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387 页/共 1125 页

礼接纳,津发赴阙,即不得擅便差人说谕入贡。」 八月十五日,诏:「提举广南市舶司邵及之辄敢沮抑蕃国进贡,可放罢。」《玉海》:是年八月二十一日庚寅,交趾贺升平,献黄金器、明珠、沉香、翠羽、绫绢、马十、象九。 十二月二十五日,三佛齐国进奉使司马杰厨卢图打根加越仲蒲晋、副使马杰啰嗏华离蒲遐迩、判官司马杰旁胡凌蒲押啰到阙朝见,表贡龙涎一块三十六斤,真珠一百一十三两,珊瑚一株二百四十两,犀角八株,梅花脑板三片,又梅花脑二百两,琉璃三十九事,金刚锥三十九个,猫儿眼睛指环、青玛瑙指环、大真珠指环共十三个,腽肭脐二十八两,番布二十六条,大食糖四琉璃瓶,大食枣十六琉璃瓶,蔷薇水一百六十八斤,宾铁长剑九张,宾铁短剑六张,乳香八万一千六百八十斤,象牙八十七株,共四千六十五斤,苏合油二百七十八斤,木香一百一十七斤,丁香三十斤,血竭一百五十八斤,阿魏一百二十七斤,肉豆蔻二千六百七十四斤,胡椒一万七百五十斤,檀香一万九千九百三十五斤,笺香三百六十四斤。 二十八日,诏:「昨知广州折彦质奏:蒲晋久在广州居住,已依汉官保奏承信郎。今来进奉,可特与转五官,补授忠训郎。其蒲延秀可依昨引接占城入贡陈惟安例,与(蒲)[补]承信郎。」《宋史 交趾传》:绍兴二十六年,天祚遣李国等以金珠、沉水香、翠毛、良马、犀、象来贡。 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安南来贡方物。是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言:「安南静海军差使、 副押领小熟驯象等赴阙,其所进章表等,本司别差官管押赴行在投进。」诏令安抚司:除象并华靡物不受,余只就界首交割,仍约度进物多寡,优与回赐。章表先次入递前来,候到,令学士院降 书回答。 三十一年正月六日,安南贡驯象。是日,宰执进呈:「安南献驯象,令广西回赐。」上曰:「蛮夷贡方物,乃其职,但朕不欲以异兽劳远人,兼兽失其土性。可令帅臣详与说谕:如今后职贡,不必以驯象入献。」 孝宗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十三日,登极赦:「比年以来,累有外国遣使人入贡,太上皇帝圣怀冲抑,谦弗敢受,况朕凉菲,又何以堪!自今诸国有欲朝贡者,令所在州军以礼谕遣,毋得以闻。」 隆兴二年四月十四日,明州奏:「进武副尉徐德荣船自高丽入定海县港,称去年五月被旨,差载国信往高丽国,今回,复有彼国人使内殿崇班赵冬曦、左侍禁孙子高、客军朴光通、黄硕、亲随赵凤、黄义永、从得儒、朴珪八人及国信在船,听旨。」诏令赵子浦差官,且于定海县管接,询问差发因依,有无表章、国信,速先申尚书省。 六月二十一日,广西经略司言:南丹州莫延廪请入贡。诏:「朕即位以来,敦尚俭约,例罢诸方贡献,或已至宜州界首,可令本州岛量与犒设,善谕遣回。」 九月十三日,临安府言:「安南进奉方物,笼柜计三十二扛,先以都亭驿权充安泊。」从之。同日,广西安抚司言:「南平王李天祚该遇今上皇帝登极赐 加恩诰礼物等,差官奏谢,除正使尹子思、副使邓硕俨管设发回本道外,所有章表、方物,今将官刘广领押投进。」诏令进入,其回答物并敕书,令户、礼部照例施行。贡金器百两、银器百五十两、象牙三十株、熟香五百斤、笺香一千斤。 十月十二日,诏:答安南敕书,依例令学士院给降。 干道三年十月一日,福建路市舶司言:「本土纲首陈应祥等昨至占城蕃祥:原脱,据下文补。