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650 页/共 1125 页
十一月十九日,南郊制:「应河北、京东、河东路民户曾被劫掠或焚烧庐舍,委州县多方安集,早令着业,与免诸般差科二年。」
同日,南郊制:「访闻外路夏秋之间,阴雨积水,占压民田,或河防溃决,冲注乡村,县官坐视,并不措置。如措置有方,实有劳效者,保明以闻,当议特功旌劝。」
钦宗靖康元年六月十四日,知磁州赵将之言:种师中兵溃,有被伤之人疲曳
道路甚多,臣已随宜措置出暝招收,权置一医药院收管医治。如臣一州所医,已二百余人,切虑别路州郡尚多有之。乞下诸州,将重伤者每人支绢一疋、钱一贯,轻伤人半支,并以系省钱物充,仍委守臣当官给付。依已降指挥,将(诏)[招]到溃散人并发上边应援太原外,有被伤未堪驱使人,并且令逐州医治,候平愈日,逐旋结队发遣。」从之原书天头注云:「『从之』下有《宋朝大事记》一条」。。以上《续宋朝会要》。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一日,赦:「应遭金人杀戮,暴露遗骸无人认者,许所在寺院埋瘗,每及一百人,令所属勘验,给降度牒一道。」四年八月十八日德音、绍兴元年正月一日德音、九月十五日赦、二年六月十二日赦、九月四日赦、四年九月十五日赦、九年五月五日赦、十一年三月五日德音同此制,但或以百人度僧一人,或二百人度僧一人,或致祭黄箓水陆,或比折紫衣师号。
九月十六日,诏曰:「访闻陕西至京及诸路有亡殁战士遗骸,不曾收瘗,功以连岁兵革,暴露转战,使士卒流离道路,朕甚悯之。仰三省行下诸路措置掩瘗,疾速施行。」
三年六月十二日,都省言:「渡江之民,溢于道路,其饥饿者无饮食,疾病者无医药。」诏令淮南、江、浙转运司量给钱米赈给,其病患者差官医治,务要实惠及民,不管少致失所。
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诏:「应士庶家属有被驱虏脱归之人,令所在存恤,量给钱米,于寺院安泊,审问亲属所在,差人津发前去。」
四月二十八日,上谕辅臣曰:「朕闻明州遭寇焚爇,不余片瓦,井邑丘墟,使民骨肉离散,囊橐罄竭。朕力不能救,心甚悯之。可将已桩管米七千余石,令守臣均给城下人户庐舍被焚者,少助窘乏。」
十月十八日,诏:「诸处流移百姓所在孤苦无依者,并仰越州安泊赈济,务在全活全:原作「令」,据同书食货五九之二二改。。其有不幸死损者,收敛瘗藏,并如近降指挥施行。」原书天头注云:「脱《咸淳毗陵志》一条。」
绍兴元年五月二十五日,权发遣南康军甄采言:「本军经贼马之后,遗骸不啻万人。近降德音,每收瘗过一百人,给度牒一道。缘今来数多,乞每三百人降度牒一道,共乞降度牒二十道。其过多数目,亦只劝谕童行并力收瘗。」从之。
六月七日,尚书省言:「切闻平江以北流尸两岸,遗骸颇多,乞下逐州差官一员,立限收拾埋瘗。」诏:「平江府须管日近掩瘗尽绝,令每及二百人,给度牒一道。本路提刑司检察,或尚有暴露去处,按劾闻奏。」
