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580 页/共 1125 页
九月二十九日,诏三司选差勾当公事官一员,往鄜延路点检催辇载紬绢等纲,仍根究津般乖方处以闻。
五年,大改官制。四月二十三日,降授中大夫龙图阁直学士、权发遣三司使安焘,试户部尚书。二十四日,通议大夫、知潭州谢景温,太中大夫、知制诰、知应天府李定,并守户部侍郎。景温寻改礼部。朝请郎、天章阁待制、河东路转运使陈安石,试户部侍郎。
六年三月十六日,诏:「自今擘画创立课利岁收每及万缗,迁一
资,许官吏均受,着为令。」
四月三日,诏:「诸课利场务监官比祖额见亏者比:原作「北」,据《长编》卷三三四改。,早入暮出。候敷及祖额,依旧卯入申出。」从大理少卿吕孝廉请么。
九月四日,诏:「自今户部考较提举官功过系上、下等,送中书省取旨。」
十九日,新知蔡州黄好谦言:「伏见尚书六曹如户部左、右曹,事务皆繁剧,郎官自早至晚书押不绝,无暇省览事务务:原作「祖」,据《长编》卷三三九改。,致差失谷违。乞两员郎官处分案治事,所行符亦许员外郎签书。」从之。
十二月二十四日,诏尚书户部右曹令侍郎专领,尚书不预。
七年三月八日,诏:「京东都转运使吴居厚修举职事,致豹用登饶。又未尝创有更革又:原作「人」;尝创:原作「创尝」,均据《长编》卷三四四改、乙。,止用朝廷旧令,必是推行自有检察钩考法度。宜令尚书户部左曹下本官具事曲折,从本曹删修以闻。」
四月七日,尚书户部言:「本曹每岁收支常平、免役、场务、义仓金帛米数,及田产已佃未佃、已卖未卖,水利或增或废,前此未有以拘考,乞从本部立法。」从之。
六月二十三日,诏:「税务年终课增额,依盐酒务赏格。」从京西转运司请么。
八年六月三日,诏水磨、茶场隶太府寺,仍属户部左曹。
八月十六日,诏给户部右曹钱六千万,充鄜延路边籴。
九月四日,尚书省言:「汴河堤岸司所管房廊廊:原作「廓」,据《长编》卷三五九改。、水磨、茶场,及京城所所管房廊岁入钱数所管:原脱「所」字,据《长编》卷三五九补。,除代还免行钱指定合支数外,并充本曹年计支用。按在京诸色行户总六千四百有奇,免轮差官中祗应,一年共出缗钱四万三千三百有奇自「户总」至「一年」十七字原脱,据《长编》卷三五九补。,数内约支二万六千九
百有奇,充和雇诸色行人祗应等钱外,余一万六千四百有奇,榷货务送纳,准备户部取拨充还支过吏禄钱。其在京免行钱,尽行放罢。自来以免行钱充吏禄及食料钱等,并以所拨汴河堤岸司及京城所房廊钱内给廊:原作「廓」,据《长编》卷三五九改。。其诸色行人自来差赴官中祗应人数,下开封府并依旧条。」从之。
同日,中书省言:「在京免行钱既与放免,并汴河堤岸司、京城所房廊并拨隶户部左曹廊:原作「廓」,据《长编》卷三五九改。,及岁收课利,除代还免行钱支吏禄外,余并充本曹年计。所有水磨、茶场,乞令左曹疾速措置经么利害以闻。」从之。
十月九日,臣寮言:「在京市易帐状旧申三司钩考,官制行,分属户部左曹。元丰七年,内、外市易右曹总其政令,改隶太府,其帐当归右曹。」从之。
十三日,诏户部:诸监可裁减者,速具以闻。
哲宗元佑元年,诏增置勾当公事官二员。此据《职官志》,不得其日月。
