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790 页/共 1125 页
三年三月十四日,以益州处士张文蔚、王处约并为国子四门助教。本州岛各言「高年不仕,德行可称」故也。
十六日,以处州处士周启明为试太学助教。本州岛言启明「年踰七十,深隐山谷,怀抱才器,乡里推尊」故也。六年,再命秘书郎。
八年三月初二日,以岳麓山书院进士孙胄为潭州助教
。本州岛言胄「年七十余,曾应二举,后以养亲家贫,退居乡里,聚生徒讲说经书」故也。
九年四月二日,以简州进士蔺融试国子四门助教。益州路转运司言融「以讲说训里中,年且六十,尝再举进士,有乡里之誉」故也。
十年五月十六日,以福州进士王洵武为试国子四门助教。福建转运司言洵武「服勤词艺,笃志典坟」故也。
明道二年十二月五日,以眉州草泽孙康为试国子四门助教。益州转运司言康「研精坟典,养素邱园」故也。
景佑元年闰六月十三日,以西京国学讲〔书〕、进士卫景山为试国子监主簿,依旧讲书。留守言景山文行著称故也。
九月二十九日,以濮州州学讲书、进士边智周为试将作监主簿,讲书依旧。本州岛言智周服勤讲学故也。
三年四月五日,以扬州布衣朱仙民为试国子四门助教。淮南转运司言仙民「年六十,行不踰矩,耽翫坟史,穷览无遗」故也。
五月三日,以果州进士范陶试国子四门助教。梓州路转运司言陶「修词居敏,履行尤高」故也。
十五日,以潍州进士范沐为试国子四门助教。京西转运司言沐「年六十六,学古为儒,居贫乐道,前后四举,文行兼优」故也。
六月十七日,以永兴军讲授、进士高安为试国子四门助教。陕西转运司言安「讲学甚精,实有文行」故也。
十月十九日,以资州进士谢震为试国子四门助教。梓州路转运司言震「素习经典,实有文行」故也。
十二月十三日,以天雄军府学教授王诰、兴化军进士茅知魏可并试国子四门助教。本州岛各言经行醇深故也。
康定元年十一月一日,以草泽雷子元试秘书省校书郎。子元进封事故也。
二年四月二十八
日,以草泽郭京为大理评事、陕西都总管司参谋军事。知泾州滕宗谅荐京「久游江南,任(陕)[侠],好言兵」故也。
八月十九日,以秘书省校书郎井渊为凤州推官,益州草泽张俞试国子四门助教。翰林学士王拱辰言渊、俞皆「西南之选,实林壑之美,望垂礼聘」故也。后拱辰再上言,俞乞改一职官,诏为试校书郎。俞又乞回授其父显忠,诏可。
十一月初五日,以雄州进士刘咏为雄州司士参军。本州岛言咏有行实故也。
庆历二年正月八日,以京兆府草泽雷简夫为试秘书省校书郎、陕西差遣。陕西转运司言简夫有材故也。
十一月十二日,以益州草泽周式为试国子四门助教。成都府路转运司言式「通讲五经,善诱后学」故也。
十三日,以兖州草泽孙复为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资政殿学士富弼等言复经行醇深故也。
三年二月,以郓州进士李雍为试将作监主簿。枢密直学士范仲淹言雍「夙怀儒学,尝所师问」故也。
四年三月五日,以进士刘淳为试将作监主簿。枢密副使韩琦言淳屡陈边事故也。
六年二月四日,以益州进士李用章为试将作监主簿。本州岛言用章有孝行故也。
七年七月二十二日,以蜀州草泽任时为国子监主簿致仕。参知政事文彦博言时「博通坟典,乡党推重」故也。
八月六日,以汝州处士孔皎为秘书省校书郎致仕。皎字宁极,居龙兴之龙山下。读书,孝行着闻
