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 第 97 页/共 381 页

孔頴达曰李颙集注尚书于伪泰誓篇每引孔安国曰计安国必不为彼伪书作传不知颙何由为此言   李氏【轨】古文尚书音   七録一卷   佚   吕氏【文优】尚书义注   隋志三巻   佚   姜氏道盛集释尚书【经典序録作集解】   隋志十一巻【经典序録十卷】   佚   隋志宋给事中姜道盛注   陆徳明曰天水人   册府元姜道盛为给事中注集释尚书十一巻一云注古尚书   王氏【俭】尚书音义   唐志四卷   佚   任昉曰公讳俭字仲寳琅琊临沂人年六嵗袭封豫寜侯初拜秘书郎迁太子舎人以选尚公主拜驸马都尉元徽初迁秘书丞服阕拜司徒右长史出为义兴太守还除给事黄门侍郎迁尚书吏部郎恭选俄迁侍中辞不拜补太尉右长史俄迁左长史齐台初建以公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太祖受命以佐命功封南昌县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建元二年迁尚书左仆射领选如故寻表解选诏加侍中又授太子詹事侍中仆射如故改授散骑常侍太祖崩遗诏以公为侍中尚书令镇国将军进号衞将军以本官领丹阳尹复以本官领国子祭酒解丹阳尹领太子少傅又领本州大中正顷之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诏加中书监薨追赠太尉諡曰文宪   顾氏【欢】尚书百问   隋志一卷   佚   隋志齐太学博士顾欢撰   姚氏【方兴】舜典孔传   一篇   存   陆徳明曰齐明帝建武中吴兴姚方兴采马王之注造孔传舜典一篇云于大头买得上之梁武时为博士议曰孔序称伏生误合五篇皆文相承接所以致误舜典首有曰若稽古伏生虽昬耄何容合之遂不行用又曰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此十二   字是姚方兴所上孔氏传本无阮孝绪七録亦云然方兴本或此下更有濬哲文明温恭允塞徳升闻乃命以位凡二十八字异   孔頴达曰东晋之初豫章内史梅頥上孔氏传犹阙乃命以位已上二十八字至齐萧鸾建武四年吴兴姚方兴于大航头得孔氏传古文舜典亦类太康中书乃表上之事未施行方兴以罪致戮至隋开皇初购求遗典始得之   刘知几曰姚方兴采马王之义以造孔传舜典云于大航购得诣阙以献举朝集议咸以为非及江陵板荡其文北入中原学者得而异之隋学士刘遂取此一篇列诸本第   郑公晓曰舜典曰若稽古帝舜二十八字葢隋开皇时人伪为之假设姚方兴以伸其嵗月尔曰若句袭诸篇首重华句袭诸史记濬哲掠诗长发文明掠干文言温恭掠颂那允塞掠雅常武徳掠淮南子鸿烈乃试以位掠史伯夷传正见其搜窃之踪   经义考卷七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七十八   翰林院检讨朱彛尊撰   书【七】   梁武帝尚书大义   隋志二十卷   佚   刘氏【叔嗣】尚书注   七録二十一卷   佚   尚书新集序   七録一卷   佚   尚书亡篇序   隋志一卷   佚   隋志梁五经博士刘叔嗣注   册府元刘叔嗣为五经博士注尚书亡篇序又注尚书二十一卷   孔氏【子袪】尚书义   二十卷   佚   集注尚书   三十卷   佚   任氏【孝恭】古文尚书大义   唐志二十卷   佚   南史任孝恭字孝恭临淮人武帝召入西省初为奉朝请进直寿光省为司文侍郎俄兼中书通事舍人侯景获之使作檄求还私第检讨景许之因走入东府城陷景剉斩之   蔡氏【大寳】尚书义疏   隋志三十卷   佚   隋志大寳萧詧司徒   孔頴达曰古文近至隋初始流河朔其为正义者蔡大寳巢猗费甝顾彪刘焯刘   巢氏【猗】尚书义   隋志三卷【新旧唐志作义疏十卷】   佚   尚书百释   隋志三卷   佚   隋志梁国子助教巢猗撰   费氏【甝】尚书义疏   隋志十卷   佚   陆德明曰梁国子助教江夏费甝作尚书义疏行于世   李延寿曰齐时诸生畧不见孔传注解武平末刘光伯刘士元始得费甝义疏乃留意焉   张氏【讥】尚书义   十五卷   佚   尚书广疏   崇文总目十八卷   佚   刘氏【焯】尚书义疏   唐志二十卷   佚   北史刘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人少与河间刘结盟为友同受诗于同郡刘轨思受左传于广平郭懋常问礼于阜城熊安生开皇中举秀才射策同修国史直门下省俄除员外将军于秘书省考定羣言假还复入京为飞章所谤除名于是优游乡里专以著述教授为务贾马王郑所传章句多所是非帝即位迁太学博士   儒林传信都刘士元河间刘光伯拔萃出类学通南北博极古今后生钻仰所制诸经义疏缙绅咸师宗之   刘氏【】尚书述义   隋志二十卷   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