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730 页/共 1125 页
十二月十六日,赐宣州学究陈画出身。画上宣州泾赐茶场利便,岁增课十万故也。
三年五月二日,赐梁山军山人冯兑同学究出身。以本路提点刑狱庾孝基荐其人文行也。
四年二月十六日,赐光禄寺丞沈惟温进士出身。惟温,故相伦之孙,献太祖与伦御书,求赐科名也。
仁宗天圣四年闰五月十六日,赐奉礼郎杨纮同进士出身。纮,翰林学士亿之子,召试舍人院,策颂并稍优。帝谕辅臣曰:「纮颇闻好学,词业如何 」王旦等曰:「观此程试,词语虽未精当,颇似敏赡,勤苦不已,亦未可量。」
五年二月二日,赐将作监主簿范宋杰同进士出身。宋杰,权三司使雍之子,以雍陈乞,召试学士院,策稍堪,论平,命之。又从雍请,附王尧臣
榜第四甲科名。
五月二日,赐进士顾洵美、高辅元同学究出身。洵美久历场屋,常预开封府首荐。辅元即故荆南节度使从诲之孙。
十二月九日,赐奉礼郎张子思同进士出身。子思,宰臣知白侄。知白陈乞,召试学士院中格,命之。
六年二月六日,赐乡贡进士马房同出身。房召试学士院,策优、论稍堪,故命之。
八年五月二日,赐将作监丞夏安期、太祝李徽之、前越州新昌县主簿苏舜元并同进士出身。召试学士院中等,命之。
九年八月二十一日,赐殿中丞范亢同进士出身。亢,枢密副使雍之兄,尝举进士,赐学究出身,雍请回磨勘赐科名故也。
十年二月十九日,赐前京兆府长安县尉卢咸同进士出身。咸锁厅华州就试合格,丁母忧,其父合门使、知秦州卢鉴陈请,召试学士院中等,命之。
明道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赐将作监丞、秘阁校理张友直同进士出身。友直言父士逊遇覃恩,乞不转官,援枢密副使范雍奏兄例,换一出身,故也。
二年五月九日,赐大理寺丞吕公弼进士出身。召试学士院中等,命之。
六月八日,赐大理寺丞陈宗古进士出身。
八月十三日,赐国子博士李定同进士出身。以定七次献文,召试舍人院中等,命之。
十二月十六日,赐国子博士吕居简同进士出身。召试学士院中等,命之。
景佑元年四月三日,赐高丽宾贡进士康抚民同进士出身。召试舍
人院,诗论稍堪,故命之,仍附今年榜第五甲。
四日,赐〔处中〕进士出身。处中御前赐同出身,以疾不到。及是召见,以前名次命之。
十二日,赐光禄寺丞刘 同进士出身。 ,枢密副使李谘婿。谘以恩陈乞,召试学士院中等,命之。
二年八月五日,赐大理寺丞王举元同进士出身。召试学士院中等,命之。
九月二十七日,赐太子中舍陆东同进士出身,仍换太子中允。以献所业,召试学士院中格,命之。
四(月)[年]八月二十五日,赐祥符县丞王端同进士出身。兄集贤校理质以磨勘恩陈乞,召试舍人院中格,命之。
五年五月二日,赐右班殿直李正卿同进士出身,仍换将作监主簿。正卿,真定总管高化 ,以(以)恩陈乞,召试学士院(等)中〔等〕,命之。
四日,赐国子博士向约同进士出身、殿中丞张子奇进士出身。约、子奇召试学士院中等,命之。
八日,赐说书进士张宗雅同进士出身。宗雅,国子监说书,经义通,命之。
宝元二年四月二日,赐太常寺太祝宋敏求进士出身。敏求,参知政事绶之子,以恩陈乞,召试举士院中等,命之。
康定二年正月二十四日,赐太常寺太祝李寿朋、将〔作〕监主簿李复圭同进士出身。寿朋、复圭以祖若谷罢政府及纳任子恩陈乞,召试学士院,命之。
五月十一日,赐赞善大夫周延隽同进士出身。上父起家集,召试学士院,命之。
六月十一日,赐太子中允王顾、大理寺丞吕公孺、将
