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611 页/共 807 页

孙宗彝撰宗彝见经类   新刘河志一卷娄江志二卷   顾士琏撰士琏字殷仲太仓州人   今水经一卷   黄宗羲撰宗羲见经类   山东全河备考四卷   叶方恒撰方恒字学亭昆山人顺治戊戍进士官至山东济宁道   水经注集释订讹四十卷   沈炳防撰炳防字绎旃归安人   【臣】等谨按郦道元水经一书传写既久辗转沿讹炳防乃博取各史志中异同之词及诸家考订之説据明嘉靖中黄省曾所刋注本详加校定歴九年而成是书其用心亦良苦矣   水经注释四十卷刋误十二卷   赵一清撰一清字诚夫仁和人   全祖望述曰余尝得先世旧闻谓道元水经注中有注本双行夹写今混作大字几不可辨   明江南治水记一卷   陈士鑛撰士鑛号宿峯秀水人康熙初以贡生阁试授主事   湘湖水利志三卷   毛竒龄撰竒龄见经类   昆仑河源考一卷 明代河渠考【无卷数】   万斯同撰斯同见经类   东南水利八卷   沈恺曾撰恺曾归安人康熙壬戌进士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   居济一得八卷   张伯行撰伯行见经类   【臣】等谨按是编乃伯行为河道总督时相度形势录之以备参考于诸水利病条分缕析疏证颇详切于实用   治河奏绩书四卷   靳辅撰辅见奏议类   张大有序曰辅开白洋清河以东引河水开清烂泥浅诸引河开云梯闗出海故道筑周桥六坝堤工置减水坝濬中河以避黄河之险改挑皁河以避骆马湖之淤垫皆其仰遵   庙算悉心筹画者也   【臣】等谨按辅遭逄   圣祖仁皇帝平成天地故能于隄防规画言所欲言凡所   入告俱防   俞防其论筑堤岸疏下流塞决口有先后而无缓急具见纲领十六年间三膺总河之任成劳懋着迄今兖豫之间犹馨香弗替云   直隶河渠志一卷   陈仪撰仪字子翽号一吾文安人康熙乙未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充坝州等处营田观察使行水金鉴一百七十五卷   傅泽洪撰泽洪字穉君镶红旗汉军人官至分巡淮扬道按察副使   泽洪自序曰四渎古运河也沿江达淮乱河浮济禹贡具载之矣今之运河用以转荆扬诸州数十百万之粮于京师不犹古之江淮河济哉四渎治运河亦治相因之势也顾黄河湍悍为中州病淮水渟蓄为高堰危黄强淮弱为清口梗山左泉涸水匮济汶诸水俱不足以济运而运河浅阻泽洪为水官二十年用是逺稽经史近述   训防凡四渎运河兴废之由及疏筑塞防之宜皆备载焉首绘图次河淮汉江济运河次两河总説次官司次夫役次河道钱粮次隄河彚考次牐坝涵洞彚考次漕规次漕运   太湖备考十六卷   金友理撰友理字玉相吴县人   水道提纲二十八卷   齐召南撰召南字次风台州人乾隆丙辰   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侍郎   治河前防二卷后防二卷   冯祚泰撰祚泰字粹中滁州人乾隆壬申举人水鉴六卷   郭起元撰起元闽县人官至宿虹同知   安澜文献一卷   沈光曾撰光曾秀水人官高邮州知州   光曾自序曰潘季驯称河不两行乃泇河未创中河未开以前以黄河为运道故有是説今则运道自清河桃源以上已无借于黄自宜随时筹画海塘録二十六卷   翟均廉撰均廉见经类   右地理类河渠   海防述略一卷   杜臻撰臻见传记类   【臣】等谨按康熙二十二年臻奉   