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402 页/共 1125 页
十六日,主管建康府行宫大内匙锁邓言:「行宫八作司营屋斜倾,乞下建康府并江东转运司同共修盖。」从之。
十五年正月二十一日,权发遣福建路兵马钤辖郑康孙言:「乞下诸州,将营房倒损阙少去处,悉令添造修葺,将在外兵卒拘收入营。」从之。
十六年正月二十六日,枢密院进呈知荆门军王铢奏:「本军创建义勇甲仗库瓦屋五十一间,又创盖厢禁军寨屋四十一间。」上曰:「王铢如此,亦不可不赏,可特减二年磨勘。」
绍熙元年二月十一日,知建康府章森言:「本府钤辖司东南第五将兵马司见管厢、禁军三千五百一人。内禁军一千人,拨充安抚司亲兵,自淳熙二年刘珙措置营屋作两寨居止,附大军入教,目今事艺稍似精熟外,其余皆无纪律。盖缘诸军徒有营基,初无营寨,散居四外,虽有队伍,难于结集,逐时教阅,遂成虚文,实为军政之害。本府已差官逐一相视,将诸营基址尽复其旧,取效御前屯驻营寨规模,创立屋宇,庶得军伍屯聚,知其戎律,朝夕训练,易于督责。见行标拨诸军逐旋(选)[迁]入居止。」诏:「章森令学士院降诏奖谕,监造官徐文度、韩历各特减二年磨勘。」
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诏:「镇江大军寨屋窄狭,深虑军人居止未便,令韩彦古家将见赁地段标拨付本军都统司,添盖寨屋七百间。其赁地钱依数交还,候毕工,差官核实。合用木植、物料钱,令淮东总领所先次
依数支降。」
五年三月十一日,诏:「庐州支拨铁钱、交子共五万贯文,添造本州岛屯戍建康都统司官兵寨屋八百二十一间。毕工日,开具出豁,申朝廷施行。」
庆元五年十二月二日,臣僚言:「诸州军兵各有营房。近年因循不葺,旋至圮坏,其地多为豪贵请佃,军兵遂至赁屋以居。乞下诸路提刑司,督责州郡,限半年修盖营屋,委官验察,违者按劾。」诏诸路州军,如委有阙少营房及损坏去处,随宜修盖,拘收军兵居止,不得因而大破官钱。候盖造毕,具申监司核实,保明申尚书省。
嘉泰三年十月十一日,荆湖北路兵马钤辖张舜臣言:「九江上游之地,控扼险要。禁军旧皆营居,今则室庐圮坏,散处于外。每遇教阅,莫能点集。器仗之属,必须特加磨砺。今既散居,临时关请,则有不及之忧;预先给付,则有不测之患;况彼请给有限,僦居廛市,衣食必阙。乞令州郡计置营舍,无使散处。」诏依。随宜措置,不得科扰。
开禧二年四月十五日,知隆兴府、江西安抚施康年言:「隆兴府所管厢、禁军计一十五指挥,除团结拣中禁军一千人见有营寨居止外,有不系拣中禁军并厢军,旧来各有营分,缘自建炎兵火之后,尽为废地。诸军散居民间,虽有管营军头等人名曰部辖,实不相统。向来帅守非无意于修废,往往窘于用度,不敢过而问焉。取会诸营见管人数,合造屋一千五百八十六间,会约人工、物料钱二万
五千余缗、米七百余石。本府财赋岁入有限,委难悉办。伏望朝廷以今来会约到工料、钱米,许于本府见桩管钱内应副一半,其余本府自行那容支遣。」诏令本府于交割钱内取拨会子一万贯,专充盖造寨屋支用,务要如法,毋致灭裂。
