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 第 100 页/共 381 页

晁公武曰熈宁以后专用王氏之说进退多士此书駮异其说为多又以嗣征为羿簒位时康王之诰为失礼引左氏为证与诸儒之说不同   朱子语録或问诸家书解谁最好莫是东坡曰然又问但若失之太简曰亦有只消如此解者又曰于东坡书解却好他看得文势好 又曰东坡解吕刑王享国百年耄作一句荒度作刑作一句甚有理陈振孙曰传于嗣征以为羲和贰于羿而忠于夏于康王之诰以释衰服冕为非礼曰予于书见圣人之所不取而犹存者有二可谓卓然独见于千载之后者又言昭王南征不复穆王初无愤耻哀痛之语平王当倾覆祸败之极其书与平康之世无异有以知周徳之衰而东周之不复兴也呜呼其论伟矣马中锡曰东坡传书三江既入震泽底定谓三江为南江中江北江蔡九峰不取其说且谓其为味别者非是然所谓以味别水者非东坡之臆说也唐许敬宗曰古五行皆有官水官不失职则能辨味与色濳而时出合而更分皆能识之是先已有此言矣九峯未之考也至其所谓尧之洪水未治也东南皆海岂复有呉越哉及彭蠡既潴三江入于海则呉越始有可宅之土水之所钟独震泽而已斯言也百世以俟圣人可也   程子【頥】书说   宋志一卷   存   晁公武曰伊川之门人记其师所谈四十余篇   王氏【安石】子【雱】新经尚书义   通考十三巻【宋志卷同书其父安石名】   佚   安石序曰熈宁二年臣安石以尚书入侍遂与政而子雱实嗣讲事有防为之说以献八年下其说太学颁焉惟虞夏商周之遗文更秦而几亡遭汉而仅存頼学士大夫诵说以故不冺而世主莫或知其可用天纵皇帝大知实始操之以验物考之以决事又命训其义兼明天下后世而臣父子以区区所闻承乏与荣焉然言之渊懿而释以浅陋命之重大而承以轻眇兹荣也祗所以为媿与   长编纪事本末熈宁八年六月同修经义吕升卿言尚书有王雱所进义乞更不删改从之时升卿輙删改诗义安石雱皆不悦故有是言   晁公武曰王雱元泽撰熈宁六年命吕惠卿兼修国子监经义王雱兼同修撰王安石提举而雱成是经颁于学官用以取士或少为异輙不中程由是独行于世六十年而天下学者喜攻其短自开党禁世人罕称焉   陈振孙曰雱盖述其父之学王氏三经义此其一也熈宁六年命知制诰吕惠卿充修撰经义以安石提举修定又以安石子雱惠卿弟升卿为修撰官八年安石复入相新传乃成雱盖主是经者也王氏学独行于世者六十年科举之士熟于此乃合程度前辈谓如脱然按其形模而出之尔士习胶固更丧乱乃已   朱子曰王氏说伤于凿然其善亦有不可揜处荆公不解洛诰但云其间煞有不可强通处今姑择其可晓者释之今人多说荆公穿凿他却有如此处后来人解书却须尽要解 又曰荆公解聪明文思牵合洪范五事此却是穿凿如小旻诗云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膴或哲或谋或肃或艾却合洪范五事又曰人说荆公穿凿只是好处亦用还他且如矧   惟若畴圻父薄违农父若保宏父定辟古注从父字絶句荆公则就违保辟絶句夐出诸儒之表   王应麟曰酒诰圻父薄违农父若保宏父定辟荆公以违保辟絶句朱文公以为夐出诸儒之表洛诰复子明辟荆公谓周公得卜复命于成王也汉儒居摄还政之说于是一洗矣   曾氏【肇】尚书讲义   宋志八卷   佚   杨时作行述曰肇字子开建昌军南丰县人举进士哲宗嗣位擢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累迁朝散大夫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提举中太乙宫元符末汀州安置今天子即位尽还元祐贬死人官职复公龙图阁学士绍兴二年諡文昭   吕氏【大临】书传   佚   于氏【世封】书传   佚   金华府志世封浦江人举进士撰书易诗传共四十卷   张氏【庭坚】书义   佚   董鼎曰张庭坚字才叔   姓谱庭坚广安人元祐进士官右正言讼司马光吕公着之寃论蔡京章惇之罪荐苏轼苏辙之贤忤执政意谪官卒赠直徽猷阁諡忠愍   杨氏【时】书义辨疑   