乡里。近臣列荐,故有是命。嘉佑中,召为国子直讲,又起知龙兴县。(疾)辞〔疾〕不至,乃以光禄寺丞致仕。五年卒,赠太常丞。
皇佑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以益州进士房庶为试校书郎。时修制大乐,两制议未决,三司使田况言庶通音律,驿召进见,所言尺律与众论不合,赐袍笏装钱遣之。
四年五月二日,以太常丞致仕代渊为祠部员外郎。渊字仲颜,永康人。天圣三年举进士甲科,授秦州清水县主簿,不赴,退居青城山,以著书为乐。庆历初,知制诰王拱辰安抚两川,遗书欲起之,托疾不往见。累迁太常丞,至是前知益州田况复表所著《周易指要》二十卷,朝廷优加两官,然终不乐仕。
嘉佑元年十月二十三日,以草泽宋堂为国子四门助教。堂,成都双流人。性跌荡,不事生业,尝拟陈子昂作《感遇》诗以讽上建储事。着《蒙书》数十篇、《春秋新意》、《七蠹》、《西北民言》。颇究时务,数为近臣所荐。至是,翰林学士赵 又上其所著书,特录之。
十一月十五日,以建州草泽黄晞为太学助教致仕。晞字景微,建安人。少通经,尤深《易》学。德性淳朴,服用质俭。寓居京师,学者多从之。聚书万余卷,讨论雠校,寝食不辍。所著有《聱隅子》、《杨庭论》。门弟子号曰聱隅先生。庆历中,石介在太学,遣诸生以礼聘召之,不至。前后荐者,自宰臣韩琦而下三十余人。至是,端明殿学士李淑上言晞「赡学敏文,识亦优博。晦名安道,笃行有守。恬
约弗耀,见称时流。甚齿淹恤,宜被甄奖。有臣寮论荐,欲望检会,召补学官,庶令训导诸生,敦劝浮俗」,乃有是命。明年以疾而卒。
三年正月九日,以福州进士陈烈为安州司户参军。烈字辛甫,学行淳古,颇通礼书。近臣论荐,故有是命。召为国子监说书,辞疾不至。
五月二十三日,以青州草泽麻仲英为试国子四门助教。知青州庞籍言仲英年高,守道不仕也。
七月二十三日,以福州进士周希孟为国子四门助教、州学教授。知福州蔡襄言其文行为乡里所推也。
四年七月二十三日,以扬州处士孙侔为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州学教授。知扬州刘敞、右正言吴及并荐其材行,故有是命。治平初,以知制诰沈遘、王陶言,再命为武忠军节度推官、知滁州来安县。熙宁初,又翰林学士韩维言,为常州团练推官,辞疾不赴。
十一月初八日,以河南府处士邵雍为试将作监主簿。雍字尧夫,卫州共城人,徙居河南。勤力读书,著书名曰《皇极经世》。好为诗什,有《击壤集》。至是,本府以遗逸闻,乃有是命。为颍州团练推官,皆辞疾不赴。熙宁十年卒,赠著作佐郎,赙加赐粟帛。
十二月二十一日,以应茂材异等科曾平为试太学助教。以〔知〕郓州赵 荐其材故也。
五年五月十二日,以颍州进士常秩为试将作监主簿、州学教授。翰林学士胡宿等言其文行称于乡里,故有是命。治平初,以知制诰沈遘、王陶言,又命为
忠武军节度推官、知许州长社县,以疾辞。熙宁初,诏颍州以礼申谕朝旨,敦遣赴阙。既至,召对,命为右正言、直集贤院、管勾国子监,知谏院,为天章阁待制。十年卒,赠右谏议大夫。
九月八日,以眉州进士苏洵为秘书省校书郎。成都府路转运使赵抃言洵学行推于乡里,故有是命。明年,命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修《太常因革礼》。治平三年卒,赐其家银绢百匹两。子轼、辙辞所赐,求赠官,乃特赠光禄寺丞。
