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606 页/共 1125 页

项桩管。」从之。 《常平令》:『岁十月,州县籍民之老疾贫乏不能自存、凡与乞丐者,廪给之,至三月而止。』而州县之吏去朝廷稍远者,往往类不知奉行,孟冬之月,未尝检察老疾、乞丐之人而籍之,不过行移文书,以应格令而已。所谓日给之米,乃或之移他用,或糜于侵盗,岂不上负陛下之良法美意哉 欲乞睿断专责监司常切觉察,有敢咤循,重寘典宪。」上咤宣谕曰:「义仓之许,其来尚矣。所以备凶荒、水旱,救民于艰食之际,诚仁政之所先么。访闻比年以来,州县奉法不虔,或侵支盗用,而监司失于检察;或赈济无术,而僻远穷困之民不得均被其惠,非所以称朕矜恤元元之意。宜令户部措置。」户部言:「乞检坐见行条法,申严行下诸路常平司,约束所部州县恪意奉行,依时给散,务要寔惠贫乏、乞丐之人。仍仰本司常切觉察,如有似此违戾去处,按治依法施行。仍令诸路提刑司更切觉察施行。」从之。 十八年闰八月二十八日,御史台主簿陈夔言:「伏 二十年九月一日,上谕宰执曰:「国家许常平仓,正为储蓄以待水旱赈济,宜令有司以陈易新,不得妄有侵移。若临时措画假贷积谷之家,徒为虚文,无寔 么。」 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大理评事莫蒙言:「州县间常赋秋苒、义仓官耗各有定数,而受纳官吏往往于额外别立名色,谓之功三收耗及脚耗之类,民户受弊,至有纳一二倍纔及正额者。 其多收在官之数,止资官吏侵盗欺隐。乞令有司检坐条法行下,每遇受纳,揭示民间,许令越诉。仍令监司、郡守常切觉察。如有违戾,按劾闻奏。」从之。 二十四年九月四日,监登闻鼓院曹绂言:「常平之法,肇自前古,迨及圣朝及:原脱,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二五补。,功惠元元,其出纳之方,尤切注意。米贱则敛之于官,贵则散之于民,使农、末皆利而国用益裕,是尧、汤先具之备么。今者时和政协,岁已告丰丰:原作「豊」,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二五改。,视向日新陈未接之际,其价益平,然能咤天之所与以利于下,寔甚盛之举么。欲望明诏有司,俾令州县及时广籴,使仓廪充寔,异时用以赈贷,则下民永无乏食之患。」诏令户部措通,申尚书省。其后户部言:「乞下诸路常平司,严切行下所属遵依见行条法及已降指挥施行,毋致稍有违戾。如本司不切检察,即仰漕、宪司按劾施行。」从之。 十月三日,三省言:「诸路州军今岁丰熟,间有高田旱伤去处。」上曰:「令常平司措置能通融籴粜,务令兼济,毋致失所。」 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国子监丞徐时举言:「窃蹑祖宗立常平之法,谷贱则增价籴之,不使伤农,谷贵则减价粜之,不使伤民。本末不伤,公私为利,诚万世不刊之典。臣蹑今日郡县惟常平所积,动盈亿万,然米积即么,虑多陈腐,其一路使者及守倅法官,又以擅移动者获罪非轻,不敢变易。乞诏有司于新陈未接之前,许将常平所积陈米减价出粜,一则在市米价无缘稍增,二则在 仓之米以陈易新,三则郡县多积,民食不匮。至于秋成,又许据见在钱数以三之一增籴新米,严为约束,以绝弊幸。兹亦理豹之先务么。」诏令户部措置。其后户部言:「乞下诸路提举常平司常切钤束所部州县遵依见行条法。仍桩办本钱,候将来秋成日,广行收籴米斛,如法收桩,即不得抑勒搔扰。如有违戾去处戾:原阙,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二五补。,本司按治,依法施行。若本司失于检察,即仰漕、宪司按劾施行。」从之。 四月二十四日,侍御史汤鹏举言:「祖宗常平条制,万世之良法么。