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467 页/共 1125 页
民稍复业,而户口未广;田野渐辟,而旷土尚多。惟县令最为亲民,此未有赏格可以激劝。今欲下诸路转运司,取见属县已归业人户与耕垦田亩税赋之数,委官审实,注籍申部。如一政内能劝诱人户归业,耕垦田业、添复税租增及一倍,从本州岛保明,申运司审实,保明申省部立定赏格;不及倍者,亦量所增之多寡,递与推赏。其不能劝诱,又致流亡荒废者,罚亦如之。」于是户部言:「增户口、措置垦辟田土,昨承指挥,立定守令岁考增亏格法,至今少有申到赏罚文状。盖缘所立格法轻重不伦,致无激劝用心招集。谓如措置垦辟田土增一分,知州升三季名次,县令却止升半年名次。今来官员陈请,乞立定县令一政内能劝诱民户归业,耕垦田业、添复税租增亏赏罚。本部契勘逐路抛荒田土数多,全籍守令措置招诱人户耕垦,比之兴修农田水利尤重。若不增重赏格,开垦无缘增广。今比拟守令一任招诱措置垦辟田土赏罚格下项项:原作「顷」,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二改。:知州:增谓到任之后管属诸县开垦过见抛荒田土。一千顷,转一官;七百顷,减磨勘三年;五百顷,减磨勘二年。亏谓到任之后,管属诸县见耕种不咤灾伤而致抛荒者。五百顷,展磨勘二年;三百顷,展磨勘一年。知县、县令:增谓到任之后,开垦过见抛荒田土。五百顷,承务郎以上转一官;承直郎以下依条施行。四百顷,承务郎以上减磨勘三年;承直郎以下循一资,仍减磨勘一年,愿以循资当举官者,当举官一员。三百顷,承务郎以上减磨勘二年;承直郎以下循一资,愿以循资当举官者,当举
官一员。二百顷,减磨勘一年半;一百顷,减磨勘一年。亏谓到任之后,见耕种田不咤灾伤而致抛荒者。一百顷,展磨勘一年;每及百顷依此。五十顷,降三季名次;三十顷,降半年名次。一、县令到任日,具着业户口、垦辟田亩、税赋、抛荒田土实数申明,本州岛覆实,保明申转运司,知州到任申转运司准此。转运司保明申尚书户部。一、县令每岁终,具措置招诱垦辟田亩、增添税赋及有无却抛荒田土实数交割付后官,从后官保明申州;州限半月覆实,申转运司;转运司一月,保明申尚书省户部。一、守令若权摄官,据权过月日内开垦田数交(格)[割]。或有抛荒田土,并依正官赏罚。一、今除前项立定赏格外,如有任内于所立格外开垦田土增广数目,并许计数累赏。一、守令措置招诱垦辟田土、增添税赋等,若供具增减不实,及供申违限,乞重立条法施行。如得允当,即乞更下吏、刑部审覆施行。及乞下诸路转运司,取见属县已归业人户、耕垦田亩税赋之数,委官审实注籍讫,先次开具保明申部。」从之。
二十年四月二十七日,左朝奉大夫、新差知庐州吴逵言:「请置力田之科,以重劝农之政,募民就耕淮甸,赏以官资,辟田以广官庄,自今岁始。汉制:计户口置员,则有赏员。今欲以斛斗定赏,必无滥赏。江浙、福建委监司守臣劝诱土豪大姓赴淮南从便开垦田地,实为永么之利。今立定赏格: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田地归官庄者,岁收谷
五百硕,免本户差役一次;七百硕,补进义副尉;八百硕,补不理选限州助教;一千硕,补进武副尉;一千五百硕,补不理选限将仕郎;三千硕,补进义校尉;四千硕,补进武校尉,并作力田出身并作:原无,据《建炎要录》卷一六一补。。其被赏后,再开垦田及元数,许参选如法,理名次在武举特奏名出身之上。已上文武职遇科场,并得赴转运司应举。」从之。
九月十九日,知庐州吴逵札子:「契勘就耕之民以力田赏格开垦田亩,便着籍为管官庄户,虑名系于官,不得自由。欲望将管官庄户只作力田户,其推赏事件,并依元格施行。」从之。
二十二年十月十二日,诏权发遣京西路转运判官兼提刑、提举常平茶盐等公事魏安行特转一官,以前知滁州,开垦荒田二千余顷推恩么。
