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集注 - 第 15 页/共 50 页

○张预曰:鹰鹯之擒鸟雀,必节量逺近,伺候审而后击,故能折物。《尉缭子》曰:“便吾器用。养吾武勇。发之如鸟击。”李靖曰:“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皆言待之而后发也。】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 【曹操李筌曰:险犹疾也。 ○杜牧曰:险者,言战争之势,发则杀人,故下文喻如彍弩。 ○王晳曰:险者,折以致其疾也。如水得险隘而成势。】 其节短, 【曹操李筌曰:短,近也。 ○杜牧曰:言以近节也,如鸷鸟之发,近则抟之,力全志专,则必获也。 ○杜佑曰:短,近也。节,断也。短近言能因危取胜,以卒击近也。 ○梅尧臣曰:险则迅,短则劲,故战之势,当险疾而短近也。 ○王晳曰:鸷之能抟者,发必中,来势逺而所抟之节至短也。兵之乗机当如是耳。曹公曰:短者近也。 ○孟氏同杜牧注。 ○张预曰:险疾,短近也。言善战者先度地之逺近,形之广狭,然后立陈,使部伍行列相去不逺,其进击则以五十歩为节,不可过逺。故势迅则难御,节近则易胜。】 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曹操曰:在度不逺,发则中也。 ○李筌曰:弩不疾则不远,矢不近则不中。势尚疾,节务速。 ○杜牧曰:彍,张也,如弩巳张发则杀人。故上文云其势险也。机者,固须以近节量之,然后必能中。故上文云其节短,短乃近也。此言战陈不可逺逐敌人,恐有队伍离散断絶,反为敌所乗也。故牧野誓曰“六歩七歩,四伐五伐”,是以近也。 ○陈皥曰:弩之发机,近则易中。战之遇敌,疾则易捷。若趋驰不速,奋击不近,则不能克敌而全胜。 ○贾林曰:战之势如弩之张,兵之势如机之发。 ○梅尧臣曰:彍音霍,彍,张也。如弩之张,势不逡巡。如机之发,节近易中也。 ○王晳曰:战势如弩之张者,所以有待也。待其有可乗之势,如发其机。 ○何氏曰:险,疾也。短,近也。此言击战得形,便如张弩发机,势宜疾速,仍利于便近,不得追击过差也。故太公曰:“击如发机者,所以破精微也。” ○张预曰:如弩之张,势不可缓。如机之发,节不可逺。言趋利尚疾,奋击贵近也。故太公曰:“击如发机者,所以破精微也。”】 纷纷纭纭,闘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曹操曰:旌旗乱也,示敌若乱,以金鼓齐之。卒骑转而形圆者,出入有道,齐整也。 ○李筌曰:纷纭而闘,示如可乱,建旌有部,鸣金有节,是以不可乱也。浑沌合杂也,形圆无向背也,示敌可败而不可败者,号令齐整也。 ○杜牧曰:此言陈法也。风后《握奇》文曰:“四为正,四为奇。余奇为握。奇音机。或总称之。先出游军,定两端。”此之是也。奇者,零也。陈数有九,中心有零者,大将握之不动,以制四面,八陈而取凖则焉。其人之列,面面相向,背背相承也。《周礼》:“搜苗狝狩车骤徒趋,及表乃止,进退疾徐,疏宻之节,一如战陈。”表乃旗也。旗者盖与民期于下也。《握奇》文曰:“先出游军,定两端”,盖游军执本方旗,先定地界,然后军士赴之,兵于旗下,乃出奇正,变为陈也。《周礼》“搜苗狝狩,车骤徒趋,及表乃止”,此则八陈遗制。《握奇》之文,止此而已。其余之词,乃后之作者增加之,以重难其事耳。夫五兵之利,无如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五兵同致。天独有弧矢星,圣人独言弧矢能威天下,不言他兵,何也?盖战法利于弧矢者,非得陈不见其利。故黄帝胜于蚩尤,以中夏车徒制夷虏骑士,此乃弧矢之利也。在于近代,可以验之者,晋武时羗陷凉州,司马督马隆请募勇士三千平之,募腰引弩三十六钧,弓四钧,立标简试军。西渡温水,虏树机能,以众万计遏隆。隆依八陈法且战且前,弓矢所及,人皆应弦而倒,诛杀万计。凉州遂平。隋时突厥入寇,杨素击之。先是,诸将与虏战,毎虞胡骑奔突,皆戎车徒歩相参,舁鹿角为方陈,骑在其内。素至,悉除旧法,令诸军各为歩骑。突厥闻之,以手加额仰天曰,天赐我也。大率精骑十余万而至,素一战大破之。此乃以徒歩制骑士,若非有陈法,知开阖首尾之道,安能致胜也。《曲礼》曰:“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靑龙而右白虎,招揺在上,急缮其怒。”