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389 页/共 1125 页
九月一日,诏:「今后并仰所属州军,将实有劳 官员、乡兵、土豪,如因金贼立功,即保明申本路安抚司,或缘盗有劳,即申本路提刑司。并令逐司核实保明,闻奏推恩。」
十月,承侍郎徐端礼言承侍郎:按宋代无此官名,疑为「承事郎」之误。:「自军兴以来,东南州县纠率乡兵,捍御盗贼,官司无一毫之费,若非激赏,难以劝功。欲将应乡社守隘防托去处,每乡首领限以名数,从州县出给文凭,与免身役。候有劳绩显著之人,次第保明,申朝廷量加爵赏。」从之。
十一月二十六日,诏应诸路召募到土豪、乡兵,各听本州岛县守、令节制。
绍兴五年五月十二日,秘书省正字李弥正言:「见存西北之兵,岁久销减,乞令州郡募东南民兵教习,以壮国威,御盗贼。万一朝廷有警,亦可募以调发。」上曰:「朕自知南兵可用,向有五百人皆平江府人,在张浚军中浚:原作「俊」;中:原作「人」。并据《建炎要录》卷八九改。,往往率先犯阵。其不可用者,但未教习耳。」
六月二十七日,福建路安抚司言:「臣僚乞将福建系籍枪杖手人悉行蠲放。本司相度福建漳、泉、南剑、汀州、兴化、邵武军逐州,熙宁年间,因南剑州将乐县枪杖手廖承禹等捕获强盗贼吴笋等,系提刑司奏,准朝旨选(栋)[拣],籍定姓名。今已五十余年,元有武艺强壮之人,皆已老病,虚系
名籍,遇有盗贼,并是临时呼集游手之徒充数。今乞依臣僚陈请,委实利便。」从之。
六年十二月四日,荆湖南路转运司言:「湖南武冈军管下有绥宁、临冈县。创置之时,于武冈、邵阳轮差乡户作弩手名目,远戍于彼。今欲依臣僚上言罢雇外,乞就本军量差军兵前(法)[去]沿边二十一县寨,分番防拓使唤。」从之。先是,三年八月十七日,臣僚言:「武冈军管下三县,除依郭武冈尚存外,有绥宁、临冈两处,旧来强名为县及寨者,尽为徭人所有。往者创置之时,于武冈、邵阳两县轮差乡户作弩手名目,远戍于彼,及供役使。今既无县寨之实,而弩手之名尚存,都头、队长及逐处胥隶,常执文引往来于两县之间,追呼骚扰,岁取其直,每名不下二三千,人民怨嗟,为害甚大。望委本路监司详究利害,及更革之方,条具以闻。」诏令本路监司同共相度经久可行利害,具状申尚书省。至是上言。
二十六日,荆湖北路经略安抚司言:「湖北路澧、辰、沅、靖州并系接连蛮徭溪洞,昨营田四州,共招置弓弩手九千九百一十人共:原作「其」,据《建炎要录》卷一○七改。,已见就绪。散居边境,教习武艺,弹压蛮夷,并不请官中钱粮。平常无事,耕作自赡,若(与)[遇]缓急,勾集使唤,极有便利。止(有)[因]靖康元年内全军调发,应援河东陷没,又遭兵火,遂致死亡阙额数多。今若尽行省汰,缘澧、辰、沅、靖州并无正兵防守,窃虑引惹蛮夷观望,别致生事。欲将前项四州刀弩手元额,并权
行裁减,立三千五百人为额:内澧州五百人,辰州一千人,沅州一千五百人,靖州五百人,依条责委知、通提举,先将堪好田土标拨,措置招填,训练弹压。仍候招补足数,从本司别行相度,以元申增添补。所有减下人额空闲地土,并乞召人承佃,出租课,补助岁计,委于本路边防、财计两便。」从之。先是,知鼎州张觷言:「湖北路鼎、澧、辰、沅、靖州并系接连蛮徭溪洞去处,祖宗以来,各有排置刀弩手,最为得力。比缘多事之际,例皆阙额。」诏令本路帅臣同觷将阙额人数参酌旧额,合与不合裁减,如(合)[何]招填可以敷额,并新旧营刀弩手若给回田土,如何标拨、若干数目。仍先多方招填,仍限一月,条(其)[具]边防经久可行利便闻奏。」至是上言。
