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571 页/共 1125 页
七年十二月十八
日,手诏:「应日前诸路他司借支常平钱物,并特除破,与免拨还。今后仰遵守元丰、绍圣 令,敢有陈乞借用者,以大不恭论。」
宣和元年六月二十一日天头原批:「脱八年一条」。,诏曰:「神考常平之政,以年之上下制谷价,以岁之丰耗为兴积。储蓄盛多,兼并无所牟大利。比年官失其守,他司殆用殆尽,籴本既竭,储蓄一空,利归兼并,民受其弊。仰诸路提举常平司,检详前后诏条,令州县官审度年岁,遇贱必籴,遇贵必粜,不许他司辄有移用。虽奉诏支借,亦须执奏不行。每岁春季,提举司具前一年部下所粜、所籴及所收息数申尚书省,取旨赏罚。若籴粜失时,及有欺弊,官以违制论,人吏决配千里。」
八月二日,都省言:「奉诏:『常平法,在元丰中,诸司不敢请用,守官者不敢擅支,在处储积丰盈。比年以来,有司辄行申请,执奏殆成空文,仰三省疾速措置取旨。』今恭依措置:常平司除本司常平钱依本法审度籴买外,仍许将本司管朝廷诸色封桩钱、免役坊场剩钱,并桩留旧雇耆、户长、壮丁剩钱,除合用数外,并应副乘时计置收籴。其籴到谷,并依元窠名桩管。遇本司常平斛阙用,即许逐族以常平钱依元籴价桩钱兑拨。今后官司有擅支过钱物,按察检点官到辄移兑或改易敖库牌额、妄指别色钱物应数者,功本罪二等。按察点检官知而不举,各与同罪。诸州县如有违犯者,委廉访使者按察以闻。他司破条宛转咤事陈乞支借移用,虽奉特旨,亦执奏。如再得旨奏知,方行。违者,以违制论。」诏依拟定。
十一日,诏:「常平提举官任非其人非:原脱,据下文政和七年二月六日白时中奏文补。,法令日以弛废,比览奏牍,有一年之间,一县拖欠常平免役、坊场等谷钱至数万贯硕,并逃亡诡名、失陷本息者,不可胜计;或人吏冒税户姓名,未纳拖欠;或当职官容纵知情冒请钱谷,以新盖旧。如此甚众,其前项违法官吏等,中书省候案到,将上取旨,重行窜责。仰诸路提举常平官(偏)[ ]行取旨,点检违法废令去处,按劾以闻。具所部有无拖欠及失陷本息,今后给纳俵散。如申状不实,若公吏人并命官之家诡名、假冒卑幼私请,并两经倚阁;或年终有欠,辄行给散;若公吏人缘给纳受乞,或将新盖旧,抑勒留难,一切违法当职官,及主管官不检察、提举官不按劾,仰漕宪并廉访使者互察闻奏,当议重行黜责。仍许人户越诉。」先是,臣僚言:「神宗皇帝理豹之政,莫大于常平之法。比年借支擅用,旧积、籴本既以两耗,又吏缘为奸,邀阻百端,民不肯市。去年诸路水灾,常平司钱谷遂不足以赈救,致截拨上供。望申戒诸路提举常平,检详前后诏条,举行如初。岁 历所部,精功谷察,缮修仓廪,本钱欠阙,那移应副。州县官常切依法审度籴粜。其粜兑不行处,依法相度,革邀阻之弊,使民乐市,毋令兼并,复擅厚利。仍每
岁县以旧积所籴收息各若干数申州,州申提举司,提举司类逐州数申户部,户部总天下数申尚书省,尚书省度大小,以最多寡处取旨赏罚。」故有是诏。
二年三月十三日,户部侍郎虞奕等奏:「常平封桩钱物,本以待朝廷支用。昨缘诸路侵借,总计七百余万。大蹑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诏三限十年拨还。今年限满,所还未及三分之一。欲将大蹑二年八月已前限满未还之数,自今年为始,再限五年均还。其追欠约束,并依已降指挥施行。」从之。
八月二十四日,诏:「诸路今岁丰熟倍常,令常平司依条广行收籴。」
三年九月二十四日,手诏:「常平之法,所以惠天下、垂后世,其泽甚厚。自熙、丰迄今五十余年,豹用之在有司者,诏令具存。比年官失其守,侵耗殆尽,时有水旱,民或流亡。则截上供发内帑,常平所积殆阙如么,甚非熙丰之旨。如潼川路昌州,失陷常平钱一十三万。傥诸州类此,则所失岂可胜计 除已行根治外,仰诸路常平提举官,考究见在实数。或官司移用,开析闻奏。」其后,四年十二月十一日,提举潼州府路常平郑庭芬等具常平见在钱物等四十六状并五册闻奏。诏曰:「前违法侵支、移兑、拖欠、失陷等,并他司借出钱物,并限一月改正,追理拨还,内转运司限一季。未得归着数日,令常平司疾速根究见缘违法等取勘去处,疾速取勘,依条施行。其不可存留之物,变转出卖抵当。下诰 度牒,立限收赎,不管占压本钱。民间见欠钱物,依条催理。如常平官奉行违戾,当依重行黜责。」