嘉定五年二月十二日,臣僚言:「仰惟圣朝,规模宏远,诸州置立禁军,有什五,有队长,统于帅司,隶于州籍,厚其稍廪以代其耕,雄其营栅以安其处。一则责其教阅,以备不虞;二则不使与平民散处,易于关防也。臣顷以钤戎职事,每岁两诣诸郡按阅,窃见营寨多致倾圮,主兵之吏恬不加意,而州郡又视为故常,至使军旅僦居市廛,与民无异。其患有二:一则军民杂处,多有凭借伍符因而屠沽赌博,陵轹细民。既无门禁关防,合干军头何由禁戢 深为民患,诚不可忽。一则州郡之间,或有盗贼风烛,卒伍之众,星分异处,卒难鸠集。乞行下诸路州军,常切检视营屋,如有倾坏,随即修治。照所管军头拘收入营,不许仍前在外居止。仍委帅司严行觉察。」从之。
十一月二十日,南郊赦:「嘉定五年二月十二日指挥行下诸路州军,常切检视禁军营屋,如有倾坏,随即修治。窃虑州县视为文具,不与修葺,仰守臣常切差官检视,岁具修过数目申安抚司照会。如违,许安抚司觉察以闻。」
十三年三月七日,诏:「镇江府于令项寄桩交会内支拨会子五千贯,黄州充桩管米内
支取五百石,付知黄州、淮西提刑何大节,专充起盖寨屋一千间工物、食口之费。」以本州岛增募敢死军一千人故也。
十四年九月十日明堂赦:「嘉定五年三月十三日指挥,行下诸路州军,常切检视禁军营屋,如有倾坏,随即修治。窃虑州县视为文具,不与修葺,仰守臣常切差官检视,岁具修过数目申安抚司照会。如违,许安抚司觉察闻奏。具诸处屯戍军兵营屋,仰主帅一体施行。」
兵 宋会要辑稿 兵七 亲 征
宋会要辑稿 兵七
亲征
太祖建隆元年四月十四日,昭义军节度李筠叛。五月十九日,内出手诏曰:「朕仰膺天眷,肇启皇图,念可畏之非民,敢无名而动众 李筠不知天命,犯我王诛,弃带河砺岳之恩,为干纪乱常之事,已行攻讨,即俟荡平。当九夏之炎蒸,念六师之劳苦,深居宫阙,情所难安,当议省巡,用申慰抚。朕取此月内暂幸军前,所司供须供须:原作「借顿,」据《宋大诏令集》卷二四四改。,务从俭约;郡国长吏,不得擅赴行在;两京留守官起居表章,传置以闻。勿令劳扰,以称朕意。」
二十四日,次荥阳,西京留守向拱、河阳节度使赵晁来朝。太祖召拱与语,拱曰:「李筠逆节久露,兵势渐盛,陛下宜速济大河,历太行,乘其未集而击之,平贼必矣。若稽浃旬,臣恐贼锋益炽,攻之难力矣。」帝深然之。
三十日,王师环其城,龙捷军使王廷鲁率所部兵自昭义来归。
六月一日,车驾傅泽州城下,命诸军攻之。初,吐浑府都留后汾州团练使五金德帅所部从筠至,与王师接战,兵大败,奔潞州。及帝围泽州,金德大惧,率亲信数十人斩关而出,归于行在。
十三日,帝率卫兵急攻贼垒。巳时(援)[拔]之,获伪宰相卫融,诏释其罪。筠赴火而死。十七〔日〕,车驾北伐潞州。十九日,其子守节举城迎降,诏释其罪,赐袭衣、鞍马以抚之。是日,帝入潞州,宴从官于行宫,守节与焉。
二十二日,升单州为团练,以
守节为使,余伪官 顺者皆优录之。
二十三日,赦:「应行营将士,并与优给;没王事者,录其子孙;无子孙者,给其家粮廪二年;十将已上,仍加等赠官。」
七月十日,车驾至自泽、潞。
九月,扬州李重进叛扬:原作「杨」,据《宋大诏令集》卷一四四改。下同。。
十月二十
一日,内降手诏曰:「朕以叛臣负国,凶党婴城,劳将帅以征行,救生灵之涂炭。重念蒙犯霜露,跋涉山川,将亲示于抚巡,须暂离于京阙。朕取今月内幸扬州。凡所供须,务令省约,方期靖乱靖:原作「静」,据右引改。,无至劳人。余依征泽、潞诏书从事。」先是,帝谓侍臣曰:「朕于周室旧臣,无所猜问,但重进不体朕心,自怀反侧。今既远劳师旅,须自抚巡。」故下诏焉。
二十四日,车驾南征。
二十七日,次宋州。时城中军有戍扬州者,父母妻子颇怀疑惧,分命中使就抚之。