郑司农云:“以四兽为军陈,象天也。”孔疏曰:“此言军行象天文而作陈法,但不知作之何如耳。”何彻云:“画此四兽于旌旗上,以标前后左右之陈也。急缮其怒,言其卒之劲利,威怒如天之怒也。招揺,北斗杓第七星也。举此,则六星可知也。陈象天文,卽北斗也。”复曰:“进退有度。”郑司农注曰:“度谓伐与歩数也。”孔疏曰:“如牧野誓云:‘六歩七歩,四伐五伐’是也。”复曰:“左右有局。”郑司农注曰:“局是歩分。”孔疏曰:“言军之左右,各有部分,进则就敌,退则就列,不相差滥也。”下文复曰:“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返兵。交游之雠,不同国。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此言雠辱至于战争,期在必胜,固不可不知陈法也。其文故相次而言,乃圣贤之深旨矣。《军志》曰:“陈间容陈,足曳白刃。队间容队,可与敌对。前御其前,后当其后,左防其左,右防其右。行必鱼贯,立必鴈行。长以参短,短以参长。回军转陈,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奔迸,退无违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两头俱救。”此亦与曲礼之说同。数起于五,而终于八。今夔州州前诸葛武侯以石纵横入行,布为方陈,奇正之出,皆生于此。奇亦为正之正,正亦为奇之奇,彼此相用,循环无穷也。诸葛出斜谷,以兵少,但能正用六数。今盩厔司竹园乃有旧垒。司马懿以十万歩骑,不敢决战,盖知其能也。 ○杜佑曰:旌旗乱也,示敌若乱,以金鼓齐之。纷纷,旌旗像,纭纭,士卒貌。言旌旗翻转,一合一离,士卒进退,或往或来。视之若散,扰之若乱,然其法令素定,度职分明,各有分数。扰而不乱者也。车骑齐转形圆者,出入有道,齐整也。浑浑,车轮转行,沌沌,歩骤奔驰。视其行陈纵横,圆而不方,然而指趋各有所应。故王子曰:“将欲内明而外暗,内治而外混。”所以示敌之轻巳者也。梅尧臣曰:分数巳定,形名巳立,离合散聚,似乱而不能乱,形无首尾,应无前后,阳旋阴转,欲败而不能败。 ○王晳曰:曹公曰:“旌旗乱也,示敌若乱,以金鼓齐之矣。”晳谓纷纭闘乱之貌也。不可乱者,节制严明耳。又曹公曰:“车骑转而形圆者,出入有道,齐整也。”晳谓浑沌形圆,不测之貌也,不可败者,无所隙缺,又不测故也。 ○何氏曰:此言闘势也。善将兵者,进退纷纷,似乱然,士马素习,旌旗有节,非乱也。浑沌形势,乍离乍合,人以为败,而号令素明,离合有势,非可败也。形圆,无行列也。 ○张预曰:此八陈法也。昔黄帝始立丘井之法,因以制兵,故井分四道八家,处之井字之形,开方九焉。五为陈法,四为闲地,所谓数起于五也。虚其中,大将居之,环其四面,诸部连绕,所谓终于八也。及乎变化制敌,则纷纭聚散,闘虽乱而法不乱,浑沌交错,形虽圆而势不散,所谓分而成八,复而为一也。后世武侯之方陈,李靖之六花,唐太宗之破陈乐舞,皆其遗制也。】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曹操曰:皆毁形匿情也。 ○李筌曰:恃治之整,不抚其下,而多怨,其乱必生。秦幷天下,销兵焚书,以列国为郡县,而秦自称始皇都关中以为至万代有之。至胡亥矜骄,陈胜吴广乗弊而起,所谓乱生于治也。以勇陵人,为敌所败,秦王符坚鼓行伐晋,勇也,及其败,闻风声鹤唳,以为晋军,是其怯也。所谓怯生于勇也。吴王夫差,兵无敌于天下,陵齐于黄池,陵越于会稽,是其强也。为越所败,城门不守,兵围王宫,杀夫差而幷其国,所谓弱生于强也。 ○杜牧曰:言欲伪为乱形,以诱敌人,先须至治,然后能为伪乱也。欲伪为怯形,以伺敌人,先须至勇,然后能为伪怯也。欲伪为弱形,以骄敌人,先须至强,然后能为伪弱也。 ○贾林曰:恃治则乱生,恃勇强则怯弱生。 ○梅尧臣曰:治则能伪为乱,勇则能伪为怯,强则能伪为弱。 ○王晳同梅尧臣注。 ○何氏曰:言战时为奇正形势以破敌也。我兵素治矣,我士素勇矣,我势素强矣,若不匿治勇强之势,何以致敌。须张似乱似怯似弱之形以诱敌人,彼惑我诱之之状,破之必矣。 ○张预曰:能示敌以纷乱,必已之治也。能示敌以懦怯,必已之勇也。能示敌以羸弱,必已之强也。皆匿形以误敌人。】 治乱,数也。 【曹操曰:以部曲分名数为之,故不乱也。 ○李筌曰:应数也。百六之灾,阴阳之数,不由人兴,时所会也。 ○杜牧曰:言行伍各有分画,部曲皆有名数,故能为治,然后能为伪乱也。夫为伪乱者,出入不时,樵采纵横,刁斗不严是也。 ○贾林曰:治乱之分,各有度数。 ○梅尧臣曰:以治为乱,存之乎分数。 ○王晳曰:治乱者,数之变。数谓法制。 ○张预曰:实治而伪示以乱,明其部曲行伍之数也。上文所谓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勇怯,势也。 【李筌曰:夫兵得其势,则怯者勇,失其势,则勇者怯。兵法无定,惟因势而成也。 ○杜牧曰:言以勇为怯者也。见有利之势而不动,敌人以我为实怯也。 ○陈皥曰:勇者奋速也,怯者淹缓也。敌人见我欲进不进,卽以我为怯也,必有轻易之心。我因其懈惰,假势以攻之。龙且轻韩信,郑人诱我师,是也。 ○孟氏注同陈皥。 ○梅尧臣曰:以勇为怯,示之以不取。 ○王晳曰:勇怯者,势之变。 ○张预曰:实勇而伪示以怯,因其势也。魏将庞涓攻韩,齐将田忌救之。孙膑谓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使齐军入魏地,日减其灶,涓闻之,大喜曰:“吾素知齐怯。”乃倍日幷行逐之,遂败于马陵。 强弱,形也。 【曹操曰:形势所宜。 ○杜牧曰:以强为弱,须示其形。匈奴冒顿示娄敬以羸老,是也。 ○陈皥曰:楚王毁中军以张随人,用为后图,此类也。梅尧臣曰:以强为弱,形之以羸懦。 ○王晳曰:强弱者形之变。 ○何氏曰:形势暂变,以诱敌战,非怯非弱也。示乱不乱,队伍本整也。 ○张预曰:实强而伪示以弱,见其形也。汉高祖欲击匈奴,遣使觇之,匈奴匿其壮士肥马,见其弱兵羸畜,使者十軰,皆言可击,惟娄敬曰:两国相攻,宜矜夸所长,今徒见老弱,必有奇兵,不可击也。帝不从。果有白登之围。】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 【曹操曰:见羸形也。 ○李筌曰:善诱敌者,军或强,能进退其敌也。晋人伐齐,斥山泽之险,虽所不至,必斾而疏陈之,舆曵柴从之。齐人登山而望晋师,见旌旗扬尘,谓其众而夜遁,则晋弱齐为强也。齐伐魏,将田忌用孙膑谋,减灶而趋大梁,魏将庞涓逐之,曰:“齐鲁何其怯也,入吾境,亡者半矣。”及马陵,为齐人所败,杀龎涓,虏魏太子而旋。形以弱而敌从之也。 ○杜牧曰:非止于羸弱也,言我强敌弱,则示以羸形,动之使来。我弱敌强,则示之以强形,动之使去。敌之动作,皆须从我。孙膑曰:“齐国号怯,三晋轻之。令入魏境,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魏龎涓逐之曰:“齐虏何怯也。入吾境土,亡者太半。”因急追之,至马陵,道狭,膑乃斫木书之曰:“龎涓死此树下。”伏弩于侧,令曰:“见火始发。”涓至,鑚燧读之,万弩齐发,龎涓死。此乃示以羸形,能动龎涓,遂来从我而杀之也。隋炀帝于鴈门为突厥始毕可汗所围,太宗应募救援,隶将军云定兴营将行,谓定兴曰:“必多赍旗鼓以设疑兵,且始。毕可汗敢围天子,必以我仓卒无援。我张吾军容,今数十里,昼则旌旗相续,夜则钲鼓相应,虏必以为救兵云集,覩尘而遁。不然,彼众我寡,不能乆矣。”定兴从之。师次崞县,始毕遁去。此乃我弱敌强,示之以强,动之令去。故敌之来去,一皆从我之形也。 ○梅尧臣曰:形乱弱而必从。 ○王晳曰:诱敌使必从。 ○何氏曰:移形变势,诱动敌人,敌昧于战,必落我计中而来,力足制之。 ○张预曰:形之以羸弱,敌必来从。晋楚相攻,苗贲皇谓晋侯曰:“若栾范易行以诱之,中行二却,必克二穆。”果败楚师。又楚伐隋,羸师以张之。季良曰:“楚之羸,诱我也。”皆此二义也。】 予之,敌必取之。 【曹操曰:以利诱敌,敌逺离其垒,而以便势击其空虚孤特也。 ○杜牧曰:曹公与袁绍相持官渡,曹公循河而西,绍于是渡河追公,公营南阪下,马解鞍。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也。安可去之。”绍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继至,或分趋辎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人,遂大破之,斩文丑。 ○梅尧臣曰:示畏怯而必取。 ○王晳曰:饵敌,使必取。予与同。 ○张预曰:诱之以小利,敌必来取。吴以囚徒诱越,楚以樵者诱绞,是也。】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