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刻丛编 - 第 47 页/共 63 页

中和二年九月【复斋碑録】   唐光兴寺记   唐谭匡合撰龙纪二年立在海盐【复斋碑録】   呉越钱镠金山庙刻石文   【复斋碑録】   江隂军   【梁分兰陵县置江隂郡隋平陈郡废属常州唐武德三年置暨州九年州废后属南唐置江隂军皇朝因之今县一 江隂】   唐西王母授黄帝秘诀   唐张从申书大厯四年冬【复斋碑録】   唐沛郡朱夫人墓志   唐处士丁厚之撰正书无姓名大中九年九月二十四日庚午【复斋碑録】   宝刻丛编卷十四 <史部,目录类,金石之属,宝刻丛编>   钦定四库全书   宝刻丛编卷十五   宋 陈思 撰   江南东路   建康府   【春秋属呉战国属越后属楚秦属彰郡二汉属丹阳呉王孙权初鎭丹阳郡谓之京城后徙都秣陵改为建业晋平呉以为丹阳郡又州刺史治东晋元年渡江复都焉改丹阳太守为尹宋齐梁陈因之常以京口为重镇隋平陈郡废更于石头城置蒋州大业初复置丹阳郡唐武德三年置扬州七年复改为蒋州八年又改为州九年州徙治江都以其地属润州至德二载析置江宁郡乾元元年曰升州上元三年州废光启三年复置五代时南唐李氏窃据陞为里阙年复陞江宁府建康军节度 县五 上元 江宁句容 溧水 浔阳】   汉校官碑   校官之碑额灵帝光和四年溧阳为其长潘君作绍兴十三年溧水尉喻仲逺得之固城湖中碑今在溧水县潘君名干自曲阿尉来宰溧阳兴学宫讲賔射碑颂所由作也【释】   溧阳长潘君讳干字元卓陈国长平人光和四年十月己丑朔二十一日己酉造【本碑】   汉奉车都尉耿君碑   汉碑额八字【复斋碑録】   汉武氏石室画像   在府治防书阁【诸道石刻録】   呉岩山纪功碑   篆书不著名氏今其文字断续不可悉考有曰天玺元年者其余大抵有天锡防命之意按呉归命侯天玺元年歴阳山石成文刻石作颂此当是也【集古録目】呉天玺元年断碑其上云上天帝言又云帝曰大呉一万方又云天发神防文天玺元年七月己酉朔又云天防广多不解解者十二字呜呼其言可谓妖矣据呉志天玺元年秋八月鄱阳言歴阳山石理成字凡二十明年改元大赦以协石文今此碑乃在金陵验其文与呉志所载亦异莫可考究孙皓在位凡八改元而六见符瑞然竟不能保其国盖人亊不修而假托神怪以矫诬天命其不终宜矣【金石録】   呉神防碣半无文理其粗成文者有云天发神防多所未解解者合五十七字深甄歴数永归大呉可以为怪诞矣此碣初在江宁县南二十里石高二丈折为三段人因名其冈为断石冈焉至元和六年胡宗师移置漕圃前年冬余有荆楚之役假道金陵见之金陵府舍其字方严古雅殊有佳处张怀瓘云呉皇象善书此盖皇象书也皇象江都人仕至青州刺史   呉故衡阳郡太守葛府君之碑   晋故尚书左民郎建安太守史府君之墓志   晋尚书令假节领军将军赠侍中成阳卞公墓志三碑诸道石刻録   晋建威将军竺使君碑【二】   晋故建威将军益州刺史领建平太守平恩县侯竺使君之碑额君讳瑶以泰光三年薨故吏张顾之等立此碑   又碑主簿费敷等立无额作两段【复斋碑録】   晋谢重墓志   书小字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长史豫州陈郡阳夏县都乡吉迁里谢重字景重隆安三年己亥六月二十二日丙午薨以七月九日癸酉葬【复斋碑録】   晋纪穆侯碑   凡二十四字曰晋故仆射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纪穆侯之铭【集古録目】   【碑上缺】伯成仕至司徒存四十九字在句容县治【复斋碑録】   晋平西将军广汉葛府君碑   在句容县西七里墓前【访碑録】   晋冠军将军史侯墓石柱   晋冠军将军中校尉北中郎将五兵尚书刺史史侯墓石柱在溧阳【诸道石刻録】   晋吕府君墓志   正书题云晋故尚书起居郎庐陵太守吕府君之墓志在溧阳恐是唐人所立【复斋碑録】   宋宗慤母刘夫人墓志   不著书撰人名氏慤仕宋为散骑常侍荆州大中正洮阳县侯夫人姓刘氏碑以大明六年立【集古録目】不著书撰人名氏有志无铭其后云谨牒子孙男女次第名位婚嫁如左盖一时之制也【集古録】   宋散骑常侍谢涛埋铭   