,蕃首称欲遣使、副恭赍乳香、象牙等前诣(太宗)[大宋]进贡,今应祥等船五只祥:原脱,据下文补。,除自贩物货外,各为分载乳香、象牙等并使、副人等前来。继有纲首吴兵船人赍到占城蕃首邹亚娜开具进奉物数:白乳香二万四百三十五斤、混杂乳香八万二百九十五斤、象牙七千七百九十五斤、附子沉香二百三十七斤、沉香九百九十斤、沉香头九十二斤八两、笺香头二百五十五斤、加南木笺香三百一斤、黄熟香一千七百八十斤。」诏:「使人免到阙,令泉州差官以礼管设。章表先入递前来,候到,令学士院降敕书回答。据所贡物,许进奉十分之一,余依条例抽买。如价钱阙,申朝廷先次取拨,俟见实数估价定,市舶司发纳左藏南库,听旨回赐。」 十一月二十八日,市舶司言:「纲首陈应祥等船回,分载正、副使杨卜萨达麻等并随行人,计一十二人,赍到蕃首邹亚娜表章蕃字一本、唐字一本,及唐物货数一本,差人译写,委官临对无增减外,又据大食国乌师点等诉:本国财主佛记、 霞啰池各备宝(具)[贝]、乳香、象牙等驾船赴大宋进奉,至占城国外洋暂驻候风,其占城蕃首差土生唐人及蕃人招引佛记、霞啰池等船入国,及拘管乌师点等船众,尽夺乳香、象牙等作己物进贡。」诏:「进奉物色既有争讼,难以收受,可给还,令说谕以理遣回。其余物货,市舶司斟酌依条抽买。」 十二月七日,礼、户部言:「邹亚娜乞以广州丁伟先年带到物货尽数添贡,亦难收受,乞令本路市舶司一面以理说谕施行。」从之。 四年二月八日,市舶司言:「准已降旨:"给还占城国进贡一分物色,余令本司斟量依条抽买。"绿本司未承指挥以前,将一分进奉物色先已起发,乞改拨作抽买数照降本钱,并以给还。仍乞特降诏旨开谕占城:己并令优价收买,及令尽释见拘大食人还本国。」从之,令学士院降诏。 三月九日,臣寮言:「占城故王既死,邹亚娜承袭,若以礼入贡,则当议封爵。今既有大食争讼,难以降诏。乞令市舶司以争讼事理牒报其国,俟再遣使人修贡如礼,然后赐 书、降告命。」从之。 九年正月六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言:「安南牒称:"自来体例,三年一进贡。自绍兴二十五年以后,未有纲运,恐失忠孝,怠于奉上之礼。今皇帝登极,礼合称贺。并上国每有郊天及明堂大礼,皇泽n流,常蒙降赐,今将差官管押方物,乞称贺登极及常贡纲运赴行在。"又自去年遣郑良佐至钦州,愿以方物入贡及称贺登极。本 州谕以近降旨:"诸国进奉,无得以闻。"良佐归后,复遣右都押衙陈青陈乞入贡,虽己宛转谕还,尚遣人前来未已。」诏令广西经略安抚司将入贡物十分受一,就界首交割,优与回赐,先以章表入递前来,候到,令学士院降敕书回答,仍令本司具所差官职位、姓名取旨推恩。 五月二十五日,枢密院言:「沿海制置司津发纲首庄大椿、张守中、水军使臣施闰、李忠赍到日本国回牒并进贡方物等,合行激犒。」诏纲首各支钱五百贯,使臣三百贯。 六月十一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言:「昨令安南买发驯象十头,观其移文意,欲诣阙进奉大礼。」诏:「依五月七日已降指挥,候管押象人到,以礼管设发回。」先是朝廷有旨:收买牙象应奉大礼,而安南奏请入贡,(今)[令]贡物十分受一。邕州及广西经略司恐疑误买象事,欲俟买象有的耗,方行关报,其发到象尽行收受。诏令经略司候买到,止于邕州交割,本司差养喂兵并使臣管押,同防护赴坊交纳,沿路无得搔扰,余依本司相度。此五月七日指挥也。 七月四日,广西经略安抚司言:安南都知兵马使郭进赍牒关报,差使、副管押称贺今上皇帝登极,及进奉大礼纲运赴行在。