八年三月二十六日,知扬州折彦质言折:原作「析」,据《建炎要录》卷一一八改。又,「知扬州」,《建炎要录》卷一○七作「知福州」,未详孰是。:「诸州起发弓弩手,先行拨回。」宰臣得旨,呼杨沂中到堂商量,欲朝廷应副钱物,招收填阙,可以久长使用。诸州弓弩手,欲节次遣还之。上曰:「甚好。」
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五日,广(西)[南]西路经略安抚、转运、提刑司言:「宜州不系团结土丁,每年见纳身丁米。缘与团结土丁一例,轮流差在沿边守戍,合依团结土丁体例免纳。」从之。
三十一年九月十二日三十一年:原作「二十一年」,据《建炎要录》卷一九二改。,(准)淮南运副杨杭言杭:《建炎要录》卷一九二作「抗」,未详孰是。:「高邮军创复之初邮:原作「陲」,据《建炎要录》卷一九二改。,钱粮阙乏,无力招置马兵防捍。有主管官秉义郎陈顺、忠训郎车定方二人,各于本军界纠集团练到义兵,内陈顺六百余人,车定方三百余人。自
备器仗旗号钱粮,更不支破官中请给。其纠集到人,并是东北强壮义勇、堪披带之人,皆有老小,缓急可以守御使唤。委见陈顺、车定方忠义可嘉。」诏:陈顺特与转一官,车定方减三年磨勘。
十一月二十七日,枢密院言:「严州起发方文燧部押到义兵三百余人,已送忠锐第五将张耘,常切教阅。」诏令听张耘节制。
孝宗隆兴元年八月二日,诏广西经略安抚司,先次将土丁输竹木上籍,州县官科需,部辖人掊 ,堡寨官取结,并日下严行禁绝。
二年正月二十七日,兵部言:「契勘广西土丁教阅,熙宁旧法:一年县教,一年州教。昨自元佑以来,并罢之州。续绍圣三年指挥,每一年在县,次年上州,各以都管指挥,均作三番,自十一月至正月终,每月轮教一番。如敢别有差倩及诸般科配、和雇,并科违制之罪。今窃详土丁虽每一年在县,次年上州,各自十月至次年正月,教阅三月。又缘分作三番,止系赴教一月,是致因缘私役差倩,及有私需。今来若照应元佑指挥,免赴州教,又恐渐成废弛。今欲将州县教阅并合住罢两月,止于
十二月赴教一月,分作两番教阅,即依自来条例放散。所有命官及诸色人,私役手艺、土丁,并有妨教阅,并乞依私役禁军法条断罪。」从之。
三月二十七日,德音赦:「勘会高、藤、雷、容州土〔丁〕,昨缘教阅月日,并分番频数,是致州县因缘科需,私役差倩。已降指挥住罢两月,止于十月赴教一月,分作两番。所有诸色公人等敛掠乞取钱物,官司擅自勾抽,及诸般科配私役等,亦有断罪指挥条法,非不详备。窃虑州县尚尔循习科扰,有失朝廷宽恤之意,仰本路监司常切觉察。如有违例去处,按劾以闻,当议重寘典宪。」
十二月十日,德音赦:「楚、滁、濠、庐、光州、盱眙、光化军管内,并扬、成、西和州扬成西和州:按本文所列州军,皆为边地,而扬州时为内郡,且地处东南,必不致与西北边陲之成州、西和州相提并论,时与成、西和同为西北边郡者乃阶州,故疑「扬」乃「阶」之误。,或能保护乡井有功者,仰逐州军守臣开具保明,委帅臣、监司覆实,申尚书省取旨推恩。」 、襄阳、德安府、信阳、高邮军应州县土豪,并山水寨首领,自备钱粮,纠集乡兵,把截关隘,或曾战
干道元年四月四日,知德庆府莫廷秀言:「二广诸州多与江西(按)[接]境,江西之民以兴贩私茶盐为业,劫杀平民,而二广诸州军兵孱弱,惟赖土豪号曰统率者,聚其保伍以遏绝之。然其间百姓有以死战而不见恤,统率保全州县而无以赏功。望行下二广诸州,或有百姓身死于战,兼统率能阻遏贼势、保全州县者,所属保明,申朝廷推赏。」从之。