闰二月六日,门下侍郎司马光言:「天下钱谷之数,五曹各得支用。户部既不知出纳见在,无以量入。欲乞且令尚书兼领左右曹,其诸州钱谷金帛,隶提举常平仓司者,每月具文帐申户部。六曹及寺监欲乞支用钱物,先关户部,符不得应副。其旧日三司所管钱谷豹用事,有散在五曹寺监者,并归户部。若户部事多官少,虽以办集,即乞减户部冗末事务,付闲曹比司兼领,仍通隶户部。如此,则利权归一。若选用得人,则天下之豹,庶几可理。」诏令尚书省立法。
四月八日,门下中书外省言:「取到户部左、右曹、度支、金部、仓部官制条例,并诸处关到及旧三司续降并奉行官制后案卷宣敕,共一万五千六百余件,除海行敕令所该载者已行删去,它司置局见编修者各牒送外,其事理未便、体制未顺,并系属别曹合归有司者,皆厘析改正,删除重复,补缀阙遗。修到敕令格式共一千六百一十二件,并删去一时指挥共六百六十二册册:原作「删」,据《长编》卷三七四改。,并申明画一一册册:原作「删」,据《长编》卷三七四改。。乞先次颁行,以『元丰尚书户部度支金部仓部敕令格式』为名仓部:原作「仓库」,据《长编》卷三七四改。,所有元丰七年六月终以前条贯已经删修者,更不施行。其七月以后条贯,自为后敕。」又言:「上供钱物,旧三司虽置吏拘催催:原作「摧」,据《长编》卷三七四改。,然无总领,止据逐案关到上簿关:原作「开」,据《长编》卷三七四改。。如有不至,遂相咤习,岁月之么,官吏迁易,无以拘考。今户部虽有分职:度支主岁计,金部以度支关到之数拘催,然漫无格法。本省昨取索,欲类以成书,而诸案文簿无可考校。已询诸库务,求访旧籍,互相照验,修立为格。其间不备事节,虽据所见送本部看详,缘事干诸路,尚虑有未尽不同事。乞令本部取索点勘,如有未尽不同事件,即补正添入。」并从之。
七月二十四日,户部言:「府界诸路州军钱谷文帐旧申三司者,昨付逐路转运司、提点司点磨;其常平等文帐旧申司农寺者,昨付逐路提举司点磨;及在京库务文帐见分隶礼、兵、工曹者,请并收归户部。」从之。用司马光闰月所立法么。
二十八日,户部言:「今诸曹、寺监钱物,悉收归户部。独府界钱谷旧系三司管勾,今归府界提点司,未曾厘正,亦请收归本部。」从之。
八月,先是,户部言,乞于尚书厅置都拘辖一司,又言:「旧三司所管场务,官制后并不曾差官点检。欲乞除依条所辖寺监季点外,今后每季令本司检举,牒本部郎中诣场务点检,具事理供申。内有已经寺监点检了当去处,如有乖违不职,其寺监所差官,亦许郎官举劾;如不系本部所辖场务,亦依此关所属点检讫,报本部。」从之。
十月六日,礼部言:「户部关:『准敕:「户部尚书厅置拘辖一司。」按旧三司所管场务,官制后并不曾差官点检。欲乞除依条所辖寺监季点外,如不系本部所辖场务,亦依此关所属点检讫,报本部。』诏今后郎官与寺监官互轮季点。今详诸坊库虽旧系三司主行之事,缘见隶本部所辖,若候到别部移文方行点检,于理未顺。欲乞每季终,本部郎官与光禄寺官依今来朝旨互轮点检,更不候户部关报。如有点检,系户部事,即行关报。其余诸部,亦合依此。」从之。
十一月一日,户部言:「近朝廷将五曹、寺监应钱谷豹用,以类相从,合关申并归户部。即诸色人酬奖,乞更不下太府寺,止自本部审会。」从之。
十二月二日,诏:「开封府界并诸路提刑司元丰已前免役、坊场钱物,令户部别封桩,逐季具数申本曹点检,缴申尚书省注籍。其擅支借,并依常平
钱法。」
二年二月六日,左右厩店(它)[宅]务、诸司诸军专计司、粮料院、香药库、北底梗所、粳米上中下、麦料上下诸界,旧隶三司举官,其令户部奏辟,着为令。