进呈称贺登极纲运表章一函,金三百三十两数,御乘象罗我一副,金四十两数,装象牙鞘一副,金五十两数,装象额一副,金一百二十两数,沙锣二面,金银裹象钩连同心带五副,金间银装 象额一副,金银装缠象藤条一副,银四百两数,沙锣八面,沉水香等二千斤,驯熟大象五头,金镀铜装象脚铃四副,装象铜铎连铁索五副,御乘象绣坐簟一面,装象戁牛花朵一十六件,御乘象朱梯一枚,御乘象罗我龙头同心带四条。赴行在人员:一员大使,八名职员,一名书状官,一名都衙,二名通引官,四人知客,五人象公,三十人衙官从人。其进奉大礼纲运方物表章一函,雄大牙象一十头,金银裹象钩连结同心带五副,银头朱竿象钩五副,装象铜铎连铁索一十副,朱装缠象藤条一十副,赴行在人员:一员正使,一员副使,一十六名职员,一名监纲,一名书状官,一名孔目官,一名书表司,一名行首,一名都衙,二名通引官,二名押衙,二名教练,四名知客,十人象公,十五人长行防援官,三十二人衙官从人。本司欲权宜行下钦州,如例排备管接,界首听旨。及安南乞差人押贡诣行在,若许押进,所有彼道人员数目及管设仪制等事,已有绍兴二十六年例,亦可参照。」诏依,仍令广西经略安抚使司差签判已下晓识事体人伴送前来;应合行事,本司日下关报沿路州军速令排办;若已说谕回归,即依干道九年正月六日、五月七日、六月十一日已降指挥,仍先具知禀闻奏。 九月十日,诏:「交趾到阙,应合行事件等,并依绍兴二十六年入贡前后已得指挥施行。」 二十五日,中书门下言:「据学士院咨报, 今安南进贡系两纲,各差使、副,所有回答敕书,欲如例修撰二道,一回答贺登极纲,一回答进奉大礼纲。其回赐及特赐等物名件,并于回答贺登极纲敕书内具录,各用复匣封裹施行。」从之。 十月十五日,客省言:「交趾入贡,其登极纲欲依升平纲例,大礼纲依常贡纲例。内押衙系职员名色,欲比都衙例给赐见、辞分物等;使、副合赐履,今改赐t。」从之。 十一月一日,礼、工部言:「交趾进贡使、副等,临安府以寺院隘狭,乞以贡院充馆舍,仍照旧怀远驿屋宇数目并今来进奉到阙人数约计,严整擗截施行。」从之。 二日,客省言:「交趾进奉人到阙,乞依昨三佛齐例,差巡视亲事官四人。」从之,目今诸蕃入贡准此目:疑当作「自」。。同日,诏差点检合门簿书公事充宣词,令赵友仁押伴。 五日,押伴入贡所言:「乞以"押伴交趾贺登极入贡所"为名,行移就用见提举修内司承受提辖奉使朱(记)[纪],其余差人等,并依绍兴二十六年例。或有私觌回答等,乞具数下临安府关取施行。」并从之,其大礼纲以「押伴交趾进奉大礼纲」为名,应合行事件,亦依绍兴例。 十二月十三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言:「安南使、副尹子思等称:本道绍兴二十六年入贡方物,系是轻细,今来进奉象身,所用供御、罗我重大之器,并有沉水香等二千斤,所用夫力除减省担仗外,实用七百五十人、马四十疋,乞比旧例增五十人。」从之。同日,又言:「进奉使、副等到本司,除 公参大排茶酒外,其余礼数颇繁,本司并行折算,及说谕在路不宜稽滞。已依禀趁程起发,所有经由以北州军门迎、大排、辞送、管设之类,并乞一并折筭,可省搔扰繁缛之费,已备牒照应施行。旧例,帅臣往使人馆舍报谒,仍移庖茶酒七盏。窃谓本司经略诸蛮,安南等道皆系绥抚,其陪臣无敌体之礼,遂检准政和五年"交州进奉,经过州军更不复礼"指挥,令尹子思等赴本司参谒「赴」下原有一「阙」字,据同书蕃夷四之四九删。,叙寒温罢,即以门状就厅展还,尹子思等降阶揖谢而退,次日亦不移庖,折送还之。自此可为定例。及除参司并特排外除:原作「际」,据同书蕃夷四之四九改。,其余大排、谢会、辞府、朔旦等茶酒,悉准物价递送。官司省费,蛮人亦以为利。」并从之。 