六年八月十八日,以桂州进士唐子正为试将作监主簿。知桂州吴及言其「素通边略,孝行着于乡里」故也。
十月初五日,以河中府进士南宗鲁为试将作监主簿。陕西都转运使彭思永言其文行推于乡里也。
英宗治平二年七月二十三日,以三班差使殿侍崔公度为和州防御推官、国子监直讲。先是,宰臣韩琦言公度「博学多闻守道,其所为文章雄奇赡逸,当求比于古人,而时人未易得也。向缘父奏,得此名目,遂恬晦不仕,为乡里诸生讲说经义,一方师表」,故有是命。公度辞以母老,不赴。熙宁二年闰十一月,淮南转运司言公度母丧,服除,复命为彰德军节度推官、权颍州团练推官,再以疾辞。三年,召为国子监直讲,令本郡敦遣。明年始就职。
十月十八日,以成都府进士汪通夫为试秘书省校书郎,陈汝玉除陕西判司簿尉。端明殿学士韩绛言有士行故也。以上《国朝会要》。
治平四年
七月十四日,以草泽李逵为试秘书省校书郎。龙图阁直学士赵抃言逵「行有乡誉,学通圣经」故也。
十月九日,以进士黄君俞为抚州司户参军、国子监直讲。以王珪、司马光等荐君俞「博通经艺,为诸生宗师」,又新及进士第许安世等百余人列状称荐,遂召试舍人院中等故也。
神宗元丰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草泽程颐为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以韩绛、吕公着、司马光荐也。
哲宗元佑元年十月四日,诏以进士吴师仁为越州司法参军、充杭州州学教授,尹材为虢州司户参军,田述古为襄州司法参军,苏邴为邠州司户参军,并除教授。从近臣荐也。
二年四月十九日,以徐州布衣陈师道为(毫)[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从翰林学士苏轼等荐也。
绍圣三年九月四日,诏兴化军葆光处士张弼为福州司户参军,充本州岛州学教授。用权礼部侍郎黄裳等荐也。
四年五月二十一日,诏以眉州进士家素为绵州司户参军,充眉州州学教授。用翰林学士承旨蔡京荐也。
元符三年六月二十七日,徽宗即位,未改元。以和州防御推官、知寿春县事、充楚州州学教授徐积特授宣德郎,差遣依旧。以同知枢密院事蒋之奇言积「词学登科,久不仕宦,退居山阳,以清节笃行为乡里所高。顷奉朝命,俾就充州学教授。博闻强识,士论归服。以今岁满罢任,尝乞致仕,不报。前后从官荐举
自代者不少,欲望朝廷特与改官再任。不惟东南士人有所矜式,且以崇奖名节,劝励风俗」。吏部侍郎张舜民奏积「孝节通于神明,至诚动于金石。自少至老,风雨不渝,虽古之曾、闵不是过也。朝廷知其贤,累任楚州教授。士大夫知其贤,荐名于朝者,前后数十上。其间或欲与积改官,或欲召对,皆未蒙施行。按积今年七十四岁,虽有美官丰禄,必不能从事。所以然者,特为朝廷士风尔。欲望圣慈特赐指挥,检会前后臣僚所举,为积转通直郎,差遣依旧,庶使朝廷有右贤尚德之风,陛下有尊德乐道之实」。中书舍人曾巩奏积「躬行古道,尤以孝着。博览载藉,兼通世务。但以耳疾不任仕宦,傥召寘太学,使在师儒之位。学者观其言行,自当从化。不然,命为本州岛学官,亦足使乡里及邻士人有所矜式」,故有是命。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以睦州进士王升特授寿州司户参军,充湖州州学教授。以尚书左丞陆佃言升「义高行美,行年五十,读书未娶,访求师友,徒涉千里。众经 史,诸子杂家,无所不读,虽佛经道藏,亦皆博释。事亲孝,奉兄悌,乞依陈师道、家素等例,除升一命,处之学校,以劝多士」故也。