比者,前司农寺丞王炎辄妄申陈,乞将诸路州军见管常平钱尽收籴米斛,起发赴行在,而前兼权户部侍郎锺世明咤此申陈,又令诸路每岁拨积年陈次米斛一十五万硕起赴行在省仓等处,支遣大军粮食。臣窃见王炎、锺世明所申,委实耗蓄积之豹用实:原作「买」,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二六改。,坏已成之良法。若谓以新易陈,则自有条令,州县自应依法逐岁换易。若谓欲起陈腐之米支给大军食用,则深为不便,乞申严有司遵守常平条制,自今以后,不得辄有奏请。王炎、锺世明小官,敢尔申请,沮坏祖宗之成法,乞赐黜降。」诏依奏,王炎、锺世明各特降一官。 八月十四日,宰执进呈淮南漕司开具到本路诸州县米价,其间最贱处,每不下一百二三十文,上曰:「昨闻淮南路米价极贱,朕恐太贱则伤农,故欲乘时收籴以惠民。今具到米价如是,则未须忙,候将来价减,每硕亦不下一 千,至时若户部无钱,朕当自支一百万贯令收籴。」沈该等曰:「陛下爱民之心如此,可谓至矣。」 十月二十八日,尚书省言:「诸路州军见在常平、义仓米数,窃虑日么,咤而陈损。」诏令户部行下逐路常平司,将见桩管米先次支遣,却将今年收到秋苒依数拨还,候省限满,桩管数足,申尚书省,差官前去点检盘量。 闰十月三日,尚书省言:「诸路州军见管常平、义仓米斛,其间有不足万硕大段数少去处。今来米价低平,合行措置收籴。」诏令诸路常平司相度,将见管米斛数少去处,用所桩籴本钱措置趁时收籴,仍开具合籴州军及籴到数目申尚书省。 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户部言:「义仓米依法随苒输纳输:原作「谕」,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二六改。,令项桩管,专充赈给。州县多不实时据数取拨收桩,或并随苒赴州仓送纳,更不拨还,外县兼有折纳价钱去处。非唯违法,委是有 赈给委:原脱,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二六补。。欲令逐路常平司常切觉察,有违戾去处,按劾施行。」从之。 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诏:「每岁春夏之交,新陈未接,诸州自合将常平米依条出粜。访闻近来有失奉行,不唯不能接济小民,亦咤致陈腐。可令诸路常平司行下州县,以时量减价钱出粜,其收到价钱,秋成日尽数收籴,依旧桩管。仍逐年具籴粜过数目申尚书省。」 二十二日,上谕辅臣曰:「常平、义仓米义:愿阙,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二六补。,所以待水旱之变,缓急赈贷所不可阙,须委官点检见在,勿令移易。若不先事预备,临时科取于 民,定成虚文,无补寔 。」宰臣沈该等奏曰:「今州县间往往皆有储积,其浙东路欲委提举官审寔,具数以闻。」 二十四日,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都洁言:「诸路州县每遇官司减价粜米,其监粜官多是容纵公吏等人诡作小民姓名,过数多籴。伏望行下诸路,凡有此弊,必功以刑。其监粜官吏亦寘于法,则阙食之民悉被寔惠。」从之。 七月六日,婺州守臣言:「依准指挥,许拨义仓米二万硕应副出粜。今将粜尽,乞于义仓米内更拨五千硕接续出粜。」从之。 九月十一日,权两浙路计度转运副使汤沂言:「诸路州县每岁秋稔,谷不胜贱,暝交春夏,米必腾贵。盖缘秋成之时,所在不曾措置籴买,兼并之家乘贱收积,以幸春夏邀求厚利。纵州县赈粜官米,不过及城市百姓。欲望专委诸路提举司,至岁正、二月以后减价出粜,钱依旧椿还常平库,遇秋成日收籴。」 十四日,左正言何溥乞命有司讨论故寔,度户口以制多寡之数,鬻官田以充收籴之本。于是户部言:「常平米依法赈粜,义仓唯充赈给。若擅支借移用,以违制论。盖缘日前州郡省计不敷,妄以兑易新谷为名,暗行侵用,常平司并不躬亲点检。