五年八月四日,诏:「常平系熙丰成法,不可功损。今后官司妄有申请,意在侵鱼,令户部按劾以闻。」
六年闰三月十六日,新差提举河东路常平林积仁言:「欲天下州县每岁散常平钱谷既毕,既具所请姓名、数目揭示,逾月而敛之,庶使人户遍知,苟为假冒,得以陈诉。」从之。
七年二月一日,诏:「二麦将登,仰诸路新除常平官,以封桩钱广行收籴。仍具所籴及价以闻。」
六日,太宰白时中奏:「臣窃以常平之法,元丰成宪,比岁以来,任非其人,官失厥守,侵紊隳废,浸失本旨,或并缘为奸,谓如诡名、冒请官吏,同为侵盗之类。或倚公市私,谓如以本同钱物献纳之类。或名色混殽,用成侵蠹,谓如诸司钱物衮同收贮,致有侵用之类。或徇情假贷,致有失陷,谓如诸司私相那用之类。或散敛无实,而本息交废,谓如州县散敛,转息为本之类。或检察无方,而名实代易,谓如州县监司点检,已有易无,互换诸司钱物之类。遂使良法善治殆成虚文。愿诏执事,核散给之实,严执奏之令。参谷本末,灼见谷弊,讲画措置行下,申之以告诫,励之以赏罚。庶几前日成效,渐可追复。」诏送讲议司相度取旨。
六月十六日,诏诸路丰熟州县,令提举常
平司据合催今年夏料常平钱物,并依价功一分,取人户情愿。折纳亦依此施行,不得辄有抑勒。每月令逐州具数申尚书省地脚原批:「一本有高宗以下二条,应补抄。又有淳熙至嘉定一卷,亦当抄。」。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三 义仓
义仓
【宋会要】
太祖建隆四年三月,诏曰:「多事之后,义仓废寝。岁或小歉,失于备豫。宜令诸州于所属县各置义仓,自今官中所收二税,每硕别输一贮之,以备凶歉,给与民人。」
干德三年三月天头原批:「脱一条」。,诏:「比置义仓,以备凶岁。若上言待报,则恐乖轸恤。自今人户欲借义仓粟充种食,委本县具灾伤人户申州,州即处分,计口赈贷,然后以闻。仍令及时止依元数送纳。至时如别有灾沴,亦当更与容限;或人户众多,义仓赈贷不足,亦具奏闻,别发廪充给。」
四年三月,诏:「朝廷比置义仓,以恤百姓,盖防歉岁,用赈饥民。访闻重迭供输,复成劳扰,俾从停废,以便物情。其郡国义仓并罢之。先有乞限送纳者,并从之。」
太宗太平兴国七年二月八日,诏:「庐州管内,民所逋义仓米万七千二百四十硕,特贷之。」
八年正月,宋州言:「宋城县民,自周显德元年,所给义仓斛已经二十余年,见今督纳,民实不逮,率多逃移。欲望与限至夏秋熟日送纳。」诏并除之。
淳化五年十月天头原批:惠民仓。,令诸州惠民仓故谷,遇籴稍贵即减价粜与贫民,人不过一斛。
真宗咸平二年十月,库部员外郎成肃请于福建路置惠民仓,从之。先是,三司言福建不须置仓,肃以远俗,尤宜存恤,故有是诏。是月 :「先诏诸州惠民仓,如在市斛价高,人户阙食,速具闻奏,当差官往(被)[彼]减价出粜。深虑申奏迟延,自今止委知州、通判、幕职官吏,互监开仓,比市价减钱零细出粜。」
咸平二年十月十七日,诏令诸路转运司,管内有惠民仓处,丰熟则增价以籴,歉则减直而出之。
仁宗庆历元年九月,诏天下立义仓。先是,判三司户部勾院王琪言:「自景佑以来,尝言方今之宜,莫若自第五等户以上,于夏秋正税外,每一硕别纳一,随常赋以入常:原作「尝」,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一八改。。若遇水旱,但正税得减,则更不输。各州于邑,择其便地别置仓以贮之,领于本路转运使。今天下大率取一中郡计之,夏秋正税粟麦之类,且以十万硕为率,则义仓于一中郡岁得五千硕矣,矧天下所入之广乎 使仍岁丰登,则积如京坻,不可胜计矣。明道中最为饥歉,国家欲尽贷饥民,则兵食不足,故民有流转之患。是时,兼并之家出数千硕粟,即称为官吏。是岂国家以官爵为轻欤 特爱民济物不获已而为之尔。与夫乘岁之丰,收羡余之入入:原作「人」,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一九改。,于天下之广,为无穷之利,岂不大哉 且自第
