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 - 第 100 页/共 398 页
赣州路。上。宋赣州,属江南西路。至元十四年。升赣州路总管府。旧领赣、安远、雩都、虔化、信丰、龙南、瑞金、兴国、会昌、石城十县。后升虔化县为宁都州,析龙南、安远二县隶之。升会昌县为州,析瑞金县隶之。户七万一千二百八十七,口二十八万五千一百四十八。领司一:
录事司。至元十五年立。
县五:
赣县,上。州治所。兴国,中。信丰,下。雩都,下。石城。下。元贞元年,以石天隶宁都。其复隶赣州年分阙。
州二:
宁都州。下。宋虔化县。后改宁都县。元贞元年,升为州。领县二:
龙南,下。以县在龙滩之南,故名。至元二十四年,并入信丰县。至大二年,复置。安远。下。至元二十四年,并入会昌县。至大二年,复置。
会昌州。下。宋会昌县。元贞元年,升为州。旧志:大德元年升宁都、会昌为州,并隶赣州路。大德乃元贞之误。
建昌路。下。宋建昌军,属江南西路。至元十四年,升为建昌路总管府。旧领南城、南丰、新城、广昌四县。后升南丰县为州,直隶行省。户九万二千二百二十三,口五十万三千三十八。领司一:
录事司。至元十四年,割南城置录事司。
县三:
南城,中,新城,中。广昌。中。
南安路。下。宋南安军,属江南西路。至元十四年,升南安总管府。十五年,析大庾县城之四坊,置录事司。十六年,废。户五万六百一十二,口三十万三千六百六十六。
领县三:
大庚,中。倚郭。南康,中。上犹。下。宋上犹县,又改南安。至元十六年,改永清。后复为上犹。
南丰州。下。宋南丰县,隶建昌军。至元十九年,升为州,直隶江西行省。户二万五千七十八,口一十二万八千九百。
广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至元十五年置。
海北广东肃政廉访司。至元三十年,治广州。
广州路。上。宋广州,属广南东路。至元十三,内附。十五年,置广州路总管府。三十年,升为上路。旧领南海、番禺、增城、怀集、清远、东莞、新会、香山八县,后杯集析属贺州。户十七万二百一十六。口一百二万一千二百九十六。领司一:
录事司。至元十六年置,以州之东城、西城、子城并番禺、南海二海县在城民户隶之。
县七:
南海,中。倚郭。番禺,下倚郭。东莞,中。增城,中。香山,下。新会,下。清远。下。宋清县。元改清远。
韶州路。下。宋韶州,属广南东路。至元十三年,内附。十五年,置韶州路总管府。分曲江县城西厢地及城外三厢置录事司。二十九年,罢录事司。三十年,分赣州行院官一员。旧领曲江、乐昌、翁源、仁化、乳源五县。翁源析属英德州。户一万九千五百八十四,口一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六。领县四:
曲江。中。延祐五年,并翁源县入之。乐昌,下。仁化,下。乳源。下。
惠州路。下,宋惠州,属广南东路。至元十六年,升惠州路总管府,置录事司,至元二十九年,罢录事司。户一万九千八百三,口九万九千一十五。领县四:
南雄路。下。宋南雄州,属广南东路。至元十五年,升南雄路总管府,置隶事司。二十九年,罢录事司。户一万七百九十二,口五万三千九百六十。领县二:
保昌,下。倚郭。至元二十七年,降南雄州为保昌县。按保昌宋旧县,非因降改,殆省本州入保昌也。其复为南雄州,未知何时。始兴。下。
湖州路。下。宋潮州,属广南东路。至元十六年,升湖州路总管府。二十三年,复以江西等处行院副使兼广东道宣慰使司,镇潮州。旧领梅州。延祐四年,以梅州隶广东宣慰司。户六万三千六百五十,口四十四万五千五百五十。领司一:
录事司。至元二十一年置。
县三:
海阳,下。倚郭。潮阳,下。揭阳。下。
德庆路。下。宋德庆府,属广南东路。至元十四年,广西宣慰司以兵收附,改隶广西道。十七年,置德庆路总管府。二十九年,仍改隶广东道。户一万二千七百五,口三万二千九百九十七。领县二:
端溪,下。倚郭。龙水。下。
肇庆路。下。宋肇庆府,属广南东路。至元十六年,广西宣司收附,改隶广西道。十七年,置为下路总管府。二十九年,改隶广东道。户三万三千三百三十八,口五万五于四百二十九。领县二:
高要,中。倚郭。四会。中。
英德州。下。宋英德府,属广南东路。至元十三年,收附。十五年,置英德路总管府。二十七年,罢总管府,并所属真阳、浛光二县为英德州。《翰墨全书》:元管真阳、浛光二县,今为新民员州。大德四年,复升为路,置真阳、涵光、翁源三县。延祐元年,复降为州,并真阳、含光入之。领县一:翁源。大德五年置。延祐元年,并入曲江。其复立年分阙。
梅州。下。宋故州,属广南东道。至元十六年,升梅州路总管府。二十三年,降为州,属潮州路。延祐四年,改为散州,直隶宣慰司。户二千四百七十八,口一万四千八百六十五。领县一:
程乡。下。
南恩州。下。宋故州。至元十三年,升南恩总管府。十九年,降为散州。户一万九千三百七十三,口九万六千八百六十五。领县二:
阳江,下。阳春。下。
封州。下。宋故州。至元十三年收附。明年复叛,广西宣慰司定其乱,遂隶广西道。十七年,置封州路总管府。二十九年,降为散州。仍属东道,户二千七十七,口一万七百四十二。领县二:
封州,下。开建。下。
新州。下。宋故州,属广南东路。至元十六年,升新州路。十九年,降为散州。户一万一千三百一十六,口六万七千八百九十六。领县一:
新兴。下。
桂阳州。下。宋桂阳县,属连州。至元十九年,升为散州,析连州阳山县来属。为蒙古□忽都忽郡王分地。旧隶湖南道宣慰司,后复隶广东道。户六千三百五十六,口二万五千六百五十五。领县一:
阳山下。
连州。下。宋故州,属广南东路。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直隶行中书省。十七年,罢安抚司,升为连州路,隶湖南道。二十九年,改隶广东道。元贞元年,降散州。户四千一百五十四,口七千一百四十一。领县一:
连山。下。
循州。下。宋故州,属广南东路。至元十三年,升为循州路。二十三年,降散州。户一千六百五十八,口八千二百九十。领县三:
龙川,下。兴宁,下。长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