十一月八日,次泗州。命诸军陆行而进。
十一日,次大仪顿大仪顿:《长编》卷一记作「大义驿,」而《元丰九域志》卷五以「大仪」为江都七镇之一。,前军都总管石守信遣驰骑上言:「扬州破在顷刻,请速临幸。」帝览奏,径至城下,并兵攻之,寻拔其城。重进拥其家属登于城东楼,纵火自焚。重进兄深州刺史重兴闻其叛,自刭而死;弟解州刺史重赞及其子尚食使延福并戮于市。扬州平,帝驻跸西南隅,阅逆党,诛数百人。赈给扬州民米,人一斛人:原无,据《长编》卷一补。,十岁以下半之,为重进逼胁隶军籍者赐衣屦遣之。又诏:「扬州城下役夫有死于矢石者,人给绢三匹,复其家。」
三年二月九日,以宣徽北院使李处耘权知扬州。
十二月二十二日,车驾至自扬州。
开宝二年二月十一日,内降手诏曰:「朕以菲薄,为天下君。临御以来,不敢逸豫,忧劳庶政,勤恤下民。所冀咸遂昭苏,渐臻治定,虽未遑于偃革,固匪愿于佳兵佳:原作「加」,据《宋大诏令集》卷二二七改。。蠢尔太原,独背朝化,潜依虏帐,数结蜀川。既丧刘钧,旋立异姓,岂能保守,寻亦覆亡。今残众游魂,騃童专国,乘我郊禋之际,来侵晋绛之民。焚荡乡川,驱略黎庶,致数州之被害,顾凉德以何安 宜顺人心,龚行天讨。朕取此月内,率六师亲征,沿路供须,并从官给,务令省约,无至劳人。」
十七日,车驾北征。
三月二十一日,传令城下。
二十三日,观兵于城南,命筑长连城。
二十四日,幸汾河。修桥梁,分命朝臣发太原诸县丁夫数万赴城下。
二十六日,伪宪州军事判官史昭文以郡来降,即授本州岛剌史,仍赐袭衣、金带、鞍勒马。
二十八日,幸城东南,始命筑长堤,壅水灌其城。
二十九日,决晋祠水注于城下。
三十日,置寨于城四面:李继勋军于南,赵赞军于西,曹彬军于北,党进军于东,以胁之。
四月四日,遣海州刺史孙方进率兵数千人围汾州,以判四方馆翟守素监其军。
五月八日,城北引汾水入新堤,灌其城内。
十二日,幸城东南,命水军乘水舟,载强弩,以墉其城。
二十一日,命诸军进攻西门。二十三日,伪知岚州赵文度来归,待罪于行宫。帝命释之,赐袭衣、玉带、鞍勒马、器币,应岚州伪官赐物有差。时殿前指挥使都虞候赵廷翰上言,以城垒未下,诸班卫士咸愿登城,死力以
图攻取。帝曰:「汝等,吾躬自训练,皆一以当百,所以备肘腋、同休戚也。一旦以小寇未平而欲先登陷敌,吾宁不得太原城,不欲令汝辈蹈必死之地。」左右皆感泣再拜,呼万岁。
闰五月二日,太原城堞摧圮,大水注于城中,并人莫之御,太祖遂幸长堤观焉。军士登望楼,见城中人奔窜不暇。
三日,幸城南,命水军乘舟以焚其门。
七日,移行宫于东罕山之南,将班师也。时太常博士李光赞上言曰:「陛下应天顺人,体元御极,战无不胜,谋无不臧,四方恃险之邦、僣窃帝王之号者,昔与中国为邻,今日与陛下为臣。蕞尔晋阳,岂须亲讨,重劳飞挽,构怨黔黎。得之未足为荣,失之未足为辱。国家贵静,天道恶盈,所虑向来恃险之邦,近日归明之国,闻是役也,竭府库之财,尽生民之力,中心踊跃,各有窥觎。《传》曰:『邻之厚,君之薄也。』岂若回銮复都,屯兵上党,使夏取其麦,秋取其禾,既宽力役之劳,便是荡平之策。惟陛下裁之。况时属炎蒸,候当暑雨,傥或河津汛溢,道路阻艰,辇运稽迟,恐劳宸虑。」帝览奏甚喜,命宰相赵普抚谕之,而诏移军焉。
六月十八日,车驾至自太原。《大典》卷七千九百九十八。
兵 宋会要辑稿 兵七 亲 征
亲征
【宋会要】