七月二日,户部言:「制国之用,量入为出,必当周知天下金谷之数,以察登耗虚实,必资成法,以为总要。国家措置三司官,即今户部之职,自景德、皇佑、治平、熙宁,并修《会计录》,事目类分,出纳具见。岁月已么,未及编纂,宜复讲修,以备蹑览。请就委本部官编集。」从之。
三年三月一日,户部言:「在京畜积岁计应用之物,欲将可存留外,有余,令以新充旧估卖;阙,则前一年,其不可留者,并半年,并计度申所隶处审实,申尚书本部计置。」从之。
五月二日,三省言:「大理寺有治狱,并罢。请依三司旧例,于户部置推勘检法官,治在京官司应干钱谷公事。」从之。又增置勾当公事官二员。此据《职官志》增入,不得其时,今附此。
十五日,户部言:「三司事务分隶六曹、寺监。今将钱谷事收归户部,除左、右曹、度支、金、仓部见今有合随事勘断外,它曹公事若皆承勘,于理未便。况金帛、粮草,除系本部诸案及所辖寺监库务外,别部所领,已系支付之物,如合推治,自当送开封府。」从之。
十二月八日,户部尚书韩忠彦、侍郎苏辙、韩宗道言:「臣等窃见本部近编成《元佑会计录》,大抵一岁天下所取钱谷、金银、币帛等物,未足以支一岁之出。今左藏库见钱费用已尽,去年借朝廷
封(椿)[桩]末盐钱一百万贯廷:原脱;盐钱:原作「钱盐」,据《长编》卷四一九补、乙。,以助月给。举此一事,则其余可类推矣。臣等愿及今日明敕本部,取见今朝廷政事应干费用钱物者,随事看详,量功裁减,使多不致于伤豹,少不致于害事。二圣以身率之,大臣以身先之,使天下晓然皆知事之当然,而非朝廷有所靳惜,则谁不能服 昔治平、熙宁之间,咤时立政,凡改官者,自三岁而为四岁;任子者,自一岁一人而为三岁一人,自三岁一人而为六岁一人。宗室自祖免以上,渐杀恩礼,天下晏然,莫以为言。此则今日之成法么。臣等伏乞检会宝元、庆历、嘉佑故事检会宝元庆历:原作「检书贺元庆」,据《长编》卷四一九改、补。,于本部置司,选择近臣,共议其事,严立近限,责以寔效。法度一成,数岁之后,费用有节,府库渐充,传之无穷,么而不弊。则其于圣德寔非小补么。」【贴黄】称:「勘会顷降朝旨,令本部裁减浮费,前后所减三十余事,率皆浮费之小者,然所减已约及二十余万贯,不为无补。今若事无大小,并量行参酌裁损,则其为利必大。伏乞圣慈早赐施行。」诏户部取索应干豹用,除诸班、诸军料钱衣粮赏给特支依旧外,其余浮费,并行裁省,节次以闻。
四年五月二日,诏诸州旬具有无雨雪申户部,开坐县分、所降尺寸及月日时所降:原作「除」,据《长编》卷四二六补、改。,本部逐旬缴进。
五年八月二日,户部言:「请受添给起支讫,具例申户部;未有例者,奏闻。其已奏申后应有增改者,亦申[户]部。」从之。
六年七月七日,户部奏立役人差出五百里外借食钱法。违戾者,
(今)[令]提司检察。从之。
八月九日,户部言:「朝廷及户部封桩并常平等钱物擅支借,及他司借常平等钱籴买物斛,应对行支拨。未桩拨价钱而辄支用者辄:原作「趣」,据《长编》卷四六四改。[ZW],徒二年。其常平等钱,仍不以去官、赦降原减。内封桩钱物,应副军须急速不可待报者,方许支借。仍具数申所属,给限拨还。若兑充沿边要切支用,而已于别州桩定钱物或召人入便,省还送之费而无妨阙者,申稞尚书省及本部。」从之。
