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609 页/共 807 页

钦定盛京通志一百卷   乾隆四十三年大学士阿桂等奉   敕撰   【臣】等谨按凡例曰   盛京为   王迹肇基首隆   谟诰我   皇上四诣陪京大文弥耀谨志   圣制   纶音   天章弁诸志首考卜   兴京迁都辽沈为丰镐遗规至若   坛   庙   宫殿   山陵创制典礼严重谨稽   实録及会典诸书详志以彰规制星野建置疆域山川城   池皆遵   防订正悉载旧名并恭録   开国战迹其疆里逺近谨遵   钦定舆图详核胪识旧志闗津于吉林黒龙江边门多所阙畧户口田赋于旗田庄官园场赋则亦多疎漏兹悉详订增所未备志职官次官署以专职守志学校次选举以简才良武备尤要增志兵防名宦以彰治行人物以励材能旧志于辽金宗室俱不载又但志辽沈不及吉林黒龙江未为核备今悉增入至   开国功臣事迹谨遵   国史传按其于   盛京有治行战迹者一一胪载其事在入闗以后者详见   国史及八旗通志兹不备録忠孝节义文学隐逸流寓方伎仙释列女皆足以资采访验风教悉志如例祠祀有闗祭法   翠华四莅辽浑诸河特建专祠古刹精蓝亦多搜辑谨志祠祀又古迹旧志繁简失当兹详考史传分隶郡县名胜各以类次奉天风俗淳朴物产丰饶兹博稽前史谨遵   钦定满洲源流考详晰编纂志风俗物产并旁采异闻为杂志一卷列朝艺文旧志体例未协兼多遗阙今搜罗史集按照时代分体编辑至   国朝艺文凡臣下赋颂及赓纪诗篇俱各依类编次读是编者抚今考昔展卷了如不独   留都典故灿着寰瀛而   列圣启佑之鸿规亦昭垂于无极也已   钦定热河志一百二十卷   乾隆四十六年户部尚书和珅等奉   敕编辑   皇上御制序曰为各省之志书易为热河之志书难彼其以汉人书内地事且各府州县本有晋乗楚梼杌荟而辑之其易也不待烛照数计而龟卜也热河之志则以闗外荒畧非内地而辽金元之史成于汉人之手所谓如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然故曰难夫辽金元非若唐宋之兴于内地而据有之也又其臣虽有汉人通文墨者非若唐宋之始终一心于其主语言有所不解风尚有所不合且辽金元皆立国不久旋即逊出则所纪载欲其得中得实葢亦难矣夫辽金元之史纪内地而欲其得中得实尚且难之况纪边闗以外荒略之地乎其不能得中得实亦益明矣当今之时热河之志不可不成者则以本朝荷   天之宠百有余年累洽重熙汉人已数世被覆载生育其语言风尚薰陶渐渍不可以辽金元之汉臣例之亦理之必然况我   皇祖建山庄于此地非为一己之豫游实贻万世之缔搆而顾可无书以垂永久乎山庄内本有温泉出而滙武列之水俗遂有热河之称兹虽为府为县而仍以热河称之者存其朔便于众也   皇祖有诗云聚民至万家葢筚路之际人烟尚少后乃闾阎日以富耕桑日以辟至于今将百年屹为都会   皇祖虽尝名之曰避暑山庄序咏三十六景而未辑志者其或有待耶抑亦文献不足征而迟迟为之耶山川里邑建置沿革与夫古迹人物司事之臣虽捃摭遗逸犹有未备未信者其説具见于前而吾之序是书以行世者正所云在此不在彼   【臣】等谨按志以热河名者   行殿所在不得冠以州郡之目也地即古武列水辽金   元以来皆陪京重镇   太宗文皇帝泰武宏昭先定其地嗣康熙中喀尔喀纳土   输诚益宏文囿   圣祖仁皇帝因建避暑山庄于此   銮舆嵗莅凡以   省方奋武答中外之就瞻我   皇上绍绳   先绪亦以毎嵗夏秋   翠华行幸携浆拥篲而迎者率以为常   盛典频仍史不胜纪是编所载首   天章次   巡典次徕逺次   行宫次围场次疆域次建置沿革次晷度次山次水次学校次藩卫次寺庙次文秩次兵防次职官次宦迹次人物次食货次物产次古迹次故事次外纪次艺文凡二十四门并考古证今析疑征信实舆记之大观为古今所未有也   畿辅通志一百二十卷   兵部尚书直隶总督李卫等监修   