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1064 页/共 1125 页

黜降官三 【宋会要】 神宗元丰元年正月九日,知虢州邓绾罢龙图阁待制,为集贤学士、知河阳。时权御史中丞邓润甫言:「绾在言路,肆为邪慝,阴连公府椽属,数为大臣祈恩,传笑四方,伤辱国体,故斥逐之。今绾去位未几,亟复待制,莫知所谓,乞追寝成命。」 十七日,前知真定府、龙图阁直学士、吏部侍郎致仕韩贽降一官,追其孙思纯将作监主簿告告:原作「造」,据《长编》卷二八七改。,通判郑渊、佥判王钦臣各降一官臣:原作「若」,据《长编》卷二八七改。,判官许章、推官刘处厚冲替,司录参军刘舜理以下三人勒停,北寨主杨允德以下三人除名编管,并不用赦降、去官。坐易州捕盗,误以解子平为北界地,启虏人争疆之隙也。 二十二日,秘书省著作佐郎张琬冲替,坐越职言知荆南张颉不当也。 二十三日,尚书刑部员外郎、知制诰熊本落知制诰,为屯田员外郎,分司西京,饶州居住。大理寺丞、权知都水监丞陈佑甫为(颖)[颍]州团练推官。权知都水监主簿、司农寺主簿史邈追两官,与远小处合入差遣。权知都水监丞范子渊追一官,差遣依旧。并免勒停。权河北东路转运副使陈如俭追一官,冲替。文彦博特放罪。大名府冠氏、临清、清平县干系官吏并东流南岸都大司,并令提点刑狱司劾之。初,都水监程昉请开运河,范子渊言遣官并用浚川把疏浚,夺水势悉归二股故 道,退出民田数万顷,诏大名府保明。既而文彦博奏,止因霜降水落,今年未尝用把而退地更多。上命熊本按视,以彦博所陈有害无利为是,乞废浚河司。于是子渊言,本等所陈事理未尽至公,乃诏置狱。至是狱具,浚川把仅同儿戏,子渊所陈固多妄,然史邈初劝本先行河决利害先行河:原作「光河行」,据《长编》卷二八七改。,乃见彦博,而本修私礼于彦博本:原作「未」,据《长编》卷二八七改。,非公事赴彦博饮,故上不直本也。 闰正月八日,陈绎落知制诰诰:原作「诏」,据《长编》卷二八七改。,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知谏院蔡确言:「绎阴与中书属官张谔、练亨甫等交相朋附,因公事受张谔私简,踪迹已露,不可更污侍从。」故有是命。 十八日,诏大理寺丞王钦臣展磨勘四年丞:原无,据《长编》卷二八七补。,前降一官指挥更不施行,其转太常丞及降授太子中允敕并追毁。坐定夺解子平地界不实,案未上,年例当迁迁:原作「还」,据《长编》卷二八七改。,已改太常丞,及案奏,夺一官,法当自未迁官责降故也。 二月二十四日,知廉州、供备库副使李时亮降一官,监押、右侍禁卫立之降两官,司户参军孔元孙冲替,坐不救火,焚器甲二十四万,会赦特责也。 四月十二日,右谏议大夫、兼侍读、权御史中丞邓润甫落职,知抚州。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上官均责受光禄寺丞,知邵武军光泽县。以右正言、知谏院蔡确言:「被命同鞠相州狱,润甫与均密自奏事,不令臣佥书,必以臣见其朋奸之迹,恐臣论列恐:原无,据《长编》卷二八九补。,故造非语中伤,及欲动摇狱情,阴结执政,乞早赐罢斥。」上初以润甫、均言,故疑狱词非实,及 遣使审详,罪人卒无异辞,上以润甫、均诞妄,故贬之。 五月二十五日,知庆州、直龙图阁范纯仁夺职,知信阳军;永兴军路钤辖种古追一官,知宁州;比部郎中史籍追两官比部郎中:原无,据《长编》卷二八九补。