诏往闽粤定疆理目击沿海险要及往来防应诸形势乃作是编其于海防事宜言之甚凿凿可据延绥镇志六卷   谭吉璁撰吉璁字丹石嘉兴人由内阁中书官至登州府知府   蛮司合志十五卷   毛竒龄撰竒龄见经类   竒龄自序曰蛮司踞湖广贵州四川云南广东广西六省曰犵曰狑曰獠曰獞凡数十种歴代各有大姓为领袖明踵元旧事遍设官吏尽布籍属凡土官名号曰宣慰司曰招讨司曰安抚司曰长官司初皆隶吏部騐封而后以土兵相制半隶武选毎袭替必奉朝命其无子弟者即妻女皆得袭替嘉靖九年令该府州县正贰经歴巡检驿传三百六十隶验封宣慰招讨安抚长官一百三十三隶武选隶验封者布政司领之隶武选者都指挥使司领之故自洪武暨崇祯一十六朝二百七十余年之间凡沿革向背大征大役或得或失稍见史乘者畧辑其大凡彚为一编   江防总论一卷 海防总论一卷   姜宸英撰宸英字西溟慈谿人康熙丁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秦边纪略四卷   不着撰人名氏   右地理类边防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四   经籍考【十四】   史【地理 时令 谱牒 目録】   御定清凉山新志十卷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朕惟清凉山古称文殊大士演教之区也兹山耸峙于雁门云中之表接恒岳而俯滹沱横临朔塞藩屏京畿其地风劲而髙寒层氷结于隂岩积雪留于炎夏故名清凉然地虽寒而嘉木芳草茸山谷称灵异焉五峯竦立上矗霄汉日月之所回环烟霞之所亏蔽苍然深秀其爲神臯奥区盖自昔而已然矣是以自汉至今歴代皆有崇建古刹精蓝遍满岩岫宇内称灵山佛土最著者有三峨嵋普陀而五台爲尤盛焉我   世祖章皇帝上爲   慈闱祝厘下爲苍生锡福赐金遣使屡沛恩施朕数经驻跸兹山爲   两宫祈康宁福祉因而登五峯陟台怀各爲文勒石以纪之琪树灵葩形于篇咏盖尝念佛教以清净慈惠爲本以戒定智慧爲宗亦有禆于劝善逺慝兹山又密迩塞垣逺离尘俗当爲清修者之所栖泊故于此每惓惓焉山之有志所以纪形胜述建置载艺文俾后之人有所稽考往迹旧闻不致淹没兹编详简适中不芜不支清凉胜境可抚卷而得其梗概也因叙于简端   【臣】等谨按旧志成于顺治十八年至康熙三十年奉   敇重修凡分十类并   御制序文弁诸卷首焉   钦定盘山志二十一卷   乾隆十九年协办大学士戸部尚书蒋溥等奉   敕撰   皇上御制序曰向于雍正年间奉   命敬谒   景陵往来蓟野田盘山色宜人盖蓄于目且沃于心矣而以程期惟谨讫未登临因索智朴志书读之嗤其意求博而辞失冗夫耕问仆织问婢山经地志文士之事彼方外流拘名象而滥碔砆者何爲哉践阼以后勅几勤政日不暇给阅七年而后一往游焉及一游则峰之秀泉之清松之苍石之诡日往来于吾怀是犹未见君子惄如调饥亦既见止我心则夷矣嗣是   规地建园施金葺寺迹之废者日以举境之幽者日以出上   陵囘銮每憇止焉夫山川显晦时有定数而必待人以彰不数年之间使田盘改观者余也而顾兹寰宇风未臻乎唐虞嵗未余乎三九恧然抱愧者亦余也志盘山而请序者其亦同余此心也耶   【臣】等谨按乾隆十九年二月   命溥等纂修新志因详加裒订辑成是编兹山林峦幽邃秀甲畿东在汉爲田畴隐居之地伏遇我   圣祖仁皇帝銮辂廵临大开神秀我   皇上展谒   祖陵   翠华驻跸特建   山庄以供静憇由是辉煌金碧灵境日开宜其偕岳镇以效灵永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