十一月七日,权知荆门军程逖言:「湖北荆门军等处,向缘疆埸有兴,从权制宜,团结丁壮,或号义勇,或号强壮。防秋之际,追集训励,以备不虞。今邻国修好,并边解严,望戒 湖北诸州军,应先团结民兵之类,非因边事,不得分番追集,以守把教阅为名。」诏依籍定姓名,并各放散。
二年正月二十四日,殿中侍御史张之纲言:「二广有土丁、保丁之法。保丁则每
户一名,土丁则父子兄弟皆在其数。常以十月一日聚而教阅于州县,尽十二月而后罢。奸吏舞法,循习为弊,拘留重役,尽正月而不得去,其为民害大矣。望一切罢去,不得循习,别致劳扰。」诏令广南东、西路经略安抚司行下诸州,如有似此去处,并日下放散。今后不得依前追扰。
三月二日,臣僚言:「金州等处以农夫户口差科役使,名曰『保胜』。每一家二丁则取一丁,四丁、五丁则取二丁、三丁,名曰『义士』。均州亦曰『保胜』。科取注籍,则州县主之,至于差拨役使,乃系统兵官。如金州、洋州则系都统司,均州则系管内安抚司,州县不得治之。递年役使,未尝少息。乞行下利路均州等处,应有科役『保胜』、『义士』者一切放免。」诏依,令京西安抚司,并日下放散。更有似此去处,依此。
九月十三日,诏:「广西一路邕、宜、融等州土丁,籍定姓名、年甲专统。土丁年至五十,即行拣汰,则选户丁承替。每岁遇农隙,祇于逐乡便处各置教场,春秋二次,如法教习,候武艺精熟,即便放散。」从知浔州朱师孟之请也。
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宰执进呈主管淮南西路安抚司公事胡昉乞将淮西总首与补正一资,庶几激劝。上曰:「且令帅司借补,俟二年,却申朝廷补正。」蒋芾奏:「胡昉之言,谓前此诸人受帅司借补,名目甚众,不以为重,须朝廷与补,乃可使之欣慕。」上曰:「五百余人,如何尽补 可令胡昉具前此立功已借补人申朝廷。其
未经借补者,可径令帅司借补一资。」
同日,胡昉言:「乞将本路籍定万弩手之家,依元降指挥,并与免户下三百亩税赋。不唯有以激劝,庶几缓急乐于用命。」从之。
四年正月五日,前知荆南、湖北路安抚使王炎言:「荆南团结义勇、民兵,取会得荆南七县主客佃户,共管四万二千二十户,丁口计一十余万,除官户并当差役人外,净得八千四百一十九人。若调集团教之际,使之自备食用,必不能办。乞截留本府苗米一万四千石本府:原作「苗府」,意不可通。按后文有「本府苗米」句,据改。,又乞漕司应副钱二万贯充日支钱米。自十月起发,每为三番,每教一月即放;重给弓弩与总首,俾民暇日从便阅习,不得追扰。又于鄂州都统司关支弓一千五百张,箭五万只。于内选愿为弓弩手者,悉给以弓弩、官箭,仍加旗帜金鼓,尽出于官,民无毫发之费。又于都统司关甲三千副,三番轮教,悉是全装。若更蒙支降衣甲二三千副,即上流创添此一军,迟以数年,更行搜补,可得万人。若比之所养官军,利害岂不较然易见。乞下湖北安抚司,日后每于农隙月日,轮番教阅,及下总领所、转运司,支降每年本府苗米、岁计钱,毋得违阙。」从之。
二十七日,四川宣抚使虞允文言:「兴元府一带义士,人材可用,一面委晁公武拘收人丁,并寻访陕西弓箭手旧法。乃得之泸州,盖祖宗朝所颁降也。重加看详,凡一百四十一条,分十三门,为一书,敢编录为册上进。窃详兴、洋之间,