十月二十三日,诏:「越州城内遗火,延烧民舍屋不少,致贫民无处居止,仰三省行下本州岛,分委官躬亲子细抄札。应寔曾被灾延烧下户,每十人作一保,结罪保明单甲、姓名申尚书省,以凭支钱赈给。应官私地基,许元赁人搭盖,依旧居住。其合纳房钱并地基钱,并与放两月。」
十一月六日,知绍兴府陈汝锡言:「寻分委四兵官抄札人户姓名,四厩共二百三十
余户。」诏令户部每户支钱二贯文,仰陈汝锡勾集赴都堂给散。
二年四月七日,试秘书少监傅崤卿言崤:原作「松」,据《嘉泰会谷志》卷一五《傅崤卿传》改。:「淮东昨经贼寇,死伤者多,城郭原野遗骸狼藉。今来逐州守臣皆能遵奉诏旨,悉力收瘗,望功奖谕。」诏令学士院降诏奖谕。
闰四月二十日,福建路安抚使司言:「检准赦文:『召募寺蹑童行埋瘗遗骸,每及二百人,给度牒一道。』缘本路地薄民贫,愿为僧道者颇多,深虑州县官吏并缘为奸,巧装人数,遂致冗滥。本司已下逐州县各委官一员专一点检,以千字文为号,候埋瘗寔及二百人,令所委官开具字号申县,县申州,州差官审寔保明申本司,本司别差官覆寔讫,保明申尚书省,计数乞给度牒。欲望特降指挥,如所委官及州县保明不寔,其所给度牒计赃以自盗论,庶几上副朝廷泽及漏泉之意。余路依此。」从之。
八月九日,诏:「临安府被火百姓,许于法慧寺及三天竺寺等处权安泊,应客店亦许安下,免出房钱。其四向买贩木植、芦箔、竹筏,并不得抽分收税。官私房钱不以贯伯,并放五日。内孤贫不能自存之人,令户部省仓支米二千石付临安府赈济,仍开具赈济过人数以闻。」
三年七月十一日,诏:「访闻真、(杨)[扬]、楚、泗、承州道路尚多遗骸暴露,令礼部给降逐州空名度牒各一十道付逐州,专委通判召募童行如法埋瘗。仍仰往来按视,每及二百人,即验实申州,书填度牒一道给付。」
二十二日,诏:「昨缘兵马,闻山谷沟渠暴骨尚多,令礼部给降两浙西路空名度牒十道,委临安府召募僧行收瘗,不得有暴露。」以么阙雨泽,故有是命。
九月五日,宰臣朱胜非等言:「近访闻泉州水溢,隳城郭,垫庐舍,已行下本州岛诘问问:原作「闻」,据同书食货五九之二四改。,且令诣实申尚书省。」上曰:「国朝以来,四方有水旱灾异,无敢不上闻者,故修省蠲贷之令随之。近日苏、湖地震,泉州大水,辄不以闻,何么 」诏诸路如有水旱等事,令监司、郡守实时具奏,如敢隐默,当寘典宪。
十一日,宰臣朱胜非等言:「九日坼,朝天门外居民遗火,延烧颇广。」上恻然曰:「细民焚其室庐,生聚何从得食 必有甚失所者。可令户部支降米五百石,令临安府差官,就行赈济孤贫不能自存者,无或追呼,更致烦扰。」
二十三日,泉州言:「本州岛县被水之家缺乏粮食不能自存之人,欲州委知、通,县委令、佐,先次取拨见管常平、义仓米斛,躬亲前去赈济。及被水渰死,其无主尸骸欲令本处量支官钱,如法埋瘗,无致暴露。今来深虑前项已科定钱、米应副不足,欲令礼部给降福建路空名度牒二百道,专充应副前项支使。」诏依,仍令本路漕司躬亲前去点检被水州县,奉行宽恤赈济等事件以闻。如州县奉行不虔,仰提刑司按劾闻奏,当议重寘典宪。
四年正月二十二日,诏:「临安府见开撩运河,
如□有遗骸,令守臣募僧行埋瘗。每及二百副,令礼部给降度牒一道,愿计价换给紫衣师号者听。」
九月十五日,明堂赦:「应遭金人及贼寇虏遗弃下幼小,但十五岁以下听行收养,即从其姓。」六年十二月一日德音、七年九月二十二日明堂同此制。