崇宁二年十二月五日,诏抚州布衣饶子仪为假承务郎,不理选限。以江西路监司列荐子仪「养素乡闾,博究 史,自秦汉而下,皆着编年之书。今年几八十,志学不衰」,故录之。
四年闰二
月五日,以杭州进士蔡 、泉州进士吕珪并授从事郎。至三月三十日,吕珪为通直郎、秘书省著作佐郎、崇政殿说书。制曰:「朕特起修洁自重之士,待以不次之举,庶几激高风而矫奔兢之俗。以尔世族之绪,志守不凡,超然自拔于尘垢之外。比因赐对,奏议闻爽闻爽:「闻」字疑误。,有足嘉者。肆予命汝,通(藉)[籍]朝着,莅职文馆,仍侍经帷之邃,俾知儒术之道。汝其尊尔所闻,而惟道徇思,称予所以褒擢之意。」
蔡绦《国史后补》云:崇政殿说书,祖宗时有之。崇宁中,初除二人,皆隐逸起。蔡 者以嫡子能逊其官与庶兄而不出,用其学行修饰召;吕珪者亦以高节文学有盛名,隐居弗仕,数召不至。始起,仍遂其性,乃诏以方士服随班朝谒入侍焉,亦国朝之盛举也。蔡 除崇政殿说书月日,检未获。
六日,常州进士孙逵、河南府进士李晖
并特授将仕郎。
宣和元年四月二十七日,诏饶州乐平县免举进士夏非霆与上州文学。以江东路转运使等奏(北)[非]霆「见年七十七,熙宁二年发举,不赴省试,合该特进名推恩,亦不曾受。乡人称其孝行,委是隐逸,不求闻达」,保明故也。
钦宗靖康元年四月九日,诏布衣江端友为承务郎,赐出身。以少宰吴敏言端友「隐居京城东郊,素有高行,士大夫多称道之。臣顷见吴幵,详言其养母之孝。端友躬耕蔬食,守节自重。闻顷讲议司欲招之,端友不肯就。自陛下即位,求直言,端友当围城时上
书论事甚众,而终不肯一至公卿之门。近者陛下招延草茅邹柄、任申先、尹焞、邓肃之流,偶未及端友,望特加官使,以风四方」,故有是诏。以上《续国朝会要》。
光尧皇帝绍兴二年三月八日,诏布衣王大智特授迪功郎、添差枢密院计议官。以大智习兵法,故命之。
三年五月七日,诏迪功郎王忠民特改宣教郎。以商虢陕州镇抚使翟琮言忠民「智通今古,识达事机。自靖康以来,屡陈军国边机利害,三召不至」,故有是命。
九月十八日,诏以布衣朱敦儒为迪功郎。以广南东西路宣谕明 言「面奉圣谕,访求山林不仕贤者。敦儒深达治体,有经世之才,静退无竞,安于贫贱,尝三召不赴」,故有是命。
四年三月二十五日,诏抚州草〔泽〕邓名世令合门引见上殿。以吏部尚书胡松年看详到名世所著《春秋四谱》六卷、《辨论谱说》十篇、《古今姓氏书辨证》一十四卷,学有渊源,辞亦简古,考订明切,多所按据,故有是命。后赐进士出身,充史馆校勘。
十一月二十五日,诏以布衣王苹为右迪功郎。以权发遣平江府孙佑言苹「有忧国爱君之心,开物成务之学,素行高洁」,上既召见,而有是命。再命赐出身,为秘书省正字。
五年十一月六日,诏和靖处士尹焞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左仆射张浚言焞「顷缘叛臣刘豫迫以伪命,经涉大河,投身山谷,自长安徒步趣蜀,乞食门路,仅获生全」;徽猷合待制、史馆修撰
范冲言焞行义淳固,故有是命。其后引对,除秘书郎、崇政殿说书。