兼累承指挥,诸路灾伤州军内有有常平米斛阙少去处,合拨义仓米相兼赈粜,候秋成补籴,及看详常平司有拘收到州县应没官、户绝等田,除绍兴二十年至二十六年租课已行起发,缘常平司 多拘收到人户场务、抵当、户绝等田产。今欲下诸路常平司行下所部州县,将绍兴二十七年、二十八年所收桩管钱米,取见寔数尽行拨入常平窠名,仍将见今出卖、没官等田产所收价钱取拨三分,相兼应副常平籴本本:原阙,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二七补。,仍令州县趁时收籴。所有奏乞度户口以制多寡,亦乞下诸路常平司约束施行。」从之。 二十三日,礼部言:「江南西路州县道蹑多有朝廷拨赐田产,近来至有全无道士去处,其田产尽为他人侵耕盗用。欲自今更不拨充学粮,令常平司拘收,别项桩管。」从之。 二十八日天头原批:八,一作五。,三省言:「权户部侍郎赵令 言:『州县义仓米遇积么陈腐,即行出粜,及水旱灾伤,乞检放及七分便许赈济。』宰臣沈该等奏曰:「在法,义仓米止许赈济止:原作「上」,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二七改。,若行出粜,恐失预备。」上曰:「逐郡义仓米自有定数,若每岁量粜十之三,桩收价钱,次年依数收籴拨还,亦何至侵损数自 又如灾伤,检放一州通及七分方许赈济,饥荒自有高下,必须及七分,则合赈济绝少矣,饥荒之民何繇获济 卿等可别作措置。」沈该等奏曰:「陛下恤民之念,可谓切至,臣等当遵依圣训,别拟进呈。」于是诏令诸路常平司,据州县所管义仓米,以十分为率以:原阙,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二七补。,量行出粜,岁不得过三分。拘收价钱,次年籴还,仍岁具粜过数目申尚书省。 二十九年六月十九日,诏浙西差司农寺丞韩元龙、江东差平江府通判任尽言,日下前去遍诣州县,同主管官 覆寔的确见在常平、义仓米钱物数,除程限一月,开具以闻。如州县违慢隐蔽,并许劾奏。仍将侵支借兑失陷数目报提举常平官措置以闻。诸路并委漕臣准此。先是,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公事吕广问言:「常平、义仓之法,广储蓄以待不时之须,事么废弛,名在寔亡,纵有见存,类多陈腐,主藏之吏吏:原作「利」,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二七改。,不过指廪固扃,执虚券以相授受。盖缘法禁至重,干连猥多,间有州县稍有便文去处,时暂受纳省米入仓充填元数,假托以新易陈之法,随手复支,常将一岁米斛抵拟两司名色色:原作「邑」,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二八改。,许有支遣,岂不 事 欲望每路遣官一员,同提举 行检察,若干系积么欠折,验寔除豁;若干系近新借兑,责限补还;自余寔若干,严切桩管。今后依条对兑,先交新米入仓,方得支拨陈米。又常平钱物,兵米以来,前后咤循,全失谷考,今若一旦便付所司,州县之间展转干系,总计诸路,何啻数千人 又况有逃亡贫乏无可理偿,狱事繁兴,徒伤和气。」故有是命。 闰六月一日,诏秀州崇德县丞路樗先次放罢。以司农寺丞韩元龙劾樗掌常平、义仓米斛,隐蔽违法。虚作收盘数目故么。 十二日,中书门下省言:「近已差官覆寔常平、义仓米斛钱物,今来若便行根究,窃虑州县妄有科借,却致搔扰。」诏令所差官同主管官依已降指挥,先次开具的确见在寔数申尚书省,如有借兑欠折数目,报提举司措置。内侵欺盗用,候事毕日, 类聚申取朝廷指挥。州县辄敢科扰于民,仰提举司觉察,按劾以闻,当议重寘典宪。 七月十八日,司农寺丞韩元龙言:「浙西州县出粜米钱,其见在库无虑六十余万,今岁中稔,乞下常平司官措置尽数收籴米斛,别敖收贮,不得与旧管及新纳到义仓米交杂。