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户部言:「淮南人户未耕官田,已降指挥:展限三年开垦。今欲下本路州县出暝晓谕人户,将本户内已请射未耕种官田,限二年尽行开垦耕种。如限满有未种田亩,即许诸色人 佃,限实时给付。其京西路若有似此去处,亦乞依此。」从之。
六月十五日,吏、户部言:「荆湖北路见有荒闲田甚多,亦皆膏腴,佃耕者绝少。欲下本路转运司,应干系官等闲田,行下所部州县招诱,不以有无拘碍之人,并许踏逐指射请佃指:原作「措」,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三改。,不限顷亩,给先投状之人。自承佃后,与放免租课五年,其送纳租课、应副牛种等,并依京西路已得指挥施行。仍令四川制置司行下
逐路转运司晓谕,如愿往湖北请佃开垦官田人户,亦仰实时给据,津发前去。其放免租课等,依此施行。守令招诱户口,令本路监司取其能者保明推赏。内有不职之人,按劾取旨责罚责:原作「赏」,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三改。。」从之。
二十九年十二月十六日,直敷文阁、淮南东路转运副使魏安行言:「淮东州县闲田甚多,今欲劝诱民户增广力田,先次条画下项:一、乞将本路招诱到人户先支借口粮,次给农器、牛具、种子,盖造住屋。筭计所直,俟种田见利,立定分数、逐年次第还官。并令州县访闻籍记土豪姓名,乞量立赏格,如能招致耕田人户一百家者,有官人差充部押官,无官人补甲头;招及一百[五十]家者,有官人减二年磨勘,无官人依八资法补守阙进义副尉。每五十家递迁一等。无官人至五百家,补承信郎;五百家,有官人充辖官,无官人令依今来措置补名目人与递迁充部押官,并依效用备官法支破请受,理为资任。及立赏招诱未来之人,有能招诱人户十家、耕田三顷者,支钱四十贯文;一百户、耕田三十顷者,支钱四百贯文;二百五十户、耕田七十五顷者,白身与补进义副尉,不愿就名目者,支钱一千贯文。大率每招到一户、耕田三十亩者,支钱四贯文,以次第增添。一、诸军已拣汰下官兵有愿赴淮东耕田者,乞许径赴本司及所在州军陈状。如系有官资人,借请三月驿料,军兵借三月家粮,差人伴押前来,依出戍体例
日支钱米,候开田收利日旋次住罢。一、劝耕之初,蠲免课子十年。至第五年,只收种子;第六年带还官司。所借粮食等价钱,仍分秋、夏两料送纳料:原作「科」,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四改。。并不收息。还官足日,自为己业。一、耕牛差委有心力人拣择收买,乞于产牛州郡就经总制钱内支。或客牛,听人户拣买,官借价钱。如日后阙牛,许再请或借价钱。其招召客人,欲随人夫多寡,旋修筑圩堰、盖造屋宇、种麻豆粟麦之属,亦可以减省支借。」从之。
十七日,淮南路转运副使、提领营田魏安行言:「欲乞下本路,将十九年以后守令增开到田,取见顷亩申朝廷,依元降指挥推赏。傥有亏减,罚亦如之。信赏必罚,则人知劝沮。」从之。以上《中兴会要》
孝宗隆兴元年九月二十八日隆兴:原作「兴宗」,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四改。,臣僚言:「湖外之地多荒废不耕,欲定垦田广狭,以为两路守令黜陟之法。其新垦田与蠲免夏、秋税役五年。」户部勘会:「人户请佃闲田,自有放免年限,其守令招诱垦辟,亦皆立定赏罚格。自今欲下两浙转运司,依已降指挥施行外,仍令每岁取责州县增垦荒田之数,置籍驱考,保明申朝廷。」从之。
干道二年五月六日,臣僚言:「两淮膏腴之田皆为品官及形势之家占佃,既不施种,遂成荒田。乞自今如经五年不耕者,许民户并诸军屯田指射,官为给据耕种。」从之。
三年九月二十五日,权发遣和州主管淮西安抚司公事胡昉言:「昨本路帅臣吴逵于绍兴二十年申请招诱江浙、福建豪民至本路
从便请佃荒田,据所收以十分之一输官。三年之后,岁增一分,至五分而止。中缘兵火蠲放,至今岁再行起索。乞将上项租课拨付本司,充激犒民社支用。」从之。