十二月二十七日,上谕辅臣曰:「刘光世、张俊两军渡江击贼,屡获胜捷,然有死于锋镝之下,朕所伤恻。向者韩世忠承州之战,亦有死事将士,既功褒赠,复令收其遗骸于僧寺隙地瘗之,岁度量童行守冢而厚恤其家。今可依此施行。」臣鼎曰:「圣恩及于存殁如此,将士闻之,孰不用命!」
伤中之人,仰逐军并所在州县多方存恤医治,务要早获瘗安。其死事之家应得恩数,仰所属疾速取会,保明施行。」 五年正月十五日,内降淮南路德音:「应州县官吏军民咤战
同日,淮南路德音:「勘会诸军过江掩杀贼马,内有阵亡官兵,已降指挥令本军存恤家属,无令失所。及差人收拾遗骸,前来镇江、建康府等处支破官钱,踏逐寺院比近空地,选差童行如法埋瘗,以时祭祀,每岁特与度僧一名。尚虑奉行灭裂,不致如法,仰镇江、建康府守臣常切委官点检。」
七月五日,都督行府言:「勘会水寨比咤阙食,饿殍颇多,及贫民死亡并抗拒战殁之人,并皆暴露尸骸。欲委本路地分知县召募道僧童行并行收拾,如法埋瘗。每及二百人,与支度牒一道,愿改换紫衣帅号者亦听。仍令沿湖诸县各以官钱致祭。」从之。
十月二十六日,三省言:「刘豫使沂、海等州签军攻犯涟水军,韩世忠遣兵迎击世:原作「曲」,据下文改。,殪之,所脱无几。」上曰:「中原亦子为刘豫逼胁,冒犯兵威,死于锋镝,诚可悯么。可令世忠收拾遗骸埋瘗,许水陆斋追荐。」
十二月九日,诏:「雪寒,细民阙食,可令临安府分委官措置,依赈济人例支米三日。」后又展三日。
六年七月十八日,尚书省言:「广西钦、廉、邕州缘去岁大水,即今米价踊贵,细民艰食艰:原作「难」,据同书食货五九之二八改。。欲令本路常平官体访,如委是诣实,即立便前去,及分委官属各躬亲遍诣逐州,取拨常平米斛赈济。如逐州所管数少,即于邻近州县那拨应副。仍具各支拨过米斛数目及措置存恤事件以闻。」从之。
十二月五日,诏:「临安府遗火,窃虑民户暴露不易,令行宫留守司依旧例于户部取拨米二千石,专委本府守臣差官,据被烧民户,计口日给米二升十日。内见见扈从官吏诸色人被烧之家,亦仰留守司量度支给钱米存恤。」
二十三日,枢密院言:「叛臣刘麟、刘猊等驱拥中原军民前来侵犯淮西作过,虽已剿杀破荡,缘淮北之民皆朝廷赤子,念其无辜死于锋镝。」诏令建康府差茅山道士二十七人修许黄箓醮三昼坼追荐,仍委江东安抚司官应办安:原作「按」,据同书食货五九之二九改。。
七年二月十二日,尚书省言:「镇江府、太
平州居民遗火,细民无不暴露艰食,令李谟、张汇于常平、义仓米内各支拨二千石,分委兵官抄札被火百姓贫乏之家,每家计口支食二升十(月)[日],仍责委兵官躬亲监散。如被火民人见欠公私债负,权住催理两月。搭盖官、私白地,其见纳赁钱,不以贯百多寡不:原脱;百:原作「伯」,均据同书五九之三○补改。,并放两月。」从之。
十三日,诏:「太平州居民遗火,有走避不及致被焚死,令吕祉委太平州差人,将见暴露遗尸疾速埋瘗,及优恤其家。内见任官仰保明申尚书省。作黄箓道场三昼坼追荐。」
七月二十四日,诏:「建康府内外居民病患者,今翰林院差官四员分诣看诊。其合用药,令户部药局应副,仍置历除破。如有死亡,委实贫乏,令本府量度给钱助葬,仍具已支数申尚书省除破。」九年六月十七日,临安府给散同此制。
九年正月五日,内降新复河南州军赦:「应河南新复州县百姓,各安乡井。内鳏寡孤独不能自存之人,令州县多方存恤,毋令失所。」
