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786 页/共 1125 页
二月二日,诏:「江西漕臣、直秘阁张澄随岳飞军,应副钱粮无阙,与进职一等。」
闰二月三日,枢密院言贼马侵犯淮甸,庐州御敌有功,秦州措置得宜,理宜旌赏。诏庐州(师)[帅]仇迭除待制,知秦州赵康直除直秘阁。
七月十五日,诏直宝文阁、知宣州赵不群可除直龙图
阁,再任。旌其治郡之功也。
八月十九日,诏知衢州常同除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同丐祠禄,故有是命。
六年九月十六日,诏福建提点刑狱吕聪问招捕贼郑广等有功,除直秘阁。
十月十八日,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张九成辞免直徽猷阁,言:「国家故事,著作外补曾此例曾此例:疑有脱文,或作「曾无此例」。,岂可因臣上紊朝纲。所有告命,未敢祗受。」诏改除直秘阁,仍降诏奖谕。
七年四月二十一日,诏:「江东转运副使俞俟营缮行宫毕役,及应副张俊一军钱粮无阙,特除直秘阁,更与转一官,依条回授。」
十月十一日,诏知楚州胡纺措置有方,特除直秘阁。
八年三月八日,诏左宣义郎许忻两经登对,特除秘书省校书郎。
六月二十七日,诏:「川陕宣抚副使吴玠所遣直秘阁、主管机宜文(学)[字]高士瑰远赴行在奏事,特转一官,仍升职一等。」
十一月十八日,诏:「江西路计度转运副使逢汝霖莅事详明,恪勤不怠,靖而不扰,人咸安之,特除直秘阁。」从本路宣谕李痴请也。
二十五日,诏:「龙图阁直学士汪藻编次宣和二年至七年诏旨等文字,共二百三十册,可特除显谟阁学士。」
九年十月十九日,诏:「朱芾昨知建昌军日,措置石坡盗贼有劳,特与转行一官,除右文殿修撰。」
十一月十一日,诏:「莫将奉使宣力,特除徽猷阁待制、京畿都转运使兼主管奉迎梓宫一行事务。」
十一年二月十一日,诏:「徽猷阁直学士、江南西
路安抚使梁(杨)[扬]祖措置擒捕虔吉州盗贼有功,可除显谟〔阁〕学士。」
四月二十日,诏右承事郎张子颜、右承务郎张子正并除直秘阁,仍赐章服。子颜、子正,大将俊之子也。
五月二十九日,诏:「王革见昨知单州,应副元帅府钱粮,合转官。缘碍止法,可除直龙图阁。」
十月二日,诏宝文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郑刚中除宝文阁学士,令户部支赐银绢各二百匹两。以使蜀故也。
七日,诏知温州程迈职事修举,可特与转一官,除显谟〔阁〕直学士。
十九日,诏:「秀州打造戈船先办,守臣方滋,可特除直秘阁。」
十二年五月十三日,诏军器监主簿沈该除直秘阁、(旴)[盱眙]军措置搉场。
十月十一日,诏刘光世男右承事郎、监潭州南岳庙尧佐,右承奉郎、监潭州南岳庙尧仁,孙右承事郎、监潭州南岳庙正平,并特除直秘阁、改差主管台州崇道观。
十七日,资政殿学士、提举醴泉观兼侍读郑亿年奏乞外任宫祠,诏除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恩数并依执政。
十一月四日,永固陵攒宫总护使孟忠厚言:「两浙路转运副使、直敷文阁张汇,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吕用中,并本司随行漕臣、直秘阁、权发遣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张叔献,提举两浙东路茶盐公事王鈇,应办一行钱粮及修奉事务无阙,乞推恩。」诏张汇、张叔献各进职一等,吕用中、王鈇除直秘阁。
十三年九月十八日,诏:「权发遣嘉州
杨軝上书言和戎事,文理优长,援据精切。虽居外服,志在纳忠,排斥奸言,辨明国是。智识高远,卓然过人。观其所陈,有补治道。可除直秘阁。」
十九日,尚书右司郎中梁弁以病陈乞宫观,上谓辅臣曰:「以病乞去,宜优与职名。士大夫有操守,安分而以疾丐去者少。朕尝观《国朝宝训》,见太宗朝士人有竞躁进者,未尝不痛抑之。抑竞则廉耻之道兴,弁可除直龙图阁、主管洪州玉隆观。」
十五年十一月十五日,诏:「知平江府王应办国信馆舍宴设,为一路之最,可除宝文阁学士。」
十六年四月三日,诏知潭州刘昉措置傜人杨再兴有功,进直宝文阁。
