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390 页/共 1125 页
运司劾治之。都转运使赵抃言:「初受诏官吏多以罢散,今多新至,若皆治,则新至者被罪众。请以岁尽为限,不足乃劾。」诏许之。其它州军令渐补之。
三年八月二十八日,知泾州刘涣言:「陕西自夏(雨)不雨,大失秋望,将及十一月初起教义勇,正在饥寒之际,乞权住今年拘集上教。」枢密院检会,秦、陇等州军义勇见别议优假次。诏缘边秦、陇、仪、渭、泾、原、邠、宁、环、庆、鄜、延一十二州为灾伤,令只于逐县教阅,每人日特支口食二升半。余州如系灾伤,准例施行。
十月二十五日,枢密院言:「陕西新刺义勇,内秦、陇等一十二州,民俗尚武,可以备边。如遇缓急勾抽防托时,乞依环、庆州保毅例,日支口食米二升,月给酱菜钱三十文月给:原作「各」,据《宋史》卷一九一《兵志》五改。三十:《宋史》卷一九一《兵志》五作「三百」。;人员下马,亦支草粮,放散日住。」从之。
庆历二年,简河北强壮劲勇者刺手背,为义勇指挥天头原批:「『庆历二年』一行重文,删。」。治平元年,又于陕西四路乡兵中选义勇,刺手如河北之法。熙宁三年,团籍开封府畿县保甲,止警捕贼盗。故前《会要》保甲、义勇分为二门,而河东、陕西弓手于义勇门附载。其后以畿甸之法推之五路,至元丰四年,遂以五路义勇悉改为保甲,继又推行保甲于诸路,于是前《会要》保甲门内亦多杂以义勇事迹。二者之法既同,则熙宁以后当并为一门。
神宗熙宁元年五月二十五日,枢密使吕公弼言:「请以河北义勇每指挥拣少壮人材事艺者一百人为上等拣:原作「使」,据《宋史》卷一九一《兵志》五改。,手背添刺『上等』二字,量免户
下支移折变,别团聚一处,合阵子教阅,依日限放散,并给口食。逐州甲仗库支桩逐人衣甲、器械,别库题号姓名排场,候教阅,勾赴库披带。已及百人,更有武艺出众者,亦籍定姓名,候有阙,依次补填。」从之。
同日,枢密院言:「义勇人员长行内,有胆勇心力者,并令本州岛籍为一等,用备非时捉杀 党贼徒。候有功效,当议量材优与,并呈试三等事艺。内上等许诸色人自陈,中下等许义勇乞试」。从之。
二年正月,陕西转运、提点刑狱司言:「诸州军所管义勇,乞不以月分为限,每年冬至前,约元条日限起教,至节前三五日放散,所贵不妨农事,免值苦寒。」诏今后每年候教阅满一月,约冬至节前十日放散。
二月,诏:「自来河北路诸州军义勇,每年轮番上州教阅,指挥多处十余年方遍,已令每州轮添上州教阅。陕西、河东路各系每年轮番,并须经来年岁未遍。令陕西环、庆、秦、延、渭、邠、陇、鄜、仪、泾、原、宁一十二州别行指挥外,其余州军,依河北重别分作番次,每年轮一番上州教阅,满一月日放散,仍自今年起教月日为始。如遇灾伤,虽合权罢,亦须奏取朝旨。」
八月,诏:「河北、陕西、河东都转运司,令不当轮番上州义勇,亦于本县教阅,一月日放散。」
九月七日,司空兼侍中韩琦言:「河北州军义勇,自灾伤后来教阅久废,今夏秋田苗有望,乞令依旧各自置弓弩,于县令厅侧近置库架阁,准备教阅。」从之。
三
年九月十九日,秦凤路经略安抚司言:「保毅人数不曾拣刺充义勇,无由破得元额。缘其子孙转易田土,分烟析姓姓:原作「生」,据《宋史》卷一九一《兵志五》改。,各于名下承认,每遇差使,于祖名上勾抽,年岁深远者,少有正身。乞将见管人数勒令分析,见承祖名人丁,即拣充正身;其余典卖分居,并为助户,无人即随田土所转拣充。仍拣人材充将窠,并刺手背。近以转运副使薛向乞拣刺义勇,重行点集,置簿籍定姓名人数。每事故,画时销凿,或别立正名代当,仍常时点集拘管。」诏除乞令陕西逐路州军见行买得保毅田土,承认保毅军者,已于丁数等第内拣刺充义勇,与免承认,若系本户内(来)[未]正充者,亦等第更刺丁数充义(义)勇,余并从之。