四年二月二十九日,知鄂州李椿言:「本州岛荒田甚多,往岁间有开垦者,缘官即起税,遂致逃亡。乞募人请佃,与免三年六料税赋免:原脱,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四补。,三年之外,以三之一输官。所佃之田,给为己业,至六年递增一分,九年然后全输。或元业人有归业者,别给荒田耕种。」从之。
五月一日,湖北运副杨民望言:「诸州荒田多无人开耕,间有承佃之家尽力垦辟,往往为人告讦,称有侵冒顷亩,官司从而追纳积年税租,遂致失所。乞自今后遇有亲耕之人,止催纳当年租税,日前者并与蠲放。」从之。
五年正月十九日,诏新除大理正徐子寅措置两淮官田。子寅条具下项:「一、乞先往楚州督促守令置造农具、屋宇,给散耕牛、种粮,就二月内开垦。俟一州毕,即往以次诸州依此措置。二、合置买牛具,乞支降会子二万贯。俟用毕,即申朝廷再行给降,接续支遣。三、今来楚州三阳、宝应县归正人愿请佃者许四百余名,合用耕牛、 木(巴)、锹镢、石辘、轴木、勒泽、踏水车之属,乞札下淮东安抚司预办耕牛,并委楚州计置合用钱数付诸县知县置造上件农器。俟本所到日原「本」下衍「日」字,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五删。,同知县摽拨田段。如官吏违慢,具姓名申朝廷行遣。」从之。
同日,徐子寅言:「两淮膏腴之田多为官户及管军
官并州县公吏诡名请佃,更不开垦,遂致荒闲。乞限一年令见佃人耕种。如限满不耕,拘收入官,别行给佃。」从之。
六月三日,淮南转运司言:「向缘兵火,民多逃移,蒙朝廷招诱归业,例以归认田土,画时给付。多有功占亩步,虽立限许令自陈,愚民惧增税课,不即陈首。今已限满,若遽许人 佃,缘其间亦有无力耕种之人。乞除官户公吏之家,更展限一年。」从之。
十一月二日,徐子寅言:「被旨劝谕归正人置庄耕种,皆流离之人,开垦之初,全在守令抚恤。今闻或有追扰,拘纳课子,或咤踏田,辄行收禁。乞自今许被扰人于措置官田所陈诉,具姓名闻奏。」从之。
六年正月十四日,太府少卿总领淮西江东钱粮兼提领屯田叶衡言:「合肥濒湖有圩田四十里,旧为沃孀,么废垦辟。今若募民以耕,可得谷数十万斛。蠲其租税,俟二三岁后阡陌既成,然后仿历阳、柘 营田,官私各收其半。」从之。
三月二日,三省言:「两浙闲田见今募民开垦,以为守令殿最,岁终具数申安抚司核实。其募到力田为首之人,乞优与推赏若补转官资、减免赋役之类。」从之。
六月十三日,户部侍郎、江浙荆湖淮广福建等路都大发运使史正志言:「浙西诸县营田除秀州嘉兴县未报外,计一百五十八万三千余亩。数内人户未佃五十七万二千八百余亩,未开耕田五万四百余亩开:原作「闻」,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五改。,并逃移事故田一十三万九千八百余亩,总计七十六
万三千余亩。若召人承佃,可收稻麦一十二万硕。其未耕之田,不审有无措置,及逃移田有无归业之人,未佃田或已有人承佃 窃虑上户冒占,不纳租课。乞从本司委逐州通判亲诣诸县检视,如有隐匿不输官租,限百日自陈,仍旧承佃,自今年起理租课。若违限不首,依条拘入官。」诏陈首限半年,余依所请施行。
七年四月四日,知泰州徐子寅言:「近措置两淮民户功占宽剩田,今乞再限一季,许令自首首:原作「守」,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六改。,别给据为己业。如限满不首,许人 佃。或愿借耕牛者,令诸州应副,估元价,均以五年还官。」从之。
六月三十日,新除淮南运判向士伟言:「两淮田亩荒芜,愿耕之民多非土著,当请射之初,未暇会计亩步,积以岁月,尽力垦辟,方稍获利。比来州县以其不无宽剩之数,再行括责,复增征敛,甚非抚字惠养之意。乞申敕两淮州县,民户有增垦田,今年止令输纳旧税年:原作「春」,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六改。,不得创有增添。」从之。
