百石丧事官给河南少尹一人充使监护谥曰:文贞。
李朝隐为吏部侍郎铨叙平允甚为当时所称降玺书褒美授一子太子通事舍人。
王丘为礼部尚书仍听致仕丘虽历要职固守清俭未尝受人馈遗第宅舆马称为弊陋致仕之後药饵殆将不给帝闻而嘉叹下制曰:王丘夙负良材累升茂秩比缘疾疹假以优闻其家道屡空医药靡给久此从官遂无馀资持操。若斯古人何远。且优贤之义方册所先周给之宜激劝攸在其俸禄一事已上并宜全给式表殊常之泽用旌贞白之吏。
郑少微为刑部侍郎开元二十五年玄宗因听政问京师囚徒有司奏有五十人怡然有喜下诏曰:官之为法法有其官寄以深仁能行禁令日者丛棘之地乌鹊来巢今结诸刑明才逾五十虽化源自远亦钦恤使然其郑少微等一十七人各赐一中上考仍兼赐少物以存劝赏。
《郭子》仪代宗广德二年为尚书令诏於尚书省视事命宰臣已下常参官送上特遣射生五百骑执戟翼从朝堂至於省赐以教坊音乐。
裴遵庆大历四年三月授左仆射与吏部尚书刘晏上本曹视事敕太常尚食许内侍鱼朝恩及宰臣已下常参官咸诣省送上增置储供宠贤也。
马大历九年授检校尚书左仆射知省事诏宰臣及常参官并会尚书省送上本曹视事遣中使诣省劳慰仍赐酒馔。
裴延龄德宗贞元中为户部尚书疾甚令中使连三辈候问。
李齐运为礼部尚书被疾岁馀不能朝谒朝廷除改每遣中人就第访决。
韦皋穆宗长庆二年为左仆射於尚书省上事命中使宣赐酒及宰臣百寮送上。
庾敬休为尚书左丞文宗太和九年二月卒赠吏部尚书癸酉诏曰:官至丞郎皆朕所委不幸云:亡者宜其为之废朝况朝会班列本在诸司三品之上比限近敕或乖通理时因敬休殒丧载深伤恻自今丞郎宜准诸司三品官罢朝日。
王为尚书左丞大和九年召对浴堂门赐以锦器殷侑开成元年为刑部尚书时初经李训之乱文宗问有治安之术侑极言委任责成宜任朝之耆德新进小生无宜轻用帝深嘉之赐锦采三百匹及中谢。又令中使就第赐金十斤。
牛僧孺为东都留守判尚书省事开成三年九月授尚书左仆射仍令右军副使王元直赍告身宣赐旧例自留守除内官无送诰身使帝以僧孺顷在淮南六表让官故特遣中人宣密旨便令赴阙。
後唐卢箕为兵部尚书明宗长兴元年五月敕除本官料钱外逐月别支钱三十贯并羊面油米以宠旧臣也。
●卷四百六十二
○台省部 清俭恭慎练习清俭
《传》曰:俭德之基也。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盖禄不期侈著于格训贵而能贫谓之美德繇两汉而下盛台阁之选令人髦士举集其中乃有素尚清简至性高洁靡营赀产不事储畜薄於奉已急於济众委不义之货甘食贫之乐馈遗咸屏氵濯以朝不求所居之安靡争下民之利以至家人困於舂藁诸子疲於樵采去官而徒四壁启手而无馀财斯皆砥砺廉隅树立名节造次,於是始终不渝用能仪表於官联敦尚於俗化俾贪夫之知耻中人而思勉者也。若夫禄有代耕之制用有量入之义而Τ下已甚不堪其忧者斯亦矫枉过正非可以训。
後汉锺离意明帝时为尚书时交太守张恢坐赃千金徵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於盗泉之水曾参回车於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赃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
朱晖为尚书禄仕数十年蔬食布衣家无馀财。
药崧为郎家贫尝独直台上无被枕止(止俎几也。方言云:蜀汉之郊曰:止)食糟糠帝每夜入台辄见崧问其故甚嘉之自此诏大官赐尚书以下朝夕餐给帷被皂袍及侍史二人。
蜀刘巴为尚书令躬履清俭不治产业。
吴陈化为太常兼尚书令正色立朝敕子弟废田业绝治产仰官廪禄不与百姓争利。
是仪为侍中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孙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辞让以恩为戚。
晋邓攸为吏部尚书蔬食敝衣周急振乏。
华恒为光禄大夫开府常侍清恪俭素虽居显列常布衣蔬食年老弥笃死之日家无馀财惟有书数百卷时人以此贵之。
李裔为尚书令侍中虽历职内外而家至贫俭儿病无以市药武帝闻之赐钱十万。
山涛为尚书以母老辞职诏除议郎武帝以涛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床帐茵褥後迁仆射薨左长史范晷上言涛旧第茅屋十间子孙不相容帝为之立屋初涛布衣家贫谓妻韩氏曰:忍饥寒我後当作三公但不知卿堪公夫人否耳及居荣贵贞慎俭约虽爵同千乘而无嫔媵禄赐俸秩散之亲故初陈郡袁毅尝为鬲令贪浊而赂遗公卿以求虚誉亦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於时受而藏於阁上後毅事露槛车送廷尉凡所受赂皆见推简涛乃取丝付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裴宪楷之子也。为侍中永嘉末王浚承制以宪为尚书石勒破浚簿其官僚亲属皆赀至巨万惟宪与荀绰家有书百帙盐米仅十数斛而已。