一至第二等兼并之家,占田常广,于义仓则所入常多;自第三至第四等中、下之家,占田常狭,于义仓则所入常少。及其遇水旱,行赈给,则兼并之家未必待此而济,中、下之室实先受其赐矣。损有余,补不足,实天下之利么。」事下有司,会议者多异同而止,至是,琪复上前所议,而仁宗为特行之。
二年正月,诏天下新置义仓。止令上三等等户输之。
五年七月十六日,知杨州韩琦言:「近诏罢义仓,所有斛若便拨入官仓支遣,即恐未副朝廷立义仓示民以信之意。所有斛,乞下诸处据数拨与常平仓附帐,别作一项桩管。或遇水旱灾伤,即赈济贫民。」从之。
皇佑五年七月九日,诏:「荆湖南、北路灾伤州军,所将义仓米救济民所:原作「折」,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一改。。访闻司农寺却令理纳,甚非朝廷振乏之意。宜特与除破。」
神宗熙宁二年七月二日,御史钱顗言:「陈汝义任京东转运使日,以羡余贡奉为名,官吏希望风旨,尚行暴敛。如去年劝诱粮斛入官,以备河北流民,而多不支散;齐州科配义仓,取数太多;曹、济州诸县,又令耆长代纳,民何以堪 乞下京东路,除二税外,权倚阁诸逋欠,以候丰年。」诏废义仓。已纳者,并给还之。
十年九月十六日,诏开封府界提刑司,先自丰稔畿县立义仓之法。
元丰元年二月五日,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蔡承禧言:「义仓之法,今率之以二硕而输一,至为轻矣。乞今年夏料科税之始,不烦中覆,悉皆举行。」诏府界诸县并依以行《义仓法》诏:原作「语」,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二改。,仍隶提举司。」天头原批「脱《九朝纪事》条。」
六月二十四日,诏京东、京西、淮南、河东、陕西路,依开封府界诸县行《义仓法》。仍以今年秋料为始。先以将作主簿王吉言:「去岁诏讲复义仓,试于畿邑,已不扰而行。欲乞于丰稔路,委提举司勘会省税、常平、免役钱谷倚阁共不及三分处倚:原阙,据文意补。,先推行。庶几数年之间,即见成 。」故有是诏。
十月十八日,权发遣兴州罗蹑乞颁《义仓法》于川(陕)[峡]四路。从之。
十二月六日,诏:「应乡村民愿以所纳义仓粮别钞就便纳县仓者,听。」从知管城县赵燮请么。
十五日,诏民纳税不及者,免纳义仓。
二年二月五日,诏威、茂、黎三州罢行《义仓法》。初,兴州罗蹑乞置义仓于川(陕)[峡]四路,许之。既而成都府路提举司言:「威、茂、黎三州,夷夏杂居,税赋不多,旧不推行新法。岁计、军储,皆转运司支移蜀州税米就输及募人入中,恐不可置义仓。」故有是诏。
十二月二十八日,诏雅州荣经县依茂、威、黎三州免输义仓米。盖以所领户杂蕃夷么。
八年十月十六日,诏罢义仓。其已纳数,遇歉岁以充赈贷。
哲宗元佑八年五月一日,监察御史黄庆基言:「朝廷覆育海内,无有远迩,一视而同仁。至于捄患恤灾、欲民无失所之孍者,尤功意于赈济。故比岁
淮甸旱,仓廪不足以给民,至以上供纲运米赈之。前年浙西水,本路岁计不足,致使江西、湖北运米以济之,所费无虑数百万。然而不惜重费惜:原作「措」,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三改。,以济一时,不若修举良法,以垂惠于万世。盖义仓者,良法么,始自隋长娉平建议,元丰间而先帝复行其法,以为隋唐取于民太重,虑民不堪其求,于是纳苒米一硕者,输义仓米五升,可谓至薄矣。夫乐岁粒米狼戾,虽多取之,不为虐。又况纳苒米一硕,止输五升,固非重敛么。蓄积稍丰,或有水旱,则所至仓廪自足以济民矣。臣去岁道过太平州,见饥民甚众而无流亡沟壑者,盖犹有当日义仓所积之米足以赈济故么。又闻苏、湖之民,虽蒙朝廷运米以济之,然饥者朝不及夕,往往不得沾上之惠,而殍殕者多矣。乃知义仓诚天下之良法。今其条制具在,望自今岁复行。」诏令户部详度。