作监李仙卿同进士出身。顾等召试举士院皆入等,公孺等优,以赋内少字,特命之。
八月七日,赐殿中丞王缜、太常寺太祝晏承裕、韩绎、斋郎李孝孙并进士出身。缜等皆执政子,以恩陈乞,召试学士院中格,命之。
庆历二年二月六日,赐右赞善大夫赵承裕同进士出身。承裕,故参知政事安仁之子,以恩陈乞,召试学士院中等而命之。
六月二十八日,赐国子监直讲王纯臣同进士出身。以端明殿学士李淑荐召试学士院入等,命之。
闰九月二日,赐延州通判国子博士马端同进士出身。枢密直学士韩琦、范仲淹荐端材,免试命之。
三年二月二十三日,赐殿中丞任颛同进士出身。
五月六日,赐太常寺太祝宋敏修进士出身。敏修,故参知政事绶之子,以遗恩陈乞,召试学士院中格,命之。
四年六月二十六日,赐归明人大理评事蒙守中进士出身。
八月五日,赐将作监主簿杨纮同进士出身。
九月十九日,赐蔡州汝阳县主簿裴明允进士出身。以宣徽使夏竦荐,召试学士院中格,命之。
十月十九日,赐大理寺丞晁仲绰、大理评事刘宗宪、太祝孙珪并同进士出身。召试学士院入等,命之。
五年五月六日,赐光禄寺丞谢晔同进士出身。端明殿学士李(俶)[淑]上晔所编《集鉴》,召试学士院中等,命之。
十二月四(月)[日],赐进士朱亶同进士出身。亶居澧阳,持父母丧,负土成坟,天圣中尝
诏州县存抚之。至是应祔庙诏书,而本州岛复以其孝行闻,故特旌录之。
六年三月十九日,赐前延州司户参军雷宪同进士出身。召试学士院入等,命之。
六月五日,赐大理评事吕希道、太常寺奉礼郎王拱己进士出身,大理寺丞杨士彦同进士出身。希道,太尉致仕夷简之孙,以遗恩陈乞,拱己以资政殿学士王举正荐,士彦,参知政事宋绶遗恩,并召试学士院入等,命之。
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赐将作监主簿杨公度同进士出身。
皇佑元年十月十三日,赐新歙州歙县尉张唐民同进士出身。以资政殿学士任仲舒荐,召试学士院,命之。
十一月二十四日,赐泉州晋江县主簿陈世昌同进士出身。召试学士院入等,命之。
二年五月九日,赐将作监丞程嗣隆同进士出身。嗣隆,使相琳之子,以恩陈乞,召试命之。
十一月一日,赐将作监丞杜欣、太常寺太祝任逸同进士出身。
十日,赐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金部员外郎许元进士出身。
闰十一月八日,赐贵妃张氏从弟卫尉寺丞希甫、太常寺太祝及甫并进士出身。
三年四月二十二日,赐国子博士冯洁己、大理评事张德淳同进士出身。洁己,故司徒兼侍中拯之子。德淳,故太傅逊孙。以恩陈乞,召试学士院中等,命之。
九月十三日,赐国子博士梅尧臣同进士出身。以宰相宋庠荐,召试学士院中等,命之。
四年四月二十四日,赐大
理评事李上卿进士出身、大理评事张子瑾同进士出身。
五年四月九日,赐大理寺丞宋克国、太常寺太祝郑民彝进士出身。克国,宰相庠之子,以恩陈乞,民彝献父戬家集,并召试学士院,命之。
至和二年三月十八日,赐光禄寺丞梁彦昌同进士出身。彦昌,宰相适之子,以恩陈乞,召试学士院,命之。
九月二日,赐光禄寺丞庞元英、太常寺奉礼郎郭源中并同进士出身。元英,宰相籍之子。籍出郓州,以恩陈乞,源中上家集,并召试学士院,命之。
嘉佑二年五月二日,赐卫尉寺丞叶均同进士出身。均,故翰林学士清臣之子,上家集,召试学士院中等,命之。
六月二十二日,赐虞部员外郎张仲松、大理评事盛南仲同进士出身。仲松献家集,南仲,枢密使贾昌朝荐召试,命之。
