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刻丛编 - 第 51 页/共 63 页

唐李肇撰元和七年九月建武宗时废大中十三年七月八日冯譔重书再立并篆额【复斋碑録】   唐东林寺律大德粲公碑   唐吉州司户许尧佐撰呉郡陆蔚之书并篆额元和八年端午建武宗时废大中八年七月再立【复斋碑録】   唐东林寺临坛大德塔颂   唐刘轲撰弟子云臯正书元和八年十月建武宗时废大中八年七月重立【诸道石刻録】   唐崔融游东林寺诗   正书无姓名元和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曽孙江州刺史能重刻【复齐碑録】   唐兴果寺律大德奏公塔碣   唐白居易撰僧云臯正书长庆二年闰十月一日建武宗时废宣宗大中八年七月十五日重立【复斋碑録】   唐题东林寺影空碑隂   唐李渤撰僧云臯正书长庆三年三月七日【复斋碑録】   唐庐山峯顶寺临坛大德法真碑   唐李宏庆撰僧云臯正书长庆三年四月立【复斋碑録】   唐东林寺律大德熙怡石坟哀志铭   唐侯高撰僧云臯正书长庆四年五月十三日立【复斋碑録】   唐辩石钟山记   唐李渤字济之撰不著书人名氏彭蠡湖之口有石钟郦道元注水经以为水石相薄为钟音因以得名渤游山中见有卧石叩之其鸣如钟土人曰此石钟也故为此记以辨之渤时隐居白鹿洞称白鹿先生后官至桂管观察使太和元年故吏呉文干刻石在湖口镇【集古録目】   唐东林大师真堂记   唐倪匡明书并篆额大和三年【诸道石刻録】   唐栖霞寺大德玭律师碑   唐刘轲撰沙门云臯正书齐余篆额太和四年七月十二日建武宗时废宣宗大中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再立【复斋碑録】   唐水阁院律大德齐明和尚碑   唐郑素卿撰僧道真行书太和六年三月六日建大中八年再立【诸道石刻録】   唐东林寺德化王重置白氏文集记   僧匡白记余文真正书倪臣明篆额太和六年八月十二日【诸道石刻録】   唐东林寺白氏文集记   唐白居易记僧云臯正书太和九年八月【金石録】   唐宝称大律师塔碑   唐秘书丞史馆修撰刘轲撰江州司户防军陈去疾书前振武节度防谋李庭彦篆额律师江南讲僧也名智满陶靖节之九世孙始出家于宝称寺故以为号碑以开成四年立大中八年重建在庐山【集古録目】碑以开成四年四月二十七日建武宗时废大中八年七月二十三日重立【复斋碑録】   唐曹汾去东林诗   防昌三年七月十三日刻在玭师碑隂【诸道石刻録】   唐东林寺观音方丈记   江夏僧元楚记东夷溟岛太谷冲寂野叟书大中六年二月十三日【复斋碑録】   唐抚州景云寺上宏和尚石塔碑   唐白居易撰李克恭正书段全纬篆额大中八年七月十五日重立在东林寺【复斋碑録】   唐陇西子德题名   大中十年同游刻石西林寺【诸道石刻録】   唐东林寺建碑记   唐张又新撰裴光逺篆额大中十年四月三十日【复斋碑録】   唐复东林寺碑   唐湖南观察使潭州刺史崔黯撰散骑常侍柳公权书寺在江州先被废至宣宗时复立碑以大中十一年四月立在庐山东林寺【集古録目】   防昌中被废大中初黯为江州刺史而复之【集古録】   唐韦宙施钱再造经藏堂宇题   大中十二年刻石在东林寺【诸道石刻録】   唐裴讽题名   刻在齐朗和尚碑隂大中十四年六月【诸道石刻録】   唐经藏院碑隂记   唐抚州刺史蔡京撰正书无名大中十四年五月   南唐重修东林寺记   韩王知证记孟拱辰分书并篆额升元六年七月一日【复斋碑録】   南唐太乙真人庙记   韩王知证记孟拱辰行书并篆额升元六年七月二十九日建【复斋碑録】   南唐弥勒菩萨上生殿记   杨弼撰僧慕庄书保大三年二月二十日杜昌业建【诸道石刻録】   南唐太乙观董真人殿碑   道士倪少通撰道士钟德载正书并篆额保大十一年十一月【复斋碑録】   南唐东林寺上方禅师舍利塔记   彭渎撰并分书额伊从道正书保大十四年岁次丙辰十月庚申建王文秉刻【复斋碑録】   南唐文宣王庙记【引书佚】   南唐张灵官记   徐铉撰徐锴书并篆额岁次癸酉上元立【诸道石刻録】   南唐义门陈氏书堂记   徐撰徐锴书并篆额【诸道石刻録】   池州   【春秋属呉战国属越后属楚秦属彰郡二汉属丹阳郡晋属宣城郡宋齐梁陈隋因之唐武德四年析宣州置池州贞观元年州废永防元年复置后曰池阳郡皇朝因之今县六贵池 青阳 铜陵建德 石埭 东流】   唐张嶙府君墓志   唐韩励躬撰正书无名贞元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立在建德县【复斋碑録】   【阙】   并书凡诗五首武阳郡公韦丹诗【缺】   四年刻【集古録目】   唐崔澣撰【京兆金石録】   法王和尚塔碑   僧迥斌撰丘光道书【诸道石刻録】   宝刻丛编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宝刻丛编卷十六   宋 陈思 撰   【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