九月二十六日,枢密院言:「陕西初拣义勇,每家三丁拣一丁,六丁拣二丁,九丁拣三丁,以上数多,亦只拣三丁。」诏:「环庆路近有阵亡义勇,其本户内如尚有余丁,合添刺义勇者,与免之。所有见阙人数,于别户内有人丁者刺填。」
十一月,上宣谕曰:「陕西义勇是一好事,闻教阅未有赏罚,宜令立格以劝沮,及约束不得给(宅)[它]役。」
五日,判延州郭逵言:「陕西起发义勇赴沿边战守,今后并令自赍一月糗粮,折本户税赋。若不能自备,乞就所发州军预请口食一月者,亦听。」从之。
十二日,陕西安抚使司言:「今将义勇分为七路,鄜、延、丹、坊为一路、邠、宁、环、庆为一路,泾、原、仪、渭为一路,秦、陇为一路,陕、解、同、河中
府为一路,阶、成、凤州、凤翔为一路,干、曜、华、永兴军为一路。逐年将一州之数分为四番,沿边四路十四州每年秋冬各用一番屯戍,近里三路十三州军,即令依此立定番次,未得逐年差发。遇本处阙少正兵,即得勾抽,或那住次边守戍。」从之。当秋季者,自八月一日;当冬季者,自十月下旬。必须满三个月日放回。周而复始,仍将季分(底)[抵]换差发。时以西贼作过多在春秋,当冬季者改作春季,自正月十五日至三月终放回。
三年十二月九日,中书门下言:「司农寺定到畿县保甲条制,凡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心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主户最有心力及物力最高者一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选主户最有行止、心力材勇为众所伏,及物力最高者二人为都、副保正。凡选一家两丁以上,通主客为之,谓之保丁。但二丁以上皆充,单丁、老幼、病患、女户等,不以多少,并令就近附保。两丁以上,更有余人身力少壮者,并令附保。内材勇为众所伏及物力最高者,充逐保保丁。除禁兵器不得置外,其余弓箭并许从便自置,习学武艺。每一大保,逐夜轮差三人,于保分内往来巡警,遇有贼盗,画时声鼓告报,大保长以下同保人户,实时前去救应追捕。如贼入别保,即递相击鼓,应接袭逐。每捕捉到盗贼,除编敕已有赏格外,如告捉到窃盗徒以上,每名支赏钱三千,杖以上支一千,以犯事人家财充。如委实贫阙,无可追理,即取保矜放。同保内有犯,除强窃盗、杀人、放火、强奸、略人、
传习妖教、造畜蛊毒,知而不告,并依律伍保法科罪律:原作「从」,据《长编》卷二一八及《宋史》卷一九二《兵志》六改。。其余事不干己者,除依律许诸色人陈告外外:原作「人」,据《长编》卷二一八改。,皆不得论告。若知情不知情,并不科罪。其编敕内邻保合坐罪者,并依旧条。及居停强盗三人以上停强盗:原作「民添益」,据《长编》卷二一八改。,经三日,同保内邻人虽不知情虽:原作「谁」,据《长编》卷二一八改。,亦科不觉察之罪。保内如有人户逃移死绝内:原作「甲」,据《长编》卷二一八改。,即仰具状申县。如同保人户不及五户,即听并入别保。其有外来人户入保居止者,亦便仰申县,收入保甲。本保内户数虽足,且令附保收系,候及十户,即却令别为一保。若一保内有外来行止不明之人,须觉察收捕送官。逐保各置牌拘管人户及保丁姓名。