在绍圣初,义士系籍者以七万计。绍兴三十一年大散关之战,大将不授以甲,驱之使在官军之前,死损逃亡之后,仅存六千余人。今公武所籍兴元之丁,增至一万六千四百三十四人,合洋州西县三千七百八十九人,有真符一县,拘籍未到。大安军一千七百六十八人,共二万三千九百八十一人,见已结成队伍。其金、房、阶、成、西和、凤、兴州,亦用结保社、守乡村、防奸盗为名,重加整治,约亦可得三万人。有家属物业,各有顾藉,人自为死,其为用过于官军,而风声气俗,皆薄陕服之旧,安于弓箭手之良法。旧系官给田,故其法从重;今义士等私田,止免家业钱,所立法皆从轻。绝增募之扰,岁可免六七百万之费,而获四五万人之用。其为便利甚明,乞付有司早赐颁降施行。」诏依,仍先次施行。照得兴元义士自绍兴初团结之后,获其死力居多。兵火后,旧制不存,比年调发,隶属诸军,兵官不给衣甲,投之死地,始不聊生。然兴元、梁、洋之民,素号骄勇,实可济事,若为专法,禁止私役,分隶统辖,必着成功。谨以陕西弓箭手条格拟定成法,为永久之利。一、措置将新旧保丁拣选,每两丁、三丁拣一丁,四丁、五丁拣两丁,六丁、七丁拣三丁,选少壮堪充义士之人团结,每户免家业钱二百贯、非泛科率。今欲乞除常赋外,义士长行,每户依旧与免家业钱一百五十贯;不及实免,拥队一百七十贯,队官二百
贯上科籴外,与免本户差役。言取义士一名,户下元管家业钱三百贯除免二百一贯外,其免不尽外数,即合依旧差科。一、即今见管义士人数,欲依将兵例团结队伍,每六十五人为一队,推服管队一名,火头五名。仍于数内拣习神臂弓手,并平射弓手,及甲军枪手,仍官为置教阅弓箭手、枪、旗训练。如遇调发,每人日破口食米二升半,回军日止。其行军犒赏、带甲等钱,并许依正军例一等支破。一、如遇调发,(计)[许]从安抚司踏逐,选官统押,申听安抚司分拨使唤。其御前诸军统兵官不得干预。一、逐州知州专一提举义士,知县兼义士军正,县尉兼军副。非因调发,辄差使义士者,乞依私役禁军法。一、义士若追集教习,有妨农务。今欲且令各在乡舍教习武艺,隶属本路安抚司。本司遇农隙,自十一月一日追集生 人教习,至十二月二十日放散。若武艺精熟,逐旋发归,及一月以上人,量破口食。一、遇有缓急,其军行所须什物、器械、衣甲,自合官给。事宁息日,并纳本路安抚司收管。一、义士内有愿充马军之人,并听。内愿自备马草料,乞请官马,即从军给。如一就自备,即与于已免家业上,更免钱三十贯。遇调发,官破草料、器甲,依步军并从官给。一、义士依 用法补转,其阵亡恩例,自有条格。缘措置之初,多是白身,欲乞应阵亡内白身人除依例合得赠绢三疋外,更与补进勇副尉
恩泽一名;及因调拨在军前病患身亡之人,与免户下三年税赋科役。一、今来措置与免户下家业科役,专一准备缓急出战,守把关隘,与陕西弓箭手利害一同。欲乞依陕西弓箭手,许行承籍。一、除兴元府、洋州外,有兴州、大安军等处义士,金、房州、保胜、阶、成、西和、凤州忠义军,乞依洋州今来兴元府义士一体施行。一、今来措置,义士比陕西弓箭手条,拟到专法,将敕令格式随门类总入项内,乞以义士专法为名行下。
二月四日,荆湖北路转运判官程逖言:「澧、辰、沅、靖四州弓弩手,乞下本路安抚司,且以裁减定三千人为额,委各州(守)[守]臣限以一年招募数足,将旧管田亩今系外人请佃数多者,于内分数次第拨与所招募到人,以时训练。如守臣于限内招募拨田数足,乞与优异升擢,或与转官。」诏依。内逐州刀弩手田亩,如元系人户纳钱承买之数,即于一般系官田内对数标拨。