十八年六月十二日,诏太师、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秦(榛)[桧]孙堪、坦并除直敷文阁。以桧辞免加恩,故有是命。
七月十六日,诏太傅、镇南武安宁国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咸安郡王韩世忠男彦古特除直秘阁。
十九年二月二十五日,诏左中奉大夫王赏除秘阁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以其无力赴阙陈乞宫观差遣故也。
二十年二月十一日,上曰:「昨诏监司、郡守任满,并以民事奏陈。前广西提刑路彬上殿,奏乞减免都督府增添静江府昭州折帛钱,可除职名,与见阙监司差遣,以示激劝。」
五月十七日,诏:「玉牒进书,提举官秦桧可转两官,许回授,孙埙、堪各进职两等。」
二十一年三月十九日,诏右承议郎、直宝文阁、主管台
州崇道观秦埙,右宣教郎、直显谟阁秦堪各进职二等,除在京宫观。以扶掖秦桧入朝推恩。
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九日,太师、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益国公秦桧孙埙、堪各进职一等,右承议郎、充秘阁修撰、提点佑神观埙进右文殿修撰,右奉议郎、直龙图阁、提点佑神观堪进秘阁修撰。以桧辞免加恩,故有是命。
十二月十二日,诏少傅、宁远军节度使兼领殿前都指挥使职事杨存中男偰除直秘阁,与在京〔宫〕观。以存中与陈乞宫祠,故有是命。
二十三年八月十一日,诏:右承奉郎、籍田令杨倓除直秘阁、主管佑神观,免奉朝请。倓,存中子也。
闰十二月十五日,诏右承事郎杨除直秘阁、主管佑神观。亦存中子也。
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诏田公弼转两官,除直秘阁,赐紫章服。公弼,大将师〔中〕子(中)也。
二十五年十月二日,右朝请郎张永年进父阁文集,诏以阁身后恩数,除直秘阁。
二十三日,诏:「秦桧孙试尚书礼部侍郎兼寔录院修撰埙,敷文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堪,并除提举,在外宫观。内埙除敷文阁直学士。」桧薨故也。
二十六年五月二日,知婺州
辛次膺召赴行在。至国门,上深欲用之,而以脚膝艰于拜跪,未能朝见,复乞外任。诏与进职,依旧还任。
十月五日,诏知随州田孝孙除直秘阁。以本路诸司上其治最,故有是命。
二十八日,诏:「杨杭曾任元帅府僚属,和议之初,
上书可采。兼累经任使,可除直秘阁。」
二十九年五月二日天头原批:「『五月二日』条,移下『五月十六日』条上。」疑此条当系于二十七年。,诏:「萧振在蜀,已及一年,职事修举,可升一等职名。」
二十八年八月十六日,诏刘尧仁除秘阁修撰,在京宫观。尧仁以父光世薨,车驾临奠,援张俊男子正例,陈乞推恩故也。
九月十六日,诏:「汪若海元系大元帅府补官,缴到所与曹辅书,除直秘阁,改差知江州。」
二十九年五月十六日,诏:「直秘阁、权发遣成都府路计度转运副使王之望除直显谟阁,权发遣潼川府路提点刑狱公事续觱、权知(闻)[阆]州(三)[王]濯并除直敷文阁。」以台谏朱倬等用绍兴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三日诏,荐其治状显著,故有是命。
六月十六日,诏右承奉郎田公辅特添差荆湖北路安抚司干办公事,仍转两官,除直秘阁,赐紫章服。公辅,师中子也。
闰六月十五日,诏新差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万俟止除直秘阁,在外宫祠。以父入执政避免,故有是命。
七月四日,诏:「功臣张俊协济艰难,勋高诸将,事上恭顺,终始一心,朕甚嘉之。今一二大将子弟皆已除迁至文武侍从,而俊之子犹在庶僚,非朕褒有礼、奖元功之意也。且赋之以爵秩而不使任职,亦汉光武待遇功臣之制,固无咈于公议。俊男子正、子颜可除敷文阁待制,子仁除集英殿修撰,并久任在京宫观。」
十二月十一日,诏知蒋州龚涛措置盗贼有方,转一官,除直秘阁。
(二)[三]十一年二月六日天头原批:「清按,『二十一年』当是『三十一年』之误。」据改。,诏知赣
州陈辉除直秘阁,再任。右正言(汪)[王]淮列其治最王淮:原作「汪淮」,据《宋史》卷三九六《王淮传》改。,故有是命。以上《中兴会要》。