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二月二日,诏曰:「王者肆觐 后,存问百年,必因龟筮之祥,会于方岳之下。所以巡诸侯之守,达远民之情,斯为旧章,岂可暂废 眷兹河朔,控乃边陲,翠华久旷于豫游,比屋实勤于望幸。宜亲巡于疆埸,庶躬抚于士民。慰其徯后之心,用展省方之义。栉风沐雨,朕无惮焉。朕今暂幸镇州,以此月内进发。沿路供顿,并从简俭,凡百费用,悉以官物充,不得于民间辄有科率,诸州不得于州县辄有须索。车驾经过州府、县镇,并不得于道路排比香台、画瓮、青绳、栏竿等物。近处节度、防御、团练、刺史、知州等,不得辄离任所,求赴朝觐。西京留守司官及诸州屯戍将校上表起居,并附驿以闻。应经过除州府外,县镇官吏并不得辄以饔饩为献。
十九日,次德清军。均州刺史解晖、尚食使折彦斌攻隆州。
二十七日,次临城县。契丹遣使耶律尚书、拽剌梅里上表,对于行在。
三月一日,次真定府。
四月十四日,发真定府。
二十二日,次太原,驻跸于汾水东之行宫。
二十三日,幸太原城四面,按行营垒,阅视攻具机石、革笥、梯冲、器用。所至皆下马,召诸将慰劳久之。归行宫,诏谕刘继元曰:「太原一方,介于三晋,有陶唐之旧俗,有西河之遗风。务穑劝农农:原作「分」,据《宋大诏令集》卷二二七改。,忧深思远。知去就之分,为礼义之邦。而乃诖误闾阎,沦胥涂炭,北面称臣于胡虏,南向拒命于阙庭。假息偷
安,苟延岁月,为计如此,不亦谬欤 今朕亲御戎衣,龚行天讨,灵旗所指,虎旅争先,以王者时雨之师,救比户倒悬之急。孤垒四绝,奇兵九攻九:原作「各」,据右引改。,翦灭之期,在于刻漏。又念一城之内,百姓何辜,用推仁恕之心,更谕安危之理。继元素怀明略,合有远图,当兹穷蹙之中,必念通变之术。先人宗社,岂使绝于蒸尝;编户生民,岂令涂于原野。比邻之救何益,驷马之悔莫追。事理较然,所宜熟虑。傥能翻然改过,束身来降,实亦富贵可期,何止待以不死。恃险与马,往戒实深;大王小侯,朕言不食。在城文武官僚等,忠纯事主,明哲保身,傥思转祸之言,共定归朝之计,我有好爵,与尔縻之。苟执迷之不悛,则追悔而无及。审定良计,以副朕怀。」传诏至城下,守陴者疑惧不敢受诏陴:原作「裨」,据《长编》卷二○改。,继元不之知也。
二十四日,夜漏未尽,太宗幸太原城西,督诸将麾兵发机石攻城。先是,帝决意取太原,乃选诸军壮士数百教以剑舞,皆能掷剑空中,跃其身左右承之,妙绝无比,见者震恐。会北戎遣使修贡,赐宴便殿,因出剑士示之,袒裼鼓噪,挥刃而入,跳蹲承接,霜锋雪刃飞舞满空,戎使见之,惧形于色。及是,每巡城耀武,必令剑舞前导,各呈其技,贼众乘城城:原作「时」,据《长编》卷二○改。,望之破胆。帝每躬擐甲胄,犯矢石,指挥戎旅,左右有谏者,帝曰:「将士争效命于锋镝之下,朕岂忍坐观!」士卒闻之,人百其勇,皆争先登。凡控弦之士数十万,列陈于前,蹲甲交射,矢集贼城如猬毛。每给诸军矢数百万,必顷刻而尽。捕得生口,云继元城中购市所射之箭,以十钱易一双,凡得百余万双,聚而贮之。帝闻,笑曰:「此箭为我蓄也。」及城降,尽得。
二十六日,幸诸寨,亲督诸将攻城。
二十七日,夜漏未尽,又幸连城诸洞,命瀛州防御使马仁禹、成州刺史慕容福超慕容福超:《宋史》卷四六三《杜审进传》作「慕容福起」。、飞龙使白重贵、八作使李继升分道率
卒攻城。
二十九日,幸城西连城楼,亲督诸军攻城,甚危。