十年闰六月十五日原书天头注云:「五,一作三」。,诏:「顺昌府官吏、军民等:在虏犯境,王师扼冲,惟尔吏民协济军事,保扞城垒,驱遏寇攘,眷乃忠勤眷:原作「春」,据同书食货五九之三○改。,宜功抚惠。管下诸县及乡村人户曾被贼马焚劫豹产屋业者,并依灾伤法赈济。应本府、县有民间利害,守臣条具以闻。诏书到日,明告吏民,各令知委。」
十一年三月七日,内降寿春府、庐、濠、滁、和、舒州、无为军德音:「应(令)[今]来大军临阵剿杀番兵,遗骸暴露原野,朕为人父母,子育兆民,岂分南北 深念此地生灵好生恶死,情本无异,但缘主酋不道,劫以威刑,驱拥前来,使冒锋镝,置之死地,深可悯伤。仰州县差官分头检视掩瘗,毋致暴露。」
十三年八月十三日,诏:「太平州居民遗火,令总领所于本州岛诸色米取拨一千石,检视被火之家,计口俵散。系官屋宇并白地赁钱,并放两月。」
十四年正月十三日,诏:「今月十二日被火居民,令临安府于系官米内依例赈济,具支过数申尚书省。
五月十八日,上曰:「闻婺州溪水暴涨。渰溺去处,可令官吏多方赈济,毋令失所。」
十六年六月二十一日,尚书省言:「方此盛暑,虑有疾病之人。昨在京日,差医官诊视,给散夏药。」诏令翰林院差医官四员, 诣临安府城内外看视合药,令户部行下和剂局应副,候秋凉日住罢。
二十年六月十六日,尚书省言:「行在及诸路州军每岁合药,依法选官监视修合,许军民请服。县、镇、寨,量应用数给付。切虑州军不切奉行。」诏令户部检坐条法,申严行下诸路州军遵守奉行,务行实惠,毋致灭裂。
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一日,三省言:「初伏,差医官给散夏药。」上宣谕曰:「比闻民间春夏中多是热疾,如服热药及消风散之类,往往害人,唯小柴胡汤为宜。令医官揭暝通衢,令人预知。颇闻服此得 :原作「劾」,据同书食货五九之三三改。,所活者甚众。」沈该等曰:「此陛下
留神医药。其恤民疾苦,可谓至矣!」
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诏令吴璘同苏钦、许大英,将被水州军人户取拨常平司、义仓米赈济,多方措置存恤,无令失所。仍令依条检放,开具取拨过米数及已措置施行次第申尚书省。
九月八日,浙西常平司言:「平江府已于在城觉报寺等八处并吴、长两县尉司置场赈粜,共三万七千石。今来本府米价渐平,已行住粜。」诏令平江府凑足元拨五万石数,均下诸县,仍行赈粜。
十一月二十三日,南郊赦:「勘会在法,病人无缌麻以上亲同居者,厩耆报所属,官为医治。访闻比来客旅寄居店舍、寺蹑,遇有患病,避免看视闻官,逐赶出外,及道路暴病之人,店户不为安泊,风雨暴露,往往致毙,深可矜悯。可令州县委官内外检察,依条医治,仍功存恤,及出暝乡村晓谕,月具有无违戾去处以闻。」
二十九年四月十五日,诏:「镇江府被火缺食之家,取拨常平、义仓米量行赈济。」
九月四日,诏:「福州七月间水灾,仰帅臣、监司将合行赈济人疾速支常平钱米赈济,其税租依条检放。仍具析不即申奏咤依闻奏。」