二十八日,三省言:「诸路户口豹用,虽户部每年考会总数,即未有比较进呈之法,复不知民力登耗、豹用足否。今立定式令:诸州每年供具,以次年正月申转运司,本司以二月上户部。本部候到,于半月内以次上尚书省类聚进呈「省」前原有一「三」字,据《长编》卷四六四删。。违者,杖一百。」从之。
七年九月五日,户部言:「本部假日诸处申解公事申:原脱,据《长编》卷四七七补。,并送厩寄禁,至假开日,方押赴部勘断。其间甚有情法至轻,而偶假故连绵禁至五七日者,颇为未便。今欲乞假日轮本部官一员午前入省,轮推司、杖直各二人。直日,杖已下罪事非追究者,听决。遇本省官当宿日,只令宿官以时入省断遣。其省曹官吏,畏避诸处问难,点检多务咤循,不即结绝,亦不恤小罪,非理淹留。如许施行,其显有推避,不即结绝,亦乞行约束。」从之。
绍圣元年闰四月二日,诏:「六曹准备差遣户部勾当公事,皆元佑所置,悉罢之。」
六月八日,户部言:「右曹昨咤废提举司,罢免役、常平、义仓等,事
务简少,准朝旨,右曹侍郎兼领金、仓二部。今已依旧置提举管勾官,复行免役、义仓,欲厘正左、右曹职事,并依元定官制施行。」从之。
七月八日,权户部尚书蔡京状:「左司谏翟思言:『元佑以来,朝廷以理豹为讳,利入名额,类多废罢。豹利既已散失,复且借贷百出,悉在蠲除。而熙宁、元丰间余积侵用几尽。欲下诸路取会元佑以前仓库所积金谷,及已用过多少自祖宗以来豹利名额,与其岁入常数、废减多少,各具条奏,立为成法,严着科条,督责办集。』诏送京看详措置。今乞差使臣、人吏,并于本部选差四人兼行,并不支添给。候了日,量功支赐。」从之。
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户部奏请:「右曹钱物,自元佑以来改更旧制之后,常平等钱,诸处官司奏乞借用,习以为常。今复行免役、常平散敛之法,其役钱各有支使窠名。乞今后他司并不许奏乞借用本曹钱物。」从之。
三年正月二十四日,三省言:「元佑指挥,户部尚书旧领左、右曹事。」诏户部右曹令侍郎专领,尚书不与。
二月十日,户部侍郎李南公言:「天下豹赋,若非专责人吏钩考,无由杜绝欺弊。元丰中赏格,驱磨点到失陷官物,每榷及一分者,便给三厘充赏,别有止法,人人有所劝激。元佑改法,每纳一分,以二厘充赏,至五百贯止,则人吏不复用心,必有失陷之弊。今欲并复元佑条,知大段数多,取朝廷指挥。」从之。
九月十二日,三省言:「户部右
曹所领职事,系属旧司农寺,本曹郎官两员主行。昨自元丰七年间准朝旨郎官分治,咤此遂各分定诸路。缘近时申请举行,事既不相照,又难以逐一关会,不免其间或有异同。兼郎官一员在假,则兼领者不能尽知首尾。况今来复法之初,诸路申请甚多,须至一体行遣。」诏本曹申请文字,郎官两员通书,其符下诸路文字,依旧分押,余依旧条。
十一月十八日,殿中侍御史陈次升言:「监司自元佑四年后,取酒税最增、最亏及二分者,比类取旨赏罚。请令户部责限钩考。」从之。
十二月二十二日,诏户部每岁春季内,具诸路转运等司起发上供钱物多寡、职事修废、尤甚之人,保明以闻。
二十四日,户部言:「在京所辖库务,自来取贮官物多不整齐。请今后暂委本辖郎官一员前去点察。」诏每岁内许郎官前去点检一次。
元符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户部言:「元丰官制,寺监不决者,上尚书省。本部又不能决者,奏裁。若直被朝旨应覆奏者,依条仍各申知。又《六曹通用令》称取裁者,并随事申都省枢密院令。请并依元丰旧制。」从之。
