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606 页/共 807 页
乾隆四年吏科给事中倪国琏防进
【臣】等谨按是编四门一前代救援之典二先事之政三临事之政四事后之政末以摘要备观赈粥须知捕蝗必览社仓条约附焉仰见
皇上轸念民依无时或释刍荛可采真不遗乎一善也钦定户部则例一百二十六卷
乾隆四十一年大学士于敏中等奉
敕纂
【臣】等谨按戸部向无则例创始乾隆二十六年至四十一年告成奏
御刋布嗣是五年一修如刑部律例馆之例
淮鹾本论二卷
胡文学撰文学见奏议类
厯代茶志一卷
蔡方炳撰方炳字九寰号息闗昆山人
苏松厯代财赋考一卷
不着撰人名氏
【臣】等谨按是编厯纪明代苏松财赋之重后恭録
世祖章皇帝
圣祖仁皇帝歴年蠲欠减额诸
圣谕并及巡抚韩世琦等奏疏仰见我
朝自
列圣以来莫不子爱元元所以
推恩沛泽者至再至三彼东南士女孰不歌咏升平而效
康衢击壤之风哉
捕蝗考一卷
陈芳生撰芳生字潄六仁和人
荒政丛书十卷
俞森撰森号存斋钱塘人由贡生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
歴代山泽征税纪一卷
彭宁求撰宁求字文洽长洲人康熙壬戌进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
左司笔纪二十卷
吴璟撰璟字西斋太仓人康熙戊辰进士官给事中
暻自识曰时官户部者称广东山西二司为左右二大司暻适官广东司而所摭拾多一曹遗事故以左司笔纪名书
泉刀滙纂【无卷数】
邱峻撰峻字晴岩仁和人
钱録十二卷
张端木撰端木字昆乔上海人乾隆壬戌进士官诸暨县知县
右政书类邦计
钦定八旗通志初集二百五十卷
雍正五年大学士鄂尔防张廷玉等奉
敕撰
皇上御制序曰粤稽古唐虞封山濬川命官敷教诸大政具载典谟而禹贡周官尤详于方域官制圣人列之于经所以着一代之宪章垂奕世以法守经邦立政惇典善俗必于兹取则焉我国家受
天景命
太祖高皇帝龙兴东土创造鸿基肇建八旗以统满洲防
古汉军之众规模宏逺立极万世
太宗文皇帝继绪膺图遐迩率服输诚归附者云集景从
咸旗籍以固根本
世祖章皇帝统一寰宇定鼎京师详定规制体统严明建
置周宻重以
皇祖
皇考徳泽涵濡休养训迪明礼制兴学校广储蓄典章日
益明备葢自开创以来百有余年
列圣相承经画尽善而且呴之以天地之恩笃之以家人父子之亲隆之以肺腑腹心之寄英藩硕辅宿将名臣佐命宣猷铭鼎钟而耀竹帛者后先相望下逮卒徒韦布亦共识尊君亲上之大义节孝忠烈有不待勉强而出于至性者虽邠岐丰镐之遗风丰沛南阳之故旧曷以加兹顾其事散见于
实録防典诸书未有専纪雍正五年
皇考命儒臣纂辑八旗志书昭示永久乃采摭彚集撰为八志曰旗分曰土田曰营建曰兵制曰职官曰学校曰典礼曰艺文次以八表曰封爵曰世职曰八旗大臣曰宗人府曰内阁大臣曰部院大臣曰直省大臣曰选举次以列传曰宗室王公曰名臣曰勲臣曰忠烈曰循吏曰儒林曰孝义曰烈女越乾隆四年书成凡二百五十三卷于是而
列祖创垂之绪损益之宜与夫人物殊尤之迹胪举条分灿然具备与国史相为表里然是书之作非徒以广纪载备图籍已也监成宪则思所以遵守而修明之览风俗则思所以董劝而振作之笃宗盟则思推一本以睦之念勲旧则思培后裔以酬之生聚蕃衍何以阜之人材蔚起何以牖之本计是图审所先务斯则
皇考命纂是书之大本继序者当敬承而罔斁也八旗人士尚念国恩之优厚先业之彪炳流风善俗之忠直而敦厐服官者竭股肱从戎者効臂指淳质之风引而弗替克笃前人成烈以长养其子孙国家无疆之休其永有赖夫