,并勒停;知环州种诊免追官,勒停,罚铜二十斤;环州佥判党师经以下三人冲替。纯仁坐不追捕作过熟户蕃部,古虚讼纯仁不公,谬为其兄发奏状入马递,籍申制院不实,师经等推勘佥书劫盗公事失入故也。 六月十九日,殿中丞陈安民追一官,勒停,展三期叙;太常博士吴安持追一官持:原作「特」,据《长编》卷二九○改。,免勒停,冲替;前检正中书刑房公事刘奉世落直史馆,免勒停,监陈州粮料院;详断官窦苹追一官,勒停;详议官周孝恭、大理评事文及甫并冲替。安民尝官相州,坐与失入冯言死罪,嘱及甫言于宰相吴充充:原作「元」,据《长编》卷二九○改。,安持坐受及甫嘱谕奉世,奉世坐谕法官指定不作失入奉世:原无;谕:原作「论」。并据《长编》卷二九○补、改。,苹、孝恭坐定为非失入,其牵连得罪者又数十人,充释罪。初,制勘相州狱,蔡确鍜炼,欲以倾充,至是狱成,人以为冤。 二十七日,尚书主客郎中张充宗、供备库副使高遵制并追一官,勒停。先是,充宗、遵制接伴辽使,以违禁物偿所亡器皿,于驿舍奸杂户,诏开封府劾,先冲替,听追摄。至是得实,故坐责也。 七月二十五日,京西将官李延遘冲替。上批:「延遘捕盗,募兵自随,初无明条,乃是惮贼怯懦,滋大事势,不惟不足弹治士卒,传闻四方,亦足启侮,宜冲替。」 八月六日,澶州巡河栾文德淮南 编管,都大提举苗师中冲替,免勒停。并追两官。都水监丞王慎微冲替,权外监丞陈佑甫降一官佑:原作「佑」,据《长编》卷二九一改。。知澶州韩以应副修闭决口,听以功赎过。坐澶州河水抹岸,不预请修贴堤岸,各该赦恩,故特责之。 十月十四日,散员都虞候、万州刺史全信追刺史,罚铜六十斤,降充湖南本城都头。先是,上批:「全信乞取本班长行钱物,已奏案,可速进呈裁断,庶军中有以警励。」至是,枢密院奏断也。 二十八日,开封府判官徐大方、推官许彦先冲替,坐以同文馆制狱连涉也。 十一月十七日,诏汲逢先勒停,送秦州制院,委李孝博选差狱官,与庄黄裳同鞫。时孝博新权发遣永兴军等路常平等事,言:「秦、熙州自置市易,乃提举官汲逢专领。今本务欠钱十二万余缗万余:原倒,据《长编》卷二九四乙。,闻逢母族亦尝贷借,兼驱磨官称逢有虚增钱数七万余缗。」故有是命。 十二月一日,诏京东西路第七副将、供备库副使张永昌降一官,与淮南远处监当差遣。以本路提点刑狱司言与将官杨桂不务协和,常凌忽之,故有是命。 二日,右谏议大夫吕公孺罚铜十斤,坐御史何正臣言,检正中书刑房文字杜弦见公孺理雪失入死罪事,而阴与苞苴往来,究实故也。 二十四日,诏京东第八将张建中先冲替,令转运司体量罪状以闻,坐所教兵众应格人数全少故也。 二年二月七日,河东火山军巡检韩渭冲替,诏转运司劾罪。坐经略司言,渭擅领 兵士入北界渭:原作「谓」;领:原无。并据《长编》卷二九六改、补。,与虏人相射,及诱致蕃部、待以客礼故也。 八日,知南剑州万公仪追一官南:原无,有校者旁批「两」字,兹据《长编》卷二九六改。,免勒停;通判黄子春、知邵武军周约、签判李上傧,各罚铜二十斤,差替;权发遣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尚书都官员外郎李莘冲替,展磨勘二年;知建昌军蔡若水等罚铜、差替有差。坐不觉察廖恩为盗,及讨捕无功,虽会赦、去官,特责也。恩所经地巡检、巡茶、县令尉,追官、勒停、罚铜、冲替凡二十九人。 