吴隐之为度支尚书以竹蓬为屏风坐无毡席後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俸禄裁留身粮其馀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常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
卞为尚书廉洁俭素居甚贫约。
刘超为中书舍人处身清苦衣不重帛家无担石之储每元帝所赐皆固辞曰:凡陋小臣横窃赏赐无德而禄殃咎是惧帝嘉之不夺其志超出补句容令入为中书通事郎以父忧去职家贫妻子不赡帝手诏褒之赐以鱼米超辞不受。
魏舒为侍中武帝以舒清素特赐绢百匹。
阮放字思度素知名而性清约不营产业为吏部郎不免饥寒王导庾亮以其名士尝供给衣食。
周ダ为尚书左仆射为王敦所害敦使缪垣籍ダ家收得素簏数枚盛故絮而已酒五瓮米数石在位者服其清约。
陆纳为吏部尚书谢安尝欲诣纳而纳殊无供办其兄子ㄈ不敢问之乃密为之具安既至纳所设惟茶果而已ㄈ遂陈盛馔珍羞毕具客罢纳大怒曰:汝不能益光叔父乃复秽我素业耶,於是杖之四十其举措多此类。
宋向弥为散骑常侍治身俭约不营室宇无园田商货之业时人称之沈演之为吏部尚书领太子右卫率而谦约自持文帝赐以女妓不受。
孔ダ代庾徽之为御史中丞先是徽之在职性豪丽服玩甚华ダ代之衣冠器用莫不粗率。
江湛为吏部尚书家甚贫约不营财利饷馈盈门一无所受无兼衣馀食尝为文帝所召值氵衣称疾经日衣成然後起牛饿驭人求草湛良久曰:可与饮。
柳元景为尚书令元景起自将帅及当朝理务虽非所长而有弘雅之美时在朝勋要多事产业唯景独无所营南岸有数十亩菜园守园人卖得钱二万送还宅元景曰:我立此园种菜以供家中啖耳乃复卖菜以取钱夺百姓之利也。以钱乞守园人。
何尚之为侍中领尚书令立身简约车服率素妻亡不娶。又无姬妾颜延之为光禄大夫其子竣初为孝武南中郎谘议参军及帝登祚以为金紫光禄大夫领湘东王师竣既贵重权倾一朝凡所资供延之一无所受器服不改宅宇如旧尝乘羸牛车逢竣卤簿即屏住道侧扬运长後废帝时与阮佃夫俱兼通事舍人以平桂阳王休范功封南城县子运长质本廉正修身甚清不事园宅不受饷遗。
孔琳之为祠部尚书不治产业家尤贫素。
南齐庾杲之为尚书驾部郎清贫自业食惟有韭菹沦韭生韭杂菜或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时常有二十七种言三韭也。
褚炫武帝时为吏部尚书炫居身清正非吊问不杂交游论者以为美其在选部门庭萧索宾客罕至出行左右捧黄纸帽箱风吹纸剥仅尽前为江夏内史及罢郡得钱十七万於石头并分於亲族病无以市药表自陈解改授散骑常侍领安成王师。
褚渊初仕宋明帝为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间出金示之曰:人无知者彦回曰:足下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此人大惧收金而去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至高帝建元初为中书监时淮北属江南无复复鱼或人有间关得至者一枚直数千钱有饷彦回复鱼三十枚彦回时虽贵而贫薄过甚门生有献计卖之云:可得十万钱彦回变色曰:我谓此是食物非曰:财货。且不知堪卖钱聊尔受之虽复俭乏宁可卖饷取钱也。悉与亲族啖之少日便尽。
张绪为金紫光禄大夫口不言利有财辄散之清言端坐或竟日无食门生见绪饥为之办餐然未尝求也。陆慧晓为吏部尚书令王晏选门生补内外要局慧晓为用数人而止晏恨之送女妓一人欲与申好慧晓不纳。
张瑰与沈文季同为侍中俱在门下文季每还直器物。若迁瑰止朝服而已时集书每兼门下东省多清贫有不识瑰者尝呼为散骑。
梁傅昭初仕宋明帝为中书通事舍人时居此职皆势倾天下昭独廉静无干豫器服率陋身安粗粝尝插烛於板床明帝闻之赐漆合烛盘等敕曰:卿有古人之风故赐卿古人之物。
徐勉为中书令虽居显位不营产业家无蓄积俸禄分赡亲族之穷乏者周舍为尚书吏部郎性俭素衣服器用居处床席如布衣之贫每入官府虽广厦华堂闺ト重邃舍居之则尘埃满积以荻为鄣坏亦不营。
顾协为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协少清介有志操及为舍人同官者皆润屋协在省十六载器服饮食不改於常有门生始来事协知其廉洁不敢厚饷止送钱二千协发怒杖二十因此事者绝於馈遗到溉为左民部尚书所莅以清白自修性。又率俭不好声色虚室单床旁无姬侍自外车服不事鲜华冠履十年一易朝服或至穿补传呼清路示有朝章而已。
沈约为左光禄大夫性不饮酒少嗜欲虽时遇隆重居处俭素。
陈陆琼为吏部尚书琼性谦俭不自封植虽位望日隆而执志愈下园池室宇无所改作车马衣服不尚鲜华四时俸禄皆散之宗族家无馀财暮年深怀止足因避权要遂谢病不视事。
姚察为吏部尚书自居显要甚励清洁。且廪锡以外一不交通尝有门人远至不敢厚饷止送南布一端花练一疋察谓之曰:吾所衣者止是麻布蒲纟束此物於吾无用既欲相款接幸不烦尔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