淳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安南遣中卫大夫尹子思奉表贡方物,及押象纲使副承议郎李邦正、忠翊郎阮文献进驯象。 三年四月,安南进谢赐国名牌印:金镀银花章表函一副,金厮锣五面,共重二百五十两,银厮锣一十面,共重五百两,杂色绫纱绢五十匹,沉香二百斤,熟香一千斤,笺香一千斤。又谢袭封纲:金镀银花章表函一副,金厮锣五面,共重二百五十两,银厮锣二十面,共重一千两。《玉海》:是年,占城进贡,赐以锦绫银销。 五年正月六日,三佛齐国进表,贡真珠八十一两七钱,梅花脑板四片,共一十四斤,龙涎二十三两,珊瑚一匣四十两, 璃一百八十九事,观音瓶十,青琉璃瓶四,青口瓶六,阔口瓶大小五,环瓶二,只口瓶二, 净瓶四,又瓶四十二,浅盘八,方盘三,圆盘三十八,长盘一,又盘二,渗金净瓶二,渗金劝杯连盖一副,渗金盛水瓶一,屈 三,小屈 二,香炉一,大小罐二十二,大小盂三十三,大小楪四,大小蜀葵楪二,小圆楪一,番糖四 璃瓶,共一十五斤八两,番枣三 璃瓶,共八斤,栀子花四 璃瓶,共一百八十两,象牙六十株,共二千一百九斤九两六钱,胡椒一千五百五十斤,夹笺黄熟香八十五斤,蔷薇水三千九斤,肉豆蔻八十斤,阿魏二百三十斤,没药二百八十斤,安息香二百一十斤,玳瑁一百五斤,木香八十五斤,檀香一千五百七十斤,猫儿睛一十一只,番剑一十五柄。《玉海》:庆元六年,真里富国贡象。 理宗淳佑三年,安南国王陈日煚来贡,加赐功臣号。十一年,再来贡。 景定三年六月,陈日煚上表贡献,乞授其位于其子陈威晃。 度宗咸淳元年二月,加安南大国王陈日煚功臣增「安善」二字,安南国王陈威晃功臣增「守义」二字,各赐金带、鞍马、衣服。 二年,复上表进贡礼物,赐金五百两,赐帛一百疋,降诏嘉奖。【玉堂纪事】 《春明退朝录》:忠懿钱尚文自国初至归朝,其奉贡之物,著录行于时,今大宴所施涂金银花凤狻猊、压舞茵蛮人及装龙凤鼓,皆其所进也。凡献银、绢、绫锦、乳香、金器、 瑁、宝器、通天带之外,其银香、龙香、象、狮子、鹤、鹿、孔雀, 每只皆千余两,又有香囊、酒瓮诸什器,莫能悉数。祥符、天圣经火,多爇去,今太常有银饰鼓十枚尚存。【宋北盟录】 于阗皆小金花毡笠、金丝战袍、束带,并妻、男同来,乘骆、毡兜、铜铎入贡。 【契丹国志】 新罗国贡进物件:金器二百两,金抱肚一条五十两,金钞罗五十两,金鞍辔马一匹五十两,紫花锦紬一百疋,白绵紬五百匹,细布一千疋, 布五千疋,铜器一千斤,法清酒醋共一百瓶,脑元茶十斤,藤造器物五十事,成形人参不定数,无灰木刀摆十个,细纸墨不定数目。本国不论年岁,惟以八节贡献,人使各带正官,惟称陪臣。横进物件:粳米五百石,糯米五百石,织成五彩御衣、金不定数。契丹每次回赐物件:犀玉腰带二条,细衣二袭,金涂鞍辔马二匹,素鞍辔马五匹,散马二十匹,弓箭器仗二副,细锦绮罗绫二百匹,衣着绢一千疋,羊二百口,酒、果子不定数。并令刺史以上官充使,一行六十人,直送入本国。契丹赐奉使物件:金涂银带二条,衣二袭,锦绮三十疋,色绢一百疋,鞍辔马二匹,散马五匹,弓箭器一副,酒、果不定数。上节从人:白银带一条,衣一袭,绢二十疋,马一匹;下节从人:衣一袭,绢十匹,紫绫大衫一领。西夏国贡进物件:细马二十匹, 马二百匹,一百头, 锦绮三百疋,织成锦被褥五合,苁蓉、石、井盐各一千斤,沙狐皮一千张,兔鹘五只,犬子十只犬子十只:原无,据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契丹国志》卷二一补。。本国不论年岁,惟以八节贡献,契丹回赐除羊外,余并与新罗国同,惟玉带改为金带,劳赐人使亦同使:原脱,据《契丹国志》卷二一补。。