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614 页/共 807 页

蜀都碎事六卷   陈祥裔撰祥裔本姓乔氏号藕渔顺天人康熙中官成都府通判   续闽小纪一卷   黎定国撰定国字于一江都人   岭海见闻四卷   钱以垲撰以垲见山水类   东城杂记二卷   厉鹗撰鹗见正史类   南漳子二卷   孙之騄撰之騄见经类   右地理类杂记   广州游览小志一卷   王士祯撰士祯见总録类   【臣】等谨按士祯自述年谱曰康熙甲子十一月奉   命祭告南海乙丑二月十日抵广州入南海神庙蒇事四月一日发广州盖其在广州留连者五十一日以其暇游览诸名胜因作是编焉   天下名山记钞【无卷数】   呉秋士撰秋士字西湄歙县人   泰山纪胜一卷   孔贞瑄撰贞瑄见经类   匡庐纪游一卷   呉阐思撰阐思字道贤武进人   滇黔纪游二卷   陈鼎撰鼎见总録类   王山遗响六卷   张贞生撰贞生号篑山庐陵人顺治戊戍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   罗丽序畧曰贞生所着文集尚未刋行此其家居一载之内流连山水随笔记之以示其意之所寓者   苍洱小记一卷   毕曰澪撰曰澪见传记类   右地理类游记   安南使事纪一卷   李仙根撰仙根字南津遂宁人顺治辛丒进士第二官至戸部侍郎   坤舆图説二卷   南怀仁撰怀仁西洋人康熙中官钦天监监正【臣】等谨按是书爲上下两卷上卷分十五条自坤舆至人物皆言地之所生下卷分五大州载海外诸国附以西洋七竒图説与艾儒畧职方外纪互有详畧虽所记不无粉饰而要以外国人记外国事或不尽虚谬耳   西方要记一卷   利类思安文思南怀仁等撰类思等皆西洋人洱海丛谈一卷   释同揆撰同揆字轮庵云南大理府文殊寺僧使琉球记一卷   张学礼撰学礼字立庵镶蓝旗汉军人官广西道监察御史廵视河东塩政   【臣】等谨按康熙元年琉球国王尚质缴故明敕印举国内附学礼以兵科副理事官偕行人司行人王垓奉   诏册封此其纪请封遣使始末及往来途路之险阻末附   中山纪畧载其土风民物足备采陈   八纮绎史四卷 纪余四卷 八纮荒史一卷峝谿纎志三卷 志余一卷   陆次云撰次云见杂记类   次云自序峝谿纎志曰诸书所载同异攸殊余徴诸见闻详爲考正措词虽简徴事弥该   安南纪游一卷   潘鼎珪撰鼎珪字子登晋江人   海外纪事六卷   释大汕撰大汕广东长寿寺僧   连阳八排风土记八卷   李来章撰来章号礼山本名灼然以字行襄城人康熙乙夘举人官连山县知县   异域録一卷   图理琛撰图理琛姓阿顔觉罗氏先世业赫人由考取内阁中书官至兵部郎中   中山沿革志二卷   汪楫撰楫字舟次休宁人康熙己未   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   楫自述曰奉   使谕祭故王入其祖庙因密録其神主又得琉球世缵图   参以明代实録约畧诠次辑成是编   中山传信録六卷   徐葆光撰葆光字澄斋呉江人康熙壬辰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臣】等谨按康熙五十七年葆光副海寳使琉球成书奏   御绘图系説纪述颇称详洽   楚南苗志六卷   叚汝霖撰汝霖字时斋号梅亭汉阳人由举人歴官建宁府知府   海国见闻録二卷   陈伦烱撰伦烱字资齐同安人官至浙江宁波水师提督   琉球国志畧十六卷   周煌撰煌字海山涪州人乾隆丁巳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諡文恭   【臣】等谨按煌于乾隆二十二年奉   命敕封琉球纂辑志畧别类分门徴信纪实仰防睿鉴排版行世洵儒臣稽古之荣也   右地理类外纪   钦定月令辑要二十四卷图説一卷   康熙五十四年   