十月九日,诏福建路提点刑狱樊光远降一官,转运判官赵不溢放罪。以福州水灾,光远权州事,不即躬亲括责阙食人户赈济,故镌一官;不溢以不曾承受本州岛申到,故释其罪,有是诏。
三十年五月十八日,御史中丞兼侍讲朱倬、殿中侍御史汪澈言:「临安府于潜、临安两县山水暴至,居民屋庐漂荡甚众,望令临安府速下两县,委令、佐躬亲看验。如有未收瘗者,官给钱收瘗之,及随被害之大小条具赈恤。」诏令转司支拨系官钱、米,就委令、佐躬亲赈济,无令失所。其未收瘗人口,给官钱如法埋瘗,不得灭裂。
八月十一日,直秘阁、权发遣两浙路计度转运副使吕广问言:「被旨契勘湖州安吉县向被灾最甚民户实数具奏湖:原作「胡」,据同书食货五九之三六改。。今抄札到缺食合赈济等五等主户共一百八十户,望许依临安府已得指挥,将被灾人户等第与免本户应干苒税科敷及丁身役钱等,最甚者免四料,其次免三料,余免两料;及第五等曾经赈济之人,尚虑第五等以上虽不曾赈济,或有田桑、屋宇被水冲损,亦合随等第轻重减放税赋。」从之。
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诏:「雪寒,细民艰食。令临安府并属县取拨常平米,依市价减半,分委官四散置场,广粜十日。」
二十四日,诏:「闻临安府内外有贫乏不能自存之家,可令抄札具数,限日下申尚书省。」
二十五日,临安府言:已抄札到贫乏之家。诏令本府分委有心力官日下巡门俵散赈济,每名支钱二百文、米一升。
二十六日,上谓辅臣曰:「百姓虽已赈济,尚恐贫乏之家不能自存者,更令特支柴炭。今并于内藏库支拨给与,务令实惠及物。然辅
郡当此雪寒,细民不易,可令常平官依条赈济。」
八月二十四日,诏:「夔州路安抚、转运、常平司,将本路被水之人户多有存恤赈济;漂流居民舍屋,量行等第支给官钱;其渰损田亩合纳税租,依条检放;溺死之人,官为埋瘗。务要实惠,不得灭裂灭:原作「减」,据同书食货五九之三七改。。仍各具知稞施行文状申尚书省。」
三十二年二月二十八日,诏:「建康、镇江府、太平、江、池州屯戍军兵,[□]来多有疾疫之人,令逐路转运司支破系省钱物,委逐州守臣修合要用药饵,差拨职医分头拯救职:原作「识」,据同书食货五九之三七改。。务在实惠,不得灭裂。荆襄、四川准此。」以上《中兴会要》。
孝宗隆兴元年三月二十八日,诏:「霖雨为沴,虽侧身修行,尚恐诚意未孚。可令诸路监司、守令应有灾伤去处,常切赈恤困穷,纠察刑禁,仍各具闻奏。」
八月十七日,诏曰:「比日飞蝗益多,又闻诸路州县风水为灾,螟螣害谷。咎证罔测,朕甚惧焉!朕自今月十八日避正殿,减常膳,侧身修行,以祈消弭。重惟政事之阙,致奸和气,二三大臣其尽忠省过,辅朕不逮。监司、郡守各务身率,戢贪禁暴,平察冤狱,以安民庶。所在灾伤,悉行具奏,依条赈恤、检放。如有隐匿不以闻者隐:原作「陋」,据同书食货五九之三九改。,重寘典宪。师徒未息,科调繁兴,江、淮、襄、蜀、尤极劳扰,疆埸之吏,宜功安辑,蠲省苛敛,以称德意。」
九月十一日,诏:「访闻浙东、西州军间有螟螣风水伤谷去处,可令守臣疾速条具应合赈恤、蠲放事件闻奏,不得隐匿泛滥。」
十二月二十四日,宰臣进呈:「昨来宿州之战,城中投降之民,主将不察,一例屠杀。欲于泗州建置道场三日,以示恻怛之意。」上曰:「南、北阵亡人,并与追荐。」汤思退等奏曰:「陛下兼爱南、北军民,圣德如此,天下幸甚!」