如有申报本县文字,并令保长轮差保丁赍送。仍乞选官先于开封府祥符县晓谕人户,躬亲团成保甲,不得别致搔扰。候成次序,以次差官诣逐县,依此施行。」并从之。先是,同管勾开封府界常平广惠仓兼农田水利差役事赵子几言:「昨任开封府曹官日,因勾当公事,往来畿内诸县乡村。尝体问疾苦,皆以近岁以来寇盗充斥、劫掠公行为患。中间虽有地分耆壮、邻里诸人,大率势力怯弱,与贼不敌。纵有捕捉赴官,即其余徒党同恶相济,辄行雠报,肆极惨毒,不可胜言。因诘其所以稔盗之由,皆言自来乡村人户各以远近团为保甲,当时官司指挥专于觉察奸伪,止绝寇盗。岁月浸久,此法废弛,兼元初创置保甲置:原作「制」,据《长编》卷二一八改。,所在县道,事无苟简,别无经久从长约束,是致凶恶亡命容于其间,聚徒结党,乘间伺隙,公为民患,以此,乡村无由宁息。今相度,欲乞因旧来保甲重行隐括,将逐县见管乡民的寔户口都数将:原无,据《长编》卷二一八补。,除病患老幼、单丁、女户别为附保系籍保管外,将其余主客户两丁以上,自近及远,结为大小诸保,各立首领,使相部勒管辖。如此,则富者不虞寇劫,恃贫者相保以为存恃:原无,据《长编》卷二一八补。;贫者有所周给,恃富者相保以为生。使富贫交亲以乐业,谓无如使之相保之法也。所有置保及捕贼赏格,寅夜于保分内巡逻更宿,应系诸般约束,次第条(例)[列]。愿陛下赦其狂愚,假以诘盗之权,使因职事,遍行畿
县。得奏差勾当得事选人一两员,及得选委簿尉,与当职官员吏参校旧籍置法。编户之氓,不独生聚宁居,桴鼓不惊,若遂行之,绵以岁时,不为常情狃习所废,规模施设推及于天下,将为万世长安之术,生灵幸甚。」及下司农寺详定,至是增损成条,中书进呈,特从其请。
十三日,陕西宣抚使司言:「延、庆、环三州义勇节级以上,系第三等人户,如有田土瘠薄无钱买马者,并官给马一匹,倒死不再给,勒令自填。」从之。
四年正月十三日,诏:「陕西宣抚司指挥河东路计度般粮义勇人夫,所备人数过多,颇闻骚扰。仰约度确寔人数,准备应副,不得骚扰。粮草亦须合用寔数,于近仓场支给津般。仍严切约束州县人吏,不得接便骚扰。」
二月二十八日,诏陕西、河东义勇戍边,并免自负干粮。时宣抚使韩绛言:「判延州郭逵近请以义勇赴边战,委能自备口食一月,与折将来户下钱赋租;愿以在左右军预请一月粮者,亦听。缘逐人已有官干粮及随身衣装物,若更负重,恐于人行非便」。上以鄜、延累行之,颇云公私之便,(率)[卒]从逵请。
三月二日,诏:「河东县粮草,义勇、强壮免今来本户夏秋两税支移折变,仍免一料和籴支移。逃亡者放罪,令复业,听候(今)将来合勾抽差使,即补填月日。」
是日,臣僚上言:「窃闻陕西义勇所置弓弩,每岁教阅毕,悉纳逐县架阁收管。积压经岁,偏窝损折,至教阅时支出,多有不堪施放。若遇缓急,深恐误事。欲乞将弓弩弦箭给付逐人收执,所贵常行修整,兼农隙之际,时得阅习。」诏以弦并箭给付逐人,弓弩仍旧
寄纳。如有损折,即依条修整。
四月六日,诏罢陕西路义勇差役。
五月四日,诏罢陕西诸路提举义勇官,委本属州县依旧分番教阅,转运、提点刑狱司遇起发日提举。初,陕西宣抚司请辟官八员,分总诸路义勇,人情以为搔扰无补。曾公亮出镇永兴曾公亮:原作「鲁公亮」,据《长编》卷二二三改。,对日,首以为言,故罢之。
八月二日,诏:「今后应保甲人户因与贼斗敌被伤者,给钱五千;折伤以上,给钱二千;至笃疾者,给其家钱二十千;因伤至死者,五十千,仍免三年科配支移折变。」先是,开封府界提点司言:「新籍畿民为保甲,未几已有奋不顾身捕盗者,愿优恤之,以为激劝。」故有是命。