绍圣元年闰四月十六日,侍御史虞策请复置义仓策:原作「荣」,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三改。。三省言:「旧行《义仓法》,上户苒税率一硕出米五升。」诏除广南东西路外,并复置义仓,自来岁始,放税二分以上,免输。所贮义仓,专充赈济。辄移用者,论如法。
徽宗政和元年正月二十二日,臣僚言:「《元丰义仓令》:『计所输之税,纳五合。』大蹑 :『应丰熟,计一县九分以上增为一升。』乞罢所增之数。」诏依元丰、绍圣法。
七月六日,户部言:「立到『诸义仓计夏秋正税谷数,无正税谷处,物帛之类折为谷者,准此。每一别纳五合,同正税为一抄,不收头子脚剩钱』,及『民限当日交入本仓。出剩,通正税盘量都数纽计。即正税不及一,并本户放税二分已上及孤贫不济者,免纳』等条。」诏依。以臣僚言:「省仓遇纳到正税米,不即分拨义仓,转运司多以阙乏,随时支遣。欲于绍圣本条内,增条『过一日不拨,监、专杖一百;二日,功一等,罪止徒一年』,及『咤而他司移用,并依已降指挥,依擅支法施行』。」诏令户部立法故么。
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提举京西南路常平等事范域言:「《绍圣常平免役令》:『诸纳义仓谷而税应支移者,随税附旁送纳。仍准数以本处省税谷对换;无税仓处,截留下等户税。』近年转运司多将省税量度阙剩,更互支移非要便县分,契勘逐县每料合纳义仓之数,并依无税仓例,截留下户税,使就本处送纳。伏望下有司立法。」诏令户部立法。
宣和二年三月十六日,诏;「义仓本以待水旱。顷岁诸路灾伤,有司便文自营,并不陈乞,通融支用截拨过上供年额米斛数多,致阙中都岁计。可将京畿东路、江南东西、两浙、荆湖南北路见在义仓谷数,留三分以待本路支用外留:原脱,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四补。,余并令逐路提举常平、转运、辇运拨发司官同共计置起发上京,补还截过上供额米斛,免执奏。内不系沿流州县措置移那,并限至今年十月终尽数到阙。系御笔处分。如
敢执占,以『谷滞御笔』论。逐司官先具措置般发次第闻奏。」
七月七日,臣僚言:「近降指挥,京畿见在义仓谷留三分以待本路支用,合起七分义仓斛三十六万余硕,内除沿流及中牟、郑州合起十二万硕兑与本路转运司支用,并沿流尚有二万余硕可以兑那外,不系沿流去处,并合用车乘般载赴阙乘:原作「剩」,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五改。。访闻合起州县,并科配民自备车乘、人畜起发。又义仓么积之谷,起发斗面,必须大段亏少,至此却科敷取足,必致大困。伏望依近降指挥,兑与京畿运司,令充逐处系省支用,却将两浙等路起赴本路额,据数支拨至京卸纳。州县合起义仓数,既已兑充本处系省支用,合将赋税依法支移,递攒补填。」诏依前奏疾速行下。
五年四月十三日,成都府路转运司言:「奉诏措置粜米赈济事,本路自淳化间民艰食,未有出粜常平义仓赈济之法,遂粜省仓米五万硕遂:原作「逐」,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五改。。今价稍平,民无阙食。如遇米贵,乞将常平、义仓米减价出粜,岁稔,籴以补之。候本司岁计有余,依旧支粜省仓米。」从之。
六月九日,诏:「自今诸州供申义仓并二税纳毕帐,并立项开说逐县通计一州丰熟分数。」