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宰臣汤思退等奏:「广西遭寇,首尾数年,乞降德音宽恤。」上曰:「税租放得多少 不要文具,务行实惠。」
二十七日,德音:「高、藤藤:原作「滕」,据同书食货五九之三九改。阵亡,及良民无辜被害,遗骸暴露,寔可矜悯。仰逐州县德音到,限三日召募僧行埋瘗。如及二百副,本州岛核实保明申尚书省,给降度牒一道。」 、雷、容州应咤战
六月二十四日,诏:「浙东近咤连雨大水,及两淮亦有被水去处,理宜措置优恤。令逐路帅、漕司同共措置,委官往被水州县赈济。合用钱、米,许于常平司见桩管钱、米内取拨。若有溺死之人,与量给棺殓之具。内无居止人,亦仰踏逐空闲官舍及寺蹑权行安泊。其应干合检放宽恤事件及用常平钱米,并开具申尚书省。」
二十九日,上谕宰臣汤思退等曰:「今岁江东、浙西水灾,卿等思所以救灾防患之术。」思退等奏:「臣等燮调无功,致有此灾,未敢便乞罢黜。」上曰:「朕当思所以应天之实,卿等更宜辅朕不逮。」
十二月十六日,德音:「楚、滁、濠、庐、光州、盱眙、光化军管内,并(杨)[扬]成、西和州、襄阳、德安、信阳、高邮军曾经残破州县,战阵
去处,见有遗骸,令帅、漕司召人埋瘗或焚化。每(乞)[及]二百副,童行支度牒一道,僧道赐紫衣师号,余人比类支给度牒价钱,专一差官监视核实书填。」
二十六日,诏:「两淮经虏人蹂践,流移之民饥寒暴露,渐有疾疫,令和剂局疾速品搭修合合用药四万帖,赴淮东、西总领所交割,枢密院差使臣一员管押前去。仰逐处委官遍诣两淮州县乡村,就差医人同共给散。」
干道元年正月一日,南郊赦:「州县其间有被水人户,理合优恤,令本路帅臣、监司多方存恤赈济。其渰浸田亩,照近降指挥检放。如有咤此灾伤死亡之人,官为收殓。无为虚文,不得灭裂。」三年、六年南郊赦,并同此制。
三月三日,尚书司勋员外郎、浙东检察赈济唐闶言:「民间颇有遗弃小儿,足食之家愿将收养,正缘于法遗弃小儿止许收养三岁以下,缘此三岁以上者人皆不敢三:原作「二」,据同书食货五九之四二改。。乞朝廷指挥,权于今年许令自十岁以下听人家收养,将来不许识认。」从之。
八日,权发遣临安府薛良朋言遣:原脱,据同书食货六八之一四七、一四八补。:「得旨:收拾街市为患不能行步贫民,用粥药医治,如有死亡,每名给钱三贯文,收买棺木埋瘗。本府今选募到有心力行者王祖禧、邵惠亲专一管干津送,乞给降度牒二道,与王祖禧、邵惠亲披剃。」从之。
四月二十二日,诏:「两浙州军去岁水涝,流移阙食人颇众,朝廷措置赈粜,存济甚多。比咤疫气传染,间有死亡,深可悯怜。可令行在翰林院差医人八员,遍诣临安府城内外,每日巡门体问看诊,随证用药,其药令户部于和剂局应副。在外州军,亦仰依法,州委驻泊医官、县镇选差善医之人多方救治,药钱于逐州岁赐合药钱内、县镇于杂收钱内支给。务要实惠及民。并仰接续给散夏乐,候秋凉日住罢候:原作「侯」,据同书食货五九之四二改。。」从中书门下省请么。
五月六日,诏:「两浙路诸州县饥民多有疾疫,理宜矜恤,除下逐州守臣措置医治外,如有死亡遗弃在路之人,亦仰委官同巡尉检察,支给官钱埋瘗,不得令狼藉道路。」