九月二十四日,诏开封府界提点司,畿县保甲官置旗鼓,以备教阅武艺。
十月二十九日,以权襄邑县都监、内殿崇班杨复为府界东路巡检,教习诸县保甲武艺。仍令提点司勘会府界巡检有不谙会武艺之人,即举官差替,依并省官员条,指射合入差遣。
十一月,诏:「陕西逐路经略司遍下逐处,今后义勇除备边御敌使唤外,不得擅便勾抽役使。如修关池、关寨,委无合役人夫,即依条申转运经略等,同相度施行讫奏。」
五年闰七月十九日,秦凤路经略使吕公弼言:「乞从本司选差官,从十月初,择诸州土番义勇材武者以为『上义勇』,免赍送刍粮之役;募养马者为『有马上义勇』,并免其本户支移。」从之。后就差本路钤辖周永清提举训练,亦从公弼请也。
九月四日,枢密院言:「河北义勇虽系籍万数不少,访闻其间年老患疾、少弱尪悴不堪征役者多。缘向
因地震、水灾流移出外者众,每遇灾伤,又权罢教阅,官司既不勾集,无由见合去留数。欲因今冬教阅,委逐路安抚司选差兵官计会州县阅视。如委是不堪征役,并令本县依条给公凭放免。」从之。
六年九月三日,诏义勇人员、节级名阙,须因教阅排连迁补。
十二月十六日,司农寺言:「看详排定保甲漏丁条贯,自合候编排保甲籍簿了,方许陈告给赏。若有漏丁,依条施行。其增减年状,即与漏丁同。」从之。
七年三月十九日,诏:「农事是时,秦凤路勾起义勇人数不少,虑有妨田作,将来谷价翔贵,边粮愈难计置。令秦州张诜,如从京差拨兵马到本路,即相度将义勇先次放散。」
八年闰四月四日,诏五路义勇保甲,差在京有职事官一员提举。仍各不限常制,奏举选人或班行一员勾当公事,不以时差出,或躬亲巡历按察。知制诰沈括兼提举大名府、澶、恩州,提点在京仓草场沈希贤真定府、深、赵州,权发遣开封府推官兼管使院公事蹇周辅邢、洺、相州,中书检正官吕嘉问定、祁、保州、永宁、安肃、广信、顺安军,向宗儒瀛、冀、雄、莫州、保定军,曾伉绛、湿州,蒲宗孟宾、棣、德、博州,权发遣三司度支判官公事杨景略沧、霸州、干宁、信安、永静军,权知都水监丞公事刘浍潞、泽州、威信军,枢密院检详官刘奉世太原府、忻、代州、平定军,张修岚、石州、火山、宁化、保德、岢岚军军:原作「州」,据《长编》卷二六三改。,杜纮晋纮:原作「弦」,据《长编》卷二六三改。、汾州,直舍人院李定怀、磁州。定免,代以权发遣三司户部判官公事丁执礼。寻皆罢之。
五月十七日,诏诸路民兵皆有籍,惟保甲、江南西路枪手未籍名,并依义勇置籍。
七月二十四日,诏应义勇家人投军后,本户余丁数少,合免义勇,并许投军。
八月十一日,夔州路提刑司言:「见差在渝州
南川县沿边防托黔州义勇,欲乞依差往泸州夷界防托条例,支给钱粮盐等请受。」从之。
十九日,诏河东路义勇,保甲,虽遇灾伤,放税及数,依例教阅,别给米付其家。
十月七日,诏:「五路义勇,每年赴州教,保甲赴县教,并自十月至次年正月终。义勇不及十指挥,保甲不及十都者,自十一月起发教。各据人数,分定番次,教阅一月。不得坼破指挥、都保,其人数少处,只作一番、两番,不须满所教月分,即当年内以上番者上教半月。」
十七日,诏永兴、秦凤、河北东西灾伤,义勇、保甲并依河东路,不免教阅,别支口食,依条施行。
同日,尚书兵部言:「陇、成州义勇不多,应授西河路阙数,乞以第四等以上两丁,并第五等三丁保丁内兼充数。」从之。
十二月三日,诏:「五路义勇并与保丁轮充,及检察盗贼,有违者并(致)[置]于法。」
