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通志 - 第 289 页/共 1359 页
律郎二人赞礼郎九人司乐二十人天坛地坛朝日坛夕月坛先农坛帝王庙祈谷殿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显陵康陵永陵昭陵各祠
祭署奉祀一人祀丞二人牺牲所吏目一人提督四译馆少卿一人掌译书之事南京太掌寺卿一人少卿一人典簿一人博士一人协律郎二
人赞礼郎七人司乐二人各祠祭署合奉祀八人祀丞七人】
(臣)等谨按明会典协律郎五人赞礼郎三十一人司乐三十一人奉祀十五人祀丞十六人葢嘉靖后所增设者也又按明初作太常
司洪武三十年仍依前代之制改司为寺
光禄寺 【明置光禄寺卿一人少卿二人寺丞二人掌祭享燕劳酒醴膳羞之事其属典簿二人录事一人大官珍馐良酝掌醢四署各
署正一人署丞四人监事四人司牲司大使副使各一人银库大使一人南京光禄寺卿一人少卿一人典簿一人大官珍馐良酝掌醢四署各
署正一人署丞一人】
(臣)等谨按明初沿宋辽金元之制置宣徽院后改为光禄寺
太仆寺 【明置太仆寺卿一人少卿三人寺丞四人掌牧马之政令以听于兵部其属主簿一人常盈库大使一人各牧监监正一人监
副一人录事一人各羣羣长一人南京太仆寺卿一人少卿二人寺丞二人主簿一人】
(臣)等谨按洪武四年沿袭旧制置羣牧监专司牧养六年置监于滁州改为太仆寺三十年置行太仆寺于北平永乐以后以行太仆
寺为太仆寺其在滁州者为南京太仆寺
鸿胪寺 【明置鸿胪寺卿一人左右少卿各一人左右寺丞各一人掌朝会礼仪之事其属主簿一人司仪司宾二署各署丞一人鸣赞
九人序班四十八人南京鸿胪寺卿一人主簿一人司仪司宾二署各署丞一人鸣赞四人序班九人】
(臣)等谨按宋辽金皆置东西上阁门诸使分掌朝会引进之事明初沿元代之制置侍仪使引进使通事舍人诸员洪武三十年改为
鸿胪寺省前代合门诸使葢明制不置三省故专掌于鸿胪也
尚宝司 【明置尚宝司卿一人少卿一人司丞三人掌宝玺符牌印章而辨其所用南京尚宝司卿一人】
(臣)等谨按宝玺符牌唐宋辽则掌于三省金则掌于礼部元则特设典瑞院专官掌之明初设符玺郎旋改尚宝司葢沿元制而改易
其衔名者也
(臣)等又按明会典尚宝司卿少卿丞无定员葢其后多以勋卫大臣恩荫添注亦以其职掌之简也
吏户礼兵刑工六科 【明置六科各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吏科给事中四人户科给事中六人礼科给事中五人兵科给
事中七人刑科给事中六人工科给事中四人掌侍从规谏稽察六部百司及封驳之事南京六科给事中六人又户科给事中一人管理后湖
黄册】
(臣)等谨按唐宋给事中皆属门下省明则无所隶属又按金制封驳掌于审官院给事中为内侍转官元之给事中专掌记注明则以
给事中专掌封驳葢沿唐宋之制也
中书科 【明置中书科中书舍人二十人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事直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内阁诰
敕房中书舍人制敕房中书舍人俱无定员】
(臣)等谨按唐制中书舍人分押尚书六曹佐宰相判案宋制中书舍人行命令制词专主封驳其职綦重明初尝置承敕监司文监考
功监又有承天门待诏阁门使观察使未几裁革惟存两房中书舍人为宰相属官职在书写不得升列九卿其由进士者得迁科道部属亦有
监生生员布衣能书者俱可为之又有恩荫添注之员员无定额选用轻而职掌简此明制之异于前代也
行人司 【明置行人司司正一人左右司副各一人行人三十七人掌捧节奉使之事南京行人司左司副一人】
(臣)等谨按奉使之官汉以后皆不专设明之行人司虽若规仿周制然时势回异殊为泥古云
钦天监 【明置钦天监监正一人监副二人掌察天文占侯推步之事其属主簿一人春夏中秋冬官正各一人五官灵台郎四人五官
保章正一人五官挈壶正一人五官监候二人五官司厯二人五官司晨八人漏刻博士六人南京钦天监监正一人监副一人主簿一人五官
正一人五官灵台郎二人五官监侯一人五官司厯一人】
(臣)等谨按唐以后各代皆以司天监隶秘书监至元代始特置专官明初置太史监旋改太史院又改为司天监洪武三年定为钦天