八月二十八日,知泰州李东言:「泰州田计二百余顷,今欲置买牛具、桩办种粮,人户请佃一顷,与借给耕牛一头,及农具、种粮随田多寡假贷,计元价均以五年还官,更不收息。依元降指挥,次边州县免五年十料租课。如限满,合行起纳课子,每亩乞减作三升。三年之内不逋官课,印给为永业,改输正税。」从之。
十月七日,诏淮东路帅、漕臣:「将诸州具到系官荒田,委守令招召人户种莳二麦,官为借种。其人户请佃未耕者,
亦仰劝谕,尽行布种。具已种顷亩申三省、枢密院,岁终,差官核实取旨,殿最赏罚。淮西路依此施行。」先是,淮东安抚司具到系官荒田:真州:三百七十四顷五十亩;扬州:五十二顷九十一亩;通州:一百一顷八十一亩;泰州:二万一千二百四十八顷四十五亩;楚州:四千四百二十三顷八十六亩;滁州:一百五十九顷四十五亩;高邮军:一千一百六十九顷一十三亩;盱眙军:一百四十一顷三十四亩。人户请佃在户未耕荒田:真州真:原作「直」,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六改。:一百三十五顷七十一亩;扬州:九十三顷;通州:六十九顷一十八亩;泰州:三百三十九顷一十五亩;楚州:三千六百九十七顷三十三亩;滁州:二百三十七顷七十七亩;高邮军:七百六十三顷三十八亩;盱眙军:二千一百二十一顷一十三亩。故有是命。
八年正月二十一日,淮东提举措置两淮官田徐子寅言:「准批下臣僚札子:乞将两淮有主田园宽限令耕令:原作「今」,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六改。,不许 夺。契勘两淮之田旧多荒芜,近来民渐归业,止缘人牛未办,遂致功占。非假岁月开垦,遽许人 佃,将见豪势之家侵渔争扰,民受其弊。今欲令两淮诸州自干道八年为始,将各户荒田每岁开耕二分,限以五年。如限外尚有未耕未:原作「木」,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六改。,许人 佃;所开田与免五年课子税租。」从之。
三月十六日,徐子寅言:「近劝谕归正人一千五百八十人,于楚州宝应、山阳、淮阴县、高邮军高邮县、盱眙军天长、盱眙县、扬州江都县、泰州
海陵县界共置五十四庄,并给付耕牛、农具、粮种,开垦田亩。已蒙朝廷行下,委逐县知县躬亲究实,已见就绪。今乞将官田所结局,其合行事件,并拨隶常平司。」从之。
四月二十日,知江陵府松滋县滕琛言:「乞将湖北人户所请已归业人开荒田限三年不耕,许人 佃,与免三年六料租税。其见存主户有开垦顷亩过数,许其自增租税,他人不许 佃。」诏下湖北转运司相度。据本司申:「已降指挥:应见佃荒田之家,如有开辟过数,止令输纳旧税,更不通计。其妄执契书告讦之人,官司不得受理。仍限二年,若限满,已耕地系属本户外,其不耕之田许外人请射为业。滕琛所请,有碍前旨。」诏送户部看详。既而户部申:「湖北漕臣欲将功占田亩以二年为限,缘今来已是过满,乞下本路更与展限半年。如违,许人 佃。」从之。
六月十四日,诏诸安丰军寿春诸:本书食货六一之八七作「将」,义长。、安丰等县荒闲田一百八十七顷三亩给付归正人二百一十七户开耕,自干道九年为始,与免课子十年。
七月十五日,权知庐州兼提领屯田赵善俊言:「淮甸之民请佃田亩,多有功占,每占一二十顷至及百顷者,缘无苒税,故能么占,其实无力耕垦,遂致流移归正人请射不行。则是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开垦田:原作「力」,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七改。。朝廷曾限半年限:原作「见」,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七改。,许人户陈首,未几,又限以五年,缘此愈见执占。欲望寝罢再限五年指挥,许官司分拨功占田亩与流移归正人从便请
佃。」诏赵善俊开具人户功占田亩数目申三省、枢密院。
