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975 页/共 1125 页

五月,勾当皇城司刘承珪言:「皇城内诸门出入人,多袒衫下领,不甚端谨。自今乞降宣示谕,有违犯者,送所司量从惩责。」从之。 五年正月,诏:「皇城司亲从、亲事官十将已下,依旧五人为保,递相觉察,不得饮酒、赌博。其指挥使、都头亦须递相觉察钤辖,画时(中)[申]举。仍令指挥使已下置历,轮掌一月,具有无作过之人抄上印历,书押于后,却称饮酒至醉、赌博受财、故作非违,令内职觉察。如不申报盖庇,致人陈告,察探得知连科违制之罪者,第迁一资。」 是月,诏:「前议以砖迭皇城,可令择日兴葺。」 二月,诏:「干元门至朱雀门及皇城四面,每岁植木,自景德四年至今,尚未得茂盛,可委勾当皇城司刘承珪专切管勾。」 十二月,诏:「皇城内盗百钱以上,法皆杖配。顷来有诸道纳纲之人怀钱出入,一为发觉,即无以免。其令皇城司晓谕应出入役人,使知条约。」 六年十一月,诏皇城司:「自今契丹人使到阙,其入内 内侍省、三班使臣并晓示逐月趁朝者,令只入左掖门、东华门,候人使进发日依旧。」 天禧元年正月,诏皇城司每遇正阳习仪,即开西厢门,令臣僚出入。 八月十五日,右正言鲁宗道上言:「皇城司每遣人伺察公事,民间细务一例以闻,颇亦非便,请行条约。」帝曰:「丛脞之事,多寝而不行,有司之(赋)[职]亦不可废也。」 二年正月,诏皇城司:「自今勾押官入仕二十年以上,充勾押官及五年,依例以闻,与班行安排。」 二月,勾当皇城司蓝继宗言,请与刘美、周怀政递宿于本司。诏继宗自今止居本司,勿复递宿。先时继宗将家属居本司,至是徙外舍,故上言也。 仁宗干兴元年仁宗即位未改元。十一月,皇城司言:「自来中使奉使差出及朝臣替回入见,并以名报皇城门外把门人员以凭认,近日多因循不报。望下合门、审官、三班院、入内内侍省, 行告报。」从之。 天圣元年十二月,诏:「皇城司亲从、亲事官,有饮博、逃亡及别为过恶、合该移配六军并京畿县镇下军者,自今并相度情理,配外州军本城或边远牢城。仍下三司、开封府,应有亲从、亲事官作过、例该移配者,并决讫奏裁。」 二年六月,皇城司言:「近日诸色工匠将带头刃、作仗,称奉宣勾唤入内工作留宿,并无关报,深虑夹带奸诈,无凭辨认。欲望自今如奉宣勾唤人匠及诸色人、百姓入内工役并留宿者,并据人数关报当司,以凭经历内诸门点校放入。」从之。 七年六月,诏:「入内内侍省自今抽差亲从、亲事官,须凭皇城司文字抽差,不得令使臣直行勾取。」先是,有内侍邓德用传宣亲从第一指挥勾当副校黄遂以下二百二十六人赴昭应宫救火,无文字关本司,〔上〕以为非便,故有是诏。 八年三月,诏皇城司,自后诸军班直及诸司库务、坊监,不得每日差入内探及抄札班次姓名。 景佑二年八月十三日,诏勾当皇城司李用和五人,每车驾行幸,常令二人在内,依例管勾。 庆历六年四月二十九日,诏皇城司晓示:「自来使臣、军员等因朝见谢辞,多于殿庭唐突。今后如合该条例酬奖,仰于所辖投状,如别有抑塞,即于理检院陈诉。更便辄于殿庭唐突,令行门止约。如违,当行劾问,并以违制私罪论。」 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诏皇城司:「在内诸司库务有着火烛并有头刃去处,如遇乘舆出,内各留监官一员照管。」 八年正月十二日,诏皇城司:「每遇驾登楼,即将合系对御祗应诸司并额定数目,令合属司分依入后苑例。内逐司只许本处人员、工匠、院子、长行带牌子上楼祗应,即不得夹带抽差到兵士衮同在内。」 闰正月,降勾当皇城司杨景宗等六人,坐不觉察崇政殿亲从官夜寇宫阐也。时亲从官四人夜入禁中,焚宫帘,斫宫人伤臂。三人为宿卫兵所杀,一人匿宫城北楼,经月方得,即支分之,不知所以始谋者。景宗等皆领皇城司,故被责焉。