监又沿元制置回回司天监三十一年罢回回监以其算法隶于钦天监
太医院 【明置太医院院使一人院判二人掌医疗之法其属御医十人吏目十人生药库惠民药局各大使一人副使一人南京太医
院院判一人吏目一人惠民药局生药库各大使一人】
(臣)等谨按唐宋尚药局俱属殿中省辽北面官汤药小底属着张户司南面官汤药局属内侍省金太医御药各院属宣徽院明则特
设专官无所隶属葢沿元之制也
内侍省 【明置十二监四司八局司礼监提督太监一人掌督理皇城内一应仪礼刑名及钤束长随当差听事各役关防门禁催督光
禄供应等事掌印太监一人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又秉笔太监随堂太监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无定员书籍名画等库内书堂六科
廊俱有掌司典簿亦无定员内官监掌印太监一人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掌营造宫室陵墓并铜锡妆奁器用暨氷窖诸
事御用监掌印太监一人里外监把总二人典簿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掌御前造办司设监掌印太监一人总理管理佥书典籍掌司写字监
工无定员掌卤簿仪仗帷幙诸事御马监掌印太监一人腾骧四卫营各设监官掌司典簿写字拏马等员象房有掌司等员神宫监掌印太监
一人佥书掌司管理无定员掌太庙各庙洒扫香灯等事尚膳监掌印太监一人提督光禄太监一人总理一人管理佥事掌司写字监工无定
员掌御膳及宫内食用并筵宴诸事尚宝监掌印一人佥书掌司无定员掌宝玺敕符将军印信印绶监掌印一人佥书掌司无定员掌古今通
集库并铁券诰敕贴黄印信勘合符验信符诸事直殿监掌印太监一人佥书掌司无定员掌答殿及廊庑扫除之事尚衣监掌印太监一人管
理佥书掌司监工无定员掌御用冠冕袍服及履舄鞾袜之事都知监掌印太监一人佥书掌司长随奉御无定员随驾前导警跸惜薪司掌印
太监一人总理佥书掌道掌司写字监工及各厂佥书监工无定员掌所用薪炭之事钟皷司掌印太监一人佥书司房学艺官无定员管出朝
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宝钞司掌印太监一人佥书管理监工无定员掌造粗细草纸混堂司掌印太监一人佥书监工无定员掌
沐浴之事兵仗局掌印太监一人提督军器库太监一人掌制造军器火药司属之银作局掌印太监一人掌打造金银器饰巾帽局掌印太监
一人掌宫内使用冠鞾针工局掌印太监一人掌造宫中衣服内织染局掌印大监一人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疋酒醋面局掌印太监一
人掌宫中食用酒醋糖酱面豆诸物司苑局掌印太监一人掌蔬菜瓜果浣衣局掌印太监一人掌凡宫人年老及退废者发此局居住其管理
佥书掌司写字监工俱无定员此外如内府供用库司钥库内承运库各有掌印太监及总理管理佥书掌司写字监工等员甲字乙字丙字丁
字戊字承运广盈广惠赃罚等库各有掌库太监及贴库佥书等员御酒房御药房御茶房牲口房有提督太监及佥书近侍等员刻漏房更房
鼓房甜食房弹子房各有掌房佥书等员灵台有掌印条作有掌作盔甲厂有掌厂及贴厂佥书等员其皇城京城及内外各宫门东西厂各设
提督京营文书房礼仪房中书房御前近侍等职皆设长贰在外则守备织造镇守市舶监督仓场诸陵神宫监监军采办粮税矿关等使】
(臣)等谨按阍寺之设祗以给使令备洒扫而己明代设官之多几于寺监职掌无所不有而司礼位尊权重职批红者体侔宰辅以致
窃弄威福倒握太阿中叶而还甚且恩荫弟侄列爵公侯紊乱官常亵渎名器神熹之间粮税矿关之使四出无一方不罹厥害卒至大憝济恶
宗社沦亡与汉唐祸踵相寻虽有善者莫之补救胪载篇籍诚足为万世之炯戒也
上林苑 【明置上林苑左右监正各一人左右监副各一人左右监丞各一人掌苑囿园池牧畜树种之事其属典簿一人良牧蕃育林
衡嘉蔬四署各典簿一人署丞一人录事一人】
(臣)等谨按唐宋上林署属司农寺金属工部元属大都留守司明则特设专官无所隶属此明制之异于前代也
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 【明置五城兵马司各指挥一人副指挥四人吏目一人掌缉捕及街道沟渠诸事南京五城兵马司指