圣祖仁皇帝御定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古者于明堂之中施十二月之令本尧典授时之意而推广之今所传大戴礼夏小正篇   小戴礼月令篇三代之遗文大畧可见矣月令虽出吕览而蔡邕次其章句孔頴达定其正义推明周公品制列之于经汉晋而下若四民月令四时纂要以及千金锦带嵗华纪丽嵗时杂纪诸书代有撰述未睹赅备前明之季冯应京戴任始辑月令广义二十四卷爲士庶通用观其原本经训推衍义类用意亦云勤矣顾其采摭既多芜累间出爰命儒臣重加编辑次第呈览亲爲裁定正譌芟复一归雅驯别起义例补所未备博观约取务合于体要而切于实用庻几古者明堂月令之遗式矣书成名曰月令辑要旧本图説并爲厘正列诸卷端因天时而课治功察物以尽人事自国家政典下逮甿庻作息均可叅验而闳览博物之学亦于是乎有取焉由今而后言纪时之书者其必以此爲权舆也夫   古今类纂嵗时部四卷   董谷士董炳文同编谷士字农山炳文字霞山乌程人   潘耒序曰谷士兄弟共撰类书分天地人物爲四部名曰古今类传先以嵗时日次一编见示乃天部中之一种自元旦至嵗除徴缀条系无有缺者其搜采致爲繁富   节序同风録【无卷数】   孔尚任撰尚任见传记类   【臣】等谨按是书以十二月爲纲以节令爲目各纪其风俗事宜于下盖仿荆楚嵗时记例也时令彚纪十六卷 余日事文四卷   朱濓编濓爵里未详   右时令   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   乾隆九年大学士鄂尔泰等奉   敕撰   皇上御制序曰我   祖宗诞膺   天命勃兴东土德绥威詟奄甸万姓维时龙从凤附之众云合向应辐辏鳞集强者率属归诚弱者举族内附我   祖宗建师设长以涖之分旗属以别之厥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効命疆场建谋帷幄亲以肺腑重以婚婣酬以爵命迨入闗定鼎或聚居辽左或散处燕畿锡之土田爰及苗裔至于今百五六十年生聚蕃衍时万时亿   累朝休养煦植鞠保胥勤越我嘉师咸能永世以滋大朕   惟   祖宗德泽之深不可不继修令绪益緜延惇固于无疆重虑物阜且博代序日逺族姓日繁不爲之明章统系俾知世德所自将防克念先人之勤无以光昭前烈爰发金匮石室之藏徴载籍稽图谱考其入我朝来得姓所始表之以地系之以名官阶勲绩缀爲小传勲旧戚畹以及庻姓厘然备具秩然有条与国史相   爲表里昔周小史定系世辨昭穆左氏内外传言天子建德因生赐姓胙土命氏而司商吹律以定姓名盖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木有根而枝附焉水有源而流出焉谱牒者所以聨人情之涣而维旧俗之漓不可忽也相昔先民遗风敦朴不徒以俗望相髙是书之作非如魏晋隋唐谱牒之学博闻而广附防以膏梁阀阅爲尚也书曰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又曰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缵乃旧服无沗祖考前之人既以忠实勤劳覆帱其后嗣凡兹食旧德而服先畴者其何以无隳厥绪书亦曰率乃祖考之攸行昭乃辟之有乂是则朕所厚望也夫   【臣】等谨按是书详载满洲氏族源流以姓氏爲纲地名人名爲目姓氏下总书地名地名下总叙得姓之由及支分派别人名下撮其官阶事实爲传其防古髙丽尼堪等之久八旗者亦并録焉仰见   开国之初八旗部属枝榦相维什伍相保聨比闾族党之情膺腹心干城之寄故其间勲劳懋着节义昭垂云龙风虎之遭逢蔚爲名世之佐者有非偶然者矣   歴朝人物氏族防编十卷   旧题禾川南里松山逸叟頴侯氏撰不着姓氏希姓补五卷   单隆周撰隆周字昌其萧山人   【臣】等谨按明夏树芳以杨慎所辑希姓二卷纪録未备因分韵编次爲竒姓通十四卷隆周复爲补杨氏之缺畧然亦但就所见録之究未能无遗憾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