十二日,知越州、给事中、集贤殿修撰程师孟降右谏议大夫,坐前知广州失入市易牙人杖罪「牙人」下原有「尚」字,据《长编》卷二九六删。,及断割牙钱不当也也:原无,据《长编》卷二九六补。。 十七日,降右谏议大夫苏颂为秘书监、集贤院学士、知濠州,尚书司门员外郎徐大方夺两官,虞部员外郎孙纯夺一官,国子博士许彦先监吉州酒税,大理少卿韩晋卿、吕孝廉各罚铜二十斤。初,颂知开封府,大方为判官,彦先为推官,纯知祥符县,相国寺僧旧为纯主治田产,而自贷常住钱给纯。事觉,颂及大方、彦先密谕纯偿之,不正其罪,为人所告,下有司劾治理断不当,故有是命。 三月八日,河北东路转运副使陈知俭、判官汪辅之,各特罚铜二十斤,坐三司言会计河北东路熙宁十年收支实阙钱帛等,比知俭、辅之元奏之数少七十三万余缗,乞降黜以诫诸路故也。 二十八日,降东上合门使、果州刺史、秦凤路副总管夏元几为钤辖,坐前知镇戎军失入死罪也。 五月二日,前权发遣环 庆路经略使高遵裕追两官,知淮阳军;庆州通判吴仲举冲替;柔远寨主孙贵、兵马监押王顾并追一官,免勒停;都巡检辅佐罚铜二十斤,差替;柔远寨巡检胡永德追两官,免勒停;环庆路走马承受、入内东头供奉官王怀正罚铜七斤,降京西监当;前知大顺城康大同等四人差替;蕃官军使罗遇杖脊,刺配广南东路牢城。先是,遵裕数使蕃部乙讹及顾入西界,见蕃族梁讹探事:原作「移」,据《长编》卷二九八改。,且诱讹来降。后乙讹为西人所执,永德等擅发兵出塞追取,遇纵火焚新和市,遵裕隐庇不治。西人以为言,诏选官根治为首者,痛绳以法,遵裕亦不奉行。上遣枢密院检详官范育就按,还具奏其状,因命育推鞫。狱成,永德、遇抵罪,遵裕坐不奉诏及所奏漏略,怀正亦以体量不实,余皆从坐也。 同日,秦凤路副总管夏元几罢任,坐前知镇戎军买水银,令指使贩易,及毁公使文记也。 六日,知润州吕嘉问落直昭文馆,冲替,免勒停。监市易务门、河南府左军巡判官华申甫除名除:原作「降」,据《长编》卷二九八改。。两浙路提点刑狱王陟臣落集贤校理,冲替。供备库副使张济追一官,远小处监当。知庆州俞充罚铜三十斤,检正中书孔目房曾伉二十斤,三司度支副使张璪十斤。初,江东转运判官何琬劾奏嘉问不法,诏御史台推治,申甫得之于济及陟臣、充,自京师以私书报之。陟臣检正中书吏房,充都提举市易司,济故三司吏,伉尝为璪道嘉问 事,而璪漏其语于所亲。上命取进奏院发书历,得尝与嘉问通书主名,乃下开封府令人自陈,不尽当除名,而申甫不以实闻,故除名,嘉问坐报上尚不以实,虽会恩不贷也。 十七日,国子监直讲、河南府密县令孙谔,集庆军节度判官叶唐懿,各追两官,免勒停,特冲替。参知政事元绛知亳州,子耆宁罚铜十斤。先是,太学生虞蕃讼绛使耆宁私祷族孙伯虎于谔、唐懿,升补太学内舍生,及属谔于判国子监官处求为小学教谕求:原作「永」,据《长编》卷二九八改。。下御史台推治,绛复坐辩诉不实,谔、唐懿坐听请,绛子耆宁亦坐传道绛语于谔等,御史推问不以实对,故有是命。 十八日,京西第五将陈宗等并勒停,坐按试马弓箭手马步射不应格故也。 二十八日,永兴军等路提点刑狱王孝先、熙河路副都总管王君万并降一官,君万改凤翔府钤辖。西上合门使、荣州刺史、知淮阳军高遵裕展三期叙。遵裕先知熙州,与君万尝借请给籴边储钱,违法回易,转运判官孙迥按治之迥:原作「回」,据《长编》卷二九八改。。君万乃教蕃官木丹讼迥尝加棰掠,遵裕以闻,欲以中迥。命孝先推劾,而孝先观望不尽力,再遣提举茶场李稷鞫得实,故皆抵罪。 