六年正月二十六日,京畿转运司言:「京畿七分义仓谷苒起发上京,约一十万余硕,往往不系沿流县分桩管。欲依宣和二年七月七日已降指挥,并兑宣和六年分岁额。据取过斛,却于淮、浙起赴京畿。宣和六年分岁额内,令逐路一面如数依限间纲起发上京。」从之。
五月七日,诏:「义仓积谷,本以备赈济,着在元丰成宪。昨令所在存留三分,非唯见在之数不多,兼终违神考立法本意。今后义仓,并依《绍圣常平免役令》唯充赈给,更不得起发赴京。」
六月二十八日,提举京西北路常平等事李与权言:「欲今后转运司科拨讫,限一日关报常平司;逐州承转运司科拨,本州岛分科下逐县讫,亦限一日申提举常平司亦:原作「依」,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六改。,庶可检察义仓斛。」从之。
七年五月八日,军器少监吕源言:「信州额理秋苒一十万八千余硕。若每斗纳义仓一升,岁合理义仓一万八千余硕,其义仓帐,只理纳到六千余硕。自宣和元年至五年,实收义仓谷共二万二千余硕。饶州去岁人户有纳正税三二十硕,却只纳义仓三五斗。而本路州县,其间有只行催理正税,不曾依条同为一钞输纳,往独欠义仓。欲申严条法,将今来所陈行下诸路,依此检察,免致失陷。于常平司赈给之费,不为无补。」从之。以上《续国朝会要》。
高宗绍兴二年十二月七日天头原批:「常平」。,臣僚言:「常平租课,愿纳价钱者听。此绍圣成法么。省部令监司不得折纳价钱,于是监司执省符催纳本色。一旦尽催本色, 刷积年逋欠,亦不许纳价钱,则困民甚矣。愿诏省部、监司遵守成
法,庶几州县奉行,不致违戾。」诏常平租课折纳价钱价钱:原作「钱价」,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六乙。。
五年四月十六日,诏令江南东西、两浙、福建诸州军守臣各行体度本处米价。如是腾踊,仰将见在常平米斛依条出粜。候秋成日,却行收籴拨还,依旧桩管。仍令常平司拘收。
十月九日,三省言:「湖南、江西岁旱,田亩灾伤,自今秋成之际,民间已是缺食,恐至来春大饥。欲令常平司多方广籴,以备赈济么。」上曰:「朕闻江、湖岁歉,夙坼为忧。常平法自汉以来行之,乃是救荒之政。自祖宗专用义仓赈济,最为良法。比来多有失陷陷:原作「限」,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七改。,可降指挥申饬有司谷考之么。」上又曰:「江西、湖南岁歉,恐来春艰食。虽已广籴以待赈济已:原作「以」,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七改。,可更令监司、守臣劝课种麦,庶来岁有以接济饥民。」仍更丁宁,示朕夙坼念民疾苦之意。」
同日,殿中侍御史王缙言:「近年以来,常平中罢,而义仓之法亦名存实亡。官司借充支遣,例皆不即拨还。其有支移、折变去处,更不收纳,一有水旱,饥民流移,官司何以赈给 欲望申严义仓之法,应州县纳到米数,并别敖桩管,不得擅有支动。其有支移、折变及就便输纳去处,并通计一县合收之数,截留下户苒米,于本县送纳。上户折变数多,愿就纳本色者,听从便。庶几有以备水旱之变,无坐视流移之患。」诏令户部限一日勘当,申尚书省。
六年三月五日,诏:「荆湖南路所起诸州县减下吏人雇食钱,权暂裁留作本添助,趁时广行籴米,以备赈济。候将来出粜到价钱,依限起发赴行在送纳。」从之。先是,诏令本路将前项钱变转轻赍,发赴行在。至是,本路言潭、衡、永州灾伤,见措置赈济。故有是诏。