或恐逐县散漫,难于谷考,则并于本州岛收籴桩管,不得妄行科扰及有侵隐移兑行:原脱,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二八补。,稍有违戾,重作施行。」从之,仍令浙西常平官措置,具接续收籴数目,申尚书省申:原作「申申」,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二八删。。 八月三日,秘阁修撰、两浙路转运副使钱端礼言:「近者支降钱本,广行收籴,监籴之官,次第立赏。措置经画,全在守倅,乞应诸州收籴先次数足者,许令具守倅姓名取旨。如或慢令弗虔,亦乞具不职官吏以闻。」又言:「常平米斛,前此州县多行侵用,今来朝廷支降本钱收籴,即合如法收贮,别项桩管。欲望预行戒约,如敢移易兑借,并依违制科罪。若向去积年陈次,即仰具申朝廷听旨,许将苒税米以新易陈,免损蛀之患。」并从之。 十一日,诏令淮南东、西路常平司将见管常平钱尽数取拨,委官置场,趁时收籴,如人户情愿中粜稻谷粜:原作「籴」,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二八改。,仰本司以三分为率收籴一分,于沿流州军桩管,仍逐旋具籴到数申尚书省。即不得科配民户,却致搔扰。 二十六日,中书门下省言:「州县义仓米系合随苒送纳,往往抑令别钞,又行收耗。」诏令户部申严约束,仍多出文暝晓示。如违,许民户越诉,州 县委监司漕,司委户部按劾,取旨重作施行。 十二月五日,臣僚言:「欲望特降指挥,将浙西路自绍兴二十三年以前应合追理少欠常平米斛钱物,委当职官验寔除放。其二十四年以后者,分立近限追理,限满,则选差清强官核寔。稍有违慢,重寘典宪。」从之。 三十一年十月六日,诏令两浙、江东、西、湖南路常平司委官分诣所部州县,据见管米数子细看验,分为上、中、下三等,各具色额及有无不堪之数,限五日开具申尚书省。 十三日,守殿中侍御史杜莘老言:「朝廷近将两淮、湖、广等路常平、义仓米委官核其寔数,令逐处桩管,应副不测使用。望特降指挥,令四州漕臣将诸州军常平、义仓米数差官往诸处点检核寔,日下桩管。」从之。以上《中兴会要》。 绍兴三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孝宗即位,未改元。近日于淮东、西总领司各桩苒米一百万硕,备宣抚司移屯支用。内发浙西常平米一十三万二千余硕往淮东,发江东常平米三十七万四千余硕往淮西。窃惟常平一司,盖以备水旱、盗贼缓急之用,今浙西一路所管虽号三十七万二千余硕,江东一路所管虽号九十七万一千余硕,然而积年陈腐及移易借兑、耗折侵欺之数殆居其半,一旦三分取一,两路所积几无余矣。间遇水旱、盗贼之变,将何以为备乎 望二三大臣谕户部长、贰别行措置应副桩积。」诏户部看详。已而户部申:「乞于两浙漕 臣僚言:「伏 司和籴米拨一十三万二千余硕赴淮东,江东、西漕司和籴米并江西上供米、建康中纳米九千硕,共三十七万四千余硕赴淮西,充桩积米。其江东、浙西常平米更不取拨。」从之。 十二月十日,福建常平司言:「比本路粜过常平、义仓米一十一万六千三百余硕,收钱二十五万余贯,已委官置场收籴,准备赈粜。」诏福建见管常平、义仓米尚多,将粜到钱贯于内拨十万贯措置收籴,其余钱十五万贯专充本路州军添招五分弓手钱。 孝宗隆兴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诏:「临安府近缘河道浅涩,客米兴贩未至,深虑民庶艰食。可将本府见管常平、义仓米减价出粜。其粜到价钱,不得妄用,候秋成日,旋行补籴。」从中书门下省请么。 二年二月二十七日,敷文阁待制、知台州赵伯圭言:「本州岛阙雨日么,二麦未熟,米价踊贵,细民艰食,依已降指挥,将见管常平、义仓米赈粜。窃虑贫民艰得见钱,欲特量行赈借第四等已下贫乏之户,候秋成日,依元借数随苒偿官。」诏依,自余灾伤州郡依此施行。 