九年正月十八日,资政殿学士、新知扬州王之奇言扬:原作「杨」,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六七改。:「淮上之田例多荒弃,昨绍兴二十年尝置力田之科,募民就耕,赏以官资。当时止计斛斗定赏,是以应募人少。今欲令诸路州县劝谕土豪并户户:原作「并户」,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七删。、拣汰离军及诸色人,并许经安抚司指占荒田,据顷亩定赏。俟耕种日,与书填给付。若一年所耕不及其半,与二年不能尽耕,即行拘收付身毁抹。且以垦田一千顷为率,据每岁合用种粮、农器、牛具、屋宇之数预申朝廷关拨。内补官人与作力田出身,理为官户。应开耕荒田将来收成日,除合桩留次年种子外,官与均分。凡田一千顷,岁收稻二十万硕,每硕价钱约一贯五百文百:原作「伯」,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七改。,计三十万贯,谩官者一十五万贯谩:疑误。,所用官诰付身计一百二十二道,内迪功郎二道,承信郎十道,进义校尉三十道,进武校尉二十道,共六十二道。元有立定价钱计一十三万二千贯文,比之官中出卖立名官告绫纸之数,其所得尚为有余。更有下班祗应、守阙进义副尉各二十道,共六十道,系是书填元有借补官之人,即无立定价钱。今欲令耕田八顷者,补进义校尉;十顷,补进武校尉;二十顷,补承信郎;四十顷,补迪功郎。已上并自耕种日先次书填给付,理为入仕月日。文臣即以力田所(进)[准]备差使、武臣即以指使系衔,从安抚司保明,申朝廷给降差札,理为资任。候初收
成日,依本等支破券钱。如及十年,愿参部注授者听。每岁终,具耕过顷亩所收子利数目,经所属次第保明,申力田所批书。如不及十年,托故解罢,到部日,依进纳人例施行;不及五年,即不许到部。其所补官人,令吏部预行籍记姓名。至如借补名目,比之创开田人,自合量减顷亩,今欲令借补守阙进义副尉每人开田三顷;进义副尉五顷,下班祗应,六顷。缘初年难办牛具,兼淮南难得竹木,客户所居屋宇亦难就绪,欲乞支降官会十万贯,并客户逐月借支工食稻子六硕,以半年计之,共三万六千硕。乞于两淮转运司今后营田米斛内支借,仍乞二年四料除还。」诏依,内会子令左藏库给降。其后中书门下言:「两浙荒田已给降空名官诰绫纸,立定顷亩,劝谕人户开耕,更书填补授官资。访闻应募之家意在希赏,多隐匿已耕熟田,一概作荒田陈乞补授,理宜约束。」诏王之奇取责应募之人各开具愿耕田亩及有无功括熟田在内,委官逐一检实,仍将已应募人并顷亩开具尚书省。
闰正月十四日,宰臣梁克家等奏:「访闻淮民佃田,所以周旋虏寇之间,冒死不顾者,正利原占宽余之数,兼其俗耕耨卤莽,所占虽多,所入极少。日来累降指挥展限,今若限满,许人 佃佃:原作「田」,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八改。,则元主骤有失业之困么。」上曰:「两淮召募开垦,止许就未耕荒田之地,不得 佃。」
十七日,诏王之奇约束州县,自今不许诸色人将
农民已耕之田妄行侵夺。如归正人有未着业,仰将无人指占田亩分拨给付,依例支借牛具、粮种。
三月二十四日,诏胡与可将淮南安抚司已书填力田官告等六十三道先次取见姓名及所耕顷亩,并借支官会、稻子,开具申尚书省。
干道九年七月七日,臣僚上言:「近者胡与可核实两淮力田之数,王之奇凡用朝廷迪功郎、承信郎等官告绫纸补官者九十一人,用钱五万四千七百余贯,稻子八千余硕,止开耕到田九十二顷,比合开耕之数不及十分之一。昨来之奇急于功利,欺罔朝廷,有投状者,更不勘会诣实,即望风补授官资授:原作「投」,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八改。,支与钱谷,至今有不曾开耕一亩者甚众,有开三五亩、七亩、十亩而止者,视之有同儿戏,虽三尺之童,无不窃笑者。」之奇竟罢复职指挥。