景 宗自建宁军节度观察留后降徐州观察使、知济州;邓保吉自皇城使、康州刺史、入内内侍省内侍副都知落副都知,为颍州兵马钤辖;杨怀敏自左藏库使、通州团练使、入内内侍省副都知降为文思使、贺州刺史;刘永年自北作坊使、廉州团练使降洛苑使、英州刺史、蔡州兵马都监;赵从约自洛苑使、眉州防御使降领陵州团练使、濮州兵马都监;王从善自供备库使、荣州刺史、带御器械落带御器械,为曹州兵马都监。 是月,臣僚上言:「皇城(使)[司]在内中最为繁剧,祖宗任为耳目之司,勾当官四员,多差亲信有心力人。近年员数倍多,并不选擢。乞今后只差四员,选经历有心力沉厚之人勾当,各更不许人指射陈乞。如违,并以违制论。」从之。 七月六日,诏:「今后勾当皇城司都知如遇非次差遣、假故,即令勾当皇城司内诸司使、副并带御器械官员相兼,轮鄙赴崇政殿宿直勾当「鄙」字疑误。。如不系内诸司使副、御带,只轮在内东门外并皇城司管勾宿直公事。」 皇佑元年三月十七日,诏:「皇城司在禁中,外城墙正不点检,至生青草,轮差勾当皇城司使臣躬亲将带里外巡城人员、兵士 削,并管常令洁净。」 十一月十一日,皇城司言:「相度到皇城东两壁有诸位次,内小屋子搭靠城墙,并檐楹俯逼皇城,计三十七处,屋后别无巡道,致外仗亲从官无由巡觑。乞令东西八作司监官部押人匠,并令拆去小屋子并 檐楹俯近皇城去处,并留出充巡道,更不得开置通后门子。并宣德门外两颊朵楼下,有仪鸾司木场子二处,排垛木植甚多,况接近内城下更不便,亦乞令仪鸾司迁置别处。」诏逐位次元有后门处依旧存留,只于逐位两道置角门子,通作巡道。如官员不在位次,即闭后门,却开角门子,令亲事官通(遇)[过],往来巡觑。余依从之。 二年正月,诏枢密院,自今勾当皇城司并选差人,仍不许陈乞。 二月,御史台、合门同定臣僚合带从人出入禁城数目,除入宫城门至殿门准旧制外,各于着令节减,及(宗)[定]下马去处,其余即令门外祗候。所有中书、枢密院及台省诸司吏人,各有职局。在内祗应者,于合入门户别置名籍,点检出入;在外诸司祗应公人若厅子之类,并许带入皇城。若系主判官并上殿臣僚,合带引接人并将带文字,合要手分、书表司等,亦仍旧例,即不过二人。其应差在臣僚下当直人,诸军指挥差到兵士,限半年一替。如过限不令交替,乞行严断。因而在皇城内作过,本官以违制论,条重者自从重。若散从亲事官、街司从人,以诸司人等缘常阙人替换,且依旧例。其合将带入皇城门从人姓名,并仰本处关报皇城司照会。若在京不勾当事文武臣僚,即委本官具合将带人力姓名关报门司,置籍抄上,(尝)[常]切检察。其从人遇有替换,亦仰接续关报。若额外将带人入,仰门司收领送官,其从人严 断外,本官亦行朝典。如敢多将人数出入,或逼门司,不容检点,许御史台、合门弹奏,重行贬责。其皇城内诸司库务人等,亦委本司勘合逐番祗应,诣实人数、姓名关报出入门户,各别点检,不得与合破当直人衮同将出入。今定到令出节数并将带随从人数。诏皇城司并依所定施行。中书、枢密院、执政官二十人,宣徽使十八人,御史中丞十四人,知杂御史十人,左右金吾八人。其出节元不开元坐,今定比旧减半,仆射以下四节,提印单行及执仗节级不在数中。余皆准此。今定入皇城门两节外,从人十六人。尚书以上及观文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节度使三节,今定入皇城门两节外,从人十六人。翰林学士以下至龙图阁直学士及丞郎以上、节度观察留后两节,今定入皇城门一节外,从人十四人。给事中、谏议、舍人、它官知制诰同。大卿监、待制、观察使、内客省使、延福宫使、景福殿使、客省使、诸军卫大将军、引进使、防御团练使各一节,今定皇城门依旧一节,即不过五步,从人十二人。三司使、权知开封府四节,今定入皇城门一节外,从人十人。诸司四品官及宣庆使、四方馆使、诸州刺史、枢密都承旨、宣政使、合门使、昭宣使,旧制许两人呵引,今定入皇城门去呵引外,破从人十人。枢密承旨、副承旨、枢密院都承旨、诸卫将军、起居舍人、侍御史、诸部郎中、皇城以下诸司使,旧许两人呵引,今定 入皇城门去呵引外,破从人八人。