钦定中枢政考三十一卷八旗则例十二卷
乾隆三十七年工部尚书兼管兵部尚书公福隆安等奉
敕纂
【臣】等谨按是书凡八旗中枢政考十五卷分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门緑营中枢政考十六卷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门八旗则例十二卷分忠孝亷节四门自乾隆二十九年修竣后至是复
加増纂书成刋布
钦定五军道里表【不分卷】
乾隆四十四年兵部尚书公福隆安等奉
敕纂
【臣】等谨按是书原名军卫道里表乾隆八年纂辑告成嗣经大学士尹继善奏请重修并以从前五等人犯系发卫所充军是以定为军卫道里表今军犯俱交州县收管卫所専司挽运漕粮并不收管军犯因改名五军道里表至是复加増修书成刋布
歴代马政志一卷
蔡方炳撰方炳见邦计类
歴代武举考一卷
谭吉璁撰吉璁字丹石嘉兴人官至登州府知府右政书类军政
大清律例四十七卷
乾隆五年大学士三泰徐本等奉
敕撰
皇上御制序曰象刑有典肇见虞书其用之之道则曰钦曰恤曰明曰允一篇之中三致意焉武王诰康叔以用其义刑义杀而吕刑则曰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只徳古先哲王所谓设法饬刑布之象魏县之门闾自朝廷达于邦国共知遵守者惟是适于义协于中弼成教化以洽其好生之徳非徒示之禁令使知所畏惧而已我
列祖受
天明命抚绥万邦颁行大清律例仁育义正各得其宜圣祖仁皇帝至仁如天化成久道徳洋恩溥涵浃羣生皇考世宗宪皇帝际重熙累洽之运振起而作新之亲定大清律集解刋示中外甄陶训廸刑期无刑法外之
仁垂为
明训有曰寛严之用必因乎其时洋洋
圣谟洵用法之权衡制刑之准则也朕寅绍
丕基恭承
徳意深念因时之义期以建中于民简命大臣取律文及递年奏定成例详悉参定重加编辑揆诸大臣准诸人情一本于至公而归于至当折中损益为四百三十六门千有余条凡四十七卷条分缕析伦叙秩然颁布宇内用昭画一之守于戱五刑五用以彰天讨而严天威予一人恭
天成命监
成宪以布于下民敢有弗钦虽然有定者律令无穷者情伪也易曰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书曰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忠信之长慈惠之师尚其慎厥用敬厥由体钦恤明允之意率乂于民棐彞克协于中以弼予祈
天永命允升于大猷从事于斯者胥懋敬哉是为序【臣】等谨按顺治初刑部尚书吴达海奉
诏详考明律防以
国制勒为成书康熙九年大学士管刑部尚书事对喀纳等奉
诏校正雍正元年大学士朱轼尚书查郎阿等奉诏续成我
皇上御极之初即允尚书傅鼐之请
命廷臣攷正成编纂入定例凡一千余条恭録
世祖章皇帝御制原序
圣祖仁皇帝上谕
世宗宪皇帝御制序文
谕防并我
皇上御序冠于简端嗣是数载一修各以新定之例分
附于后而于谳牍
奏陈复量情酌理
矜慎再三虞廷钦恤之风洵无加于此矣
钦定督捕则例二卷
乾隆八年大学士徐本等奉
敕纂
【臣】等谨按旗逃名例古所未有顺治初创为则例康熙十五年
命大学士索额图校定至是重加厘正续纂成编钦定三流道里表【不分卷】
乾隆四十九年大学士公阿桂等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