五月八日,中书、门下言:「两淮应募耕种荒田之人,元降指挥,若一年耕种不及其半,或二年不能尽种,即行拘收付身毁抹。今欲展作三年。所收子利除桩种子外,官与耕种人均分。今欲令官中止取四分。所借牛具、粮食,元令二年四料除还,今欲展作三年六料。」并从之。
十一月十七日,诏:「淮东应募力田已补官归正贫乏,无力耕种,可将元借钱谷特与蠲免。其补官告命愿缴纳者听。」以上《干道会要》以:原阙,据本书食货六一之八八补。。
淳熙元年五月二十一日,诏湖北路:「凡户绝逃田、没官田产并营田等,并依两淮、京西路免出卖。其未耕荒田,仰招诱民户承佃开垦,不得咤而科扰。」以本路安抚曾逮言:「营田不可出卖,利害尤明。盖一顷岁收谷八十余硕,若出卖价钱,止五十缗,不可以五十缗目前之利而失八十斛每岁之入。」故有是诏。
七月二十三日,臣僚言:「湖北系官荒田许人指佃,其间多有广指四至,不限顷亩,力既不及,荒闲甚多。乞将已佃人户元指四至未行耕垦、虚占在户者,立限许人指佃。」诏立限一年。
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南郊赦:「两浙民户将己业土山开垦成田,昨干道七年运司一时措置,增收苒税。缘已有本色税额,系是重迭,可将增收数目并与蠲放。其有当时被人陈告夺业充赏者,亦与改正,追还元主。」自[后]郊赦同
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抚州申:「诸县比年间有力田之人,以本户陆地起垦成田。其地元于经界已载税赋,乡民如其收利,兴词告讦,谓之隐匿田税。县道利之,便以邻田为则,收纽苒课,徒资县用,在于省额,初无所增。」户部言:「郊祀赦文已将两浙民户己业土山开垦成田、增收苒税并与蠲放,缘赦书无『诸路准此』之文,今欲下江西转运司,依两浙路照赦蠲放。」从之。
四年八月二十五日,臣僚言:「两淮顽民与归正人请佃荒田,方给据,即
行出卖,未几,又复陈状请佃,良民每苦其攘夺。乞自今两淮请佃之田,止本家耕作,不许转行典卖。」从之。
五年七月十二日,诏:「自今湖北见佃人户开垦荒田,依干道七年三月三十日指挥,祗令输纳旧税,更不通检。其有妄执契书告讦,官司不得受理。若功占顷亩,未悉开垦,自今降指挥日,以二年为限,限满不能遍耕,官司拘作营田。逐年所降增税 佃指挥,更不施行。」
十一月十一日,诏:「浙西州县人户自今于积水官、荒田内种植稻苒,许经官陈诉亩步,起理二税。」以臣寮言:「村人已施工力,为豪户告首争占」故么。
十二月十一日,诏:「金州开垦荒田,可特与免十年租税。」从知州陈达善请么。
六年五月十八日,浙西提举颜师鲁言:「田野日辟,治世盛事。今乡民于自己硗确之地开垦,以成田亩,或未能自陈起租税,而为人首。闻官司以盗耕种法,罪之,将何以劝力田者 乞止令打量亩步,参照契簿内元业等则起立税租,毋得引用。盗耕种法辄夺而予他人。」从之。
六月二十七日,广西经略刘焞言:「本路荒田甚多,缘人户请射耕佃,二三年间,垦辟方就绪,忽元业人执契归业,一旦给还,更不问所施工力,是致民间不敢请耕。今乞将请佃人户管业之后,有元业主陈乞归业,即依元亩数别给荒田,听令为业。」从之。
十一月十一日,诏:「诸路人户开垦陆地为水田者,不许作隐匿税租告讦。」从江西运副钱佃请么。
九年五月九日,秘书省著作郎
袁枢言:「两淮地广人少,豪民所占之数不知其几,力不能垦,则废为荒墟。他郡之民或欲请佃,则彼以疆畎为词,郡县无以谷考,终不能予夺。乞令两淮州县取民户见输之课,计其多寡,分画疆畎,而立契券,随亩增租,以其余给与佃人,庶革广占之患。」从之。
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湖广总领赵彦逾、京西安抚高夔、运判兼提刑提举刘敦义言:「近委襄阳通判朱佾躬亲诣木渠下审实,取见民户共实管田九百一十四顷二十三亩有奇,契据分书税苒户帖内田共一百八十一顷三十九亩有奇,功占(共田)[田共]七百三十二顷八十三亩有奇。奉旨:令将功占田亩同共相度合作如何措置闻奏。契勘前项功占田缘人户开耕年深,么施工力,若一 起纳二税,窃虑咤此增添差役、诸色科敷,吏缘为奸,民受其弊。况本路极边土旷,民力未裕,开耕卤莽,计一岁一亩所收,以高下相乘除,不过六七斗。今乞将见括出田,每一亩夏收麦租三升,秋收粳粟三升,每亩岁收六升,一岁共收租子四千三百九十七石有奇,夏、秋两料拨隶屯田拘收桩管。所收租视古什一之法,取民有制,亦为优裕。异时民力富足,耕垦如法,增收租子,可以(此)[比]类施行。」从之。