碑云涛字明逺春秋四十有【缺】元嘉十八年岁次屠维月旅林钟十七日卒其年九月三十日窀穸于扬州丹阳郡建康县东乡土里山夫人王氏大明七年岁次单阏十月十四日合祔【复斋碑録】   宋湘宫寺水陆田记   大始【缺】年立【复斋碑録】   齐海陵王墓志   南齐长兼中书侍郎谢朓立不著书人名氏海陵王名昭文文惠太子之子齐明帝废其主郁林王而立之在位一年又废为海陵王【集古録目】   庆厯中余在金陵有饔人以一方石镇肉视之若有镌刻试取石洗濯乃宋海陵王墓铭谢朓撰并书其字如钟繇极可爱予携之十余年文思副史夏元昭借去遂托以堕水今不知落何处【沈存中】   海陵志在沈翰林括家沈庆厯中在金陵厨人以方石镇肉视之有字刻乃此志也后为人借去不还遂亡所在此本今世殊难得然海陵乃齐世而沈云宋海陵王非也又云谢朓撰并书而志但云朓立耳然晖自以草名当世后人目以飞花满目残霞照人此志结字高雅必朓书也【东观余论】   梁许长史旧馆坛碑   梁隐士陶宏景撰其前题曰弟子华阳隐居丹阳陶宏景谨造其傍又曰此一行隐居之手自书其文不知谁所书也宏景学道句曲山中有晋许长史故居坛塔为之记颂碑额又有四字曰天灵圣明不知为何语也在茅山【集古録目】   陶景撰孙文韬书天监十七年立在玉晨观【诸道石刻録】   梁永阳昭王敬太妃墓志铭   徐勉奉勅撰细书无姓名普通元年十一月九日己卯薨【复斋碑録】   梁侍中司空永阳昭王墓志铭   徐勉奉勅撰细书无姓名梁武次兄齐建武四年薨梁天监元年追赠普通元年十一月太妃王氏薨合祔作志【复斋碑録】   梁华阳石碣颂   梁普通三年五月五日略记正书无书撰人名氏刻在许长史旧馆坛记碑隂【复斋碑録】   梁茅君碑并两侧题名   不着撰铭人名氏梁茅山道士孙文韬书领道士正张绎集茅山记茅君九锡文而刻之因为之铭碑以普通三年立在茅山【集古録目】   三茆者盈太元真君固定録真君衷保命仙君皆汉景帝中元间人盈天汉四年道成至元帝初元五年来江左句曲之山哀帝元寿二年乘云而去固至孝元时拜执金吾衷宣帝地节四年拜上郡太守五更大夫并解任还家修学成帝永始三年固为定録真君衷为保命仙君梁普通三年道士张绎建此碑孙文韬书【南丰集古録】   普通三年壬寅五月壬辰十五日丙午【阙】  建立孙文韬正书碑隂右侧题三洞法师【阙】 殷灵养左侧题三洞法师鲁郡周显明以己卯诞世寻真宋末德茂齐梁【复斋碑録】   梁闻善寺知藏法师碑   世号三萧碑在蒋山按此碑绍兴初为金人所焚【诸道石刻録】   梁新安太守萧几撰序湘东王绎撰铭尚书殿中郎萧挹书法师姓顾氏呉郡呉氏居钟山闻善寺碑以普通三年九月立【集古録目】   世号三萧碑法师者姓顾氏几挹皆称弟子衰世之遂至于斯予于集古録而不忍遽弃者以其字画粗可佳舍其所短取其所长斯可矣【集古録】   此楷法自钟元常后惟江左诸贤颇得之故萧殿中书是碑古雅可喜然下至隋唐其法遂亡虞欧禇薛弗能逮也此可与识者论云【东观余论】   齐侍中萧頴胄碑   齐侍中尚书令丞相巴东献武公萧頴胄碑普通五年太岁甲辰三月辛亥朔十日庚申镌在花林村【复斋碑録】   梁侍中始兴忠武王碑   徐勉造贝文渊正书张【缺】明监作呉贤明【缺】  郆元明上石在花林清风村【复斋碑録】   梁侍中司徒鄱阳忠烈王墓志   梁张缵奉勅造普通七年二月二十五日葬【复斋碑録】   梁散骑常侍司空安成康王碑   故州民前廷尉卿彭城刘孝绰撰奉朝请呉兴贝义渊正书在花林村【复斋碑録】   梁临川靖惠王神道【二】   梁故假黄钺侍中大将军扬州牧临川靖惠王之神道双阙各二十一字去城三十里北城乡【复斋碑録】   梁新渝寛侯神道   梁故侍中仁威将军新渝寛侯之神道【复斋碑録】   梁呉平忠侯萧公神道   反书頴字题云梁故侍中抚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呉平忠侯萧公神道在花林村【复斋碑録】   梁建安敏侯神道   梁故侍中左卫将军建安敏侯之神道正书十五字在淳化镇【复斋碑録】   梁故范府君神道   梁故昭逺将军临川王国侍郎范府君之神道正书十八字【复斋碑録】   梁故草堂法师之墓   篆书八字【复斋碑録】   梁鄱阳王神道   正书【诸道石刻録】   梁康王神道碑   篆书六字【诸道石刻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