九年二月八日,右谏议大夫李谊言:「伏见河南诸路境土初复,差遣使轺,布宣德音,虽拊循将士,存问耆老,固在所先。然而(纲)[网]罗幽隐,振拔淹滞,亦不可后。盖自中原沦陷,久隔照临,岂无出众之材、洁身之士 或陆沉州县,与夫高蹈于山林者,当此恢复,所宜褒采。」诏令周聿等搜访,具名以闻。是后陕西路宣谕使周聿
言:「寻访到前通判原州致仕米璞、前知陇州刘化源、敦武郎秦州定西寨兵马都监郑涓三人,于兵火中各操守忠义。」诏米璞、刘化源召赴行在,内郑涓与监岳庙,赐银绢各一百匹两。
十年二月十七日,臣僚言:「恢复土宇,必以得人材为重。两年以来,衔命之使,旌聘甚多,固已得于州县官僚之间及众所共知者。其有中国沦陷,越在草野,伏而不见,实为滞淹。况山西出将,风声气俗,亦岂易泯,必有英伟(毫)[豪]杰之材。今日诚得而用之,彼于中原休戚利害既皆深知,非特 赞经理之谋,而人望所归,斯民视之以为向慕,则爱戴之心愈见其不可解。所有新复州军,专责使者,恐隐遯幽远之间,尚有埋光铲采、不求闻达之士,更加搜举而大用之,是乃中兴无穷之计。」从之。
二十八年二月七日,诏以布衣郑樵为右迪功郎。经筵官荐樵「耽嗜坟籍,杜门著书,尝献之朝廷」,故有是命。
十一月二十三日,赦:「应天下士人有节行
才识之懿,文学术业为乡里所推重,不求闻达者,委监司、帅臣同加搜访,每路一二人。仍与本处长吏具从来所为事实,所通学术,连衔结罪保明闻奏,即不得以常材备数。三省再加询察,如非妄举,当议召试擢用。」三十一年九月二日,明堂赦同此制。以上《中兴会要》。
寿皇圣帝隆兴元年三月十四日,诏曰:「朕惟明俊德,所以和万邦之治;举逸名,所以致天下之归。方古先盛时,弓旌之招,束帛之贲,安车蒲轮之召,使阿涧无考盘之人,而台菜咏得贤之乐,朕心慕焉。故嗣位之初,驿召旁午,凡缙绅之老,儒林之秀,莫不明扬显擢,布列中外。尚念山林之际,渔钓之间,岂无荷莜濯缨之伦,饭牛版筑之士 或自晦于卜祝,或沈痼于烟霞,未膺好爵之縻,徒剧冥鸿之慕。部刺史二千石,其为朕博访岩薮,搜罗逸遗。其有怀瑾握瑜、埋光铲采,迹其行实,咸以名闻。朕将厚礼特招,虚怀延纳,庶几得人之盛,无媿于前古,而致治之美,增光于祖宗,不其韪欤!咨尔多方,其体朕意。」
干道四年七月七日,诏遂宁府布衣雍山赐进士出身,添差遂宁府府学教授。山志行修洁,好学,多所通究,尤邃于《易》。守臣杜莘老以名闻,诏召不起。至是,守臣张震、漕臣马骐乞就褒擢,乃有是命。
九月二十七日,诏兴化军仙游县布衣林彖赐进士出身,添差兴化军军学教授。知泉州周葵言:「彖行义修洁,凡六经百氏之书,无所
不读。杜门自守,不谋婚娶,不应科举。所居之乡,鄙恶之民,往往化为良善。顷加君命,固辞不起。乞检会故事,赐以先生处士之号。」同知枢密院事刘珙奏:「祖宗自有典故,太上皇时,曾召臣乡人胡宪。两召不至,赐同进士出身,差本州岛教授。今若召之不来,故事可用也。」再召不起,遂有是命。
五年三月二十六日,诏郭雍赐号冲晦处士。以湖北帅臣张孝祥等言雍「名臣之后,父忠孝师伊川程颐,尽得其学。雍推原本意,着《易》、《中庸》之书十余万言。隐于峡州长阳山下,安贫乐道,行义高洁,乞赐褒擢」,故有是命。以上《干道会要》。
选举 宋会要辑稿 选举三四 礼遣 本书敦遣
礼遣本书敦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