二年五月二十五日,诏:「江西以至浙右今岁雨潦,颇害农事。宜令诸路监司、守令察今秋有田米不熟之处,预先讲求救灾恤荒之政。如将来有水旱去处,却致无备,必寘于罚。如预备有方,当议推赏当:原作「赏」,据同书食货五九之四三改。。」
十月一日,诏:「温州近被大风驾潮,渰死户口,推倒屋舍,失坏官物,其灾异常,合行宽恤。可令度支郎中唐珣同提举常平宋藻、知州刘孝韪共议,参酌措置条具闻奏。仍令内藏库支降钱二万贯付温州,专充修筑塘埭、斗门使用,疾速如法修整,不得灭裂。」继而唐珣言:「切见温州四县并皆边海,今来人户田亩尽被海水冲荡, 卤浸入土脉,未可耕种,及缺牛具,不能 耕,难令虚认苒税。乞委守臣来春差官究实,保明申奏,及与减放当年苒税。庶几水灾之后,农民咸被圣恩,早得复
旧。」从之。
三年八月五日三:原脱,据同书食货五九之四三补。,知绍兴府洪适言:「上虞县近有水灾,飘流居民。」上曰:「近所在或有山发洪处,可令常平司常切抚存,赈济被水之家。」
四年六月四日,宰执奏事之次,上宣谕曰:「昨日汪涓对曰:『去秋江西被水,数州之民至有无槁秸喂者。』朕都不知。」陈俊卿奏曰:「去秋沈枢亦申来,言水灾,陛下所以预令理会和籴。」上曰:「卿等更别措置。今后水旱,须令实申来!」蒋芾奏曰:「州县所以不敢申,恐朝廷或不乐闻。闻今陛下询访民间疾苦,焦劳形于玉色,谁敢隐匿 」上曰:「朕正欲闻之,庶几朝廷处置赈济。」继而诏:「诸路转运司行下所管州军,今后水旱,须管依实具申尚书省,仍令转运司具状保明申奏。或州军隐蔽不申,监司自合一面体访闻奏。如或不尽不实,朝廷访闻,并当重寘典宪。」
五年四月十五日,诏:「应福建路有贫乏之家生子者,许经所属具陈,委自长官验实,每生一子,常平米一石、钱一贯,助其养育。余路州军依此施行。」以臣寮言:「福建路乃有不举子之风,盖缘贫乏无以赡给。国家禁止之法,不为不严,而小民抵冒,尚未知革者,诚由未有以惠之故么。」故有是命。
六年十月十一日,臣寮言:「今春湖、秀低田与夫太平、宣州圩田多坏,方此秋成,米价已高,而来春之忧未艾。欲望行下守臣,令与县令各随其州县参酌所宜而预为之计令:原作「今」,据同书食货五九之四七改。。其有奉诏不虔,视户口流移稍多者,内则从台谏、外则从发运、监司,按劾以闻。」诏令逐州守臣限半月申尚书省。
七年二月十四日,册皇太子赦:「灾伤州军,切虑或有遗弃小儿。有人收养者,官为置籍抄上,日给常平米二升。」
九年五月十二日,诏:「么雨为灾,水患必广,可令逐路漕臣行下州县寔被水贫乏人户,多方措置存恤,依条赈给。内浸损秋苒去处,优借种本。或劝谕上户应副借贷,接续栽种,无致失业。
九月十日,诏:「今年浙东州县旱伤至广,朝廷除已行下轸恤、倚阁残零税赋、差官检放外,尚应形势之家驱迫偿债,不能安业。可将浙东旱伤州县下三等人户所欠私债并与倚阁住索阁:原作「合」,据同书食货五九之五二改。,候来岁收成丰熟丰:原作「豊」,据同书食货五九之五二改。,即仰依约理还。」以上《干道会要》。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六八 恩 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