三年五月十五日,赐大理寺丞杨南仲同进士出身。以翰林学士王洙荐石经有劳,召试学士院,命之。
四年五月十六日,赐太子中舍张宗益同进士出身。以枢密副使张升荐召试学士院,命之。治平三年七月,赐大理寺丞姚复同进士出身。以枢密副使文彦博荐召试学士院,命之。以上《国朝会要》。
【宋会要】
选举 宋会要辑稿 选举九 赐及第 赐出身 赐童子出身 赐及第 举士
举士
神宗熙宁三年七月,赐秘书省正字唐垧进士出身。垌以屡言事召对,特试而命之。
十二月十一日,赐布衣陈知彦进士出身、太原府进士王辅同出身。知彦以枢
密副使吴充等荐,辅以太原府荐,并召试舍人院中等,命之。
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赐太子右赞善〔大〕夫(大)吴安度进士出身。先是宰臣富弼言:「安度召试舍人院,闻考试入三等,论四等,止以《绿竹青青》诗不依法解作王刍篇竹,遂定入五等,因此改一官报罢。切详安度命意,谓王刍篇竹以柔脆常草,不足以咏卫武公有德之人,以注说迂曲,非诗人本意也。又按《史记 河渠书下》(洪)[淇]园之竹,则知『淇澳之竹』祗是竹箭之竹也。又据陆德明《释文》:『青止音菁,茂盛之貌。』故安(定)度直以绿竹茂盛立主为题意,于理甚通,未为不识题义。乞赐再取安度所试三题详定,如俱入等,随其文艺,特与一科名。」下学士院看详,所试并为合格,惟诗不合自出自见,亦非纰缪,故有是命。复追还先授一官。
五年十二月十一日,赐祝康、李举之明经出身。以试经书律令大义词理稍优也。
七年六月二十二日,以端明殿学士王韶男淳为大理评事,赐进士出身。韶遣淳持木征贺表至京而赏之。
八年四月二十二日,诏大理评事梁子野赐同进士出身。以试经书律令大义断案上等故也。
闰四月十五日,赐大理寺丞欧阳发进士出身。以三司使章惇荐其有史学,乞特加奖擢,寘之文馆,故有是命。
五月七日,赐太学进士杨伋进士出身。伋初献撰《李靖兵法》并图,令擢武学传授,后复召试中等故也。
十月二十九日,赐故龙图阁直学
士、知渭州王广渊子得君同进士出身。
九年六月九日,赐遂州布衣冯正符同进士出身。以御史中丞邓绾荐召试舍人院,既而绾坐奸邪黜,正符亦以附会追夺,递归本贯。
元丰二年七月三日,赐右千牛卫将军叔盎进士出身。以秘阁考试中等也。
哲宗绍圣二年十月九日,太常少卿王子韶言:「奉礼郎陈觉民于熙宁七年选中国子监上舍生登科,是时第五甲赐同学究出身,欲望用丁执古等免省试升甲恩例,改赐出身。」诏陈觉民特依升甲例,与当年第四甲同进士出身。
元符元年七月十九日,诏特赐承务郎李景夏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
十月十八日,赐士暕进士出身。以三省言考试所试宗室艺业合格者八人,诏各迁秩。内士暕进士出身。
三年四月十八日,徽宗即位,未改元。赐太学上舍生何大正同进士出身。以应诏上书可采,故赏之。
徽宗崇宁二年六月四日,赐尚书右司员外郎林摅进士出身。
三年正月十九日,赐通直郎鸿胪寺丞蔡攸进士出身,仍除秘书省秘书郎。以上殿应对详明,该博儒雅,诏特赐也。
九月三十日,赐宣义郎陈彦文进士出身,为尚书屯田员外郎。
四年八月二十五日,诏:「宋乔年可特赐进士出身,仍除集贤殿修撰,充京畿转运使。」以委察访熙河一路利害,条析来上,精微该博,文理优赡也。
同日,诏:「宣德郎议礼武选编修官王相可
特赐进士出身,秘书省校书郎。」以上殿奏对详审,学问该博,故有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