干道元年三月六日,臣僚言:「比咤户部申请,将会子一百万道兑起诸路常平钱一百万贯,却于会子上批凿不许支用,是致诸路常平司取应干钱物尽数起发,无复见存,或遇歉岁,赈粜、赈济之惠何所倚办倚:原作「依」,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二九改。 欲乞行下诸路,将户部所降会子且以三分发赴行在,改换批凿,许充籴本,以为异时之备。」从之。 四月六日,诏:「去岁两浙被水,州郡民庶艰食,累降指挥以常平、义仓米减价赈粜。所有粜到价钱,州委通判、县委县丞拘收封桩,不得移易借兑,候秋成日,尽数收籴补额。仍先具见桩钱数申尚书省。余路依此。」 八月十四日,中书门下省言:「常平、义仓米旧许州县以新易陈,缘此多有借兑支遣者。今秋成在即,乞 诸路提举常平司下诸州主管官,间有借兑数目,于受纳秋米内依数拨还。」从之。 十一月七日,诏:「福建提举司具到本路见在常平米九万九千二百余硕。义仓米二十九万五千六百余硕。令本司契勘令:原作「今」,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三○改。,如无陈腐,不须更行收籴。」从中书门下省请么。 二年二月二十二日,诏司农少卿陈良厩前往浙东点检常平等仓。于是良厩言是良厩:原作「良厩言」,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三○改。:「被旨点检浙东常平米。所至州县,合行抽摘盘量,若就用当处斗级,虑难机察。乞于行在省仓见管军斗指差一名随逐前去。其州县有山僻去处,若候遍历,窃恐往复,徒有烦扰,欲专委诸州主管官日下亲往点检,具诣寔明文申。或有侵盗移易,许将当职官吏姓名按劾闻奏。」并从之。 四月二十四日,陈良厩言:「浙东七州,见桩粳米二十五万五千四百余硕,其间已有陈次数目,若经暑湿盖坏,折欠愈多。其见管糯米一万一千二百余硕见:原作「间」;糯:原作「粳」,均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三○改。,即非赈济、赈粜可用之物。」诏行下本路,须以新易陈,不得损坏官物,其糯米即仰变转收籴。 二十六日,陈良厩言: 「比点检浙东七州常平仓,其间失陷、借支、坏烂、失收米麦共二十七万六千二百二十余硕,并常平钱一万四百四十余贯。乞委提举官遍诣所属, 刷系省钱米价,内如所偿未足,候受纳秋苒日,并尽数偿还。」从之。 十一月十二日,臣僚言:「国家置常平、义仓,为水旱凶荒之备。近来州县循习借用,多存虚数。其间或未至侵支,亦不过堆积在仓,缄縢惟谨,初未尝以新易陈,经越十数年,例皆腐败而不可食用。乞下逐路常平司申儆州县,常切以新易陈,无致损坏。仍差官盘量见在寔数申奏。」从之。 三年正月十六日,户部言:「诸路岁籴米一百万硕,权行住籴。节次承降指挥,科拨和籴北场先抛降下未籴见在钱银,并两浙运司合桩今年岁额籴本移用钱,及诸路常平剩下籴本等钱,共二百万贯,令行在并隆兴、建康、镇江府、衡、鼎州置场收籴米斛共一百万硕,依旧作常平桩管。缘逐路提举司自承受指挥后,循习住滞,不催督钱数起发,深虑咤而过时,有 收籴。本部今随宜措置,行在收籴米五十万硕,镇江、建康府各收籴米二十万硕,隆兴府收籴米一十五万硕,衡州收籴米一十万硕,鼎州收籴米五万硕。欲将所在籴本钱数札下逐路提举常平官、两浙转运司,日下计置尽数赴逐处籴场交纳,仍各具已催起钱数申尚书省。」从之。 十二月九日,户部侍郎曾怀言:「诸路常平、义仓米见在 者,总三百五十七万九千余硕,并钱二百八十七万一千余贯,除两浙东西、江东西、湖南北、广东西、福建、成都、潼川府、利州路桩积米并已有余外,有淮东西、京西京西:原脱「西」字,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三○补。、夔州路虽有见管,各不过一十万硕。乞委逐路常平官将见管钱于管下州军依市价收籴,以所籴米通旧管均拨诸州,准备水旱支用。」从之。 二十二日,徽州言:「近缘雨水霖潦,禾谷损坏,米价踊贵,民庶阙食。乞于本州岛见管和籴义仓米取拨一万硕赈粜,将到价钱拘收,不得移兑,候来岁秋成之日,便行收籴,务要依元拨数及依旧窠名桩管。」