【臣】等谨按北平自元建都以后有析津志诸书明代各省皆有通志而独阙畿辅至我   朝康熙十一年巡抚于成龙等始创成之雍正七年复遵   防重修督臣唐执玉刘于义李卫等递董其事雍正十三   年书成   江南通志二百卷   兵部尚书两江总督赵宏恩等监修   【臣】等谨按康熙二十二年部檄两江总督于成龙江苏巡抚余国柱安徽巡抚徐国相等创修通志编成凡七十六卷雍正七年署两江总督尹继善等遵   防重修其后督臣赵宏恩江苏抚臣顾琮安徽抚臣赵国麟等相继董成凡隶上江者安徽藩司主之隶下江者江苏藩司主之乾隆元年书成   江西通志一百六十二卷   江西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谢旻等监修【臣】等谨按明嘉靖间参政林庭防创为省志其后久不修辑遂至散佚   国朝康熙二十二年巡抚安世鼎五十九年巡抚白璜相继重修名曰西江志雍正七年又遵   防增修十年书成   浙江通志二百八十卷   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兼管浙江总督嵇曾筠等监修   【臣】等谨按明提学副使薛应旂尝于嘉靖中辑浙江通志七十二卷   国朝康熙二十一年总督赵士麟巡抚王安国复因薛志增修为卷五十分门三十有七雍正七年督臣嵇曾筠李卫郝玉麟程元章抚臣王国栋提督李灿等遵   防相继重修增为五十四门十三年书成   福建通志七十八卷   兵部尚书浙闽总督郝玉麟等监修   【臣】等谨按福建舆地诸书惟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为最善自我   朝开国以来建置沿革与昔多异雍正七年   命各省纂辑通志督臣郝玉麟抚臣卢焯学臣周学健等   遵   防增修旧志凡六十四卷寻以增设台湾福宁二府永春   龙岩二州续十四卷乾隆二年书成   湖广通志一百二十卷   总督湖广等处地方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迈柱等监修   【臣】等谨按前史所载楚中舆记不下数十家其非残缺防亡即冗杂阙漏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遂创成通志雍正七年复   命增辑督臣迈柱并湖北抚臣魏廷珍王士俊德麟湖南   抚臣赵宏恩等遵   防重修十一年书成   湖南通志一百七十四卷   大学士陈宏谋等监修   【臣】等谨按湖广全省在唐分武安荆鄂二镇在宋分荆湖南北两路至明代始合为一   国初尚沿其旧至康熙三年析置湖南布政司于是复分为两省后迈柱等修通志时依上下江之例亦合湖南北为一书乾隆二十一年宏谋巡抚湖南以全志详于北而畧于南遂与藩臬诸臣复为搜辑于全志之所无者则增而有之全志之所缺者则补而全之分类三十有七而卷帙之富反过于全志云   河南通志八十卷续通志八十卷   总督河南山东军务兵部右侍郎王士俊等监修巡抚河南兵部侍郎阿思哈等重修   【臣】等谨按中州之地明初惟有各郡县偏记至嘉靖中始有成书然未为详悉顺治十五年河南巡抚贾汉复令分巡大梁道副使沈荃纂通志五十卷分三十类雍正七年遵   防重修督臣田文镜王士俊抚臣孙国玺河督嵇曾筠朱藻白钟山副总河阿兰泰刘勷学臣吴应棻邹升恒等相继代领其事增为八十卷十三年书成迨我   皇上御极之三十一年   诏重修一统志征直省通志上诸史馆巡抚阿思哈因   取原书补其遗阙复增八十卷   山东通志三十六卷   巡抚山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岳濬等监修【臣】等谨按旧志始于明嘉靖中巡按御史方逺宜副使陆钺等为卷四十为目五十有二附目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