枢密院副承旨、诸房副承旨、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诸部员外郎、客省引进合门副使、左右正言、监察御史、见任三司判官、主判官、开封府推判官,旧制许两人呵引,今定入皇城门去呵引外,破从人八人。太常博士以下升朝官及带馆职京官,许带从人四人。不带职京官,许带三人。诸司副使以下至内殿崇班及合门祗候、枢密院兵房吏房礼房副承旨,各许带从人四人;如在内庭勾当,许带六人。入内内侍省供奉殿头,许带从人三人;如在内庭勾当,许带六人。三班使臣班直以上,内臣黄门以上,许带从人二人;如在内庭勾当,许带四人。皇亲、诸卫将军以上,出节及带从人自依本官外,其率府率以上(下),各许带从人六人。伎术官合骑马入皇城门者,许带从人二人。 四年四月十六日,诏皇城司:「今后内中宿直臣僚等,更不得似日前饮酒聚会。如违,重寘之法。」 嘉佑五年十二月,诏入内内侍省、皇城司详定今后夜开宫殿、皇城门关防条贯,省、司同奏:「京城内夜间遗火稍大,及非次汴河水涨,差使臣传宣及抚防河兵士,并降放旧城门钥匙。今(从)[后]更不降在内门户钥匙开门,止令入内内侍省每司差入内供奉官至高班二人,于申时后赴东华门外仗止宿祗候,隔门承受文字,其旧城门钥匙亦令封转与差下使臣降放。非次宣唤医官并事干急速,须合 开门、留门者,乞差内宿使臣传宣入内内侍省,令隔手差使臣于垂拱殿窗子下传宣,内侍省并钥匙库令本处使臣覆奏讫,差当宿使臣降放。并内中差入内使臣付与御宝札子,赍赴门首监觑,仍委监门验认,使讫却须进纳。仍并差年长历事使臣及皇城司差在内巡检或地分人员等,与所差下使臣同视开闭。其内东门钥匙,亦乞差委当宿勾当内东门司使臣奏请,躬亲降付内东门,与勾当本门官员同开闭,辨认出入人等,候 门毕复进纳。当宿翰林学士有事故不宿者,值晚 院并逐次留门,或降钥匙开门放使宣唤。今后如当直学士有故不宿,乞令本院画时告报,以次学士宿直,免致开留门户。每宣试官赴合门授敕,值晚即降钥匙开门及留门放入,赴合门授敕讫,勾当御药院使臣押赴试院。兼计会合门称,自来差发降南省知举考试官等,系御药院密差人宣到合门,伺候齐足,方将实封于众试官当面拆封给赐,与当直合门祗候同押赴逐处 宿。如值晚宣未齐足,御药与合门祗候于东华门及左右掖门外齐候,给 讫押赴逐处,乞更不开留在内门户。皇亲、诸宫宅院并兖国公主宅内,有自来合得下随身牓子入内,如遇午后,令所司更不收接。每年遇上元节及遇郊禋大礼、宴会并御试举人,合开留在内门户,依自来体例施行。」并从之。时(衮)[兖]国公主夜开皇城门入内, 故有是诏。 英宗治平元年三月,皇城司言:「蒙降下谏官吕诲奏:『乞今后应宫门并须遵守着令,检察合入之人,及官员将带从者,定以数目。遇百官入朝,人吏等不得争行,严为禁止。如有栏入之人,勘鞠分明,应经历门户及所管司分并一等科罪。所(责)[贵]人不懈慢,门禁稍肃。』令本司一依条约施行。本司举行旧例,缘出入之人多不禀畏,每至趁朝宴设排当,祗应众人多,例皆争先拥闹,不成次第。既当整肃人员以下编栏约闹。因致过 ,往往送开封府断决。乞自今后诸门约闹人等,如因约栏之次小有 犯,乞送本司酌情断遣,所贵敢行止约。」从之。 二年七月,皇城司言:「先准康定元年七月二十二日诏旨,以在内守诸门兵级等不切子细点检出入之人,因缘抵罪,遂降旨下本司,令自今后常须严切钤辖出入之人。缘今在内合出入门户臣僚、合将带公人数目、合到甚处,并未有明立条约指挥,致本司无凭按验。况近帝所亲严之地,出入之门动关防不细,乞下御史、合门参详前后条约,复位夺件析以闻。」于是御史台、合门并上言,具到除自来元合破引接人外,自三公、三师下至伎术官,除合祗应者,画定从人数目并引接人等,然只得将带入宫城门,其至殿门祗应人并主判臣僚,自来合带将文字手分一两人得入殿门,并依旧制。并依所定施行。