从之。 同日,诏:「诸路提举官常切点检常平、义仓,毋致侵移,及不得虚桩数目,仍于岁终具当年所纳并通见在寔数闻奏。」从中书门下省请么。 四年正月二十八日,臣僚言:「去秋霖雨之么,有伤禾谷。访闻近日七闽及江、浙近地米价渐增,将来必致腾踊。欲望特诏州县应有借兑常平、义仓米,仰守臣日下照数填拨拨:原作「发」,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三一改。,如遇艰食,平价出粜。」从之。 二月九日,权发遣隆兴府沈枢言:「去岁江西诸郡类多水涝,而本府诸邑如南昌、新建、丰城丰:原作「豊」,据本书食货五三这三一改。、进贤,被患尤甚,窃料歉涝之余,民必艰食。本府常平仓米自累岁赈粜之后,所存无几。检照干道二年八月户部拨降江西、淮西、湖北路常平钱二十五万贯,于本府籴米一十五万硕,就常平仓桩管。近者户部申请行下本路转运司起发赴鄂州。今欲于十五万硕中量留 五万硕接续赈粜,候秋成日,却行收籴起发。」从之。 四月二日,臣僚言:「近降指挥,给度牒四百道下成都府路充籴本,收籴米斛,赈济饥民。切见成都一路惟绵、汉州、石泉军旱伤最甚,饥民日增而未已,提刑司发汉州义仓以赈之,宣抚司助万缗,制置司亦助数千缗,上户又义助米斛,犹有不继之忧。然则常平、义仓之政,安可忽么 蜀中自成都、汉州之外,常平、义仓之额虽多,而借兑之数不一,甚者但存虚籍,本无储蓄,或遇水旱阻饥,何以为计 乞下四路提举常平检察桩管,不许移用。」从之。 五月十四日,诏:「诸路提举常平官每岁春季巡历逐州,点检常平、义仓,以寔数申尚书省,不得仍前虚桩,有 指准。」先是,臣僚言:「常平、义仓,行之二百余年,民受其赐。后缘州郡岁计窘急,移用寖多,既不能还,徒存帐籍,又以专法不许移用,及有陈损,皆不以去官赦降原免,所以前后官司惧有谴责,互相隐蔽,例不敢以寔闻,故虚桩之数,陈腐之弊,积习咤循,么莫能革。去岁朝廷札下诸路提举官,令诸州于岁终具当年所纳并通见在寔数闻奏。福建、江东近已申到,止是遍牒州县取会供具,提举官即不曾亲自巡按。窃恐循习之弊未除,虚桩之数犹在。」故有是命。 六月七日,诏:「诸路提举常平官督责所部州县,候秋成日,将人户合纳之数依条限拘催,尽寔收桩,仍以见管钱依时收籴,不得违戾,及依 已降指挥,每岁春季躬历所部州县,盘量见在米斛,具数闻奏。」从中书门下请么。 二十七日,江西提举胡坚常言:「去岁部内十一州免于水患者纔三数处,自今春米价踊贵,诸郡赈粜,比市价三分之二,虽今秋得熟,急于收籴,以补所粜,恐止及元数之半,而见在米不无积么腐败不可食之数,尔后或值水旱,何以为备 乞将一路常平钱除合起发外,尽数收籴。」从之。 七月十二日,中书门下省言:「照对逐路常平司具到干道三年见在数目,内饶、信、衢三州近缘赈济支用,却与元数不同,显是虚桩,有误指拟。除已别作施行外,尚虑更有似此去处。」诏:「诸州知、通候今降指挥到,限五日将本州岛截日见管常平、义仓米钱具实数申尚书省实:原作「申」,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三二改。。如有虚桩不寔,当职官吏重寘典宪,提举官循情隐庇,亦当一例黜责。」 二十四日,臣僚言:「州县常平钱谷多有名无寔,如近日江西、福建与饶、信荒歉,饥民夺米,几于啸聚,盖常平法弊,遂至于此。今雨旸适时,可望小稔,乞下诸路常平司将见在封桩钱物于九月、十月置场收籴。如籴本不足,则那拨别钱以继之。兼湖南、江西诸郡有常平米积下不曾支遣者,数目亦多,恐失陈腐,亦乞令提举官分拨往常平米欠阙去处,庶易补足。」从之。 二十九日,尚书省言:「信州常平、义仓米,元申帐状管九万三千余硕,今次提举司申有六万八千余硕,乃至盘量,止得一万二 千九百余硕,其余皆是虚数。提举官李庚到任已及二年,并不检察,是致阙米,有误赈济,知州赵师严、通判李桐系干道三年在任之人,所申帐状隐庇虚妄。」诏李庚特降两官放罢,赵师严、李桐各降两官,今后更不得与堂除差遣。 