四月二十九日,淮南转运副使沈复言:「沿边之民,岂无强壮之人,官司无粮以给,终不能统集。欲将舒、蕲州有义仓、常平等米桩留外,皆发赴无为、庐江、巢县等处,缓急之际,给散强壮之人,有以聚之,然后可役。」从之。
八月二日,尚书省言:「欲令诸路州县,如强盗窃发,总首、保正、乡豪之家,能率众捕获,第其劳 ,从州县次第申帅(师)[司],保明奏闻,与优补官资。」从之。
十一月四日,诏令两淮守臣,以户口多寡,
于三丁取其强壮者一名,籍为义兵,于农隙教阅。自十月为头,正月终放散。每人日支破钱一百文、米二升,总首日支钱二百文、米三升。合用钱米,于合发赴户部窠名内取拨一半,诸州军于系省钱米内自认一半,应副支遣。
五年正月二十七日,诏:「舒州驻泊兵马都监、专一充教阅民兵拨发官孙嗃,令本官再任,依旧专一充民兵等训练拨发官。」以淮西总管李横言,嗃教阅以来事皆躬亲故也。
三月十二日,四川宣抚使虞允文言:「兴元府、洋州、大安军、兴州见管义士二万六千一百四十人,结成队伍,见委利州东路总管皇甫倜训练,已见成 。乞就移皇甫倜于兴元府驻扎,专一教阅逐州义士,准备缓急使唤。」从之。
四月二十五日,枢密院言:「得旨,令沿江十州军措置团集兵民,未有立定日限。」诏令逐处守臣限两月相度条具经久可行利便,务在着实奉行,毋致扰民,开具申枢密院,俟条具到,听候指挥,方得点集。
九月八日,措置两淮官田徐子寅言:「得旨,于农隙时官支钱米,将本路诸州军已籍山水寨伍民兵应三丁以上主户,选取壮丁,赴州教阅一月。今相度,欲令诸州军自十月十五日拘集民兵上教,至十一月初五日住教,仍每日于辰时、未时两教。如遇雨雪,权免所教民兵。本司差官比较,拍试武艺精熟之人,令州军优与犒赏。谓如射箭上帖,每只支犒钱一贯文省,中红心
每只支犒钱二贯文省,枪手刺赢者每人支犒钱三百文省。所有合用钱物,乞依已降指挥,于合发赴户部窠名并本州岛军系省钱米内户部:原脱「部」字,据前四年「十一月四日」条补。,各取一半应副支散。」从之。
十一月一日,知荆南、充荆湖北路安抚使刘珙言荆:原作「制」,据《宋史》卷三八六《刘珙传》改。:「荆门军昨来团结到强壮民兵三千余人,并系自备钱米器械赴军教习。今除节次抵替逃亡事故外,且以三千四百五十人为则,分作三番追教,每番一月放散。每人每日官给米二升、钱三百文足,三番计合用钱四千三十二贯一百九十文省,米二千七十石,并有合用衣甲、枪刀、弓弩、器械。缘本军系省阙乏,照得荆南路州县义勇,每遇农隙,追集赴教,衣甲、器械尽是官给,日支钱米。今来荆门军事体一同,既使教阅军阵,却令自办器械,自备裹粮,委是经久不便。已于本司甲仗库见管衣甲军器内量行分拨,及那融钱米权行应副外,欲望令本路转运司贴拨应副。日后年分,亦乞依此应副。」从之。
六年二月三日,措置两淮官田许子中言:「万弩手当立二千人之额,只就乡社教阅。」从之。子中内殿奏事,上问:「万弩手营寨招集起如何 」子中奏云:「恐未便。淮东有千四百人,淮西已申到千六百余人,大率皆当立二千人之额。计人日支钱三百文、米三升,约一岁当用二十五万缗赏犒;射亲之类,又须用五万缗。若今年集起,苟财赋不给,却从放散,一旦再行结集,恐失信,招之不再来,徒