同日,兵部言:「河北、河东路各分擘本路州县保甲赴巡检司,日逐上番。检会今年五月十三日诏旨,河东各路人户多少不等,巡检、县尉亦有相去远数里者,逐番上至巡检、县尉廨宇所在人户,以多少数以近及远,就近分擘上番。今来逐司虽将人户以近及远分擘,其间多有坼破保分去处,日逐上番。及河东路依上条以近及远分擘番次,巡检、县尉各处无得差那以次附近保内人户,亦不许妄自失次,本保内保正长、都辖,亦不许妄差占。」从之。
九日,诏上番保甲合分番者,各三
十人以下,依疾患条寄教。
九年正月二十八日,诏义勇、保甲,逐年教阅日比试所习武艺。五路每州以二十分为率取一分,为五等,第一等解发。
三月十八日,诏府界保甲,令提举司今后每年于十二月内引呈一县,仍预先于十一月内具逐县人数申枢密院,取旨点定。
四月二十五日,诏:「河北西路义勇、保甲分三十六番,随便近村分于巡检、县尉下上番上:原无,据《长编》卷二七四补。,半月一替。岁于农闲月,并下番人,并令所辖巡检、县尉择宽广处聚教五日。(放)[余]四路准此。」
五月六日,诏:「诸保甲每两大保团为一队,其引战、拥队以大保长充,并每一小保各别为一队,小保长一人在后,仍依队样结队。令兵部将队样送提点司,下诸路巡检、县尉司,每一都保给一本,(副)[付]都、副保正,令连队。二百一十八本,令兵部关牒施行。」
是日,兵部言:「旧条义勇、保甲所习事艺,以十分为率,弓不得过二分,枪刀共不得过二分,余并习弓弩。看详,若五路民兵合依府界队法,即所用弓弩、枪刀、旗号,与见行分数不同,缘分数弓弩见从官司给付。」诏枪手依旧专习外,刀牌手令兼习弓弩,其弩样仍颁下五路施行。
十三日,诏上番保甲,令兵部分擘定巡检、县尉司合轮保分,即不得坼破大保。
十五日,夔州安抚司勾当公事程之元言:「编排保伍,系教阅路分,客户并附在保外。本州岛自来多兼并之家,至有数百客户者,以此编排不成。臣
欲乞将主户下所管客户,依法编排,就令主户充都、副保正等提辖,于人情事势最为顺便。」诏令兵部勘会,立法推行。
二十三日,诏:「府界五路保甲,合置都保正、副保正,并于十保长数外置立,总押一都保。诸队仍令附保。」
九月二十二日,诏永兴、秦凤等路义勇,以主户三丁以上充,不拘户等。
十月,枢密院言:「兵部立到五路上番条约,已施行外,合删者:诸县尉弓手元额六十人以上,留二十五人;五十人以上,留二十人;不满五十人留十五人,余以保甲填元额人数。诸上番各随巡检、县尉所在,以近及远,籍定番次,内保甲不得坼破都保,分在两司上番。诸上番以额定人为正番,别取三分为贴番。人数虽多,不得过三十六番。」并从之。
十一月三日,诏开封府界保甲所养马,不得过五十匹。
十二月二日,中书门下言: 牧司勘会,自来府界提点司,于中牟县将上京纲马内截马支给保甲,欲乞令提刑司先具保甲合支姓名人数关支给,更不截留。」诏:「近许府界保甲养马二千匹,令作二年截留支给。仍令提举司相度都、副保正以下愿与不愿三年一替利害,详具以闻。」
熙宁九年,府界诸路帐管义勇、保甲,并民兵七百一十八万二千二十八人,不教阅保甲,用九年刺状,余并系十年数。义勇、教阅保甲弓箭手等,隶兵部。义勇二十四万七千五百三十七人,民兵、保甲六百九十三万四百九十一人。教阅五十六万八百二十七人,不教阅乡