六月二十八日,大理评事元大成追两官,除名;荆湖北路提点刑狱苏涓、转运判官马城各夺一官。大成坐前知江陵府长林县受赇,渭、城尝荐大成,故及。 七月十三日,前知青州陈荐、滕甫、李肃之,权知青州王居卿,通 判张永等十一人,各罚铜三十斤,恩州青阳县尉成象罚铜二十斤,坐失觉察青州民杨和真自熙宁六年传习妖教,荐等迭为州守若通判、都监也也:原无,据《长编》卷二九九补。。 二十六日,诏殿中丞、国子监直讲龚原追一官勒停,展三期叙。前国子监直讲、和州防御推官沈铢,国子监直讲、润州金坛县令叶淘,各罚铜十斤。铢勒停,淘冲替。原坐受生员张育银、绫及直讲王沇之请求沇:原作「沈」,据《长编》卷二九九改。,升不合格卷子为上舍,铢坐受育兹瓦器、竹簟,涛坐受育茶、纸并非假日受生员谒。 八月六日,西京左藏库副使杨进等二十三人各展磨勘二年。坐试诸军武艺,误给银万余两,为殿前司劾奏,诏免备偿,薄惩之薄:原作「簿」,据《长编》卷二九九改。。 七日,诏知开封府蔡延庆落翰林学士,知滁州。先是,李宪妻王氏之母诣府讼宪婢谋害王氏,延庆初欲避免佥书,又谓王氏疑辞有状外事,不当治。推官蔡承禧争之,与延庆更论奏,乃下审刑院、刑部定,以应为受理。于是御史舒亶言,乞重绌责,故有是命。 十三日,右谏议大夫、直学士院安焘,入内都知张茂则,各罚铜二十斤。以御史何正臣弹奏,焘、茂则验覆导洛通汴利害不当故也。 十五日,知虔州刘瑾落史馆修撰,三班奉职杨懋赎金,免勒停。初,懋因募兵至虔,矫称圣旨,为瑾所奏。懋因奏瑾尝对懋言,往时有圣旨,瑾尚不应副。下江东鞫治,皆引伏。大理当瑾杖一百,懋坐徒一年,当追一官,诏赎金,免勒停。 十八日,知虢州、龙 图阁直学士刘庠罚铜二十斤,西上合门使狄咏十斤,坐前为成都府、利州路钤辖,越职受诉故也。 二十一日,权知开封府许将落翰林学士知蕲州,前司户参军李君卿降一官,前士曹参军蔡洵并冲替,国子监丞王愈追一官勒停愈:原作「迭」,据《长编》卷二九九改。,直讲周常差替,开封府判官许懋、李宁、秘书丞熊 罚铜有差秘书丞:原无,据《长编》卷二九九补。。初,进士虞蕃讼太学不公事,付府推治,辞连上舍生,将奏以为无罪,出之。君卿、洵、懋、宁皆坐阿随将,愈坐为进士陈雄请属升上舍,皋、常皆转相牵连,特有是责。 二十二日,权发遣京西南路提举常平等事张商英罚铜十斤,免冲替,坐越职治提点刑狱司事也也:原无,据《长编》卷二九九补。。 九月十二日,诏大理寺卿、少各罚铜十斤,丞二十斤,以勘前国子博士陈世孺并妻李等狱不当故也。 十月七日,权荆湖北路转运判官、降授太常寺丞、奉礼郎马瑊勒停,江陵府通判王伾、周之纯各追一官勒停,佥书判官周常冲替。先是,有诏瑊违法擅贷预借江陵府公使钱,先冲〔替〕,令京西转运判官胡宗回劾治,至是按(责)[实]抵罪,伾、之纯亦坐公使库违法也。 十三日,太常丞、集贤校理、兼天章阁侍讲、同修起居注、直舍人院、主管国子监沈季长落职,勒停;右正言、知制诰、兼侍讲、知谏院、同修国史、详定郊庙奉祀礼文、宗正寺玉牒官寺:原作「等」,据《长编》卷三○○改。、提举官告院、判国子监黄履免追官勒停,听赎铜,除侍讲外差遣并罢;枢密院直学士陈襄罚铜十斤;国子监直讲、(颖)[颍] 州团练推官王沇之除名,永不收叙;太常丞余中追一官,勒停;监东作坊门、河南府右军巡判官王沔之,秘书丞范峒冲替。