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 - 第 97 页/共 398 页

县六:   山阴,上。倚郭。会稽,中。倚郭。上虞,上。萧山,中。嵊县,上。宋改剡县为嵊县,取四山为嵊之义。新昌。中。宋以枫桥镇置义安县,又改新昌。   州二:   余姚州。下。宋余姚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诸暨州。下。宋诸暨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温州路。上。宋温州,又升瑞安府,属浙东路。至元十三年,置温州路总管府。旧领永嘉、瑞安、乐清、平阳四县。后升瑞安、平阳二县为州。户十八万七千四百三,口四十九万七千八百四十八。领司一:   录事司。   县二:   永嘉,上。倚郭。乐清。下。   州二:   瑞安州,下。宋瑞安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平阳州。下。宋平阳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台州路。上。宋台州,属浙东路。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台州路总管府。旧领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宁海五县。后升黄岩县为州。户十九万六千四飞一十三,口一百万三千八百三十三。领司一:   录事司   县四:   临海,上。倚郭。仙居,上。宁海,上。天台。中。   州一:   黄岩州。下。宋黄岩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处州路。上。宋处州,属浙东路。至元十三年,升处州路总管府。户十三万二千七百五十四,口四十九万三千二百九十二。领司一:   录事司。   县七:   丽水,中。倚郭。龙泉,中。有亻开山寨。松阳,中。遂昌,中。青田,中。缙云,中。庆元。中。   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大德八年,徙治宁国。   宁国路。上。宋宁国府,属江南东路。至元十四年,升宁国路总管府。户二十三万二千五百三十八,口一百一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领司一:   录事司。旧立四厢。至元十四年,改录事司。   县六:   宣城,上。倚郭。南陵,中。泾县,中。宁国,中。旌德。中。太平。中。   徽州路。上。宋徽州,属江南东路。至元十四年,升徽州路总管府。旧领歙、休宁、绩溪、夥、祁门、婺源六县。后升婺源县为州。户一十五万七千四百七十一,口八十二万四千三百四。领司一:   录事司。旧设四厢。至元十四年,改置录事司。二十九年,罢。   县五:   歙县,上。倚郭。休宁,中。有五城务。祁门,中。黟县,下。绩溪。下。有西坑寨,置镇守营。   州一:   婺源州。下。宋婺源县。元贞元年,升为州。惠洽乡有巡检司。   饶州路。上。宋饶州,属江南东路。至元十四年,升饶州路总管府。十九年,改隶隆兴行省。旧领鄱阳、余干、浮梁、乐平、德兴、安仁六县。后升乐平、浮梁、余千三县俱为州。户六十八万二百三十五,口四百三万六竿千五百七十。领司一:   录事司。旧设三厢,至元四年改置。   县三:   鄱阳,上。倚郭。德兴,上。安仁。中。   州三:   余干州。中。宋余干县。元贞元年,长为州。   浮梁州。中。宋浮梁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乐平州。中。宋乐平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江南诸道行御史台。   集庆路。上。宋江宁府,又改建康府,属江南东路。至元十四年,改建康路。十五年,立江淮行中书省,后徙于杭州,改江浙行省。二十三年,徙江南行御史于建康。天历二年,以文宗潜邸,改建康路为集庆路。旧领上元、江宁、溧阳、溧水、句容,后升溧水、溧阳二县俱为州。户二十一万四千五百三十八,口一百七万二千六百九十。领司一:   录事司。   县三:   上元,中。倚郭。江宁,中。倚郭。句容。中。   州二:   溧水州。中。宋溧水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溧阳州。中。宋溧阳县。至元十四年,改为溧州。十五年,升为溧州府。十六年,改溧阳路,领录事司并溧阳县。二十八年,罢路。止存溧阳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太平路。下。宋太平府,属江南东路。至元十四年,升为太平路总管府。户七万六千二百二,口四十四万六千三百七十一。领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