误事。又淮西地里阔远,不比淮东,远不过三五日,人尚不便之,淮西动或半月程,宁不为扰 」上曰:「朕不惜钱,放之则不若养之。若放之,既不集,将何以教阅之 」子中云:「臣欲就乡社教阅,且如团结、保甲,亦欲混为一区而教阅。」上问:「恐人不用心。」子中奏云:「臣当以术激励之,使人人各务精于武艺。」上曰:「其术如何 」子中答云:「臣欲先三令五申之,约总首、团寨长告报,于农务少闲,相率为挽强蹶张,并习击刺。至农隙之际,先期行下,令团总指日告报,结集于县中,俟臣之至,教阅三月。取武艺精熟射屡中的、击刺雄捷者,实时放散;收惰慢不精熟者,率而赴州,依年例教三月。有能于州中兼昼夜有力,随取其精者随放之。如是,则民不受扰,耕不失业,习兵而不远去其家,不劝而相率自习其艺。」上称善久之,退回乞置万弩营寨札子,令别条具,更不拘集,从所请就乡社教阅。
二十八日,四川宣抚使王炎言:「欲将大安军义士只就乡村自行教阅,令安抚司依时差官前去,就本军点摘按试,所习武艺有无精熟。所有兴元、洋州义士,亦乞一体施行。」从之。
三十日,刘珙言:「京西、湖北两路民兵,条具如后:一、访闻诸郡起籍民兵,其间有上三等户取义勇一人,亦有四等、五等户者,亦取义勇一人。凡家产多者,可以枝梧;若家产少者,往往弃产遁逃。欲乞应充义勇并与免非泛科役,有身丁钱处与免身丁钱。
其第四等户,除非泛科役外,更与免差保正及大小保(正)[长]。五等人户,除免应于科差外,更与量免三分或二分税役;总首、部将系是部辖之人,一县通不满十数人,乞与免保正长差役。一、访闻诸郡多将合作总首之人与升作统制、统领,往往擅差民兵,分番当直,不受县官号令。欲乞每郡只许选见任待阙武臣一两员,遇教阅之际,俾充训练官,教罢则不复相隶,不得轮差民兵当直。各县只选有物力、材武为众所推服者作正副总首,不得称统制、统领。缓急调发,方许帅司差官统之,庶免骚扰之患。一、访闻诸郡民兵结队,亦如正军简选结集。民兵散处村落,乡分不同,(若非)[非若]正军同一营寨,只合随乡结队,每七十五人为一队,五十人正军,十人准备带甲,十五人辎重火头,有零数则作畸零队。一、访闻诸郡向来民兵教阅,其粮食多令自备,人尤以为苦。若尽令总漕司应副,窃恐侵损岁计。契勘京西、湖北皆有屯、营田谷斛,民兵每人合日给米二升半、钱五十文省。一月计之,米七斗五升、钱一贯五百文省。谷每石可得米四斗,为钱可准一贯省。若每岁于营屯田谷内据人数分拨,所用亦不至多。一、访闻诸郡民兵,弓弩、枪刀、箭凿之属,并令民间自备,平居教阅,且不中用,况欲出战,岂不误事 近四川宣抚使司已发到三千副,仅可以应(荆)[副]荆南及荆门两处。京西已蒙支拨器甲二千余副,
其少数尚多,望支降数千副,应副使用。」诏并依。内器甲,令赵樽于诸军退下旧甲内挪融五千副付湖北安抚司,应副两路兵民使用。如尚阙少,即更于湖北路州军见教阅禁军甲内取拨,却令本处依数补造。
五月十六日,诏淮东万弩手,令本路安抚司行下诸州军,候秋成了日,依淮西路一体教阅施行。
十月六日,淮南东路安抚司言:「臣僚乞,淮东万弩手二千余人,昨在真州置司教阅,已给假,时暂归农,望许令淮东帅司一就拘收,不妨农务教阅。所合用器甲之类,乞赐给降,仍乞于农隙时官支钱米,与民兵一体教阅二十日,即便放散。」诏依。其器甲,委自安抚司相度,据阙少数,随宜措置制造。
二十八日,淮南东路安抚使晁公武言:「扬州民兵素号骁捷,若教阅有方,必堪使用。缘未曾立定赏格,无以激劝。欲将利州路义士条法降下安抚司,以凭 行诸州,遵依施行,庶几有以激劝。」诏依,令户部(腾)[誊]写给行。
七年正月二十五日,权知荆门军冯忠嘉言:「教阅本军义勇三千四百人,增补得三百人;又劝谕有马人户为马军,得马四百匹,分为六队。见今上户有力之家,情愿买马以充马军。除已将马军日给以草外,有马料一色,本军所入微细,不能办集。望给以五分之料,教之百日,不过千石。」诏令湖广总领所应副五分马料百(一)日。所有养马户之家,免本户非泛差使科扰之类。其冯忠嘉