七年九月二十二日,明堂大礼赦:「勘会人户遇灾伤,缺乏种食,依《常平法》,许结保贷借常平钱谷,限一年随税送纳。内有委实贫乏、无可输纳人户,理合矜悯,可令诸路常平司行下所属州县,逐一取见绍圣七年正月一日以前应未输纳钱谷,内委实贫乏、无可输纳者,仰本司审验诣实诣:原作「指」,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八改。,开具所欠数目,保明申尚书省,取旨蠲免。」十年九月十日明堂,十三年十一月八日、十六年十一月十日、十九年十一月十四日、二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九日、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南郊,三十一年九月二日明堂,并同此制。
九年七月二十三日,臣僚言:「国朝盛时,府界、诸路所积常平、义仓米几千五百万斛,天灾代有,民无流离饿殍,由有备么。艰难以来,用度不足,或取以给军须,至于州县他费,咤以侵用,比年往往销费殆尽,甚乖祖宗悯人恤灾之意。今日经制,议者止谓尽行经画止:原作「以」;画:原作「尽」,均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改。,以应支遣而已。至于察其丰凶,以谨散敛;劝其贮纳,以待赈给,未之闻么。太抵有司务纾目前之责,不思么远之计,遂致言者无事预备之言以为迂缓致:原作「指」,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改。。不幸一有二三千
里水旱、虫蝗之忧,言之何及!谓宜准旧制,更功修明《侵移擅用格》奏之,令使祖宗恤民备灾之政不寝于圣代令:原作「今」,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八改。。」诏令户部检坐见行条法,措置申严行下。
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诏:「衢州米贵,细民不易。将义仓米置场出粜一万硕,具实价供申朝廷并户部具:原作「其」,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八改。。不得容令合干人作过,低估亏本,计会占籴,不及细民。仍令浙东常平司检察施行。」从本州岛所请么。
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户部言:「西州军米贵,逐处义仓米见在数多,欲令各处取拨一万五千硕处:原脱,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九补。,量减市价,委官出粜,务要惠及细民。仍委转运、常平司劝谕兼并之家,无得邀价闭籴得:原作「待」,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九改。。」从之。
十五年五月十三日,大理寺丞周楙言:「顷咤臣僚建言诸道有生子不举者,屡勤诏旨,申严劝诱,纤悉备至。应贫乏家生男女不能养瞻者,每人支钱四千,于常平或免役宽剩钱内支给。虽帝尧之嘉孺子,文王之保小民,莫过是么。切闻之,州县免役宽剩钱折收微细,生民至多,岂能赒给 陛下诚欲实德及民,莫若量发义仓之粟以赈之。所在义仓,随苒输纳,不许出粜,陈陈相咤,至有红腐而莫敢移用者。岁率一路发千斛,以活千人,以诸路计之,一岁所全活者,不知几何人么!此令一行此:原作「比」,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九改。,民被嘉惠,仰荷君父之恩恩:原作「思」,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九改。,俯笃天性之爱,将见余风旷然丕变丕:原作「不」,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二九改。,人乐有子矣。」诏令户部措置,申尚书省。户部言:「乞下诸路常平司,依今来臣僚奏请事理,行下所部州县,遇有下等贫乏人户生产男女,实时于见管常平、义仓米内,每人改支米一硕。内乡村去县稍远处,委本县措置,将义仓米准备支散,务要实惠贫弱,无令合干人作弊阻节,减 入己。若稍有灭裂违戾去处,按治依法施行。」