光宗绍熙二年三月二十四日,户部言:「安丰军奏乞展限,许令人户首并功占田亩等事。本部窃详,欲自绍熙二年为始,照人户昨来情愿增展之意,再与立
限,以三年为约。谓如有荒田三百亩之家,每年令限耕一百亩,至次年又增一百亩。如此三年,则三百亩之田可以 耕。其余田数皆以此为例,自绍熙二年为始,至绍熙四年终,须管耕 。至时开耕不 ,许人陈告请佃。所有课子却照三分之例,每年增纳一分。乞自今年为始。应有荒田之家,尽实陈首,批凿契据,置籍在官,照应催耕施行。如见占田人元给公据自有四至,若四至之外宽剩田土衮同功套,使无田之人不得请射,官中置籍,自可咤而谷考,刷取各人公据。四至以外田土,许人请佃。」从之。
十一月二十七日,南郊赦:「两浙民户将己业土山施用工力,开垦成田,昨干道七年运司一时措置增收白田苒税。缘已有本色税额,可将增收数目并与蠲放。其有当时被人陈告夺业充赏者,亦与改正,追还元主。」
宁宗庆元元年二月一日,诏:「两浙转运司行下所部州县,委自守令专切措置,将系官荒田召人耕种,权免收课子五年。其种子、牛具并逐月合用粮食,并从官给借。候将来秋熟日,具数申取朝廷指挥,作料次逐旋理纳。如有已请未耕之田,亦仰劝谕有田之家募人耕垦,多方存恤;其合分子利,并依逐乡体例施行。余依已降指挥,候岁终,考较守令劝谕开垦田亩数目多者,令本司保明推赏。」
四年八月二十九日,臣僚言:「二广之地广袤数千里,良田多为豪猾之所冒占,力不能种。
湖北路平原沃孀十居六七,占者不耕,耕者复相攘夺,故农民多散于末作。淮西安丰军田之荒闲者,视光、濠为尤多,功占之家与吏为市,故功占虽多,而力所不逮。乞特降指挥,令逐处州县各籍其荒田,措置劝诱,召人开荒耕垦;豪滑之冒占侵欺者,如不能耕,许其自首,尽籍于官,召人承佃耕种。如愿种之人贫困无力者,许召保识官借种粮。候秋熟日,量其多寡,每年宽限逐旋纳还。仍随其地利之肥硗,用力之深浅,复其租、役三年或五年。州县功意抚摩,豪猾不得侵扰。」从之。
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臣僚言:「沿淮之境,闲田旷土,豪民上户凭陵占据,皆绍兴经界之所不功,官司簿籍之所不载。贫困游手之民欲得寸田尺土,服垦垦辟此句疑有误。,受制于豪民,不容耕佃。乞下两淮漕臣,令 下管内州县,如民间已经官请据给到田段,除见耕佃外,有荒田尽行责括,计其步亩多寡,限其岁月远近,使之招召贫民垦辟。若过期仍旧荒废,空占在户,则许人投状承佃,官给照凭,与依条免三年之税租。仍更酌宽之(之)一二年,得以偿其锄耰种粮之费,然后量收其赋。仍令两淮州县每岁开具垦田人户申漕司,类申省部,俾核其实,以是为守令之殿最。」从之。
开禧三年六月二十四日,诏:「内平江府进册外未保明田七万三千余亩,委胡元衡更切契勘截日终已、未围裹成田顷亩,有无重迭互争冒占之数,及
取索干照审验系在进册前后出给,逐一从实开具保明,申尚书省。」从臣僚之请么。先是,臣僚言:嘉禾、湖州、平江增围数当与元降指挥不同,及形势、豪富人户功围收赎争竞等弊,故有是命。
嘉定二年正月十五日,尚书礼部侍郎兼侍讲许奕等言:「考订到知湖州王炎奏:『本州岛境内修筑堤岸,变草荡为新田者凡十万亩,亩收三石,则一岁增米三十万硕。前日朝旨,决其堤岸而毁之,则一岁损米三十万石。今既许其修筑,复为新田,然必亩纳一石,然后官始给据。夫先纳米后给据,此富民之利,贫民不便么。不若候其修筑毕工,种艺有收,然后亩纳一石。又况草荡不同,有在官之弃地,有人户之己业。围官荡以为田,责其纳米,彼固无词。若系己业,修筑成田,前日坏之,今日葺之,倍有劳费,亦先纳米而后给据,则取之无名。乞下浙西诸州核实官荡、己产,分为二等,不一 责其纳米,而品官之家,限定顷亩,不许多占,庶几稍优贫民。』奕等考订围田纳米,人亦便之,适此歉岁,艰于输纳,反以为病。欲下浙西诸州核实丰歉,以为缓急。如是歉处,宽展期限,要于必取,特有迟速尔。品官之家,限定顷亩,尤为允当,并乞施行。」从之。