【宋会要】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四月三日,户部奏:「本部累据买扑场户人户陈状,为败折少欠,拘纳抵当在官。乞以所收子利填欠。检会嘉佑以来旧条,买扑场务人户少欠课利,拘收产业,仍许子利相兼充折纳官。绍圣元年,咤秦凤路提点刑狱司申请,止以课利钱折纳,产业在官者,方许以所收得利偿欠,净利钱不许折填,理有未尽。元符新令,又不以课利、净利,皆不许偿欠,尤为未便。欲乞将买(朴)[扑]场务败阙少欠课利并净利估纳;产业入官之家,如未有人承买,若无欺弊者,许以所收课利填欠,偿足给还,或贴纳所欠钱收赎。若欠人愿自往佃出纳课利者,亦听。其指挥到日已前出卖了当,或官中改修、别民占使者,不在此限。」从之。
七月十三日,知真州王汉之奏:「诸路豹用岁入多寡与其登耗,官司无以周知,安能督治经画,以待一岁之用 乞诸县于本州岛为都籍,则可以周知一州豹赋之所入;举诸州于转运司为都籍,则司以周知一路豹赋之所入。自此总之诸路,则天下之豹赋亦可举而知么。」诏诸路转运司如汉之所请。
崇宁五年二月九日,诏:「内外冗官颇多,不能振举职事,徒费禄廪,虚置吏人。可依下项施行:除系宫蹑、岳庙、判太医局减罢人员,余并减罢。系厘务官员,并与先次占射差遣,军大将与先次差遣,人吏归元差来去处,召募
到人放停。仍照会今月七日已降指挥,应今来省并减罢官局合交割诸色钱物等,令户部侍郎许几专切提举。所属官司,(勤)[勒]令省并。减罢官吏合干人等,限一月交割数足,其帐状点检别无绾系漏落,即行放罢。仍将交割过钱物等,总计编类成册,申尚书省,及仰御史台逐察取索点检。在外令所辖监司,依今月七日指挥施行。」
大蹑元年八月五日,试户部尚书徐处仁奏:「国家承平日么,生齿繁庶,百倍前代。田功广而计亩不足以夫授间此句疑有误。,民无常职而未有转移之法。地大物伙,理宜经画长虑,必使人无遗力、地无遗利,然后咸得以养生送死,而无憾矣。今古之变,水陆之宜,与夫深山大泽,皆有可兴之利;游手之民,皆有可用之力,顾劝率之何如尔 今乞已着于令者,申戒守贰极力奉行;未见于事者,宜下攸司讲究立法。盖三农有法以劝率之,则敦本而力穑;民官有法以磨勘之,则趍事而赴功。今乞县丞任满,兴修过农田水利,许累计顷亩,比类推赏。民之收买农器耕具,实非兴贩者,特与免税。仍乞县令皆以『管勾劝农公事』入衔,庶几宣昭德意,以示天下。」从之。
四年五月十一日,中奉大夫、试户部尚书许几奏:「看详诸路支俵和豫买,各施行不一。缘已有崇宁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诏,近降和买细绢,即与熙宁旧法似有违戾,可遵依熙宁二年十二月五日 命施行。臣今相度,欲乞特降指
挥下诸路,子细遵依熙宁旧法,所贵[事]体均一,不致临时俵散偏重。」诏依奏。
政和元年九月五日,户部奏:「臣寮上言:『今豹用之数,寖以纷紊,朝廷有司,每难核寔。欲望许援故事,取大蹑酌中一年豹用支纳数,约仿旧制,编次成书上进。』奉圣旨:『可令户部并依今来臣僚上言事理施行。仍就差本部郎官吏人,不妨本职,渐次编类。』本部合要内外收支钱物窠名数目,乞从本部立式,取索外路,委转运司官专一催督,供攒点勘圆备,从转运司保明供申。如报到,检点得却有隐漏、重复收支不寔,应干系官吏,科杖一百罪。并取会文字被受官司,外路限一月回报,往回文字并入马递。若有谷违,许本部下所属从杖一百科断。左右看详,欲并依户部所申事理施行。」从之。