村六百二十万三千三百七十四人,草镇市二十三万五百二十八人,城寨内察奸细一十万二千六百六十二人,团洞六千一百二人。开封府界:保甲七万三千七百一十八人。教阅七万六百四十二人,不教阅草镇市三千七十六人。京东东路:保甲三十四万六千一百三人,不教阅。乡村三十三万八千三百八十四人,草镇市七千七百一十九人。京东西路:保甲二十八万三千八百九十人,不教阅。乡村二十七万六千五百三十八人,草镇市九千三百五十二人。京西南路:保甲二十四万一千六十五人,不教阅。乡村二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八人,草镇市八千五百七人。京西北路:保甲二十二万六千四百七十人,不教阅。乡村二十一万七千二百三十三人,草镇市九千二百三十七人。河北东路:义勇三万六千二百一十八人,保甲一十二万五千五百七人。教阅九万六千七十六人,不教阅草镇市一万六千三百一十三人,城寨内察奸细一万三千一百一十八人。河北西路:义勇四万五千七百六十六人,保甲一十二万七千一百四十人。教阅十万四千四百九十二人,不教阅草镇市三千二百五十六人,城寨内察奸细一万九千三百九十三人。永兴军等路:义勇八万七千九百七十八人,保甲一十四万五千七百六十二人。教阅一十二万四百六十一人,不教阅乡村七千九百三十四人,草镇市五千七百一十二人,城寨内察奸细一万一千六百五十五人。秦凤等路:义勇三万九千九百八十(文)[人],保甲一十二万六千四百九十一人。教阅六万三千九百五十八人,不教阅草镇市二万一千九百九十二人,城寨内察奸细四万五百四十一人。河东路:义勇三千五百九十五人,保甲一十三万五千六百三十八(文)[人]。教阅一十一万五千一百九十六人,不教阅乡村三十八人,草镇市二千四百四十八人,城寨内察奸细一万七千九百
五十六人。淮南东路:保甲三十八万五千九百七十二人,不教阅。乡村三十六万七千四百九十六人,草镇市一万八千四百七十六人。淮南西路:保甲三十六万五千三百八十四(文)[人],不教阅。乡村三十四万九千九百一十人,草镇市一万五千四百七十四人。两浙路:保甲八十(十)[一]万七百七十人,不教阅。乡村七十九万六千三百一十四人,草镇市一万四千四百五十六人。江南东路:保甲五十六万八千八百一十三人,不教阅。乡村五十六万二百六十人,草镇市八千五百四十五人。江南西路:保甲六十七万四千八百六人,不教阅。乡村六十五万七千七百四十七人,草镇市一万七千五十九人。荆湖南路:保甲四十四万三千一百六十一人,不教阅。乡村四十三万五千九百二十五人,草镇市七千一百八十六人。荆湖北路:保甲三十四万四千五十八人,不教阅。乡村三十三万八千四百三十八人,草镇市五千六百一十八人,随团河排到保甲七千一百人,不在此数。福建路:保甲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人,不教阅。乡村四十七万八千四百一十七人,草镇市九千九十人。成都府路:保甲三十一万五百五十二人,不教阅。乡村三十万一千六百二十一人,草镇市八千九百三十一人。梓州路:保甲二十一万九千三百五十五人,不教阅。乡村二十万七千二百三十九人,草镇市一万二千一百一十六人。利州路:保甲一十一万五千三百八十二人,不教阅。乡村一十一万一千二百六人,草镇市二千一百七十六人。夔州路:保甲九万一千一百七十二人,不教阅。乡村八万五千八百三十一人,草镇市五千三百四十一人。广南东路:保甲二十一万三千七百八十人,不教阅。乡村一十九万九千五百九十六人,镇市一万四千一百八十四人。广南西路:保甲六
万九千九百九十四人,不教阅。乡村六万五千七百一人,镇市四千二百九十三人。
元丰元年二月二十四日,诏:「义勇、保甲上番所省诸军请给,唯粮米听留本色外,余并封桩。仍以诸路义勇、保甲隶提点刑狱司,开封府界隶提点司。」
四月二十五日,诏:「义勇、保甲无得应进士举。今日以前已习文业听自陈,本州岛试验,若堪取应,即给公据落籍,别籍本家一丁。」