凡祗应从人,三师、三公、东宫三师、仆射, 以上各五人;东宫少师、少傅、少保、州府牧、御史大夫、六尚书、左右金吾街仗、左右卫上将军、门下中书侍郎、节度使、观文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三司使、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殿学士、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侍讲学士、龙图阁学士、枢密直学士、龙图阁直学士、散骑常侍、六统军、诸卫上将军、太子宾客、太常宗正卿、御史中丞、左右丞、诸行侍郎、节度观察留后、给事中、谏议大夫、中书舍人、知制诰、龙图天章阁待制、观察使、秘书监、内客省使,以上各四人;大卿监、祭酒、延福宫使、景福殿使、客省使、开封河南应天尹、太子詹事、诸王傅、司天监、左右金吾卫以下诸军卫大将军、左右庶子、引进使、防御使、团练使、三司部副使、少卿监、宣庆使、四方馆使、司业、少尹、太子少詹事、谕德、家令、率更令仆、诸州刺史、诸王府长史、司马、司天少监、枢密都承旨、承旨、副都承旨、宣政使、合门昭宣使、诸卫将军、起居郎、舍人、知杂御史,以上各三人;侍御史、郎中、皇城以下诸司使、枢密院副承旨、诸房副承旨、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员外郎、客省引进合门副使、正言、监察御史,以上各二人;太常博士、诸司副使、次府少尹、大都督司马、通事舍人、国子五经博士、都水使者、开封祥符河南洛阳宋城县令、太常宗正秘书丞、著作郎、殿中丞、内殿(丞)[承]制、殿中省六尚奉御、大理正、中充、赞善、崇班、中舍、洗马、枢密院兵房吏房礼 房副承旨、率府率副率、诸卫中郎将、司天五官正、合门祗候、系祗应者及内侍黄门以上。寄班祗候、系殿祗应库务者。京官带馆职,以上各一人。内伎术官如遇宣唤入内祗应同。 神宗治平四年未改元。五月十七日,皇城司言:「亲事官见阙人多,少有投名,盖久例有酒气并吃酒不醉,配外州军本城。欲乞今后如此罪犯,并降移别指挥亲从、亲事官,仍三年内不与优轻差遣。」从之。 熙宁元年三月,皇城司言:「在内诸司地分并诸司库务等处,至晚各着铺分,即无(玄)[互]相关防条约,致有寅夜作过之人。乞应系内宿人至 门后各着铺分,如的有勾当,须告同铺或同房止宿人,同报本辖人员职掌等,称所欲往,仍与同覆人同行。所有内宿(从亲)[亲从]官直到地分报覆,天明后方得各处止宿去处,犯者并科违制之罪。如地分巡更不切觉察,致令地分收领,其同铺及经历巡宿人并行严断。如有一两人守宿处,即报本地分巡宿人同共往来。」并从之。 四月二十四日,皇城司言:「今后在内诸门地分透漏合行收理人数,欲乞依条从本司一面断遣。(加)[如]情理重者,即开封勘断。」从之。 五月十八日,诏开封府:「今后皇城司亲从、亲事人员已下真犯罪,勘见情理系杖罪已下,合牒皇城司一面断遣。」 十三日,枢密院检会治平三年八月内皇城司亲从官四指挥元额,共二千二百七十人,今来见阙长行二百九十六人,乞 招填。诏差昭明郑余懿外面置司招召。 十二月一日,诏皇城司今后以七员为额,差两人前班诸司使以上,永为定式。 五年五月二十六日,诏转员亲事、亲从官阙指挥使,差副指挥使权管勾。旧制,亲从、亲事官各于本军转补,以入殿宿卫,欲其互相检察,不令衮转,所以防微也。 九月十二日,相度在京诸司库务利害刘永渊言:「相度将来只于琼林苑收藏冰,更不般往冰井务,其为省便,永远可行。今相度冰井务减罢监官外,应人尽拨属琼林苑管辖,依旧请受。」从之。 六年十二月,皇城司言:「奉旨,为今年冰消溶过数,令候琼林苑金明池收外,依去岁更于冰井务收三井。本司看详,乞就本苑更增收贮,不应两兴井窖。欲坼移冰井务砖石,就营造供进。」诏依已降指挥收三井外,并从之。 元丰五年六月四日,诏西京左藏库使、吉州刺史、内侍省内侍押班石得一再任皇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