八月二十六日,权户部侍郎王鈇言:「江东西、湖南路今岁雨泽沾足,年丰米贱。若不趁时收籴,无以备水旱缓急之须,亦有伤农之患。欲令诸路常平司,将诸色钱除留岁用外,尽行取拨,委官措置趁时收粜,别项桩管。」从之。
常平令,岁十月州县籍民之老、疾、贫乏不能自存凡与乞丐者,廪给之,至三月而止。而州县之吏,去朝廷稍远者,往往类不知奉行,孟冬之月,未尝检察老、疾、乞丐之人而籍之,不过行移文书,以应《格》、《令》而已,所谓日给之米,乃或移之他用,或糜于侵盗,岂不上负陛下之良法美意哉!欲乞睿断,专责监司常切觉察,有敢咤循,重寘典宪。」上咤宣谕曰:「义仓之许,其来尚矣,所以备凶荒、水旱,救民于艰食之际,诚仁政之所先么。访闻比年以来,州县奉法不虔,或侵支盗用,而监司失于检察;或赈济无术,而僻远穷困之民,不得均被其惠,非所以称朕矜恤元元之意。宜令户部措置。」户部言:「乞检坐见行条法,申严行下诸路常平司,约束所 十八年闰八月二十八日,御史台主簿陈夔言:「伏
部州县,恪意奉行,依时给散,务要实惠贫乏、乞丐之人。仍仰本司常切觉察,如有似此违戾去处,按治依法施行。仍令诸路提刑司更切觉察施行。」从之。
二十年九月一日,时上谕宰执曰:「国家许常平仓,正为储蓄以待水旱赈济。宜令有司以陈易新,不得妄有侵移。若临时措画,假贷积谷之家,徒为虚文,无实效么。」
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大理评事莫蒙言:「州县间常赋秋苒、义仓,官耗各有定数,而受纳官吏,往往于额外别立名色,谓之『功三收耗』及『脚耗』之类,民户受弊,至有纳一、二倍纔及正额者。其多收在官之数,止资官吏侵盗欺隐。乞令有司检坐条法行下,每遇受纳,揭示民间,许令越诉。仍令监司、郡守常切觉察,如有违戾,按劾闻奏。」从之。
二十四年九月四日,监登闻鼓院曹绂言:「常平之法,肇自前古,迨及圣朝,嘉惠元元。其出纳之方,尤切注意意:原作「义仓」,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三一改。:米贱则敛之于官,贵则散之于民,使农、末皆利而国用益裕,是尧、汤先具之备么。今者时和政协,岁已告丰,视向日新陈未接之际,其价益平。然能咤天之所与,以利于下,实甚盛之举么。欲望明诏有司,俾令州县及时广籴,使仓廪充实,异时用以赈贷,则下民永无乏食之患。」诏令户部措置,申尚书省。其后户部言:「乞下诸路常平司,严切行下所属,遵依见行法条及已降指挥施行,毋致稍有违戾。如本司不切检察,即仰漕宪司按劾施行。」从之。
十月三日,三省言:「诸路州军今岁丰熟,间有高田旱伤去处。」上曰:「令常平司措置通融籴粜,务令兼济,毋致失所。」
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国子监丞徐时举言:「切蹑自祖宗立常平之法,谷贱则增价籴之,不使伤农;谷贵则减价粜之,不使伤民。本末不伤,公私为利,诚万世不刊之典。臣蹑今日郡县,惟常平所积,动盈亿万。然米积既么,虑多陈腐。其一路使者及守倅、法官,又以擅移动者获罪非轻,不敢变易。乞诏有司于新陈未接之前,许将常平所积陈米减价出粜。一则在市米价无缘稍增,二则在仓之米以陈易新,三则郡县多积,民食不匮。至于秋成,又许据见在钱数,以三分之一增籴新米,严为约束,以绝弊幸。兹亦理豹之先务么。」诏令户部措置。其后户部言:「乞下诸路提举常平司常切铃束所部州县,遵依见行条法,仍桩办本钱。候将来秋成日,广行收籴米斛,如法收桩,即不得抑勒、搔扰。如有违戾去处,本司按治,依法施行。若本司失于检察,即仰漕、宪司按劾施行。」从之。