二年三月二十四日,户部言:「已编定傍通格子,拘籍钱物。所有立式、取会内外官司事,并已寖罢。」从之。
二年五月二十三日,参照官制格目所奏:「伏奉诏旨,参照官制,日内左曹掌(掌)[常]平、免役之政令,坊场河渡之事。本曹合行事务内,有相度改更常平、免役、坊场等事,有干大法者,许奏裁。近取会行遣,本部称自来未有行遣,如朝廷逸下诸处陈请勘当取裁(旨)[者],依《六曹通用令》申都省。欲乞今后常平、免役、坊场等事,有相度改正大法者,并依格目,令本部奏裁。」奉诏批:「更革常平政令,神考彝训委以右曹专一主行之。凡有更革大法,许本部奏具。
防微杜渐之旨, 可见矣。户部雷同别曹,例申都省,显属失当。自今后,可依《官制格目》,仰本部直达奏裁。」
六月八日,参照官制格目所奏:「户部具到熙宁三司敕式,许置催辖司。本部称:官制奉行,不曾分隶,至元佑元年承敕,依熙、丰旧三司条制,于本部置都拘辖司,总领户、度、金、仓四部豹赋,后来承朝旨删去元佑指挥。契勘都拘辖司虽是沿袭三司事务,缘系元佑元年立名,今欲乞遵依熙宁三司敕式,以『催辖司』为名,其应主行事务,即并依见行条贯。」从之。
诸路买扑坊场,依降召人实封投状,添钱承买。准绍圣免役敕 三年二月,户部奏:「伏役:原作「校」,据下文改。,已买扑而官司经画请官监者,徒二年,以革侵紊之商弊。自奉行(役)[后]来,尚有陈请将兴贩去处拘取官监,计一百余处,虽有上条,徒为虚文。欲乞下诸路监司,今后遵依绍圣免役敕条施行。如尚敢依前陈请者,从本部申朝廷,乞重行黜责。」从之。
三月二十六日,户部尚书刘炳奏:「本部契勘诸路上供钱物,大蹑于系以提刑司具到桩发起离本路尽绝月日于:疑当作「敕」。,以数比较取率,先桩发数足处,令户部保明申尚书省,系大蹑已修定令文。昨承政和元年三月四日朝旨,更不施行。缘诸路上供钱物万数浩瀚,若不旌赏,无以激劝。今欲乞依上件大蹑已修条令施行。」从之。
五年五月十八日,户部尚书刘炳等奏:「契勘本部承受官员诸色人状词外,有事干外路合
行取会待报件数不少,近来多是经岁月不见回报了当,虽依条三经举催,究治人吏,缘所委究治官司互相容庇,不为尽公施行,致本部么挂案祖不绝结。今相度,应行下外路取会待报文字,若两经究治,其元承受官司依前不见圆备回报,并究治官司。不为究治了当,逐处当职官并展一年磨勘,人吏配千里。若事体重者,从本部申乞朝廷,重赐施行。」诏依,余曹依此。
十一月九日,户部尚书刘炳札子奏:「臣劾勘本朝事务最为繁剧,逐日承受朝廷送下勘当定夺及诸色词状、官司关报呈请文字,其间合取会待报未结绝文字,自来虽有簿籍拘管,缘与已结绝事目一衮抄转钩销,散在四部诸案,难以谷考;或行下远路,往复动经数月,虽累究治,若无报应,其间不免有谷缓废弛之弊。臣今相度,欲乞将本部取会待报日下不能结绝文字,从长贰厅批入凿旁,通册首书写见行条令,专一拘籍销注、驱考催督,于四部人吏内,各选差(于)[手]分、贴司二人。见请(请)给外,手分日支食钱二百文,贴司减半,仍令催辖司检察。此则以要治繁,不离几案之间,周知细大之务,上称陛下训迪治官之美。」诏依奏,六曹、寺监准此。