五月一日,晚,帝躬擐甲胄,幸城西南隅,督诸将急攻,达晓而止,陷其羊马城,生擒伪宣徽使范超,斩于纛下。
四日,幸城南,督众攻城,帝自草诏赐继元曰:「眷兹孤垒眷兹:原作「继元」,据《宋大诏令集》卷二二七改。,朝夕荡平。朕悯万姓之倒悬,思一戎之底定。盖救焚拯溺之举,无佳兵乐战之心,特推宽大之恩,爰示生全之路。继元素怀英气,当体朕怀。恐于危蹙之中,遽罹锋镝之祸。奉父母之遗体,当如是耶 此非男子之见也。日前或缮戈甲,敢抗王师,及至讨除,悉皆释放。昨者越王、吴王献地归明,或授以大藩,或列于上将;臣僚子弟,皆享官封。继元但速归降,必保终始富贵。先人之祭祀不绝,一城之生聚获全,安危两途,尔宜决择。故兹诏示,当悉至怀。」
五日,诸将急攻,士卒奋怒乘城,矢石交发,梯冲并进,城欲坏,士气不可遏。帝恐屠其城,因麾众稍退。是夜,继元遣伪客省使李勋上表纳款。赐袭衣、金带、银器、绵彩、鞍马,命通事舍人薛文宝赍诏入城宣谕继元曰:「卿聿承世业,据有并门,与我国家,本无仇怨。属中原之多故,遂王祭之阙供,致干戈之日寻,使生灵之涂地。朕君临区寓,子育蒸黎。岂是三晋之邦,未归于封略;一方之俗,尚隔于照临。是用亲御六师,龚行天讨,以神武而不杀,欲比屋之来苏。当兹危迫之中,能定变通之计,上表待罪,束身请降,益彰君子之见机,实救生民之焚首。
嘉兹 顺,副我好生,从前尤,并与洗涤,待以优礼,盖有彝章。方示信于万邦,必延赏于十世。谅卿明晤,深识朕怀。」
是夜,幸太原城北,张乐宴从官于城台,受继元之降。御制《平晋赋》及五七言诗,令从臣继作。
十八日,幸太原城北御河沙门楼,遣使部居民尽徙于新城。民既出,即命纵火,万炬皆发,官寺民舍,一日俱烬。以行在所为佛寺,赐号「平晋,」御制《平晋记》刻于石。
六月七日,诏发衮、郓、齐、魏、贝、博、沧、镇、冀、邢、滋滋:按宋无滋州,此当是「磁」字之误。、洺、德、易、定、祁、瀛、莫、雄、霸、深、赵等州,及干宁、保寨等军刍粟赴北面行营,分遣使督之,将有事于幽蓟也。
十九日,次金台顿,北戎据有之地也。募其民能为乡导者百人,人赐钱二千。
二十日,帝躬擐甲胄,率兵次东易州。州,戎人之所立也。伪刺史刘禹率官吏开门迎王师禹:原作「字」据《长编》卷二○、《宋史》卷二七五《孔守正传》改。,乞降。赐衣服、钱帛慰抚之,留兵千人守焉。
二十三日,未明,次幽州城南。契丹众万余屯于城北城:原作「地」,据《长编》卷二○改。,帝亲率兵乘之,斩首千余级,余党遁去。契丹渤海兵三百余人、范阳军民二百余人来降。
二十五日,命诸将分兵攻城,定国军节度宋延渥部南面,尚食使侯昭愿副之;河阳节度崔彦进北面,内供奉官江守钧副之,彰信军节度刘遇东面,仪鸾副使王宾副之;定武军节度孟玄 西面玄 :原作「元诘,」据《长编》卷二○、《宋史》卷四七九本传改。,闲厩副使张守明副之。命宣徽南院使潘美知幽州行府,度支判官奚屿、户部判官杜载并为行府判官。契丹铁林都指挥使右厢主李札卢存以部
下兵百二十五人来降。
二十六日,幸城北,督诸将攻城。村民获戎马三百余疋来献。幽州本城神武厅直并乡兵四百余人来降四百:原作「四万」,据《长编》卷二○改。。
二十八日,范阳乡民百人相率以牛酒迎犒王师。
三十日,帝乘步辇至城下,督诸将攻幽州,(都)[郡]内诸县令、佐及乡民一百五十人来降佐:原作「左」,据右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