四年正月四日,权知楚州王益祥言:「宝应、盐城县管下地分,村保根括到无主水陆田约一千余顷。欲从本州岛县乡例,召募佃客耕种作营田。所有合用牛只、农具、种粮、什物等,共约官会一十四万一千七百五十贯文,预备粮米在数外。
上件合用钱物等,恐官中所费为数浩瀚,卒难措办。近来亦间有人户陈乞请佃,本州岛未曾差官打量亩步,亦不敢擅行给佃。或且从和州体例,与人户借种一年,官司为之籍记顷亩数目,候今秋成,别听指挥,庶几不致荒闲田土。」既而检正都司拟到嘉定二年和州申:「乞以军庄退下屯田通计四百余顷,召人耕佃,系是本州岛自备粮种给散,不曾陈乞给降本钱。递年官收租米五千石,于公私俱为简便。今楚州管下有田约一千余顷,正合比仿和州体例施行。所据本州岛乞本钱数目,难以尽行给降。但以本州岛申到上件田段曾经时暂荒白,若不量与支降本钱,又恐不能措办。欲令楚州将见今荒闲田段,且行召人户耕种。其合用农具种粮等本钱,令礼部给降度牒九十道付本州岛,每道作八百贯径自变卖,以充支遣,作急措置,无致失时。限两月具已召人承种田亩数目并的实岁收租米数目申尚书省。」从之。
二十九日,左司谏郑昭先言:「窃惟两淮、荆襄,实今日藩篱捍蔽之地,淮东如三阳、滁阳,淮西如濠梁、安丰,荆襄如德安、信阳等郡,流离之民,未尽复业,闲土旷土,不可以亩计。乞(严)[申]严两淮郡守三年为任之制,勿数更易,乘此麦熟,俾之招集流移,耕垦荒地。或借之种粮,或宽其租赋,以垦田之多寡,为守令之殿最。异时户口增衍者,则增秩赐金,旌擢其材;或户口减耗,田野不辟者,必议责罚。
仍委监司(放)[考]核其实,以防伪增之弊。」从之。
十六年十一月五日,太常少卿魏了翁言:「窃闻四川制置司措置利州路管屯田,委监司分任其责,见已置局经理。然臣窃谓有屯田、垦田,二者相近而不同,垦田者何 大兵之后,田多荒莱,如诸路有闲田,寺蹑有常住,皆广行招诱,使人开垦复业,则耕获之实效,往往多于屯田。盖并边之地,么荒不耕则谷贵,贵则民散,散则兵弱;必地辟耕广则谷贱,贱则人聚,聚则兵强。此理必然,惟毋责屯田之虚名,而先究垦田之实利。臣请试陈今日垦田,如利之西路,则皂郊之内湫池诸谷,水关之内崖石诸镇,利之东路,则洋川之内青座、华阳,凤集之内盘车诸岭,大率昔为膏腴,今成荒弃。至于金州近里,亦多有之。其田去虏或百里,或二三百里,有高山大陵之险可据,有原堡兵戌之援可恃,亦有贼骑从来所不曾至之处。若更得土豪之助,则指日可成。今闻三路土豪之为忠义者,有愿自备费用,自治农器,自办耕牛,自用土人,各随便利,趁时开垦,及秋布种。其间亦有愿略资官司给助者,亦自不多。若听其施工,略计所耕可数千顷,则明年此时,便收地利。纵官未立额,或量行输租,其巘裕兵民,使食贱粟,比之顷岁人苦斛贵,官苦籴贵,其为利害,岂不相绝 况耕田之民,又皆可用之兵,不数年间,边食既丰,兵丁亦足。万(有一)[一有]警,呼吸成聚,家自为守,人自为战,比
于仓卒遣兵戍守,亦万不侔。则虽无屯田之实,亦无养兵之费,而又可巘制骄蹇之兵,不惟不畏残虏,亦可不畏他盗。积以岁月,则今之垦田又可为后之屯田,今之耕夫可为后之精兵,为蜀永图,无出于此!比者关外连岁荒歉,今年荞麦大熟,边民无里外,咸知耕播之利。闻朝廷指挥(日下)[下日],西和一带愿耕者云合风偃,动以千数。人心若此,何可失么!乞申命四川制置司据目今已行,就令利路提转司咤人心欲为之机,抚天时难失之运,先选用土豪,渐渐耕垦细民所不能垦之田,则一寸有一寸之功,一日则有一日之利,皆实效么。」从之。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六 经 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