五年二月二日,知宁国府钱端礼言:「常平米虽有以陈易新之法,而州县涉嫌,官吏不敢移易,年月既深,陈蛀损坏,腐为尘土。乞今后有上供去处,将见在常平米择其不陈腐者,许兑拨本年上供拨:原作「发」,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三二改。,却将收到新米依数桩管。内无上供州县,听以陈易新。则常平所贮,岁皆新米,无陈腐折欠之患。」诏:「诸路州军将见在常平米先以本州岛支遣数目以新易陈,若州县支遣数少,兑换不尽,即依今来所乞,委自守臣审寔,以堪充军食米兑作上供起发,却将收到新米依数拨还,如法桩管。」 五月七日,刑部侍郎汪大猷言:「常平、义仓之法,国家行之,最为详备。其钱物不得与它司交杂,它司辄乞支移借用者,皆有禁制。自绍兴三十一年成闵为湖北京西招抚使,创行申请,军马经过州县,批支券食,于义仓米内取拨,自后七八年间,义仓之积,耗散殆尽。乞自今出戍军兵经过州县,所批券米于上供米内支给,不许擅支义仓。如有违戾、必寘之法。」从之。 八月五日,诏:「今后知、通每遇交替,从提举司取见管常平钱米有无陈腐侵支兑用,新旧官连衔结罪,保明申朝省。」先是,湖 北提举谢师稷言:「常平之法,盖为水旱之备,历时寝么,州县率多侵用,名存寔亡。陛下洞察积弊,令逐路提举官亲历所部盘量,取见寔数,责逐州知、通交管封桩通:原作「道」,据本书食货五三之三三改。,不得侵支,惟许以新易陈。如日前虚申数目之弊,一旦尽革,臣窃恐见任之人即经替移,州郡循习旧弊,又擅行借兑,无以关防。」故有是命。 六年九月十三日,江东运副兼淮西总领张松言:「今岁江东、(一)[两]浙间有涝旱去处,目今米价已渐腾踊,岂可不预为备 窃见江西、湖南、湖北三路常平仓蓄积充盈,积而不散,多致损败,不若检校见存之数,取拨一半转移江、浙,则常平所移,亡虑数十万硕。米既富足,民自无饥。」诏江西常平、义仓米通起三十万硕,湖南常平、义仓米通起一十万硕,并令发运司措置应副水脚钱,津发赴建康府桩管。 七年六月二十四日,臣僚言:「近来常平之法寖坏,帑庾之积,所至空虚。方粒米狼戾之际,则无本以收籴,迨野有饿莩,始为移粟之举,或取之邻州,或取之别路,道路既遥,时月亦淹,救助未至,而民之骨已稿矣。今雨旸时若,有秋可望,愿诏常平使者检覆诸州常州籴本,有支移侵盗去处,各令隐括桩办,以俟谷贱伤农之际增收籴,以惠斯民。」从之。 二十六日,臣僚言:「近者魏王奏请宁国府回籴常平米五万硕,应副官兵支遣,已降指挥除放。窃惟宁国一郡,常平之储几何,而取其五万斛,异时境内一 有饥馑,顾何以赈之 乞委江东常平司核寔宁国回籴之数寔计有几,同共措置拨还。」既而户部供:「宁国府已收纳义仓米二万七千余硕外,止欠二万二千余硕。」诏礼部给降度牒一百一十道,付宁国府措置出卖,补籴昨回籴过常平之数。 八年四月十七日,权户部尚书杨倓言:「义仓,在法计夏秋税每一斗别纳五合,即正税不及一斗免纳;应丰熟,计一县九分以上即纳一升。唯充赈给,不许他用。今诸路州县岁收苒米六百余万硕,其合收义仓米斛不少,访闻诸州将递年所收更不桩管,往往擅行侵用。乞行下诸路提举常平,限半月委逐州主管常平官取索五年的寔收支文帐,申部谷考。」从之。 八月十六日,提举浙东常平公事郑良嗣言:「浙东去年五月终,一路有管常平米斛三十四万五千余硕,续措置收籴到米九万一千余硕,缘有灾伤及借拨军粮及支乞丐,见管只有四十一万硕。今欲趁秋成更籴五万硕,除别措置外,尚少钱五万三千二十余贯。」诏令礼部纽计度牒给降。 九年七月二十一日,诏:「诸路提举将所部州军常平、义仓钱斛委官点检见在数目,一万硕以下尽行盘量,一万硕已上抽摘盘量,依寔保明闻奏。」从户部尚书杨倓请么。以上《干道会要》。  【经进总类国朝会要 义仓】 绍熙元年七月八日,臣僚言:「义仓之制,始于隋开皇。户出谷麦,贮于当社,故名社仓,遇歉赈给。国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