绍兴三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孝宗已即位,未改元。诏权尚书户部侍郎吴芾除集英殿修撰、知婺州。
七月六日,诏权尚书户部侍郎汪应辰除集英殿修撰、知福州。
十三日,诏权尚书工部侍郎许尹除集英殿修撰、知宣州。
十五日,诏恭奉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圣旨,添差权通判明州赵伯圭除集英殿修撰、知台州。
二十八日,诏权发遣湖州陈之茂职事修举,特除直秘阁。
九月十七日,诏权发遣温州袁孚特除直秘阁。
十月二十七日,诏:「权发遣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叶谦亨按刺有方,职事修举,可特除直显谟阁。」
十一月十四日,诏权尚书吏部侍郎徐度除右文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从所乞也。
同日,诏权尚书礼部侍郎吕广问除集英殿修撰、知池州。
十六日,诏敷文阁待制、知平江府沈介除敷文阁直学士、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
十八日,诏左朝散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刘岑改除敷文阁待制、依旧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岑初除敷文阁直学士、知潭州,以殿中侍御史张震章疏,故有是命。
同日,诏充集英殿修撰、知潭州董苹除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二十三日,诏利州路转运判官张德远除直秘阁、四川宣抚使司参议军事,依旧兼利州路转运判官;
权知江州林除直秘阁、参知政事行府参议军事;江淮东西路宣抚使司主管机宜文字查钥除直秘阁、江淮东西路宣抚使司参议军事。
十二月四日,诏江淮东西路宣抚使司主管书写机宜文字张栻除直秘阁。栻,浚之子也。
十五日,诏左朝散大夫钱周(林)[材]除敷文阁待制、提举万寿观。
孝宗隆兴元年正月九日,诏权尚书工部侍郎兼权太常少卿王普除右文殿修撰、知漳州。以臣僚章疏论罢,故有是命。
十八日,诏尚书左司郎中林安宅除直显谟阁、知临安府。
二十八日,诏集英殿修撰、知太平州张运除敷文阁学士、知太平州。
三月二十三日,奉议郎张震奏:「准旨除臣敷文阁(侍)[待]制、知绍兴府,臣已两具辞免。伏望圣慈,许臣辞职,臣方敢受命,前去之任。」诏:「张震除职,已有成命。累上辞免,可与外祠,从其本意,宜差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四月十五日,诏新除权户部侍郎、充川陕宣谕使王之望除集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以之望为川陕宣抚使,吴璘已回司,以疾丐祠,故有是命。
二十三日,诏直显谟阁、知扬州向子固特除直宝文阁,直秘阁、知庐州韩琎特除直敷文阁。以江淮都督张浚奏子固等招集流移,应副军须,故有是命。
二十四日,诏直秘阁、权平江府陈之茂改除直徽猷阁、知建康府。先是,除直显谟阁。避高祖讳,陈乞改焉。
五月二十二日,诏尚书
户部侍郎赵子潚除敷文阁直学士、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从其请也。
七月一日,诏集英殿修撰、知福州汪应辰除敷文阁待制。
四日,诏直宝文阁、权知扬州向子固特除直龙图阁。以张浚再奏招降到莆察徒穆一行,兵屯扬州,子固弹压抚循,各有条理,故有是命。
七日,诏权发遣赣州任荩言除直秘阁、知镇江府。
八月一日,诏试尚书兵部侍郎王大宝〔除〕敷文阁直学士,在外宫观。从其请也。
九月七日,诏权发遣两浙路转运判〔官〕陈汉除直秘阁。
十月三日,诏:「知吉州王佐,曾任起居郎,治郡有声,可除直宝文阁。」
同日,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费行之除直宝文阁、知潼川府,左奉议郎王淮除直敷文阁、福建路转运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