季长、沇之坐受太学生赂升补不公,履坐不察属官取不合格卷子,襄坐请求,中坐受太学生陈度赂,峒坐为封弥官漏字号,沔之坐纳赂属请沔:原作「污」,据前述改。,皆因虞蕃上书,御史台鞫以为罪。沇之、中、峒、沔之虽会赦降,犹特责焉。 十一月二十七日,明州象山县尉张中冲替,坐尝以诗遗高丽贡使故也。 十二月二十六日,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苏轼责受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岛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驸马都尉王诜追两官,勒停;秘书省著作佐郎、签书应天府判官苏辙监筠州盐酒税务,秘书省正字王巩监宾州盐酒务,令开封府差人押出门出:原无,据《长编》卷三○一补。,趣赴今任。太子少保致仕张方平、知制诰李清臣罚铜三十斤,端明殿学士司马光等二十人各罚铜二十斤。初,御史台既以轼具狱上,法寺当徒二年,会赦当原。于是中丞李定言:「轼讥讽时政,讪上惑众,今已具服,伏乞特行废绝伏乞:原无,据《长编》卷三○一补。。」御史舒亶又言又:原作「文」,据《长编》卷三○一改。:「驸马都尉王诜收受轼讥朝廷文字,与王巩往还,漏泄禁中语,阴通货赂,密与宴游。按诜列在近戚,而朋比匪人,原情议罪,不以赦论。」疏奏,轼等皆特责焉。 三年正月十七日,前虔州瑞金县尉张格放归田里,令开封府押归本贯,坐妄讼三司、吏部及遮执政马喧哱 也。 十八日,太常博士范峒、太常丞彭汝砺各夺一官,坐鞫前知江宁府吕嘉问狱不尽,虽会恩特夺之。 十九日,大理寺丞王观除名,永州编管,提点淮南东路刑狱范百禄罚铜二十斤。观坐知扬州江都县枉法受财,百禄坐转运司遣官鞫观而擅止之。 二十六日,都官员外郎、大理寺丞叶武送审官东院,以御史中丞李定劾奏武同贾种民劾苏颂,种民增移事节而武不能察,故罢之。 二月二十五日,大理寺丞贾种民冲替,大理卿崔台符、少卿杨汲、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各罚铜十斤。大理初鞫陈世儒狱,并治世儒妻李氏,母吕氏尝干其叔父公着,请求于知开封府苏颂。公着未尝以语颂,而种民挟情传致其罪,公着自辨,移御史台推治得实移:原作「秋」,据《长编》卷三○二改。,种民坐罪,而正臣坐尝监勘,与台符、汲各不举察故也。 二十八日,知濠州、秘书监、集贤院学士苏颂归班,群牧判官、尚书都官郎中庞元英送审官东院,大理评事吕希亚、赞善大夫晏靖并冲替,颂坐前知开封府鞫陈世儒事,而元英诣颂探问,颂尝酬对,但言情状极丑恶,刑名未可知。法寺当颂颂:原无,据《长编》卷三○二补。、元英以不应为从重重:原作「事」,据《长编》卷三○二改。,希亚、靖亦尝探问,后坐报上不实也。 三月二十五日,西上合门使狄咏展磨勘一年。咏知广信军,契丹尝入新河铺纵火,坐斥堠不严赎金,至是当改官故也。 二十七日,判太常寺李清臣清:原作「靖」,据《长编》卷三○二改。、陈荐,知礼院叶均、崔公度、曾肇、王子韶 各赎铜,及礼直官、礼生等各决罚有差决罚:原作「罚铜」,据《长编》卷三○二改。。以御史何正臣言:「近被差监太庙祔飨祭,而神主幄殿无侍卫之仪。乞治其主者,以惩不恪。」诏御史台取勘以闻,故有是命。 同日,环庆路走马承受胡育、副总管兼第一将林广并罚铜十斤,育移别路。育坐例外取索,广坐引庄贾故事非是故也。 