十一月二十八日,荆湖南路安抚使谢景温言:「相度转运司乞以邵州武冈等县保丁于界上置铺堡,其已发往关、硖等寨弩手,并就本县差填。所置铺堡,望辰州界并在百里内。欲许保丁依条置器甲,以备保聚教习。」诏从之。非蛮界百里内,不用此法。
十二月二日,权判兵部许将言:「开封府界五路保甲、义勇支费,止有减兵级请受赏给,并弓手雇钱等充用,乞从本部委提点刑狱司取索应减钱粮,及郊赏支赐、折支等,通取一年寔数立额,岁令所属分四季拨与提点刑狱司。除义勇、保甲所用物外,余并变钱给用。岁终有余,即封桩。」从之。
二年九月二十七日,中书枢密院请河北、陕西义勇、保甲,皆如诸军诵教阅法。从之。先是,内出教阅法,使人诵之。
十月十八日,枢密承旨司言:会计减罢开封府界巡检、县尉下兵员、弓手请受雇钱等,以给大保长教艺钱。从之。(今)[令]承旨司立教阅法,更支府界坊场钱三万缗给保甲。
十一月二十九日,诏开封府界教大保长充教头,
其提举官以昭宣使果州防御使入内副都知王中正、东上合门使荣州刺史狄谘为之。初,王安石议减正兵,以保甲、民兵代之,于是始置提举教阅之使,后又行于西北三路。太祖皇帝惩唐末五代之乱,始为军制,联营厚禄,以收才武之士。宿重兵于京师,以清四方不轨之气,番休互迁,使不得久而生变,故百余年天下无事,虽汉、唐盛时,不可以为比。养兵之费,一出于民,而御戎捍寇捍:原作「悍」据《长编》卷三○一改。,民不知有金革之事。安石曾不深究而轻议变易,苟欲以三代之法行之于今,盖不思本末不相称,而利害异也。世议不以为然,后卒改焉。
十二月十七日,诏广南东路惠、广、潮、封、康、端、南恩七州,依西路保甲教习武艺。先是,提举广南东路常平等事林颜言:「今天下之民家为之保,保为之长之:原无,据《长编》卷三○一补。、长为之正者,岂特不容其奸而已,盖归兵食于农事,藏武士于耕夫,所谓教而后使之道也。故其法一总于兵部,而畿内之人,陛下又岁赐引见,旌其艺能以劝之。其在五路,则又使有司以时遣官分行按视。法既久而令益信,然则举而加诸四方,其势宜无不听者不:原无,据《长编》卷三○一补。。今二广之民,亦有伍保之籍。窃闻广西沿边稍肄习武艺,东路虽闻有枪手,然保甲之教常阙。欲乞本路沿江海诸州依西路法训阅,使其人既熟山川之险易,而又知夫弓矢、金鼓之习,则一方自足为备,可以不劳北兵矣。」诏下广南东路经略、转运、提举、钤辖司相度,皆言七州皆并边及江海,外接蛮贼,可依西路保甲教习武艺。于是从之。
二十八日,诏开封府界旬上保甲依五路增给米月三斗。
三年四月十七日三年:原缺,据《长编》卷三○三补。,诏开封府诸县自今先简大保长,不足不:原作「大」,据《长编》卷三○三改。,方选家丁及以次人。以祥符知县农时追集保
甲二千余人简阅人材,故有是命。
同日,枢密院言:「提举教马军所教保甲,已经阅试,补三班借职五人,三班差使十六人使:原作「人」,据《长编》卷三○五改。,披带班殿侍四人,下班殿侍九人,赐银绢六十人。」诏五人充王中正教大保长随行诏:原无,据《长编》卷三○五补,,余分差赴巡检、县尉下指教长上保丁丁:原无,据《长编》卷三○五补。。
六月三日六:原无,据《长编》卷三○五补。,诏五路转运、提举官巡历所至,许按阅见教义勇、保甲武艺,有不如法,关牒提点刑狱司施行。以河北提点刑狱刘定言,一司不能 阅州县保甲故也。
十三日,诏河北、河东、陕西未置保甲以前义勇冬教所费钱粮,令逐路转运司依旧数管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