诸小国贡进物件:高昌国、龟兹国、于阗国、大食国、小食国、甘州、沙州、凉州,已上诸国三年一次遣使,约四百余人,至契丹贡献:玉、珠、犀、乳香、琥珀、玛脑器、宾铁兵器、斜合黑皮、褐里丝、门得丝、怕里呵褐里丝、已上皆细毛织成上:原作「下」,据《契丹国志》卷二一改。,以三丈为疋。碙砂,契丹回赐,至少亦不下四十万贯。(本卷郭声波点校) 兵 宋会要辑稿 兵一 乡兵 宋会要辑稿 兵一 乡兵 真宗咸平五年正月,侍御史吴蒨言吴蒨:原作「吴清」,据《长编》卷二一六改。:「奉诏与陕西转运司点缘边丁壮充保毅军,凡得六万八千七百七十五人得:原作「男」。按上句已云「丁壮」,再云「男」则重复,兹据《长编》卷二一六及本卷第六页改。,已给资粮」。诏令分郡支。 五月,诏集近京诸州丁壮选隶军籍。是时,西北边屡请益兵云兵:原缺,据《长编》卷五二补。。辅臣请以河北强壮选充。帝曰:「河北、河东之民取而为兵,数已甚众。前〔年〕置强壮,时谕以永不充军,今一旦籍之,是失信也。」吕蒙正等言:「阙兵非取于民不可得得:原缺,据《长编》卷五二补。,请于河南诸州籍丁壮,量数抽取。」帝乃曰:「如此,必有骚动。然戍兵未充,卫士尚少,不得已也。」卒从之。 七月,诏:「边防未定,遂募乡兵。离去故土,足伤和气。应诸州点充强壮户诸州:原作「诸点」,据《宋史》卷一九○《兵志》四改。,税赋止令本州岛输纳输:原作「谕」,据《宋史》卷一九○《兵志》四改。,有司勿得支移。」 景德元年正月,诏河北诸州先所募强壮,自今或逃亡,更不添补。先是,帝谓侍臣曰:「昨日戚(伦)[纶]自河北来,言磁州点集强壮简阙。且河朔之民,岂得无故追扰。」枢密使王继英言:「近日磁州奏强壮有逃亡者,恐不及额,故再有追集。」帝令止之,故有是诏。 九月五日,诏河北、河东州军调集强壮训练之。 二年正月,诏河北诸州强壮,除瀛州城守得功人,令第其等级以闻,余并遣归农。 四月,并代总管司言:「广锐充军人老疾者广锐:原作「广税」,据《长编》卷五九改。,须亲属代名,乃得除籍为民。请自今应本土居人虽非亲属而愿代者,亦听。」从之。 大中祥符二年二月, 诏:「河北诸州强壮壮:原脱,据《宋史》卷一九○《兵志》四补。,自今每岁十月至正月,以旬休日召集校阅,免夺农时。」 六年,帝谓枢密院王钦若等曰:「河北校阅强壮,自北鄙罢兵之后,寻令逐州并依常于农闲时教阅,盖不忘兵战而使其习以为常。若绝而复行,契丹必生疑虑。昨日见赵州奏称准宣命教阅,可密谕此意,及诘其不奉诏之由。」 四年十月,诏:「河北忠烈、宣勇军士,本自户籍选置,其老疾者许召人承补,即听归农。如闻补者逃亡,官司复取归农者充役,此甚无谓,自今禁之。」 五年七月二十一日,诏:「河北、河东忠烈、宣勇、广锐军士,自今老疾者即归农,无勒召人承替,其阙员并自京差补。」 六年四月九日,诏:「雄、霸州所调乡丁为忠顺军指挥,戍于河上,岁月既久,宜特迁补。」 九年十月,知秦州曹玮等言:「本州岛先管保毅六指挥共三千人,后放四指挥归农。缘皆土人,谙识番情,便习射艺,况今逐户姓名并本管人员见在姓:原作「夹」,据《长编》卷八八改。,欲乞勾点教阅,准备非时防托。」枢密院言言:原无,据《长编》卷八八补。:「检会景德二年,以秦州保毅义军三千人自来分番边寨守把,甚有贫困不谙练之人,费耗家产禄廪,遂令选留少壮、会武艺而有家产者千人外有:原无,据《长编》卷八八补。,余并放归农余:原无,据《长编》卷八八补。。自后,知秦州王承衎、杨怀忠等累奏,自拣留保毅千人以来,多相决射及受雇替名逃窜,难为拘管。兼河民学武艺,惰农业,实无济用,乞并放归农。」令枢密院王钦若以此谕玮等,北来军兵数多民毅,前后累经相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