通考一卷   未见   晁公武曰其书专攻王雱之失   时自序曰古者左史记言右史记动书者记言之史也上自唐虞下迄于周更千有余年圣贤之君继作其流风善政可传于后世者具载于百篇之书今其存者五十有九篇予窃以一言蔽之曰中而已矣尧之咨舜曰天之歴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夫三圣相授盖一道也贵为天子而以天下与人穷为匹夫而受人之天下其相与授受之际岂不重哉而所言止此仲虺之诰称汤曰建中于民箕子为武王陈洪范曰皇建其有极然则帝之所以为帝王之所以为王率此道也予故以一言蔽之曰中而已矣夫所谓中者岂执一之谓哉亦贵乎时中也时中者当其可之谓也尧授受舜授禹受而不为泰汤放桀武王伐纣取而不为贪以至为臣而放其君非簒也为弟而诛其兄非逆也书之所载大伦大要不越是数者以其事观之岂不异哉圣人安为之而不疑者盖当其可也是尧典之书为让舜而作而其名谓之典言大常也盖苟当其可虽以天下与人犹为常而已后世昧执中之权而不知时措之宜故狥名失实流而为子哙之让白公之争自取絶灭者有之矣至或临之以兵而为忠小不可忍而为仁皆失是也又乌足与论圣人之中道哉国家开设学校建师儒之官盖将讲明先王之道以善天下非徒为浮文以夸耀之也以予之昏懦不肖岂敢自谓足以充其任哉姑诵所闻以行其职耳然圣言之奥盖有言不能论而意不能致者也诸君其愼思之超然默会于言意之表则庶乎有得矣   尚书讲义   一卷   存【载龟山集】   叶氏【梦得】书传   宋志十卷   未见【一斋书目有之】   梦得自序曰自世尚经术愽士业书者十常三四然弟守一说莫能自致其思余窃悲之因叅总数家推原帝王之治论其世察其人以质其所言更相研究折其是非颇自纪辑为书二十卷十二万有余言   陈振孙曰少蕴愽极羣书强记絶人书与春秋之学视诸儒为最精   黄氏【预】书解   佚   王圻曰预字几先龙溪人为监察御史以直忤蔡京贬卒   曾氏【】等尚书讲义   宋志三十卷   佚   朱子曰曽彦和说书精愽其解禹贡林少頴呉才老甚取之   王应麟曰曾旼字彦和为书解朱文公吕成公皆取之馆阁书目书讲义愽士曾肢等解盖误以旼为肢   卞氏【大亨】尚书类数   宋志二十卷   佚   宁波府志卞大亨字嘉甫其先泰州人靖康中官懐宁簿隐居象山自号松隐居士   蔡氏【卞】尚书解   佚   东都事略卞字元度仙游人与兄京同举进士王安石以女妻之绍圣初拜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兼侍讲拜尚书左丞兄京为相拜知枢密院事迁开府仪同三司卒赠太傅諡文正卞省辞辨貌恭顺而中险与章惇安惇缔交起史祸以中范祖禹赵彦若黄庭坚兴同文狱以陷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等斥逐元祐之臣禁锢其子孙时号二蔡二惇云   胡氏【伸】尚书解义   佚   姓谱伸字彦时婺源人入太学与汪藻齐名登第试学官教授颍川崇宁中召为太学正累迁国子司业后知无为军   薛氏【肇朗】尚书解   佚   雷氏【度】书口义   佚   姓谱雷度字世则临川人   上官氏【公裕】尚书解说   未见   亡名氏尚书要记名数   通志一卷   佚   尚书义宗   通志三卷   佚   按以上二书绍兴四库续到阙书目有之   尚书治要图   宋志五卷【通志一卷】   佚   中兴书目不知作者有月令后汉制中星图周官九礼图等篇取其与尚书参会也   尚书会解   通志十三卷【绍兴书目三卷】   佚   郑樵曰载四库书目   书传   一卷   佚   晁公武曰不载撰人盖为程正叔之学者疑诸吕所着也   尚书新篇   一卷   以下俱佚   尚书新编目   五卷   尚书解题   宋志一卷   尚书血脉   一卷   古文尚书字   一卷   按以上五部俱见绍兴续到阙书目则为北宋人所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