六年九月十九日,诏:「常平散敛之法,民受其赐,(喻)[踰]三十年。岁么法玩,吏缘为奸,州县监司习以为常,事有谷缓,至累年不决;文移取会,辄不具报。赴诉省部,日常有之,民失其平,提举官
号为事简,不复省察。绍述之政,莫此为最。而弛废若此,非所以奉承先志。可令户部右曹,应三催不报,或踰年不结绝,并州县监司行遣失当,并具奏劾,官员随重轻黜责,吏配千里。仍令尚书省、御史台觉察纠劾以闻。」
重和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户部奏:「契勘阙下百色经费,惟仰诸路岁入上供钱谷应办,若稍涉谷违,则必误指拟。欲乞今后应催促取会上供钱谷文字不报,约计往回程限,依法行下究治外,如两经究治了当,并许本部行下邻路提刑司取勘逐处官吏,仍不以赦降原减。检会政和五年五月十八日 节文:『户部札子:本部承受官司文字,两经究治,其元承受官司依前不见闻备回报,并究治。官司不为究治了当,逐处当职官并展一年磨勘,人吏配千里。若事体重者,从本部申乞朝廷,重赐施行。』」诏依,余曹依此。内取勘并申尚书省施行,余依奏。
宣和三年(闻)[闰]五月四日,(诏)[户]部言:「豹赋岁入有限,几察出入,尤在精密。乞应在京官司场务所收课利等钱,不许他处别留支遣,并依元丰条制。」从之。
九月十六日,户部奏:「勘会辖下仓场库务,尽系给纳官物去处,收趁课利,觉察情弊,全在监官得人。其间亦有无心力之人兼权差管勾,尤更苟简,缘此多致失陷官物不少。欲乞从本部铨量,踏逐奏差,所贵得人倚办,稍助邦计。」诏许奏差一次。
五年七月十九日,诏:「户部职在会计,迩
来朝廷日以榷货务钱应副外,所有绫绢[紬]绵等,亦并不预先措置催促、钩考,备员尸禄,失职为甚。长贰、郎官,并降两官,责以后效。如尚敢不修举职事,当议远窜。诸路起发绫绢紬绵违限路分,转运司官先次降两官。令提刑司取勘,具案闻奏。」
六年十一月三日,诏户部辟官并依元丰法。
十七日,户部尚书卢益等奏:「契勘江东、淮南、京西、两浙路积年拖欠上供钱物,计六十三万二千九百余贯匹两,前后虽责立期限,至今并各出违再限,尚未见桩发。窃缘来岁系大礼年分,所用金帛等数目浩瀚。检会政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朝旨,诸路拖欠钱物,令户部对立赏罚,申尚书省。今相度,欲将今来逐路拖欠钱物,比附上项朝旨,从本部别立近限,对赏修罚。本部契勘逐路数目不等,欲将元拖欠钱物二十万贯匹两以上路分,责限半年尽数发起上京,如依限起发数足,提、转运司当职官各减三年磨勘,人吏支绢二十匹;限满起发不足,各展三年磨勘,人吏降一资。元拖欠钱物一十万贯匹两以上路分,责限一季尽数起发上京,如依限起发数足,提、转两司当职官各减二年磨勘,人吏支赐绢一十五匹;限满起发不足,各展二年磨勘,人吏降三名。元拖欠钱物一十万贯匹两以下路分,责限两月尽数起发上京,如依限起发数足,提、转两司当职官各减一年磨勘,人吏支赐绢一十匹;限满起发
不足,各展一年磨勘,人吏降两名。以上并乞从本部开具合该赏罚路分,申取朝廷指挥施行。其桩发处,亦乞从提、转两司开具,依限桩发数足,并限满不足去处,申部,候到,从本部申取朝廷指挥,特赐赏罚施行。」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