挥各一人副指挥各一人吏目各一人】
(臣)等谨按明特置兵马司指挥专掌缉捕葢沿元制兵马局指挥使之职即金之武卫军都指挥使各代所不置者也
顺天府 【明置顺天府府尹一人府丞一人治中一人通判三人推官一人儒学教授一人训导一人府尹掌京府之政宣化和人劝农
问俗府丞兼领学校治中参理府事通判分理粮储推官理刑名其属经厯一人知事一人照磨一人检校一人所辖宛平大兴二县各知县一
人县丞二人主簿无定员典史一人司狱一人都税司大使一人副使一人宣课司大使四人税课司大使二人税课分司副使二人递运所批
验所各大使一人南京应大府设官略同】
武学 【明置京卫武学教授一人训导一人各卫武学教授一人训导二人掌教京卫各卫幼官及应袭舍人与武生以待科举而听于
兵部】
(臣)等谨按武学始于唐代宋金亦间一行之然未有专设学校者明之武学葢出特置云
僧录司道录司 【明置僧录司左右善世二人左右阐教二人左右讲经二人左右觉义二人道录司左右正一二人左右演法二人左
右至灵二人左右元义二人神乐观提点一人知观一人龙虎山正一真人一人法官赞教掌书各二人阁皂山三茅山各灵官一人太和山提
点一人僧道录司分掌天下僧道】
(臣)等谨按宋辽金各史职官志俱不载僧道之职考金石文辽代僧人有加赠至三公者大金国志载浮屠之教在京曰国师帅府曰
僧录僧正道教于帅府置司正曰道录副曰道正以三年为任则金时僧道亦有职官也明之僧道录司大略与金制相同
(臣)等谨按明史职官志载女官六局曰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分领二十四司悉依唐制又增设彤史宫正各二人然自永乐
以后尽移其职于宦者宫官所存惟尚寝四司而己今纂辑明官制谨将女官六局附识于此即从宋辽元三史志不载女官之例以归画一云
承宣布政使司 【明制定十三布政司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云南贵州各布政司左右布政使各一
人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无定员掌宣播朝廷德泽禁令廉察僚属其属经厯一人都事一人照磨一人检校一人理问一人副理问一人提控案
牍一人司狱一人库大使副使各一人仓大使副使各一人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大使副使各一人】
(臣)等谨按明初沿元代之制置行中书省有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洪武九年罢行省平章诸职改为左右布政使参政参议其
名虽易其实则仍元之制故初置藩司与六部均重或布政使即为尚书副都御史每出为布政使其时未置巡抚故职重而秩崇也又按明会
典陕西布政司所属有茶马司大使副使四川布政司所属有茶课司广西布政司所属有裕民司云南布政司所属有滇池鱼课局皆因时暂
设之官云
提刑按察司 【明制各省置按察使一人副使佥事无定员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其属经厯一人知事一人照磨一人检校一人司狱
一人】
(臣)等谨按明仿金制置提刑按察司即宋之提点刑狱元之肃政廉访使也
布政分司诸道 【明制以布政司参政参议分司诸道十三布政司俱有督粮道其分守道则浙江杭嘉湖道寍绍台道金衢严道温处
道江西道瑞道湖东道湖西道饶南九江道赣南道山东济南道东兖道海右道山西冀寍道河东道冀北道冀南道陕西关内道关西道西寍
道关南道湖西道陇右道河南大梁道河南道汝南道河北道湖广武昌道上荆南道下荆南道荆西道上湖南道下湖南道上江防道下江防
道福建兴泉道福寍道漳南道建南道汀南道广东岭东道岭西道罗定道岭北道岭南道四川川西道川北道上下川东道上川南道下川南
道广西桂平道苍梧道左江道右江道贵州安平道贵寍道新镇道思仁道云南临安道腾冲道澜沧道】
(臣)等谨按布政分司各道起于永乐间令方面官巡视民瘼遂定参政参议分理各属州县而江西陕西间设督册道然不常置无定
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