劝谕到户马,同义勇教阅,及制造军器有劳,可除直秘阁阁:原作「阅」,据本书选举三四之二五改。,兼湖南北、两淮诸州军守臣照会。
六月十二日,知庐州赵善俊言:「昨来招置万弩手 用,系作神劲一军,至干道元年,籍定姓名,放令归耕。本司管下州军,所管共一千八百三十一人,其人既经训练,及熟行伍,不复留意农务。今若依前召募充万弩手,必欣然听从,是一日之间而得二千强壮已习武艺之人。乞尽数根刷发赴庐州,依旧以神劲军为额,差谙练兵官一员教阅。自八月下旬赴本司,至二月上旬放散。」从之。
八月十四日,诏:「两淮州军民户既将一丁充民兵,其有本名丁钱,可与蠲免。」
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诏:「荆门军解发到义勇总首王升、副总首孙奇、训教发马绅,已依元解发弓弩斗力试验合格,王升特与补进义副尉,孙奇、马绅各特与补守阙进勇副尉。」
六月一日,诏:「淮东、淮西两路,并沿江诸州民兵及两淮万弩手,每岁农隙,拘集教阅。其间有武艺超越之人,令逐路帅司行下所部州军,自今岁为始,将所教民兵及万弩手,遇教阅月,选择能步射一石四斗力弓,踏三石五斗力弩,马上直背射一石力弓,各应法,人材智勇,可以伏众,解赴本司拍试。其姓名事艺,保明申三省、枢密院,以凭抽摘覆试推恩。」
七月十八日,措置两淮官田徐子寅言:「淮东诸山水寨并诸州民兵总首、首领内,有一寨止管民兵三四十名,而
总首、首领三四名者。若一例补授名目,诚恐泛滥。欲每县选差总首一名,特与补一名目;诸寨应管辖阅习忠勇民兵每一百人者,置首领一名,特与借补一名目;如一寨不及百人者,许令更行劝募,候人数足者方与推恩。总首、首领并忠勇民兵,并与免户下科敷差使。如遇缓急使唤,官给钱米,以赡其家。欲每遇拍试,民兵、官将十二箭全上帖者,特与借补守阙进勇副尉,候立到新功日补正。」诏依。总首与补进义副尉,首领令本路安抚司借补守阙进勇副尉。继而知庐州赵善俊言:「两淮之民,无非可用之兵。且以一县为言,大县民兵之强壮者可籍五百人,下县不下三四百人。今一县择总首一名素为强壮所推服者,借补爵命,以充统领;又择总首能统率强壮者二人借补,以为正、副将;五十人置队将一名,亦是总首借补。五人为伍,每二十五人则置队将一人。使居乡井,遇闲暇之时,从便教阅,以习射刀枪为殿最。岁终,帅司差官逐县按试。如统领果能统率本籍定人数,教阅有方,明习战阵,即先补一资。如后来教阅日久,武艺精熟,缓急委是可用,则补正承信郎。正、副队将亦如之。其军伍中能自奋发,骑射刀鎗精熟出众者,亦与借补,以次选迁。仍以义胜名军,并听帅臣节制,缓急从帅臣调发。淮西一路,缓急之际,得胜兵五万人。今(俱)[具]借补统领等官资及军器、赏格如后:借补总首充统领
等官资,统领先借补承信郎,教阅有方,一年先补一资,后来所统民兵武艺精熟,即补正承信郎。正、副将先借补进武校尉,教阅有方,一年先借补承信郎;次年统帅所管兵民武艺精熟,即补一资。队将先借补进义校尉,一年借补进武校尉,次年补一资。且以五百为一军,合用军器数目,乞从朝廷给降。弩手一百人,枪刀二百人,弓箭手二百人。每遇差官按试犒赏,统领钱一贯,正、副将钱七百,队将钱五百,队身钱三百。中红心钱五百,帖钱三百,垛钱一百。鎗比类弓箭。」诏并依淮东路已得指挥施行。