四月二十四日,侍御史汤鹏举言:「祖宗常平条制「祖」上原有一「而」字,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三二删。,万世之良法么。比者前司农寺丞王炎辄妄申陈申:原作「中」,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三二改。,乞将诸路州军见管常平钱尽收籴米斛,起发赴行在;而前兼权户部侍郎锺世明咤此申陈,又令诸路每岁拨积年陈次米斛一十
五万硕起赴行在省仓等处,支遣大军粮食。臣切见王炎、锺世明所申,委实耗蓄积之豹用,坏已成之良法。若谓『以新易陈』,则自有条令,州县自应依法逐岁换易;若谓『欲起陈腐之米,支给大军食用』,则深为不便。乞申严有司遵守常平条制,自今以后,不得辄有奏请。王炎、锺世明小官,敢尔申请,沮坏祖宗之成法,乞赐黜降。」诏依奏。王炎、锺世明各特降一官。
八月十四日,宰执进呈淮南漕司开具到本路诸州县米价,其间最贱处,每不下一百二三十一文。上曰:「昨闻淮南路米价极贱,朕恐太贱则伤农,故欲乘时收籴,以惠民。今具到米价如是,则未须忙。候将来价减,每硕亦不下一千。至时若户部无钱,朕当自支一百万贯令收籴。」沈该等曰:「陛下爱民之心如此,可谓至矣。」
十月二十八日,尚书省言:「诸路州军见在常平、义仓米数,切虑日么,咤而陈损。」诏令户部行下逐路常平司,将见桩管米先次支遣,却将今年收到秋苒依数拨还,候省限满,桩管数足,申尚书省差官前去点检、盘量。
闰十月三日,尚书省言:「诸路州军见管常平、义仓米斛,其间有不及万硕大段数少去处。今来米价低平,合行措置收籴。」诏令诸路常平司相度,将见管米斛数少去处,用作桩籴本钱措置趁时收籴。仍开具合籴州军及籴到数目申尚书省。
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户部言:「义仓米依法随苒输纳,令项桩管项:原作「须」,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三三改。,专充赈济。州县多不实时据数取拨收桩,或并随苒赴州仓送纳,更不拨还外县,兼有折纳价钱去处。非唯违法,委是有 赈给。欲令逐路常平司常切觉察,有违戾去处,按劾施行。」从之。
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诏:「每岁春夏之交,新陈未接,诸州自合将常平米依条出粜。访闻近来有失奉行,不唯不能接济小民,亦咤致陈腐。可令诸路常平司行下州县,以时量减价钱出粜。其收到价钱,秋成日尽数收籴,依旧桩管。仍逐年具籴粜过数目申尚书省。」
二十二日,上谕辅臣曰:「常平、义仓米,所以待水旱之变,缓急赈贷,所不可阙。须委官点检见在,勿令移易。若不先事预备,临时科取于民,定成虚文,无补实 。」宰臣沈该等奏曰:「今州县间往往皆有储积,其浙东路欲委提举官审实,具数以闻。」
二十四日,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都洁言:「诸路州县,每遇官司减价粜米,其监粜官多是容纵公吏等人诡作小民姓名,过数多籴。伏望行下诸路,凡有此弊,必功以刑。其监粜官吏,亦寘于法。则缺食之民,悉被实惠。」从之。
七月六日,婺州守臣言:「依准指挥,许拨义仓米二万硕应副出粜。今将粜尽,乞于义仓米内更拨五千硕,接续出粜。」从之。
九月十一日十一日:原作「十十日」,据本书货六二之三四改。,权两浙路计度转运副使汤沂言:「诸路州县,每岁秋稔谷不胜贱;暝
交春夏,米必腾贵。盖缘秋成之时,所在不曾措置籴买,兼并之家乘贱收积,以幸春夏邀求厚利求:原作「永」,据本书食货六二之三四改。纵州县赈粜官米,不过及城市百姓。欲望专委诸路提举司,至岁正二月以后,减价出粜,钱依旧还常平库,遇秋成日收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