四月十二日,诏虞部员外郎陈幵放归田里,永不收叙。幵,陈世儒之从兄。世儒杀母事觉,并谕世儒自尽而心利其财故也「谕」上原有「论」字,据《长编》卷三○三删。。 十三日,诏监文思院王史、许选并冲替许选:《长编》卷三○三作「许迁」。,坐造山陵皇堂铁叶不中度也。 五月十三日,诏前知卫州鲁有开罚铜二十斤知:原无,据《长编》卷三○四补。,通判判:原无,据《长编》卷三○四补。、幕职官,汲县主簿、尉并冲替,巡河部役官追官、勒停、差替。并坐河溢失救护也。 二十七日,前冀州司理参军孔端彦编管袁州。端彦先坐欧婢死,免勒停,〔冲〕替。至是,又坐欧婢死及诬告妻与奴奸也。 六月九日,权提点河北东路刑狱汪辅之、陈知俭各罚铜二十斤,并坐前在河北转运司奏钱帛数不实也。 八月二十五日,光禄寺丞周沃追两官,勒停。初,沃言帅臣以宰相书意弹压众人,使不敢辄议边事,御史台弹治,沃坐所言不实获罪。 九月七日,江东路转运使孙珪、提刑王安上各追两官,勒停。安上、珪交讼不实故也。 八日,权三司使李承之、前副使韩忠彦、判官黄好谦各展磨勘二年。先是,百姓阎庆诈为中使程昭吉状,称内中降钱买三司铜铸锺,三司不详真伪,听买。 及覆奏,庆既决配广南,故承之等有是责。 十一日,中书检正官张商英落馆阁校勘,监江陵府江陵酒税。坐知谏院舒亶言「商英与臣手简,并以其婿王沩之所业示臣,事涉干请」故也。 闰九月二十七日,诏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李定落翰林学士,以知制诰知河阳。上以定言开封府界养马事失实故也。 十一月六日,知陇州、左藏库使薛繗冲替。坐陕西转运司言,繗闇缪,不觉察吏受赃,乞放罢。上批:「繗尝以卖酒过度得罪,今又不能率履励行,整饬职事,乃因循纵弛,有甚前日,不可不痛惩治。其陇州干系官,令转运司劾之。繗先冲替今任先:原作「元」,据《长编》卷三一○改。,内举繗官亦案后收坐。」 八日,前权知熙州赵济落直龙图阁,追三官,勒停。前主管机宜文字许醇、经制熙河路边防财用司干办公事赵辉各追一官,并勒停。泾原都监第六将张恩、熙河都监第二将许利见各追一官。指使张祚、吕忱各赎铜十斤,并冲替。济坐遣祚、忱以禁军至京买婢,醇、辉各以般家人假济踰数,并特责之。而济又坐奏熙河钱数马料不实,复诏俟合叙官更展两期。 十三日,主管国子监舒亶罚铜二斤。亶言:「太学官不详考校,巡铺官不指约补试生员,臣以督官属为职,实无幸免之理之理:原无,据《长编》卷三一○补。。」初诏中书上簿,亶以责轻为请,故罚之。 十二月八日,前权发遣泸州乔叙、前梓州路转运使高秉并除名;前梓州路转运判官许安世降一官,与本等小 处非省地也。 处差遣;知遂州、尚书比部员外郎范纯礼,前淯井监判官王参,各冲替;泸州指使杨可久勒停。叙等坐奏蛮乞弟打誓不实,致乞弟杀都监王宣等七百余人,又虚奏 十三日,河北第十二将段怀德、副将王用各特追两官,勒停;押队、供奉官苗遇、杨立,殿直石舜封特勒停。坐不晓军中教阅军马、多不应格故也。 二十二日,驱磨市易钱物范百嘉追一官,勒停;权发遣三司户部副使、提举市易司王居卿免追官,勒停,听以赎论。百嘉坐前任监盐违法冒赏,而居卿失保明被劾也。 四年正月二十六日,许将追龙图阁待制、知秦州敕告,依旧蕲州。时知谏院舒亶言:「将职在论思,而巘行请寄,为乱法首,圣恩宽大,止从薄责,未几有此除授,伏望追寝。」故有是命。