十一月二日,权发遣利州崔渊上言,论兴元府、洋州等处义士,乞加存恤。上曰:「百姓肯出力为国,如何不爱恤 」于是诏令四川宣抚司详崔渊所奏事理施行。渊上言:「伏见蜀地偏在一隅,与关陇相接,故近西之民皆英气奋发,刚健敢勇。异时陕西诸路有所谓弓箭手者,皆民兵也。今兴元府、洋州等处有义士,亦皆弓箭手之意也。绍兴初,饶风之战,散关之捷,义士宣劳,与战士功力相等,朝廷不知。至壬午之战,原州、巩州之举,肝胆涂地,皆义士也。前此一二帅臣再加葺治,凡民户一家之产,官计其(赢)[嬴],名曰家业钱,为义士则免之;一身之役,官籍其年,名曰身丁钱者,为义士则免之。以至迁补有次,率敛有罚,私役有禁。比年以来,浸以隳弛,或多张家业之数,抑勒不均;或根刷余丁之人,更行差补;或
拘充白直,接送般家;或课其工程,修造第宅;或农隙点集,非钱则有留难之忧;或照集书名,非钱则有漏落之患。以至诛求有常例,公参有定价,屈抑士气,亏损边防,不知缓急何以使之 愿下本路监司、帅臣,检照前后义士指挥,将违戾去处严行(核)[劾]治,仍立罪赏,书为殿最,求为后日之用。」
十二月十三日,诏:「两淮民兵,自干道九年为始,农隙日拘阅教集拘阅教集:似当作「拘集教阅」。,一月放散。每人日支钱一百文、米二升半。」
九年闰正月十四日,臣僚言:「访闻淮西运司见今拘集本路民兵。方农事将兴,久留城市,深可怜悯。望日下放散,候农隙日教阅一月。」从之。
九月一日,知荆南府叶衡言:「荆、襄两路民兵,缘前年荒旱,民力未苏,乞令各在家阅习武艺,候至来年春,略行追唤武艺精强人赴州,等第犒设,以激劝其余。所有年例教阅,候至来冬别听指挥。」从之。
十月八日,枢密院言:「湖北、江西昨团结民兵,差置总首,专责捕盗。近来不申官司,擅自捕人,及出别州县界生事骚扰。」诏令总首、队长须听捕盗官及县道约束,除正贼外,不得擅自捕人。或当会保伍及出界捕逐盗贼,即于官司出给文引,报所在去处,方许前去。《大典》卷八千三百五。
兵 宋会要辑稿 兵二 乡兵
宋会要辑稿 兵二
乡兵
义勇保甲。仁宗庆历二年二月,简河北路强壮劲勇者刺手背,为义勇指挥。
三月,诏简河东弓手有武勇者不刺面,为义勇指挥;陕西弓手为保捷指挥。
四月,诏:「河北教阅义勇指挥,令番休于家,其(堕)[惰]游不业农者,听其家长告官,重行科责。」
闰九月,诏河北路义勇乡兵死而其家有丁壮者,令逐处选填之。
六年三月十一日,资政殿大学士程琳自知大名府还,言河北义勇人员军士,乞今后每年入冬只令教阅一月,即便放散。从之。
六月,知并州郑戬言,请每岁于九月农隙教阅义勇。从之。
嘉佑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大名府路安抚使李昭亮言:「河北州军见阙义勇,乞以来年为始,三年内并令补足。其强壮缘元不系教阅,欲候义勇足日,亦令补复。」从之。仍仰河北都转运司、逐路安抚司,令辖下州军于每年勾集义勇教阅时,具旧管及补填见阙人数以闻。
六年十月十七日,河南转运司言:「嘉佑六年,沧州奏请,以残疾之人不妨农作,遂令将一目盲、足无大母指及秃疮无发之人,并不免义勇身丁。续降内却言,六十以上及残单丁之人,令本户下拣选少壮无病患人对替。如本户委无人丁,许于本乡管内决射对替。即法意违戾,乞赐申明。」诏依沧州元奏施行。
英宗治平元年四月,诏以河北州县官吏补义勇不足,令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